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2-63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計算得數是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讓學生能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進一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比較、聯想能力。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培養(yǎng)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在探索和討論的基礎上,正確計算得數是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解決相應的簡單問題。教學難點:理解算式的含義和認識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談話: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9的分與合,老師發(fā)現大家都很棒,掌握得很好。今天呢,我們要利用9的分與合學習一個新的知識,你們有信心能把它學好嗎?二、探究新知教授例題出示情境圖提問:瞧,你知道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運動嗎?誰能帶著數學的眼光,用三句話說說圖意。想一想,再舉手匯報。提問:你能根據圖意列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想一想,寫一寫,再和同桌說一說。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8=9 9-1=88+1=9 9-8=1提問:你能指著圖,說說1+8=9的表示什么嗎?8+1=9呢?小結:這兩道算式都表示把跳過的小朋友和沒跳的小朋友合在一起一共有9人,所以雖然這里8和1交換了位置,結果都是9.提問:你能指著圖說說9-1=8和9-8=1表示什么意思嗎?小結:把這兩道算式聯系起來看,從總人數里去掉跳過的人數得到沒跳的人數,從總人數中去掉沒跳的人數得到跳過的人數,兩道算式是緊密聯系的。從剛才的四道算式我們可以看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就用減法。聯想計算方法提問:如果去掉例題圖,計算1+8可以怎樣思考?8+1呢?9-1和9-8呢?教學試一試分花片小熊看到大家學的這么認真,給你們帶來了9個花片,請小朋友把它們分成兩堆,并根據自己的分法寫出四道算式,再和同桌說一說你的分法和算式。匯報分法和相應的算式。教師板書:2+7=99-2=77+2=99-7=23+6=99-3=66+3=99-6=34+5=99-4=55+4=99-5=4提問:如果不看花片,計算4+5該怎么想?5+4呢?觀察算式的特點,揭示課題。板書: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三、 鞏固練習做游戲,找朋友。隨機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一張卡片,卡片上有數字。老師提出要求:要加起來是9.進行對話:3在哪兒?3的朋友在哪里?3+6=9、6+3=9(這個游戲主要是讓孩子掌握得數是9的加法)想想做做第2題理解題意:提問:看大家玩的這么開心,小金魚也想跟你們一起玩。它給我們出了個題目,你明白它的意思嗎?快速搶答:老師讀算式,學生迅速報出算式結果。計時兩分鐘,獨立計算,集體訂正。4、想想做做第5題解決實際問題,先說圖意,再列式。: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填出幾道算式□+□=9 9-□二口先理解題意,再根據加法算式寫減法算式。想想如何寫能一個也不漏掉?四、 全課小結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與反思一、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 、用認讀、譯讀、思讀、背讀的方式教學;讓學生掌握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握文章的內容;(2) 、積累文言知識及重要文言詞語,并把握其詞義;如:郭、夫、委、去、域、兵革、親戚等;初步理解“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義;(3)、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能力目標(1) 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懂得戰(zhàn)爭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 強調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3)體會在敘述和議論中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3、德育目標(1) 強調“人和”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做人的道理;(2) 讓學生認識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 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二、 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三、 教學難點:論證結構的把握。四、 教學方法: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示范朗讀背景音樂六、課時安排:1課時七、教學過程:教學角度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估計時間第一板塊(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 導語。結合“赤壁之戰(zhàn)”,分析決定戰(zhàn)爭成敗、國家興亡的關鍵因素。2、 釋題。(嘗試讓學生釋題,初步理解“人和”)1、 學生調動積累知識分析,作出解答。2、 初步理解“人和”的意義。3分鐘第二板塊(認讀)(二)、作者及作品1、資料助讀(多媒體展示)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字子輿,偉大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后最有權威的儒學大師,二人并稱為"孔孟",被后世尊稱為"亞圣"。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宣揚"仁政”、"王道”,反對武力兼并,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睹献印肥侨寮覍W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yǎng)。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2、齊讀,鞏固記憶(三、朗讀課文1、 配樂范讀(多媒體展示)要求學生注意:讀音(準確)停頓(恰當)重音(突出)節(jié)奏(鮮明)2、 自由讀3、 個別讀(教師點評)男女生對抗賽3、 文學常識介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4、 學生齊讀,加深對“孟子”有關文學常識的記憶。5、 生聽老師范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音,劃出重音和停頓。6、 學生留意聽規(guī)則10分鐘
規(guī)則:本次比賽男女生各推薦一名小代表進行挑戰(zhàn),決出優(yōu)勝方。4、齊讀(教師對學生進行班集體團結意識的引導)7、 學生賽讀,對讀得好的加以鼓勵。8、 學生按要求齊讀課文。第三板塊(譯讀)(四)整體把握文意,理解重點詞1、 學生再讀課文,能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2、 引導學生分析重點語句,并注意其修辭手法。①通假字: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古今異義詞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義,內城今義,城墻郭:古義,外城今義,姓氏委而去之去:古義,開今義,往、到親戚畔之親戚:古義,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義,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池非不深也池:古義,護城河。今義,指水塘。詞類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卜不以兵革之利域:名詞用作動詞,限制固:形容詞用作動詞,使 鞏固威: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環(huán):名詞作狀語,圍分析句子修辭手法9、 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老師對自己的要求。10、 學生參照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再加上平時知識的積累,翻譯全文,注意重點詞語。11、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重點語句。15分鐘
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頂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對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排比:增強文章氣勢雙重否定:增強肯定,強調地理優(yōu)勢3、 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句子,其他學生幫助翻譯。4、 整體翻譯課文教師點撥(多媒體展示)12、 學生做小老師,翻譯其他學生提出的疑難句子。13、 學生個別翻譯課文,其他學生注意查漏補缺。
第四板塊(思讀)五、梳理課文1、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觀點(多媒體展示相關題目)(1) 、文早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 、作者得出什么結論?(3)、作者是如何證明中心論的?2、 抽樣提問,由其他學生補充3、 教師最后明確(多媒體展示)解答:(1) 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 舉例論證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qū)區(qū)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道理論證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 “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3) 文章得出的結論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總結結構圖,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多媒體展示)14、學生邊讀邊思考,共同合作討論、交流,并作發(fā)言。15、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16、學生在理解結構圖的基礎上,試背誦。10分鐘第五板塊(悟讀拓展)六、自主評價,擴展思維(1)、結合現實、歷史,舉出一兩個能證明孟子“人和”觀點的例子。(多媒體展示)1、 商紂王不體恤民情,導致商朝滅亡;秦王嬴政施行暴政,導致秦王朝被陳勝、吳廣兩位農民推翻;2、 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驗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結論;3、 《曹劌論戰(zhàn)》中莊公取信于民,17、學生調動課內及課外積累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舉例。5分鐘
以少勝多取得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鄒忌諷齊王論戰(zhàn)》中齊威王廣開言路,君臣團結一心,使其他各國皆朝于齊;4、 近代淮海戰(zhàn)役,因為中國人民的團結一心,以少勝多;5、 中國的"抗擊非典”“抗洪”“抗雪災”“抗震救災”,都體現了中國人民的眾志成城;6、 中國自古以來倡導“人和”,使中國走向世界。(08奧運開幕式的"和”字活字印刷術)。7、 18、引導學生加深對孟子“人和”思想現代意義的體會。第六板塊(作業(yè)布置)七、作業(yè)布置(多媒體展示)(1) 背誦及默寫全文;(2) 搜集與"人和”有關的名言警句;(3) 推薦“孟子”書目。19、 學生課下獨立完成。20、 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2分鐘教學反思:本文是一片文言文,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每一次的先學后教都注重學生的合作。因為合作學習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專長,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梢猿蔀樾〗M的代言人,一部分在學習成績上有失落感的同學,可以在合作學習中找準自己的閃光點,對自己的能力自我肯定,增強學習信心,也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真正感受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倍?/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螺旋藻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天津市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航空客運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解錳廢渣處理行業(yè)競爭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長江大學《設計軟件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強化學習(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體育學院《食品分析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研究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氣控制線路的設計和元器件選擇
-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專家共識
- 注塑一線工資考核方案
- 工程質量回訪記錄
- GB/T 18268.1-2010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的電設備電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第三節(jié)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圓周運動》課后練習(有答案解析)
- 施工進度計劃-報審表本
- 基于單片機的老人跌倒報警裝置獲獎科研報告
- 呼吸機及管路的管理課件
- 維修質量檢驗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