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試卷集綿: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_第1頁
中考試卷集綿: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_第2頁
中考試卷集綿: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_第3頁
中考試卷集綿: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_第4頁
中考試卷集綿: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試卷集綿: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

2008年中考課外文言文集錦

一、課內(nèi)與課外文言文比較常州市

閱讀兩則短文,回答問題甲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

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

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睡,優(yōu)劣得所。乙文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①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②,意氣揚

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③。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④齊

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

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逼浜蠓蜃該p抑⑦。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

對⑧。晏子薦以為大夫。

注釋:①御:馬夫。②駟馬:四匹馬拉的車。③去:離開,這里指離婚。④相:擔

任國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東西。⑥自下:謙虛。⑦自損抑:克制自己,保持謙卑。

⑧對:回答。16.解釋下列短語。(2分。任選4個作答)

(1)簡拔:(2)裨補闕漏:(3)優(yōu)劣得所:(4)意氣揚揚:(5)名顯諸侯: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1)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p>

事。

(2)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選出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實論證的寫法,

思路嚴密;直截了當,讓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簡短精練,含義深刻,含蓄地表

明觀點、說明道理,說服力強。

C.甲文乃出師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達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真摯

感情。

D.乙文非常細膩地敘述了一個故事,雖鮮明生動,但讀者難以把握作者的真實意圖。

用這樣的手法推薦國家大臣,似乎也不夠慎重。

19.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結(jié)合選段,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選用人才的標準有何

不同。(4分)答案:16.(1)選拔;(2)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3)才能高的低的

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氣揚,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諸侯各

國都有很大的名聲。(共2分。對2個得1分,得滿2分為止)17.(1)將軍向?qū)?,?/p>

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軍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門,雖然志向遠大,深

謀遠慮,卻總是顯出自己很謙虛的樣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

即可得滿分)18.D(2分)19.諸葛亮推薦文武大臣的原則:忠誠、細心、能干、公正,

久經(jīng)鍛煉和考驗。晏子的標準則是:有了缺點能虛心接受意見,并及時加以改正。福建

三明市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14——16題?!炯孜摹抗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

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p>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劌曰:“可矣。”遂逐齊師。(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

文】宋公及楚人戰(zhàn)與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濟(③)。司馬(④)

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奔葷闯闪?,又以告。

公曰:“未可?!奔汝悾á荩┒髶糁?,宋師敗績。

(節(jié)選自《子魚論戰(zhàn)》)【注釋】(1)泓:泓水(2)既:盡,完了(3)濟:渡過

(4)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最高長官,

這里指子魚。(5)陳:同“陣”,擺好陣勢。

14.解釋加點詞的意思。(2分)(1)公將鼓.之()(2)宋人既.

成列()15.翻譯下面的句子。(5分)(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2)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16.用原文語句答題。(3分)

甲文中“宋師敗績”是因為魯國抓住了發(fā)動進攻的時機:、。乙文中“宋師敗績”是

因為宋公錯失了發(fā)動進攻的時機:(1);(2)。14.(2分。每小題1分)(1)擊

鼓(擊鼓進軍)(2)已經(jīng)15.(5分)(1)(2分。每個分句1分)(他)下車察看

齊軍戰(zhàn)車的車轍(輪跡),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的陣容。(2)(3分。每個分句1

分)(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

16.(3分。每處1分)齊人三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如答后半句也可)

(2)既濟而未成列員蕪湖市

【甲】己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

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

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

《醉翁亭記》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

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

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

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伴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

亭適成。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日:“五日不雨則無

麥?!薄笆詹挥昕珊??”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

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予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

以雨,使吾與二三予,得相與優(yōu)游而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也?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1)太守歸而賓客從也()(2)余至扶風之明年()

(3)既而彌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譯

文:(2)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譯文:19.《喜雨亭記》突出表現(xiàn)出蘇軾

的思想感情,這與歐陽修《醉翁亭記》的主旨有共通之處。(4分)

20.甲、乙兩文中畫線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點?它們的表達效果是怎樣的?(4分)答:

答案:17.(3分)(1)跟從,隨從(2)第二年(3)下雨(各1分)

18.(4分)(1)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2分)(2)憂愁的人因此歡樂,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19.(4分)

關(guān)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對即可。答''喜雨”給1分)與民同樂(2分,意思對即可)

20.(4分)驕散結(jié)合,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節(jié)奏感和回環(huán)

美。河南省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6—19題。(共10分)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節(jié)

選自《魚我所欲也》)

(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縻丘①以為養(yǎng)②??鬃愚o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

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賜之縻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绷畹茏尤?/p>

駕,辭而行。(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縻丘:地名。②養(yǎng):供養(yǎng)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孔子,名

丘。16.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1)萬鐘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可以己乎?

(2)此之謂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yǎng)之地呢?請用文段(一)中的語句回答。

(2分)答案:16.(1)有什么益處(帶來什么好處)(1分)(2)感激(1分)

17.(1)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2分)(2)這就叫做喪失了自己的本性。(2

分)(共4分)

18.對比論證法。強調(diào)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2分)

1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ù酥^失其本心)南京藝術(shù)學院附屬

高中招生(10分)[甲]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

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

有所聞。[乙]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①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②,猶當博學審③問,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⑤可得十

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⑥之賢,終無濟于天

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狈蛞钥鬃又ィq須好

學,今人可不勉⑥乎?(節(jié)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

[注解]①[孤陋]片面、淺陋。②[資]盤纏。③[審]詳細。④[庶兒]差不多。⑤[子羔、

原憲]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8、以下4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戶B.故余雖愚雖有子羔、原憲之賢C.俯身傾耳以請夫以孔子

之圣,D.益慕圣賢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窮僻之域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D.若既不出戶10、將

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2分)

(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2)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11、甲乙兩段文字所談的都是為學之道,這兩段文字所說的道理,其共同之處有哪些?

不同之處有哪些?(2分)

答案:8、B9、A有時B地方區(qū)域等C交往D門10、(1)曾經(jīng)跑到百里之外,追隨

本鄉(xiāng)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長者,拿著經(jīng)書向他討教。(2)一個人做學問,如果不是每

天(或一天天地)進步,那就會每天退步。

11、共同之處:①要勤勉好學,②做學問要與人研討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討交流的志同

道合者)

不同之處:甲文①從為學之難的角度說勤勉,②也談了尊師之道;乙文①談“為學”不

進則退的道理,②要認真鉆研獨立思考,③要出門學習生活(或開闊眼界)(不同點各講

出一點即可得滿分)福建龍巖市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p>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

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

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說①人之謂己能用強②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

試之,中關(guān)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

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選自《漢

書?宣公好射》)【注釋】①說(yuG):同“悅”高興,喜歡。②用強:使用強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虛名。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⑴臣之妻私臣。()⑵期年之后。()⑶非大王孰能

用是?()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⑵左右皆引試之。

8.從上文兩個語段中你得到了哪些為人處世的啟示?(答出2點)(3分)6、(3

分)(1)偏愛(2)滿一年(3)誰7、(4分)(1)臣子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

過錯的,受上等獎賞。(2)大臣們都拉弓試了試。8、(3分)(答出一點得1分,兩

點得滿分)答題要點:

①做人要真誠,要敢于說真話,并要講究方法。②做人要注重實際,不能愛慕虛榮。

③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柳州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

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p>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誹謗于朝市,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p>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期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

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戰(zhàn)國策?鄒忌

諷齊王納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

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

如此?”對日:“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

曲附④,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

皆務(wù)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注]①

舍人:門客:指封建官僚貴族家里養(yǎng)的幫閑或幫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輕人。③三旦:

三天。④委身曲附:變著身子緊貼著樹枝。⑤務(wù):一心,一定。12、請從兩篇短文中

各找出(歸納)一個成語。(2分)

13、與“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中加點字“于"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皆以置從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難之間C、管夷吾舉干士D、其不已也,告

之于帝14、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過者(2)期年..

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1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每小題3分)(1)能謗

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2)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譯:16.請比較兩篇短文的相同點。(2分)

(1)從進諫方式看,鄒忌與少孺子:(2)從進諫結(jié)果看,威王與吳王:12.門庭

若市或從諫如流螳螂捕蟬,黃雀在后13B

14(1)當面指責(2)滿一年(“一年”也可)15.(1)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

我的過錯,并且傳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獎賞.(翻譯時大意得1分.“謗

譏”“聞”譯對得1分)

(2)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及后面的禍患。(翻譯時大意得1

分,“前”“顧”譯對各1分)16.(1)都采用設(shè)喻(類比、諷諫)的方式,委婉含蓄

地指出君王的過失。(2)都能接受進諫,并付諸行動。黃石市

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9——13題?!炯住坑谑侨氤娡?,曰:“臣誠知

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

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

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

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

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

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惫唬骸翱?。”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

亡之,是罪-也;使我君以鳥之故而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

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諫殺燭鄒》)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1分)今齊

地方千里10.查《古漢語詞典》,“樹”有三種讀音,并有若干不同義項。一讀

“shti”義項有:①作動詞,計算。②作動詞,列舉。二讀“Shu”,義項有:①表事物

的數(shù)目。②作名詞,規(guī)律,氣數(shù)。三讀“shui”,

義項有:①多次。根據(jù)以上一義項,請寫出“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中“數(shù)”的讀音與詞

義。(1分)

讀音:詞義:

11.下面幾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1)時時而

間進(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B、(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2)駢死于槽楊之間D、(1)使燭鄒主鳥而亡之(2)吾欲之

南海1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

賞。

(2)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

13.兩段選文都表現(xiàn)了進諫者的機智善辯,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勸諫的目的是為了使齊

威王,以富國強民;乙文晏子勸諫的目的是為了讓景公,以免落下'‘愛鳥輕人”的罪

名。甲文鄒忌進諫時采用了的方法說服齊王,乙文晏子進諫時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確

了事情的荒謬以及后果的嚴重。(2分)答案:11.B12.翻譯:(1)所有的大臣、官

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2)讓各位諸侯聽說這件事情后,

認為我們的國君把鳥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輕。13.廣開言路(納諫)不殺燭鄒借事說

理(以事喻理、類比法、推己及人,均可)正話反說(以退為進、歸謬法,皆可)鹽城

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言短文,完成11T4題。(15分)【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

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

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p>

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慰問、吊

唁)。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日:“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

之垢(謙虛的說法,意為擔任楚國的宰相),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父日:

“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權(quán)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患

禍隱伏在那里)?!睂O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备冈唬骸拔灰迅叨庖嫦?/p>

(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

矣!”(選自《賈誼集》)

11.下列句子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C.一國吏民/皆來賀

D.今/齊地方/千里1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4分)

①宮婦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③孫叔敖為楚令尹④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也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②位已高而擅權(quán)者君惡之。14.鄒忌向齊王、“老父”向?qū)O

叔敖進言分別用了什么方法?在與人交往中,你更欣賞哪一種?請說說理由。(5分)答

案:11.(D)12.①偏愛②實在、確實③擔任④離開13.①幾個月過后,不時有人

偶爾來進諫。②地位高而獨攬大權(quán)的人,國君厭惡他。14.鄒忌運用設(shè)喻的方法進諫齊

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動,讓對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觀點或意見?!袄细浮边\用從反面講

道理(或直言不諱),向?qū)O叔敖進言。直接陳述利害,可以產(chǎn)生“苦口良藥”的勸說效

果。

遼寧十二市

(一)閱讀甲、乙兩選文,回答8—10題。(10分)[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

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

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

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及,無可進者。燕、趙、

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乙]高繚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諫

口:“高繚之事夫子②三年,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晏子曰:“嬰仄③陋之人

也,四維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⑤吾過,是以逐之也?!?/p>

[注]①仕:舊稱做官為仕。②夫子:晏子。③仄陋:狹窄淺薄。④維:維系。⑤

弼;糾正。8.解釋選文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1)宮婦左右莫不私王(2)時時

而間進

(3)高繚之事夫子三年

(4)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9.翻譯選文中畫“”的句子。(2分)(1)令

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2)高繚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9.選文中鄒忌和高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對你為人處世方面有什么啟示?(4分)二、

(-)8.(1)偏愛(2)間或,偶然(3)侍奉(4)道義(每題1分,共4分)

9.(1)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2)高繚在晏子那里做

官,晏子趕走了他。(大意對即可,每句1分,共2分。)10.鄒忌:敢于進諫,善于

進諫;(1分)高繚:侍奉三年,沒有提出任何建議。(1分)不起(大意對即可,2分)

啟示:我們要敢于指出別人的缺點。(大意對即可,2分)共4分南充市

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24-27題(10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

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肝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著,并怡然自樂。(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

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huán)堵蕭然,

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逼渥孕蛉绱?,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

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

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

勞弦上聲!"(節(jié)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

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

24.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2分)

⑴漁人甚異之()⑵阡陌交通()

⑶穎脫不羈()⑷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25.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xiàn)

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26.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

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jié)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答:27.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譯:⑵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譯:答案:24.⑴對,”,感到驚異⑵交錯相通⑶束縛,約束⑷停止(2分)25.環(huán)堵蕭

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1分)

26.不是,他只是作出撫琴的樣子。(1分)這反映了他無拘無束,本性率真,面對窮困的

生活,自得其樂的性格。(意對即可)(2分)

27.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悅幸福,自得其樂。太原市

閱讀文言文,完成9?12題。(13分)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

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乙)房玄齡①

奏:“閱②府庫甲兵,遠勝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備,誠不可缺;然煬帝④甲兵豈不

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保ㄟx自《資治通鑒》)

(注〕①房玄齡:唐太宗時任宰相。②閱: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煬帝:指隋煬

帝。⑤乂(yi):安定。

9.用自己的語言回答:甲文村中人來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論述治國更需重

視民生時舉的事例是。(2分)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還家要:(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3)誠不可缺誠:(4)卒亡天下

卒:11.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兩文都傳達著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愿望。如何實現(xiàn)這一愿望呢?選一個角度具體

說說你從古文學習中獲得的啟示。(3分)

(幫幫你)可回憶《治水必躬親》、《捕蛇者說》、《岳陽樓記》、《鄒忌諷齊王納

諫》、《陳涉世家》等文章內(nèi)容。

答案:10.(1)同“邀”,邀請(2)與外界隔絕的地方(3)確實(4)終于

11.(1)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2)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這是我的武器裝備(或盔甲兵器)。12.示

例1:我認為關(guān)注民間疾苦可以使百姓安樂?!恫渡哒哒f》中蔣氏等人的悲慘遭遇說明了

“苛政猛于虎”。減輕賦稅,關(guān)注民生,這是使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關(guān)鍵。示例2:我覺得

為官者親歷親為、廉政愛民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吨嗡毓H》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

時親臨現(xiàn)場,風雨無阻,不苛扣百姓錢糧,像他這樣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濟寧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

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保垡遥葑釉唬骸拔崤c回(顏

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保ā墩撜Z))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①談笑有鴻儒鴻儒②人不堪其憂不堪9.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10[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是;(乙)文顏回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課上,課下鞏固、

發(fā)揮;他安心于尊師悟道,將學問做好做透。(4分)11.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

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3分)

答案:8.①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②無法忍受。9.答案:①這是簡陋

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②課余(我)考查顏回私

下里的言行,(發(fā)現(xiàn)他)也算得上能夠充分發(fā)揮(我課上講的內(nèi)容),他并不愚鈍。10答

案:托物言志傾聽、思考、記憶11.答案: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安貧

樂道。廈門市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

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乙]孔子

曰:“吾死之后,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痹釉唬骸昂沃^也?”子曰:“商好

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故日: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

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

者焉?!保ㄟx自王肅《孔子家語》)

[注釋]①“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賢己者:

比自己賢良的人。⑤說:談?wù)?。⑥視: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

鋪。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3分)

①談笑有鴻儒②無案牘之勞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15.在《古漢語詞典》

中,“日”字有以下幾個義項。請根據(jù)語境判斷哪一個義項最適合[乙]段"則商也日益”

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號)(2分)

日:A.太陽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17.簡答題:(5分)

(1)[乙]段中的“芝蘭之室”,后人常用來喻指賢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

中提到的“”和“”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2分)(2)[甲]段“談笑有鴻儒,往

來無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視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

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lián)系文段內(nèi)容自

選角度具體談?wù)勀愕目捶ā#?分)14.(3分)每個解釋1分。酌情給分。

①霞學的人②使身體勞累③所以,因此15.(2分)D16.(4分)每句2分。酌

情給分。

①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顯得簡陋了。②商喜歡

和比自己賢良的人相處,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17(1)(2分)各1分。出現(xiàn)錯別字

不得分。

諸葛廬(南陽諸葛廬)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題要求:內(nèi)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話題,從正、反面談皆可,要結(jié)合文段

內(nèi)容;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nèi)容2分,語言1分。脫離文段泛泛而談?wù)咦疃嗟?分。

例-:我認為對象的選擇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

擇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應(yīng)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便能不斷受到好的影響而

不斷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會在賢于自己的朋友的影響下成長一樣。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養(yǎng)之外,朋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謂“丹之

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與“善人”、“鴻儒”交往,有助于修身養(yǎng)性。眉山市

比較閱讀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題。(10分)

【甲】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

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

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

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

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

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zhuǎn)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fù),奔漸遲,聲漸

弱;既而奄奄③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己絕矣?。ㄟx自《聊齋志異?牧豎》)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氣息

微弱的樣子。12.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兩

狼之并驅(qū)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倉皇C.狼不敢前跑號如前狀D.相去數(shù)

十步一狼徑去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

耳。(2分)②豎下視之,氣已絕矣?。?分)14.比較閱讀【甲】【乙】兩文,下面

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現(xiàn)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從大狼身上體現(xiàn)偉大的母愛。

B.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用了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

C.甲文表現(xiàn)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

捉之”,以下從狼的側(cè)面處處體現(xiàn)了“謀”的結(jié)果。

D.兩文的語言都簡練而生動,都運用了比喻和描寫。

15.同是人與狼的較量,屠戶與牧豎對狼的做法,你更贊同哪一種?為什么?

答案:12.B13.①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增加笑料罷了。②牧童從樹上

下來一看,大狼已經(jīng)斷氣了。14.D15.開放題:更贊同甲文中屠戶的做法,是因為屠戶

面對的是惡狼,被迫自衛(wèi),除惡務(wù)盡,殺狼是正當?shù)模欢椅闹心霖Q“殺狼”則出于一種

無聊的殘忍,張揚的是人性中惡的一面。南京市

閱讀下面古文,完成7—12題。(12分)【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度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

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宋]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樹間,以紅粉笙歌②一

兩隊點綴,亦復(fù)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

時聞風鋒④,及佛燈隱現(xiàn)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無

人,相與坐石臺,不復(fù)飲酒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

兩度,見虎丘本色耳?。ǎ勖鳎堇盍鞣肌队位⑶鹦∮洝罚袆h改)

[注]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③鉤月磯:在虎丘山頂。④

風鐸:懸于檐下的風鈴。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2分)A.月色人戶木蘭當戶織

B.然終不若山空人靜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時聞風鋒隔篌竹,聞水聲D.生平過虎

丘才兩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

項是(▲)(2分)

A,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B.萬鐘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D.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10.用斜線(/)為乙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標出兩處停頓。(2分)不復(fù)飲酒

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之11.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12.承天寺的夜色與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點?(2分)答:▲

答案:7.D8.A9.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0.不復(fù)飲酒/

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之11.用比喻來描寫夜色。積水喻月光,藻若交橫喻月下竹柏影。

12.月色美好;幽靜。浙江省寧波市

文言文閱讀(16分)(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

蘭之味,非可逼而?、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氤氯無所②,故稱瑞

③耳。體彩④,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

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fù)《梅花草堂

集》)

[注釋]①?。哼@里是嗅?。ㄌm的香味)。②鼠氤(yUnyM)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

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亭亭凈植②陶后鮮有聞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19.《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

“逼”字有以下兒個義項。根據(jù)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shù)慕忉屖?/p>

()。(2分)

A.強迫B.接近,迫近C.狹窄D.威脅

20.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體兼彩,而不極于色

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B.純以情韻勝皆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貴者也輟耕之壟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騎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2.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說正確的一項是()。(2分)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

原因只能類似模擬。B.善于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C.善于畫畫

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jīng)描繪得很相似了。

23.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

分)香味:蓮——;蘭——鼠氤無所。

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蘭——。

24.(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xiàn)了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乙)文將蘭比作“文

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lǐng)悟到蘭的品性。答案:18.①樹立②少③說出④

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1分)19.B(2分)20.A(2分)21.(蓮)從污泥

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分?!叭尽?、“濯”、“妖”

各0.5分)22.B(2分)23.香遠益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2分。后一格填出其

中一句得0.5分)24.潔身自好高潔(2分)(意思接近即可)黃岡

【甲】《愚公移山》(節(jié)選)《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

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p>

子孫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跳,跳

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

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乙】

小兒不畏虎

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

沙上自若?;⑹煲暰弥?,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⒁鄬ぷ淙?。意虎

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注釋: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幾)在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計16.解

釋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1)懲.山北之塞()(2)固不可徹.

()(3)甚矣,汝之不惠.()(4)虎亦尋.卒去()17.翻譯下面文言語句

(4分)(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

18.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后面括號內(nèi)分別打“V”或"X”(2分)A、甲文愚公之

妻和智叟對愚公說的話角度不同,但對移山持否定態(tài)度。()B、乙文中“虎自山上馳

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面對兇猛的老虎,婦人急中生智,跳到水

里躲起來起來,其反映之敏捷,動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稱贊。C、甲乙兩文均云喲內(nèi)了對比

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任務(wù)形象。

D、甲文中的“遺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兒”均閱世不多,天真可愛。19.甲文愚公

“老驥伏楊,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此你有何感想?請簡要談

談。(2分)荷澤市【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伶

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

(qi)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澗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