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漢語言文學文言文閱讀_第1頁
大學漢語言文學文言文閱讀_第2頁
大學漢語言文學文言文閱讀_第3頁
大學漢語言文學文言文閱讀_第4頁
大學漢語言文學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漢語言文學文言文閱讀與于襄陽書①韓愈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不有先達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后焉。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豈上之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上之人負其*位,不肯顧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窮,盛位無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未嘗干*之,不可謂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愈之誦此言久矣,未嘗敢以聞于人。側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卷舒不隨乎時,文武為其所用,豈愈所謂其人哉?抑未聞后進之士,有遇知于左右,獲禮于門下者,豈求之而未得邪?將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邪?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愈雖不材,其自處不敢后于恒人,閣下將求之而未得歟?古人有言:“請自隗始?!雹谟裾呶┏ζc米仆賃之資是急,不過費閣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焉?!眲t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齪齪者,既不足以語之;磊落奇?zhèn)ブ?,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窮也!謹獻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覽觀,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懼再拜。(選自《古文觀止》)【注】①這是韓愈所寫的一封請求引薦的信。于襄陽,名由頁,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過襄州大都督,故稱于襄陽。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賢才,問計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請自隗始!”韓愈以郭隗自比,用謙遜的口氣希望得到提拔。.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士之能垂休光 休:美好.B.未始不相須也 相須:互相依賴??C.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 負:仗恃*D.未嘗干之 干:從事*答案D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中既表現(xiàn)了自己積極進仕的心情,又對達官貴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B.作者認為,讀書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顯而負天下眾望的人做其引導者。C.作者認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顧,導致二者不能,相須”。D.作者認為,自己雖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處世從來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的人。答案A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側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譯文: (2)世之齪齪者,既不足以語之;磊落奇?zhèn)ブ?,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窮也!譯文: 答案(1)我聽說閣下具有不凡的才能,立身行事不同一般,道德方正而辦事講究實際。(2)社會上拘謹而過分注重小節(jié)的人,完全不值得把情況告訴他;磊落而卓越偉大的人,又不肯聽我的傾訴,那我就只好相信自己命運困頓了?!緟⒖甲g文】七月三日,將仕郎、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韓愈,恭謹?shù)厣蠒o尚書閣下:讀書人能夠享有大名,顯榮于當世的原因,莫不是有先通顯而負天下眾望的人做他們的引導者;讀書人能夠留下壯美的光輝,照耀著后世的原因,也莫不是有后通顯而負天下眾望的人做他們的繼承者。沒有人做他的引導者,即使有美譽卻不會彰顯;沒有人做他的繼承者,即使功業(yè)盛大也不會流傳。這兩種人未嘗不互相依賴。不過這種情況要經過千百年才能夠碰上一次?。‰y道是在上位的人沒有可以攀附的,在下位的人沒有值得推舉的嗎?為什么互相依賴這樣密切,而互相遇到的機會卻這樣少呢?它的原因在于在下位的人仗恃他的才能不肯討好他上面的人,在上位的人仗恃他的權位不肯關心他下面的人。因此有才能的人往往處于憂傷的困頓之中,身居高位的人也沒有發(fā)出顯赫的光輝。這兩種人的行為都是不對的,沒有去請求他,不可以說上面沒有提攜后進的人;沒有物色他,不可以說下面沒有值得推舉的人。我叨念這些話好久了,沒有敢把它講給別人聽。我聽說閣下具有不平凡的才能,立身行事不同一般,道德方正而辦事講究實際,進退不跟著時俗轉,文武人才都能加以使用,難道不正是我所說的那種能引導后進的人嗎?但是沒有聽到哪個后進之士得到您的賞識,受到您的重用,難道是物色人才而沒有得到嗎?或者是志向傾注在立功上,行事一心在報答君主上,雖然遇到可以推舉的人卻沒有空閑以禮相待嗎?為什么應該聽到的舉薦人才的消息而長久聽不到呢?我雖然不是人才,可是自己立身處世從來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閣下可能是尋找人才卻沒有得到吧?古人有句話:"(招攬人才)請從我郭隗開始?!爆F(xiàn)在我急需早晚買草料、買口糧、雇傭仆人、租賃房屋的資金,這些只不過花上您一天享受的費用就足夠了。如果您說:"我的志向傾注在立功上,行事一心在報答君主上,雖然遇上可推舉的人,卻沒有空閑以禮相待。"那就不是我韓愈所敢于知道的。社會上拘謹而過分注重小節(jié)的人,完全不值得把情況告訴他;磊落而卓越偉大的人,又不肯聽我的傾訴,那我就只好相信自己命運困頓了。我恭謹?shù)爻噬线^去寫的十八篇文章,如果承蒙您給看一下,也足夠了解我的志向所在。韓愈恭恭敬敬地再次拜上。六、(08武漢市高三年級2月調研考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柳宗兀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足下勤奉養(yǎng),樂朝夕,惟恬安無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駭左右,而脂膏.之具,或以不給,吾是以始而駭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虛倚伏,去來之不可常。或將大有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慍。勞苦變動,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遼闊誕漫,!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讀古人書,為文章,善小學,其為多能若是。而進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顯貴者,蓋無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積貨,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則嗤嗤者以為得重賂。仆自貞元十五年,見足下之文章,蓄之者蓋六七年未嘗言。是仆私一身而負公道久矣,非特負足下也。及為御史尚書郎,自以幸為天子近臣,得奮其舌,思以發(fā)明足下之郁塞。遮*時稱道于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譽之不立,而為世嫌之所加,常

與孟幾道言而痛之。乃今幸為天火之所滌蕩,凡眾之疑慮,舉為灰埃。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顯白而不污。其實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則仆與幾道十年之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為足下譽也。宥有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開其喙,發(fā)策決科者,授于而不栗。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于茲吾有望于子,是以終乃大喜也。古者列國有災,同位者皆相吊。許不吊災,君子惡之。今吾之所陳若是,有以異乎古,故將吊而更以賀也。觀止》有刪節(jié))1.對下列句子中故將吊而更以賀也。觀止》有刪節(jié))1.對下列句子中( )A.今乃有焚煬赫烈之虞.B.于是有水火之孽.C.雖圣人不能以是必信*D.自以幸為天子近臣*答案B.下列屬于作者祝( )加點詞的解釋,虞:憂慮孽:罪惡雖:即使為:認為賀王參元家失火的A.闡述“盈虛倚伏,去來之不可?!钡牡览?。B.肯定王參元“讀古人書,為文章,善小學”的才華。C.改變王參元"而進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現(xiàn)狀。D.表述“仆私一身而負公道久矣”的愧疚。答案C.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選自《古文不正確的一項是主要意圖的一項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中“駭”“疑”“喜”三個字,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理變化,后文敘議的內容就是圍繞著這三個字展開的。B.作者認為王參元很有才華,但家中積有錢財,為官是否廉潔令人生疑,這是王參元遭到世人猜疑的主要原因。C.作者在貞元十五年就讀到王參元的文章,由于心存顧慮,在讀后的六七年中一直沒有對王參元的文章作出應有的評價。D.文章用書信的形式,借王參元家失火這件事表達了作者的想法,同時也針砭了當時詆毀人才的惡劣的社會風氣。答案B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譯文: (2)然時稱道于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譯文: (3)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顯白而不污。譯文: 答案(1)我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很吃驚,接著又懷疑起來,最后卻非常高興,原本打算慰問您,現(xiàn)在卻改成祝賀您了。(2)但是當我在適當?shù)臋C會向同僚們稱道您的時候,還是有人擠眉弄眼,暗暗譏笑。(3)燒黑了房屋,燒紅了墻壁,表明您家已經一無所有了,這樣您本身的才能就能夠自然顯露出來而不受玷污了?!緟⒖甲g文】收到楊八的信,知道您遭了火災,家里什么也沒有留存下來。我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很吃驚,接著又懷疑起來,最后卻非常高興。原本打算慰問您,現(xiàn)在卻改成祝賀您了。由于路途遙遠,書信言辭又簡略,因此還不能詳盡地了解您受災的情況。如果真的燒得精光而一無所有,那正是我要特別祝賀您的原因。您殷勤奉養(yǎng)父母,生活得很安樂,只希望過恬靜舒適、平安無事的日子?,F(xiàn)在竟遭受到烈火焚燒的意外事情,而使您震驚恐懼,甚至連油脂、淀粉這樣的東西,也許都供應不上了,我因此起初感到大為吃驚。人們的言談之中都說,事物的圓滿或空缺,災禍或幸福,都是相互依存轉化,來去無定的。有的人將要大有作為的時候,開始總會經過一個困苦動蕩、擔心受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就有水火的災害,就有小人的怨恨毀謗。歷經勞苦變動的磨難之后,才能奔上光明的前途,古時候的人都是這樣。但是,這些說法不僅大而無當而且荒誕不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因此就一定相信,所以我接著便對它產生了疑問。憑著您讀了不少古書,寫得一手好文章,又精通文字、音韻、訓詁之學,所作所為都顯示出您的多才多能,然而做官卻不能超出眾人之上,從而未取得顯赫尊貴的地位,這里并沒有其他原因。京城的人都說您家里積存著許多財物愛慕廉潔名聲的人都懷有顧慮畏懼心理,因而不敢稱道您的好處,盡管自己內心明白,但卻藏在心里,含在嘴里不敢說出口來。這是因為公道難以顯揚,而世人又多猜忌的緣故啊!誰要一開口,那些愛嘰嘰咕咕嘲笑別人的人,就認為他得了許多賄賂。我從貞元十五年看到您的文章以后,藏在心里沒敢講出的贊賞的話大約六七年了。這是我只顧個人得失而長時間有負于公道,不僅是有負于您啊!等到做了見習監(jiān)察御史和尚書郎以后,我自認為有幸當了皇帝身邊的大臣,能夠暢所欲言了,并想借此機會薦舉您,消除您胸中的郁悶。但是當我在適當?shù)臋C會向同僚們稱道您的時候,還是有人擠眉弄眼,暗暗譏笑。我深恨自己道德修養(yǎng)還不突出,清白的名聲還未確立,而被世人強加上許多罪名,與好友孟幾道每談及此都感到十分痛心。如今您的家幸好被天火燒得精光,眾人的疑忌也隨之而全部化為灰燼。燒黑了房屋,燒紅了墻壁,表明您家已經一無所有了,這樣您本身的才能就能夠自然顯露出來而不受玷污了。您的真實情況完全表現(xiàn)出來,這真是火神所給予您的莫大資助啊!那么,我和孟幾道幾十年對您的了解,還不如這把火一個晚上給您帶來的榮譽大呢。從此您不僅被人諒解,而且會得到公開的贊揚,使那有話藏在心里的人,都能開口為您說話了。出題考試,決定錄取的主考官們,也都敢任命您官職而不再膽戰(zhàn)驚心了。這樣一來,即使想像過去那樣屈己受辱,難道還能辦到嗎?在這方面,我對您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我最后才特別高興起來。古時候各國有了災禍,同等地位的國家都要向受災國表示慰問。春秋時許國不去慰問受災國,有識之士都憎恨它。現(xiàn)在我說的這些情況,與古代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正打算慰問您的時候又轉而向您祝賀。七、(安徽馬鞍山4月質檢)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夜航船序

明?張岱天下學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蓋村夫俗子,其學問皆預先備辦,如瀛洲十八學士,云臺二十八將之類,稍差其姓名,輒掩口笑之。彼蓋不知十八學士、二十八將,雖失記其姓名,實無害于學問文理,而反謂錯落一人,則可恥孰甚。故道聽途說,只辨口頭數(shù)十個名氏,便為博學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風俗,后生小子,無不讀書,及至二十無成,然后習為手藝。故凡百工賤業(yè),其《性理》《綱鑒》,皆全部爛熟,偶問及一事,則人名、官爵、年號、地方枚舉之,未嘗少錯。學問之富,真是兩腳書廚,而其無益于文理考校,與彼目不識丁之人無以異也?;蛟唬?信如此言,則古人姓名總不必記憶矣。"余日:"不然。姓名有不關于文理,不記不妨,如八元、八愷、廚、俊、顧、及之類是也。有關于文理者,不可不記,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類是也?!蔽粲幸簧耍c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庇嗨涊d,皆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但勿使僧人伸腳則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稍差其姓名,輒掩口笑之 差:記錯,說錯.B.雖失記其姓名,實無害于學問文理 害:損害,妨害.C.信如此言,則古人姓名總不必記憶矣 信:音訊,消息.D.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 聊:姑且,暫且.答案C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余因想吾八越*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B.①反謂錯落一人,則可恥孰甚*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①而其無益于文理考校*②智勇多困于所溺*D.①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②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答案D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點明了寫作的背景,批判了當時流行的那種不切實際的學習風氣,進而提出了學問的識記要有所準備,要博學的觀點。B.文中說到“百工賤業(yè)”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張岱的思想中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輕視勞動人民。C.末段中,作者講述了一僧和一士同宿夜航船中的故事,形象地說明有些關于文理方面的知識還是需要記取的。D.這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序文,寥寥數(shù)語,言簡意深,既交代了編書的目的,又揭示了做學問的真諦。答案A【參考譯文】天下的學問,只有夜航船時最難應對。一般粗野鄙俗之人,他們的學問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比如說瀛洲的十八位學士,云臺的二十八位武將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人)將這些人的姓名說錯一點兒,(那么眾人)就都會掩嘴偷笑。不知道十八位學士和二十八位武將,即使忘記了他們的姓名,對于學問、文章詞句和內容的條理也實在是沒有什么妨礙呀。但(人們)反倒說錯漏掉一個人的名姓,就沒有比這更可恥的事情了。所以說在道路上傳說的事情,只要在口頭上能分辨出數(shù)十個名姓,就可稱為是博學的才子了。我由此想到我們浙江紹興,余姚縣有這樣的風俗,年輕人沒有不讀書的,待到二十歲尚且還沒有取得成就的人,就改學手藝。所以所有的工藝制造這樣低賤的行業(yè)中的人,全部熟透了《性理》《綱鑒》。偶然問到其中的一件事,那么人名、官爵、年號、地點,他們都會一一列舉出來,并且未曾出現(xiàn)一點差錯。他們的學問真富有啊,簡直可以算是兩只腳的書櫥,然后知道這些對文章的詞句、內容的條理和校正并沒有益處,這樣便和那些不識字的人沒有任何區(qū)別了。有人說:"真像你說的那樣,那么古人的姓名全都不用記憶了吧。"我說:"不是這樣的。不關乎文章條理的姓名,不記沒有什么妨礙,比如說八元、八愷、八廚、八俊、八顧、八及這類姓名就是這樣的。有關于文章條理的姓名,不能不記,如四岳、三老、奴隸和小孩、徐夫人這樣的?!边^去,有一個僧人,和一個讀書人一同住宿在夜航船上。讀書人的高談闊論,使僧人既敬畏又害怕,縮著腳睡了。僧人聽他的話中有疏漏的地方,于是就說:"請問你,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說:”是兩個人?!吧擞謫枺?這樣的話,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答:"當然是一個人了。"僧人笑了笑說到:"這樣說起來的話,還是讓小僧伸伸腳吧。"我所記載的,都是眼前非常膚淺的事情,我們姑且把它記下,只是不要讓僧人伸腳罷了。于是便把這本書命名為《夜航船》。八、閱讀下面的兩個文言文片段,完成1?5題。嵇六贊府性愛蘭,購蘭數(shù)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隸。春時方寒,置密.室中,猶懼其凍。熾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許,慮其或僵也,時以指消息之。出見人所蓄蘭,置風日中,乾則以水灌之,笑曰:"是烏知養(yǎng)蘭之道乎?”歸,視見彌謹。無何,蘭漸萎。贊府悒怏累日,深恨護持之未至也再出見人之蘭,則濃色可掬,蕊苕*苕將放矣。乃大恚,語予日:"吾今而后知蘭固天下之賤卉也。吾護之如頭目,愛之如兄弟,得蘭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榮。是豈足為品之貴乎?”予日:"此非蘭之賤,乃子不得其貴之之道耳。蘭號國香,其質固草木也。草木則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己之性為蘭之性,豈蘭之所欲哉?名為愛蘭,其實害之。子未閱淮南之言乎?愛熊而食之鹽,愛獺而飲之酒,雖欲養(yǎng)之非其道,子之于蘭,得毋類是?子但時其風雨燥濕??而已,其他無事屑屑也。"贊府曰:"果如是乎?吾姑試之?!泵髂辏m大盛。今夫偏于愛,意非不善也。一不當而弊已若此,況以戕賊為心哉? (選自張云璈的《養(yǎng)蘭說》)

予舊嘗聞之,曰他花皆嗜穢而溉,閩蘭獨用茗汁。休園中有蘭二盆,溉之如法,然葉日短,色日萃,無何其一槁矣??蛧@曰:"誤者子之術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悅人.者,百卉也。其所謂甘與芳,子識之乎?奧腐之極,復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龜者,*曰龜之靈不食也。篋藏之旬而啟之,龜已幾死。由此言之,凡謂物之有不食者,與草木之有不嗜穢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聞,子之蘭槁,亦后矣。"*(節(jié)選自陶望齡的《養(yǎng)蘭說》)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深恨護持之未至也 至:盡心、到位.B.雖欲養(yǎng)之非其道 道:規(guī)律.C.然葉日短,色日萃 萃:精粹、精華*D.其所謂甘與芳,子識之乎 識:懂得、知道*答案C3.下面各組句子中,能分別表現(xiàn)出嵇姓縣官與陶望齡養(yǎng)蘭不得要領的根本原因的一項是A.①得蘭之性者宜莫我若矣B.A.①得蘭之性者宜莫我若矣B.①以己之性為蘭之性C.①熾炭于旁,不敢施勺水D.①欲養(yǎng)之非其道答案B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②誤者子之術也②固而溺所聞②奧腐之極,復為神奇②他花皆嗜穢而溉,閩蘭獨用茗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嵇姓縣官過于溺愛蘭花,大有杞人憂天之勢,葉尖才一寸來長,便擔心它可能僵硬,經常用手碰它,了解它的情況。B.在嵇姓縣官的呵護下,蘭花不僅不旺盛,反而漸漸枯萎。這個縣官就一氣之下大罵別人的蘭花。C.陶望齡從自己養(yǎng)蘭的經歷以及與別人的交流中明白了這樣一個事實:凡是所謂有動物不吃東西,有草木不喜泥土的說法,都是胡說。D.兩則有關養(yǎng)蘭的故事雖說闡釋的道理不盡相同,但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人們立身行事要尊重事實,尊重規(guī)律。答案B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護之如頭目,愛之如兄弟,得蘭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榮。譯文: (2)今夫偏于愛,意非不善也。一不當而弊已若此,況以戕賊為心哉?譯文: 答案(1)我像呵護腦袋眼睛一樣地呵護它,像對待兄弟一樣地愛它,了解蘭花習性的(人)也沒有如我的,(我的蘭花)卻反而不如別人的茂盛。(2)偏愛,用意不是不友善。一不小心就會有像這樣的弊病,更何況有傷害之心呢?【參考譯文】(有個)姓嵇排行第六的縣官生性喜愛蘭花,買了幾十盆的蘭花,都是有(名的)品種,(他)親自栽種并細心管理,不要仆人動手。春季還寒冷(時),(他將蘭花)放在密室里,還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