貝多芬的故事_第1頁
貝多芬的故事_第2頁
貝多芬的故事_第3頁
貝多芬的故事_第4頁
貝多芬的故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貝多芬的故事關于貝多芬的故事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1):

貝多芬練琴的小故事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聞名的音樂家之一,他1770年誕生在德國的波恩,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非常高,期望自己的兒子成為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的曲譜放在貝多芬面前讓他彈奏,有時候貝多芬把小手都練腫了還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鐘聲都已經敲了12下了,貝多芬還在練習,他務必等到父親回來檢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覺,母親看著眼睛瞇成一條縫的貝多芬,垂憐的對他說:孩子,都12點了,先去睡覺吧。

不行,爸爸等會回來望見我沒有練琴,會打我的。

媽媽對這個酒徒的丈夫也沒有方法,只好抱著貝多芬在琴邊流淚,很快,貝多芬在母親的懷抱睡著了,媽媽便把他抱上了床。

當鐘聲再次敲響的時候,貝多芬的酒徒父親回來了,那個小兔崽子呢,怎樣不練琴了?

你不看看都幾點了,還讓孩子練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罷休???

對,你說的對貝多芬父親一邊說著,一邊來到貝多芬床邊,把貝多芬提了起來,母親怎樣攔也攔不住。

貝多芬模模糊糊的在琴上一邊彈,一邊閉著眼睛,盡管如此,貝多芬的琴聲還是非常流暢自然。

行,這還有點莫扎特的樣貌。父親在一邊興奮的說。

一晃幾年過去了,貝多芬從4歲長到了8歲,經過4年的刻苦練習,他的鋼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親也感到滿足,于是便讓他在音樂院實行了一次獨奏音樂會,這次演出非常勝利,父親享受到了兒子勝利的喜悅。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2):

貝多芬的成長故事

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愷撒。可有誰知道,貝多芬25歲時患耳疾,45歲時失聰。貝多芬的音樂給后人帶來了無盡的享受,可他卻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

請留意這個天生的音樂家

1770年12月6日,貝多芬誕生在波恩市的一個音樂世家。他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8歲起就登臺演出,并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10歲時,他拜師于普魯士最聞名的音樂教化家聶費。12歲時經聶費的舉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充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是貝多芬音樂仆役生涯的起先。

17歲時,貝多芬去探望音樂大師莫扎特,受到熱忱接待。莫扎特在聽完貝多芬彈了幾首鋼琴曲子后興奮地說:各位,請留意這位年輕人,不久的將來他就會博得世人的贊揚!莫扎特還答應給貝多芬上課。惋惜此后兩個月,貝多芬母親突然去世。對此,貝多芬父親意志消沉,終日酗酒,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再次回到原來的歌劇院當鋼琴師。

19歲那年,法國大路程爆發(fā),貝多芬滿懷激情地寫了《誰是自由人》的合唱曲來表達他對自由與民主的渴望。之后,貝多芬透過人說,相識了李希諾夫斯基公爵。他很觀賞貝多芬的才華,收他為音樂仆役。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興鋼琴奏迷住了維也納人,其音樂旋律時而如細水潺流,時而如驚濤駭浪,時而如鳥語雞鳴,時而如暴風驟雨。有人曾評論貝多芬的即興曲充溢了生命和奇妙。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30歲時,貝多芬愛上了一個伯爵小姐朱麗葉.琪查爾迪,但她父親嫌貝多芬出身低賤,硬是把女兒許配給一個伯爵。這給了貝多芬極大的精神刺激,據(jù)說他的名曲《致愛麗絲》就是在這段時刻內創(chuàng)作的。

失戀當然令他悲傷,但更令他悲傷的是他的耳朵起先發(fā)聾。他在給摯友的一封信中寫到:我過著一種凄慘的生活要是干別的職業(yè),或許還能夠;但在我的行當里,這是最可怕的遭受!貝多芬曾竭力治療,卻無濟于事,他搬到維也那鄉(xiāng)下去療養(yǎng)了兩年。結果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化了,就連窗口對面的教堂鐘聲都聽不到了。

無望中,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這樣離開人世,他堅信只有音樂才能挽救他。他在給摯友的一封信中寫到: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容它毀掉我!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從今,維也那的官廷樂會少了一位精彩的鋼琴彈奏家,但世界樂壇卻誕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貝多芬從32歲起起先音樂創(chuàng)作,在近兩年的彷徨與探究后,他最終創(chuàng)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顯明特點的作品--《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其最突出的特點是音調跌宕起伏,時而沉靜凝思,時而憤慨咆哮,令人心情激憤。貝多芬創(chuàng)作《英雄交響曲》,原來是想獻給拿破侖的,但他聽到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稱帝的消息時,怒不行遏,憤而涂去原來的獻詞,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宏大的人物而作。

貝多芬只有一

1809年10月,法軍占據(jù)維也那,趨炎附勢的奧地利貴族們爭向占據(jù)者們獻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諾夫斯基公爵,他強迫貝多芬為法軍軍官彈奏鋼琴聽,這使貝多芬忍無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當晚離開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張紙條,上書:公爵,您因此成為一個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因此成為貝多芬,卻是由于我自己。公爵此刻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另一次,當貝多芬與歌德一同漫步時,迎面撞見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貴族們。應對他們,歌德立即讓路,而貝多芬則坦然地說:讓路的應是他們,而不是我們!但歌德還是摘下禮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貝多芬則背著雙手,闊步向前。結果太子認出是貝多芬,趕忙脫下禮帽向他致意,其侍從們也畢恭畢敬地分列兩邊,目送貝多芬挺胸而過。那次,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嚴。

貝多芬54歲時,創(chuàng)建出《第九交響曲》(《快樂頌》)。他前后用了六年時刻來創(chuàng)作、修改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首次在維也那卡德劇院演奏。貝多芬親自指揮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樂譜,也聽不見絲毫的琴聲。他全憑自己的記憶來指揮這場演奏。結果聽眾們興奮若狂,時常爆發(fā)出熱情的喝采聲,鼓掌次數(shù)多達五次!而皇族成員出場也但是鼓掌三次。

貝多芬自勵人格的心理分析

從心理學上講,貝多芬之因此會在極度困苦的`狀況下,一再創(chuàng)作出輝煌無比的音樂篇章,這與他的自勵人格有極大關聯(lián)。自勵人格的突出特點是能很快將生活中的壓力轉化為自我勵志的動力,并在不斷的奮斗中獲得精神上的滿意。自勵人格的人還很擅長升華個人的精神苦痛,他們會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當成個人成長的契機,從而磨練個人的意志。

貝多芬的珍貴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時,都會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尋求內心的平衡。例如,貝多芬因失戀而譜寫出《致愛麗絲》,因憧憬自由而譜寫出《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因失聰而譜寫出《第九交響曲》(《快樂頌》),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都飽含對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溢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用一生的發(fā)奮去向世人證明他有這個潛質!

貝多芬的珍貴還在于他恒久傲視達官顯貴,不因自己出身卑賤就去刻意巴結他們。他在音樂創(chuàng)作當中也突出體現(xiàn)出他的傲骨,他譜寫的旋律可比驚濤駭浪,可如氣壯山河,充溢了特性特征。

一個失聰之人,卻能寫出人類最好聽,最激昂的音樂篇章,這是貝多芬自勵人格的不朽傳奇。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3):

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怒撕交響曲封面

貝多芬雖然只活到56歲,但他為后人留下了超多的經典音樂作品,其中最聞名的作品之一是他九首交響曲中的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

1802年,貝多芬起先創(chuàng)作這部交響曲。起初,這部交響曲是題獻給拿破侖的,當時貝多芬對法國的大革命非常關切,他對革命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同等、博愛,深表認同。而那時拿破侖起先執(zhí)政,成為法國的新領袖。貝多芬對于拿破侖的驕人成就,非常尊崇,認為他是自己心目中賴以實現(xiàn)宏大共和志向的英雄的化身,并確定為他寫一首交響曲。這首交響曲于1804年春全部脫稿。貝多芬在總譜封面的上款寫上了獻給拿破侖波拿巴,下款寫的是路德維希貝多芬,并打算透過法國駐奧地利大使轉交拿破侖。正在這時,拿破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很多被革命所廢除的封建貴族的權力又一一復原,并與反動教會締結了協(xié)定。這個在起先時高喊保衛(wèi)革命和自由的拿破侖,此時正在摧毀革命和自由。貝多芬怒不行遏,恨恨地喊道:他也但是是一個凡夫俗子,此刻他就要踐踏一切人的權利,只顧自己的野心了,他就要變成暴君了!說完,他憤憤走到桌前,拿起交響曲總譜,將封面撕得粉碎,扔到地下猛力踐踏,并將交響曲的標題改為《英雄》。從今,拿破侖的名字便從總譜上恒久消逝了。

1805年,《英雄交響曲》在貝多芬親自指揮下在維也納首演。此曲共分4個樂章,長達50分鐘以上,比當時一般交響曲長一倍多。全曲充溢威歷與柔情,是貝多芬眾多作品中第一首包涵豐富精神資料的樂曲。他本人也認為此曲比他之后另一首聞名作品《命運交響曲》更佳。

《英雄交響曲》全面而廣泛地體現(xiàn)了貝多芬的英雄性的構思,是一部充溢革命精神、關于英雄的生活和斗爭的史詩。而英雄的形象又是透過發(fā)展、透過對立因素的沖突沖突、透過斗爭予以展示的。此外,這部作品中的英雄并不是孤立的個人,而是與人民群眾的形象緊緊聯(lián)系在一齊的。第一樂章寫英雄為人類的完備將來和華蜜生活而進行的激烈斗爭;其次樂章寫英雄的死,充溢了深深的哀思;第三樂章和第四樂章寫英雄的再生和凱旋,充溢了革命的活力。

1815年,拿破侖最終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遭到慘敗,成為階下囚,并于1821年死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島。貝多芬聞訊后說:我早在17年前就已為拿破侖寫好了送葬進行曲!他指的就是《英雄交響曲》中的其次樂章。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4):

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的鋼琴小品《獻給愛麗絲》的故事

貝多芬畢生的作品都貫穿著一個主題:光明與力氣。他的9部交響曲、16首弦樂四重奏、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xié)奏曲、1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都是以昂揚樂觀的恢弘氣概歌頌生命的名貴和力氣。但他的一些短小作品如《土撥鼠》《小步舞曲》《F大調浪漫曲》等,則是以另一種方式告知人們,世上最完備的就是人生,要酷愛生活、要酷愛生命。在這些作品里,鋼琴小品《獻給愛麗絲》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關于鋼琴小品《獻給愛麗絲》,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1810年4月的一天,接近黃昏時,貝多芬獨處室中,消磨著傍晚的孤獨,他在等待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學生來上鋼琴課。窗外細雨綿綿,這樣的天氣,愛麗絲或許不會來了吧。貝多芬這時已近40歲,仍舊孑然一身,眼前這流水落花春將去的情景觸發(fā)他感時傷世的落寞。他坐在鋼琴旁,隨意撫弄著黑白琴鍵。四周一片清寂,只有窗前檐下不斷滴落的雨水,發(fā)出一串串錯落有致的聲響,那聲音單調,卻透出一種韻致。手指不由得隨著雨滴的節(jié)奏在鍵盤上滑動,撥弄出幾個音符,和著撲撲簌簌的雨聲,一遍一遍地反復著,流淌著。慢慢地,一個音型構成了,它越來越清楚,由幾個音符生長成一個旋律,它自然天成,有如風行水上,緊緊包圍著音樂家,纏繞不去。一個感覺隧然駕臨 ,攝人魂魄,這是靈感女神的駕臨 。貝多芬捕獲住瞬間的靈感,在鋼琴上不斷重復,又有新的樂思不斷涌出,不斷加入。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鋼琴小品將要誕生,他抓起筆,飛速地把樂曲記錄下來,生怕它會逃逸而去。樂譜剛剛記好,門開了,是純真優(yōu)美的少女愛麗絲,秀發(fā)上掛著雨珠,洋溢著春的氣息,在燭光的襯托下完備動人,受到感動的貝多芬當即拿起筆,在樂譜上題下了《獻給愛麗絲》。一首傳世名曲就這樣誕生了。

然而,上述故事卻是虛構的。當年貝多芬完成此曲之后的確以前題贈給一位女士,但是她的名字不叫愛麗絲,而是叫特蕾澤瑪爾法蒂。1808至1810年,特蕾澤曾跟貝多芬學過鋼琴,貝多芬對她懷有好感。1810年,貝多芬特意寫了一首鋼琴小品贈給她,并且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蕾澤。以后,這份樂譜一向留在特蕾澤那里。因此,貝多芬1827年去世以后,在他的作品書目里并沒有這首樂曲。到了19世紀60年頭,特蕾澤也去世,德國音樂家諾爾為寫貝多芬傳記,在特蕾澤的遺物中發(fā)覺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斯圖加特出版了這首鋼琴小品,由于貝多芬的親筆題字已經模糊不清,于是諾爾便自作主見地把曲名誤寫成《獻給愛麗絲》。從今,人們反而遺忘了《獻給特蕾澤》的原名,而稱之為《獻給愛麗絲》了。該曲一經出版,馬上傳遍歐洲,如今它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家喻戶曉,愛麗絲這個名字也隨之傳遍世界,甚至成為一個純潔漂亮的名字,有關女學生愛麗絲與這首鋼琴曲的故事也跟著傳遍人間。這個小故事雖然是編造的,但是由于編得合情合理,虛構的愛麗絲借著感人的音樂而深化人心,和善的人們寧可信其有而不愿知其無,這是出于對完備的渴望與遐想。這首鋼琴曲流露出純真完備的情感,純潔的意境中萌動著活力,給人

的內心世界帶來一種凈化,人們情愿在這種心情中編織和傳誦完備的故事。

貝多芬曾創(chuàng)作過不少這樣的音樂小品,其中這首《獻給愛麗絲》最為聞名。《獻給愛麗絲》全曲共有5個部分,主部先后出現(xiàn)了三次,主部之間有兩個插部出現(xiàn),兩個插部分別塑造了與主部不一樣的音樂形象。樂曲的主部樸實流暢,裝飾性半音和分解和弦的交替運用像是一見傾心的娓娓而談,親切而風趣。主部與插部之間過渡得極其自然。第一個插部從小調式跳入大調式,使音樂從溫馨柔軟變成熱忱開朗,朝氣勃發(fā)。音樂奇妙地轉回主部之后,經過再現(xiàn)又出現(xiàn)其次插部,這次的插部心情趨于沉穩(wěn),似乎是經過人生歷練之后的深思。緊之后,一連串飛流直下的琶音又自然地過渡到主部,音樂又回到純真溫情的氛圍,全曲結束在充溢青春活力的心情中。

貝多芬寫《獻給愛麗絲》時已經40歲,人生的苦痛經驗熬煎著他。但是,從這首鋼琴曲里人們找不出一絲一毫苦痛的痕跡,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對生活的贊美,對人生的贊美、對感情的贊美。貝多芬從不用自己的藝術發(fā)出悲泣的哀怨,在苦痛中尋求快樂是貝多芬的人生信條,也是貫穿他全部音樂作品的人文精神。他在寫這首鋼琴曲時耳朵已經幾乎聽不見聲音,這些純凈絕美的旋律完全是從他名貴的內心世界流淌而出,這音樂如同清泉,流入一切酷愛生活、酷愛藝術的人們心中。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5):

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的60粒咖啡豆

聞名作曲家貝多芬的作息時刻非常有規(guī)律,每一天晚上10點休息,早晨6點起床,簡潔的早餐之后就起先工作。貝多芬在動手作曲之前,總會為自己煮一杯咖啡,有意思的是,他在煮咖啡時堅持放60??Х榷?,每次都是一顆一顆漸漸地數(shù),好像非常享受咖啡豆?jié)u漸落到咖啡壺中的過程。一次,一位摯友在品嘗了貝多芬親自煮的咖啡之后,不以為然地說:我原來以為你堅持放60??Х榷?,煮出來的咖啡會有不一樣的味道,原來也但是如此呀,你這樣做不是在奢侈時刻嗎?貝多芬說:咖啡的味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心的安靜。原來,貝多芬是要透過數(shù)咖啡豆的方法讓內心漸漸安靜下來,然后一心一意地進入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

想做好一件事情,就要讓自己拋開一切雜念,聚精會神,這才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6):

貝多芬的自尊

貝多芬在維也納時,曾得到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的照看,但有一次公爵竟把他當作一件能夠炫耀的家寶,要他為侵略軍演奏,被他拒絕了。

公爵感到沒法下臺,只好親自去請貝多芬,并毫不掩飾地表明自己平日待他有恩。被激怒的貝多芬冒雨沖出公爵的莊園,一回到家就把公爵送給他的胸像摔得稀爛,并給公爵寫去一封信:公爵,你之為你,是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是靠自己。公爵此刻有,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還有一次,貝多芬與歌德在一齊漫步,途中與一群權貴相遇。歌德顯得對權貴們肅然起敬,這使貝多芬非常惱火。他極力勸歌德不必卑躬屈膝,但歌德還是抽出被貝多芬挽住的手臂,尊敬地站在路旁,向貴族們行禮。只見貝多芬昂然背著手走過去,而這些皇親貴族們首先向貝多芬打招呼,脫帽致意。

貝多芬的自尊,贏得了世人的敬重。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7):

貝多芬的故事:舒伯特與貝多芬的一面之緣

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年)誕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郊區(qū)一個中等市民家庭。童年時代,他從家庭音樂生活中學會了演奏風琴、鋼琴和小提琴,駕馭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藝術。11歲時他在學校參與了學生樂隊,有時還擔當指揮,熟識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很多作品。與此同時,他從13歲起就起先了驚慌的創(chuàng)作活動。1813年,16歲的舒伯特離開家獨立生活后,就起先在維也納市區(qū)活動。而在他誕生前5年,聞名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就在維也納定居了。他們倆同在一個城市生活了30年,卻只有一面之緣。

事實上,舒伯特和貝多芬見面的機會是許多的。雖然大名鼎鼎的貝多芬并不知道當時靜默無聞的舒伯特,而舒伯特則早已仰慕貝多芬的大名。但是性格孤傲的舒伯特不愿冒昧求見。之后一個出版商勸舒伯特去探望貝多芬,并奉上自己的作品,以求得大師的說與舉薦。舒伯特也想因此能在創(chuàng)作上得到名師的指引,才答應了出版商的懇求。

1822年,也就是舒伯特的杰作《未完成交響曲》問世的那一年,他帶著一首剛發(fā)表的、依據(jù)法國歌謠改編的四手聯(lián)彈鋼琴變奏曲上門探望貝多芬,并且在樂譜的封面上題寫了獻給貝多芬,您的崇拜者舒伯特的獻詞。然而事不湊巧,貝多芬恰好出去了。舒伯特只好把帶來的作品放在桌上,悵然離去。

之后貝多芬歸來,一到家中就臥床不起了。有一天病情好轉,貝多芬順手從桌子上拿來一份樂譜翻閱??戳藥醉撘院螅唤@羨道:這部作品充溢了奇妙的火花,這個舒伯特是誰呢?原來他翻看的正是舒伯特那次留下的作品。貝多芬的話傳到了舒伯特的耳朵里,舒伯特立即趕到貝多芬的住處。此時貝多芬的病情已相當嚴峻,當別人告知他舒伯特來了時,他牽強振作,握住舒伯特的手久久不放,心中抱恨與舒伯特想見太晚,但是卻說不出一句話來。舒伯特是第一次,也是最終一次拜見了他景仰已久的音樂大師。

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去世以后,舒伯特深感哀思。實行葬禮那天,舒伯特親自拿著火炬送殯。在回來的路上,他和友人們走進一家酒店。舒伯特端起一杯斟滿了的酒,高舉過頭,大聲說道:為在座的先死者干杯!說完一飲而盡。誰知席上的先死者竟然是他自己!其次年,舒伯特參與了紀念貝多芬逝世一周年的音樂會以后,就告辭人世,追隨貝多芬而去了。

舒伯特臨死前曾對他的兄弟和摯友提出一個愿望:請把我葬在貝多芬旁邊!

此刻,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銅像還并立在維也納的廣場上。

關于貝多芬的故事(8):

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