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類雙電源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教案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1.gif)
![“乙類雙電源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教案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2.gif)
![“乙類雙電源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教案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3.gif)
![“乙類雙電源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教案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c94b8d3104ab0643912c46749bed11e0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4#I組織教學集中學生注意力,做好平時考勤工作。II新課引入1、集成電路結(jié)構(gòu)形式上的特點2、電流源電路3、有源負載放大電路m新課講授9.1乙類雙電源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1、功率放大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分類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大信號工作,采用圖解分析法功率、效率、非線性失真為主要技術(shù)指標功率器件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功率放大電路的幾種工作狀態(tài)甲類工作狀態(tài),晶體管的導通角8=2n,最大效率為50%。乙類工作狀態(tài),晶體管的導通角8=n,最大效率為78.5%。甲乙類工作狀態(tài),晶體管的導通角nV8V2n,最大效率介于甲類和乙類之間。功率放大電路的類型(1)變壓器耦合功率放大電路變壓器耦合功率放大電路。這種電路的優(yōu)點是可實現(xiàn)阻抗變換,缺點是體積龐大、笨重、消耗有色金屬,且效率低,低頻和高頻特性較差。無輸出變壓器的功率放大電路無輸出變壓器的功率放大電路(簡稱OTL電路)用一個大電容代替了變壓器。該電路在靜態(tài)時電容上的電壓為VCC/2。由于一般情況下功率放大電路的負載電流很大,電容容量常選為幾千微法,且為電解電容。電容容量愈大,電路低頻特性愈好。但是,當電容容量增達到一定程度時,電解電容不再是純電容,而存在漏阻和電感,使得低頻特性不會明顯改善。無輸出電容的功率放大電路無輸出電容的功率放大電路(簡稱OCL電路)。此電路采用正、負電源交替供電,兩個晶體管輪流導通,輸出與輸入之間雙向跟隨。靜態(tài)時兩個管子均截止,輸出電壓為零。橋式推挽功率放大電路橋式推挽功率放大電路(簡稱BTL電路)。該電路為單電源供電,且不用變壓器和大電容。由圖可見電路由四只特性對稱的晶體管組成,靜態(tài)時管子均處于截止狀態(tài),負載上的電壓為零。BTL電路所用管子數(shù)量最多,難于做到管子特性理想對稱;且管子的總損耗大,使得電路的效率降低;另外電路的輸入和輸出均無接地點,因此有些場合不適用。OTL、OCL和BTL電路各有優(yōu)缺點,且均有集成電路,使用時應根據(jù)需要合理選擇。2、OCL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1)OCL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1)電路的組成
OCL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2)存在的問題——交越失真分析電路可知,當輸入電壓的數(shù)值u.IVU(U為晶體管b-e間的開啟電壓)時,T1和ionon1T2均截止,輸出電壓uO為0;只有當lu」>U時,T1或T2才導通,它們的基極電流失真,如2Oion12P478圖9.2.1所示,因而輸出電壓波形產(chǎn)生交越失真。2)OCL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1)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OCL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靜態(tài)時,從+VCC經(jīng)過比、R2、D]、D2、R3到一VCC有一個直流電流,它在T1和T2管兩個基極間所產(chǎn)生的電壓為U、=U+U+UB1B2R2D1D2使UB1、B2略大于T1管發(fā)射結(jié)和T2管發(fā)射結(jié)開啟電壓之和,從而使兩只管子均處于微導通狀態(tài)。另外靜態(tài)時應調(diào)節(jié)R2,使發(fā)射極電位UE為0,即輸出電壓uO為0。TOC\o"1-5"\h\z2EO當所加信號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時,由于D]、D2的動態(tài)電阻很小,而且R2的阻值也很小,所以認為T1和T2管的基極電位的變化近似相等。這樣,當u>0且逐漸增大時,T1管基極電流12i1隨之增大,而t2管基極電流隨之減小,最后截止,負載電阻上得到正方向的電流。同樣道理,當u.V0且逐漸減小時,T2管基極電流隨之增大,而T1管基極電流隨之減小,最后截止,負i21載電阻上得到負方向的電流。這樣,即使u.很小,總能保證至少有一只晶體管導通,從而消i除了交越失真。(2)分析計算,求輸出功率、管耗、電源提供的功率及效率當輸入電壓足夠大,且又不產(chǎn)生飽和失真時,電路的圖解。由圖示可知電路最大輸出電壓等于電源電壓減去晶體管的飽和電壓,即(VCC—UC螢)。另外,負載電阻上通過的電流就是CCCES管子的發(fā)射極電流。①最大輸出功率Pomom電路的輸出功率P為oU2―OMR0LL式中UOM為輸出電壓的幅值。當輸出最大不失真電壓時UOM=VCc—UCES,此時輸出功率為最大,即Pom(VccPom(Vcc2RCES②管耗PT每只管子的管耗為U2-uCCOMOMT1CC0L顯然當UOM=0時,管子的損耗為零。當UOM-uCCOMOMT1CC0L顯然當UOM=0時,管子的損耗為零。當UOM=V-UL時,管子的損耗為CC-UCCCCCESCEST1總管耗為:Pt=Pt1+Pt2=2Pt1
P廠Pti+Pt2+Po=2Pti+P廠Pti+Pt2+Po=2Pti+P。2V(V-U)P二一?一CC——CCCES—V兀R④效率nn二P°/Pv,當uom"vcc(忽略UCES)時,n=n/4=785%O(3)最大管耗P與輸出功率的關(guān)系T1maxOM最大管耗不是發(fā)生在輸出功率最大時。由管耗的計算公式知,管耗是輸出電壓幅值的函數(shù),用求極限的方法可求得,最大管耗時的UOM=2VCc/n故最大管耗為OM1V2
P=—ccq0.2P'T1max兀2RomL式中的Pom為不考慮晶體管飽和壓降(即UCES為0)時的最大輸出功率。(4)功放管的選擇由前面的分析知,在查閱手冊選擇功放管時,應使極限參數(shù)口郵席0>2?代,ICM>VCC/Rl,PCM>0.2P°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房買賣合同發(fā)布
- 勞務承包合同書樣本
- 三農(nóng)產(chǎn)品物流運輸及保鮮技術(shù)應用作業(yè)指導書
- IT系統(tǒng)集成技術(shù)實踐作業(yè)指導書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口算題800題
- 電梯限速器效驗合同(2篇)
- 電力質(zhì)量保證合同(2篇)
- 2024-2025版教材新高中化學第3章第3節(jié)第3課時硝酸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練習含解析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第5節(jié)自由落體運動同步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八單元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shù)第24課音樂與影視藝術(shù)課后篇鞏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
- 不老莓行業(yè)分析
- STARCCM基礎(chǔ)培訓教程
- 2016-2023年婁底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貴陽市2024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一)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地理標志專題通用課件
- 魚類和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
- 全國大學高考百科匯編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簡介
- 《小英雄雨來》讀書分享會
- 學校安全教育教你如何遠離危險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全冊單元測試卷【1-7單元合集】
- 口腔科導診分診技巧(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