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7頁共67頁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交通與數(shù)學》教案范文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交通與數(shù)學》教案范文。教學目的:1、能運用周長、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2、結合詳細情境,感受數(shù)學在交通中的應用,獲得初步的數(shù)學理論活動的經歷。教學準備:掛圖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在我們日常的交通生活中,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數(shù)學在交通中的應用。二、步行中的數(shù)學問題1、邊談話邊出示小東從家里走到學校的兩幅圖片,理解圖意。①這兩幅圖有什么變化?②從圖中你能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小東從家到校用了10分鐘,,他每分鐘走65米。2、先獨立考慮并解答以下問題,然后小組交流討論。①小東家到學校大約有多少米?65×10=650〔米〕②小東每天上學和放學至少走多少米?650+650=1300〔米〕或650×2=1300〔米〕③假如中午回家吃飯,小東每天上學、放學至少走多少米路?1300+1300=2600〔米〕或1300×2=2600〔米〕或650×4=2600〔米〕3、小東家在6樓,小東每上一層樓大約用12秒,他在1分時間內能從一層走到家嗎?①學生獨立考慮并計算。[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12×6=72〔秒〕的錯誤。]②幫助解決問題:小東共上了幾層樓?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從1樓到6樓共走了幾層?〔5層〕③訂正:小東從一層到家的時間是12×5=60〔秒〕=1分三、買火車票的數(shù)學問題1、出示一張火車硬臥票價表,引導學生觀察票價表理解題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圍中票價是固定不變的。2、出示問題,先獨立解答,再組織交流。①北京到鄭州有689千米,每張票多少元?買4張需多少元?先明確689千米是在671~700千米之間,找到相應的票價為每張156元;買4張就是156×4=624〔元〕②鄭州到長沙有898千米,每張票多少元?買3張票,500元夠嗎?191×3=573〔元〕500元不夠③北京到長沙有1587千米,每張票多少元?〔310元〕④張叔叔預定2張北京到長沙的火車硬臥票,每張需要交手續(xù)費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票價+手續(xù)費=310×2+5×2=630〔元〕四、線路圖中的數(shù)學問題1、出示小明家到學校的道路圖,獨立觀察并考慮:從小明家到學校有幾條路可走?估計走哪條路最近。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想的?3、算一算:最近的路大約有多少米?〔將計算各條路的長短與觀察路的長短兩方面結合起來?!?80+150+190=620〔米〕五、課后理論活動1、找一找交通中的數(shù)學問題,與同伴說一說。2、交通標志知多少:通過向父母長輩、交通警察請教,上網(wǎng)、看書查詢,認識一些交通標志,比一比誰認識的交通標志多。f132.更多教案延伸閱讀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分桃子》教案教學目的:1、知識目的:探究并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能正確進展計算。2、才能目的:結合詳細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才能。3、情感目的: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絡,培養(yǎng)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探究、掌握、標準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方法。教學難點: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算理及書寫格式。教具準備:口算卡片、桃子圖等。學生每人準備4籃桃子圖和8個桃子。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筆算:48÷6=說說算理。二、動手操作,探究算理。師板書例題〔有4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個?〕師:該怎樣列算式呢?師根據(jù)學生答復并板書:48÷2=解決48÷2=師:48÷2你們會算嗎?我們可以用桃子來分一分?!舱垖W生分桃子。〕1、用小木棒代替桃子,先分四捆,每捆10個,每個猴子分兩捆〔20〕,剩下8個每個猴子分4個,所以每個猴子分得24個。2、交流口算方法:40÷2=208÷2=420+4=243、嘗試寫豎式。談話:假如做題都用實物分一分,那太費事了,而且我們以后還會學更大數(shù)的除法,經常是不能直接口算出答案的,那么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列豎式來計算〕前面我們復習了商是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如今出現(xiàn)了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你們會不會寫豎式呢?大家想一想,分桃子用了兩次,寫豎式時要分幾步來寫,大家試一試,寫出豎式。同桌兩個人可以討論,不會寫,也可以看課本第54頁。展示同學在試寫豎式中有代表性的幾種豎式,進展評講?!矠榱瞬粊y,又讓人看得清楚,寫豎式時,一般都采用逐位除的方法?!?、師結合分桃子,標準豎式寫法。因為先分整籃,所以先把4平均分兩成2份,得到2,商在什么位上?〔十位〕為什么?〔表示2個十〕下面算2乘2得4,4表示什么?〔表示分掉了4籃桃子〕,4減4得0,因為還沒分完,這里不寫0,整籃的分完了,就要分單個的,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8落下來放在這里除,把8個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個,所以商4,寫在什么位上?〔個位〕,2乘4得8,8表示什么?〔表示分掉了8個桃子〕,8減8得0,0表示分完了,沒有剩余。5、寫豎式時應注意什么?筆算時,從被除數(shù)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四.三只猴子分桃談話:兩只小猴都分到了24個桃子,正準備回家,,他們的好朋友來了。不能讓好朋友空手回家呀,于是決定把48個桃子重新平均分給3個小猴,每人能分得多少呢?該怎樣列式?6、鼓勵探究算法師:請同學們動手分,邊分邊想,把48平均分成3份,應該先怎樣分,再怎樣分?根據(jù)分的過程,試著列出除法豎式?!矊W生活動〕師:大家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根據(jù)分的過程,你是怎樣列出豎式的,并選出小組發(fā)言人,代表你們組的發(fā)言。7、指生發(fā)言師:大家評價一下,這兩位小老師當?shù)迷趺礃樱?、總結歸納計算方法。師:觀察黑板上的豎式,都是從哪一位除起?〔十位〕每次出得商寫在什么位上?〔去除被除數(shù)十位時商寫在十位上,去除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時,商寫在個位。三、分層練習,穩(wěn)固新知。1、完成48÷469÷386÷2的豎式。四、老師總結筆算時,從被除數(shù)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值得表揚。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案第十單元總復習教學目的:1.通過系統(tǒng)的復習,使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2.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進步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3.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4.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親密聯(lián)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才能。教學課時:4課時第一課時教學日期:教學目的:1.進一步加強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才能和估算才能。重點難點:1.連續(xù)進位的加減法和連續(xù)退位的加減法。2.培養(yǎng)并使學生會解決有余數(shù)除法的問題。教具:算卡片,投影教學流程:一、復習出示口算卡片,學生說結果。二、根本復習1.120頁第一題。學生先估計再計算。出示黑板上的題,錯在哪里。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如何進展計算?2.課本第120頁第2題。3.課本第120頁第3題。4.學?;厥諒U電池,三年級四個班共回收廢電池38節(jié),平均每個班回收幾節(jié)?還剩幾節(jié)?5.課本第121頁第4題。三、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了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和有余數(shù)除法,大家要注意在做加減法列豎式時,數(shù)為要對齊。第二課時教學日期:教學目的:1.使學生理解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算理和掌握計算方法,能解決一些乘法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理解周長的意義,能純熟的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才能。重點難點:1.可以純熟、正確地進展筆算和估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才能。教具:口算卡片,投影片教學流程:一、復習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得數(shù)。二、根本練習1、課本121頁第5題。學生估算后連線。計算后驗證。2、課本第121頁6題。3、買兩個書包,一共需要多少元?學生獨立完成。4、三年二班組織羽毛球比賽,買6副,一共需要多少元?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5、什么是周長?怎樣計算一個圖形的周長?6、課本121頁第7題。7、小麗家的餐桌布是正方形的,邊長1米,桌布的四周縫著一圈金線,請你算算這圈金線的長度。三、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計算時大家要養(yǎng)成估算的好習慣。課后反思:第三課時教學日期:教學目的:1.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進率,并能進展簡單的計算和估算。2.幫助學生穩(wěn)固所學的長度、質量單位及進率,使學生能正確地使用,進步學生的應用才能。3.對學生進展珍惜時間的教育。重點難點:加強生活實際的聯(lián)絡,培養(yǎng)學生的才能。教具準備:投影片,鐘表教學流程:一、復習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時間、長度和質量單位?二、根本練習1.2時=〔〕分180秒=〔〕分3千米=〔〕米300分=〔〕時7米=〔〕分米7噸=〔〕千克2.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獨立在書上完成?!?〕全體交流,輪流說正確答案。3.填上適宜的單位。4.列式計算〔1〕5噸比3000千克多多少噸?〔2〕2千米比3000米少多少千米?〔3〕1時與90分相差多少分?5.早晨8點到中午11點30分,經過〔〕時〔〕分。6.一輛小貨車的載重量是500千克,10輛這樣的小貨車共能裝貨多少噸?三、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還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呢?課后反思:第四課時教學日期:教學目的:1.進一步穩(wěn)固對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理解含義,并能使學生正確、純熟地計算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2.使學生能用分數(shù)與別人交流,并能對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分數(sh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重點難點:能應用分數(shù)表達自己的見解,進步分析^p問題、解決問題的才能。教具準備:投影片,小彩筆教學流程一、復習梳理1、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學期我們學會了分數(shù)的哪些知識?板書: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讀、寫分數(shù)比擬大小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2、這些知識中哪些你有點忘記或者還有問題的?二、根本練習1、看圖說一說能否用分數(shù)表示,能的說出分數(shù)。2、抽取其中一個分數(shù)說一說各局部名稱。3、比擬大小問:你能比擬題1中哪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生自由比擬〕問:你是怎樣比擬這些分數(shù)的大小的?練習:從小到大排一排①2/108/106/10②1/51/101/7③1/83/81/164、加減法1/4+2/4=8/10-1/10=2/5+3/5=1-8/10=1/8+3/8+2/8=8/9-2/9-5/9=說一說:計算這些分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練一練:數(shù)學書126頁第9題、第10題。5、解決問題①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用這樣的1份做幸運星,3份做花,做幸運星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幸運星比做花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這杯水的非常之二,第二次喝了這杯水的非常之五,還剩這杯水的幾分之幾沒喝?三、拓展練習1、完成123頁第12、11題指導第11題先問:你覺得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數(shù)?練習并校對可能有學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老師可問:這幾個分數(shù)的大小是怎樣的?2、說出涂色局部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①〔見課件〕②完成123頁動腦筋3、爬山坡比賽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時,東東用了八分之二小時,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時,誰跑得最快?教學反思: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認識周長教學目的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周長的含義。2.使學生通過圍、量、算等詳細的活動,自主探究測量、計算周長的方法。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絡,開展數(shù)學考慮,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周長1.剪一剪。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浅5靡獾目ㄍ^像圖片〔電腦演示:三幅卡通頭像圖片〕,認識它們嗎?在三幅卡通頭像圖片中,你最喜歡誰就把它從紙上剪下來,看誰剪得又快又好!學生拿出圖片,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卡通頭像。2.說一說。討論:你是怎樣剪的?〔沿著頭像的邊剪的〕學生互相評價剪出的作品,體會頭像的邊的意思。小結:沿著頭像的邊剪,就是沿著頭像四周的邊線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頭像四周的邊線嗎?〔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間互相指一指〕提醒:頭像四周邊線的長就是頭像的周長。〔板書:認識周長〕二、提供實例,認識周長1.教學例題。出示游泳池圖:這是一幅兒童游泳池圖,你能指出它四周的邊線嗎?指出:游泳池圖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池口的周長。出示樹葉圖:你能指出樹葉四周的邊線嗎?指出:這片樹葉四周邊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2.練一練?!?〕“想想做做”第1題。提問:你還能指出我們身邊一些物體某一個面四周的邊線嗎?學生可能指出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課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體的面的邊線,并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分別指什么。〔2〕“想想做做”第2題。出示題目。談話:你能描出這些圖形的邊線嗎?請同學們拿出水彩筆,在書上第62頁第2題上描一描。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業(yè),互相評價。提問:我們描出的每個圖形的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什么?三、引導探究,測量周長1.自主探究。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呢?請同學們看這三件物品?!渤鍪鹃L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的硬幣〕先在小組里討論怎樣測量它們的面的周長?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學生可能想到量、圍、滾等不同的方法。組織活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這三件物品,小組分工合作,用你認為適宜的方法,分別量出它們的面的周長。學生按要求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硬幣面的周長,老師參與學生的活動。2.反應。提問: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測量長方形名片的周長的?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方法:〔1〕量出四條邊的長,再相加;〔2〕量知名片的長和寬,再計算;〔3〕用一根細線沿名片的邊線圍一周,再量細線的長;〔4〕把名片沿直尺的邊翻動一周。比擬: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長,在這些方法中,你比擬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提問:你是怎樣測量五角星紙片的周長的?有不同的方法嗎?再問:你認為測量五角星的周長,用什么方法比擬適宜?〔量出其中一條邊的長,再用這條邊長乘10〕提問:你是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的?〔學生可能會用圍或滾的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追問: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幣的周長,而要用圍或滾的方法呢?3.小結。提問:你學到了哪些測量周長的好方法?在測量周長的活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談話:看來測量周長要根據(jù)物體形狀的不同,靈敏地選用適宜的方法,才能到達的效果。4.教學“試一試”。出示題目。提問:你有方法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自己先試一試。反應:你是怎樣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學進展交流。5.“想想做做”第4題。出示題目。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學生搶答,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6.“想想做做”第5題。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四、拓展延伸,提升認識談話:請同學們拿出這樣的一片樹葉,你有方法量出這片樹葉的周長嗎?〔在討論不同方法的根底上,明確用圍的方法測量樹葉的周長〕談話:請同桌同學合作,用圍的方法測量這片樹葉的周長。學生活動,老師巡視。反應測量的結果,并說一說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課件演示:用細線沿樹葉的一周圍一圈,最后展開細線,量出樹葉的周長。五、課堂總結提問: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周長,你有收獲嗎?假如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周長的認識,你想說些什么?談話:認識了周長,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其實,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欣賞短片: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談話: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總說明“認識周長”的教學設計凸顯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賦予教學內容更豐富的內涵,為學生的課堂學習開拓了非常廣闊的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課堂的生命活力來自于學生對事件或事實的感受、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敏感、好奇,來自于豐富活潑的猜測、假設,來自于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辯、啟迪、認同,更來自于探究過程中的時而山窮水盡、時而柳暗花明的驚奇和喜悅。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在尊重教材的根底上,靈敏使用教材,把對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分解為認識邊線、認識周長兩個階段,并創(chuàng)造性地把對邊線的認識融于學生熟悉、喜歡的卡通圖畫之中,使學生的認識經歷了豐富的感知過程。剪一剪、指一指、說一說、描一描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探究活動中充分地理論著、考慮著、感受著……如此豐富的感受之后,周長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課堂的生命活力表達在老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考慮、交流、理論、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之后,老師設計了一個小組活動,要求小組成員討論如何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一元硬幣的面的周長,鼓勵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考慮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在這樣開放的探究空間中,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雙向的交流、動態(tài)的建構,師生分享著開展的快樂,成長的愉悅。課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發(fā)現(xiàn)、提升數(shù)學的美,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讓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享受的家園。本課的完畢環(huán)節(jié),老師安排了“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短片欣賞,一個個鮮活的畫面,使學生對周長的理解進一步得到深化,學習數(shù)學的情感也由此被進一步激發(fā)。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第七單元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局部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大小。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3.在理解分數(shù)意義的根底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shù)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意識。課時:5課時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93頁。授課時間: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擬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shù)學考慮與語言表達才能。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擬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教具、學具準備:實物投影儀、蘋果、圓片、正方形紙、紙條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出示蘋果1、把這4個蘋果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假如分得比擬公平,每人分幾個?學生說出想法后,老師板書:平均分。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1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一半提問:一半蘋果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引出并板書課題:分數(shù)。(二)動手操作、探究交流,獲取新知1、認識1〕、老師演示分蘋果。指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指導學生讀寫3〕、學生活動:用紙片折出它的,并寫上。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局部是原圖的?哪些不是?說出理由。2、認識1/4〔1〕要得到一個蘋果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么表示出來?怎么寫?〔2〕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1/4。〔3〕老師演示把一個蘋果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份之一?!?〕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shù)都是分數(shù)?!踩痴J識其他分數(shù)1、你們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shù)〔幾分之一〕嗎?〔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認識其他的分數(shù)?!?〕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說一說各自的分數(shù)。2、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菜摹潮葦M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1、出示第一組圖1/2和1/4?!?〕猜測:哪個分數(shù)大一些?〔2〕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討論信息?!?〕演示1/2和1/4比擬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2、獨立探究,完成第二組圖片,1/4和1/3的比擬,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擬的?3、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shù)的比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比擬大小的根本方法。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等2題。〔五〕作業(yè)完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教學反思:第二課時:幾分之幾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4頁~95頁。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知道分數(shù)各局部的名稱,能比擬分母一樣的分數(shù)的大小。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shù)學考慮與語言表達才能。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擬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教具、學具準備:正方形紙,彩紙條教學過程: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大家還想再認識其他的分數(shù)嗎?提醒課題板書:幾分之幾?!惨弧辰虒W例41、學生小組合作,每個學生將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涂出幾份,寫出涂色局部是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再在小組內交流。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出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理解:四分之幾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組成的,它與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數(shù)不同?!捕辰虒W例51、讓學生把1分米長的彩紙平均分成10份;2、把1條彩紙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板書:1/10把1條彩紙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板書:2/103份是它的幾分之幾?……讓學生類推出十份之幾就是幾個非常之一。3、小結:像2/4、3/4、2/10、7/10…這樣的數(shù),也是分數(shù)。4、讓學生再說出一些其他分數(shù)。5、認識分數(shù)各局部的名稱。6、完成教科書第94頁的“做一做”第1題。〔三〕教學例61、出例如6第一組圖2/5和3/5;1〕猜測:哪個分數(shù)大一些?2〕讓學生同桌一級,分別在長方形紙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們放在一起進展比擬。3〕演示2/5和3/5比擬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2、出例如6第二組圖讓學生獨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擬,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擬的?3、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shù)的比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組同分母分數(shù)比擬大小的根本方法。4、完成教科書第95頁“做一做”第2題?!菜摹匙鳂I(yè):教科書第97頁第4、5、6題。教學反思:第三課時: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9頁~100頁教學目的: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2、在理解分數(shù)意義的根底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shù)加減法的實際問題。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才能和解決問題的才能。教具、學具準備:西瓜圖片,圓片,方格卡片教學過程:〔一〕課前練習1、填空1〕3/4里有〔〕個1/42〕2/5里有〔〕個1/53〕4/8里有〔〕個1/84〕5/9里有〔〕個1/9〔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題展示情境圖內容,讓學生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根據(jù)學生的答復引出課題: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二、探究新知1、教學分數(shù)的加法1〕讓學生借助學具計算:2/8+1/82〕學生交流請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3〕老師用教具演示2/8+1/8的過程。讓學生理解分數(shù)加法的算理。2、教學分數(shù)的減法1〕用教具演示從5/6里減去2/6的過程2〕讓學生說出老師演示的過程3〕讓學生根據(jù)老師演示的過程列出算式4〕提問:5/6表示幾個1/6?2/6表示幾個1/6?5〕引導學生說出算理并計算3、教學例31〕出示1個圓片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用分數(shù)表示是幾分之幾?2〕用教具演示減的過程3〕讓學生說一說演示的意思。4〕學生根據(jù)演示列出算式1-1/4=5〕讓學生計算6〕全班交流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4、學生先討論,然后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5、練習教科書第100頁的1、2題三、作業(yè)教科書第頁的1、2題教學反思: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六單元教案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教學目的:1.使學生可以比擬純熟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2.使學生經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學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3.使學生可以結合詳細情境進展乘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4.使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課時:11課時第一課時口算乘法日期:教學內容:教科書p68中的主題圖。教學目的:1.使學生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2.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乘法。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能純熟用乘法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6×48×59×77×56×89×7二、結合生活情況使學生加深體會乘法的含義。1、教學p68的主題圖。〔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科書p68中情境圖??紤]:①、這幅畫面是什么地方?②、你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有什么游戲工程?!?〕、在小組中互相說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容?!?〕、各小組代表匯報?!?〕、老師板書學生匯報的數(shù)據(jù)。〔5〕、師:根據(jù)你們提供的信息〔條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里議一議。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學生匯報?!猜浴场?〕、師:這些活動,你們在哪親身體驗過呢?3、體會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師:除以上這些數(shù)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題,并使用乘法計算?學生通過考慮,自由答復。三、練一練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四、全課小結。〔略〕教學反思:第二課時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乘法日期:教學內容:教科書p68——69,練習十五1、2、3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會進展相應的口算。2、使學生知道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簡便算法。教學難點:理解一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法。教學過程:一、復習。①6個十是多少?②8個百是多少?②40是幾個十?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十多少?1200是幾個十?12個10是多少?12個百是多少?800是幾個百?二、探究新知。1、示情境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2、出例如1,進展教學。⑴、出示情境圖1。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要多少錢?師:有誰想解決這個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①、學生獨立考慮。②、自由匯報。生1: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生2:10個2相加是20。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個10。。。。。。。③、老師肯定,鼓勵說得好的學生,然后板書。2×9﹦18〔元〕2×10﹦20〔元〕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⑵、出示情境圖2。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①師:這個問題,小精靈問同學們會做嗎?,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互相討論并計算。②學生匯報,上臺板演,學生評議。三、穩(wěn)固練習。1、完成教科書p69“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同桌訂正答案。通過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完成練習十五中的第一題口算,學生獨立完成。3、練習十五的第2、3題,分小組討論完成,匯報。四、課堂小結。1、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2、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教學反思:第三課時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乘法日期: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0頁例2,練習十五第4,5,6題。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體驗估算的過程,初步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1、、用多媒體幻燈片逐一出示各種圖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問題。內容:郵局郵票出售處,有的郵票一枚80分,有的郵票一枚60分。百貨商店鞋柜,一雙旅游鞋78元,一雙皮鞋164元。電影院售票處:日場一張電影票15元,夜場一張電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約2米,小袋鼠蹦跳33次。文具商店柜臺,每合圖釘120個,每包日記本25本。2、出示教科書第70頁例2主題圖:三年紀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根底上,補充提出假如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二、嘗試解決。1、老師先請學生猜一猜帶250元夠不夠?再請學生考慮怎么知道我們猜得對不對呢?看看小精靈是怎么說的?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約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3、啟發(fā)學生想出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整十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口算。我們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估算。4、因為8×30﹦240,所以8×29的積比擬接近240。我們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靈介紹約等號??梢妿?50元夠買門票。三、拓展引伸估計以下幾道乘法算式的積大約是多少?32×649×5218×4581×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明各應看成幾百或幾十。說明因數(shù)是三位數(shù)時,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既可。四、穩(wěn)固練習。1、完成教科書第70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估算的過程。2、教科書第4題,讓學生獨立完成。3、同上課開場時呈現(xiàn)的幾個問題情境和學生們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估算結果,找出答案。4、請學生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五、全課小結1、這節(jié)課開頭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的?2、上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教學反思:第四課時練習課日期:教學內容:練習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通過訓練,體會到乘法在生活中.2、能初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培養(yǎng)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觀察問題的才能和思維才能。教學過程:一、引入〔略〕二、解決問題。1、出示教科書p73第8題,先由學生獨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檢查訂正答。2、出示教科書第73頁第9題。①先由一名學生讀題。②師: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你會列算式嗎?然后學生獨立完成。3、教科書p73第11題為開放題,學生能寫多少算多少寫對既可。4、出示教科書p73第7、10題①分小組討論,由組長將討論結果記下。②小組匯報,說說是怎樣想的?③小組派代表上臺板演。學生評議。5、出示教科書p73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并說一說。三、課堂小結1、今天的訓練,你還有什么想說的?2、老師小結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反思:第五課時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乘法日期: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4頁例1,練習十六第1——4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經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2、培養(yǎng)學生獨立考慮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出例如1情境圖。師: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麗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專刊。他們要用美麗鮮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師: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呢?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合大約有多少枝彩筆?師:假如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shù),該怎么辦呢?小精靈問: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二、討論交流師: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師:這道題該怎樣算呢?1、讓學生考慮,計算擺一擺小棒或畫圖等。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寫出來。2、算完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4、老師巡回理解各組的情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5、全班匯報。老師將匯報板演在黑板上。三、介紹豎式。12。。。。。。因數(shù)×3。。。。。。因數(shù)——36。。。。。。積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題,老師巡視理解情況。四、穩(wěn)固練習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yè)。每道題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五、小結〔略〕教學反思:第六課時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乘法日期:教學內容:教科書p76例2,練習十七的第1、2、3題。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知乘法處處在生活中。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維才能。教學過程:一、復習〔略〕二、討論交流1、學生觀察情境圖。這幅圖是在什么地方?2、教學p26中的例2。師:這道題應該怎樣算?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⑴、將圖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達出來。⑵、出示小精靈的問話:你能算出王老師買了多少本連環(huán)畫嗎?⑶、學生獨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同學聽。⑷、各組代表匯報本組的各種算法,并說說本組的新發(fā)現(xiàn)。⑸、老師將小組的匯報板演到黑板上。三、做一做學生在練習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老師巡視理解情況。四、穩(wěn)固練習1、練習十七題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2、練習十七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說說為什么用乘法計算。3、練習十七題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五、全課小結。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還有什么想說的。2、老師小結〔略〕教學反思:第七課時連續(xù)進位乘法教學內容:p79例4。教學要求:掌握一位數(shù)乘法中連續(xù)進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展計算。教學過程:一、知識鋪墊:1.復習乘法豎式計算。2.計算517×3后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么?二、新課教學。1.p79例4的教學。(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看圖列出乘法式子(2)先由學生試算,通過集體評論訂正、進展學習。(3)把例4與例3的豎式對照,找出異同點,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2.小結:“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時應注意:用一位數(shù)乘第一個因數(shù)的某一位時,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shù)?!比?、練習設計:1.p79“做一做”訂正后,讓學生找出哪一道題最容易出錯,為什么?2.填上適當?shù)臄?shù):四、課堂作業(yè):p80第1題教學反思:第八課時連續(xù)進位乘法練習課日期:教學內容:課本p80第2題—第4題補充練習教學目的:1.能正確地、純熟地應用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法那么進展計算。2.通過練習,表達認真、細致的重要性,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教學過程:一、知識鋪墊: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法那么。二、練習設計:1.聽算:(只寫得數(shù))500×721×4320×31000×9430×22.找出下面各題的錯誤,并改正135×5=525269×6=65644273×5=84563.計算下面各題。(1)5乘173是多少?(2)4個2531是多少?(3)23的2倍是多少?4.課本p80第2、3題。其中5.第4題可用比賽形式(看誰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或3分鐘內全做對的給予表揚。6.做好練習的訂正工作。三、作業(yè):1、345×489×6798×369×5教學反思:第九課時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日期:教學內容:零乘任何數(shù)得零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2.使學生掌握第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教學準備:3個盤子,6個蘋果.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答.3×4表示幾個幾相加?2×5表示幾個幾相加?2.第二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法那么。二、新課1.教學認識零乘任何數(shù)都等于零.老師:要求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蘋果,用加法怎樣列式?學生答復后,老師板書:0+0+0二0老師:用乘法怎樣算?想一想是求幾個幾相加?學生答復后,老師板書:0×3二0老師:“0×3”表示什么呢?(3個0相加.)老師:“0×3”表示3個0相加,結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為什么?(0×5表示5個0相加,結果得0.老師在黑板上板書下面兩組算式:3×4=5×6=4×3=6×5=讓學生說出得數(shù)后問:每一組的得數(shù)怎么樣?(都相等.)老師:我們剛學過0X3=0,那么3×0得多少呢?學生答復后,老師在0×3=0下面板書出3×0=0,再出一組算式0×9和9×0讓學生答復得數(shù)是多少,最后出0×0讓學生填,得出0×0=0.老師小結:大家看這些算式(指著上面的算式),0乘一個數(shù)和一個數(shù)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老師把寫好“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這句話的小黑板掛出來,讓學生一齊讀一遍.3.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4.教學例題.老師先出示112×4,讓學生用豎式計算.訂正時,讓學生說說用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然后將第一個因數(shù)112改為102.老師:102×4,第一個因數(shù)中間有0,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同112×4是一樣的.乘的時候也要用第二個因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的每一位數(shù).第一個因數(shù)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積是0,要在積的十位上寫0.老師邊說邊把算式的得數(shù)寫出來.三、課堂練習做練習五中的第1題.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老師進展個別輔導,然后集體訂正.指名讓一兩個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四、作業(yè)讓學生做練習五中的第2、3題.教學反思:第十課時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日期:教學內容: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可以正確地計算.教學過程:一、復習老師先把教科書中的復習題按下面的格式寫在黑板上.20×312×4200×3120×42000×31200×4然后讓學生口算,老師逐題從上到下分別寫出左右兩組題的得數(shù).然后提問:觀察每一組題,第一個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乘積有什么特點?怎樣算比擬簡便?老師總結學生的答復: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個因數(shù)乘第一個因數(shù)中0前面的數(shù),再看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shù)的后面添幾個0.二、新課1.教學例9.老師出例如題350X3,提問學生:這道題怎樣用筆算?老師再提問:還有更簡便的算法嗎?學生答復后,老師告訴學生: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的0可以先不計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數(shù),最后再把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的0、落下來.然后讓學生列豎式用簡便算法計算.老師接著出示2500X3,讓學生用簡便方法試算.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指導學生做“做一做”中的題目時,可先讓學生獨立做,老師要注意巡視,理解學生計算的情況.三、課堂練習1.做練習六的第1題。讓學生獨立做,老師注意行間巡視,理解學生豎式寫得對不對,有什么問題.然后集體訂正,結合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說明.2.做練習六的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直接把得數(shù)寫在教科書上.老師理解學生在2分15秒內全做完的學生有多少,哪些學生還沒有做完.然后集體訂正.3.做練習六中的第3題.學生做前老師提問:“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4.做練習六中的第4題.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老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然后集體訂正.四、小結(略)教學反思:第十一課時整理復習日期:教學內容: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教學目的:1、整理和復習筆算乘法。2、可以利用乘法筆算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學過程:一、整理和復習筆算乘法1.做整理和復習中的第1題。指名不同的學生讀出每個算式,并說出得數(shù).2.做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筆算乘法的計算法那么,再說一說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錯。二、整理和復習口算乘法讓學生口算下面各題.20×450×314×21000X×56×30200×4500×3140×2800×6320×3讓學生豎著口算每一組題目.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每一種口算乘法應該怎樣算.接著讓生口算第3題。三、課堂練習1.做整理和復習中的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做一做,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2.做整理和復習中的第5題.先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讓學生根據(jù)豎式說得數(shù)是怎么樣算的。3.做練習七中的第1題.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老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然后集體訂正.4.做練習七中的第2題.讓學生用豎式計算,并把得數(shù)寫在教科書上。四、數(shù)學游戲老師先說明游戲的內容并把2、3、4、5、6寫在黑板上并舉例說明一個數(shù),把這個數(shù)連續(xù)乘2、3、4、5、6的意思.然后說一個14以內的數(shù)并宣布游戲開場,讓全班學生一起。教學反思: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認數(shù)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班有多少名學生?我們三年級有幾個班?每班人數(shù)都差不多,大約共有多少人?〔指名說〕你知道我們全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嗎?二、教學新課〔一〕感知“萬”1、同學們,你知道這是哪兒嗎?〔指名說〕2、誰來猜一猜這個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讓學生猜一猜〕師:這個體育館大約能坐一萬人。假如我們全校的學生都去看比賽的話,可以坐得下7個像我們這樣的學校的學生。問:這個體育館大不大???3、[出示圖]同學們請看,這是一個學校給殘疾人的捐款,你知道他們一共捐了多少錢嗎?〔指名說〕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4、一共有一萬元捐款,那幾個一千是一萬,〔生說,師板書〕一萬里面有幾個一千?5、請同學們摸一摸這張紙,你有什么感覺?〔指名說〕那假如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高呢?誰來猜一猜?〔指名猜〕老師這兒有兩包紙,每包五百張,一共一千張,一萬張需要這樣的幾包?咱們用尺來量一量它的厚度?!舱垖W生演示量的過程〕得出:大約有10厘米。問:一萬張紙要幾個這樣的一千張?〔指名說〕也就是有幾個10厘米那么高?得出:大約有1米高。6、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一萬張紙疊起來大約有多高。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什么是周長》教案教學目的:1、結合詳細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詳細情景,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親密聯(lián)絡。3、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重點難點:認識周長,深入感悟周長的含義。教具學具:課件、直尺、各種實物、卡片。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師:同學們,有兩個小螞蟻由于昨天晚上特別不聽話,蟻爸爸罰他們繞運動場跑一圈,但是一只小螞蟻跑后爸爸允許他去休息,而另一只卻被爸爸罰跑兩圈,這是為什么呢?〔出示課件〕。觀看螞蟻爬樹葉的動畫〔FLAS____演示兩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一只小螞蟻爬了一周,而另一只小螞蟻爬了一半〕師:為什么一只小螞蟻休息了,而另一只小螞蟻要被罰跑呢?休息了的小螞蟻繞著樹葉爬了多少,另一只呢?指名答復,師根據(jù)答復,適當板書:一周的長度師:真棒!一只小螞蟻爬了一圈,也就是一周,而另一只小螞蟻爬了一半〔課件顯示樹葉一周的邊線〕師:這個“樹葉一周的長度”它有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樹葉的周長〕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什么是周長》〔板書〕二、自主、合作探究1、看一看〔1〕課件播放,鉛筆繞圖形的一周,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課件播放,小明繞著操場跑步,小明跑的一周的長度就是跑道的周長。2、摸一摸〔1〕摸一摸手中樹葉的邊線〔強調從哪起摸,到哪,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场?〕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的邊線?!矎娬{:這一周的長度就是葉面的周長?!场?〕摸一摸課桌面的邊線?!矎娬{:這一周的長度就是葉面的周長?!场?〕找黑板的周長師:黑板的周長在哪?誰能上來指出來?請一生用米尺指出來,師在學生起點處做個記號,回到起點時又做記號?!苍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生活中的物品的邊線,初步感知體驗到周長要從起點開場,最后還要反回到起點〕3、描圖形的邊線師:看,這兩片樹葉漂亮嗎?想不想也學學小螞蟻的方法,描出它們的周長?〔1〕描樹葉的周長,請學生到講臺演示。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場的,又到哪里完畢?!?〕那么,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幾個小朋友描的作品。判斷:下面哪幅圖的周長畫得正確?為什么?〔出示課件〕〔3〕師:大家拿出自己準備的自己喜歡的作品,用你們最喜歡的顏色來描出它們的邊線!小組展示?!苍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練一練課件展示練習題,畫出以下圖形的邊線?!沧⒁鈭D形內部的線段不屬于周長〕。三、深化練習封閉圖形才有周長師:我這里有一個三角形的框架,請問它的周長在哪兒?生上臺指出。師:假如老師把接頭放開,這個圖形還有周長嗎?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生1:我認為有周長。生2:我認為沒有周長。師:我們分兩組進展辯論。〔分正方與反方〕小結:開口的圖形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四、智力大比拼——穩(wěn)固運用1、畫一畫下面圖形的邊線。2、辨一辨:下面哪些圖形有周長,哪些沒有,為什么?〔出示課件〕五、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什么是周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教案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確定的。2.使學生可以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3.使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繪,并和同伴交換想法。課時:4課時第一課時:可能性〔一〕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本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繪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可以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確實定性和不確定性。教學過程:一、活動引入新課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時一位同學上臺抽簽,簽中內容有禮物、唱歌、猜謎。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簽?〔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詞來表達,提醒課題:可能性〕二、自主探究,獲取知識〔一〕教學例題1請同學們看前面,這里有個盆:1號盆、2號盆。(實物:例題上的裝有不同顏色小球的盆)咱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顏色的球。展示兩盆中球的顏色、數(shù)量。1、從1號盆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學生討論,老師巡視指導。各小組都已討論好了,誰想代表小組發(fā)言?〔依次指名學生說〕〔依次板書:一定可能不可能〕師:小朋友討論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實際來摸一摸,驗證一下。1號盆,誰來?〔學生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怎么樣?〕2、從2號盆里任意摸一個呢?請小組討論請學生摸一摸〔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措下去,能摸到紅球嗎?那可能摸出什么球?為什么?〕〔老師可根據(jù)盆里剩下的球隨機提問,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3、活動小結〔二〕教學例題2`1、生活中有許多的“可能性”例如:……〔請學生舉例幾個〕2、自已閱讀書本例題2誰理解題目意思了,給大家解釋一下。獨立完成3、匯報、講評4、練習108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三、全課總結,課外延伸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絡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嗎?請同學們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學生說〕學生說完后全班交流。四、穩(wěn)固練習p1082、3教學反思:第二課時:可能性〔二〕教學目的:1、可以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理論才能。3、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教學重、難點:可以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出資合同范本
- 農村廚子采購合同范本
- 勘察設計合同范本全國
- 2024年河南信陽一五四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重慶鏡辰美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出售養(yǎng)殖用地合同范本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3.3.1耕海牧漁教學設計
- 買窯洞合同范本
- 臨勤合同范本
- 助播商務合同范本
- GB/T 26018-2010高純鈷
- GB/T 18878-2008滑道設計規(guī)范
- 補料申請單模板
- DB510100T203-2016球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檢查井蓋
- 化工廠中控DCS系統(tǒng)崗位職責
- 2023年同等學力研究生考試教育學試卷附詳細答案
- 酒水購銷合同范本(3篇)
- 消渴病中醫(yī)護理的方案課件
- 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課件
- 水質分析題庫
- 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 物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