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1.關(guān)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話是錯誤的(

)A.沒有物體就沒有力 B.有受力物體時,一定有施力物體

C.有施力物體時,卻不一定有受力物體 D.只有一個物體時,不會有力2.下列實例中,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是(

)A.用熱水袋暖手,手的溫度升高

B.用鋸條鋸木板,鋸條的溫度升高

C.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

D.用手反復(fù)彎折鐵絲,彎折處鐵絲的溫度升高3.下列四種情境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甲圖: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 B.乙圖:舉著杠鈴原地不動

C.丙圖:用力搬石頭但沒有搬動 D.丁圖:推著小車前進4.如圖為盆景的一個自動供水裝置。用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盆景盤中,瓶口剛剛被水浸沒。當盤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進入瓶中,瓶中就會有水流出,使盤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沒,瓶中的水不再流出,這樣盆景盤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會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nèi)水的壓強

C.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nèi)空氣的壓強

D.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nèi)空氣的壓強與水的壓強之和5.關(guān)于功、功率和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日常生活中,存在機械效率為100%的機械

B.功率大的機械,效率一定很高

C.做功少的機器,功率一定小

D.功率大的機器做功一定快6.如圖四個圖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錯誤的(

)A.甲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B.乙圖:飲料上升到嘴里是吸力的作用

C.丙圖:氣體的壓強與它的流速有關(guān)系 D.丁圖: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7.某船如圖所示.期間需進行補給所需的燃油、航空燃油、食品、備件等各種補給品.相對于補給前,關(guān)于該船底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壓強減小,浮力減小 B.壓強增大,浮力減小

C.壓強減小,浮力增大 D.壓強增大,浮力增大8.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200N的物體,動滑輪重1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上升高度h為1m,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和拉力F的大小分別為(

)A.s=2m

F=105

N

B.s=3m

F=70

N

C.s=2m

F=70

N

D.s=3m

F=210

N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15分)9.“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是

現(xiàn)象;荷葉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而不是攤成水膜,表明水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

(選填“引力”或“斥力”)。燃料燃燒不充分,對燃料熱值大小

(選填“有”或“沒有”)影響。10.一建筑工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小車,使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了15m,小車受到的阻力為______N。撤去推力,小車仍然能繼續(xù)向前運動0.5m,這是由于小車具有______。在上述小車前進15m的過程中,建筑工人對小車做的功為______J。11.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設(shè)計高度為185m。蓄水提高了水位,從而提高了水的______(選填“動能”或“勢能”);大型輪船通過大壩要通過船閘,船閘的工作原理是______原理;如果蓄水高度為170m,則大壩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______Pa。g取10N/kg12.小明在湖邊游玩時,看到了一些光現(xiàn)象。

(1)茂密的樹下有一個個圓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太陽“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動的“魚”比其實際位置要______(選填“深”或“淺”)。

(3)湖中孔橋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虛像。13.在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相同的燒杯內(nèi)盛密度不同的鹽水,將同一雞蛋分別放入其中,雞蛋靜止時如圖所示。雞蛋在甲、乙兩杯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1和F2,則F1

F2,判斷依據(jù)是

;雞蛋兩次排開液體的重力分別為G甲、G乙,則G甲

G乙(選填“<”“=”或“>”);兩杯鹽水的密度分別是ρ甲和ρ乙,則ρ甲

ρ乙。(選填“<”“=”或“>”)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7分)14.如圖所示,拉桿式行李箱在拉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斜坡上,請畫出行李箱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圖,以及拉力F對O點的力臂L。15.如圖所示,用水平力將彈簧壓在豎直墻壁上,畫出彈簧由于形變而產(chǎn)生彈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16.如圖,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車。

(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讓小車從斜面上

位置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

(兩空均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jié)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進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對小車沒有阻力,則小車將做

。

(3)牛頓第一定律

(選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其符合邏輯的科學推理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方法。17.小亮同學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興趣,實驗如圖所示。

(1)比較圖乙、丙兩次實驗可知:同種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

(2)比較圖乙、丁兩次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

。

18.如圖1是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圖。其中,mA=mB<mC,hA=hC>hB。

表面毛巾棉布木板摩擦力最大較大最小小車運動距離最近較遠最遠(1)實驗中,探究的動能是指______(填序號)

A.小球在斜面上時的動能

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小球撞擊木塊后的動能

D.木塊的動能

(2)使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

(3)小華同學通過比較圖1中B、C兩圖,得出“質(zhì)量大的物體動能大”,小麗認為小華的這一比較過程存在錯誤,你知道錯誤是什么嗎?______。

(4)在做了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后,有些同學對“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從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斜面滾下,剛到達底部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華設(shè)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讓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A、C同時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斜面滾下,觀察和比較兩球相對運動情況,若C球相對于A球______,就可以說明任一時刻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5)完成實驗后,同學們還聯(lián)想到以前探究牛頓第一定律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的表面看滑行的距離遠近(如上表),最終停下來后,小車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否相等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五、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9.許多家庭為了讓棉毛織物免受蟲蟻的危害,常常在衣柜里放一些樟腦丸。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觀察到樟腦丸變小了,甚至沒有了,還會聞到刺鼻的氣味。請結(jié)合你所學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請從物態(tài)變化的角度回答:樟腦丸變小的原因,這屬于什么現(xiàn)象?

(2)為什么放有樟腦丸的衣柜夏天的氣味總比冬天的濃?六、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0分)20.一杯質(zhì)量為0.2千克的水溫度從40℃升高到100℃,求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21.小明家為了改善居住條件,計劃建一座房子,其設(shè)計的房子剖面圖如圖所示。他設(shè)計的地基和房體的總質(zhì)量為4×105kg,地基總的底面積為32m2。

求:(1)地基和房體的總重力是多少牛?

(2)地基和房體對地的壓強是多少Pa?22.一個工人用滑輪組(不計摩擦和繩重)將500N的貨物用了10s勻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300N,求:

(1)提升重物時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這個工人做功(即總功)的功率是多少?

(3)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4)若把800N的重物提起,工人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參考答案與解析1.【答案】C

【解析】解: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故A正確;

B、一個物體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體時,一定有施力物體;故B正確;

C、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了力,則另一個物體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體,就一定有受力物體;故C錯誤;

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故要發(fā)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兩個物體;只有一個物體時,不會有力,故D正確。

故選:C。2.【答案】A

【解析】A、熱水袋的溫度高,用熱水袋取暖,內(nèi)能由熱水袋轉(zhuǎn)移到手,屬于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故A符合題意;

B、鋸木板時鋸條發(fā)燙,克服摩擦力做功,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故B不符合題意;

C、兩手互相摩擦時手發(fā)熱,克服摩擦力做功,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故C不符合題意;

D、用手反復(fù)彎折鐵絲,對鐵絲做功,鐵絲彎折處的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加,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故D不符合題意。3.【答案】D

【解析】解: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人給水桶一個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水桶沒有做功,故A錯誤;

B、舉著杠鈴原地不動,人給杠鈴一個向上的力,杠鈴向上沒有移動距離,人對杠鈴沒有做功,故B錯誤;

C、用力搬石頭但沒有搬動,人對石頭施加了力的作用,但石頭沒有在該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所以力沒有對石頭做功,故C錯誤;

D、推著小車前進,人給小車一個向前的力,小車向前移動距離,人對小車做功,故D正確。

故選:D。4.【答案】D

【解析】解:當把裝滿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時,由于大氣壓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會從瓶中流出來,此時外界大氣壓等于瓶內(nèi)水產(chǎn)生的壓強;

當盆景中的水由于蒸發(fā)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進入瓶內(nèi),瓶內(nèi)的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由于重力作用水會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沒,外界大氣壓強等于瓶內(nèi)空氣的壓強與水的壓強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復(fù),使水不會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5.【答案】D

【解析】解:A、因為有用功總小于總功,而機械效率為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00%,故A錯誤;

B、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機械效率與功率的大小無關(guān),故B錯誤;

C、功率是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做功的多少還與做功時間有關(guān),故C錯誤;

D、功率描述物體做功快慢,功率大,做功一定快,故D正確。

故選:D。

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功率是反映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學中,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使用機械不可避免做額外功,故不會有機械效率為100%。6.【答案】B

【解析】解:A、斧頭劈柴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正確;

B、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nèi)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嘴里的,故B錯誤;

C、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上方氣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氣流速度,硬幣上方壓強小于下方壓強,產(chǎn)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幣就“跳”過了欄桿.故C正確;

D、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潛入水下較深的位置時,需要有專業(yè)的設(shè)備,否則人承受不了水的壓力,故D正確.

故選B.

(1)增大壓強的方法: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2)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吸時是先把管內(nèi)空氣吸走,這樣在管內(nèi)外就形成氣壓差,從而把飲料“壓”進嘴里;

(3)氣體的壓強與流速有關(guān),流速越大的位置氣體產(chǎn)生的壓強越?。?/p>

(4)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7.【答案】D

【解析】解:

船仍漂浮,但自重G增大,

因為物體漂浮時,F(xiàn)浮=G,

所以船所受浮力增大,

由p=ρ液gh可知,海水密度不變,深度h增加,

所以船所受的水的壓強變小:

故選D.8.【答案】B

【解析】解:(1)由圖可知,n=3,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nh=3×1m=3m;

(2)不計拉繩質(zhì)量及摩擦,繩子的拉力F=13(G物+G動)=13(200N+10N)=70N。

故選:B。

先判斷出滑輪組承擔總重的繩子的段數(shù)n,利用s=nh即可求出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

當不計拉繩質(zhì)量及摩擦,由F=1n(G物+G動)計算出拉力。

本題主要考查動滑輪的使用和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與拉力大小的計算,關(guān)鍵明確不計摩擦和繩重時,F(xiàn)=1n(G物+G動)。9.【答案】擴散

引力

沒有

【解析】解:“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是分子運動的結(jié)果,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

清晨荷葉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而不是攤成水膜,表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燃料燃燒不充分,對燃料熱值大小沒有影響。

故答案為:擴散;引力;沒有。

一切物體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燃料的熱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guān),與燃料的質(zhì)量、放出熱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充分燃燒都無關(guān)。

本題考查了分子動理論的應(yīng)用、對熱值特性的理解,屬于基礎(chǔ)題目。10.【答案】50N

慣性

750

【解析】【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條件可知阻力與推力大小相等;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2)根據(jù)做功的條件可知,物體在推力作用下移動的15m是做功過程,靠慣性移動的0.5m不做功,利用公式W=Fs求做的功。本題考查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及功的計算,慣性的應(yīng)用,易錯點是物體依靠慣性運動的距離里推力沒有做功?!窘獯稹啃≤囋谒降孛嫔蟿蛩偾斑M,小車受到的阻力于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則阻力為50N;撤去推力,小車仍然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小車具有慣性;小車在推力作用下前進的距離是15m,由于慣性前進的0.5m沒有推力的作用,所以這0.5m的距離推力沒有做功,所以推力做功:W=Fs=50N×15m=750J。故答案為:50N;慣性;750。11.【答案】勢能

連通器

1.7×106

【解析】解:(1)蓄水提高了水位,則水的相對高度增加,從而提高了水的勢能;

(2)三峽大壩的船閘是連通器在在實際中的具體運用,它能讓大型輪船在上下游之間順利往返航行;

(3)如果蓄水高度h=170m,壩底受到水的壓強:

p=ρgh=1.0×103kg/m3×10N/kg×170m=1.7×106Pa。

故答案為:勢能;連通器;1.7×106。

(1)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和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2)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儀器叫連通器;

(3)液體壓強的計算方法:通常是先找到液體的深度,利用公式p=ρgh計算液體壓強。

本題考查了勢能的影響因素、液體壓強的計算、連通器的應(yīng)用,屬于基礎(chǔ)題目。12.【答案】(1)光的直線傳播;(2)淺;(3)反射

【解析】解:(1)茂密的樹下有一個個圓形的小光斑,屬于小孔成像現(xiàn)象,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太陽的“像”。

(2)水中的魚反射的光線穿過水面,折射進入人眼,此時光線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

看到的是魚經(jīng)水面折射所成的虛像,且虛像在實際魚的上方,所以從岸邊看到水中“魚”的位置比魚實際位置要淺一些。

(3)湖中的孔橋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

故答案為:(1)光的直線傳播;(2)淺;(3)反射。

(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應(yīng)用的實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現(xiàn)象;

(2)從魚出來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魚變淺了;

(3)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本題主要考查了幾種常見的光現(xiàn)象,對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不論是在岸上看水中的物體還是在水中看岸上的物體,看到的“虛像”都比物體的實際位置要高一些。13.【答案】=

漂浮和懸浮時浮力都等于重力

=

<

【解析】解:雞蛋懸浮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等于雞蛋重力,且甲鹽水的密度等于雞蛋的密度;雞蛋漂浮在乙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也等于雞蛋重力,且乙鹽水的密度大于雞蛋的密度;所以雞蛋在甲、乙兩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1=F2,且甲、乙兩杯鹽水的密度關(guān)系是:ρ甲<ρ乙,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知雞蛋兩次排開液體的重力G甲=G乙。

故答案為:=;漂浮和懸浮時浮力都等于重力;=;<。

根據(jù)物體的懸浮條件和浮沉條件判斷雞蛋在甲、乙兩杯中所受浮力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出雞蛋兩次排開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和兩種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

14.【答案】

【解析】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作重力的示意圖時應(yīng)從物體重心向下作豎直線段;先確定支點,再確定力的作用線,最后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

本題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圖和拉力的力臂的畫法,重力豎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作力臂時,應(yīng)先確定支點和力的作用線。15.【答案】

【解析】【分析】

彈簧被手指按壓后,受到手指對其的壓力和墻面對其的壓力,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彈簧必然對手指和墻面有力的作用。

此題考查了示意圖的畫法和彈簧產(chǎn)生彈力的知識,為一道基礎(chǔ)題。

【解答】

彈簧被手指按壓后,受到手指對其的壓力和墻面對其的壓力,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彈簧必然對手指和墻面有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就是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其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如圖:

16.【答案】相同

相同

勻速直線運動

不是

【解析】解:(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讓小車從斜面上相同位置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相同;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jié)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進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對小車沒有阻力,小車運動得無限遠,則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生活中不受力的物體不存在,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其符合邏輯的科學推理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方法。

故答案為:(1)相同;相同;(2)勻速直線運動;(3)不是。

(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要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相同;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回答;由推理法回答;

(3)生活中不受力的物體不存在,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基礎(chǔ)上推理概括出來的。

本題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考查控制變量法和推理法的運用及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7.【答案】增大

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解析】解:(1)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兩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相同、金屬盒所處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壓強越大,由此可知: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較乙、丁兩次實驗,金屬盒在兩種不同液體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同,由此可知: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故答案為:(1)增大;(2)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guān),在實驗中,應(yīng)控制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才能觀察壓強與另一個量的關(guān)系,從而得到結(jié)論。18.【答案】(1)B;(2)速度;(3)沒有控制速度相同;(4)靜止;(5)相等;最初小車的重力勢能相等,剛下滑到水平面時動能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運動時,最終停下來后,動能全部轉(zhuǎn)為內(nèi)能,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解析】解:

(1)據(jù)題意可知,實驗中探究小球動能,即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的大?。还蔬xB;

(2)實驗表明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

使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則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所以,這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物體速度的關(guān)系;

(3)要探究小球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需要控制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即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而BC兩圖沒有讓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沒有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所以小華的這一比較過程存在錯誤。

(4)讓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A、C同時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斜面滾下,觀察和比較兩球相對運動情況,若任一時刻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即以任何一個小球為參照物,另一個小球都是靜止的,所以若C球相對于A球靜止,就可以說明任一時刻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5)讓小車從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根據(jù)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可知,最初小車的重力勢能相同,下滑到水平面時的動能也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運動時,最終停下來后,動能全部轉(zhuǎn)為內(nèi)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所以,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故答案為:(1)B;(2)速度;(3)沒有控制速度相同;(4)靜止;(5)相等;最初小車的重力勢能相等,剛下滑到水平面時動能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運動時,最終停下來后,動能全部轉(zhuǎn)為內(nèi)能,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1)據(jù)題意可知,實驗中探究小球動能,即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的大?。?/p>

(2)小球速度的大小是通過改變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實現(xiàn)的,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物體被推動移動的距離體現(xiàn)的;

(3)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物體的質(zhì)量與速度,因此,在探究和分析結(jié)論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并據(jù)此得出結(jié)論。

(4)通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分析即可判斷;

(5)直接比較小車在三個表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否相等不好確定,可根據(jù)重力勢能大小關(guān)系及能量的轉(zhuǎn)化分析。

明確本實驗中研究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時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反映動能多少時運用了轉(zhuǎn)換法,最后一問有難度。直接比較大小不易出出答案,要從能量轉(zhuǎn)化角度分析。19.【答案】答:(1)樟腦吸收熱量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了氣態(tài),屬于升華現(xiàn)象。

(2)聞到樟腦丸氣味,是樟腦氣體進入空氣中,屬于擴散現(xiàn)象。

夏天比冬天的溫度高,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所以放有樟腦丸的衣柜夏天的氣味總比冬天的濃。

【解析】(1)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是升華現(xiàn)象。

(2)不同物質(zhì)組成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是擴散,溫度越高,擴散越快。20.【答案】解:水吸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