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寒風吹徹》說課稿
各位老師,上午好!
下面就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寒風吹徹》這篇文章,
談?wù)勎覀€人的一些思考,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本文屬于蘇教版現(xiàn)代散文選讀中“是什么讓我們感動”
板塊里的重要一篇,板塊中的五篇文章都是抒情散文,都體
現(xiàn)了作者獨特深刻的生命感悟?!逗L吹徹》是這一板塊中
唯一一篇對生命的展現(xiàn)令人感到冷竣凝重的課文,劉亮程借
助獨特的寒風體驗,透視生命,同情自己,關(guān)懷他人,書寫
著徹骨的生命寒風,平靜地表達著悲憫情懷。所以我認為,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生命中存在的凄冷悲苦和孤獨
無助,更應該讓他們知道在面對凄冷悲苦與孤獨無助時應有
的積極態(tài)度。
教學目標:
這是一篇學生自主學習難以把握的選讀課文,根據(jù)新課
程要求、教材特點和板塊訓練要點,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
實際情況,我準備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課文主
旨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
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有關(guān)作者的文學常識
2、通過研讀課文,理解作者對寒冷的真實體驗和對生
命、人生的獨特感悟。
過程與方法:
學生自讀體味、合作探究與教師點撥相結(jié)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面對人生“寒風吹徹”時的積極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作者對寒冷的真實體驗和對生命、人生的獨特
感悟是重點,也是難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二、說教法
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結(jié)合本文的語言特色,我根據(jù)
誘思探究教學理論,借助多媒體,主要采用情景展示、點撥
啟發(fā)、誦讀感悟、評價激勵等方法,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
喚起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從而全面、準確地理解本文的深
刻獨特內(nèi)涵。
三、說學法
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標準要求,采取自讀自悟、分組
討論式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的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
用,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
2
地位。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引用著名作家周國平在《直面苦難》中的
兩句話:“人天生是軟弱的,惟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
才顯出人的尊嚴。……只有以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著尋常
苦難的人們,才是我的兄弟姐妹?!睂胝n文。
(二)介紹作者:先讓學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和課前搜集的
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情況,然后我用課件顯示,突出作者的特
殊經(jīng)歷和代表作品。(以上兩個小環(huán)節(jié)共安排3分鐘)
(三)教學過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成整體感知、體悟內(nèi)涵和升華主題
三個環(huán)節(jié)。
1、整體感知。(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7分鐘)
首先讓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課前自主預習成果,用課件顯示
出課前預習問題:請概括出本文幾個被“寒風吹徹”事件。
學生交流4分鐘,期間我深入學生中間參與討論,了解學情。
接下來選2個小組代表板書討論成果。在此基礎(chǔ)上師生
共同修改完善,準確概括出這樣幾個事件:
事件一:14歲那年冬天拉柴的“我”被寒風吹徹。
事件二:露著透骨寒氣,有著寒冷心境的陌生“路人”
被寒風吹徹。
事件三:渴望春天又被冬天留住的“姑媽”被寒風吹徹。
3
事件四:春天和兒女的孝心都不能把她溫暖的“母親”
被寒風吹徹。
2、體悟內(nèi)涵。(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20分鐘)
首先體悟“寒風吹徹”的內(nèi)涵。
第一,標劃全文富有內(nèi)涵的句子。讓學生找出每個事件
中體現(xiàn)作者感悟的句子,然后小組內(nèi),小組間相互交流,檢
驗是否準確全面,然后把這些句子大聲朗讀一遍。
第二、小組討論“寒風吹徹”的內(nèi)涵。讓學生結(jié)合幾個
事件和標劃的句子展開充分討論。(用時5分鐘,期間我深
入學生中間參與討論,了解情況)接下來小組間交流討論成
果,在此基礎(chǔ)上師生共同概括出寒風吹徹內(nèi)涵:
這里的“寒風”包括“冬天”和“雪”等意象,有著豐
富的內(nèi)涵,既實指北方自然環(huán)境的艱苦惡劣,也虛指人生旅
途中的種種磨難,還指在生老病死規(guī)律中的脆弱和無奈,也
有生活的冷漠和困苦以及由此帶來的人的生命悲歌的一種
心境?!按祻亍眱蓚€字含義非常豐富,可從時間、空間、程
度、廣度四個層面上分析理解:
①時間上指人的一生被寒風吹徹,作者說他過去被寒風
吹徹,現(xiàn)在被寒風吹徹,預示自己和其他人的余下的歲月也
將被寒風吹徹。
②空間上指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都被寒風吹遍,我們
無法逃避。
4
③程度上指寒風吹得人“痛徹骨髓”。
④廣度上指所有的人被寒風吹徹。這樣以來,作者就把
人生的苦難,生命的悲歌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其次體悟“溫暖”的內(nèi)涵。
雖然整篇文章都是在寫冬天,字里行間都刮著寒風,但
在寒冷中也透著絲絲溫暖。
第一,標劃出能體現(xiàn)溫暖的句子。讓學生標劃出相關(guān)語
句,小組內(nèi),小組間相互交流,檢驗是否準確全面,然后把
這些句子大聲朗讀一遍。
第二、小組內(nèi)討論“溫暖”的內(nèi)涵。讓學生結(jié)合幾個事
件和標劃的句子展開充分討論。(用時5分鐘,期間我深入
學生中間參與討論,了解情況)接下來小組間交流討論成果,
在此基礎(chǔ)上師生共同概括出“溫暖”的內(nèi)涵:
溫暖是抵抗寒冷的工具。(依據(jù)火爐,柴禾,羊皮大衣
等)
溫暖是生命本來擁有的能量。(依據(jù)拉車時隱藏的溫暖,
陌生人深藏著的溫暖)
溫暖是生命的互助。(依據(jù)送熱茶,看姑媽,陪母親)
溫暖是對生命的渴望(依據(jù)渴望春天,渴望天熱)
小結(jié),用課件顯示溫暖與寒冷的對比關(guān)系:(由我誦讀)
溫暖與寒冷是同時存在的,但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寒冷是
巨大的,溫暖是渺小的,正因為環(huán)境的惡劣,才有了作者自
5
己再也烤不熱的一根腿骨,才有了陌生人被孤獨的凍死,才
有了姑媽熬過了許多冬天還是被冬天留住,才有了兒女無能
為力的母親的透心寒冷。
3、升華主旨(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15分鐘)
第一,理解作者對“寒風吹徹”的態(tài)度。
用課件出示問題:作者在文中分別寫了“我”、“路人”、
“姑媽”、“母親”分別被寒風吹徹,讓人感受了作者獨特體
驗的生命悲歌,你覺得作者是在強調(diào)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
觀嗎?文中寫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我們幫不了誰?!蹦闳绾卫斫庾髡叩目捶??
讓學生緊扣文本進行分析,看到作者不是僅僅在抒發(fā)人
生的悲苦之嘆,而是處處體現(xiàn)出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的追
尋,筆調(diào)凝重而不壓抑,沉郁而不悲傷。不管是圍抱火爐取暖,
還是給“路人”溫暖的幫助;不管是經(jīng)??赐脣?,還是暗
下決心經(jīng)?;貋砜纯茨赣H或陪母親說話都能體現(xiàn)。特別是在
第16自然段說:“我才三十歲,肯定能走過冬天。”這句話
最直接地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溫暖的渴求。
第二,面對寒風吹徹學生應該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
用課件出示問題: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寒風吹
徹,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中的“寒風吹徹“呢?
(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wù)効捶?,如時間允許盡可能多地
讓學生發(fā)言)
6
最后用課件出示一段升華主旨的話,由學生齊讀:
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么樣呢?也許我們正生活在燦
爛的陽光里,無法體會那遙遠地方的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
難理解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殘酷的生命歷程中的不
由自主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凄冷和悲苦。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
對這樣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要一點溫暖,只是,
這溫暖來自哪里?那就是我們自己!
任何人都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但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
神的冬天!
(四)板書設(shè)計
本著突出重點和簡明扼要的原則,我作以下板書設(shè)計:
寒冷
寒風吹徹態(tài)度
溫暖
(五)課下作業(yè)
針對本文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特點,我設(shè)置一個作業(yè),由學生
在課下完成。用課件顯示問題:請分析本文時空交錯的結(jié)構(gòu)特
點和品味質(zhì)樸雋永的語言特點。
說課完畢,謝謝!
7
8
第一,理解作者對寒風吹徹的態(tài)度。請學生閱讀1-5段
回答。
明確答案:既莫不關(guān)心又期待
3、總結(jié):
三、總結(jié)全文
本文從一次寒夜的經(jīng)歷、一個凍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
親人和年邁的艱難地抵御著冬天寒冷的母親,直至黑夜完全
降臨。文章敘述了他在“一個人的村莊”中,關(guān)于冬天和寒
冷的遭遇、思考和感悟,用沉靜而憂郁的文字表達了他對生
命和人生的一種守望與無奈,一種超越與關(guān)愛。筆調(diào)凝重而
不壓抑,沉郁而不悲傷,在流暢的敘述中帶有一點淡淡的凄
涼。
在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生命的感悟類文章中,本文可以算
是獨樹一幟的,她質(zhì)樸的語言,交錯的敘述結(jié)構(gòu),原生態(tài)的
生命特征以及卑微生活者的無可奈何,特別是那種貫穿全文
的透骨寒冷,就是讓我們?nèi)ジ惺芤环N不曾經(jīng)歷的生活與生命
9
的冷峻與嚴酷,讓我們知道在生命的寒風吹徹中唯一的辦法
是支付溫暖并獲取溫暖。
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么樣呢?
也許我們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燦爛陽光下,無法體會那遙遠地
方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難理解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
殘酷的生命歷程中不由自主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
樣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生命的感
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對這樣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
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哪里?那就是我們自己!
②提示學生在每個故事的后面都有作者的深刻的感悟,首
先讓學生把這些句子標畫出來(約一分鐘),請兩位學生把
標出的句子讀一讀。
2、文本解讀:
問題①請學生結(jié)合總結(jié)的故事和作者感悟的句子,分組討論
10
一下“冬天”的內(nèi)涵。(生討論的同時在下面了解情況,約4
分鐘,然后請幾位學生與大家分享討論的成果,師做簡單評
論)
師總結(jié):生活的窮困拮據(jù)
生命的孤獨無助
生命的衰老死亡
問題②整篇文章都是在寫冬天,字里行間都刮著寒風,透著
寒冷。盡管如此,我們卻分明從寒冷中湊出了絲絲溫暖。請
學生把與“溫暖”有關(guān)的字眼標畫出來,結(jié)合文章思考一下
“溫暖”有什么內(nèi)涵。
(先找學生讀標畫的相關(guān)字眼,再找?guī)孜粚W生說說自己思考
的結(jié)果。)
明確:溫暖是抵抗寒冷的工具。(火爐,柴禾,羊皮大衣等)
溫暖是生命本來擁有的能量。(拉車時隱藏的溫暖,
陌生人深藏著的溫暖)
溫暖是生命的互助。(送熱茶,看姑媽,陪母親)
溫暖是對生命的渴望(渴望春天,渴望天熱)
總結(jié):
溫暖與寒冷是同時存在的,但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寒冷是
遠大的,溫暖是渺小的,正因為劉亮程生活的惡劣環(huán)境,才
有了自己再也烤不熱的凍壞的一根骨頭,才有了陌生人被孤
獨的凍死,才有了姑媽熬過了許多冬天還是被冬天留??;才
11
有了我母親無能為力的透心的寒冷。
3、主旨升華
第一,作者對寒風吹徹的態(tài)度。作者在文中分別寫了“我”、
“路人”、“姑媽”、“母親”分別被寒風吹徹,讓人感受了作
者獨特體驗的生命悲歌,你覺得作者是在強調(diào)生命的脆弱和
人生的悲觀嗎?文中寫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
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看法?讓學生
緊扣文本進行分析,讓學生看到作者不是僅僅在抒發(fā)人生的
悲苦之嘆,而是處處體現(xiàn)出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的追尋。
不管是圍抱火爐取暖,還是給“路人”溫暖的幫助;不管是
經(jīng)??赐脣專€是暗下決心經(jīng)?;貋砜纯茨赣H陪母親說話
都能體現(xiàn)。特別是在第16自然段說:“我才三十歲,肯定能
走過冬天?!?/p>
第二,面對寒風吹徹學生應該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讓學生
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wù)効捶?。如時間允許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發(fā)
言。
最后用課件出示一段升華主旨的話:
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么樣呢?也許我們是生活在燦爛
陽光下,無法體會那遙遠地方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難理解
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殘酷的生命歷程中的不由自主
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對這樣
12
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
來自哪里?那就是我們自己!
任何人都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但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神
的冬天!
說課完畢。
謝謝!
3、總結(jié):
三、總結(jié)全文
本文從一次寒夜的經(jīng)歷、一個凍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
親人和年邁的艱難地抵御著冬天寒冷的母親,直至黑夜完全
降臨。文章敘述了他在“一個人的村莊”中,關(guān)于冬天和寒
冷的遭遇、思考和感悟,用沉靜而憂郁的文字表達了他對生
命和人生的一種守望與無奈,一種超越與關(guān)愛。筆調(diào)凝重而
不壓抑,沉郁而不悲傷,在流暢的敘述中帶有一點淡淡的凄
涼。
13
在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生命的感悟類文章中,本文可以算
是獨樹一幟的,她質(zhì)樸的語言,交錯的敘述結(jié)構(gòu),原生態(tài)的
生命特征以及卑微生活者的無可奈何,特別是那種貫穿全文
的透骨寒冷,就是讓我們?nèi)ジ惺芤环N不曾經(jīng)歷的生活與生命
的冷峻與嚴酷,讓我們知道在生命的寒風吹徹中唯一的辦法
是支付溫暖并獲取溫暖。
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么樣呢?
也許我們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燦爛陽光下,無法體會那遙遠地
方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難理解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
殘酷的生命歷程中不由自主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
樣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生命的感
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對這樣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
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哪里?那就是我們自己!
哲理語句:
1、任何人都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但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神
的冬天!
2、比貧窮與寒冷更可怕的是自私、孤獨與冷漠。
14
寒風吹徹
劉亮程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所表達的對生命、生活的思考與認識。
2、懂得本文時空交錯的結(jié)構(gòu)特點。
3、品味課文質(zhì)樸而雋永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本文敘述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耐人尋味的語言。。
2、難點:如何理解文章中沉重陰冷的基調(diào)。
[教學設(shè)想]
大概有幾十年了,散文教學過程中,時常提到一句名言:形
散神不散。因為重復的遍數(shù)太多了,它似乎就成了認識乃至
概括散文基本特點的圭臬?!吧ⅰ?,說的是無拘無束,但在實
際教學過程中,這樣的說法有時過于籠統(tǒng)。
散文不受時間限制,時間跨度大,前可以遠涉古代,后可跨
及未來,又可覆蓋今天。散文也不受空間限制,空間轉(zhuǎn)換廣,
天南海北,空間宇宙,無不可以包容其中。這種多組鏡頭、
空間轉(zhuǎn)換的手法,往往增加散文的內(nèi)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
多采?!逗L吹徹》一文所選擇的時空交錯的結(jié)構(gòu)特點就有
力強化了作品中關(guān)于生命的體驗。故而在教學設(shè)計時,我就
想以此為抓手。
15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風乍起,吹皺一池湖水”,
或許在生活閑適的我們眼中,風是精靈,喚起我們詩意的遐
想。然而在作家劉亮程的筆下,風的寒意太巨大了,有著透
心的寒冷。
二、梳理思路。
1、此文敘寫了哪幾個人生時段?是怎樣連綴起來的?
將“寒風吹徹”的閱歷集中于“三十歲的我”一個冬天的時
段,而將“十四歲的我”、“三十歲的我”之后的內(nèi)容穿插其
中。“三十歲的我”之后的歲月是“我”不曾經(jīng)歷過的,文
章借助對姑媽、母親的敘述暗示“我”的未來仍會是“寒風
吹徹”。
2、《寒風吹徹》的原文還有一段文字,它應該在哪一自然段
中?說說理由。
“我曾在一個寒冷的早晨,把一個渾身結(jié)滿冰霜的路人讓進
屋子,給他倒了一杯熱茶。那是個上了年紀的人,身上帶著
許多個冬天的寒冷,當他坐在我的火爐旁時,爐火須臾間變
得蒼白。我沒有問他的名字,在火爐的另一邊,我感到迎面
逼來的一個老人的透骨寒氣。
他一句話不說。我想他的話肯定全凍硬了,得過一陣才能化
開。
16
大約坐了半個時辰,他站起來,朝我點了一下頭,開門走了。
我以為他暖和過來了。
第二天下午,聽人說村西邊凍死了一個人。我跑過去,看見
這個上了年紀的人躺在路邊,半邊臉埋在雪中。
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人被凍死。
我不敢相信他已經(jīng)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還深藏著一點溫
暖,只是我們看不見。一個人最后的微弱掙扎我們看不見;
呼喚和呻吟我們聽不見。
我們認為他死了。徹底地凍僵了。
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點點溫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爛
了幾個洞、棉花露在外面的舊棉衣?底磨得快通一邊幫已經(jīng)
脫落的那雙鞋?還有他的比多少個冬天加起來還要寒冷的
心境……”
在17、18自然節(jié)之間,很顯然18節(jié)中“我的一小爐火,
對這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說,顯然杯水車薪。他的寒冷太巨
大。”對應的是上文內(nèi)容。
散文,特別是比較長的散文,涉及的材料多,頭緒也多,材
料之間又不像小說那樣有情節(jié)上的聯(lián)系,所以,除了要鋪設(shè)
縱貫全篇的脈絡(luò)來增強整體感,在過渡和照應方面就非常講
究。
三、把握主旨。
(一)、在作者筆下,自然界里的“寒風吹徹”是和人的命
17
運連在一起的。作品寫出了人類嚴峻、沉重的生活狀態(tài)。感
情基調(diào)是沉重陰冷的,這些源自于作者對人生中痛苦而無助
的冬季的深刻揭示。
(注意“寒風”、“烤熱”、“溫暖”等反復出現(xiàn)的詞。)
當“寒風”—嚴酷的人生“吹徹”、搖撼著生命的活力的時
候,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積蓄熱力,支付溫暖。
作者所選擇的敘述方式有力地強化著這種生命體驗。在童
年、少年、青年等各個生命時段中不段跳躍、閃回,用姑媽
與母親的人生經(jīng)歷來作比附、關(guān)照、透視,有意識地造成敘
事時間的顛倒錯亂。把復雜的人和事放在每個空間里,有的
隨意點染,有的潑墨描繪,錯落有致,色彩斑瀾。這種時間
的大幅度、高頻率交錯的手法,既寫出了“我”對不同的人
生階段的深切體驗和持續(xù)思考,又增強了文章的藝術(shù)表達力
度和涵蓋度。
(二)、討論:如何理解作品的沉重陰冷的基調(diào)。
要點: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使得我們在閱讀時獲得
不同的閱讀體會。如何有文章得感悟是每個同學要思考的。
(三)、請學生介紹劉亮程。(課前布置相關(guān)的預習作業(yè))
四、品味語言。
(由學生自己討論找出自己最欣賞的語言,并說說理由。)
如:
1、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
18
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摩自己的一生。
評點:“一生”是一個空泛的時間概念,是無法去“撫摸”
的。這里將“一生”寫成具象化的身體,就使它變得具體而
實在了?!皳崦本褪欠此?、審視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
2、當一個人的歲月像荒野一樣敞開時,他便再無法照管好
自己。
評點:將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說成是荒野,形象地傳達了那種
無助、孤獨的心理。
3、一個人老的時候,是那么渴望春天來臨。盡管春天來了
她沒有一片要抽芽的葉子,沒有半瓣要開放的花朵。
評點:何等樸素鮮活的語言,隨手一筆把人的狀態(tài)和自然交
融,把熬過寒冬的老人真實的一面再現(xiàn)出來。又如:“我一
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
把一灘草惹笑了?!保ā秾σ欢浠ㄎ⑿Α罚?/p>
……
總結(jié):
劉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條清亮透明的小
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個字都干干凈凈,但洗盡鉛華的文字
里又有一種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個字都重得好像要脫
手?!钔?/p>
五、拓展閱讀。
1、《對一朵花微笑》
19
2、《我與地壇》
六、作業(yè):(二選一)
1、比較《寒風吹徹》和《我與地壇》
2、閱讀《寒風吹徹》和《對一朵花微笑》,說說你對劉亮程
散文的認識。
三、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么樣呢?
也許我們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燦爛陽光下,無法體會那遙遠地
方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難理解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
殘酷的生命歷程中不由自主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
樣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生命的感
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對這樣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
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哪里?那就是我們自己!
哲理語句:
1、任何人都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但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神
的冬天!
2、比貧窮與寒冷更可怕的是自私、孤獨與冷漠。
《寒風吹徹》教學設(shè)計
王家斌
20
一、教材資料
作者簡介
劉亮程,1962后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沙灣縣
的一個小村莊里,長大后種過地、放過羊,上過1年小學,
3年初中,當過十幾年鄉(xiāng)農(nóng)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過詩。后
來寫散文,大多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F(xiàn)在烏魯木齊
一家報社任編輯。
課文導讀
這是一篇冷峻而凝重的散文,是對生命、生活的深刻體
驗。在文章中,作者將他人生體驗中透徹骨髓的寒冷感盡情
渲染,他以30歲那年的冬天作為敘述的起點,向前追述14
歲那年刻骨銘心的寒冷經(jīng)歷: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和物質(zhì)的極度
匱乏,巨大的生存壓力使做父親的根本無暇顧及一個14歲
少年在寒風肆虐的荒漠獨行中所體驗到的凄楚和絕望,他給
兒子的只是一句略帶責備口氣的詢問,而14歲的兒子居然
也居然學會了獨自品味自己的傷痛。貧寒使親人間的溫情遁
于無形??嚯y的生活,親情的缺失,銘刻在作者的心中以至
讓他在多少年后開始思考“生命的冬天”這一嚴肅而包含極
大悲憫的命題?!奥湓谝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看見。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表樦绱说乃季w,
作者回憶起一個路人凍死的事情,他曾以為路人在爐火旁取
暖后能暖和過來,但他還是凍死在雪地里?!拔业囊粻t火,
21
對一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說,顯然杯水車薪。他的寒冷太巨
大?!钡拇_,這“寒冷”一來自于自然界,二來自于人心。
作者試圖用自己的經(jīng)歷,用路人的死在文章中突出“寒風吹
徹”的“冷”。(“路人的凍死”一節(jié)選文時刪去)但這樣,
作者覺得還未體現(xiàn)一個“徹”字,于是又憶起姑媽,多病的
姑媽終究沒有等到春天的來臨,等到母親過去和她“喧喧”。
可是,母親是因為忙著生計而沒有去,姑媽死了,我們也長
大了,而母親也老了,“我感到母親的冬天已經(jīng)來臨”,我想
起了姑媽的話,深感親情的重要,“無論春天來了,還是兒
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比欢?,親情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問
題或許人們面對的事太多,面臨的問題曾出不窮,面對的親
人也不止一位等等這“杯水車薪”式的無奈讓人面對“生命
的冬天”無能為力,這也是人在生命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生存雙
重壓力下的一聲感嘆吧。
文章選擇了時空交錯的敘述方式,這樣既寫出了“我”
對不同的人生階段的深切體驗和持續(xù)思考,又增強了文章的
藝術(shù)表達的力度和涵蓋度,給人以寒冷的時間彌散不已、綿
延不絕的感受。詩化的語言也是本文的一個特點,它包含作
者對生活、生命認識和思考值得好好品味一番。
二、教學設(shè)計
本文的教學分學生課外自習和教師課堂指導兩個階段。
22
1.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習
A.指定問題:(1)文中寫了哪些具體的內(nèi)容來體現(xiàn)課題“寒
風吹徹”的?(2)你認為作者寫這些體現(xiàn)“寒風吹徹”的
內(nèi)容究竟想表達什么意思?
B.自由提問,主要針對文中語句含義思考。
2.教師課堂指導
A.結(jié)合學生自習情況教師指導學生由課文的題目入手閱讀課
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板書如下:
屋內(nèi)烤火脊背卻依舊涼颼颼
我內(nèi)心深處一股寒風陣陣襲來凍壞腿骨
野外拾柴渾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寒風吹徹
姑媽擔心自己過不了冬天害怕寒冷被冬天留
駐
雪開始不
退
母親獨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冰雪不融
化
23
理清文章脈絡(luò)就是在整體閱讀的基礎(chǔ)上知道文章寫了什
么,這是閱讀能力的基本訓練,要求學生能抓住抓住重要內(nèi)
容、關(guān)鍵語句。
B.在理清文章脈絡(luò)的基礎(chǔ)上,就需要作進一步的探究:各
部分內(nèi)容之間有何聯(lián)系?他們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從表
面看,“我”、“姑媽”、“母親”都遭遇到了冬天的“冷”,這
是貫穿全文的線索。而這“冷”的結(jié)果卻是殘酷的,“我”
凍壞了腿骨,“姑媽”始終沒有等到“母親”過來寒暄,沒
有捱過冬天。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太貧窮了,生存環(huán)境太惡
劣了。而貧寒也使親人間的溫情遁于無形??嚯y的生活,親
情的缺失,銘刻在作者的心中以至讓他在多少年后開始思考
“生命的冬天”這一嚴肅而包含極大悲憫的命題。的確,生
命中應該有積極的因素,應存有一份希望,應該有活力。但,
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及由此產(chǎn)生的獨特生命體驗,劉亮
程在《寒風吹徹》中生命的“冷酷”正是他獨特而真切的認
識,貧窮、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這對于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來
說陌生而較難理解,所以教師在閱讀指導時結(jié)合作者生平,
抓住作者敘事的細節(jié)啟發(fā)學生如“我拉柴凍了一天一夜回家
后,反而遭到父親的責問,你認為寫這點和“寒風吹徹”有
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沒有向家里說腿凍壞的事?姑媽一直希
望母親去看看她,為什么母親一直沒有去?”
24
C.本文所處的單元是以生命為主題的,這個單元意在表現(xiàn)
每一個“我”對各自生命的體驗和感受。而第一單元則闡釋
了人的個體生命的成長軌跡和意義。顯然,兩個單元在內(nèi)容
是連續(xù)統(tǒng)一的?!逗L吹徹》是兩單元中唯一一篇對生命的
展現(xiàn)令人感到冷竣凝重的課文。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認
識到生命中存在困苦與無助,更應該讓他們知道困苦與無助
應有的積極態(tài)度??梢宰寣W生分組也編一個關(guān)于“生命”主
題的單元,并寫一則編者案。這樣可以拓展學生對“生命”
的閱讀和理解。
D.本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中對生命、生活的思考與認
識。難點是時空交錯的敘事和詩化的語言,尤其是后者,既
要結(jié)合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的理解來學習,感悟,又可選讀作者
劉亮程的其他散文,進一步品位。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分層教學,
前者可以結(jié)合課文共同學習,后者可指導學有余力的學生進
行探究式的學習。
三、探討與爭鳴
關(guān)于課文內(nèi)容,主旨的設(shè)計已經(jīng)在第二部分提出。以下
提出的問題是針對語句含義的。
1.經(jīng)過許多個冬天之后,我才漸漸明白自己再躲不過雪,
無論我蜷縮在屋子里,還是遠在冬天的另一個地方,紛紛揚
揚的雪,都會落在我正經(jīng)歷的一段歲月里。
(參考)含義:冷酷的現(xiàn)實生活無法逃避
25
2.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
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
(參考)含義:每個人都要面對、承受冷酷的現(xiàn)實生活。
3.我圍抱著火爐,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我知道這一
時刻之外,我其余的歲月,我的親人們的歲月,遠在屋外
的大雪中,被寒風吹徹。
(參考)含義: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一階段可能會是溫暖的,
但冷酷的現(xiàn)實生活仍然擺在我們面前。
2009年05月24日星期日12:00目標:
1.了解作者情思生發(fā)之源,體悟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
體驗。
2.披文入情,與作者和文本進行精神和藝術(shù)的對話,賞析
作品意蘊,提高審美水平。
重點:品味語言,體悟情思。
26
難點:分析作者對生命的充滿悲情的獨特看法。
設(shè)想:
1.可以安排兩個課時教學。課前一定要加強預習,考慮到
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建議將預習放在課內(nèi),讓學生整體把
握文章的脈絡(luò)和要點。讓學生預習中提出質(zhì)疑的問題。
2.第一課時重點解決對本文思想意蘊的理解把握,盡量從
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作品意蘊。第二課時就本文的質(zhì)樸而雋永的語
言和時空交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寫法進行賞析,提高學生分析語言
的能力。同時可以對比分析本專題的其他文章,作適當拓展。
第一課時
步驟:
1.導入
著名作家周國平在《直面苦難》中說:“人天生是軟弱的,
惟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挥幸?/p>
27
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著尋??嚯y的人們,才是我的兄弟姐
妹?!苯裉煳覀儗W習青年作家劉亮程的《寒風吹徹》,看看作
家是怎樣看待人生中的“寒風吹徹”的。
2.檢查預習情況,讓學生簡要說說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自己
的初步理解。
3.從分析文章題目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問:文章題目是“寒風吹徹”?!昂L”在文中有何含義?“吹
徹”在文中又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可進行總結(jié):這篇散文寫“我”在一天
下午圍抱著火爐,烤幾塊饃饃,就一小碟咸菜,在大雪紛飛
中散漫的回憶著過去的人和事:“我”在成長歷程中被寒風
吹徹,“路人”在跋涉路途中被寒風吹徹,“姑媽”在等待春
天中被寒風吹徹,“母親”在年邁衰老中被寒風吹徹。這里
的“寒風”包括“冬天”和“雪”等意象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
既實指北方自然環(huán)境的艱苦惡劣,也虛指人生旅途中的種種
磨難,還指在生老病死規(guī)律中的脆弱和無奈,也有生活的冷
漠和困苦以及由此帶來的人的生命悲歌的一種心境?!按祻亍?/p>
兩個字含義非常豐富,可從四個層面上分析理解:①時間上
28
指人的一生被寒風吹徹,作者說他過去被寒風吹徹,現(xiàn)在被
寒風吹徹,預示自己和其他人的余下的歲月也將被寒風吹
徹。②空間上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都被寒風吹遍,我們無
法逃避。③程度上寒風吹得人“痛徹骨髓”,④廣度上所有
的人被寒風吹徹。這樣作者把人生的苦難,生命的悲歌充分
地表達了出來。
4.教師預設(shè)下列問題供學生討論:
作者在文中分別寫了“我”、“路人”、“姑媽”、“母親”分別
被寒風吹徹,讓人感受了作者獨特體驗的生命悲歌,你覺得
作者是在強調(diào)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觀嗎?文中寫到:“每
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蹦闳?/p>
何理解作者的看法?
說明:讓學生緊扣文本進行分析,讓學生看到作者不是僅僅
在抒發(fā)人生的悲苦之嘆,而是處處體現(xiàn)出對生命的熱愛,對
美好的追尋。不管是圍抱火爐取暖,還是給“路人”溫暖的
幫助;不管是經(jīng)??赐脣?,還是暗下決心經(jīng)?;貋砜纯茨?/p>
親陪母親說話都能體現(xiàn)。特別是在第16自然段說:“我才三
十歲,肯定能走過冬天。”
29
5.深入探討:
(1)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和體驗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國
古代詩文中都有類似的看法。請同學們聯(lián)系學過的相關(guān)詩文
的內(nèi)容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2)如何面對人生的苦難,進而思考苦難的意義?
(3)討論解決學生質(zhì)疑的各種問題(主要是指學生對原文
中富含哲理性的句子的理解)。
6.小結(jié)
這是一篇極富張力(表現(xiàn)力和蘊含力)的散文,作者寫自己
在寒冷的冬天,在光線暗淡的屋內(nèi)圍抱火爐,散漫地回想一
些人和事,但它傳遞的內(nèi)涵卻是某種關(guān)于生命的抽象體驗。
文章反復在雙重含義上使用“雪”、“冬天”和“寒冷”這些
字眼,既是對真實情境的描繪,也蘊含了作者對生命冷漠、
孤單、脆弱的生命悲歌,還深沉的蘊涵著珍愛生命、走出人
生冬天的美好愿望,這一曲生命苦難的悲歌,讀之讓人覺得
震撼和回味,哀而不傷,富有張力。
30
7.作業(yè):
以“擁抱苦難”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本文的語言非常豐富,第二課時可以按如下步驟進行:品讀
部分語段,分析作者對冬天、寒風、雪的豐富內(nèi)涵,提倡學
生多元理解。提倡學生質(zhì)疑,共同研討議論性的句子。分析
總結(jié)本文的前后照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寫法。分析拓展,對比分析
本專題的其他文章。
附:板書設(shè)計
“我”在成長歷程中時間上:人的一
生人生磨難
“路人”在跋涉路途中被“寒風吹徹”空間上:所有地點
脆弱無奈
31
“姑媽”在等待春天中程度上:痛徹骨
髓心寒體驗
“母親”在年邁衰老中廣度上:所有的
人生老規(guī)律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
2、懂得時空交錯結(jié)構(gòu)的表達效果。
3、領(lǐng)會文章題目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
教學難點
時空交錯的結(jié)構(gòu)方式。
教學安排
1課時
32
教學設(shè)計
一、曲徑通幽——感知性閱讀
1、文中的“我”是誰?
2、他正在做什么?
3他主要想到了哪些人和事?
4、這些人和事都與怎樣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
整合(一):作者是怎樣組織文中這一段人生經(jīng)歷和感受
的?
二、柳暗花明——理解性閱讀
1、文中的“寒風(或冬天或雪)”只是指自然的“寒風(或
冬天或雪)”嗎?請聯(lián)系文句和“我”、路人、姑媽、母親的境
遇理解。
2、寫多年前的一次拉柴凍傷有什么寓意?
3、寫凍死的人,寫姑媽,寫母親,想表達什么?
……
《寒風吹徹》教案2009-09-2721:19查看文章
《寒風吹徹》教案2008/04/1414:53【備課時間】
2008-4-14
【教學目標】
33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的有關(guān)文學常識
2、理解作者對寒冷的真實體驗和對生命、人生獨特感悟。
3、品味文章質(zhì)樸而雋永的語言特色。
4、了解抒抒情文的情思來源于對大自然的精細觀察和對社
會的生活的獨特體驗,體會如何提煉情感使之“純粹”,如
何開掘思想使之“深刻”。
5、體會本文在敘述中使用時空交錯結(jié)構(gòu)所產(chǎn)生的表達效果。
二、過程與方法
1、認真閱讀,循文體情,與文本和作者進行深入的對話,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現(xiàn)作品的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體驗。
2、學生自讀體味與教師點撥相結(jié)合。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34
1、理解作者對寒冷的真實體驗和對生命、人生獨特感悟,
學會珍惜生命。
2、透視生命,同情自己,關(guān)懷他人,不讓人性中最美好的
東西丟失。
【教學重點難點】
1、作者對寒冷的真實體驗和對生命、人生獨特感悟,是重
點。
2、時空交錯的敘述結(jié)構(gòu)和語言特色是難點。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35
同學們都經(jīng)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我們對春的生機、夏的酷
熱和秋的收獲都有深刻的體驗。但是對冬的嚴寒,我們更多
的是感謝暖氣和爐火。你知道嗎?寒冷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
入骨髓的。下面我們就體會現(xiàn)代作家劉亮程筆下的寒冷。
二、作者簡介
劉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沙灣縣
的一個小村莊里,長大后,勞動之余寫過詩。后來寫散文,
大多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F(xiàn)在烏魯木齊一家報社任
編輯。
作品有《風中的院門》《庫車》等。
三、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部分(1)寫大雪降臨,三十歲的“我”似乎對此漠不
關(guān)心卻又有所傾聽和期待。
第二部分(2—41)寫包括“我”在內(nèi)的人們被寒風吹徹。
36
(2—16)“我”被寒風吹徹
(17—26)“路人”被寒風吹徹
(27—36)“姑媽”被寒風吹徹
(37—41)“母親”被寒風吹徹
第三部分(42—43)呼應開頭,總結(jié)“我”和親人們的歲月
在大雪中被寒風吹徹。
四、理解作者對寒冷的真實體驗和對生命、人生獨特感悟。
提問交流:
1、我靜坐在屋子里,火爐上烤著幾片饃饃,一小碟咸菜放
在爐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線暗淡。
明確:這幾句寫出了我的生活境況是如此的貧窮與困窘。
2、雪落在那些年雪落過的地方,我已經(jīng)不注意它們了。比
落雪更重要的事情開始降臨到生活中。
37
明確:我已經(jīng)習慣了自然界的冬天,一年年的來臨,我已經(jīng)
習以為常了。我深深地感悟到,不僅自然界有冬季,每到冬
季,萬物凋零,大地蕭殺,一些生命會相繼死去;人生中也
有生命的冬天,人總是要因疾病或衰老而死亡,我雖人才到
中年,可我分明感到生命的冬天已經(jīng)悄然來臨。
3、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只
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的一生。
明確:指人在中老年時,總要回憶往事,感悟人生哲理,總
結(jié)一生切膚的經(jīng)驗教訓。
4、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場雪,都會懷著莫名的興奮,
站在屋檐下觀看好一陣,或光著頭鉆進大雪中,好像有意要
讓雪知道世上有我這樣一個人,卻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我
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
明確:我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困難與挫折的力量巨大,總是
懷著一種好奇的心情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已變得成熟,我知
道儲藏溫暖來面對寒風吹徹。
38
5、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
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
明確:每個人都要面對、承受冷酷的現(xiàn)實生活。
6、“但母親斑白的雙鬢分明讓我感到她一個人的冬天已經(jīng)來
臨,那些雪開始不退、冰霜開始不融化--無論春天來了,
還是兒女們的孝心和溫暖備至。隨著三十年這樣的人生距
離,我感覺著母親獨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無能為力?!?/p>
明確:母親一個人的冬天已經(jīng)到來,即使“我”意識到“每
當兒女們回到家里,母親都會特別高興,家里也頓時平添熱
鬧的氣氛?!币庾R到情感交融對于年邁的母親的重要性,但
是“無能為力”。
這種“無能為力”源自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和物質(zhì)的極度匱乏,
生命只能裸露于寒風的淫威下,無法抵御寒冷的摧殘,低劣
的生存狀態(tài)也最大限度地驅(qū)散了人際的溫情,使生命飽受冷
漠和孤獨的煎熬。所以“我”即使意識到了情感的重要性,
面對冷峻、凝重而嚴酷的生命也只有忍受和無奈.圍抱著火
爐,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我”知道這一時刻之外,
我其余的歲月,我的親人們的歲月,遠在屋外的大雪中,被
39
寒風吹徹。而在人生的跋涉中,生活的本初意義也許就是積
蓄熱力、支付溫暖,等待盼望春天的來臨。
7、作者對生命的態(tài)度真是這樣悲觀無奈嗎?在其中是否還
存在一些溫暖積極的東西?如果有,嘗試在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
語句。
明確:無疑,作者對人的生存境遇、對生命的態(tài)度大致是悲
觀和認命的,但在悲涼的底色上,作者仍然沒有放棄對生命
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文中仍然存在一些溫暖的文字和情感的
亮色。比如,文章第二段寫作者圍著火爐思考人和事情,就
分明暗示了作者對生活的喜愛和期待。文中提到作者想象天
熱的時候,母親帶領(lǐng)孩子過河去看望姑媽的情景,也反映了
作者對充滿溫情的生活的向往。還有文章多次表達了作者對
親人和他人的關(guān)愛和深情。
8、我圍抱著火爐,烤熱漫長一生的一個時刻。我知道這一
時刻之外,我其余的歲月,我的親人們的歲月,遠在屋外的
大雪中,被寒風吹徹。
明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一階段可能會是溫暖的,但冷酷的現(xiàn)
實生活仍然擺在我們面前。
40
9、結(jié)合課文思考,在本文中,寒風僅僅指自然界的寒風嗎?
它在文中有哪幾層內(nèi)涵?
明確:第一層是氣候的寒冷。
第二層是指貧弱著社會生存環(huán)境或生存狀態(tài)的惡劣。
第三層是心理、精神、靈魂意義上的寒冷。一方面是畏寒心
理,以及由此發(fā)展成的對生命和人生的悲觀。另一方面使人
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機械波 2 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guān)系教學設(shè)計3 教科版選修3-4
-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教學設(shè)計)-2024-2025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遠東宏信租賃鑄劍培訓
- 九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Asia Integrated skill and Study skills教學設(shè)計 (新版)牛津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 第2課 拿破侖帝國的建立與封建制度的復辟教學設(shè)計1 新人教版選修2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八章 第四節(jié) 澳大利亞教學設(shè)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19商務(wù)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學設(shè)計
- Unit 2 Know your body 第3課時(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月嫂上崗技巧培訓課件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2 Experiences Unit 2 They have seen the Pyramids第三課時教學設(shè)計 (新版)外研版
- 起重設(shè)備(龍門吊)安全專項檢查表
- 品質(zhì)標準檢驗指導書(樣版)
-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人民法院
- 礦山環(huán)境保護ppt課件(完整版)
- 《我不能失信》PPT【名師課件】
- CCEA GC 11-2019 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服務(wù)清單
- DB11_T1630-2019 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 X-Y數(shù)控工作臺機電系統(tǒng)設(shè)計說明書
- 輪胎式裝載機檢測報告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親愛的漢修先生》整本書導讀課件(共38張PPT)
- 世界地理之歐洲西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