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藥物毒理學的原理_第1頁
01第一章 藥物毒理學的原理_第2頁
01第一章 藥物毒理學的原理_第3頁
01第一章 藥物毒理學的原理_第4頁
01第一章 藥物毒理學的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物毒理學

Drugtoxicology

實驗藥理與毒理學教研室

李才2/25/20231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節(jié)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第三節(jié)影響藥物毒性作用的因素第四節(jié)毒理學基本概念結論第五節(jié)表示毒性的常用參數(shù)第一章藥物毒理學的基本原理2/25/20232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

概念

是研究藥物在一定條件下對生物體的損害作用,并對藥物毒性作用進行定性、定量評價以及對靶器官毒性作用機理研究的一門科學。藥物毒理學2/25/20233藥物的毒性是由許多可變因素決定的藥物的吸收途徑在生物體內的運轉體內的生物轉化藥物的排泄過程概述藥物毒理學藥物的理化性質毒性反應是否可逆①②2/25/20234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

概念藥物毒理學與藥理學的區(qū)別

藥物毒理學—研究藥物的毒性,探討藥物對人的危害及防止發(fā)生危害的安全劑量。藥理學—研究藥物的治療作用及其有效劑量。從而發(fā)揮其在預防、治療或診斷疾病中的效能。概述藥物毒理學2/25/20235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2/25/202361.了解藥物的毒性反應

藥物是用于防病治病,但它具有兩重性,即藥物有益作用,造福于人類。另一方面,藥物對人產生一定的有害作用(harmful-effect),這種有害作用有賴于藥物毒理學工作者加以分析闡述。研究目的2/25/202372.確定藥物毒作用的靶組織或靶器官,進

而確定藥物毒性作用的機制

藥物并不是對所有組織或器官都具有同等強

度的作用,靶器官的確定往往有助于分析毒性作用機制。毒性機制的研究是藥物毒理學研究的一個中心環(huán)節(jié),它既對已發(fā)現(xiàn)的毒性作用的性質加深認識,同時,也可指導進一步的毒性研究工作,為臨床上的安全用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證。研究目的2/25/202383.確定毒性作用的劑量范圍

即確定治療的安全范圍,在這方面的研究意在劃分毒物與藥物的界限,即了解“劑量-反應”關系。研究目的(1)有助于評價一個藥物的開發(fā)價值。一個新研制出來的化合物如果其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十分接近,毫無疑問它作為藥物而開發(fā)利用的價值就幾乎不存在了;對于藥物的這一特性的了解(2)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合理用藥?!爸挥邪踩尼t(yī)生而從來就沒有安全的藥物”,而這種安全的醫(yī)生來源于對藥物毒理學這部分知識的詳盡了解。2/25/202394.了解藥物的毒性作用是否具有可逆性

一個藥物的毒性是否可逆,在停藥或采取某些治療后,被毒性損害的生理功能,是否可以恢復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之一,在新藥的開發(fā)中也是決定一個藥物命運的重要依據之一。研究目的2/25/2023105.研究解毒藥及藥物中毒后的解救措施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解毒藥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是基于前述的毒性作用及其機制的基礎之上的,同時也有賴于現(xiàn)代醫(yī)藥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是現(xiàn)代藥物毒理學研究中的一個較高層次的研究領域。研究目的2/25/2023116.通過對動物實驗的重復給藥,為闡明藥

物的毒性作用及療效機制提供線索

作為藥物開發(fā)研究的毒理學組成部分,從方法學上看其特點,其中較長時間地重復給藥是臨床前藥理學所不能及的。研究目的2/25/2023127.為生命科學提供資料

由于藥物毒理學在上述幾個方面研究的深入,也可以補充或更新遺傳學,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知識。研究目的2/25/2023138.開發(fā)新藥

很明顯,隨著對藥物毒性作用的深入了解,從毒理學研究中很有可能“偶然”發(fā)現(xiàn)新的治療作用的藥物。例如氯丙嗪,青霉素等。研究目的2/25/202314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2/25/2023151.正確理解藥物和毒物的辯證關系研究的意義藥物的治療作用與毒性作用是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體。“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從藥物治療作用發(fā)現(xiàn)的時候,對其毒性的認識亦相伴行。2/25/202316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毒理學實驗研究的奠基人Paracelsus(1493~1541年)曾說:所有物質都是毒物,劑量將它們區(qū)分為毒物和藥物。2/25/202317安全合理用藥藥物是一把雙刃劍藥物毒理學Pharmacology治病DrugToxicology致病藥理學在常用劑量下當劑量過高、用藥時間過長或用藥者本身為過敏體質時2/25/2023181.正確理解藥物和毒物的辯證關系

毒素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植物性(毒草、毒芹)動物性(蛇毒、蝎毒、蜂毒)礦物性(砷、鉛)一方面發(fā)掘這些物質的治療作用;另一方面發(fā)現(xiàn)預防毒性及解毒的方法。2/25/2023192.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涉及藥品的特殊性藥物作為商品與其他化學物質相比較,它與人類的關系是較為密切的。一般來講,使上市新藥在臨床劑量下無毒或毒性很小,對保證患者的安全有重大意義。研究的意義2/25/2023203.從經濟學角度考慮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

在新藥的開發(fā)研制階段,藥物的毒性研究與安全性評價尤為重要,一個藥物的開發(fā)往往要花費成大量資金,因而應盡可能早地發(fā)現(xiàn)毒性作用。

如果開發(fā)早期不能揭示和預測新化合物的潛在危害,則會對進一步開發(fā)研究帶來不良影響甚至是嚴重的后果。研究的意義2/25/202321抗(乙肝)病毒化合物非阿尿苷(FlAu)人動物

在DNA中積累并引起線粒體障礙×遲發(fā)性肝毒性由美國麥姆利癌癥中心開發(fā)。1993年美國NIH在進行為期24周、加大劑量的II期臨床試驗時(15位病人中7人出現(xiàn)了肝衰竭,需要肝移植,其中5人死亡)。2/25/202322因此,非阿尿苷被停止試驗。說明雖然在長期臨床試驗前已經進行了大量動物實驗,但在臨床試驗中新藥仍可能出現(xiàn)不良反應。那么,是不是已經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都應該停止生產?不是!這取決于獲益與風險的綜合衡量。2/25/202323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四、藥物毒理學的任務2/25/202324藥物毒理學的任務藥物毒理學主要進行藥物的安全性評價,探討:①藥物對靶器官的毒性作用機制;

②對人的危害;

③安全劑量

沒有這門科學,人們就無法去認識對人類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的藥物。藥物毒理學的任務2/25/202325海豹肢畸形2/25/202326鎮(zhèn)靜催眠藥;治療妊娠嘔吐藥害事件—1.沙利度胺與海豹畸形藥物藥物毒理學的任務作用國家危害意義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應停1957年上市,嬰兒海豹肢畸形12000余例德國等國家加強新藥臨床前藥物毒理學評價1961年11月在世界各國陸續(xù)被強制撤回原因軟骨發(fā)育不全,長骨生長受阻處理2/25/202327相關鏈接兩位英雄—麥克布里德(澳大利亞)凱爾西(美國FDA工作人員)1998年又重新將沙利度胺上市,用于治療麻風結節(jié)性紅斑及某些癌癥2/25/202328乙烯雌酚(stibestrol),乙底酚,人造求偶素;藥害事件—2.乙烯雌酚與少女陰道癌藥物藥物毒理學的任務時間國家危害意義1966-1972年;作用保胎;美國;少女陰道癌(8-25歲,91例)(遲發(fā)性毒作用);“乙烯雌酚”女兒較其他人患陰道癌的危險性高132倍。加強新藥臨床前藥物毒理學評價。2/25/202329二甘醇的磺胺酏劑;藥害事件—3.磺胺酏劑與腎臟損害藥物藥物毒理學的任務國家危害治療感染性疾??;作用美國田納西州的馬森吉爾藥廠,未經批準,采用工業(yè)溶劑二甘醇代替酒精;腎功能衰竭358人,死亡107人。1937年;時間原因二甘醇在體內經氧化代謝成草酸致腎損害;2/25/202330西立伐他汀鈉片,拜斯停;藥害事件—4.拜斯停與橫紋肌溶解癥藥物藥物毒理學的任務時間廠家危害1997年上市;我國1999年進口;FDA于2001年8月8日,我國于2001年8月9日,禁止使用拜斯停。單用或與吉非羅齊合用治療高脂/膽固醇血癥作用德國拜爾公司;橫紋肌溶解癥,腎損害(全球52例);2/25/202331藥害事件—5.鹽酸苯丙醇胺與腦卒中藥物毒理學的任務鹽酸苯丙醇胺(PPA);含于多種感冒藥(當時的康泰克、康得、感冒靈膠囊)及減肥藥中;藥物時間藥廠危害作用治療鼻塞;FDA于2000年11月6日,我國于2000年11月14日撤銷一切含PPA的制劑;服用含PPA藥品的病人比不服用的病人患出血性腦卒中的機會高出50%。中美史克;2/25/202332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紅霉素,萬古霉素等;嚴重的藥害事件使人們認識到新藥臨床前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重要意義。藥物毒理學的任務藥害事件—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與耳聾藥物時間危害作用治療感染性疾病;我國聾啞兒童180萬,藥物致聾啞占60%,約100萬。截至1990年;2/25/202333藥物毒理學的任務藥物毒理學的任務特別是現(xiàn)代新藥不斷問世的今天,如果沒有藥物毒理學這門科學對所生產的藥物毒性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藥政部門是不會受理的。2/25/202334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四、藥物毒理學的任務五、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2/25/2023351.藥物對靶器官毒性作用機制的研究

肝臟

腎臟

包括

神經

內分泌

呼吸系統(tǒng)

胃腸道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2/25/2023362.對藥物進行一般毒性試驗的研究

急性毒性試驗包括

長期毒性試驗局部毒性試驗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2/25/2023373.對藥物進行特殊毒性試驗的研究

一般生殖試驗

生殖毒性試驗

致畸試驗

圍產期試驗包括

致突變試驗

致癌試驗

藥物依賴性試驗

毒性試驗中的病理學檢查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2/25/202338

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研究藥物對人的損害作用(毒性作用)及其機制,但在人體的研究實際上難以實現(xiàn),因此,藥物毒理學主要是借助于對動物的毒性試驗,再外推到人。

注意哺乳動物和人體在解剖、生理和生化代謝過程方面的異同。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2/25/202339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四、藥物毒理學的任務五、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六、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方法2/25/2023401.體內試驗(invivo,以動物實驗為主)也稱為整體動物實驗,在體動物實驗。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使動物接受藥物,然后觀察藥物引起的各種功能或形態(tài)的變化。多采用哺乳動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倉鼠、狗和猴等。檢測藥物的一般毒性,多在整體動物中進行,哺乳動物體內試驗是藥物毒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方法2/25/2023412.體外試驗

invitro,利用游離器官、培養(yǎng)的細胞或細胞器進行藥物毒理學研究。游離器官:利用器官灌流技術將特定的液體通過血管流經某一離體的臟器(肝臟、腎臟、肺、腦等),借此可使離體臟器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生活狀態(tài),與藥物接觸,觀察藥物在該臟器出現(xiàn)的有害作用,以及藥物在該臟器中的代謝情況。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方法2/25/2023422.體外試驗

利用游離器官、培養(yǎng)的細胞或細胞器進行藥物毒理學研究。細胞:利用從動物臟器新分離的細胞(原代細胞)或經傳代培養(yǎng)的細胞如細胞株及細胞系。細胞器:將細胞制作勻漿,進一步離心分離成為不同的細胞或組分,例如線粒體、微核體、核等,用于實驗。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方法2/25/202343體內試驗和體外試驗各有其優(yōu)點和局限性,應主要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采用最適當?shù)姆椒ǎ⑶蚁嗷ビ∽C。2/25/202344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四、藥物毒理學的任務五、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六、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方法七、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2/25/2023451.按研究對象分類藥物毒理學工業(yè)毒理學化學品毒理學軍事毒理學農藥毒理學法醫(yī)毒理學動物毒理學環(huán)境毒理學管理毒理學······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2/25/2023462.按研究的學科分類生化毒理學細胞毒理學分子毒理學遺傳毒理學免疫毒理學臨床毒理學······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2/25/2023473.按研究的靶器官與組織分類心臟毒理學肝臟毒理學腎臟毒理學血液系統(tǒng)毒理學內分泌系統(tǒng)毒理學皮膚毒理學······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2/25/202348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藥物安全性評價藥政管理學藥毒動力學動物學胚胎學統(tǒng)計學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生物學病理學遺傳學臨床科學細胞生物學藥物毒理學2/25/202349第一節(jié)概述一、藥物毒理學二、藥物毒理學研究目的三、藥物毒理學研究的意義四、藥物毒理學的任務五、藥物毒理學研究的內容六、藥物毒理學研究的萬法七、毒理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八、藥物毒理學發(fā)展簡史2/25/202350

第二節(jié)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2/25/202351

藥物的種類繁多,它們對機體所呈現(xiàn)的毒性作用亦是多方面。經長期的研究,人們對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作用機理及毒性作用的影響因素都有了一些深刻的認識。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2/25/2023521.氧的吸收、運輸和利用受到抑制⊙一些刺激性的氣體(氮芥子氣等)吸入后,可造成肺水腫,使肺泡的氣體交換功能受阻;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藥物的毒性作用機理⊙通過影響血紅蛋白:①一氧化碳與具有攜氧能力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②能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生成量過多的一些物質(如芳香胺、偶氮化合物等),同樣亦可使血液輸氧能力明顯降低;③表面活性劑和肼的衍生物,能加劇紅細胞的破壞溶血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的能力。

2/25/2023531.氧的吸收、運輸和利用受到抑制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藥物的毒性作用機理2.抑制酶系統(tǒng)活性而產生損害作用

進入機體內的藥物,有些對酶系統(tǒng)具有直接作用—或影響其生成,或改變它的活性,從而使酶所參與的生化反應受到影響,使機體有關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擾,這是許多藥物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的原因。2/25/2023541.氧的吸收、運輸和利用受到抑制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藥物的毒性作用機理2.抑制酶系統(tǒng)活性而產生損害作用3.對組織細胞結構的損傷作用

有些藥物直接損傷組織細胞結構,如青霉素、普卡霉素、非拉西丁和呋塞米等對肝臟的毒性。由于這些藥物對肝細胞引起化學損傷,使肝組織出現(xiàn)變性和壞死,從而細胞內所含的酶被釋放到血液中,此時血中谷丙轉氨酶就可以被檢測到。2/25/2023551.氧的吸收、運輸和利用受到抑制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藥物的毒性作用機理2.抑制酶系統(tǒng)活性而產生損害作用3.對組織細胞結構的損傷作用4.干擾代謝功能

有些藥物對機體的代謝過程可產生多種影響,破壞其動態(tài)平衡,使相應的生理功能受到損害,這是藥物呈現(xiàn)毒性作用較為常見的。2/25/2023561.氧的吸收、運輸和利用受到抑制藥物對機體毒性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藥物的毒性作用機理2.抑制酶系統(tǒng)活性而產生損害作用3.對組織細胞結構的損傷作用4.干擾代謝功能5.影響免疫功能

藥物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誘導興奮,出現(xiàn)超出尋常的免疫反應,如變態(tài)反應、自身反應。這些過強的免疫反應,可對機體產生程度不同的損害,重者可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則是引起抑制,使免疫監(jiān)視功能低下,導致機體對感染或其他疾病抵抗能力下降。2/25/202357

第三節(jié)影響藥物毒性作用的因素2/25/202358

總的來說可以歸結為5個方面:藥物的理化性質受試動物的種屬及個體差異賦形劑給藥途徑環(huán)境因素2/25/2023591.了解動物種屬差異和個體差異對藥物毒性作用的

影響。影響藥物毒性作用的因素2.不同給藥途徑的吸收度如何?自學要點3.使用賦形劑需注意的問題2/25/202360

第四節(jié)毒

2/25/202361一、劑量(dose)劑量的概念相當廣泛,有多種表示方式??芍附o予機體藥物的量或與機體各部位接觸藥物的量(外劑量),也可指藥物被吸收入血的量(內劑量)、或藥物到達靶器官作用部位或體液中的濃度(靶劑量或靶濃度)等。由于被吸收進入機體靶器官的量不易測定,故劑量一詞,一般指給予機體或與機體接觸的量,并以每單位體重給予藥物的重量來表示,如g/kg體重,mg/kg體重。

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2二、正常值(normalvalue)

為了確定藥物損害作用和無損害作用,需要一個“正?!敝底鳛楸容^。通常選定一群按照目前認識水平可以認為是“健康”或“正?!钡膫€體進行某項觀察指標測定,并以平均標準差作為正常值范圍(體溫,血壓,肝功能等)。當觀察到的變化的程度超過“正常值”范圍時,即屬于損傷作用。大鼠體溫37.8~38.7℃

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3三、對照(control,contrast)

對照是比較的基礎,是藥物毒理學實驗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對照是除了實驗因素以外,對照組的一切條件應與用藥組完全一致,具有齊同可比性。如在藥物毒理學實驗中,各組動物的性別、體重、品系、對照組所用的溶劑、容量等均應與給藥組相同。對照組一方面起到對比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監(jiān)控實驗條件的作用,可保證實驗的可靠性。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4四、毒物(poison或toxicant)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以較小的劑量給予時可與機體相互作用,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的物質。藥物和毒物這兩個概念是相對的,使二者之間發(fā)生互變的重要條件是劑量。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5藥物和毒物的作用或作用機理在本質上的區(qū)別也是相對的。毒理學基本概念如砒霜、箭毒、蛇毒等;⊙有些毒物在低于中毒的劑量時,也可用作藥物。⊙很多藥物應用過量時也能中毒。如山道年、阿托品、可待因等;⊙一般視為無毒的物質如食鹽,當一次服用15~60g時有益于健康;而一次用至200~250g時可因電解質嚴重紊亂而引起死亡。

在短時間內輸液過多過快,可因血循環(huán)動力學障礙所致肺水腫和腦水腫引起死亡,即所謂“水中毒”。2/25/202366五、毒性(Toxicity)毒性是指某種藥物對生物體的易感部位產生損害作用的能力。毒性高的藥物以極小劑量即可造成機體的一定損害,甚至死亡;毒性低的藥物則需較大劑量才能呈現(xiàn)毒性。藥物的毒性除與劑量有關外,還與接觸的方式、給藥途徑(經口、注射、經皮)及給藥時間分布(一次給藥,多次給藥)有關。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7衡量藥物的毒性需要一定的客觀指標,這些指標可包括各種生理、生化正常值的變化,甚至死亡。一般來說,一種藥物進入生物體后,其作用愈大,毒性也愈大。所有藥物的毒性并不相等,因此,我們常用“極毒、劇毒、中等毒、低毒、無毒”等來表示藥物的毒性。

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8六、中毒(Poisoning)機體與藥物接觸后引起的疾病叫中毒。急性中毒

是機體在短時間內如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內,一次或多次攝入較大劑量的藥物而引起的,通常病癥嚴重,甚至引起動物迅速死亡或突然死亡。慢性中毒

是機體在較長時間內如幾天、幾周、幾個月或幾年內,不斷地攝入或吸收較小劑量的藥物所引起的疾病狀態(tài)。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69中毒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局部作用:局部作用是指發(fā)生在藥物與機體直接接觸部位處的損傷作用。全身作用:全身作用是指藥物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分布到全身各臟器后出現(xiàn)的病理變化和功能障礙(或毒效應)。

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70七、危害性(Hazardness)危害性是指在藥物與機體接觸或使用過程中,能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危害性與毒性不同,任何一種藥物,不論其毒性強弱,其危害性的大小取決于動物是否與它接觸過。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71八、安全性(safety)安全性

為一有爭議的術語,一般指對健康不引起或只引起“可被接受”的輕微影響的危險程度。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72九、非損害作用(Non-adverseeffect)非損害作用亦稱無損害作用。一般認為非損害作用的特點是不引起機體形態(tài)、生長發(fā)育和壽命的改變;不引起機體功能變化(容量?)和機體對額外應激狀態(tài)代償能力的損傷。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73十、損害作用(adverseeffect)

損害作用與非損害作用相反。當機體與一種藥物間斷或連續(xù)接觸過程中,可出現(xiàn)了以下變化:1.機體的形態(tài)、生長發(fā)育出現(xiàn)不可逆的變化,壽命縮短。

2.機體功能或對額外應激狀態(tài)代償能力的降低,此種降低可以通過各種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或行為方面等指標檢出。

3.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能力的降低是不可逆的。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74十一、閾值(doorsillvalue)藥物使機體(人或實驗動物)剛剛開始發(fā)生效應的劑量或濃度。當劑量或濃度稍低于閾值時效應不發(fā)生,而達到或稍高于閾值時效應將發(fā)生。一種藥物對每種效應都可有一個閾值,因此,一種藥物有多個閾值。毒理學基本概念2/25/202375

第五節(jié)表示毒性的常用參數(shù)2/25/202376

指引起實驗動物急性中毒死亡的劑量(或濃度),是評價藥物毒性和危險性的一類重要參數(shù),常用有以下幾種:毒性上限指標

1.絕對致死量(LD100)或絕對致死濃度(LC100):指藥物能引起一群實驗動物全部死亡的劑量或濃度。

2.半數(shù)致死量(LD50)或半數(shù)致死濃度(LC50):指藥物能引起一群實驗動物50%死亡所需的劑量或濃度。2/25/202377

3.最小致死量(MLD或LD01)或最小致死濃度(MLC):指藥物在最低劑量組的一群實驗動物中僅引起個別動物死亡的劑量或濃度。

4.最大耐受量(MTD)或最大耐受濃度(LD0或LC0):指藥物在動物實驗中不引起實驗動物死亡的最大劑量或最大濃度。

5.致死劑量或致死濃度(LD或LC):籠統(tǒng)表示藥物對實驗動物引起死亡的劑量或濃度。2/25/202378

一般來說,LD50(LC50)受實驗動物個體差異影響相對較小,劑量反應關系較敏銳,重現(xiàn)性較好,因此,一般均以LD50(LC50)表示毒性上限。

LD50大,表示毒性?。籐D50小,表示毒性大。2/25/202379

閾劑量或閾濃度:指藥物在動物實驗中,只有個別動物在某項生理、生化或其它觀察指標出現(xiàn)最輕微效應的劑量或濃度,又稱最小有作用劑量。即剛剛有作用的劑量,常用指標有以下幾種:毒性下限指標

1.急性閾劑量或閾濃度(Limac):指一次接觸藥物所得的閾劑量或閾濃度。

2.慢性閾劑量或閾濃度(Limch)

:指長期連續(xù)接觸藥物所得的閾劑量或閾濃度。2/25/202380

3.最大無作用劑量或濃度(ED0或EC0)指藥物在一定時間內、按一定方式與機體接觸、按一定的檢測方法或觀察指標,均不能觀察到任何損害作用的最高劑量。

4.最小有作用劑量(中毒閾劑量)是能使機體某項觀察指標發(fā)生異常變化所需的最小劑量,即能使機體開始出現(xiàn)毒性反應的最低劑量。最小有作用劑量略高于最大無作用劑量。2/25/202381

毒作用帶(toxiceffectzone)是表示藥物毒性和毒作用特點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是一個范圍。毒作用帶

急性毒作用帶(Zac)=半數(shù)致死量(LD50)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劑量(Limac)

此值愈大,則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劑量與可能引起死亡的劑量(以LD50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