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5高分作文這樣解讀歷史人物【作文材料解讀】讀懂材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今年全國一卷考題的作文材料分為明顯的兩個層次:歷史事件、后世評價。1.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材料第一層是簡述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是根據(jù)《春秋左傳·莊公九年》《國語》《史記·齊太公世家》《管子》等歷史資料改編而成。這段材料包含了三個人物和多重關系:三個人物:齊桓公——從“公子小白”成為“齊桓公”,從“爭奪君位”到“成就霸業(yè)”;鮑叔——從“輔佐小白”到“輔佐齊桓公”,從“輔佐爭奪君位”到“甘居人下”;管仲——從“輔佐公子糾”到“輔佐齊桓公”,從“政敵”到“賢相”。齊桓公與管仲:從“被箭射中衣帶鉤”到“重用管仲”,從“政敵”到“互相成就”。齊桓公與鮑叔:君與臣,信任與被信任。管仲與鮑叔:“政敵”與“好友”,“有才”與“識才”,“推薦”與“被推薦”。為什么要厘清人物及各種關系呢?因為作文的立意就是從人物品行與人物關系中得出來。2.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彼抉R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边@段材料共三句話:第一句是人們稱頌齊桓公建立的霸業(yè),第二句孔子對管仲的贊揚,第三句是司馬遷對鮑叔“知人”的稱頌。這三句話的邏輯關系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并列關系——三句話分別贊頌三個人,這與材料的三個人物照應,也與任務指令中的“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照應;二是因果關系——齊桓公之所以成就霸業(yè),離不開管仲的才能和鮑叔的“知人”。這段文字是對上述歷史事件的評價,一則能幫助考生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關系,二則暗含了作文立意角度,如“管仲之力”或“鮑叔能知人”。★★★★★【寫作角度和立意】“意”是文章的靈魂、中心。高考作文立意,就是根據(jù)作文材料、任務指令及寫作要求,確定一個明確的中心。對于考場作文,文章只要切題,符合題意要求,得分就不會太低;一篇文章,即使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妙筆生花,辭藻秀美,情真意切,但只要偏題了,也只能得分偏低。那么今年的作文可以從哪些角度立意呢?在材料作文中,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到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對象,這幾個對象之間并無明顯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關系。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每一個對象都可以提煉出至少一個觀點。我們可以從分析材料關涉的對象入手,選擇不同的立意角度。從齊桓公的角度立意:成大事要有容人之量;做人要有不計前嫌之美德;成就事業(yè)需要善于用人;志存高遠方能成就大事;具有開闊胸懷與包容的氣度;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等。從管仲的角度立意:成大事者必有雄才大略;恪盡職守鑄就人生輝煌;士為知己者死;識時局而知變通;感知遇之恩而知回報;放棄小我方能成就大我;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等。從鮑叔的角度立意:做人要虛懷若谷;不嫉妒他人才能是一種美德;要有知人之明更有要薦才之量;知才、識才與薦才;顧全大局,大公無私;忠君愛國;不計個人得失;給自己正確的定位;綠葉也有獨到之美等。當然,也可運用“觀果思因”思維方式審題立意。如思考“從其自身看,為什么齊桓公能成就霸業(yè)”,我們可以從“善于聽取,摒棄前嫌,志存高遠”等角度思考。一則材料可寫的角度很多,最佳立意不止一個。那么,根據(jù)材料所提供的對象就可有多種立意。立意的角度多了,在確定觀點時要注意整體把握材料,既要考慮最佳角度,也要考慮最適合自己展開的角度。【備考啟示】要堅持積累豐富而鮮活的素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海量閱讀,既是一個培養(yǎng)語感的手段,也是豐富寫作素材的途徑。到了高三,可按專題建立自己的儲備庫,豐富積累,充實語料。★★★★★運用歷史人物論證模板1.勤學苦練勤學苦練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是這樣嗎?有勤,才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佳話,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譽;有勤,才有了祖逖"聞雞起舞"的美談,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報國的偉業(yè);有勤,才有了曹雪匠“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壯舉,也才有了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紅樓夢》。有勤,才有了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也才有了合縱六國,一人身掛六國相印的佳話;有勤,才有了王獻之墨染池水的傳說,也才有了歷史上不朽的王氏書法。有勤,才有了張海迪"當代保爾"的稱號,也才有了"通五經(jīng)、貫六藝"的這位當代青年學習的楷模。我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不也曾積數(shù)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嘆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補拙是良訓"嗎?由此可見,碌碌無為與大有作為之間差的不就是一個"勤"嗎?勤,有如一架彩橋,把人們從無知引向有知,從有知引向有才,從有才引向有為……2.感情親疏古往今來,因感情親疏而導致錯誤認知事物的事例不勝枚舉。李牧一心為國,“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謂戰(zhàn)功赫赫,卻因趙王的不信任而慘遭殺害,最終也斷送了趙國的大好江山。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卻因為對馬謖的過分信任而誤下軍令,失卻街亭,從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李白才氣超人,“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卻因唐玄宗的疏遠而一生漂泊,壯志難酬……可以說,歷史上許多悲劇的誕生都是由感情的親疏引起的。3.親賢臣,遠小人試想,從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為選賢授能、“兼聽”,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個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劉備三顧茅廬求賢才,終有三國鼎立;蕭何月下追韓信,方有后來劉邦的強兵壯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為輕信讒言、“偏聽”,而使國家走向衰落、滅亡。楚懷王親小人遠賢能,怒疏屈原,楚國不久就走上了亡國之途。4.心正則筆直。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精忠報國,一心收復失地,不是寫下了情真意切,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宋末的文天祥,富貴不淫,威武不屈,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不是寫下了氣貫長虹的《正氣歌》?戰(zhàn)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國,不寫下了憂愁幽思、感天動地的《離騷》?唐代的大詩人杜甫,身經(jīng)亂世,仍關心天下寒士,不是寫下了感嘆時世,渴救眾生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意興豪放,一生傲視權貴,不是寫下了想象瑰麗、渴望自由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清代的小說家曹雪芹,茅屋瓦舍,歷十載批閱之苦,不是寫下了氣勢恢弘、柔情萬種的《紅樓夢》?5.傾聽良言假如當初袁紹能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許攸的勸告,何至于痛失烏巢。兵敗官渡呢?假如當初唐宗不能聽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現(xiàn)"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納忠言者昌;拒納人言者亡。假如劉備能聽信忠言,戒驕戒躁,又何至于落得個大事難成,白帝托孤的結局呢?假若當初劉備不能三顧茅廬,虛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業(yè)興旺,就必須廣開言路,察納忠言。假若當初周厲王能聽從良言,不鉗民口,又何至于落得個眾叛親離,被流于彘的下場呢?假若當初趙太后不能聽從觸龍的勸諫,讓長安君“質于齊”,又怎能得到齊國的援助,使國家擺脫困境呢?要想使國家興旺安定,當權者就要善納人言。假若當初楚懷王能聽取屈原的意見,又何至于落得個“兵挫地削”“客死于秦”的下場呢?如果當初康熙不能采納周培公的進諫,又怎能取得打敗吳三桂,平定三藩的輝煌業(yè)績呢?能虛心納諫,則國家興旺;不能虛心納諫,則國家衰亡。假若當初吳王能闔閭能聽從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個國破家亡的結局呢?假若當初越王勾踐當初不能采納范蠡、文種的意見,又怎能實現(xiàn)滅吳復國的愿望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假如當初蔡桓公能虛心聽取扁鵲的勸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呢?如果當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現(xiàn)“貞觀之治”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6.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蒼生?適用于要經(jīng)歷磨難,才能成長;要經(jīng)受漂泊,才能有所作為。原詩選自于明朝俞大猷的《秋日山行》:溪漲巨魚出,山幽好鳥鳴。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蒼生?俞大猷(1504-1580),字志甫,別號虛江,晉江(今屬福建)人,熟知兵法,有文武才。嘉靖中舉武士,官福建總兵,都督同知等。與戚繼光同為抗倭名將,轉戰(zhàn)于江浙閩粵贛,戰(zhàn)功赫赫。謚武襄。有《正氣堂集》。俞大猷的詩慷慨激昂,剛健有力,此詩集中體現(xiàn)出這種風格。試看:大丈夫如果不以四海為家,拋婦別雛,遠離家園,又怎能造福百姓,報效國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忠勇之心,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熱血男兒的剛毅形象,令人為之扼腕。逆旅,客舍之謂也。《莊子·山木》:“陽子之宋,宿于逆旅?!币月玫隇榧?,謂生活不安定,長年在旅途中奔波,聯(lián)系到俞大猷的軍旅生涯,這是真實的寫照?!罢煞虿荒媛谩笔欠丛懀脖憩F(xiàn)出某種矛盾心境:丈夫也有父母妻兒,也該享受天倫之樂,他何嘗不知道逆旅之苦累,思鄉(xiāng)之痛楚,卻決然離家而去。這一取一舍,用最質樸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卻放射出眩目的光輝。一家不圓,為的是萬家團圓;一人棄家,為的是蒼生有家;一夫甘受鞍馬勞頓之苦,為的是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yè)。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責任感,可敬可欽?!铩铩铩铩?020高考考了齊桓公,快來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40個典故!1烽火戲諸侯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結果,少數(shù)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群雄并起,諸侯紛爭的局面。2尊王攘夷齊桓公在成就霸業(yè)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臺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于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于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fā)動兼并戰(zhàn)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3問鼎中原楚莊王在推行霸業(yè)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并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征王權,莊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4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fā)生戰(zhàn)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zhí)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fā)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5一鳴驚人楚莊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么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比缓笳D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shù)年形成大治局面。6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7負荊請罪戰(zhàn)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刎頸之交。8紙上談兵戰(zhàn)國時,戰(zhàn)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zhàn)中損兵40萬。9三令五申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后,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jīng)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后,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10圍魏救趙戰(zhàn)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11胡服騎射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zhàn)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fā)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jīng)過南征北戰(zhàn),趙國成了當時有數(shù)的強國之一。12竊符救趙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平原君趙勝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于是請求如姬從魏王那里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13朝秦暮楚戰(zhàn)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tài)度動搖多變,反復無?!钡某烧Z。14圖窮匕見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钡搅饲貒?,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qū)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15臥薪嘗膽春秋末年,南方的吳、越也加入了爭霸戰(zhàn)爭,吳王夫差大敗越國,吳王夫差打敗并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和屈辱。勾踐回國后,立志報仇,復國雪恥,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并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十年之后,終于滅掉吳國。16愛媵賤女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兒懷贏給晉公子,準備了非常豐厚的嫁妝,光穿著有華麗衣裳的陪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晉國時,晉國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那么漂亮,卻認為秦國的公主還不如女妾漂亮,而輕賤秦國的公主。這則故事是韓非回答楚王所提出的問題時講的一則故事。所舉的“秦伯嫁女”一例與“買櫝還珠”一起,說明一種辦事的道理,即切勿懷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辦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17白虹貫日出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聶政是戰(zhàn)國時韓國人,因為殺人避仇,逃到齊國,以屠宰為生。韓卿嚴素與韓相韓傀有隙,想要報仇,聽說聶政俠義勇為,便送黃金百鎰,做為聶政母親的壽禮,并說明欲請聶政刺殺仇人之意。聶政以母親尚在需要人奉養(yǎng)為由沒有答應。后來,聶政的母親死后,聶政獨行仗劍刺殺韓傀,碰上了白虹貫日的現(xiàn)象,刺中了韓哀侯,他自己也自殺身死。白虹貫日是一種大氣光學現(xiàn)象,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日暈。古人迷信,常把此做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異兆,也附會為精誠上感天道。18畢萬昌大出自《左傳·閔公元年》:春秋時,晉獻公滅掉魏,把魏地賜給大臣畢萬。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說:“畢萬之后必大。萬,盈數(shù)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現(xiàn)在把魏地賞給畢萬,是天意要啟發(fā)他的后代,使其昌大?!焙髞恚吶f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戰(zhàn)國時的魏國。其實這些都是古人附會之說。后世就常以“畢萬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輩發(fā)揚,繁盛昌大。19抱冰握火出自《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勾踐為了滅吳復國,常常以艱苦的生活條件來磨礪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臥薪嘗膽,夜以繼日,內修軍政,外結諸侯,經(jīng)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轉弱為強,滅亡了吳國。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厲,也用指生活艱辛。20常存抱柱信出自《莊子·盜跖》。尾生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相約于河橋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漲潮時都沒有來,而尾生則寧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約。尾生忠于愛情,信守約誓,但頭腦僵化,不知變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為堅守信約的典故,特別多用于男女間的愛情信誓方面。感動中國歷史人物“頒獎詞”一、孔子,中華文化的先驅頒獎辭一: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于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于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頒獎辭二:他沒有什么萬卷巨著,萬余字的語錄是他一生思想的濃縮;他沒有什么驚天材料,極平凡的言行卻給后人樹立了萬世楷模。九州四誨因他而一統(tǒng),寰球世界也必將因他而和諧;華夏文明因他而燦爛,未來明天也必將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他,一個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頒獎辭二:他沒有什么萬卷巨著,萬余字的語錄是他一生思想的濃縮;他沒有什么驚天事跡,極平凡的言行卻給后人樹立了萬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統(tǒng),寰球世界也必將因他而和諧;華夏文明因他而燦爛,未來明天也必將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他,一個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材料: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鬃邮俏覈糯鷤ゴ蟮乃枷爰?,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一。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孔子一直享有“至圣先師”的美譽,直到今天,還依然為人所尊敬與推崇。二、莊子,曳尾涂中頒獎辭:九萬里的情懷蕩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于自然,終成南華經(jīng)。曳尾涂中,逍遙一游于塵世,哲學的巔峰便已鑄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柔寬仁。躊躇滿志卻又似是而非,螳臂擋車卻又游刃有余。有誰看不出他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淚泥?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材料: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縣城東郊(今城關鎮(zhèn)東城路)人。曾為漆園吏,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fā)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流派。三、屈原,不朽的行者頒獎辭一:當黎明還黝黑時,他就觸著光亮而長吟。上下求索,踽踽獨行。他使一條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個站立的靈魂,得到了不朽的詮釋。頒獎辭二:靜靜汨羅,守護著他的靈魂;皇皇離騷,訴說著他的忠貞。在那個視人民如草芥的動蕩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淚詮釋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個朝秦暮楚的戰(zhàn)亂時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愛國精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的心,與日月爭輝。材料:屈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主張聯(lián)齊抗秦,提倡“美政"。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chuàng)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峨x騷》《九章》《九歌》《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四、俞伯牙、鐘子期,永遠的知音頒獎辭:一揮手,一撥琴,一段旋律;一高山,一流水,一段傳奇。他們艱難地跋涉于七根琴弦,他們用緊扣的十指敲開了心靈之門,他們的生命也由此產(chǎn)生了共振。即使遠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間,但在他們人生原始的畫卷里都巍峨著山,清澈著水,飛舞知己的音韻。材料:俞伯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F(xiàn)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五、司馬遷,忘卻榮辱書就歷史頒獎辭一:他海棠般的容顏,彈響“史家”千古絕唱!誰,能幽愁發(fā)憤,吟出無韻之《離騷》?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內心之苦、世人之諷,他以山的剛毅正直書寫了兩千年的滄海桑田。他的堅韌撼動歷史,彪炳史冊;他的剛正直上霄漢,照耀塵寰!頒獎辭二:廢寢忘食,他用赤誠之心完成了無韻之離騷;含垢忍辱,他用頑強之志鑄就了史家之絕唱。一部史記,講述著一個史學家應有的良知;一部史記,見證了一個史學家對歷史的忠貞;一部史記,記載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我們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頒獎辭三:他經(jīng)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恥辱,卻還能鎮(zhèn)定自若;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不滅的信念,他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為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而拼搏。男兒大丈夫,說到就要做到。是他記錄下了中國三千年的歷史,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材料: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字子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xù)發(fā)憤著書,終于完成了《史記》的撰寫,為歷代傳頌。六、蘇武,孤獨的行者頒獎辭:19年的孤獨:,凝聚成一腔熱血,拋撒在大漢的土地上。面對敵人的誘惑和折磨,他寧死不屈。寧愿自己一個人獨守一片山河,也決不背那叛國的千古罵名!他,不會舞刀弄劍,不會殺敵立功,可他依然是大漢朝的英雄!材料:蘇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陜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早年以父蔭為郎,稍遷中廄監(jiān)。天漢元年(前100)拜中郎將。當時中原地區(qū)的漢朝和西北少數(shù)民族政權匈奴的關系時好時壞。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于即位,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fā)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匈奴貴族多方威脅誘降,把他趕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蘇武堅持19年不屈服。始元六年(前81年)因匈奴與漢和好,才被放回。七、霍去病,不教胡馬度陰山頒獎辭: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他過早地承擔了本不屬于他的責任,一個孩子應該具有的天真與頑皮,卻變成了他的成熟與責任。“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彼暮姥詨颜Z激勵著每一位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的心。盡管他只在人間度過了20多個春秋,但是歷史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曾經(jīng)改變了大漢朝命運的常勝將軍。材料:霍去病:西漢名將(前140-前117),軍事家。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wèi)青的外甥,好騎射。善于長途奔襲。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wèi)青擊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余人,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封為驃騎將軍。于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j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qū)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wěn)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qū),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wèi)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羧ゲ魯∽筚t王部后,乘勝追擊,深入2000余里.殲7萬余人。后升任大司馬,與衛(wèi)青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zhàn)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旬。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僅23歲。八、王昭君,永不凋零的美麗頒獎辭一: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沉思,你桃花般紅消香斷的淚痕,都在這廣漠中消隱。你的聰慧.癡迷著漢賦唐詩的韻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著歲月無痕的憂傷,怎能不形銷骨立?你的清高。拒絕著蠅營狗茍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你默默地離去,為了那永世的安寧,你的名字載入史冊,也記載下人們對你永恒的記憶。頒獎辭二:大漠的沙石曾聆聽過她對國家不舍的琴音。塞北的寒風曾見證過她對民族和諧的期盼。她僅僅是一個女子,一個柔弱的女子,卻在國家危難之際甘愿犧牲自己。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女性最偉大的光芒,這光芒,讓所有的男兒汗顏,讓堂堂的東漢愧色。材料:王昭君(約公元前52-公元前20),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子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shù)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九、諸葛亮,兩朝開濟老臣心頒獎辭一:一顆忠心,兩朝元老,三顧茅廬而三分天下,五丈原頭,八卦陣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獲。赤膽忠心,足智多謀。助他人之霸業(yè),成自己之威名。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頒獎辭二:他,六出祁山。只為國家能早日統(tǒng)一;他,七擒孟獲,只為民族能和諧共處。中軍帳里,他實踐著一個讀書人所應有的理想;五丈原前,他完成了一段無愧生命的艱辛歷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他一生的寫照。頒獎辭三:不出門便能洞悉天下大事,一雙慧眼穿透時空,將天下大事分析得絲毫不差。他沒有神力,他只是一介書生,但他胸-際天下.將復興大漢江山視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管他的宏圖偉業(yè)沒有得到實現(xiàn),但他已無疑是智慧的化身,一代忠臣良相的楷模。材料、: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三國時蜀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十、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頒獎辭: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亦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江流人海,有窮且堅,不墜青云的傲岸,有“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之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云;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暫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榮辱成敗,盡顯英雄本色。。材料: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人。魏國的締造者和奠基者,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十一、王羲之,一代書圣頒獎辭:狼毫一揮是生命的舞動,硯紙是他的舞臺,滿載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穩(wěn)立,行如清洌之風,草如龍鳳舞動,他讓人們真正了解什么是書法,他讓世界了解中國書法的偉博,蘭亭已矣,永不逝去的是《蘭亭集序》中最豪邁的一次舞動。材料: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十二、陶淵明,把酒東籬頒獎辭:他來了,帶來了一陣陣菊香,帶來了與自然相合的闊達心境。面對宮闕,他選擇了歸園,選擇了自然的那份恬適。他追求的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有著“阡陌交通,落英繽紛”的理想;他綻放了壓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豐碑永遠樹立在田園郊野之上。材料:陶淵明(約365—427年),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贈謚號靖節(jié)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后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里(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后返潯陽,逝于柴桑。十三、王勃,三尺微命一書生頒獎辭:生命,對他太吝嗇了!他卻仍在身后留了累累秋實。他沒有被時間謀殺,反而跨越了生命,永遠燦爛于文學歷史的天空。材料:王勃(649—676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才華早露,14歲,應舉及第,后來他的才華更是鋒芒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盧、駱并稱為初唐四杰。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十四、李白,狂放不羈酒中仙頒獎辭一:一星升起,他燦爛的是整個盛唐星空。他飄逸,欲上青天攬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輩豈是蓬蒿人!他用酒滌蕩自己的秉性,用詩放牧自己的靈魂!頒獎辭二:有人說,他是一個酒鬼,終日與酒共眠;有人說,他是一個俠客,執(zhí)劍行走千岳;有人說,他是一個詩人,驚天地泣鬼神;有人說.他是一個仙人,被貶謫到人間。其實,他已不是他。他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宏大豪放的不朽的精神;他已成了一座豐碑,一座永遠聳立不倒的豐碑。材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于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川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世人又稱為“詩仙”。十五、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感動中國歷史人物“頒獎詞”頒獎辭:他自己穿單衣,睡茅屋,卻還關懷天下的寒士,他用他最低沉的聲音,喊出了最有力量的呼喚。他用他的筆記錄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歷史,他的每一個字都影響著后代,成為無價的文化瑰寶。材料: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衰,詩圣,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十六、武則天,女中豪杰感動中國歷史人物“頒獎詞”頒獎辭:一朵深宮玫瑰卻偏偏如此鏗鏘.一雙嬌弱的肩膀卻擔起天下的希望!三從四德禁錮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繹著屬于你的繁華。材料:武則天(624年-705年),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終年82歲)最長的皇帝之一。唐高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時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十七、岳飛,踏破賀蘭山闕頒獎辭:他戎馬一生,126仗全勝的戰(zhàn)績使他無愧于“常勝將軍”這個稱號,“精忠報國”的信念已經(jīng)深深地長在了他的心中,他只有國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無愧于國家。他的名字將被永遠地載入史冊,留存于歷史的長河中。材料:岳飛,民族英雄,軍事家、抗金名將。字鵬舉,謚武穆,后改謚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湯陰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人。岳飛l9歲時投軍抗遼。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臨安風波亭,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十八、蘇軾,千里共嬋娟頒獎辭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只這一句,就讓無數(shù)后人享用半生。他把苦難研成墨,他把貶謫當作筆,揮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曠達的詞章。他讓我們領悟到:面對生活坎坷所應有的樂觀態(tài)度,面對人生浮沉所應有的強勁風度。頒獎辭二:他的文學成就舉世無雙,他的人生卻充滿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與磨難也沒有將他打倒,他始終笑對生活中的無奈,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他開宋詞豪放派的先河,影響了后世的詞……蘇軾的貢獻是無窮的,是偉大的!材料:蘇軾(1037年-1101年)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十九、李清照,留得清高照塵寰頒獎辭一:縱觀古今,唯有你是真正氤氳在水墨之間的婉約女子,柔情似水,盈盈一掬。但是,你那看似淺淺的豪氣也在柔弱中發(fā)酵壯大,令世人更增一份敬仰。頒獎辭二:她是婉約派的代表,卻有著豪放派的闊大胸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她是一個女子,卻有著男子一樣的報國熱情:“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面對丈夫的逝去,面對家園的蹂躪,她和所有的女子一樣哀婉而悲痛,但不同的是她把個人的小悲情融人國家的大悲情之中,因而也更加動人。材料: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生于北宋元豐七年,山東章丘,逝于臨安。歷史上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并稱“濟南二安”。李清照早年生活優(yōu)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后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中原淪陷后,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凄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孤苦。金兵入侵后,遭遇國家巨變,詞作多感慨身世飄零。二十、李時珍,27年完成畢生心愿頒獎辭:還是一介農(nóng)夫時,已有指出醫(yī)書典籍中錯誤的膽識,看到病痛中的村民時,已萌生了編著一部醫(yī)書的念頭。懷揣著那份執(zhí)著,走進大山經(jīng)風歷雨,身試百種藥草,成就醫(yī)學巨著。材料: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zhèn))人。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并富有實踐精神,肯于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他曾參考歷代有關醫(y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jīng)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二十一、萬戶,永恒的飛翔感動中國歷史人物“頒獎詞”頒獎辭:是他,承載起最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14896.1-2025特種加工機床術語第1部分:基本術語
- 酒水購銷標準合同文本格式
- 個人借款合同:公司與個人間的借貸協(xié)議
- 跨境冷鏈倉儲設施建設合作合同
- 度技術引進合同
- 財產(chǎn)遺贈與扶養(yǎng)合同書
- 12《玩也有學問》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6課 金魚樂悠悠-“鉛筆”、“橡皮”工具和移動》教學設計
- 設備供應合同(參考模板)
- 度房屋裝修合同管理與監(jiān)督協(xié)議
- 出納收入支出記賬表Excel模板
- 奧迪原廠手繪設計圖
- 一規(guī)定兩守則題庫563題
- 2021年春新青島版(五四制)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課件
- 班級管理(課件).ppt
- 秋裝校服供貨售后保障方案
- 銅桿生產(chǎn)線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案62p
- 惡性腫瘤化療后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護理論文
- cmu200_中文使用詳細說明
- 廿四山年月日時定局吉兇(擇日)
- 英語句子成分結構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