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1頁
市政道路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2頁
市政道路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3頁
市政道路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4頁
市政道路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宿馬現(xiàn)代產業(yè)園泗州路道排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審批:復核:編制: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宿馬現(xiàn)代產業(yè)園泗州路道排工程項目部二0一三年六月十五日泗州路排水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泗州路道排工程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等。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部頒各種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3.《城鎮(zhèn)道路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CJJ1-20084.《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范》 CJJ143-20105.《給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268-2008)6.《給水排水構造物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J141-90)7.《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排水檢查井標準設計圖集》06MS201/01(03)S2018、《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 02S403/05S502/03S502二、工程概況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實施。泗州路:雨污水管雙側布置,雨水管布置在距道路中線左側 6m處,污水管布置在距道路中線右側 6m處。管道及管道基礎:本工程主要采用承插口的鋼筋混凝土雨水管和鋼帶增強HPPE污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道均采用砂基礎。三、主要工程量工程施工項目較多,本工程主要實物工程量詳見附表 3-1。實物工程量匯總表3-1給排水工程序號項目名稱型號、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1雨水檢查井2100*1100座62雨水檢查井1800*1100座113雨水檢查井1500*1100座34雨水檢查井扇形R=1850座25雨水檢查井Ф1500mm座46雨水檢查井Ф1000mm座17沉泥井2100*1100座38沉泥井1800*1100座59沉泥井1500*1100座310沉泥井Ф1500mm座411沉泥井Ф1000mm座2312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1800m28713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1600m15614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1500m12815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1400m21916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1200m34017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1000m39518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800m7819Ⅱ級鋼筋混凝土管d600m46820PE鋼帶螺旋管DN300m117321污水檢查井Ф1000mm座6922PE鋼帶螺旋管DN500m95223PE鋼帶螺旋管DN400m109524球墨鑄鐵管DN100~150m31425室外消火栓SS100-1.0套1426閘閥DN100~200Z45T-10個30四、工期目標按照施工總體部署,全線道路劃分為兩個斷面施工,K0+000-K0+600(經三路西側),K0+600-K0+1558(經三路至西經四路)。工期安排為:2013年6月20日至2013年7月15日,25天完成經三路西側600m斷面雨污水工程。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8月30日,30天完成經三路東側900m斷面雨污水工程。五、施工方法1.施工部署先施工埋置最深的污水管,再施工雨水管,管材應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裝。2.排水工程的施工順序降水→施工放樣→管溝開挖(槽壁支護)→墊層、基礎施工→管道安裝→管座及接口施工→排水檢查井澆筑→管道閉水試驗→管溝回填。2.1降水措施本工程雨污水管道埋置均較深,無足夠距離放坡,槽底處于粉質粘土層,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故采用井點降水。本井點降水工作在溝槽回填達到地下水位線以上 1m以后方可結束。根據周邊道路及本工程地下水現(xiàn)場勘探情況,雨污水均采用直徑DN500、井深15m、間距15m的井點降水布置方案確定井點數(shù)量。2.2施工放樣精確測量放線,做好裝點固定保護。根據排水管道基礎的寬度,確保足夠施工位置,每 10m樁號放出排水管溝或檢查井的開挖邊樁,并用白灰灑出邊線。2.3管溝開挖、溝槽壁支護措施管溝開挖由專人指揮、看護。土方開挖后,應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 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cm必須用人工修整地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塊等要及時清除,并保持溝槽干燥,修整好地面,立即進行基礎施工。挖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 1.5m,且距槽口邊不宜小于 0.8m。2.4墊層施工溝槽形成后,在槽底面上鋪 20cm砂墊層,并用機械振動夯實,密實度達90%以上。在溝槽中每10m放出管道中線樁,并按設計坡度上升。2.5管道安裝管道施工前應檢查管材是否有質量缺陷。管材的起吊宜采用兩點起吊,嚴禁用繩貫穿或梁端起吊,嚴禁拋落。管道基礎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管道施工,管道安裝前,應虛鋪5—10cm的砂層,以確保腋部充填飽滿,管道安裝應在廠方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完成。管道安裝應將插口順水流方向, 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裝宜由下游往上游進行。管道如受外因局部損壞,當損壞部位長度或寬度不超過管周長的 1/2時,可采取修復措施,具體辦法由供應商提供,如損壞超出此范圍,應換管重新鋪設。2.6檢查井澆筑本工程檢查井為圓形收口式檢查井及矩形檢查井。管道高度水平直徑以上發(fā)磚券高 125mm。管道檢查井銜接采用中介層做法。施工前在管道與檢查井相接部位,預先用與管材相同的塑料粘膠劑和粗砂做成中介層, 然后用水泥砂漿砌入檢查井的內壁。中介層的做法:先用毛刷或棉紗將管壁的外表面清理干凈, 然后均勻地涂一層塑料粘結劑,緊接著在上面撒一層干燥的粗砂,固化 10—20min,即形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層。中介層的長度與檢查井厚度相同。流槽:采用與井墻一次砌筑的磚砌流槽,流槽面以 M10砂漿抹光滑。流槽頂與1/2小管管徑相平。2.7管道閉水試驗試驗條件對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規(guī)程要求,必須再回填前做閉水試驗。閉水試驗前,施工現(xiàn)場應具備以下條件:1)管道及檢查井的外觀質量及 “量測”檢驗均已合格;2)管道兩端的管堵(磚砌筑)應封堵嚴密、牢固,下有管堵設置放水管和截門,管堵經核算可以承受壓力;3)現(xiàn)場的水源滿足閉水需要,不影響其它用水;4)選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響周圍環(huán)境。試驗程序在具備了閉水條件后,即可進行管道閉水試驗。試驗從上游往下游分段進行,上游實驗完畢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試驗以節(jié)約用水。試驗各階段說明如下:1)注水浸泡: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 2米,將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注水過程應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嚴重滲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進行閉水試驗;2)閉水試驗:將水灌至規(guī)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于30分鐘,根據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guī)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3)試驗滲水量計算:滲水量試驗時間 30分鐘時,每km管道每晝夜?jié)B水量為Q=(48q)*(1000/L),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q---閉水管道30分鐘的滲水量L---閉水管段長度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2.8管溝回填管道安裝合格后應盡快回填,管區(qū)各部分回填密實度要求見下圖,回填時應注意:1)管道安裝回填應分區(qū)對稱進行,嚴禁單側回填,兩側填土填筑高差不得超過30cm;2)管腋部必須填塞到時;3)管區(qū)及灌頂以上 50cm范圍內都應用機械振動夯實, 嚴禁壓實機械直接作用在管道上;4)溝槽回填完畢后,應盡早回填到路床底,防止地下水的浮力對管道的破壞。5)重型機械必須在管道外頂部以上 1m以上的范圍外才可以壓實。雨水管道溝槽回填土分區(qū)密實度要求序號部位壓實度要求回填材料備注1墊層90%中粗砂2管底至中心高93%中粗砂3管道兩側90%素土、中粗砂或石屑4管頂以上87%素土、中粗砂或石屑5管頂50cm以上按道路設計要求素土污水管道溝槽回填土分區(qū)密實度要求序號部位壓實度要求回填材料備注1墊層90%中粗砂2管道兩側95%中粗砂3管頂以上87%中粗砂4管頂側方90%中粗砂5管頂50cm以上按道路設計要求素土六、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貫徹宿馬園區(qū)管委會有關質量管理制度,堅持自檢、互檢與專檢制度。2.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加強對各工序施工之間的協(xié)調。3.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和上崗教育,使其對本工地的質量要求、現(xiàn)場情況等得到良好的了解,樹立正確的質量觀。4.堅持全過程的質量控制。5.對原材料進行嚴格檢查。6、管材的對方要求平坦,不得有尖銳硬物,不得長時間日光暴曬,并遠離明火、熱源,不得與油類或有害化工原料接觸。七、安全保證措施1.認真貫徹落實安全保證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2.嚴格遵守國家、交通部頒布的各項勞動法規(guī)、安全法規(guī),安全技術規(guī)則及公司有關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和各項安全措施。3.認真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做到:不違法指揮、不違反操作、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