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五年真題分類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修1_第1頁
2023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五年真題分類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修1_第2頁
2023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五年真題分類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修1_第3頁
2023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五年真題分類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修1_第4頁
2023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五年真題分類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選擇題2022年題組1.〔2022·江蘇單科·1〕中國傳統(tǒng)家族有“長兄如父〞“小兒不及長孫〞的說法。這些說法表達的是()A.家族和睦B.等級秩序C.貴族世襲D.宗法觀念【考點】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宗法觀念〕【解析】依據(jù)材料信息“長兄如父〞及“長孫〞的地位超過小兒子可知,中國傳統(tǒng)家族中嫡長子與嫡長孫的地位很高,這反映了古代宗法觀念,所以D項正確。題干未反映家族團結和睦,也未表達出貴族世襲等信息,可排除A、C兩項;等級秩序附屬于宗法觀念,排除B項?!敬鸢浮緿2022年題組1.〔2022·江蘇單科·1〕?禮記?記述了貴族朝會的列位禮節(jié):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階之前;諸侯,阼階〔東臺階〕之東;諸伯,西階之西;諸子,門東……九夷,東門外;八蠻,南門外。與此相關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縣制D.郡國并行制【考點】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解析】西周分封制規(guī)定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覲述職的義務,有嚴格的“貴族朝會的列位禮節(jié)〞,還實行班爵制度規(guī)定諸侯的等級,周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即“天子〞,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與“貴族朝會的列位禮節(jié):天子……三公……諸侯……諸伯……諸子……〞相符,故A項正確;材料中雖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無“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郡縣,且與“諸侯〞不符,故C項錯誤;雖有“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項錯誤?!敬鸢浮緼2.〔2022·浙江文綜·14〕以下選項不能表達宗法制及其影響的是()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B.“譜牒不立,那么傳久而失宗〞C.“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D.“內(nèi)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考點】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封建親戚,以蕃屏周〞表達是分封制,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譜牒不立,那么傳久而失宗〞表達家譜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故B現(xiàn)正確,不符合題意;“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表達是宗法制中世襲的特點,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內(nèi)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說明不依靠親族關系來選官,表達不出宗法制影響,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答案】D3.〔2022·上海單科·32〕“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那么相親,異那么相敬。樂勝那么流,禮勝那么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那么貴賤等矣。樂文同,那么上下和矣。〞據(jù)此,禮樂的主要社會功能是()A.標準“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體認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趨平等 D.明確社會的等級關系【考點】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禮樂制度【解析】“禮義立,那么貴賤等矣。樂文同,那么上下和矣〞,上下關系既區(qū)別貴賤等級,又保持和睦關系,即標準“和而不同〞的秩序,最能表達禮樂的主要社會功能,故A項是最正確選項;“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樂的職能是使人際關系內(nèi)心感情融洽外表互相尊重,有助于塑造人群的集體認同,這只是禮樂主要社會功能的一局部,故B項是可選非最正確選項;禮強調區(qū)別貴賤等級,君子庶人不可能日趨平等,故C項錯誤;明確社會的等級關系是禮的社會功能,沒有反映出樂的社會功能,故D項是可選非最正確選項。【答案】A項3分,B、D項1分,C項0分2022年題組1.〔2022·新課標全國卷Ⅱ文綜·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國貴族按“周禮〞行事,學說統(tǒng)一的“雅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應起源于現(xiàn)在的()A.河南B.河北 C.陜西D.山東【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禮樂制【解析】結合題意可知周代的“雅言〞應是西周王畿地區(qū)的語言,西周的都城在鎬京即現(xiàn)在的陜西西安,故C項正確,A、B、D項錯誤。【答案】C2.〔2022·上海單科·32〕據(jù)?史記?記載,周公旦滅古唐國,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葉,與弟弟叔虞開玩笑說:“用此桐葉作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賞你〞。史官因此請成王擇日行封賞禮。遂封叔虞于唐。此那么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時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時以桐葉為封國之名C.成王分封時要舉行儀式 D.成王分封時是整國授予的【考點】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封邦建國體制的內(nèi)容【解析】成王分封時授予爵位,是屬于分封制的內(nèi)容,但和題目聯(lián)系不是太緊密,故A項是可選非最正確選項;成王分封時以桐葉為封國之名,題中不能反映,故B項錯誤;成王分封時要舉行儀式,不能全面反映題中的信息,故C項是可選非最正確選項;“史官因此請成王擇日行封賞禮〞表達了分封是國家的意志,故D項是最正確選項?!敬鸢浮緿項3分,A、C項1分,B項0分3.〔2022·廣東文綜·12〕“宗〞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宮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寶座 C.青銅兵器D.鐵制農(nóng)具【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漢字的起源演變——甲骨文【解析】“宗〞,是一個會意字,從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內(nèi)對祖先進行祭祀,在甲骨文中“〞像宮室屋宇之形,那么“〞表示祖先牌位,故A正確;秦朝統(tǒng)一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才有了皇帝寶座,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B項錯誤;“宗〞的本義指宗廟、祖廟,青銅兵器與宗的含義沒有聯(lián)系,故C項錯誤;鐵制農(nóng)具出現(xiàn)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D項錯誤。【答案】A2022年題組1.〔2022·廣東文綜·12〕戰(zhàn)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zhàn)國以后,“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強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 D.井田制的推行【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從題意可知,百姓一詞從稱呼貴族到稱呼民眾,從貴族專有到與平民共有,說明貴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答案】B2.〔2022·山東文綜·9〕?周禮·考工記?載:建造王城,九里見方,四周各三門,南北和東西大道各九條,宮城之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前為朝,后為市。它表達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權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權神授【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從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題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狀,門,路和設置都清晰明確,表達中正有序,應選B。中央集權到秦朝才形成,排除A,材料中雖然有宗廟和社稷,但沒有表達“法祖〞排除C;材料僅僅是對王城的建造進行描述沒有表達君權神授,明確的提出君權神授是董仲舒。排除D?!敬鸢浮緽3.〔2022·浙江文綜·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圖,它透露出的相關制度信息有()①禪讓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圖表括號中注明的文字信息為“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是根據(jù)血緣關系的親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級。因此“④宗法制〞正確;周天子將“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們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也表達了“②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襲統(tǒng)治權,可世代為官,表達了以“世卿世祿〞為特點的世官制,③正確。禪讓制是一種在位君主生前便將統(tǒng)治權讓給他人的政治制度,在這張“譜系圖〞中無法表達?!敬鸢浮緿4.〔2022·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脊棚@示,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地區(qū)君王墓葬規(guī)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異;在經(jīng)濟興旺的東方六國地區(qū),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異明顯。這說明()A.經(jīng)濟開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 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guī)定凸顯了君主集權C.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tǒng)治 D.東方六國仍嚴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解析】解讀材料信息,戰(zhàn)國時期東方六國的墓葬仍然存在明顯的等級差異,而秦國僅君主墓葬明顯高于其余墓葬,這充分說明戰(zhàn)國時期秦國率先由等級序列明顯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權統(tǒng)治,選擇C項。由于鐵器牛耕的推廣導致分封制瓦解,A項表述錯誤;分封制中的等級規(guī)定表現(xiàn)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級序列,B項表述錯誤;戰(zhàn)國時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項表述錯誤?!敬鸢浮緾5.〔2022·海南單科·2〕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不僅是周朝分封制的根底,對后世也有深刻影響。這表現(xiàn)在()A.一夫多妻習俗長期延續(xù)B.皇位繼承“立嫡不以長〞C.諸子平等的財產(chǎn)繼承權D.婚姻中的“門當戶對〞【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解析】題目要求答復宗法制對后世的影響,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我國大局部朝代的皇位繼承采用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應選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排除A。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宗法制是協(xié)調家族內(nèi)部關系,排除D。【答案】B方國聯(lián)盟6.〔2022·上海單科·5〕有學者認為,自中國古代進入文明社會,先后出現(xiàn)了“方國聯(lián)盟〞等三種政治統(tǒng)治模式。據(jù)此,與右圖匹配的正確選項是()方國聯(lián)盟A.郡縣制度、封邦建國B.行省制度、封邦建國C.行省制度、郡縣制度D.封邦建國、郡縣制度【考點】從周王朝到秦帝國的崛起【解析】此題考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開展。商王國時期的國家是一種方國與方國的聯(lián)合體,稱為“方國聯(lián)盟〞;西周建立后,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親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廣建封國,稱為“封邦建國〞;秦朝統(tǒng)一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郡縣制度,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應選D?!敬鸢浮緿2022年題組1.〔2022·浙江文綜·13〕中國古代講究“同姓不婚〞。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lián)姻為“喜結秦晉之好〞〕,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結合所學關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識,能夠判斷()①晉國是姬姓封國②晉燕兩國可以通婚③晉宋兩國可以通婚④秦燕兩國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據(jù)“同姓不婚〞,魯國是姬姓封國,晉兩國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確;燕國是姬姓封國,因此晉燕兩國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確;宋國不是姬姓封國,晉宋兩國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確;秦國不是姬姓封國,秦燕兩國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確?!敬鸢浮緾2.〔2022·上海單科·2〕?左傳?曰:“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以下成語中的“鼎〞與材料中的“鼎〞含義相同的是()A.人聲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問鼎中原【解析】材料反映了從夏到西周“鼎〞的遷移,“鼎〞被賦予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jù)有。問鼎中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鼎〞被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符合題意?!敬鸢浮緿二、非選擇題1.〔2022·北京文綜·37〕〔節(jié)選〕〔8分〕區(qū)域的世界·聯(lián)系的世界·多樣的世界材料一西周時期,周王自稱“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稱為“中國〞〔即中央之國〕,文獻準確記載的區(qū)域大致在黃河流域。古希臘人認為,他們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獻中明確記載的地理范圍不超過地中海周邊地區(qū)。羅馬人那么說,眾神選擇并指引羅馬成為世界中心,羅馬帝國初期所能明確認識的地理范圍已遠遠超過了古希臘,但仍限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中西部。上述三個文明對于遠離其統(tǒng)治區(qū)域的地方那么認識模糊?!?〕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對世界認知的共同之處?!?分〕【考點】〔1〕西周的分封制;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解析】〔1〕材料一提到西周時期的“天〞,古希臘的主神宙斯,羅馬的眾神,反映出各文明都認為神靈在世界中占有統(tǒng)治地位;周王認為所居之地稱為“中國〞〔即中央之國〕,古希臘認為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古羅馬認為眾神選擇并指引羅馬成為世界中心,反映出各文明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西周文獻準確記載的區(qū)域大致在黃河流域,古希臘文獻中明確記載的地理范圍不超過地中海周邊地區(qū),羅馬帝國初期所能明確認識的地理范圍仍限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中西部,反映出各文明所能清晰認知的世界范圍相對狹小,與其他文明之間缺乏交往和認識。【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認為神靈在世界中占有統(tǒng)治地位;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認知的世界范圍相對狹小;與其他文明之間缺乏交往和認識。2.〔2022·安徽文綜·37〕〔節(jié)選〕〔6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各題。材料一后〔武那么天〕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二人〔狄仁杰與王方慶〕同辭對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