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全市一等獎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全市一等獎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全市一等獎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全市一等獎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全市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30.詩五首(飲,行,茅,白,己)2023—2023中考語文閱讀試題一網(wǎng)打盡及參考答案:47個試題(1)飲灑(14個試題)(2) 行路難(13個試題)(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4個試題)(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個試題)(5)己亥雜詩龔自珍(11個試題)(1)飲灑(14個試題)【2023江蘇省徐州市】(二)賞析陶淵明的《飲酒》(其五),完成第10題。(3分)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0.對上面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是詩人的自問自答,用樸實的語言道出“心遠”的生活真諦。詩人因為遠離官場和俗世,心志高遠,所以覺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靜的。B.“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寫出了詩人采菊時,未留心、不經(jīng)意間與南山美景相遇的隨意與自然,側(cè)面表現(xiàn)出詩人苦悶、寂寞的心境。C.“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描寫了傍晚時分,山上的氣象愈發(fā)美好,在這從容而渾然的暮色里,飛鳥一群群地結(jié)伴而還,作者從中悟出了返璞歸真的人生真諦。D.結(jié)尾兩句抒發(fā)感情,是對全篇的總結(jié)。“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答案】10.B(表現(xiàn)出詩人閑適、淡泊、恬靜、悠然、愉悅的心境)1、【隨州市,2023】閱讀下列古詩,完成詩后題目(6分)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4.既然“結(jié)廬在人境”為何沒有“車馬喧”,請用詩中句子作答。(1分)15.“悠然見南山”中的“悠然”一詞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境?(2分)16.能否把“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改為“望”字?為什么?(3分)【答案】(一)14.心遠地自偏(1分)15.“悠然”寫出了詩人那種恬淡、閑適的心情(2分)16.不能?!耙姟北憩F(xiàn)的不是詩人對山的有意觀望,而是在采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眼簾的狀態(tài)。(3分)2(欽州市·2023)(一)古詩鑒賞(4分)9.對下面這首詩歌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飲酒(其五)

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A.“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身居鬧市,但門庭冷落,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與寂寞。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指心遠離官場和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表現(xiàn)出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與《歸園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10.下列對詩句的品析,正確的一項是(

)A.“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的“烽火”指叛軍在長安城里放火燒城,大火燒了三個月還沒有熄滅;“抵萬金”比喻家書的珍貴。B.“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中的“排”字寫出了白鶴直沖云霄的氣勢;“引”字寫出了作者看到白鶴沖天而引發(fā)出來的豪邁樂觀之情。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中,“浮云”只是指天空中漂浮的云彩。詩句告訴我們:站在高山上,雙眼就不會被空中漂浮的云彩遮住。D.“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巧用擬人手法,把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運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答案:(一)古詩鑒賞(4分)9.A10.B3(資陽市·2023)6.對下面詩歌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分)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A.詩歌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了“心遠地自偏”的道理。B.詩歌的前四句從哲理的高度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后六句寫詩人從對自然的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C.晉宋隱逸之風盛行,作者陶淵明便是晉宋隱士的代表之一。詩中反映了詩人超脫塵世,隱居山野的隱士生活,突出了其“境”與“心”皆“靜”的特點。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答案:6.C4(2023河南?。╅喿x下面一首詩,完成21—22題。(共4分)飲酒(其五)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1.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2分)

2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2分)

答案: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示例二:“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xiàn)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任選一詞,言之成理即可。2分)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

(意思對即可。2分)5(2023遼寧沈陽)7.賞析《飲酒》回答問題。(3分)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悠然”一詞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1分)

(2)對《飲酒》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本詩首句交代詩人隱居之地乃是眾人聚居之地。

B.“心遠地自偏”寫出詩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

D.本詩語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渾然融合。答案:7.(1)表現(xiàn)詩人隱居時的安逸閑適的心境。(2)C6(2023江蘇宿遷)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詩中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3分)(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和“見”字用得極妙。請任選一個作簡要賞析。(3分)答案:詩歌賞析。(6分)6.(1)(3分)菊花、南山、夕陽、飛鳥、山氣(答對2個給1分,答對4個給2分);對閑適生活和自然風光的喜愛或“對寧靜生活的追求”(1分)(2)(3分)答案一:“悠然”二字用得很妙,“悠然”是閑適的樣子(1分),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1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情(熱愛自然的情感)(1分)。答案二:“見”字用得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1分)。不經(jīng)意間抬頭見山,怡然自得(1分),表現(xiàn)詩人的閑適心情(熱愛自然的情感)(1分)。7、云南?。?023年)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3分)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請找出詩中描繪傍晚時分山中美麗景色的詩句。(1分)有人說“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寫出了門庭冷落的景象,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與寂寞。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wù)勀愕目捶?。?分)答案:(1)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2)不同意。這一句是寫詩人雖身居鬧市,卻遠離俗世,不受世俗煩擾,表達了詩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悅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8、南昌市(2023年江西?。ㄒ唬╅喿x陶淵明《飲酒(其五)》,完成第8—9題。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8.詩中表明詩人心境的兩個詞語是,。(2分)9.“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描繪了怎樣的景色?從中感受到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2分)答案:(一)8、心遠悠然9、景色:傍晚,山上的氣象越發(fā)美好,在這從容而渾然的景色里,飛鳥一群群地結(jié)伴而還。人生理想:歸返自然(返璞歸真)9(2023·江蘇揚州)(一)詩歌賞析。(4分)11.批注是我國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和文學鑒賞、批評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簡潔的語言記錄閱讀者的感悟、品味、欣賞,體現(xiàn)閱讀者的眼光和情懷。請運用下面提供的符號作標記,在《飲酒》詩旁寫出2至3個批注。(語言要簡明流暢.能讓讀者知道你已經(jīng)讀懂了這首詩,并能欣賞它。)○關(guān)鍵詞語佳妙句飲酒陶淵明批注: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案: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似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eq\o\ac(○,悠)eq\o\ac(○,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人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以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真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10(2023·山東棗莊)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5-6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6.下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飲酒(其五))主要表達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這一內(nèi)容。B.“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望岳)中“蕩胸生層云,決眥人歸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C.“此中有真意”與《歸園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都表達了詩人返樸歸真的人生理想。D.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頤說蓮,蓮花象征著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種高潔的情致。答案:11(2023·江蘇南京)6.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3分)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辮已忘言。(1)詩人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獲得了______________的心境。(1分)(2)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么。(2分)答案:6.(3分)(1)恬靜(悠然、閑適、恬淡、愉悅)(意同即可)(1分)(2)因為“見”字生動地描繪出了作者在東籬下采菊時的悠閑,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從而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意同即可)(2分)12(2023·湖北天門)(一)飲酒(陶淵明)(3分)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7.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A.這首詩歌頌了熱鬧的田園生活,突出地表現(xiàn)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B.“悠然見南山”一句中“見”字用的極好,表現(xiàn)出詩人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采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了眼簾。C.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特點是情、境、理三者的渾然融合。在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構(gòu)成的境界中,蘊涵著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D.“真意”與“忘言”的關(guān)系是說此情此境中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而這種“真意”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因而詩人只好“忘言”了。8.全詩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之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1分)答案:;8.心遠地自偏。13、2023廣西玉林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田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詩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體驗:要擁有心靈的字根表,就應(yīng)該脫離喧囂的環(huán)境,投身到大自然中,盡情體會生活的樂趣。B.“山氣日夕佳”中的“佳”字,寫出于作者對山氣繚繞、夕陽西下這土貰象的贊美,表現(xiàn)了詩人歸隱田園的愜意情懷。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這種生活讓人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意義,但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心靈去感受。D.本詩描寫了恬靜、閑適的生活,表現(xiàn)了詩人與大自然相親相融的境界。2.古人往往以所喜愛的花來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覺得詩中的“采菊”與“真意”之間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答案:;2.“采菊”一方面說明作者愛菊,追求菊那樣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這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正體現(xiàn)了作者的清高自潔、不慕榮利。作者認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擁有“采菊”這種閑適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共3分,能理解“采菊”內(nèi)涵評1分,點明二才關(guān)系評2分)14、2023·湖北黃石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這首五言古詩通過對田園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閑欣賞,反映出作者厭惡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的人生追求。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對寧靜田園生活的喜愛,對車馬喧囂的官場生活的厭倦。C.第三、四句自問自答,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由自在、超凡脫俗境界的追求。D.第五――八句將菊花、南山、山中晚景、歸林飛鳥構(gòu)成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閑自得之中。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兩句是全詩的總結(jié),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義,作者想說出來卻不能說出。(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改成“望”好不好?為什么?(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寫出了日近黃昏、云入山山配飛鳥入林的景象。請聯(lián)系上下文,品析詩句的深層喻義。答案:(1)E

(2)改“望”不好?!耙姟北砻髟娙丝吹缴讲皇怯幸鉃橹?,而是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簾。而“望”即有意遠看,改“望”此篇神氣索然。(3)鳥兒在空中經(jīng)受了風雨嚴寒的折磨,倦而知還,作者以飛鳥自喻,以飛鳥倦而知還來表達他棄官歸隱的愜意情懷。(2) 行路難(13個試題)1、【淄博市,2023】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后面的問題。(2分)行路難(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

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首詩多處運用典故,請任選一處,并作簡要分析。答:

【答案】2、【遵義市,2023】行路難(6分)李白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盤差值十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沉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1.本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22.“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沉舟夢日邊”兩句寫得好,請簡要分析。(3分)【答案】(四)行路難(6分)(3分)本詩表達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樂觀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或“表達了他面對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遠大抱負的志向?!保?2.(3分)運用典故,以“垂釣”自比姜尚,以“夢日”自比伊尹,(1分)表達了詩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賞識,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負的強烈愿望。(2分)3(河南省·202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1—22題。(共4分)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22.分析最后兩句詩中的“破”“掛”妙在何處。(2分)答案:21.對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對未來仍抱有希望。(意思對即可。2分)22.“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意思對即可。逗號前后各1分.共2分)4(2023·湖北荊州)7.讀李白《行路難》(其一),回答問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①詩中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限填四字)兩個典故表達自己有為于當世的理想。②詩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出詩人________的性格。答案:7.①垂釣碧溪乘舟夢日(1分,每對一空分)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自信(答“積極”“豁達”“倔強”“樂觀”等也可)(1分,每對一空分)5(2023·四川樂山)4.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①“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答:②在詩歌中詩人的思想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2分)答:答案:4.(4分)①(2分)答: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的官運。②(2分)答:從懷才不遇和仕途不順的茫然變?yōu)閷κ送厩俺痰钠谂卧俚綀孕拧?(2023四川遂寧)8、下面這首唐詩賞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A、開篇寫“金樽”“玉盤”,呼應(yīng)后面的“停杯”“投著”,有美好的餐具卻只能喝點清酒吃點小菜,詩人吃不下這樣廉價的酒食。B、“黃河”與“太行’”在詩歌中被賦子了象征意義,表現(xiàn)仕途上走投無路,四處為難。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的官運。D、在詩歌中詩人的思想情感經(jīng)歷了從懷才不遇和仕途不順的茫然到對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堅信的變化。答案:A7(2023四川自貢)14.閱瀆下面這首詩,然后詞答問題。(8分)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①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項是()A.珍羞:精美的菜肴。羞,現(xiàn)在寫作“饈”。B.直:價值,現(xiàn)在寫作“值”。C.茫然:無所適從的樣子。D.今安在:今天會在哪里安宿呢?②詩中“直掛云帆濟滄?!币痪涞囊馑际牵孩叟袛嘞旅鎸@首詩分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A.詩前四句欲抑先揚,極言宴席的華美,又生動刻畫出詩人既悲憤郁悶又竭力從苦悶中掙扎出來的自我形象。()B.接著從“茫然”引出行路難,用四個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變幻莫測,生動表現(xiàn)出詩人心情的變化。()C.“行路難!行路難!”這感情突發(fā)的驚嘆,顯示出詩人內(nèi)心的驚訝與不安。()D.這首詩反映詩人盼望游遍祖國的高大山川和在現(xiàn)實中遭遇艱難的矛盾心理。()答案:14.①D②徑直掛上白色的船帆橫渡滄海③A.√B.√C.×D.×8(2023·河南?。╅喿x下面古詩,完成20-21題。(4分)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兩句描寫了怎樣的場面?作用是什么?(2分)21、本詩題為《行路難》,但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2分)答案:20、(2分)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21.(2分)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jié)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瑢η巴救匀怀錆M信心。9、寧夏回族自治區(qū)(2023年)4.請從情景交融的角度,賞析李白《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詩。(2分)答案:4.(2分)(要求:能結(jié)合以下詩句和寓意,從“情”“景”交融的一個角度回答即可。)景:①長風:摧枯拉朽、剛勁有力的風。②云帆:(借以乘風破浪的)高大的船帆。③浪:喻指艱難與險阻,這里指不濟的個人和國家命運。④滄海:指國家命運及前途。情:①破浪:沖破險阻、勇往直前的決心與行動。②會有時:積極、樂觀、毫不動搖的信念。③直掛:果斷堅定的愿望和行動。④濟:拯救?!皾鷾婧!敝冈娙诉h大的政治理想和崇高的人生抱負。10、2023·南京市雨花臺區(qū)(一)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6~12題。(15分)【古詩閱讀】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6.從“停杯投箸”和“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讀出詩人▲▲的心情。(1分)7.本詩最后一句是人們傳誦的警句。請你聯(lián)系詩人的思想感情,說說人們喜愛它的原因。(2分)▲▲答案:6.(1分)內(nèi)心苦悶、憤郁、不平等情感波濤的激蕩7.(2分)因為詩句以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唱出了人們對理想追求的美好愿望??v有艱難險阻,也要不懈追求,堅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意對即可)11(2023廣西梧州)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6.對這首詩的賞析不下確的一項是(

)(2分)A.前四句寫計人面對“金樽清酒”“玉盤珍饈”的精美食物,卻因心中難以排解的煩惱,無法下咽?!巴!?、“投”、“拔”、“顧”四字,寫出了詩人的苦悶抑郁。B.中間四句把詩人心中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交替地表現(xiàn)出來,傳達出詩人復雜的心理。C.“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計人在極為痛苦的情況下,堅定了探尋出路的信念后發(fā)出的感嘆,該句是后兩句言志前的發(fā)問。D.結(jié)尾兩句反映出詩人倔強、自信的性格,表現(xiàn)出詩人“長風破浪”的堅定信念主滄海揚帆的勇氣。7.形象的比喻和善于用典是這首詩的寫作特點。請說說“行路難”比喻什么?并寫出詩中的一個典故(用計中文字作答)及詩人運用這個典故的用意。(3分)

答案:6.(2分)C7.(3分)比喻:仕途受阻(1分)典故:長風破浪(垂釣碧溪、乘舟夢日邊)(1分)用意:希望實現(xiàn)政治理想(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1分)12(2023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3-14題。(4分)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3.以下對詩歌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詩的開頭兩句以夸張的筆法,營造了歡樂的宴飲氣氛,體現(xiàn)了詩人愉悅的心情。

B.詩中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來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

C.詩中運用典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詩的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堅信遠大的抱負必能實現(xiàn)的豪邁氣概。

14.這首詩反映出詩人當時怎樣的矛盾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分)13、A(2分)14、反映出詩人既苦悶、迷惘、憤慨又積極、樂觀、執(zhí)著的復雜心理。(2分)13(荊門市·2023)三、(23分)閱讀古詩文,完成10-16題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出師表(節(jié)選)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10.(3分)指出與“咨臣以當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A.先帝不以臣卑鄙B.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傷先帝之明D.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11.(3分)指出下面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A.今安在(哪里)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C.躬耕于南陽(身體彎曲)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奔走效勞)12.(3分)指出下面句子主要停頓處標示有誤的一項A.直掛云帆/濟滄海B.忽復/乘舟夢日邊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D.奉命于/危難之間13.(3分)請你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動詞的妙處。14.(3分)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15.(3分)請你用成語或俗語寫出《行路難》和《出師表》中隱含的典故(各寫一個即可)。答案:10.B12.B13.(3分)停、投、拔、顧一連串的四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理想不能實現(xiàn),內(nèi)心苦悶、壓抑的心情。14.(3分)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盡忠于陛下的職責本分。15.(3分)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乘風破浪三顧茅廬、鞠躬盡瘁(各說一個即可)(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4個試題)1、【河北省,202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節(jié)選),回答7—9題。(6分)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7、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唐代詩人杜甫的《》(1分)8、這段文字中,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答:9、請對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2分)答:【答案】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8、渲染凄苦的氛圍,襯托詩人愁苦的心情,為下面內(nèi)容作鋪墊。9、示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的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2、【常州市,2023】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7-20題。(共12分)甲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ǘ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乙祿山亂,甫避走三川。至德二載,亡走鳳翔??颓刂荩撔讲上鹄踝越o客秦州,負薪采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歷中,出瞿唐,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甫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①無所污,為歌詩,憂時傷生,情不忘君,人皆憐之。觀李、杜二公,語語王霸②,褒貶得失,忠孝之心,驚動千古,騷雅③之妙,雙振當時。(選自《唐才子傳·杜甫》),有刪改)注釋:①挺節(jié):堅守節(jié)操。②語語王霸:句句震撼人心。③騷雅:詩歌。騷,代指屈原《離騷》。雅,大小雅,代指《詩經(jīng)》17.解釋下列詞語。(4分)(1)俄傾:(2)何由徹:(3)亡走鳳翔:(4)營: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1)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答:(2)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答:19.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說杜甫創(chuàng)作甲詩時的處境。(2分)答:20.對甲、乙兩個選段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A.選段甲“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既暗示大雨即將來臨,又烘托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B.選段甲中,詩人由自身處境聯(lián)系到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正如乙文所評“憂時傷生,情不忘君?!盋.乙文對杜甫雖有“高而不切”的評價,但甲詩“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和崇高社會理想是非??少F的。D.乙文結(jié)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詩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義風格在當時產(chǎn)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敬鸢浮浚ㄋ模ü?2分)17.(1)不多時,一會兒(2)如何挨到天亮(3)逃到鳳翔(4)營建,建造,造(5)人們都很同情他(共4分。對1個得1分,得滿4分為止。關(guān)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jù)。有小毛病,如寫了1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18.(1)使用多年的棉被像鐵一樣又硬又冷,小兒睡相不好將棉被里子蹬破了。(2)縣令備船前去迎接,杜甫才得以回到耒陽。(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19.杜甫寫甲詩時的處境是:遭遇戰(zhàn)亂,顛沛流離(到處逃難),生活艱難。(2分。意對即可)(2分。不是“含蓄肯定”,是熱烈贊美?!肮餐睦寺髁x風格”錯,杜甫是現(xiàn)實主義詩人,“騷雅之妙”指出了李杜詩歌風格的不同)參考譯文:安祿山叛亂,杜甫逃到三川避難。至德二年,杜甫逃到鳳翔。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度日。后來流落到劍南,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營建草堂居住。大歷年間,杜甫出了瞿塘峽,又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暫住耒陽,游覽南岳廟,突然發(fā)大水,十多天找不到東西吃,耒陽縣令備船來迎接,才得回來。杜甫喜歡談?wù)撎煜麓笫?,調(diào)子雖高卻不切實際。杜甫多次身經(jīng)叛亂,堅守節(jié)操,沒有污點。他所作的詩歌,憂慮時局、傷感民生,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們都很同情他??v觀李白、杜甫兩人的詩,句句震撼人心,指點得失,忠孝之心,傳誦千古,詩歌文采精妙,雙雙名震當時。3(2023·山東濟南)閱讀下面的古詩,分別回答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這首詩的作者是

(朝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2分)4、學習詩歌應(yīng)該從朗讀入手,如果有你朗讀第一詩節(jié)中的劃線句,你認為最應(yīng)該重讀的是哪一個詞語,請說說你的理由。(2分)5、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談?wù)勀銓Α昂螘r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句的理解。(3分)答案:3、唐代

杜甫4、示例:我認為最應(yīng)該重讀的是“怒號”,這兒子把秋風擬人化了,讀之如聞秋風咆哮,風勢極猛,聲音極大。5、詩人希望眼前能突現(xiàn)這樣的房屋,來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受茅屋,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表達了詩人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4、2023·廣西桂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的第一節(jié)是怎樣描繪秋風肆虐的情景的?詩人為什么要作這樣的描繪?

(2)杜甫一向關(guān)心人民疾苦,他的詩素有“詩史”之稱,但為什么這首詩中他卻一反常態(tài),只寫自己的個人遭遇?請談?wù)勀愕睦斫?。答案:?)“風怒號”從聽覺上突出了秋風之狂,“卷”從視覺上形象地寫出了秋風之肆虐?!帮w”“渡”“灑”“掛罥”“飄轉(zhuǎn)”等詞寫出了秋風對茅屋的破壞。這樣的描繪為后文寫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慘蓄勢。(2)以小見大,推己及人,表現(xiàn)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個試題)【廣東省湛江市】15.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⑴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2分)⑵這是邊塞詩中的名篇佳作。請簡要說說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5.⑴比喻(1分),生動地描繪出邊塞奇麗的雪景。(1分)⑵①依依不舍,傳達出因朋友離去無限惆悵的情景。(1分)②邊塞將士和詩人自己的豪邁氣概和壯烈情懷。(1分)(說明:第①點中,答出“依依不舍”或惆悵給1分;第②點中,答出“豪邁氣概”或“壯烈情懷”給1分)1(2023·吉林哈爾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回答問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一首送別詩。詩中既著力描寫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又表現(xiàn)了詩人因朋友的離去而產(chǎn)生的無限惆悵。詩中畫線句子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構(gòu)思新穎,聯(lián)想奇特,請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說說這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答案:雪花給樹木披上銀妝,仿佛突然刮起強勁的春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2(202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㈡閱讀古詩,完成19~20題,(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⒚這首詩如果按前十句和后八句分為兩部分,它們各寫什么?(2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⒛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充分發(fā)揮你的想像,將詩句所描述的畫面用文字表述出來,并說說它的妙處。(3分)①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②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答案:⒚第一部分:詠雪,或描繪壯麗的雪景,或描繪漫天大雪中壯麗的景象;第二部分:送別,或?qū)懰蛣e武判官的情形。(2分)⒛①一夜的大雪,給樹木披上了銀妝,仿佛突然刮起和煦的春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用春花喻冬雪,聯(lián)想奇特美妙,比喻新穎、貼切。既描繪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又表現(xiàn)了詩人的欣喜之情,也透露出作者豪放和開闊的胸襟。②歸客遠去,山路回轉(zhuǎn),友人的身影已經(jīng)看不到了,作者還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山路,此時此刻,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跡?!吧交芈忿D(zhuǎn)”使人惆悵,而雪地上的馬蹄印跡,又把送別的思念延伸到遠方,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言·雖盡而意無窮,依依不舍之情躍然紙土。(選擇其中的一個小題作答。描繪時注意畫面的變化;語言力爭優(yōu)美;有一點自己的評價即可)(3分,每一點1分)3、2023·南京市鼓樓區(qū)(一)閱讀下面唐詩,回答6—7題。(4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6.與詩題相呼應(yīng),全詩前十句重在寫,后八句重在寫。(2分)7.簡要品析結(jié)句中“空”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案:6.(2分)雪景;別情(送別)7.(2分)對友人依依惜別之情;對友人前途擔憂之情;與友人離別后的惆悵之情;自己不能回歸故鄉(xiāng)的凄楚之情。(寫出其中兩點即可)4(2023廣西貴港)閱讀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第6-7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1)將軍角弓不得控

控:

(2)瀚海闌干百丈冰

闌干:

7.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暗示歸途艱險,以萬里愁云引出送別的氣氛。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春花喻冬雪,展現(xiàn)了邊塞雄奇瑰麗的景象。C.“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寫詩人駐足遠望的情形。D.這首詩以“雪”為中心線索來寫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的惜別之情和思鄉(xiāng)之情,傷感的情緒。答案:6、①拉開②縱橫交錯的樣子。7、D(充滿樂觀進取的精神。)(5)己亥雜詩龔自珍(11個試題)1、2023寧夏5.自選角度,品析龔自珍《己亥雜詩》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2分)

答案:5.(2分)(答對1點即可,答得好加1分)①以落紅自喻,表明龔自珍不甘自棄、繼續(xù)為國奉獻的志向。②另辟蹊徑,寓凋零殘破的落紅以積極昂揚的新意,情感豪邁雄壯。③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落紅感情,落是為了護花,很有情韻。④運用象征手法,象征了人們勇于奉獻自己的精神。⑤不是表明了肯定的語氣。更表達出強烈的感情。2、2023·湖北仙桃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1)此詩第一句寫詩人離別的憂傷,其中直接表現(xiàn)離愁深重的詞語是:_____。(2)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第一、二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日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B.詩的第三、四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lián)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愁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C.詩中用冷色調(diào)的“白日斜”烘托離愁,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zhuǎn)折,使整首詩從離愁中解脫出來。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與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相同。答案:10.(1)浩蕩

(2)D

3、2023·江蘇南通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首詩前兩句抒發(fā)了詩人不得已辭官還鄉(xiāng)時的無限愁思,而后兩句卻表達了他對生命意義與價值的積極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寄托了為培育人才以及維護自己崇高理想而獻身的情懷。4、2023·青海已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詩中“吟鞭東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2)“落花不是無情物”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比喻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