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異物梗阻講義_第1頁
呼吸道異物梗阻講義_第2頁
呼吸道異物梗阻講義_第3頁
呼吸道異物梗阻講義_第4頁
呼吸道異物梗阻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呼吸道異物梗阻講義誰救我!2第三章呼吸道異物堵塞呼吸道異物堵塞——是指某些物體堵塞在呼吸道內(nèi),導致空氣無法進入肺部,因而影響正常呼吸,嚴重者可導致窒息死亡。學習目標掌握成人、兒童、嬰兒呼吸道異物堵塞的處理方法3氣道梗塞急救法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了海姆立克的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簡稱海氏急救法。該法主要用于氣道異物導致呼吸道梗阻、呼吸驟停的急救。氣道異物不僅發(fā)生于嬰幼兒,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發(fā)生氣道異物的情況也明顯增多。所以,海氏急救法的使用日見廣泛,并已成為CPR的新“成員”。4一、原因吞咽過量或體積過大的食物。進食時說話。體內(nèi)酒精濃度過高,進食時使咳嗽的反射動作遲緩。誤吞異物(多見嬰兒、兒童)5二、癥狀體征1.異物會導致傷病者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堵塞,傷病者出現(xiàn)特殊體征,會用手緊握喉部(不自主地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顯“v”狀緊貼與頸前部),突然出現(xiàn)劇烈嗆咳、嘯鳴,面容痛苦,欲言但說不出聲。2.呼吸道部分堵塞而氣體交換良好時,傷病者能自主呼吸、說話或咳嗽。呼吸道部分堵塞而氣體交換欠佳時,傷病者的呼吸困難,呼吸帶高啼聲,可有憋氣、聲嘶、咳嗽軟弱而無力,面色出現(xiàn)蒼白或青紫發(fā)紺。3.呼吸道完全堵塞時,傷病者不能自主呼吸、說話或咳嗽,面色灰暗紫紺,甚至窒息、失去知覺、昏倒在地、嚴重者,窒息,喪失生命。6三、處理方法(一)對清醒傷病者的救護如部分堵塞而氣體交換良好時,不作處理,應(yīng)盡量鼓勵傷病者咳嗽將異物排出。如部分堵塞而氣體交換欠佳時,施行上腹部沖擊法。適用于成人與兒童。如傷病者是過于肥胖人士或孕婦,不宜使用上腹部沖擊法,可施行壓胸法。如傷病者為嬰兒,施行5次拍背法與5次壓胸法交替進行。7識別食道異物梗阻如果遇見梗阻傷病員,應(yīng)詢問傷病員“是否有異物梗塞”、“我能幫您嗎”8(一)成人救治法1、自救腹部沖擊法適用于不完全氣道梗阻傷病員,意識清醒,而且具有一定救護知識、技能,并且當時又無他人在場相助.打電話又困難.不能說話報告情況之下,所采用的自救方法。9

自己的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腹部臍上兩橫指處

另一手緊握住此拳,雙手同時快速向內(nèi)、向上沖擊4-6次,每次沖擊動作要明顯分開1011還可選擇將上腹部壓在堅硬物上,如桌邊、椅背和欄桿處,連續(xù)向內(nèi)、向上沖擊5次重復操作若干次,直到異物排出

122、立位上腹部沖擊法:

用于意識清醒的傷病員。救護員站在傷病者背后,雙手環(huán)抱傷病者腰部,使傷病者彎腰并頭部向前傾。救護員一手握空心拳,將拇指側(cè)頂住傷病者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兩橫指處,劍突下方。救護員另一手掌緊握在空心拳之手上。用力在傷病者腹部向內(nèi)向上擠壓,每秒約一次,做5—6次,每次推壓動作要明顯分開。傷病員應(yīng)配合救護員,低頭張口.以便異物排出

1314153、仰臥位腹部沖擊法

用于意識不清的傷病員——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觀察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見堵塞物

16將傷病員置于仰臥位,救護員騎跨在傷病員髖部兩側(cè)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傷病員腹部正中線、臍上方兩橫指處,不要觸與劍突。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兩手掌根重疊兩手合力快速向內(nèi)、向上有節(jié)奏沖擊傷病員的腹部,連續(xù)5次,重復操作若干次檢查口腔,如異物被沖出,迅速用手將異物取出(圖2-70)檢查呼吸心跳,如無,立即CPR17184、立位壓胸法(胸部沖擊法)

用于孕婦、肥胖與不能使用腹部沖擊法的傷病者。手法與上腹部沖擊法相同。推壓位置在傷病者胸骨中下半部(避免壓迫劍突)19205、仰臥位胸部沖擊法:用于意識不清的傷病員傷病者取仰臥位,救護者騎跨其髖部兩側(cè)胸部沖擊手的位置與胸外心臟擠壓部位相同。兩手的掌根重疊,快速有節(jié)奏沖擊5次,每次沖擊均間隔要清楚,重復操作若干次,檢查異物是否排出密切觀察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216、背部叩擊法將嬰兒傷病者的身體伏于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向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頭部與頸部,頭部輕度后仰,打開氣道。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傷病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如堵塞物未被排出,再施行5次壓胸法。(將傷病者翻轉(zhuǎn)使其仰于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向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頭部與頸部。)22

將嬰兒翻轉(zhuǎn)使其仰臥于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向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頭與頸部,用另一手的兩指在胸部適當位置(與嬰兒胸外心臟按壓位置相同)壓迫5次。檢查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見堵塞物

23

將傷病者身體俯伏在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向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下頜與頭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傷病者的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約5秒)。2425傷病者仍然清醒,但有異物堵塞呼吸道程序動作重點1檢查確定呼吸道堵塞詢問“你是否被噎住了”了解傷病者能否咳嗽或說話,如傷病者呼吸道嚴重堵塞并點頭示意,便施行上腹部沖擊法2上腹部沖擊法施行上腹部沖擊法站在傷病者背后,使傷病者彎腰并頭部向前傾雙手環(huán)抱傷病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拇指側(cè)部分緊貼傷病者肚臍上方兩橫指處,另一手掌則緊握在握拳之手上,用力從傷病者的腹部處向內(nèi)向上推壓(每次約1秒)每次推壓動作要明顯分開重復上腹部沖擊動作,直至堵塞物除去或傷病者轉(zhuǎn)為意識喪失(參閱下文)成人(8歲以上)呼吸道異物堵塞處理26272829傷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轉(zhuǎn)為意識喪失程序動作重點3擺放體位放置傷病者為仰臥位高聲呼救從背后扶抱傷病者,小心使其平臥地上,著地時留意保護傷病者的頸部與頭部,然后高聲呼救并請他人撥打求助電話4檢查堵塞物保持傷病者臉部向上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觀察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見堵塞物5嘗試吹氣2次(持續(xù)吹氣1秒以上)正確使用人工呼吸面膜、袋裝面罩或氣囊與面罩復蘇器吹氣吹氣前,救護員正常吹氣(無需深呼吸)吹氣2次時,留意傷病者的胸部有無起伏如發(fā)現(xiàn)胸部沒有起伏(表示空氣無法進入肺部),救護員應(yīng)重新調(diào)整傷病者氣道,再嘗試吹氣如仍然無法吹氣,表示傷病者呼吸道仍然堵塞6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30次救護員跪于傷病者一側(cè)與腰間的位置,用手指沿肋骨邊找出肋骨與胸骨交匯點,雙手疊放于此上身前傾,肘部伸直,垂直按壓,用雙手掌根按壓掌根緊貼胸骨按壓深度:4~5厘米按壓與松弛的時間基本一致,松弛時完全解除胸骨上的壓力7繼續(xù)程序(呼吸道仍然堵塞)重復動作重復程序4~6,直至醫(yī)務(wù)人員到場接替或傷病者有活動表征(如呼吸、咳嗽或肢體活動)3031323334353637傷病者仍然清醒,但有異物堵塞呼吸道程序動作重點1檢查確定呼吸道堵塞詢問“你是否被噎住了”了解傷病者能否咳嗽或說話,如傷病者呼吸道嚴重堵塞并點頭示意,便施行上腹部沖擊法2上腹部沖擊法施行上腹部沖擊法站在傷病者背后,使傷病者彎腰并頭部向前傾雙手環(huán)抱傷病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拇指側(cè)部分緊貼傷病者肚臍上方兩橫指處,另一手掌則緊握在握拳之手上,用力從傷病者的腹部處向內(nèi)向上推壓(每次約1秒)每次推壓動作要明顯分開重復推腹動作,直至堵塞物除去或傷病者轉(zhuǎn)為意識喪失(參閱下文)兒童(1~7歲)呼吸道異物堵塞處理383940傷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轉(zhuǎn)為意識喪失程序動作重點3擺放體位放置傷病者為仰臥位高聲呼救從背后扶抱傷病者,小心使其平臥地上,著地時留意保護傷病者的頸部與頭部,然后高聲呼救并請他人撥打求助電話4檢查堵塞物保持傷病者臉部向上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觀察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見堵塞物5嘗試吹氣2次(持續(xù)吹氣1秒以上)正確使用人工呼吸面膜、袋裝面罩或氣囊與面罩復蘇器吹氣吹氣前,救護員正常吹氣(無需深呼吸)吹氣2次時,留意傷病者的胸部有無起伏如發(fā)現(xiàn)胸部沒有起伏(表示空氣無法進入肺部),救護員應(yīng)重新調(diào)整傷病者氣道,再嘗試吹氣如仍然無法吹氣,表示傷病者呼吸道仍然堵塞6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30次救護員跪于傷病者一側(cè)與腰間的位置,用手指沿肋骨邊找出肋骨與胸骨交匯點,雙手疊放于此上身前傾,肘部伸直,垂直按壓,用雙手掌根按壓掌根緊貼胸骨按壓深度:2~3厘米按壓與松弛的時間基本一致,松弛時完全解除胸骨上的壓力7繼續(xù)程序(呼吸道仍然堵塞)重復動作重復程序4~6,直至醫(yī)務(wù)人員到場接替或傷病者有活動表征(如呼吸、咳嗽或肢體活動)41424344傷病者仍然清醒,但有異物堵塞呼吸道程序動作重點1檢查確定呼吸道堵塞觀察傷病者是否呼吸困難2拍背法施行拍背法5次將傷病者身體俯伏在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向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下頜與頭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傷病者的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約5秒)3壓胸法施行壓胸法5次將嬰兒翻轉(zhuǎn)使其仰臥于救護員的前臂上,頭部向下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頭與頸部,用另一手的兩指在胸部適當位置(與嬰兒胸外心臟按壓位置相同)壓迫5次,檢查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見堵塞物4繼續(xù)程序重復動作重復程序2~3,直至堵塞物除去或傷病者轉(zhuǎn)為意識喪失(參閱下文)嬰兒(1歲以下)呼吸道異物堵塞處理454647484950515253傷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轉(zhuǎn)為意識喪失程序動作重點5擺放體位放置傷病者為仰臥位高聲呼救傷病者仰臥,注意保護傷病者的頸部與頭部,然后高聲呼救并請他人撥打求助電話6檢查堵塞物保持傷病者臉部向上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切勿使頭部過渡后仰觀察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見堵塞物7嘗試吹氣2次(持續(xù)吹氣1秒以上)正確使用人工呼吸面膜、袋裝面罩或氣囊與面罩復蘇器吹氣吹氣前,救護員正常吹氣(無需深呼吸)吹氣2次時,留意傷病者的胸部有無起伏如發(fā)現(xiàn)胸部沒有起伏(表示空氣無法進入肺部),救護員應(yīng)重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