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結構分析中科大核磁共振碳譜_第1頁
有機結構分析中科大核磁共振碳譜_第2頁
有機結構分析中科大核磁共振碳譜_第3頁
有機結構分析中科大核磁共振碳譜_第4頁
有機結構分析中科大核磁共振碳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1.2提高碳譜靈敏度的方法(1)對被測化合物的13C富集。(2)增加樣品的濃度。(3)降低樣品溫度,增加磁場的強度。(4)采用多次掃描。(5)采用去偶和脈沖傅立葉變換(PulseFourierTransform,PFT)技術。難點:靈敏度低、信噪比差

13C天然豐度:1.1%;13C的磁旋比C為/H的1/4S/N3,C3/H31/64

(在同等實驗條件下是氫譜的1/5800)第1頁/共85頁第一頁,共86頁。3.213CNMR的實驗方法3.2.1脈沖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技術PFT-NMR

(PulsedFourierTransformNMR)

同時激發(fā)所需頻率范圍內(nèi)的所有核的共振,各種核通過各種方式弛豫,產(chǎn)生一個隨時間逐步衰減的信號(FreeInducedDecayFID),通過傅立葉變換的數(shù)學方法轉(zhuǎn)變成核磁共振信號。優(yōu)點:(1)在脈沖作用下,所有的13C同時發(fā)生共振。(2)脈沖作用時間短(10-50ms),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3)PFT-NMR靈敏度高,需要樣品量少。(4)可實現(xiàn)多脈沖序列實驗。第2頁/共85頁第二頁,共86頁。3.2.213CNMR化學位移參照標準和樣品準備內(nèi)標:四甲基硅烷(TMS),d=0

氘代溶劑:CDCl3,d=77.0DMSO,d=39.0CD3OD,d=49.0樣品:10-30mg3.2.3氘鎖和溶劑PFT-NMR儀采用氘鎖的方法來穩(wěn)定磁場氘代溶劑:13C的核被D裂分為2nI+1條譜線。

CDCl3,d=77.0,三重峰

CD3OCD3,d=29.8,七重峰

第3頁/共85頁第三頁,共86頁。3.313CNMR去偶技術質(zhì)子寬帶去偶法(ProtonBroadBandDecoupling)質(zhì)子偏共振去偶法(Off-resonancedecoupling)質(zhì)子選擇性去偶法(ProtonSelectiveDecoupling)門控去偶法(GatedDecoupling)反門控去偶法(InversedGatedDecoupling)第4頁/共85頁第四頁,共86頁。3.3.1質(zhì)子寬帶去偶法(ProtonBroadBandDecoupling)是一種雙共振技術,記作13C{1H}。在測碳譜(n1)時,如以一相當寬的頻帶(覆蓋樣品中所有氫核的共振頻率,相當于自旋去偶的2)照射樣品使所有的質(zhì)子達到飽和,則13C和1H之間的偶合被全部去除,每個碳原子僅出一條共振譜線。質(zhì)子寬帶去偶優(yōu)點:使碳譜大大簡化;2.靈敏度增大。第5頁/共85頁第五頁,共86頁。NOE效應:分子中兩類自旋核可以通過波動磁場傳動能量。在質(zhì)子寬帶去偶實驗中,由于干擾場B2作用非常強,同核馳豫過程不足以使其恢復到平衡狀態(tài)。經(jīng)過異核之間的偶合作用,1H核將能量傳給13C核,13C核吸收能量而發(fā)生馳豫,共振信號增強稱為NOE效應。信號增強因數(shù)f13C(1H):

第6頁/共85頁第六頁,共86頁。(a)質(zhì)子寬帶去偶譜(b)門控去偶譜3-1巴豆酸的13CNMR譜第7頁/共85頁第七頁,共86頁。3.3.2質(zhì)子偏共振去偶法(Off-resonancedecoupling)采用一個頻率范圍很小,比質(zhì)子寬帶去偶弱很多的射頻場B2,使1H與13C一定程度上去偶,消除2J~4J的弱偶合。

偏共振去偶的目的是降低1J,改善因偶合產(chǎn)生的譜線重疊而又保留了偶合信息,從而確定碳原子級數(shù)。偏共振去偶的頻率v2選在氫譜高場一側,處于高場的峰裂分距越小,反之亦然。Δv—偏共振去偶的頻率v2與質(zhì)子共振頻率v0之差B2—去偶場的強度1J減弱到Jr(表觀偶合常數(shù))第8頁/共85頁第八頁,共86頁。第9頁/共85頁第九頁,共86頁。3.3.3質(zhì)子選擇性去偶法(ProtonSelectiveDecoupling)

當去偶頻率(n2)正好等于某質(zhì)子的共振吸收頻率,且B2場功率足夠?。ǖ陀趯拵ヅ紩r的功率)時,與該質(zhì)子相連的碳全部去偶而變成單峰,并因NOE使譜線強度增大。v2第10頁/共85頁第十頁,共86頁。3.3.4門控去偶法(GatedDecoupling)采用特殊脈沖技術,測得的13CNMR譜既保留13C與1H之間的偶合信息,又有NOE增強效應,可節(jié)省測試時間。實驗方法:在13C觀測脈沖之前,先加去偶脈沖;13C脈沖和取FID信號時,去偶脈沖關閉。第11頁/共85頁第十一頁,共86頁。3.3.5反門控去偶法(InversedGatedDecoupling)

又稱抑制NOE的門控去偶法。對發(fā)射場和去偶場的脈沖發(fā)射時間關系稍加變動,即可得NOE消除的寬帶去偶譜。實驗方法:關閉13C觀測脈沖的同時,開啟去偶脈沖場B2和接受FID信號同時進行,并且延長發(fā)射脈沖的時間間隔T,滿足T>T1(T1為測試樣品中13C中最長縱向弛豫時間)。反門控去偶法在圖譜中能反映碳原子數(shù)目正常比例,可用于定量實驗。第12頁/共85頁第十二頁,共86頁。3.413C化學位移的影響因素3.4.1屏蔽原理si=sdia+spara+sn+smed屏蔽常數(shù)si:sdia:核外局部電子環(huán)流產(chǎn)生的抗磁屏蔽。與核和環(huán)流電子間的平均距離成反比,所以s電子產(chǎn)生比p電子強的抗磁屏蔽。sdia對13C核不是主要因素。第13頁/共85頁第十三頁,共86頁。spara:非球形各向異性的電子(如p電子)環(huán)流產(chǎn)生的順磁屏蔽,它與sdia方向相反。是13C核屏蔽常數(shù)的主要決定因素。1)平均激發(fā)能E

大,

para負值小,去屏蔽弱,其共振位置在高場;

例:飽和烷烴*,E

大,共振位置在高場羰基

n*,E小,共振位置在低場2)2p電子與核間距離的影響:2p軌道擴大,r-3減小,

para負值亦減小,去屏蔽弱,其共振位置在高場。

sn:鄰近原子和基團的屏蔽作用。smed:介質(zhì)的屏蔽作用。3)2p軌道電子云密度(QNN)和鍵序矩陣元QNB第14頁/共85頁第十四頁,共86頁。3.4.2影響化學位移的因素1.碳原子的雜化軌道sp30~60ppmsp2100~200ppmsp60~90ppm2.碳原子的電子云密度核外電子云密度增大,屏蔽作用增強,化學位移向高場移動。(CH3)3C+(CH3)3CH(CH3)3CLid(ppm)3302410.7第15頁/共85頁第十五頁,共86頁。共軛效應:由于共軛作用引起的電子云分布不均勻。共軛羰基化合物的d移向高場,當共軛作用破壞時,d移向低場。第16頁/共85頁第十六頁,共86頁。共軛雙鍵化合物,中間碳原子因共軛作用移向高場。誘導效應:與電負性取代基相連,使碳核外圍電子云降低,d向低場移動,d值增大。

CH3ICH3BrCH3ClCH3F(ppm)20.720.024.980第17頁/共85頁第十七頁,共86頁。電負性取代基數(shù)目增加,d向低場移動,d值增大。重原子效應:重原子(碘)外圍有豐富的電子,對其相鄰的碳核產(chǎn)生抗磁性屏蔽作用,足夠與其電負性作用抵消,并引起d向高場位移。

CH4CH3XCH2X2CHX3CX4(ppm)2.327.8

52.877.295.5(X=Cl)

21.855.1141.0292.5(X=I)第18頁/共85頁第十八頁,共86頁。誘導效應隨著與取代基距離的增大而減弱,a-CH2最強,b-CH2次之,但是g-CH2移向高場,顯示了空間效應對d的影響。

第19頁/共85頁第十九頁,共86頁。3.立體效應(1)取代烷基的密集性:當碳原子上的氫被烷基取代后,d值增大。取代烷基越大、分支越多,也越大;例:伯碳仲碳叔碳季碳

CH3RCH2R2CHR3CR4(R=CH3)

(ppm)5.715.424.3

31.4第20頁/共85頁第二十頁,共86頁。(2)-旁位效應(-gaucheeffect):各種取代基團均使-碳原子的d稍移向高場。第21頁/共85頁第二十一頁,共86頁。對構象確定的六元環(huán),g-旁位效應更加顯著。其他順反異構體也有類似情況。第22頁/共85頁第二十二頁,共86頁。第23頁/共85頁第二十三頁,共86頁。4.其他因素對d的影響。(1)氫鍵其影響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羰基化合物上,C=O中碳核的電子云密度降低,使dC=O值增大。第24頁/共85頁第二十四頁,共86頁。(2)溶劑(3)溫度(4)同位素效應

第25頁/共85頁第二十五頁,共86頁。基團C,ppm基團C,ppmR—

CH38~30CH3—

O40~60R2CH215~55CH2—

O40~70R3CH20~60CH—

O60~75C—I0~40C—O70~80C—Br25~65C≡C65~90C—

Cl35~80C=C100~150CH3—N20~45C≡N110~140CH2—N40~60芳香化合物110~175CH—N50~70酸、酯、酰胺155~185C—N65~75醛、酮185~220CH3—S10~20環(huán)丙烷5~53.5各類碳核的化學位移表3-413C的化學位移變化范圍第26頁/共85頁第二十六頁,共86頁。1.鏈狀烷烴dC=-2.6~60ppm第27頁/共85頁第二十七頁,共86頁。dC的經(jīng)驗估算:

dC(i)=-2.6+9.1na+9.4nb-2.5ng+0.3nd

na、nb、ng、nd為第i個碳的a、b、g、d位碳的數(shù)目。CH3–CH2–CH2–CH2–CH2–CH3

1231.鏈狀烷烴dC1=-2.6+9.1+9.4+(-2.5)+0.3=13.7(13.7)dC2=-2.6+9.1x2+9.4+(-2.5)+0.3=22.8(22.8)dC3=-2.6+9.1x2+9.4x2+(-2.5)=31.9(31.9)第28頁/共85頁第二十八頁,共86頁。對于支鏈烷烴的dC計算,需加校正項SdC=-2.6+9.1na+9.4nb-2.5ng+0.3nd+SC1=2.6+9.11+9.42+(2.5)+(1.10)=21.7(21.9)C2=2.6+9.13+9.41+(3.7)=30.4(29.7)C3=2.6+9.12+9.42+(2.5)=31.9(31.7)C4=2.6+9.11+9.41+(2.5)

2=10.9(11.4)第29頁/共85頁第二十九頁,共86頁。2.取代鏈狀烷烴dC(k)=dC(k,RH)+∑Zki(Ri)dC(k,RH):未取代的烷烴中k碳原子的dC值。Zki(Ri):取代基Ri對k碳原子的位移增量。

丁烷13.425.025.013.4

取代基C1的OH

48

10

5

0

C計算值

61.435.020.013.4C實測值

61.435.019.113.6第30頁/共85頁第三十頁,共86頁。3.環(huán)烷烴及取代環(huán)烷烴dC=22~28ppm(環(huán)丙烷-2.8ppm)第31頁/共85頁第三十一頁,共86頁。取代環(huán)己烷化學位移經(jīng)驗計算公式:

dCi=26.6+∑Ai第32頁/共85頁第三十二頁,共86頁。3.5.2烯烴1.烯烴C

的特點1)乙烯:123.3ppm,取代乙烯:100~150ppm;3)烯烴對飽和碳原子的d影響不大。除了-碳原子的值向低場位移4~5ppm,其它(-、-、、碳原子)的值一般相差在1ppm以內(nèi);2)取代烯烴:(C=)>(-CH=)>(CH2=);端位烯烴~110ppm;第33頁/共85頁第三十三頁,共86頁。4)順、反烯烴的烯碳的d相差不大,約1ppm;但雙鍵a碳原子順式向高場移動約5ppm。5)共軛雙鍵的中間兩個烯碳原子dC值處于較低場。第34頁/共85頁第三十四頁,共86頁。6)累積雙烯中間碳的dC在低場,約200ppm;而兩端的烯碳卻移向高場。第35頁/共85頁第三十五頁,共86頁。2.取代烯烴C的近似計算dCi=123.3+∑Z1+∑Z2+

∑S

Z1和Z2分別表示雙鍵兩邊取代基常數(shù);S為修正項。第36頁/共85頁第三十六頁,共86頁。3.5.3炔烴炔烴dC值的特點:(1)炔烴的化學位移一般在60~90ppm。(3)炔烴與極性基團相連時,相連的炔碳移向低場,不相連的炔碳移向高場。(2)與炔烴相連的飽和原子的dC向高場移動10~15ppm。第37頁/共85頁第三十七頁,共86頁。(4)共軛雙炔中間兩個炔碳的dC值接近,小于兩側炔碳。(5)腈類化合物的炔碳的dC位于低場(110~140ppm)。第38頁/共85頁第三十八頁,共86頁。一些烯烴和炔烴化合物的C值第39頁/共85頁第三十九頁,共86頁。3.5.4芳烴1.芳烴dC值的特點:(1)苯環(huán)dC=128.5ppm。間位碳原子的dC幾乎不受取代基影響。給電子取代基(如-NH2、-OH)使鄰、對位碳原子的dC移向高場;吸電子取代基(如-CN、-COOR)使鄰、對位碳原子的dC移向低場。(2)大多數(shù)取代基使C1的dC向低場移動,但少數(shù)屏蔽效應大的取代基(如-C≡C、-CN、-I、-Br)使C1的dC移向高場。(3)取代基的分支越多,使C1的dC增加越明顯。取代基團—H—CH3—CH2CH3—CH(CH3)2—C(CH3)3相對苯的d0+9.3+15.6+20.2+22.4第40頁/共85頁第四十頁,共86頁。1.取代苯環(huán)dC值的近似計算dCi=128.5+∑Z1+∑Z2+

∑Z3+

∑Z4Z1(取代基R所在位置)、Z2(鄰位)、Z3(間位)、Z4(對位)的d經(jīng)驗參數(shù)。第41頁/共85頁第四十一頁,共86頁。第42頁/共85頁第四十二頁,共86頁。3.稠環(huán)及芳雜環(huán)的dC值一些芳香化合物的C值第43頁/共85頁第四十三頁,共86頁。

羰基碳原子的d在最低場。3.2.6羰基化合物原因:1)羰基

n*,E小,共振位置在低場2)共振效應:羰基碳原子缺電子。

羰基與具有孤對電子的雜原子或不飽和基團相連,羰基碳原子的電子短缺得以緩和,共振移向高場方向。第44頁/共85頁第四十四頁,共86頁。(1)醛190~208ppm

(2)酮190~220ppm第45頁/共85頁第四十五頁,共86頁?;衔?C1)(C2)(C3)(C4)204.641.115.5

205.642.423.4

193.3136.0136.4

27.5212.541.618.224.5212.844.326.528.645.6218.0

90.2175.5

128.0137.1197.525.7

醛酮的羰基C(ppm)第46頁/共85頁第四十六頁,共86頁。(3)羧酸、酯、酰氯、酰胺155~185ppm(4)環(huán)酮:與環(huán)大小有關羰基c(ppm)207.9213.6208.5211.4215.6第47頁/共85頁第四十七頁,共86頁。3.6碳譜中的偶合常數(shù)常用的偶合常數(shù):C–H、C–F、C–P。3.6.11H與13C的偶合

1.1J

(1)s電子成分的影響CH3–CH3(sp3,s%=25%)1J=5x25=125Hz(125)CH2=CH2(sp2,s%=33%)1J=5x33=165Hz(156)C6H6(sp2,s%=33%)1J=5x33=165Hz(159)CHCH(sp,s%=50%)1J=5x50=250Hz(249)1JCH=5xs%第48頁/共85頁第四十八頁,共86頁。(2)取代基的影響:吸電子取代基使J值增大。

CH4CH3NH2CH3OHCH3ClCH2Cl2CHCl31JCH(Hz)125133141150178209(3)環(huán)張力的影響:環(huán)張力增大,J值也增大。1JCH(Hz)161131129125第49頁/共85頁第四十九頁,共86頁。一些特征化合物的1JCH(Hz)第50頁/共85頁第五十頁,共86頁。2JCH、3JCH、4JCH(1)2J5~60Hz(2)直鏈烴

3J0~30Hz

芳烴、雜芳烴

3J7~15Hz,一般3JCH>2JCH。

s電子成分越多,2JCH值越大。與雜原子相連,也使2JCH值增大。第51頁/共85頁第五十一頁,共86頁。一些特征化合物的2JCH(Hz)

值第52頁/共85頁第五十二頁,共86頁。3.6.213C與雜原子之間的偶合氘(D)與13C的偶合

1JCD

20~30Hz,JCH/JCD=gH/gD=6.52.19F與13C的偶合

1JCF

150~350Hz,裂分符合n+1規(guī)律

2JCF20~60Hz;3JCF4~20Hz;4JCF0~5Hz被13C裂分為2n+1峰第53頁/共85頁第五十三頁,共86頁。化合物1JCF2JCF3JCF4JCFCH3F157.5———CF3CH3271.041.5——CF3CH2OH287.035.3——F2CHCOOC2H5243.929.1——CF3COOH283.244——CH3(CH2)CH2F165.419.84.9<2CF2=CH2287———CF3CH=CH227037.54—C6H5F245.321.07.73.3pFC6H4OCH3237.622.87.81.7一些化合物的19F與13C的偶合常數(shù)JCF(Hz)值第54頁/共85頁第五十四頁,共86頁。31P與13C的偶合

5價P:1J50~180Hz;2J、3J4~15Hz3價P:1J20~50Hz;2J、3J3~20Hz化合物1JCP2JCP3JCP4JCP5JCP(CH3O)2P(O)CH3144

6.3———(C2H5O)2P(O)C2H5143.4

7.36.9—6.2(C3H7O)2P(O)CH2Cl158.6—7.4—4.9(C6H5)3P=O105

10

———(C6H5O)3P=O——7.612

5C6H5P(O)H(OH)100

14.6—12.3—P(CH3)313.6————P(C6H5)312.419.6—

6.7—一些化合物的31P與13C的偶合常數(shù)J(Hz)值第55頁/共85頁第五十五頁,共86頁。3.6.3偶合常數(shù)的應用1J1J1J1J第56頁/共85頁第五十六頁,共86頁。三氟乙酸甲酯的13CNMR偶合譜(溶劑:CD3COCD3)第57頁/共85頁第五十七頁,共86頁。3.7碳原子級數(shù)的確定3.7.1一維多脈沖核磁共振實驗預備期:使自旋體系處于初始熱平衡狀態(tài)。演化期:根據(jù)實驗的需要施加不同的脈沖使自旋體系進行演化。檢測期:演化期完成后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第58頁/共85頁第五十八頁,共86頁。第59頁/共85頁第五十九頁,共86頁。3.7.2APT法(AttachedProtonTest)當

=1/J時,季碳和CH2峰為負峰;CH和CH3峰為正峰。原理:APT法是通過13C核與1H核之間的標量偶合(1JCH)作用,對質(zhì)子寬帶去偶的13C信號進行調(diào)制而實現(xiàn)的。因而使各種不同類型的13C信號的強度和符號產(chǎn)生差異。

第60頁/共85頁第六十頁,共86頁。

化合物1的APT譜

C1,AcNHC2C9C3AcNH2OCH3C5,C4,C6,C7,C8第61頁/共85頁第六十一頁,共86頁。3.7.3INEPT法(InsensitiveNucleiEnhancedbyPolarizationTransfer)當D=1/8J時,CH、CH2和CH3峰為正峰;當D=1/4J時,僅出現(xiàn)正的CH峰;當D=3/8J時,CH和CH3峰為正峰,CH2峰為負峰。INEPT譜中不出現(xiàn)季碳峰。INEPT脈沖序列

第62頁/共85頁第六十二頁,共86頁。

紫羅蘭酮的13C

譜和INEPT譜第63頁/共85頁第六十三頁,共86頁。3.7.4DEPT法(DistortionlessEnhancementbyPolarizationTransfer)當q=45C(DEPT-45譜),

CH、CH2和CH3峰為正峰;當q=90C(DEPT-90譜),僅出現(xiàn)正的CH峰;

當q=135C(DEPT-135譜),CH和CH3峰為正峰,CH2峰為負峰。DEPT譜中不出現(xiàn)季碳峰。第64頁/共85頁第六十四頁,共86頁。第65頁/共85頁第六十五頁,共86頁。CHCH3CHCH2CH3第66頁/共85頁第六十六頁,共86頁。3.8弛豫

13C的弛豫時間很長,特別是自旋–晶格弛豫時間(T1),與分子結構密切相關,是13CNMR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而自旋–自旋弛豫時間(T2)在13CNMR中用處不大。3.8.1自旋–晶格弛豫機制

弛豫速率(1/T1):DD:偶極–偶極弛豫(Dipole-Dipole)SR:自旋–旋轉(zhuǎn)弛豫(Spin-Rotation)CSA:化學位移各向異性弛豫(ChemicalShift-Anisotropy)SC:標量偶合弛豫(ScalarCoupling)第67頁/共85頁第六十七頁,共86頁。偶極–偶極弛豫機制(DD弛豫)是最重要的縱向弛豫機制。DD弛豫與相關1H的距離(r)和與該碳相連的1H的數(shù)目(n)有關。TDD與r6成正比;TDD與n成反比不同類型碳的T1值:C=O>季碳>叔碳>仲碳、伯碳第68頁/共85頁第六十八頁,共86頁。2.自旋–旋轉(zhuǎn)弛豫機制(SR弛豫)當分子整體或片斷轉(zhuǎn)動時,核外電子的轉(zhuǎn)動使分子磁矩隨著轉(zhuǎn)動而產(chǎn)生的局部磁場作用于激發(fā)態(tài)的核,引起弛豫。

由于SR機制的作用,烷烴的端甲基、支鏈甲基及甾體類的角甲基,因能自由轉(zhuǎn)動,故T1較長;高分子化合物因分子鏈較長,轉(zhuǎn)動不易,故T1較短。第69頁/共85頁第六十九頁,共86頁。3.化學位移各向異性弛豫機制(CSA弛豫)分子運動時,磁各向異性的化學鍵會產(chǎn)生一個起伏的磁場,使受各向異性屏蔽的原子核產(chǎn)生弛豫。第70頁/共85頁第七十頁,共86頁。4.標量偶合弛豫機制(SC弛豫)相互偶合的AB核,當A核快速弛豫時,B核也加快弛豫。在有機分子中,SC弛豫不大。對于與四極矩的核(I>1/2,如Br)相連的碳,SC弛豫貢獻大。I>1/2的核,T1很短。第71頁/共85頁第七十一頁,共86頁。5.順磁物質(zhì)的作用順磁物質(zhì)有未成對電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