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名??记澳?嘉幕WR題匯編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_第1頁
2022高考名??记澳?嘉幕WR題匯編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_第2頁
2022高考名??记澳?嘉幕WR題匯編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_第3頁
2022高考名??记澳?嘉幕WR題匯編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_第4頁
2022高考名校考前??嘉幕WR題匯編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高考名??记澳?嘉幕WR題匯編語文試題--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和,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和下文的“戊午”“丙辰”一樣都用于年號紀年。

B.旄鉞,旄旗和斧鉞。古代打仗時由君王賜予統(tǒng)兵元帥以示特權(quán),借指軍權(quán)。

C.四夷,古代統(tǒng)治者對四方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即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D.學士,官名,南北朝時掌典禮、撰述等事,唐代負責整理經(jīng)籍圖書、起草詔命等。

11.A【解析】A項,“元和”是年號紀年,“戊午”“丙辰”是干支紀日。

湖北省黃岡中學2022屆高三適應(yīng)性考試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手版,古代臣子上朝時所執(zhí)的狹長木板,用來記事備忘?!俄椉管幹尽分械摹绑恕奔词职?。

B.通判,官名,由北宋始置,輔佐州府長官處理糧運、水利、訴訟等政務(wù),同時又負責監(jiān)察州府長官。

C.從祀,指古代宗廟祭祀中,常設(shè)的、次于主要祭祀對象但與其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祭祀對象。

D.橫渠,地名,因張載在此創(chuàng)辦橫渠書院而聞名。文中指張載,他是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

11.D(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張載是宋明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重慶市涪陵實驗中學高2022屆高考考前沖刺卷(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品服,封建時代官吏所穿的公服、以顏色、形制、質(zhì)地等的不同來表示等級。

B.首功,字面意義是第一等功勞,文中張鶴鳴用此來肯定石砫、酉陽二土司功。

C.土司,又稱土官、土酉,職位世襲,可有一定規(guī)模私人武裝維護統(tǒng)治。

D.崇禎,是明思宗朱田檢的年號,崇禎是明朝作為大一統(tǒng)王朝的最后一個年號。

11.B【“首功”有兩種含義:一是以斬獲敵首計功,二是第一等功勞。文中取第一種含義?!?/p>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2022年高考全真模擬

1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主簿,職官名,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鑒,也稱為“印曹”。中央機關(guān)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shè)有此官。

B.磁州,位于今河北省磁縣,中國古代北方著名民窯磁州窯即誕生于此,北宋時與南景德窯齊名。

C.臨安,南宋都城,今杭州市,又稱“江寧”“武林”,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即是歌詠臨安風光。

D.諸科,北宋時對科舉考試??浦谐M士科以外的九經(jīng)、五經(jīng)、開元禮、三史等其他科目的總稱。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C.“又稱‘江寧’‘武林’”中的“江寧”錯誤。“江寧”應(yīng)是南京的別稱,不是臨安(杭州)的別稱。

故選C。

2022屆遼寧省大連市第一〇三中學高三第八次考試語文試題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理,指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獄案件審理,相當于現(xiàn)在的最高法院。

B.移書,本身包含“致函”和“發(fā)布公告”兩種意思,文中指發(fā)布公告。

C.歲幣,舊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輸納的錢物,當時宋每年要向金繳納絹銀。

D.縣官,一般用于稱謂一縣之長官,也可代指朝廷、官府,文中指后者。

11.B

2022屆江蘇省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高考考前適應(yīng)性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神宗:明萬歷皇帝廟號,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局面,在位期間進行援朝戰(zhàn)爭,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B.游擊:武官名,游擊將軍的簡稱。明沿邊與要地駐軍駐有游擊將軍,常常在敵后以游擊的方式進行破壞。

C.封典:封建帝王以爵位名號賜予臣下及其家屬的榮典。始于晉代,至唐完備,其制各個朝代略有不同。

D.春秋: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大事,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體史書命名為《春秋》。

11.B(“常在在敵后以游擊的方式進行破壞”解說有誤,以今釋古,與今之游擊隊混為一談。)

2022屆江蘇省靖江市劉國鈞中學高三語文押題卷(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季子,古代泛指年齡最小的一個兒子,中國古代兄弟排行,常以伯、仲、叔、季作次序。

B.鄉(xiāng)試,科舉考試之一,明、清兩代每三年考一次,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為“會元”。

C.徭,即徭役,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

D.癸酉,文中是干支紀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相互配合可用來紀年、紀月等。

11.B【解析】B項,“第一名稱為‘會元’”錯,鄉(xiāng)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才稱為“會元”。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濟南;一模)

A.江東,中國歷史的地理概念,古代指長江以東地區(qū),古人地理左東右西;晉、南朝之時,又常稱“江東”為“江左”。

B.兵部主事,我國明清時為兵部司官中職位最低的官員,掌管章奏文移及繕寫諸事,協(xié)助郎中處理該司各項事務(wù)。

C.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稱。古代把一個城邑劃分為若干區(qū),通稱為坊。與“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

D.棺槨,我國古代喪葬文化直接相關(guān)的物品。棺,指的是裝殮的器具;槨,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1.C.教坊:古時管理宮廷音樂、舞蹈、戲曲的官署。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濟南;一模)

A.中書令,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綜理政務(wù),共議國政,中書令為當時三省的長官。

B.至尊,至高無上的地位。和“車駕”“萬乘”“九重”“天子”“皇輿”等同為帝位代稱。

C.踐阼,“阼”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階,借指帝位。故文中的“踐阼”指的是天子即位。

D.出,離京為官,外放,外遷?!杜眯小贰坝璩龉俣?,恬然自安”的“出”與此義相同。

2.A.“中書令為當時三省的長官”錯,中書令為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分別為三省長官,并為宰相。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青島;一模)

A.六卿,又稱六官,古代統(tǒng)軍執(zhí)政之官。后往往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為六卿。

B.社稷,分別指土神和谷神。古時君主為祈求太平盛世祭祀兩神,后“社稷”成了國家的象征。

C.書,古代的文體,可指書信,或指奏章文書。文中與《諫逐客書》中的“書”用法不同。

D.曹,與倫、儕、徒、屬等均有輩、類之意;也指古代分科治事的官署和部門,如刑曹、兵曹、功曹。文中意思為前者。

3.C.用法不同錯。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煙臺一模德州一模)

A.鄉(xiāng)書,周制,三年大比一次,鄉(xiāng)老和鄉(xiāng)大夫等遴選賢能之士上書推薦給天子.

B.烏鳥之情,原指小烏鴉長成后能夠反哺其母,后常以此比喻奉養(yǎng)長輩的孝心之

C.惟,叨擾求教,舊時下對上有所陳述時表示謙敬之辭,多用于奏章、書信。

D.夷狄,古時稱東方部族為夷,北方部族為狄,常用以泛稱四境未開化的民族。

4.C.“叨擾求教"錯。伏惟,本義是俯伏思惟,伏在地上想,舊時下對上有所陳述時表示謙敬之辭,多用于奏章、書信。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濰坊;一模)

A.仆射,秦代始設(shè)官職,因秦重武以善射者掌事而命名;文中指尚書省的次官。

B.季年,文中指第四年,古人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季”指第四。

C.陰謀,文中指晉武帝與羊祜暗中謀劃;現(xiàn)多用作名詞,指暗中做壞事的計謀。

D.輦,用人力推挽的車,秦以后唯天子才能乘輦;文中讓羊祜乘輦是一種禮遇。

5.B.“文中指第四年、‘季’指第四錯”。文中指晚年、末年、后期。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濰坊;模擬預(yù)測)

A.嶺表,即嶺南。古人認為五嶺以南處于中原之外,所以也稱嶺外。如蘇軾有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B.表疏,泛指臣子呈給皇帝的奏章,表重在進言說事,如《陳情表》;疏重在分條說明情況,如《諫太宗十思疏》。

C.監(jiān)國,中國古代的一種政治制度,通常指皇帝外出時,太子留守宮廷處理國事;也指君主未能親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萬乘,文中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輛,故稱天子為“萬乘”,與《過秦論》“致萬乘之勢”中的“萬乘”意義相同。

6.D.“與《過秦論》‘致萬乘之勢’中的‘萬乘’意義相同”錯?!爸氯f乘之勢”中的“萬乘”:兵車萬輛,表示軍事力量強大。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日照;一模)

A.晦,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如“戊申晦”,也可以指白天。

B.股肱,本義指大腿和上臂,文中比喻輔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C.九錫,皇帝賞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禮器,表示最高禮遇。

D.都亭,城邑中的驛舍。秦規(guī)定十里一亭,郡縣治所設(shè)都亭。

7.A.“晦”也可以泛指黑夜。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濟寧;一模)

A.文侯,“文”是魏斯的謚號。謚號是一種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用來稱頌死者的功績。

B.三晉,指戰(zhàn)國時期的韓、趙、魏,因為這三國是在瓜分晉國后建立的,故被稱為“三晉”。

C.闕門,古代指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之間的位置,“闕門之外”就是朝堂之外的意思。

D.千鐘,指優(yōu)厚的俸祿。鐘是古代的一種稱量單位,與前文中出現(xiàn)的“鐘”意義不同。

8.A.“用來稱頌死者的功績”錯。謚號也可用來表示批評、貶斥或同情之意。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泰安;一模)

A.農(nóng)桑,耕種田地與植桑飼蠶,泛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古代統(tǒng)治者皆以勸農(nóng)桑為治國要略。

B.勞力,舊指體力勞作的人或勞動力,含貶義。文中“勞力”就是這個意思。

C.容止,文中指人的儀容舉止、容貌風度。如《孝經(jīng)》:“容止可觀,進退可度?!?/p>

D.評曰,是《三國志》傳后的評論。相類的有《史記》的“太史公曰”《漢書》的“贊曰”。

9.B.“文中‘勞力’就是這個意思”錯。原文前面先說明帝熱衷于修建宮殿,然后說“今中國勞力,亦吳、蜀之所愿”,可見文中“勞力”應(yīng)指興役勞民之意。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淄博;一模)

A.嗣子,中國古代帝王繼任者的稱謂,后泛指太子,此處指劉禪。

B.股肱,股指大腿,肱指手臂,此處指輔佐君主的重臣。

C.邸閣,中國古代官府設(shè)立的用以儲存糧食等物資的倉庫。

D.四海,意同“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敝械摹八暮!保褐柑煜?。

10.A.此處“泛指太子”錯誤。嗣子:作為繼承人的嫡長子的稱謂。后來泛指嫡長子。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2022;山東臨沂;一模)

A.詔書,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書,自秦始皇登基后,改命為制,令為詔。

B.河東,黃河由北向南流經(jīng)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黃河以東,故古稱河東。

C.營田,古時政府利用戍卒或農(nóng)民、商人墾殖荒地,以此取得軍餉和稅糧。

D.郊迎在郊外迎接賓客,多有怠慢之意。古時主賓見面禮儀多為作揖禮。

11.D.不是怠慢,是敬重。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聊城;一模).

A.冢宰,在周朝時是六卿之首,亦稱太宰,后來冢宰也是吏部尚書的代稱。

B.太牢,古代祭祀時,牛羊豬三牲全備為太牢,有時只用一牛也可稱太牢。

C.經(jīng)筵,指古代帝王為講論經(jīng)史而特設(shè)的講席,由皇帝給百官講授治國之道。

D.顧命,指帝王臨終遺命。帝王臨終前托以治國重任的大臣稱為“顧命大臣”。

12.C.“指古代帝王為講論經(jīng)史而特設(shè)的講席,由皇帝給百官講授治國之道”錯誤,是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jīng)史而特設(shè)的御前講席,宋代始稱經(jīng)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是官員為皇帝講授,太子出閣后,亦有講筵之設(shè)。

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菏澤;一模)

A.都護,漢代設(shè)置的駐守西域地區(qū)的最高長官。

B.西域,漢代以后對玉門關(guān)以西地區(qū)的統(tǒng)稱。

C.貢奉,文中指向朝廷進獻物品的人。

D.上疏,文中指臣下向皇帝進呈奏章。

13.C.貢奉:呈獻物品給朝廷,進貢。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省實驗中學一模)

A.鄉(xiāng)書,周制,三年大比一次,鄉(xiāng)老和鄉(xiāng)大夫等遴選賢能之士上書推薦給天子。

B.烏鳥之情,原指小烏鴉長成后能夠反哺其母,后常以此比喻奉養(yǎng)長輩的孝心。

C.伏惟,叨擾求教,舊時下對上有所陳述時表示謙敬之辭,多用于奏章、書信。

D.夷狄,古時稱東方部族為夷,北方部族為狄,常用以泛稱四境未開化的民族。

14.C.“叨擾求教”錯。伏惟,本義是俯伏思惟,伏在地上想,舊時下對上有所陳述時表示謙敬之辭,多用于奏章、書信。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大附中一模)

A.策論,宋代以來試士科目之一,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B.判,唐宋兩代的一種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職務(wù),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C.楹,本義為廳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詞,文中指房柱的計量單位。

D.實學,以“實體達用”和“經(jīng)世致用”為主要宗旨與內(nèi)容的學說,始于宋。

15.C.“文中指房柱的計量單位”錯誤,根據(jù)原文“國子監(jiān)才二百楹,制度狹小,不足以容”可知,“楹”在文中是房屋的計量單位,即二百間房屋,無法容納足夠多的學生。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022;山東濟南;二模)

A.頓首,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九拜之一;又常常用于書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B.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國君主,后來也用來指掌握軍政大權(quán)的地方長官,本文中取前者義。

C.陛辭,“陛”本意指宮殿的臺階,“陛辭”由此引申為朝官去宮殿面見皇帝后辭官,本文即為此義。

D.諭,作為詔書的一種,其靈活性較大,可以不是正規(guī)的文書,而是皇帝口頭指示或手書便條。

C(陛辭:一是指朝官離開朝廷﹐上殿辭別皇帝;二是指面見皇帝辭官。此處指前者。)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青島;二模)

A.策論,宋代以來試士科目之一,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B.判,唐宋兩代的一種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職務(wù),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C.楹,本義為廳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詞,文中指房柱的計量單位。

D.實學,以“實體達用”和“經(jīng)世致用”為主要宗旨與內(nèi)容的學說,始于宋。

2.C(“楹”在文中是房屋的計量單位。)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煙臺;二模)

A.革命,古人認為帝王為上天的兒子,天子受命于天,故稱王者易姓、朝代更替為“革命”。

B.雙陸,古代的一種賭博游戲,局如棋盤,左右各有六路,子分黑白,雙方各持十五子相博。

C.文皇帝,即唐太宗李世民,初謚文皇帝,后加謚為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太宗是他的廟號。

D.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殺牲取血以祭,故稱;也指用于祭祀的食品。文中之意是指后者。

3.D(文中之意是指后者不對。指前者。)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濰坊;二模)

A.路,宋朝行政區(qū)域名,與“烽火揚州路”的“路”意義相同,大致相當于現(xiàn)代的省。

B.驛書,指經(jīng)過驛站遞送的文書。驛,古時傳遞公文的人在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

C.從容,委婉得體之意,《屈原列傳》中“皆祖屈原從容辭令”的“從容”亦為此意。

D.銀臺,指銀臺司,因司署設(shè)在銀臺門內(nèi)得名,隸屬樞密院,負責戶籍、財政等事務(wù)。

4.D(“負責掌管戶籍、財政等事務(wù)”錯,戶籍,財政是戶部管理的事物。銀臺司:掌管天下奏狀案牘。司署設(shè)在銀臺門內(nèi),故名。)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日照;二模)

A.路,行政區(qū)劃名,仿唐代的道而設(shè)置,道和路最初都有監(jiān)察區(qū)的性質(zhì)。

B.營田即屯田,漢以后政府利用兵士或流民于駐扎地購置田地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

C.斥候,指偵查、候望的人,由行動敏捷的軍士擔任,是古代的偵察兵。

D.息肩,讓肩頭得到休息,也比喻免除勞役或者卸除責任,文中指休息。

5.B(“營田”指漢以后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駐扎地區(qū)種田,以供軍餉,而不是購置田地、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濟寧;二模)

A.上元節(jié),指農(nóng)歷正月十五,因古人稱正月為元月,稱夜為宵,所以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jié)。

B.主席,有主持筵席的意思,也用來稱呼主持筵席者,文中狄青曾令孫沔主持第二夜的宴會。

C.三鼓,又稱三更,古人記錄夜晚時段的專用詞,相當于現(xiàn)在夜里二十三時到次日凌晨一時。

D.開封,是我國著名的古都,曾經(jīng)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有汴梁、汴京、東京、臨安等別稱。

6.D(臨安是杭州的別稱。)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泰安;二模)

A.伺察,古代有偵視、觀察之意,也有觀測之意。文中意思是偵視。

B.爪士,爪牙之士,指衛(wèi)士或禁衛(wèi)軍將上,文中意思指戍邊將士。

C.行在,古代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來則泛指帝王巡幸所居之地。

D.檢校:晉時為職官名,隋唐時其官位高于正官,屬非正式官銜。

7.B(結(jié)合“天子爪士,而籓校辱之!”可知此處“爪士”為“衛(wèi)士或禁衛(wèi)軍”,而非“戍邊將士”。)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淄博;二模)

A.中國,泛指中原地區(qū),與“蒞中國而撫四夷”和“李憑中國彈箜篌”之意相同。

B.提督,武官名,此處為清代提督軍務(wù)總兵官的簡稱,沿江海地區(qū)常設(shè)水師提督。

C.日中,又稱日正、中午,指11時至13時之間,也就是十二時辰中的“午時”。

D.御袍,指古代皇帝所穿的錦袍。“賜御袍”是皇帝對臣子昭示恩寵的一種手段。

8.A(“李憑中國彈箜篌”的“中國”即國中,指在國都長安城里。)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棗莊;二模)

A.五湖,一般以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為五湖,文中特指太湖。

B.大夫,古代官階名稱,大夫分為上、中、下三階,后成為對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C.不穀,古代帝王自稱的謙詞;孤朕\寡人等也是古代帝王自稱的謙辭。

D.四封,四面疆界,四境之內(nèi)。封的意義和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相近似。

9.C(朕:我。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定為帝王自稱之詞,沿用至清?!半蕖笔亲苑Q詞,不是謙詞。不穀:一作“不轂”,今人簡化為“不谷”,是先秦諸侯之長的謙稱,本為周天子所用,后來周室衰落,諸侯霸主也僭用了,齊桓公就是一例,楚國僭越稱王后也常用此稱呼。不谷的本意是不結(jié)果實。水稻不灌漿就不會有稻米產(chǎn)生,這個叫不谷。對人來說,就是沒有子女,老絕戶。叫不谷。和孤、寡意思相并列。用來比喻人沒有德行,所以絕后。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謙。)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022;山東臨沂;二模)

A.中書舍人,別稱紫微舍人,為撰擬誥敕之專官;《紅樓夢》中薛家祖上曾任此職務(wù)。

B.嗣位,繼承君位,與“受禪”“踐祚”含義相同,封建時代的帝位大多由嫡長子繼承。

C.言事官,即諫官。宋代設(shè)置諫院,以諫議大夫為長官,司馬光曾經(jīng)擔任過這一職務(wù)。

D.區(qū)區(qū),誠懇深切之意,與李密《陳情表》“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