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理組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主要內容三、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二、真理與價值(真理觀)一、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認識論基本理論)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唯物主義可知論唯心主義可知論徹底的不可知論不徹底的不可知論哲學基本問題小結
認識論(epistemology)是關于認識發(fā)生、發(fā)展及其一般規(guī)律的哲學理論。認識論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第三節(jié)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第三節(jié)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一)實踐和認識的主體與客體
1、主體和客體的含義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腕w是指進入主體的認識和實踐范圍的客觀事物,是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特征自然性、意識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客體是指進入主體的認識和實踐范圍的客觀事物,是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自然客體社會客體精神客體認識客體的特征:客觀性、對象性、社會性和歷史性*客體并不等同于所有客觀存在的事物??陀^世界客體*人也是認識對象。中介是指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運用、操作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認識主體認識客體認識工具物質工具觀念工具語言工具
2、主體和客體的相互關系認識關系實踐關系認識關系——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反映和被反映關系杯弓蛇影紅花!鬼從何來?實踐關系——主體和客體之間的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人化自然(自然界的人化)3、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確立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實踐主體按照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實際地作用于實踐客體,通過一定的實踐手段把實踐方案變成實際的實踐活動通過反饋和調節(jié),使實踐目的、手段和結果按一定方向運行
(二)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第一,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第二,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第三,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fā)展。第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要服務的,科學研究的任務也總是圍繞著社會實踐的需要這個中心來確定的。第一,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天文學、數學、力學‥‥‥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第二,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實踐創(chuàng)造出必要的物質條件和手段,使人的認識成為可能。月球探測器——智慧一號高能加速器第三,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fā)展。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嘗一嘗。——毛澤東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書示自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注意: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問題
“源”與“流”“經驗的主體從個人擴大到人類;每一個體都必須起親自去經驗,這不再是必要的了?!?/p>
——馬克思第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詳見第三節(jié))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對實踐的作用具有兩重性,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錯誤的認識對實踐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海王星太陽太陽系牛頓力學成功地解釋了天王星軌道的攝動(有一顆海王星)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
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對認識本質的科學回答。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關于認識本質的幾種不同觀點唯心主義先驗論唯物主義反映論可知論不可知論(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義反映論:從物到感覺和思維唯心主義先驗論:從思想和感覺到物唯物主義反映論堅持從物到感覺、思想,主張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反映論:是指確認認識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的認識論原則,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唯心主義先驗論
堅持從感覺、思想到物
先驗論認為:人的認識和認識能力是先于感覺經驗、先于實踐的東西,是先天就有的。孟子主張有“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柏拉圖認為“知識就是回憶”。(二)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對
認識的不同回答
1、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直觀、消極、被動的反映論一是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了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二是離開辯證法來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了解認識的辯證性質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繼承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合理前提的同時,又克服了它的嚴重缺陷把實踐的觀點引入了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作為能動的反映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寫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創(chuàng)造性
P67創(chuàng)造性從根本上把人的反映與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活動區(qū)別開來,它是反映的能動性的基本標志。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能動革命的反映論,反對直觀被動的反映論舊唯物主義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主體客體主體實踐客體主體客體模寫選擇建構創(chuàng)造認識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A這是所有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B這是一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觀點C這是所有的可知論的認識論觀點
D這僅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一)從實踐到認識1.感性認識及其形式
(1)感性認識:人們在實踐中通過感覺器官所獲得的關于事物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的認識形式,它是認識的初級階段。(2)感性認識的形式:感覺、知覺、表象感覺是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硬!紅!甜!圓!(2)感性認識的形式:感覺、知覺、表象知覺是對客觀事物整體的反映。又硬又圓又紅又甜的果實吃掉蘋果之后,頭腦中還留下對于又硬又圓又紅又甜的果實的映象。(2)感性認識的形式:感覺、知覺、表象表象是對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回憶和再現。(3)感性認識的特點
直接性:感性認識與客觀對象之間不存在中介,是人們感覺器官對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體性:感性認識是以感覺、知覺、表象這樣具體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現象。
2.理性認識及其形式(1)理性認識是指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于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guī)律性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F=GM1M2/R2(2)理性認識三種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概念魚鳥推理判斷魚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動物鳥是長羽毛的動物魚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動物鯨用肺進行呼吸鯨不是魚類動物鳥是長羽毛的動物鴨子長羽毛鴨子是鳥類動物(3)理性認識的特點
一是間接性,即它不是人們在接觸事物中直接產生,而是在感性認識基礎上,經過頭腦思維才產生的對事物的間接反映。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體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現象,而是以概念、判斷、推理這樣抽象的邏輯思維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理性認識的特點間接性水果鳥魚理性認識的特點男人女人友人眾人勞動語言思維意識男人女人張三李四社會關系總和多種具體的人人抽象性抽象舍象人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統(tǒng)一首先,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F=GM1M2/R2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于源來理性認識其次,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舍罕國王:當然可以……?!班·達依爾:陛下,我只要……舍罕王賞麥
感覺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
--毛澤東最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滲透的。這花是紅的。感覺判斷“思想而無內容是空洞的,直觀而無概念是盲目的。”
——康德德“悟性不能直觀,感官不能思維。惟有兩者聯合,始能發(fā)生知識。”
——康德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的基礎是實踐。如果割裂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就會走向唯理論和經驗論。在實際工作中就會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培根第一,勇于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4.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條件第二,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運用辯證思維的科學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科學的提煉和加工。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第谷開普勒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時間觀察和記錄行星的位置,積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可惜由于他缺乏理論思維,始終沒有能從這些材料中發(fā)現行星運動的規(guī)律。而第谷的助手開普勒卻借助于他積累起來的豐富材料,經過一系列的推理和計算,最終從這些感性材料中發(fā)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規(guī)律。這說明要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必須經過頭腦的思考作用。主體自身因素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認識辯證運動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生理器官:勞動器官、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人的認識具有差異性;使主體的認識能力受到生理上的局限精神素質理性因素:價值觀念、理論觀點、思維方式、認知結構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信仰、靈感、直覺、想像人的認識過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協同起作用的結果。非理性因素對于人的認識活動和人的認識能力的發(fā)揮具有激活、驅動和控制作用。注意:有些非理性因素對認識起著消極作用。(二)從認識到實踐1.從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的飛躍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一個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認識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Thoughtistheseedofaction.Actionistheproperfruitofknowledge.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和發(fā)展。亞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相同。2.實現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條件第一,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堅持一般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第二,理論要回到實踐,需要經過一定的中介環(huán)節(jié)。第三,理論要回到實踐中去,還必須為群眾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確的實踐方法即工作方法。理性認識本身應當是正確的,還要同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化為指導實踐的具體觀念(目的、計劃、方案等);理論付諸實踐,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p>
——馬克思(三)認識運動的不斷反復和無限發(fā)展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循環(huán)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1.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這就是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
從形式上看,認識發(fā)展總過程表現為認識和實踐的反復循環(huán)從內容上看,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人類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說明,人類認識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運動過程。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表現了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牛頓:光是“粒子”?;莞梗汗馐遣?。愛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動性。光的本性之爭2.造成認識過程反復性和無限性的原因第一,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的無限性決定了人們認識過程的無限性。
主觀上受到人們自身的實踐范圍以及立場、觀點、方法、思維能力、工作經驗和知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客觀上受客觀事物本身的發(fā)展過程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事物本質的暴露有一個過程。還受到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
本質和現象(真象和假象)假象和錯覺(主觀范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Wecan’tjudgeabookbyitscover.“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薄皬臍v史的觀點看,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么程度?!薄鞲袼顾^具體的,即主觀認識要同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客觀實踐相符合;所謂歷史的,即主觀認識要同特定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客觀實踐相適應。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第三節(jié)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節(jié)認識的本質及規(guī)律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第三節(jié)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二、真理的檢驗標準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略)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二、真理的檢驗標準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略)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主體客體真理謬誤正確反映歪曲反映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一)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思想內容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
注意:在認識真理思想內容客觀性的同時,還必須正確認識真理形式的主觀性。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地心說日心說實踐證明:哥白尼的“日心說”是真理。真理的客觀性真理是一元的(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對同一個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真理是沒有階級性的(對真理的認同與否卻受階級地位的影響)(二)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承認真理是客觀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就真理的發(fā)展過程以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和掌握程度來說,真理又是絕對的和相對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
1.真理的絕對性
真理的絕對性即具有絕對性的真理,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具有確定性、無條件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著同客觀對象相符合的客觀內容,都同謬誤有原則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則,就不成其為真理,這一點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人類認識按其本性來說,能夠正確認識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一點也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2.真理的相對性
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的近似性、有條件性。真理所反映的對象是有條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觀對象的正確程度也是有條件的、有限的。
3.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第一,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對之中有絕對,絕對寓于相對之中;真理的相對性之中,也包含著絕對性的顆粒。另一方面,絕對之中有相對,真理的絕對性通過相對性表現出來,無數具有相對性的真理之總和構成具有絕對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又是辯證轉化的。
總而言之,絕對性真理和相對性真理,從“靜態(tài)”上看,即從它們的相互滲透上看,任何客觀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從“動態(tài)”上看,即從真理的發(fā)展上看,任何客觀真理都是由相對性真理向絕對性真理轉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又都表現為一個過程。真理確定性、無條件性絕對性近似性、有條件性相對性從內容和認識能力上看從廣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兩種屬性辨析:有的真理是絕對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對真理。絕對性真理和相對性真理的辯證統(tǒng)一,是同人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辯證統(tǒng)一的人類的思維,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來說,是能夠認識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的,這就是思維的至上性,亦即思維的無限性和絕對性每一個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主客觀條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們的思維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對的
(三)真理與謬誤1.真理和謬誤的含義真理:標志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謬誤:同客觀實際和客觀規(guī)律相違背的認識,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客觀事物的不真實的、歪曲的反映。真理和謬誤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主觀是否與客觀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謬誤。
2.真理與謬誤既對立又統(tǒng)一首先,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其次,真理與謬誤又是相互聯系的。再次,真理的發(fā)展也是通過與謬誤的斗爭來實現的。最后,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二、真理的檢驗標準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略)第二節(jié)真理與價值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二、真理的檢驗標準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略)
“權威”標準眾人標準
“實用”標準實踐標準二、真理的檢驗標準孔子權威標準宋朝宰相趙普自詡:“半部論語治天下?!泵珴蓶|華國鋒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眾人標準實用標準美國實用主義思想家詹姆士宣稱:
“有用即真理”(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真理的本性決定了只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的橋梁——社會實踐,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直接現實性的特點決定了實踐能夠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觀認識客觀效果實踐真理謬誤相符不符真理的本性: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二)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1.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唯一性。
2.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不確定性即相對性,則是指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的條件性。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一)價值及其特性(二)價值評價及其特點(三)價值評價的功能與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四)價值和真理在實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省金科大聯考2025屆高三3月質量檢測數學試卷
- 多發(fā)傷疑難病例護理討論
- 呼吸心跳驟停護理個案
- 辦公室禮儀培訓
- 單元七酒店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
- 手外科患者的疼痛管理
- 侗族文化介紹
- 陜西省咸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高考模擬檢測(二)化學試題(含答案)
- 截癱病人的并發(fā)癥護理
- 中國壓縮機零部件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需求潛力預測報告2025-2030年
- 學校信息化設備運維服務方案
- 2025-2030中國奶茶店設備全套行業(yè)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25年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中國人壽招聘筆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上學期第十四周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實錄
- 2025年初中地理中考押題卷(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審計局招聘4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交通大數據分析-深度研究
- 基礎護理學試題及標準答案
- 2025年四川成都市蒲江鄉(xiāng)村建設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