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專題訓(xùn)練_第1頁
201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專題訓(xùn)練_第2頁
201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專題訓(xùn)練_第3頁
201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專題訓(xùn)練_第4頁
201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專題訓(xùn)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微專題訓(xùn)練1自由落體和豎直上拋運動

1.(單選)從某高處釋放一粒小石子,經(jīng)過1S從同一地點再釋放另一粒小石子,

則在它們落地之前,兩粒石子間的距離將().

A.保持不變B.不斷增大

C.不斷減小D.有時增大,有時減小

解析設(shè)第1粒石子運動的時間為/s,則第2粒石子運動的時間為

兩粒石子間的距離為加相g(Ll)2=gL*可見,兩粒石子間的距離

隨,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確.

答案B

2.(多選)從水平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運動,到最后乂落回地

面.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條件下,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相同

B.物體上升階段的加速度與物體下落階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體上升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等于物體下落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

D.物體上升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小于物體下落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

解析物體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只受重力,則物體上升和下降階段加

速度相同,大小為g,方向向下,A正確,B錯誤;上升和下落階段位移大

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過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相等,C正確,

D錯誤.

答案AC

3.(單選)取一根長2m左右的細線,5個鐵墊圈和一個金屬盤.在線的--端系上

第一個墊圈,隔[2cm再系一個,以后墊圈之間的距離分別為36cm、60cm、

84cm,如圖1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線的另一端,讓線自由垂下,且

第一個墊圈緊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屬盤內(nèi).松手后開始計時,若不計空氣阻力,

則第2、3、4、5各墊圈().

A.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越來越大

B.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盤上的速率關(guān)系為1:巾:?。?

D.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guān)系為1:(啦一1):(小一啦):(2-^/3)

解析墊圈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2cm、36cm、60cm、84cm,滿足1:3:5:

7的關(guān)系,因此時間間隔相等,A項錯誤,B項正確.墊圈依次落到盤上的

速率關(guān)系為1:2:3:4:…,墊圈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guān)系為1:2:3:

4:…,C、D項錯誤.

答案B

4.(單選)一物體自空中的/點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1s后物體的速率

變?yōu)?0m/s,則此時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計空氣阻力,g=10m/s2)

().

A.在/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正在/點,速度方向向下

D.在/點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解析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要先后經(jīng)過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若1s后

物體處在下降階段,即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大小為10m/s,那么拋出時的速

度大小為0,這顯然與題中“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不符,所以1s

后物體只能處在上升階段,即此時物體正在/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答案B

5.(單選)一個從地面豎直上拋的物體,它兩次經(jīng)過一個較低的點?的時間間隔

是Ta,兩次經(jīng)過一個較高點6的時間間隔是Th,則a、b之間的距離為().

A.1g(^-7t)B.;g(W一方)

1,1

C.]g(好?一咒)D.]g(T“一〃)

解析根據(jù)時間的對稱性,物體從。點到最高點的時間為與,從6點到最高

點的時間為自,所以a點到最高點的距離〃“=;痣)=干,力點到最高點的

距離包=曇分=啥故a、6之間的距離為力a-尬=/g(W-霖),故選A.

答案A

6.(2013?淮陰模擬)(單選)如圖2所示,小球從豎直磚墻某位置靜止釋放,用頻閃

照相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圖2中1、2、3、4、5…所示小球運

動過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均為T,每塊磚的厚度

為4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為法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為算

解析由題圖可知相鄰的相等時間間隔的位移差相等都為d,B對;由Ax=

“好=d可知C對;位置“3”是小球從位置“2”到位置“4”的中間時刻,據(jù)推論有

。3=嗎%=算,D對;位置“1”到位置“2”的距離與位置“2”到位置“3”的距離

之比為2:3,位置“1”不是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故選A.

答案A

7.(單選)小球從空中某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與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

某一高度,此過程中小球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3所示,則().

圖3

A.在下落和上升兩個過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

B.小球開始下落處離地面的高度為0.8m

C.整個過程中小球的位移為1.0m

D.整個過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m/s

解析0-/圖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A選項不正確;0?0.4s內(nèi)小球做

自由落體過程,通過的位移即為高度0.8m,B選項正確;前0.4s小球自由

下落0.8m,后0.2s反彈向上運動0.2m,所以整個過程中小球的位移為0.6m,

C選項不正確;整個過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為lm/s,D選項不正確.

答案B

8.李煜課外活動小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從地面發(fā)射后,始終在垂直于地面的

方向上運動,火箭點火后可認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4s到達離地面40m

高處時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時火箭的速度;

(2)火箭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從發(fā)射到殘骸落回地面過程的總時間.

解析(1)設(shè)火箭的速度為。

則g"=",所以o=20m/s

(2)最大高度"m=40m+至=60m

v

(3)/i=4s,,2=£=2S,h==2小s

o

/=/i+?2+,3=(6+25)s=9.46s

答案(1)20m/s(2)60m⑶9.46s

微專題訓(xùn)練2汽車的“剎車”問題

1.(單選)汽車進行剎車試驗,若速率從8m/s勻減速至零,需用時間1s,按規(guī)

定速率為8m/s的汽車剎車后拖行路程不得超過5.9m,那么上述剎車試驗

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規(guī)定().

A.拖行路程為8m,符合規(guī)定

B.拖行路程為8m,不符合規(guī)定

C.拖行路程為4m,符合規(guī)定

D.拖行路程為4m,不符合規(guī)定

解析由8=£/可得:汽車剎車后的拖行路程為x=1m=4m<5.9m,

所以剎車試驗的拖行路程符合規(guī)定,C正確.

答案C

2.(單選)一輛公共汽車進站后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開始剎車后的第1

s內(nèi)和第2s內(nèi)位移大小依次為9m和7m.則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是().

A.20tnB.24m

C.25mD.75m

22

解析由Ax=al得:a=-2m/s,由VQT+=x\得:Vo=10m/s,汽

車剎車時間t=0/°=5s<6s,故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為x=0=25m,

C正確.

答案c

3.(多選)勻速運動的汽車從某時刻開始剎車,勻減速運動直至停止.若測得剎

車時間為/,剎車位移為X,根據(jù)這些測量結(jié)果,可以求出).

A.汽車剎車過程的初速度

B.汽車剎車過程的加速度

C.汽車剎車過程的平均速度

D.汽車剎車過程的制動力

解析因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有X==可以求出汽車剎車

過程的加速度以平均速度B、C正確;又。=〃,可求出汽車剎車過程

的初速度,A正確;因不知道汽車的質(zhì)量,無法求出汽車剎車過程的制動

力,D錯誤.

答案ABC

4.(多選)一汽車在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30m處有一障

礙物,為使汽車不撞上障礙物,駕駛員立刻剎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6

m/s2,則駕駛員允許的反應(yīng)時間可以為().

A.0.5sB.0.7s

C.0.8sD.0.9s

解析汽車在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

2

運動.根據(jù)題意和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得。0/+含W/,代

入數(shù)據(jù)解得/WO.75s.

答案AB

5.某駕駛員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發(fā)現(xiàn)前方70m處車輛突然停止,如果

駕駛員看到前方車輛停止時的反應(yīng)時間為0.5s,該汽車是否會有安全問

題?已知該車剎車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7.5m/s2.

解析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

x\=v/=30X0.5m=15m

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0-u2-302

M=k=2X(-7.5)m=60m

汽車停下來的實際位移為:

x=x\+X2=15m+60m=75m

由于前方距離只有70m,所以會有安全問題.

答案有安全問題

6.一輛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90km/h,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求:

(1)汽車剎車開始后10s內(nèi)滑行的距離劭;

(2)從開始剎車到汽車位移為30m時所經(jīng)歷的時間/;

(3)汽車靜止前1s內(nèi)滑行的距離/.

解析(1)判斷汽車剎車所經(jīng)歷的時間

o25

由0=+。加及。=-10m/s2,Vo=90km/h=25m/s得:而=一5=訶s=

2.5s<10s

汽車剎車后經(jīng)過2.5s停下來,因此10s內(nèi)汽車的位移只是2.5s內(nèi)的位移

,?訴一房0-252

才艮據(jù)V\2-00=24X0何X0=2a=2義(_]0)m=3L25m.

(2)根據(jù)x=v()t+5及

解得:力=2s,殳=3s>2.5s(舍去).

(3)把汽車減速到速度為零的過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

動過程,求出汽車以10m/s2的加速度經(jīng)過1S的位移,即:x'=1(-?)Z,2

=10Xl2m=5m.

答案(1)31.25m(2)2s(3)5m

7.圖是《駕駛員守則》中的安全距離圖示和部分安全距離表格.

40km/h60km/h80km/h

車速反應(yīng)距離剎車距離停車距離

(km/h)(m)(m)(m)

40101020

601522.537.5

80A=()B=()c=()

請根據(jù)該圖表計算:

(1)如果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一定,請在表格中填上/的數(shù)據(jù);

(2)如果路面情況相同,請在表格中填上8、。的數(shù)據(jù);

(3)如果路面情況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面50m處有一隊學生正

在橫穿馬路,此時他的車速為72km/h,而他的反應(yīng)時間比正常時慢了0.1s,

請問他能在50m內(nèi)停下來嗎?

解析(1)反應(yīng)時間為/=藍=0.95,/=W=20m.

(2)力口速度Q==m/s2,5=^=40m,所以。=60m.

(3)司機的反應(yīng)距離為x\=vt=20X(0.9+0.1)m=20m

j2()2

司機的剎車距離為M=廠=1m=32.4m,x=修+刈=52.4m>50m,

2義而

故不能.

答案(1)20m(2)40m60m(3)不能

微專題訓(xùn)練3追及、相遇問題

1.(多選)如圖1是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個物體的位移一時間圖象,由圖象

可知().

A.乙開始運動時,兩物體相距20m

B.在0?10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C.在10?25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變小

D.兩物體在10s時相距最遠,在25s時相遇

解析在0?10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縱坐標的差值逐漸增大,說明兩物體

間的距離逐漸增大;在10?25s這段時間內(nèi),兩物體縱坐標的差值逐漸減小,

說明兩物體間的距離逐漸變小,因此,兩物體在10s時相距最遠;在25s時,

兩圖線相交,兩物體縱坐標相等,說明它們到達同一位置而相遇.選項B、C、

D正確.

答案BCD

2.(多選)a、方、c三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三個物體的x-/圖象如圖2

所示,圖象C是一條拋物線,坐標原點是拋物線的頂點,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A.八6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相同

B.。、6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0?5s內(nèi),當f=5s時,6兩個物體相距最近

D.物體c一定做變速直線運動

解析八6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錯、B正確;在0?5s內(nèi),當/=5s時,a、6兩個物體相距最遠x=20m,

C錯;根據(jù)x“圖象的斜率可判斷D選項是正確的.

答案BD

3.(單選)/、B兩物體相距s=7m,物體Z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正以2=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B此時在摩擦力作用下正以

g=10m/s的速度向右勻減速運動,加速度。=-2m/s2,則〃追上8所

經(jīng)歷的時間是

).

C.9sD.10s

解析t=5s時,物體8的速度減為零,位移大小XB=%/=25m,此時/

的位移XA=VA(=20m,A.B兩物體相距As=s+辦-/=7m+25m-20m

=12m,再經(jīng)過△/=&/勿=3s,4追上8,所以/追上8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5

s+3s=8s,選項B正確.

答案B

4.(2013?商丘二模)(單選)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同時做直

線運動,其。“圖象如圖4所示,則().

A.1s時甲和乙相遇

B.0?6s內(nèi)甲乙相距最大距離為1m

C.2?6s內(nèi)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D.4s時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

解析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LlS之前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

兩物體在/=1s時不會相遇,A錯誤;在0?6s內(nèi),在/=6s時兩物體間距

最大,最大距離為8m,B錯誤;因2?6s內(nèi)甲、乙兩物體減速的加速度相

同,故。甲乙恒定不變,即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正確,D錯誤.

答案C

5.(單選)汽車/在紅燈前停住,綠燈亮時啟動,以0.4的加速度做勻加

速運動,經(jīng)過30s后以該時刻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設(shè)在綠燈亮的同

時,汽車8以8m/s的速度從工車旁邊駛過,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

直線運動,運動方向與4車相同,則從綠燈亮時開始().

A./車在加速過程中與8車相遇

B.A.8相遇時速度相同

C.相遇時/車做勻速運動

D.兩車不可能相遇

解析作出/、6兩車運動的?!皥D象如圖所示,?!皥D象所包圍的“面積”

表示位移,經(jīng)過30s時,兩車運動圖象所圍面積并不相等,所以在/車加速

運動的過程中,兩車并未相遇,所以選項A錯誤;30s后4車以12m/s的速

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隨著圖象所圍“面積”越來越大,可以判斷在30s后

某時刻兩車圖象所圍面積會相等,即兩車會相遇,此時力車的速度要大于8

車的速度,所以兩車不可能再次相遇,選項C正確,選項B、D錯誤.

答案C

6.現(xiàn)有4、8兩列火車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駛,4車在前,其速度2=10m/s,

B車速度g二30m/s.因大霧能見度低,B車在距4車600m時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

A車,此時B車立即剎車,但B車要減速1800m才能夠停止.

(1)5車剎車后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車剎車8s后,/車以加速度m=0.5m/s?加速前進,問能否避免事故?

若能夠避免則兩車最近時相距多遠?

解析⑴設(shè)8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有0-彘=-2辦1,解得:a=

0.25m/s2.

(2)設(shè)8車減速/秒時兩車的速度相同,有

VB~at=VA+a\(t-A/)

代入數(shù)值解得/=32s,

2

在此過程中B車前進的位移為XB=832m

2

A車前進的位移為XA=2△/+vA(t-A/)+%i(LA/)=464m,

因以+X>Xs,故不會發(fā)生撞車事故,

此時Ax=x/+x-xs=232m.

答案(1)0.25mH(2)可以避免事故232m

7.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比賽,某一時刻,乙車在甲車前方〃=llm處,

乙車速度。乙二60m/s,甲車速度。甲=50m/s,此時乙車離終點線尚有G

=600m,如圖5所示.若甲車加速運動,加速度a=2m/s2,乙車速度不

變,不計車長.求:

甲雪乙必

口口

:一Lf終點線

圖5

(1)經(jīng)過多長時間甲、乙兩車間距離最大,最大距離是多少?

(2)到達終點時甲車能否超過乙車?

解析(1)當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間距離最大,即。甲+〃產(chǎn)。乙,得

o乙一o甲60-50

「丁―=s=5s;

甲車位移x甲=0甲4+^at\=275m,

乙車位移x乙=o乙人=60X5m=300m,

此時兩車間距離Ax=x乙+〃-x甲=36m

(2)甲車追上乙車時,位移關(guān)系xj=x「+L

甲車位移=0甲勿+/忌乙車位移x乙'=V/2,

將X單'、X乙'代入位移關(guān)系,得0甲勿。乙,2+£1,

代入數(shù)值并整理得10/2-11=0,

解得t2=-\S(舍去)或々=11S,

此時乙車位移=0乙,2=660m,

因>L2,故乙車已沖過終點線,即到達終點時甲車不能追上乙車.

答案(1)5s36m(2)不能

微專題訓(xùn)練4“滑輪”模型和“死結(jié)”模型問題)

1.(單選)如圖1所示,桿的8端用錢鏈接在豎直墻上,另一端C為一滑輪.重

物G上系一繩經(jīng)過滑輪固定于墻上Z點處,桿恰好平衡.若將繩的/端沿墻

緩慢向下移(8C桿、滑輪、繩的質(zhì)量及摩擦均不計),貝女).

圖1

A.繩的拉力增大,桿受繩的壓力增大

B.繩的拉力不變,8c桿受繩的壓力增大

C.繩的拉力不變,8C桿受繩的壓力減小

D.繩的拉力不變,8C桿受繩的壓力不變

解析選取繩子與滑輪的接觸點為研究對象,對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繩

中的彈力大小相等,即Ti=T2=G,。點處于三力平衡狀態(tài),將三個力的示

意圖平移可以組成閉合三角形,如圖中虛線所示,設(shè)NC段繩子與豎直墻壁

間的夾角為仇則根據(jù)幾何知識可知尸=2Gsin爹,當繩的N端沿墻緩慢向下

移時,繩的拉力不變,。增大,戶也增大,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桿受繩

的壓力增大,B正確.

答案B

2.(單選)如圖2所示,一條細繩跨過定滑輪連接物體4、B,/懸掛起來,B穿

在一根豎直桿上,兩物體均保持靜止,不計繩與滑輪、8與豎直桿間的摩擦,

已知繩與豎直桿間的夾角仇則物體4、B的質(zhì)量之比〃?:加4等于().

圖2

A.cos01B?1:cos0

C.tan。:1D.1:sin0

解析由物體Z平衡可知,繩中張力/二%咫,物體8平衡,豎直方向合力

為零,則有Feos。=W?8g,故得:磔:加8=1:cos。,B正確.

答案B

圖3

3.(2013?揚州調(diào)研)(單選)兩物體M、m用跨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相連,如圖3

所示,CM、08與水平面的夾角分別為30。、60°,M、機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繩OA對M的拉力大小大于繩OB對M的拉力

B.繩04對”的拉力大小等于繩08對M的拉力

C.m受到水平面的靜摩擦力大小為零

D.機受到水平面的靜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設(shè)繩。4對M的拉力為巳,繩0B對M的拉力為FB,由。點合力為

零可得:&cos30°=FB-COS60。即仍"=丹.故A、B均錯誤;因FB>FA,物

體加有向右滑動的趨勢,加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正確,

C錯誤.

答案D

4.(單選)在如圖4所示的四幅圖中,AB.8C均為輕質(zhì)桿,各圖中桿的4、。端

都通過錢鏈與墻連接,兩桿都在3處由錢鏈相連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4

A.圖中的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乙

B.圖中的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丙、丁

C.圖中的8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兩

D.圖中的8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丁

解析如果桿端受拉力作用,則可用等長的輕繩代替,若桿端受到沿桿的壓

力作用,則桿不可用等長的輕繩代替,如圖甲、丙、丁中的NB桿受拉力作

用,而甲、乙、丁中的8C桿均受沿桿的壓力作用,故A、C、D均錯誤,只

有B正確.

答案B

5.如圖5所示,輕繩跨過固定在水平橫梁8c右端的定滑輪掛住一個質(zhì)量

為10kg的物體,N/C8=30。,g取lOm/s2,求:

M

圖5

⑴輕繩4C段的張力Eic的大?。?/p>

(2)橫梁對。端的支持力大小及方向.

解析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判斷,與物體相連的輕繩拉力

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取。點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D

:J%

M

(1)圖中輕繩跨過定滑輪拉住質(zhì)量為M的物體,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繩

NC段的拉力大小為:

FAC=FCD=Mg=10X10N=100N

(2)由幾何關(guān)系得:Fc=FJC=^=100N

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答案(l)100N

(2)100N方向與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6.若上題中橫梁8C換為水平輕桿,且8端用錢鏈固定在豎直墻上,如圖6所

示,輕繩拴接在。端,求:

圖6

(1)輕繩ZC段的張力與c的大??;

(2)輕桿8C對C端的支持力.

解析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與物體相連的輕繩拉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

取。點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D

⑴由Tocsin30°=FCD=Mg>;

=

FAC2Mg=2X10X10N=200N

(2)由平衡方程得:Q130s30°-1=0

解得:Fc=2Mgcos30°=173N

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200N

(2)173N,方向水平向右

微專題訓(xùn)練5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1.(單選)如圖1所示,在繩下端掛一物體,用力/拉物體使懸線偏離豎直方向

的夾角為a,且保持其平衡.保持a不變,當拉力/有最小值時,產(chǎn)與水平

方向的夾角”應(yīng)是().

C.aD.2a

解析由題圖可知當/與傾斜繩子垂直時具有最小值,所以夕=a.

答案C

2.(多選)如圖2甲所示,一物塊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E作用

下,斜面和物塊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外力F按照圖乙所示規(guī)律變化時,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2

A.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B.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C.物塊對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

D.物塊對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減小

解析設(shè)斜面的傾角為e,物塊和斜面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以物塊和斜面作為

整體研究,在水平方向上有Ff=Feos仇外力不斷減小,故地面對斜面的摩

擦力不斷減小,故A正確、B錯誤.對于物塊山,沿斜面方向:(1)若RA/wgsin

仇隨外力E不斷減小,斜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下減小為零,再沿斜

面向上逐漸增大;(2)若&Wmgsina隨外力/不斷減小,斜面對物塊的摩擦

力沿斜面向上不斷增大,故C正確、D錯誤.

答案AC

3.(單選)如圖3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30。,輕繩通過兩個滑輪與4相連,輕

繩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計輕繩與滑輪的摩擦.物塊/的質(zhì)量為〃?,

不計滑輪的質(zhì)量,掛上物塊8后,當動滑輪兩邊輕繩的夾角為90。時,/、B

恰能保持靜止,則物塊B的質(zhì)量為().

圖3

A.坐機B.y[2m

C.mD.2m

解析先以4為研究對象,由Z物塊受力及平衡條件可得繩中張力昌=,〃gsin

30。.再以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條件有機8g=2戶rcos45°=

啦產(chǎn)r,解得機8=乎加,A正確.

答案A

4.(單選)如圖4所示,質(zhì)量為m的球放在傾角為a的光滑斜面上,用擋板40

將球擋住,使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擋板與斜面間的夾角為夕,則().

A

圖4

A.當夕=30。時,擋板/O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根gsina

B.當夕=60。時,擋板ZO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mgcosa

C.當夕=60。時,擋板ZO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mgsina

D.當£二90。時,擋板NO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值為〃?gsina

解析以球為研究對象,球所受重力產(chǎn)生的效果有兩個:對斜面產(chǎn)生的壓力

硒1、對擋板產(chǎn)生的壓力d2,根據(jù)重力產(chǎn)生的效果將重力分解,如圖所示.當

擋板與斜面的夾角用由圖示位置變化時,硒|大小改變但方向不變,始終與

斜面垂直,和2的大小和方向均改變,由圖可看出當擋板NO與斜面垂直,

即尸=90。時,擋板/。所受壓力最小,最小壓力EN2min=mgsina,D項正確.

答案D

5.(單選)如圖5所示,三根長度均為/的輕繩分別連接于C、。兩點,4、8兩

端被懸掛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為2/.現(xiàn)在C點上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m的重物,

為使C。繩保持水平,在。點上可施加的力的最小值為().

11

2-4-

解析

如圖所示,對。點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繩CZ)對C點的拉力FCD

=mgtan30。;對。點進行受力分析,繩CD對D點的拉力用=FCD=wgtan30°,

B方向一定,則當B垂直于繩8。時,B最小,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F(xiàn).=F2sin

60°=

答案c

6.如圖6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為G,兩球與水平地面間的動

摩擦因數(shù)都為〃,且假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一根輕繩兩端固結(jié)

在兩個球上,在繩的中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當繩被拉直后,兩段繩

間的夾角為原問當尸至少為多大時.,兩球?qū)l(fā)生滑動?

解析對結(jié)點O受力分析如圖(a)所示,由平衡條件得:

對任一球(如右球)受力分析如圖(b)所示,球發(fā)生滑動的臨界條件是:F2'sin

a_

2=,瓜.

^+F=

又后'COSNG.F2'=F2

r2〃G

聯(lián)立解得:F=-----a.

〃+tan2

24G

答案.a

〃十tan2

微專題訓(xùn)練6含彈簧的平衡問題

1.(單選)如圖1所示,完全相同的、質(zhì)量為優(yōu)的4、8兩球,用兩根等長的細

線懸掛在。點,兩球之間夾著一根勁度系數(shù)為左的輕彈簧,靜止不動時,彈

簧處于水平方向,兩根細線之間的夾角為仇則彈簧的長度被壓縮了().

0

圖1

,/Mptan02/?Can°

A-kB-k

0e

wgtan22mgtan5

C.—;―

解析對4受力分析可知,Z球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加g、沿著細線方向的拉力

FT以及水平向左的彈簧彈力F,由正交分解法可得水平方向產(chǎn)rsin,=F=

e

ewgtan2

kXx,豎直方向尸rcosmN=/Mg,解得Ax=K7,C正確.

答案c

2.(多選)如圖2所示,A.B、C、。是四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在圖甲中,水平力

E作用于3上,A,8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乙中,豎直彈簧作用于。上,C、D

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關(guān)于4B、C、。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圖2

A.圖甲中/受五個力,圖乙中C受三個力

B.圖乙中墻對C可能有摩擦力

C.圖甲中墻對/一定沒有摩擦力

D.圖乙中。對。一定有向右上方的摩擦力

解析在圖甲中,/受重力、墻的支持力、8的支持力、墻的摩擦力(向上),

8的摩擦力(左下方),共五個力,而圖乙中,墻對。沒有摩擦力和支持力,A

正確,B錯誤;選整體為研究對象,可知圖甲中,墻對〃一定有向上的摩擦

力,C錯誤;而圖乙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一定受到。對其向右上方的摩擦

力,D正確.

答案AD

3.(單選)如圖3所示,在水平傳送帶上有三個質(zhì)量分別為陽、m2、加3的木塊1、

2、3,1和2及2和3間分別用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

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現(xiàn)用水平細繩將木塊1固定在左邊的

墻上,傳送帶按圖示方向勻速運動,當三個木塊達到平衡后,1、3兩木塊之

間的距離是M().

!D

圖3

AJ/(〃?2+相3)g

ZX.?Z^L.iIi

D+2加3)g

o?LLIk

」_〃(,〃1+,〃2+〃73尼

?乙LI卜

D.2L+&詈

k

解析先以2、3為整體分析,設(shè)1、2間彈簧的伸長量為%,,有日產(chǎn)〃(他

+加3應(yīng);再以3為研究對象,設(shè)2、3間彈簧伸長量為M.有"2=〃〃"g,所以

1、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為2L+XI+X2,故選B.

答案B

4.(單選)如圖4所示,4、8兩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質(zhì)量"?=20kg,

B物體質(zhì)量M=30kg.處于水平位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墻壁,另一端與A

物體相連,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其勁度系數(shù)為250N/m,4與3之間、B與

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現(xiàn)有一水平推力E作用于物體3上緩慢地

向墻壁移動,當移動0.2m時,水平推力廠的大小為(g取10m/s2)().

A.350NB.300N

C.250ND.200N

解析由題意可知方max=〃Mg=100N.當工向左移動0.2m時,F(xiàn)限=kk=

50N,E彈勺4max,即〃、8間未出現(xiàn)相對滑動,對整體受力分析可知,F(xiàn)=fB

+F+M)g+k^x=300N,B選項正確.

答案B

5.(單選)如圖5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彈簧水平連接-斜面體,彈簧的另

一端固定在墻上,一玩具遙控小車放在斜面上,系統(tǒng)靜止不動.用遙控啟動

小車,小車沿斜面加速上升,則().

圖5

A.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B.小車加速時彈簧處于原長

C.小車加速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D.小車加速時可將彈簧換成細繩

解析系統(tǒng)靜止時,其合力為零,對系統(tǒng)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系統(tǒng)水平方

向不受彈簧的作用力,即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A錯誤;當小車沿斜面加速上

升時,仍對系統(tǒng)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圖中關(guān)系可知:彈簧對斜面體有水

平向右的拉力,即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可以將彈簧換成細繩,B、C錯誤,D

正確.

答案D

6.(單選)三個質(zhì)量均為1kg的相同木塊a、3c和兩個勁度系數(shù)均為500N/m

的相同輕彈簧p、q用輕繩連接如圖6,其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開始時

p彈簧處于原長,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用水平力緩慢地向左拉p彈簧的

左端,直到c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為止,g取lOm/s?.該過程p彈簧的左端

C.8cmD.10cm

解析開始時4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由胡克定律可知,彈簧壓縮了2cm.木塊

c剛好離開水平地面時,輕彈簧q中拉力為10N,故其伸長了2cm.輕彈簧p

中拉力為20N時,伸長了4cm;該過程P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是2cm

+2cm+4cm=8cm,選項C正確.

答案C

7.(單選)如圖7所示,兩輕質(zhì)彈簧“、。懸掛一小鐵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彈簧與

豎直方向成30。角,6彈簧水平,外力兩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由、后,重力

加速度為g,貝W).

A.a、6兩彈簧的伸長量之比為年

B.。、6兩彈簧的伸長量之比為華

C.若彈簧6的左端松脫,則松脫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孑

D.若彈簧力的左端松脫,則松脫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g

o

解析將彈簧“的彈力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如圖所示,則T(lcos30=/ng,

「“sin30。=〃,結(jié)合胡克定律可求得a、6兩彈簧的伸長量之比為華,結(jié)合

左1

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松脫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為竽g.答案為B.

答案B

微專題訓(xùn)練7求解平衡問題的方法技巧練

1.(合成法)(單選)如圖1所示,小圓環(huán)N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加2的物塊并套在另一

個豎直放置的大圓環(huán)上,有一細線一端拴在小圓環(huán)〃上,另一端跨過固定在

大圓環(huán)最高點B的一個小滑輪后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他的物塊,若各處摩擦力均

不計,繩不可伸長,若平衡時,弦N8所對應(yīng)的圓心角為a,則兩物塊的質(zhì)量

之比加1:加2應(yīng)為().

a

A.cos2

C.2sin%

解析以圓環(huán)Z為研究對象,作用力分析如圖所示,/受三個力作用,質(zhì)量

為m2的物塊對它的拉力斤H,大小為相2g,Z8繩中的拉力后2,大小為Mig,

大圓環(huán)的支持力EN,如圖所示,顯然有^=sin7,即詈=2sin爭C正確.

答案C

2.(圖解法)(多選)如圖2所示,用一根細線系住重力為G、半徑為/?的球,其與

傾角為a的光滑斜面劈接觸,處于靜止狀態(tài),球與斜面的接觸面非常小,細

線懸點O固定不動,在斜面劈從圖示位置緩慢水平向左移動直至繩子與斜面

平行的過程中,下述正確的是().

a

圖2

A.細繩對球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

B.細繩對球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

C.細繩對球的拉力一直減小

D.細繩對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Gsina

解析以小球為研究對象,對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因題中“緩慢”移動,

故小球處于動態(tài)平衡,由圖知在題設(shè)的過程中,0一直減小,當繩子與斜面

平行時,尸r與尺垂直,臼有最小值,且戶rmin=Gsina,故選項C、D正確.

答案CD

3.(整體法、隔離法)(多選)如圖3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為(圓周的柱

狀物體4/與墻面之間放一光滑的圓柱形物體8,對/施加一水平向左的

力R整個裝置保持靜止.若將Z的位置向左移動稍許,整個裝置仍保持平

衡,則

水平外力E增大

墻對8的作用力減小

地面對/的支持力減小

8對4的作用力減小

解析先用整體法分析.把/、8看做整體,受力分析,可得地面對Z的支

持力等于48兩物體的總重力.A的位置向左移動時,地面對/的支持力

不變,C錯誤.墻對8的彈力尸N1和力廠大小相等.

再用隔離法分析.以物體8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則墻對8的彈力RI

=Gtan0,/的位置向左移動,。減小,則尸NI減小,尸也減小,A錯誤,B

G

正確.尺=嬴7,e減小,尺減小,D正確.

答案BD

4.(整體法、隔離法)(多選)兩傾斜的滑桿上分別套有/、8兩個小球,兩小球上

分別用細線懸吊著一個物體,如圖4所示.當它們都沿滑桿向下滑動時,A

的懸線與滑桿垂直,8的懸線豎直向下,則().

A.A小球與滑桿無摩擦力

B.8小球與滑桿無摩擦力

C.Z小球做的是勻速運動

D.8小球做的是勻速運動

解析由于/小球與物體的連線與滑桿垂直,對4小球連接的物體進行研究,

將物體的重力沿滑桿的方向和垂直于滑桿的方向分解,則沿滑桿向下的分力

產(chǎn)生的加速度為gsin仇對整體研究,整體沿滑桿向下運動,整體要有沿滑

桿向下的加速度必須是4小球與滑桿的摩擦力為零,A正確;對3小球連接

的物體進行研究,由于連接小球與物體的繩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合力如果

不為零,合力必定沿豎直方向,合力在垂直于滑桿的方向上的分力必產(chǎn)生加

速度,這與題意矛盾,物體在垂直于滑桿的方向上速度為零,因此物體受到

的合力必為零,物體和小球一起做勻速運動.D正確.

答案AD

5.(正交分解法)(單選)如圖5所示,質(zhì)量為加8=2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

質(zhì)量為加4=22kg的木箱N放在木板8上.一根輕繩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

端拴在天花板上,輕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夕=37。.已知木箱A與木板B之

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1=0.5.現(xiàn)用水平向右、大小為200N的力尸將木板B從木

箱4下面勻速抽出(s出37。40.6,cos37°Q0.8,重力加速度g取10mH),則

木板8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的大小為().

C.0.5D.0.6

解析對Z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由題意得Rrcosen%①

FNI+Fysin6=m,4g②

Fj\=//|FNI@

由①②③得:FT=100N

對/、8整體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由題意得

FTCOS3+Fj2=F?

FN2+Ersinf)=(nu+mB)g⑤

Ffl=〃2尺2⑥

由④⑤⑥得:42=03故A答案正確.

答案A

6.(正交分解法、合成法)(單選)如圖6所示,上端裝有定滑輪的粗糙斜面體放在

地面上,A,B兩物體通過輕繩連接,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繩的質(zhì)量和繩與

滑輪間的摩擦).現(xiàn)用水平力/作用于物體8上,緩慢拉開一小角度,此過程

A.水平力/不變

B.物體/所受斜面體的摩擦力一定變大

C.物體4所受斜面體的作用力不變

D.斜面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變

解析設(shè)與8連接的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仇3物體被緩慢拉開的過程中

受力平衡,可得E=GBtan8,隨。角的變大而變大,故A錯;由繩子的拉力

T=G/cos。可知,繩子的拉力發(fā)生了變化,則物體〃所受斜面體的作用力一

定發(fā)生變化,故C錯;沒對8施加產(chǎn)前,由于無法得知N物體所受斜面體的

摩擦力情況,故繩的拉力發(fā)生變化后也無法得知摩擦力的情況,故B錯;以

48以及斜面體作為整體來研究,易知斜面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變.

答案D

7.(假設(shè)法)(多選)如圖7所示是主動輪尸通過皮帶帶動從動輪。的示意圖,4與

B、。與。分別是皮帶與輪緣相互接觸的點,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8點相對于Z點運動趨勢方向與8點運動方向相反

B.D點相對于C點運動趨勢方向與C點運動方向相反

C.。點所受靜摩擦力方向與。點運動方向相同

D.主動輪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從動輪受到的摩擦力是動力

解析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要確定相對運動趨

勢常用假設(shè)法,即假設(shè)兩物體接觸面光滑,分析皮帶和輪之間有無相對滑

動.若有,可判定出相對運動趨勢方向.此題應(yīng)先明確主動輪與從動輪的關(guān)

系.若皮帶光滑,主動輪轉(zhuǎn)而皮帶不動或皮帶動而從動輪不轉(zhuǎn),由此可判定

摩擦力的方向,主動輪可通過摩擦力帶動皮帶,皮帶阻礙主動輪轉(zhuǎn)動,同理

皮帶可帶動從動輪,從動輪阻礙皮帶的轉(zhuǎn)動,故B、C、D選項正確.

答案BCD

8.(假設(shè)法)(多選)如圖8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M上疊放著物體加,兩

者間有--根處于壓縮狀態(tài)的彈簧,整個裝置相對地面靜止,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