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學(教師版)_第1頁
2019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學(教師版)_第2頁
2019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學(教師版)_第3頁
2019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學(教師版)_第4頁
2019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學(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132019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S-32O-16Na-23Cl-35.5Mg-24一、選擇題(單選題,25題,共50分)1.下列有關化學及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道爾頓“原子論”和阿伏加德羅“分子學說”對化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B.門捷列夫將元素按原子序數(shù)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C.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建立燃燒現(xiàn)象的氧化學說D.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波義耳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2.鈉著火時,應選用_____滅火的是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滅火器3.下列物質,最適宜在潛水艇中做制氧劑的是A. B. C. D.4.將適量的金屬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有氣體產生但無沉淀產生的是A.溶液 B.飽和溶液 C.溶液 D.溶液5.金屬和水(滴入幾滴酚酞)的反應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實驗,根據(jù)其實驗現(xiàn)象,可以說明具有的性質是①密度比水?、谌埸c較低③硬度較?、芊磻a生氣體⑤反應產生堿⑥反應放出熱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6.在科學史上中國有許多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在下列發(fā)明發(fā)現(xiàn)中,屬于中國對世界化學發(fā)展貢獻的是①火藥②指南針③合成雙氫青蒿素治療瘧疾④提出原子論–分子學說⑤濕法煉銅⑥人工合成牛胰島素⑦合成尿素,突破無機物與有機物界限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⑦ D.②③⑤⑥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一定條件下將與水蒸氣組成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充分反應,恢復到原條件,剩余氣體B.將和分別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C.將鈉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D.將鈉在干燥的空氣中被氧化后,生成固體,則其氧化產物為和的混合物8.觀察法是研究物質一種基本方法,某同學將一小塊鈉放置在空氣中,觀察到了下列現(xiàn)象,銀白色—表面變暗—變成白色—出現(xiàn)液滴—白色固體粉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銀白色變暗是因為生成了B.出現(xiàn)液滴是因為發(fā)生了潮解C.最后得到的白色固體是D.出現(xiàn)液滴到白色固體粉末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9.下列有關氫氣與氯氣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純凈的氫氣在氯氣里安靜地燃燒,產生黃色火焰B.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里的水蒸氣結合,呈白霧狀C.氫氣與氯氣混合后,光照條件下可能會發(fā)生爆炸D.氫氣與氯氣的反應是化合反應10.下列關于氯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紅熱的鐵絲在氯氣里劇烈燃燒,生成棕黃色的煙B.與在點燃條件下反應可能生成C.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氯氣,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D.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11.下列關于漂白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工業(yè)上可用和消石灰()制漂白粉B.漂白粉是混合物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D.漂白粉可長期露置于空氣中,不易變質12.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應急預警演習,演習時下列防護措施合理的是()①及時向上風口和地勢較高處轉移疏散人群;②及時戴上用濃燒堿溶液濕潤過的口罩;③用高壓水槍向泄露口附近噴灑稀堿液并設法控制氯氣泄漏;④及時戴上用稀純堿溶液濕潤過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場轉移。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⑤13.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下列關于新制氯水進行的實驗,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A.氯水呈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氯水中含B.加入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含C.加入有色布條,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氯水中含D.將鎂條加入新制氯水中,有無色氣泡,說明氯水中含14.下列各組物質中,因為反應條件、濃度或用量不同而發(fā)生不同化學反應的是①C與②與③與④與A.除③外 B.除③④外 C.除④外 D.除①外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集合的一個物理量B.摩爾可以把物質的質量、體積等宏觀量與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聯(lián)系起來C.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可近似表示為6.02×1023D.摩爾是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含有個水分子B.含有個電子C.與的分子數(shù)之比是3:5D.含有的氯原子個數(shù)是17.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22.4LSO2的物質的量是1mol B.標準狀況下,11.2LH2O的物質的量是0.5molC.標準狀況下,44.8LCO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2NA D.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是22.4L1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的摩爾質量是B.任何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shù)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C.2克的體積是D.個分子的摩爾質量是19.有關物質的量的濃度說法錯誤的是A.物質的量濃度為溶液中所含的物質的量是B.溶液中含有C.水中溶解了后,所得溶液的濃度為D.從的硫酸溶液中取出,剩余溶液的濃度為20.關于配制溶液說法正確的是A.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小B.可將固體在容量瓶中溶解,然后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C.配制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有托盤天平、容量瓶D.定容后塞上瓶塞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21.下列各組物質中分子數(shù)相同的是A.和 B.和標準狀況下C.標準狀況下和 D.和氣體22.設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個所占的體積為B.常溫常壓下,氧氣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C.溶液中含硫原子數(shù)為D.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23.如圖,A處通入Cl2,關閉B閥時,C中的濕潤紅色布條看不到明顯變化;打開B閥后,C中的濕潤紅色布條逐漸褪色。則D瓶中盛放的是A.濃鹽酸B.飽和NaCl溶液C.濃硫酸D.NaOH溶液24.實驗表明:將氯水滴加到一片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上會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半徑慢慢擴大的內外兩個圓環(huán),且兩環(huán)顏色不同,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內環(huán)呈白色外環(huán)呈紅色或淺紅色B.此實驗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C.內外環(huán)上顏色的差異表明此變化過程中,中和反應比漂白反應快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25.某同學用下列裝置進行有關Cl2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I圖中:實驗現(xiàn)象證明氯氣無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B.II圖中:聞Cl2的氣味C.III圖中:生成棕黃色的煙D.IV圖中:若氣球干癟,證明Cl2可與NaOH反應二、填空題(5個小題,共50分)26.回答下列問題:(1)乙醇()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共含_______原子(2)和的質量_______,它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_______,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7.有人設計出一種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讓鈉與溶液反應的方法以驗證反應實質。實驗時,往大試管中先加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屬鈉放入大試管后塞上橡皮塞,通過長頸漏斗加入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膠塞,并夾緊彈簧夾(如圖)。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從試劑瓶中取用金屬鈉?剩余的能否放回原試劑瓶?_______。(2)寫出鈉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3)有關鈉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4)大試管的溶液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_______。(5)裝置中液面的變化:大試管內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下同);長頸漏斗內_______。28.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與Na2O2反應”和“CO2在有水存在時才能與Na2O2反應”,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1)如圖裝置,在干燥管中裝入Na2O2后,打開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開K1,關閉K2,加熱銅絲,目的是_____,X是_____。實驗觀察到銅絲未變化,則得出結論______。(2)若打開K2,關閉K1,出現(xiàn)________現(xiàn)象,可證明有水時CO2與Na2O2反應產生了O2。(3)根據(jù)以上的實驗結論,寫出生成CO2、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9.A、B、C、D、E五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1)確定A、C、E各為什么物質:A_______C_______E_______。(2)寫出下列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②_______30.回答下列問題:(1)某二價金屬氯化物()中含有,則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的化學式是_______。(2)如圖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jù),試根據(jù)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鹽酸分子式:相反對分子質量:36.5密度:的質量分數(shù):①該濃鹽酸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②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酸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_______。A.溶液中的物質的量B.溶液的濃度C.溶液中的數(shù)目D.溶液的密度③學生欲用上述濃鹽酸加蒸餾水稀釋得到物質的量濃度為的稀鹽酸,該學生需要量取_______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④假設該同學用的鹽酸中和含的溶液,則該同學需取_______稀鹽酸。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單選題,25題,共50分)1.下列有關化學及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道爾頓“原子論”和阿伏加德羅“分子學說”對化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B.門捷列夫將元素按原子序數(shù)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C.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建立燃燒現(xiàn)象的氧化學說D.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波義耳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答案】B2.鈉著火時,應選用_____滅火的是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滅火器【答案】C3.下列物質,最適宜在潛水艇中做制氧劑的是A. B. C. D.【答案】B4.將適量的金屬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有氣體產生但無沉淀產生的是A.溶液 B.飽和溶液 C.溶液 D.溶液【答案】A5.金屬和水(滴入幾滴酚酞)的反應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實驗,根據(jù)其實驗現(xiàn)象,可以說明具有的性質是①密度比水?、谌埸c較低③硬度較小④反應產生氣體⑤反應產生堿⑥反應放出熱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6.在科學史上中國有許多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在下列發(fā)明發(fā)現(xiàn)中,屬于中國對世界化學發(fā)展貢獻的是①火藥②指南針③合成雙氫青蒿素治療瘧疾④提出原子論–分子學說⑤濕法煉銅⑥人工合成牛胰島素⑦合成尿素,突破無機物與有機物界限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⑦ D.②③⑤⑥【答案】A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一定條件下將與水蒸氣組成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充分反應,恢復到原條件,剩余氣體B.將和分別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C.將鈉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D.將鈉在干燥的空氣中被氧化后,生成固體,則其氧化產物為和的混合物【答案】D8.觀察法是研究物質一種基本方法,某同學將一小塊鈉放置在空氣中,觀察到了下列現(xiàn)象,銀白色—表面變暗—變成白色—出現(xiàn)液滴—白色固體粉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銀白色變暗是因為生成了B.出現(xiàn)液滴是因為發(fā)生了潮解C.最后得到的白色固體是D.出現(xiàn)液滴到白色固體粉末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答案】B9.下列有關氫氣與氯氣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純凈的氫氣在氯氣里安靜地燃燒,產生黃色火焰B.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里的水蒸氣結合,呈白霧狀C.氫氣與氯氣混合后,光照條件下可能會發(fā)生爆炸D.氫氣與氯氣的反應是化合反應【答案】A10.下列關于氯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紅熱的鐵絲在氯氣里劇烈燃燒,生成棕黃色的煙B.與在點燃條件下反應可能生成C.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氯氣,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D.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答案】D11.下列關于漂白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工業(yè)上可用和消石灰()制漂白粉B.漂白粉是混合物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D.漂白粉可長期露置于空氣中,不易變質【答案】D12.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應急預警演習,演習時下列防護措施合理的是()①及時向上風口和地勢較高處轉移疏散人群;②及時戴上用濃燒堿溶液濕潤過的口罩;③用高壓水槍向泄露口附近噴灑稀堿液并設法控制氯氣泄漏;④及時戴上用稀純堿溶液濕潤過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場轉移。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⑤【答案】A13.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下列關于新制氯水進行的實驗,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A.氯水呈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氯水中含B.加入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含C.加入有色布條,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氯水中含D.將鎂條加入新制氯水中,有無色氣泡,說明氯水中含【答案】C14.下列各組物質中,因為反應條件、濃度或用量不同而發(fā)生不同化學反應的是①C與②與③與④與A.除③外 B.除③④外 C.除④外 D.除①外【答案】A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集合的一個物理量B.摩爾可以把物質的質量、體積等宏觀量與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聯(lián)系起來C.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可近似表示為6.02×1023D.摩爾是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A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含有個水分子B.含有個電子C.與的分子數(shù)之比是3:5D.含有的氯原子個數(shù)是【答案】D17.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22.4LSO2的物質的量是1mol B.標準狀況下,11.2LH2O的物質的量是0.5molC.標準狀況下,44.8LCO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2NA D.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是22.4L【答案】C1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的摩爾質量是B.任何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shù)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C.2克的體積是D.個分子的摩爾質量是【答案】B19.有關物質的量的濃度說法錯誤的是A.物質的量濃度為溶液中所含的物質的量是B.溶液中含有C.水中溶解了后,所得溶液的濃度為D.從的硫酸溶液中取出,剩余溶液的濃度為【答案】C20.關于配制溶液說法正確的是A.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小B.可將固體在容量瓶中溶解,然后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C.配制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有托盤天平、容量瓶D.定容后塞上瓶塞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答案】C21.下列各組物質中分子數(shù)相同的是A.和 B.和標準狀況下C.標準狀況下和 D.和氣體【答案】B22.設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個所占的體積為B.常溫常壓下,氧氣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C.溶液中含硫原子數(shù)為D.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答案】C23.如圖,A處通入Cl2,關閉B閥時,C中的濕潤紅色布條看不到明顯變化;打開B閥后,C中的濕潤紅色布條逐漸褪色。則D瓶中盛放的是A.濃鹽酸B.飽和NaCl溶液C.濃硫酸D.NaOH溶液【答案】D24.實驗表明:將氯水滴加到一片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上會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半徑慢慢擴大的內外兩個圓環(huán),且兩環(huán)顏色不同,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內環(huán)呈白色外環(huán)呈紅色或淺紅色B.此實驗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C.內外環(huán)上顏色的差異表明此變化過程中,中和反應比漂白反應快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答案】D25.某同學用下列裝置進行有關Cl2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I圖中:實驗現(xiàn)象證明氯氣無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B.II圖中:聞Cl2的氣味C.III圖中:生成棕黃色的煙D.IV圖中:若氣球干癟,證明Cl2可與NaOH反應【答案】D二、填空題(5個小題,共50分)26.回答下列問題:(1)乙醇()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共含_______原子(2)和的質量_______,它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_______,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①.3②.1③.4.5(2)①.相等②.不相等③.相等27.有人設計出一種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讓鈉與溶液反應的方法以驗證反應實質。實驗時,往大試管中先加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屬鈉放入大試管后塞上橡皮塞,通過長頸漏斗加入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膠塞,并夾緊彈簧夾(如圖)。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從試劑瓶中取用金屬鈉?剩余的能否放回原試劑瓶?_______。(2)寫出鈉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3)有關鈉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4)大試管的溶液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_______。(5)裝置中液面的變化:大試管內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下同);長頸漏斗內_______?!敬鸢浮浚?)用鑷子從試劑瓶中取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上的煤油,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米粒大小的鈉做實驗用,剩余的鈉要放回原試劑瓶,不要隨意丟棄(2)(3)有氣泡生成,鈉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溶液界面處上下跳動,最終完全溶解(4)下層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5)①.下降②.上升28.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與Na2O2反應”和“CO2在有水存在時才能與Na2O2反應”,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1)如圖裝置,在干燥管中裝入Na2O2后,打開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開K1,關閉K2,加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