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儒林傳全文_第1頁
漢書·儒林傳全文_第2頁
漢書·儒林傳全文_第3頁
漢書·儒林傳全文_第4頁
漢書·儒林傳全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儒林傳(5)全文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字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⑴,得十余篇,蓋《尚書》密多于是矣。遭巫盅⑵,未立于學官。安國為諫大夫,授都尉朝(3),而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4)。遷書載《堯典》、《禹貢》、《洪范》、《微子》、《金膝》諸篇,多古文說。都尉朝授膠東庸生(5)。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6),以明《轂梁春秋》為博士、部刺史(7),又傳《左氏》(8)。常授虢徐敖(9)。敖為右扶風掾(10),又傳《毛詩》,授王璜、平陵涂悻子真。子真授河南桑欽君長(11)。王莽時,諸學皆立。劉歆為國師(12),璜、悻等皆貴顯。世所傳《百兩篇》者(13),出東萊張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為數(shù)十(14),又采《左氏傳》、《書敘》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數(shù)簡,文意淺陋。成帝時求其古文者(15),霸以能為《百兩》征,以中書校之16),非是(17)。霸辭受父,父有弟子尉氏樊并(18)。時太中大夫平當、侍御史周敞勸上存之(19)。后樊并謀反(20),乃黜其書。(1)起:整理疏通之意。楊樹達日:凡人病困而愈謂之起,義有滯礙隱蔽,通達之,亦謂之起。(2)巫盅(事件):詳《武五子傳戾太子傳》。⑶都尉朝:有二說。一說,朝名,都尉嫂服虔說)。一說,都尉,官名,名朝,亡其姓周壽昌說)。(4)司馬遷:本書有其傳。(5)庸生:名譚(周壽昌據(jù)《后漢書》立說)。(6)清河:郡名。治清陽(在今河北清河東南)。(7)《轂梁春秋》:又名《春秋轂梁傳》與《轂梁傳》。部刺史:指青州刺史,見《翟方進傳》。⑻《左氏》:又名《春秋左氏傳》與《左傳》。(9)貌:縣名。今陜西寶雞縣西。(10)右扶風掾:右扶風的屬吏。(11)河南:郡名。治洛陽(在今河南洛陽東北)。(12)劉歆:劉向之子。《楚元王傳》附其傳。(13)《百兩篇》:指《尚書》一百兩篇。(14)合:當作今。王引之曰:合字與上下文意不相屬,蓋今字之誤。今謂伏生所傳之書也。分析今之二十九篇以為數(shù)十也;上文曰伏生求其書,亡數(shù)十篇,獨得二十九篇,是也。(15)求其古文者:言求能為古文者。(16)中書:皇朝所藏之書。(17)非是:意謂張霸所析與中書之文不同。(18)尉氏:縣名。今河南尉氏。(19)存之:謂不滅其書。(20)樊并謀反:詳見《王莽傳》。申公(1),魯人也。少與楚元王交俱事齊人浮丘伯受《詩》(2)。漢興,高祖過魯,申公以弟子從師入見于魯南宮。呂太后時,浮丘伯在長安,楚無王遣子郢與申公俱卒學(3)。元王薨,郢嗣立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學。病申公(4)。及戊立為王,胥靡申公(5)。申公愧之(6),歸魯退居家教,終身不出門。復謝賓客,獨王命召之乃往(7)。弟子目遠方至受業(yè)者千余人,申公獨以《詩經(jīng)》為訓故以教,亡傳,疑者則闕弗傳。蘭陵王臧既從受《詩》,已通,事景帝為太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書宿衛(wèi),累遷,一歲至郎中令。及代趙綰亦嘗受《詩》申公,為御史大夫。綰、臧請立明堂以朝諸侯,不能就其事(8),乃言師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車以蒲裹輪,駕駟迎申公(9),弟子二人乘招傳從(10)。至,見上,上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余,老,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上方好文辭,見申公對,默然。然已招致,即以為太中大夫,舍魯?。?1),議明堂事。太皇竇太后喜《老子》言(12),不說(悅)儒術(shù),得綰、臧之過,以讓上曰:此欲復為新垣平也(13)!上因廢明堂事,下綰、臧吏,皆自殺(14)。申公亦病免歸,數(shù)年卒。弟子為博士十余人,孔安國至臨淮太守,周霸膠西內(nèi)史,夏寬城陽內(nèi)史,碭魯賜東海太守,蘭陵繆生長沙內(nèi)史,徐偃膠西中尉,鄒人闕門慶忌膠東內(nèi)史(15),其治官民皆有廉節(jié)稱。其學官弟子行雖不備,而至于大夫、郎、掌故以百數(shù)。申公卒以《詩》、《春秋》授,而瑕丘江公盡能傳之(16),徒眾最盛。及魯許生、免中徐公(17),皆守學教授。韋賢治《詩》(18),事大江公及許生(19),又治《禮》,至丞相。傳子玄成(20),以淮陽中尉論石渠,后亦至丞相。玄成及兄子賞以《詩》授哀帝,至大司馬車騎將軍,自有傳。由是《魯詩》有韋氏學。(1)申公:名培。即上文所稱申培公者。(2)楚元王:劉交。本書有其傳。⑶郢:即郢客。(4)?。夯伎?;討厭。(5)胥靡:古代服勞役的徒刑。(6)愧:恥也。⑺王:徐廣注魯恭王。(8)就:成也。(9)迎申公:是建元元年(前140)事。(10)招傳:招車所作的傳車。(11)舍:止息。魯邪:魯王國在京的公館。(12)太皇竇太后:此有誤。楊樹達曰太皇二字疑在竇字下,或是誤添。(13)新垣平:漢文帝時趙人,以望氣附會人事,詐偽揭露后,下獄誅死。詳見《文帝紀》與《郊祀志》。(14)下綰、臧吏,皆自殺:趙綰、王臧事,詳見《竇嬰田蚣傳》。(15)闕門慶忌:姓闕門,名慶忌。(16)《春秋》:指《轂梁春秋》。(17)瑕丘:縣名。在今山東兗州東北。(18)免中:縣名。無考?;蛞蔀闈幙ぴ┚渲`(吳恂說)。(19)韋賢:本書有其傳。(20)大江公:指瑕丘江公。晉灼曰:大江公,即瑕丘江公也,以異下博士江公,故稱大。(20)玄成:韋玄成?!俄f賢傳》附其傳。王式字翁思,東平新桃人也(1)。事免中徐公及許生。式為昌邑王師(2)。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yn亂廢,昌邑群臣皆下獄誅,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龔遂以數(shù)諫減死論(3)。式系獄當死,治事使者責問曰:師何以亡(無)諫書?式對曰:臣以《詩》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嘗不為王反復誦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嘗不流涕為王深陳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無)諫書。使者以聞,亦得減死論,歸家不教授。山陽張長安幼君先事式,后東平唐長賓、沛褚少孫亦來事式⑷,問經(jīng)數(shù)篇,式謝曰:聞之于師具是矣(5),自潤色之。不肯復授。唐生、褚生應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⑹,頌(容)禮甚嚴,試誦說,有法,疑者丘蓋不言(7)。諸博士驚問何師,對曰事式。皆素聞其賢,共薦式。詔除下為博士(8)。式征來,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余之人,何宜復充禮官?既至,止舍中,會諸侯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勞式(9),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10),至江公著《孝經(jīng)說》(11),心嫉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12)。式曰:聞之于師:客歌《驪駒》,主人歌《客毋庸歸》(13)。今日諸君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14)。江翁曰:經(jīng)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禮》。江翁曰:何狗曲也(15)!式恥之"日(佯)醉遢地(16)。式客罷,讓諸生日(17):我本不欲來,諸生強勸我,竟為豎子所辱!遂謝病免歸,終于家。張生、唐生、褚生皆為博士。張生論石渠,至淮陽中尉。唐生楚太傅。由是《魯詩》有張、唐、褚氏之學。張生兄子游卿為諫大夫,以《詩》授元帝。其門人,瑯邪王扶為泗水中尉,陳留許晏為博士(18)。由是張家有許氏學。初,薛廣德亦事王式(19),以博士論石渠,授龔舍(20),廣德至御史大夫,舍泰山太守,皆有傳。(1)東平:王國名。治所在今山東東平東北。新桃:鄉(xiāng)名。(2)昌邑王:《武五子傳》有其傳。(3)龔遂:字少卿。《循吏傳》有其傳。(4)諸少孫:即續(xù)《史記》之褚先生。⑸具是:都在于此。(6)摳衣:以手提著衣,使之不著地。(7)丘蓋:存疑。(8)詔除下:發(fā)下任命的詔書。(9)勞:慰勞。(10)江公:瑕丘江公之孫。宗:宗主。(11)江公著《孝經(jīng)說》:《藝文志》孝經(jīng)家有《江氏說》一篇。(12)《驪駒》:逸《詩》篇名。服虔曰:逸《詩》篇名也,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文穎曰:其辭云驪駒在門,仆夫具存;驪駒在路,仆夫整駕也。(13)《客毋庸歌》:主人留客之歌,謂客不用歸去。庸:用也。(14)式曰等句:楊樹達曰:今諸君為主人者,謂諸君今日為主人,當歌《客毋庸歸》以留客,不當歌《驪駒》,嫌于逐客也。日尚早,未可者,式謂我今為客,因當歌《驪駒》,然以日尚早,不欲即行,故不歌也。(15)何狗曲也:楊樹達曰:《禮記曲禮上篇》云: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早暮"寺坐者請出矣。此殆式所指也。然《曲禮》侍坐于君子之禮,非謂客自身之事,故江翁斥其狗曲,謂其曲解經(jīng)義也。(16)遢(dng):跌倒。(17)讓:責也。(18)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