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泓域/醫(yī)藥中間體公司禁止內幕交易制度分析
醫(yī)藥中間體公司
禁止內幕交易制度分析
目錄
一、項目基本情況
3
二、公司概況
6
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主要數據
7
公司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
7
三、投資者利益
8
四、我國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的現狀
9
五、公司法的概念、特征與作用
12
六、公司變更與終止法律制度
16
七、公司的基本類型
37
八、公司的概念與特征
46
九、詹森的貢獻
48
十、公司治理理論的創(chuàng)建
51
十一、內部人控制問題的成因
55
十二、內部人控制概述
60
十三、內幕交易行為的防范和制裁
61
十四、內幕交易的含義和特點
67
十五、產業(yè)環(huán)境分析
68
十六、發(fā)展趨勢
69
十七、必要性分析
72
十八、法人治理
72
十九、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
84
二十、項目風險分析
87
二十一、項目風險對策
90
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承辦單位名稱
xx有限公司
(二)項目聯系人
楊xx
(三)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1、不斷提升技術研發(fā)實力是鞏固行業(yè)地位的必要措施
公司長期積累已取得了較豐富的研發(fā)成果。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擴大,公司產品不斷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投資項目的建設,將支持公司在相關領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研發(fā)實力,加快產品開發(fā)速度,持續(xù)優(yōu)化產品結構,滿足行業(yè)發(fā)展和市場競爭的需求,鞏固并增強公司在行業(yè)內的優(yōu)勢競爭地位,為建設國際一流的研發(fā)平臺提供充實保障。
2、公司行業(yè)地位突出,項目具備實施基礎
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專注于行業(yè)領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發(fā)、品牌、質量、管理等在內的一系列核心競爭優(yōu)勢,行業(yè)地位突出,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生產方面,公司擁有良好生產管理基礎,并且擁有國際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在技術研發(fā)方面,公司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擁有省級企業(yè)技術中心,并與科研院所、高校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發(fā)體系和創(chuàng)新機制,具備進一步升級改造的條件;在營銷網絡建設方面,公司通過多年發(fā)展已建立了良好的營銷服務體系,營銷網絡拓展具備可復制性。
在發(fā)達國家市場經營成本高企、勞動力供給日趨飽和,而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產業(yè)鏈日益成熟完善的大趨勢下,全球中間體產業(yè)正加快轉移到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中國市場快速發(fā)展,同時還具有專業(yè)技術人員充足、基礎資源豐富、石化產業(yè)鏈完善等優(yōu)勢,在國際分工體系日益深化的大趨勢下,我國相關產業(yè)規(guī)模將進一步擴大,形成以亞洲為主導的產業(yè)格局,不僅滿足我國工業(yè)發(fā)展的需求,更能為全球市場提供關鍵中間體產品,為行業(yè)帶來進一步的發(fā)展契機。
(四)項目選址
項目選址位于xxx(以選址意見書為準),區(qū)域設施條件完備,非常適宜項目建設。
(五)項目總投資及資金構成
1、項目總投資構成分析
項目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和流動資金。根據謹慎財務估算,項目總投資31958.81萬元,其中:建設投資23540.87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73.66%;建設期利息248.01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0.78%;流動資金8169.93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25.56%。
2、建設投資構成
項目建設投資23540.87萬元,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預備費,其中:工程費用20128.52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2704.31萬元,預備費708.04萬元。
(六)資金籌措方案
項目總投資31958.81萬元,其中申請銀行長期貸款10122.83萬元,其余部分由企業(yè)自籌。
(七)項目預期經濟效益規(guī)劃目標
1、營業(yè)收入(SP):70300.00萬元。
2、綜合總成本費用(TC):59269.04萬元。
3、凈利潤(NP):8045.67萬元。
4、全部投資回收期(Pt):6.24年。
5、財務內部收益率:16.82%。
6、財務凈現值:5035.10萬元。
(八)項目綜合評價
主要經濟指標一覽表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備注
1
總投資
萬元
31958.81
1.1
建設投資
萬元
23540.87
1.1.1
工程費用
萬元
20128.52
1.1.2
其他費用
萬元
2704.31
1.1.3
預備費
萬元
708.04
1.2
建設期利息
萬元
248.01
1.3
流動資金
萬元
8169.93
2
資金籌措
萬元
31958.81
2.1
自籌資金
萬元
21835.98
2.2
銀行貸款
萬元
10122.83
3
營業(yè)收入
萬元
70300.00
正常運營年份
4
總成本費用
萬元
59269.04
""
5
利潤總額
萬元
10727.56
""
6
凈利潤
萬元
8045.67
""
7
所得稅
萬元
2681.89
""
8
增值稅
萬元
2528.32
""
9
稅金及附加
萬元
303.40
""
10
納稅總額
萬元
5513.61
""
11
盈虧平衡點
萬元
31457.13
產值
12
回收期
年
6.24
13
內部收益率
16.82%
所得稅后
14
財務凈現值
萬元
5035.10
所得稅后
公司概況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稱:xx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楊xx
3、注冊資本:810萬元
4、統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xxxxxxxxx
5、登記機關:xxx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3-7
7、營業(yè)期限:2014-3-7至無固定期限
8、注冊地址:xx市xx區(qū)xx
(二)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主要數據
項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資產總額
13370.64
10696.51
10027.98
負債總額
7244.76
5795.81
5433.57
股東權益合計
6125.88
4900.70
4594.41
公司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
項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營業(yè)收入
42161.58
33729.26
31621.19
營業(yè)利潤
7848.82
6279.06
5886.61
利潤總額
7384.10
5907.28
5538.08
凈利潤
5538.08
4319.70
3987.42
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5538.08
4319.70
3987.42
投資者利益
(一)投資者利益概念
投資者利益也已就是股東的權益,泛指公司給予股東的各種權益或者所有者權利,具體是指股東基于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取經濟利益并參與公司管理的權利。
我國《公司法》對股東權益做出了基本界定,確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投資者的權益目標是通過股票投資獲得最大的收益。投資者的收益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公司派發(fā)的股息與紅利;二是通過買賣股票賺取的差價收入。
(二)投資者利益的分類
對于股權的分類有很多種,如以重要程度分,分為固有權與非固有權;以行使方法分,分為單獨股東與少數股東權;以行使主體分,分為一般股東權與特別股東權;以其產生的法律淵源分,又分為法定股東權與章定股東權。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分類方式就是按照行使目的將其分為自益權和共益權。
自益權是股東為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以資本市場為例,投資者的這類基本權益主要包括:證券賦予的權利,如股票賦予的股權,債券賦予的債權等;信息知情權,即充分了解相關證券的各種公開信息的權利;證券交易權,即可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買賣證券;交易選擇權,即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需求的證券品種、數量和交易方式。
共益權是股東為自己的利益的同時兼為公司利益而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表決權、代表訴訟提起權、股東大會召集請求權和召集權、提案權、質詢權、股東大會決議撤銷訴權、股東大會召集決議無效確認訴權、累積投票權、新股發(fā)行停止請求權、新股發(fā)行無效權、公司設立無效訴權、公司合并無效訴權、會計文件查閱權、會計賬簿查閱權、檢查人選任請求權、董事監(jiān)事和清算人解任請求權、公司重整請求權等。
維護投資者權益,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充分而有效地落實投資者的以上這些基本權益。但在實踐中,投資者(主要指中小投資者,下同)的這些基本權益常常受到影響甚至傷害。
我國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的現狀
2000年以來,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國家也相繼出臺了關于投資者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中小投資者人微言輕的弱勢地位依舊制約著其與位高權重的大股東和利益集團抗衡。我國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的種種缺陷,使中小股東的權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
(1)投票表決權難以實現。實現中小投資者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必須通過股東大會來“用手投票”。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結構,國有股和法人股兩類未流通股比重較高,國有大股東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在“資本多數決”原則下,控股股東可以合法地利用控制權操縱股東大會,使股東大會從一個民主決策機構演變成為大股東一票表決的場所和合法轉移上市公司利益的工具,小股東的利益無法通過股東大會“用手投票”的方式得到保護,這導致了中小股東“用腳投票”等短視投機行為的出現。
(2)剩余分配權無法保障。獲取股票持有收益是中小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然而,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卻成為控股股東謀取私利的工具,股利分配呈現出“釣魚式分紅”和“掏空式分紅”兩種極端,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近幾年上市公司很少分配現金股利,或以股票股利取而代之,這實際上是對中小投資者資金的低效率占用。
(3)信息不對稱。中小投資者監(jiān)督管理層經營管理的唯一途徑就是獲取公司披露的有關公司經營的信息,但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仍存在種種缺陷,導致虛假陳述幾乎成了流行病。欺騙上市、虛構利潤、誤導性預測、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全面等行為使外部中小投資者難以獲得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信息,信息的不對稱成為內部人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途徑之一。
(4)民事責任缺位。我國關于中小投資者保護的法律條款雖臻于完善,但是與很多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比較突出的一點是民事責任缺位。我國《證券法》關于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嚴重失衡,涉及民事責任的條款僅規(guī)定了虛假陳述和違背客戶意思表示造成損失這兩種情況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其他都是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缺位使得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因不法行為而遭受損害不能得到充分救助,不能訴請法院獲得賠償,中小投資者的權益還是得不到切實的保障。
【閱讀】
法律體系對外部投資者利益的影響
LLSV(1998)(Laporta,Lopez2de2Silanes,Shleifer和Vishny,簡稱LLSV)比較了不同法系對股東權力的保護程度。結果發(fā)現,普通法系國家的企業(yè)比大陸法系國家的企業(yè)更能保護股東,特別是小股東的利益。在公司治理對外部投資者缺乏保護的大陸法系國家,公司的股權有集中的趨勢。這是因為當投資者法律保護環(huán)境較差的時候,外部股東的權利由于缺乏法律保護很容易被剝奪,人們通常不會選擇通過股權來相互融資,因此,公司股權掌握在少數幾個大股東手中。
大股東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往往利用手中的大額投票權對公司施加影響。當大股東的權力足以決定經營管理層的選擇或在相反情況下,即大股東治理和監(jiān)督不到位,都將導致實際上的內部人控制問題,給他們有效剝奪中小股東利益的機會。
公司法的概念、特征與作用
(一)公司法的概念
公司法是調整公司的設立、變更、消滅和公司內外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公司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司法僅指冠以“公司法”之名的一部法律。我國現行公司法就是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根據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本書簡稱《公司法》),該法共十三章計二百一十九條,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廣義的公司法包括以《公司法》為核心的本法和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司法律制度的司法解釋,我國參加和承認的國際條約,地方性法規(guī)等,統稱公司法。
公司法主要確立了如下法律制度:公司設立的法律制度、公司資本法律制度、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公司終止清算法律制度等。
(二)公司法的特征
1、公司法既是組織法,又是活動法
公司法調整的對象是公司內外部的組織關系。公司法作為組織法,具體包括公司的設立、變更和清算,公司的章程,公司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公司的組織機構,股東權利和義務等內容。公司是財產的組織形式,公司法還就公司財產的構成、股東對公司利益的分配等做出規(guī)定。同時公司又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組織體,它要從事各種管理活動、交易活動。公司法須對公司的組織機構的管理活動進行規(guī)范,同時對股票債券的發(fā)行、轉讓等行為進行規(guī)范。
2、公司法既是實體法,又是程序法
公司法調整公司組織活動,就必須對參與公司活動的各種主體做出規(guī)定,規(guī)定這些主體的資格條件、權利義務以及法律責任等,這些都是實體法的內容。公司法又有關公司的設立、合并、分立、清算與解散,以及股東會、董事會的召集、表決等程序的規(guī)定。僅有實體的規(guī)定而無程序的保障,公司法很難達到有效規(guī)范公司交易行為、保護社會交易安全的目的。因此,公司法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有機結合和統一。
3、公司法既是強制性規(guī)范,也有任意性規(guī)范
公司法中的規(guī)定,既有強制性規(guī)范,也有任意性規(guī)范,但強制性規(guī)范占大多數。公司法是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私法的范疇。然而,司法活動的主體必須遵守共同的行為規(guī)范,且這種行為規(guī)范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效力。公司法還體現了國家干預的原則,因為公司設立不純粹是個人的私事,而是影響社會利益的事。在現代社會,公司已在商品經濟活動中占主導地位,它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通過立法干預公司,是為了保障社會交易的安全,促進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
(三)公司法的作用
現代公司法的完善和進步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的要求和結果,而公司法對鼓勵投資、集中資本興辦企業(yè)、維護商業(yè)組織、繁榮資本主義經濟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司法對于促進經濟改革,保證現代化建設的健康順利進行,亦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公司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以下四個方面利益的保護:
1、保護公司本身的利益
公司法確認了公司的法律地位,賦予其法人資格,使其存在取得了法律的效力。同時公司法也明確地規(guī)定了公司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公司管理機關的組成和職責、股東對公司應承擔的義務等。一方面使公司本身的活動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防止了他人限制和侵犯公司的權利,防止了公司管理人員濫用權力以及股東只考慮個人眼前利益,而不顧公司整體、長遠利益等危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2、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
公司法中的許多規(guī)定是尋求對股東權益的嚴密保護。其中包括確認股東對公司債務只以其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股東有權分配公司盈利、有權轉讓自己的股份,以及在公司解散時有權分配公司的剩余財產。另外,股東也有權組成股東會參與公司事務管理等。在我國,由于多年前存在政策多變的客觀情況,許多人對投資的安全性和盈利性還存在或多或少的疑慮,公司法的制定無疑有助于消除這種不應有的顧慮。
3、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成立后,必然要與他人進行廣泛的經濟往來,形成大量的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公司法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對債權人利益提供有效的保護。在我國,由于一些公司商業(yè)信用低下、惡意逃避債務和動輒陷入支付不力或破產等嚴重危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公司法這方面的作用更為突出。公司法通過規(guī)定公司的財產制度和活動,包括確定其最低資本額、加強資信審查、嚴格公司會計和盈余分配制度等,使依法成立的公司都具有基本的開展經營活動和履行法定義務的能力,以及必要時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
4、維護社會交易安全和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司是最主要的經濟組織,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雄厚,經營規(guī)模大,業(yè)務范圍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舉足輕重。公司法將各種公司的活動納入法律的軌道,包括嚴格公司設立登記條件和程序,實行公司會計事務的公開化原則,加強有關部門、特別是銀行、稅務、審計部門對公司的檢查和監(jiān)督等,對于保護整個社會交易的安全和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也具有重要作用。
公司變更與終止法律制度
(一)公司的合并與分立制度
公司的合并、分立是公司的主體資格發(fā)生變化,意味著原來股東的財產權利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1、公司合并的概述
(1)公司合并的概念
公司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訂立合并協議,依照公司法的規(guī)定,不經過清算程序,直接合并為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
公司合并可分為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兩種類型:吸收合并,也稱兼并,是指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設合并是指兩個以上公司合并設立一個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例如1998年國泰證券公司與君安證券公司的合并,原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和原君安證券有限公司不再存在,而成立一個新的公司一—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合并與公司并購的區(qū)別:公司并購是指一切涉及公司控制權轉移與合并的行為,它包括資產收購(營業(yè)轉讓)、股權收購和公司合并等方式,其中所謂“并”,即公司合并,主要指吸收合并,所謂“購”,即購買股權或資產。
(2)合并的程序
①訂立合并協議。
②通過合并協議。公司合并是導致公司資產重新配置的重大法律行為,直接關系股東的權益,是公司的重大事項,所以公司合并的決定權不在董事會,而在股東會(股東大會)。參與合并的各公司必須經各自的股東大會以通過特別決議所需要的多數贊成票同意合并協議。
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④通知債權人和公告。我國《公司法》第184條規(guī)定:公司應當自作出合并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的擔保的,公司不得合并。
⑤主管機關批準?!豆痉ā返?83條規(guī)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必須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所以,主管機關批準是公司合并的必經程序。
⑥辦理公司變更或設立登記。
(3)合并的法律效果
公司合并發(fā)生下列法律效果:
①公司的消滅。公司合并后,必有一方公司或雙方公司消滅,消滅的公司應當辦理注銷登記。由于消滅的公司的全部權利和義務已由存續(xù)公司或新設公司概括承受,所以,它的解散與一般公司的解散不同,無須經過清算程序,公司法人人格直接消滅。
②公司的變更或設立。在吸收合并中,由于存續(xù)公司因承受消滅公司的權利和義務而發(fā)生組織變更,如注冊資本、章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等事項,應辦理變更登記。在新設合并中,參與合并的公司全部消滅而產生新的公司,新設公司應辦理設立登記。
③權利和義務的概括承受。《公司法》第184條規(guī)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xù)的公司或新設的公司承繼。
2、公司分立的概述
(1)公司分立的概念
公司分立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簽訂協議,不經過清算程序,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的法律行為。1966年法國公司法首次創(chuàng)立公司分立制度,其后為許多國家公司法所接受。
公司分立主要有派生分立和新設分立兩種形式。派生分立,也稱存續(xù)分立,是指一個公司分離成兩個以上公司,本公司繼續(xù)存在并設立一個以上新的公司。新設分立,也稱解散分立,是指一個公司分解為兩個以上公司,本公司解散并設立兩個以上新的公司。
(2)分立的程序
①作出決定和決議。公司分立需經股東會(股東大會)特別決議通過。
②訂立分立協議。
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④通知債權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guī)定:公司分立,其財產作相應的分割。公司分立時,應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分立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相應的擔保的,公司不得分立。
⑤報有關部門審批。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立須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外商投資企業(yè)的公司分立須經原審批機關(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的批準。
⑥辦理登記手續(xù)。在派生分立,原公司的登記事項如注冊資本等發(fā)生變化,應辦理變更登記,分立出來的公司應辦理設立登記;在新設分立中,原公司解散,應辦理注銷登記,分立出來的公司應辦理設立登記。
(3)分立的法律效果
公司的分立會產生如下法律后果:
①公司的變更、設立和解散。在派生分立,原公司的登記事項如注冊資本等發(fā)生變化,并產生新的公司人格一分立出來的公司;在新設分立中,原公司解散,人格消滅,但產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新的公司(分立出來的公司)。
②股東和股權的變動。公司的分立不僅導致公司資產的分立,而且導致股東和股權的變動,在派生分立中,原公司的股東可以從原公司中分立出來,成為新公司的股東,也可以減少對原公司的股權,而相應地獲得對新公司的股權;在新設分立中,股東對原公司的股權因原公司消滅而消滅,但相應到獲得對新公司的股權。
③債權、債務的承受?!豆痉ā贰ⅰ逗贤ā泛汀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與企業(yè)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這一問題作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歸納起來,處理的一般原則:一是,如果分立協議對債務的分配作出規(guī)定,按照《公司法》第185條的規(guī)定:“公司分立前的債務按所達成的協議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擔。”二是,如果分立協議對債務的分配沒有作出約定,按照《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二)公司的終止制度
在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市場主體的退出法律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公司終止即是關于公司退出市場并消滅主體資格的法律制度,公司清算則是公司終止的必備前置程序。為方便論述,本節(jié)先對公司終止、解散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后,再介紹導致公司終止的兩類原因一一破產和解散及其法定程序。此外,考慮到清算程序的重要性,單設一節(jié)對其進行了介紹。
1、公司的終止
(1)公司終止的概念和效力
公司終止是指公司根據法定程序徹底結束經營活動并使公司的法人資格歸于消滅的事實狀態(tài)和法律結果。它既可以指消滅法人資格的一種最終結果,也可以指消滅法人資格的一系列法律過程。
公司終止法律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部分。在市場經濟中,必須遵從的一條基本原則便是競爭原則,競爭導致優(yōu)勝劣汰。因此,企業(yè)的進入和退出機制是一個充分競爭市場的基礎制度之一,在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市場主體的退出法律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公司終止即是關于公司退出市場并消滅主體資格的法律制度。其特征如下:
①公司終止的法律意義是使公司的法人資格和市場經營主體資格消滅。
②公司終止必須依據法定程序進行。公司作為多種社會經濟關系的復雜綜合體,它的消滅影響到債權人、公司員工、股東等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它的終止不可以隨意進行,而必須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只有在法律沒有強制性規(guī)定的情況下,才可由公司章程或股東決定。
③公司終止必須要經過清算程序,只有在以公司財產對債務進行清償并對剩余財產分配完畢之后,公司方可以最終消滅。
公司是法人企業(yè),而法人為法律擬制的人,不可能具有自然人出生、死亡的自然生理過程,其主體能力由法律賦予。因此,其產生和消滅需要依法律規(guī)定程序進行并以法律規(guī)定的事由為標志。公司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從公司登記成立時起,至公司終止注銷時止。
(2)公司終止的原因
公司法就其屬性而言是國內法。各國對公司終止的原因所作的規(guī)定差別不是很大,概括起來主要有自愿解散、司法解散、倒閉或破產、行政機關命令解散等四種情況。其中:自愿解散是指由公司的權力機關因各種理由的發(fā)生而決議終止公司的存在情況,包括公司被合并、公司分立而發(fā)生的終止。司法解散主要指公司得以繼續(xù)存在的某種條件已經喪失,雖經努力而不得恢復,由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解散的情況。公司倒閉一般是指公司經營出現嚴重困難,不得不結束營業(yè)的狀況。倒閉的說法在許多國家并不具有嚴格的法律含義,但在英國則是公司企業(yè)被動終止的法律程序,破產制度適用于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自然人。行政命令解散大多數國家均有規(guī)定,是政府為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對嚴重違反法律的公司的一種處罰和保護手段。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終止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破產。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并對其全部財產強制進行清算和分配,最后終止公司。根據申請破產人的不同,破產包括由債權人申請破產和由公司自己申請破產兩種。
②解散。即公司因發(fā)生法律或章程規(guī)定的解散事由而停止業(yè)務活動,并進行清算,最后使公司終止。根據我國《公司法》,解散事由主要包括以下四種情形: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股東會決議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被依法責令關閉。
2、公司的解散
(1)解散的概念
“解散”這一概念在我國的使用還比較混亂,在立法和學理上均未形成統一認識。在立法上,各種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委規(guī)章、司法解釋在涉及行政處罰方式時,通?;煊媒馍?、撤銷、吊銷、關閉、責令停產等詞語。有的將解散作為上位概念,即解散包括撤銷、吊銷等行政處罰。例如:《公司法》第192條規(guī)定:“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被依法責令關閉的,應當解散”;而有的則將解散與撤銷、吊銷、關閉等行政處罰方式并列,列為同位階概念,而在具體使用上又有多種排列組合方式,此時,解散一般僅指任意解散,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解散或者被撤銷的,應當由其主管機關組織清算小組進行清算”,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56條規(guī)定:“公司解散、依法被責令關閉或者被宣告破產的,由證券交易所終止其公司債券上市,并報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備案?!庇秩纭痘ヂ摼W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管理辦法》第19條規(guī)定:“在限定時間外向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開放其營業(yè)場所對三次違反規(guī)定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關閉營業(yè)場所,并由有關主管部門撤銷批準文件,吊銷經營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
在學理上認識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認為解散不僅包括自愿解散,也包括行政機關強制解散,即包括撤銷、吊銷、關閉、責令停產停業(yè)等行政處罰方式。但對于是否將破產列為解散原因認識差異較大,有人認為解散為一上位概念,基本等同于公司終止,而破產只是解散的一種方式;有人則認為解散與破產為并列概念,都是公司終止方式之一。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結構,本書采用后一種概念定義及分類方式,將解散定義為公司因發(fā)生章程規(guī)定或法律規(guī)定的除破產以外的解散事由而停止業(yè)務活動,并進行清算的狀態(tài)和過程。
公司解散的特征為:
①公司解散的目的和結果是公司將要永久性停止存在并消滅法人資格和市場經營主體資格。
②債權人或有關機構在作出公司解散決定后,公司并未立即終止,其法人資格仍然存在,一直到公司清算完畢并注銷后才消滅其主體資格。
③公司解散必須要經過法定清算程序。為了維護債權人和所有股東的利益,法律規(guī)定公司解散時須組成清算組織進行清算,以公平地清償債務和分配公司財產。但是,在公司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時,則不必進行清算。這是因為公司合并和分立必須要對債權人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否則公司不得合并、分立。此外,公司合并或分立后仍有債權債務承繼者,債權債務關系也不會消滅。
(2)解散的分類與原因
因解散原因的不同,解散可以分為兩類:
A.任意解散
任意解散,也稱為自愿解散,是指依公司章程或股東決議而解散。這種解散與外在意志無關,而取決于公司股東的意志,股東可以選擇解散或者不解散公司,因此稱為任意解散。但是,任意解散不等于解散的程序也為任意,其解散仍必須依法定程序進行。
任意解散的具體原因包括:
①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公司未形成延長營業(yè)期限的決議。我國《公司法》既未規(guī)定公司的最高經營期限,又未強制要求公司章程對其規(guī)定,因此,經營期限是我國公司章程任意規(guī)定的事項。如果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了經營期限,在此期限屆滿前,股東會可以形成延長經營期限的決議,如果沒有形成此決議,公司即進入解散程序。
但是,在中外合資經營的有限責任公司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規(guī)定不同行業(yè)、不同情況的合營企業(yè)的合營期限應作不同的約定。有的行業(yè)的合營企業(yè),應當約定合營期限;有的行業(yè)的合營企業(yè),可以約定合營期限,也可以不約定合營期限。約定合營期限的合營企業(yè),合營各方同意延長合營期限的,應在距合營期滿六個月前向審查批準機關提出申請。審查批準機關應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決定批準或不批準。
②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解散事由一般是公司章程相對必要記載的事項,股東在制定公司章程時,可以預先約定公司的各種解散事由。如果在公司經營中,規(guī)定的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可以決議公司解散。
③股東會形成公司解散的決議。有限責任公司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通過,股東會或股東大會可以作出解散公司的決議。國有獨資公司因不設股東會,其解散的決定應由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部門作出。中外合資有限責任公司也不設股東會,其董事會可以決議解散,如果董事會不能形成決議,則由合資一方向政府機關提出解散申請,由政府機關協調處理。
④公司合并或分立。當公司吸收合并時,吸收方存續(xù),被吸收方解散;當公司新設合并時,合并各方均解散。當公司分立時,如果原公司存續(xù),則不存在解散問題;如果原公司分立后不再存在,則原公司應解散。公司的合并、分立決議均應由股東會作出。
B.強制解散
強制解散是指因政府有關機關決定或法院判決而發(fā)生的解散。具體分為:
①行政解散。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被依法責令關閉的,應當解散。這種解散屬于行政處罰方式,在公司經營嚴重違反了工商、稅收、勞動、市場、環(huán)境保護等對公司行為進行規(guī)制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時,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有關違法事項的主管機關可以作出決定以終止其主體資格,使其永久不能進入市場進行經營。在不同的法規(guī)、規(guī)章中,解散、撤銷、吊銷、責令停產停業(yè)、關閉一般均屬于行政解散。例如,《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②司法解散。當公司出現股東無力解決的不得已事由或者公司董事的行為危及公司存亡,或者當公司業(yè)務遇到顯著困難,公司財產和股東的權利可能遭受嚴重損失時,持有一定比例股份的股東有權請求法院強制解散公司。法院通過特殊程序審理后,可以判決公司解散。我國對司法解散方式未作規(guī)定。但在日本商法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公司法中,均有司法解散的規(guī)定。通常,為了避免股東濫用訴權,法律對司法解散規(guī)定了嚴格限制條件,譬如要求提出申請的股東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持續(xù)持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等條件。
3、公司的清算
(1)清算的概念與法律意義
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或被宣告破產后,依照一定程序了結公司事務,收回債權、清償債務并且分配財產,最終使公司終止消滅的程序。
清算是公司終止的必要步驟。因為:
首先,公司往往并非由一人控制,其股東眾多,并且,隨著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董事、經理開始掌握公司控制權。因此,為了防止實際控制公司的董事、經理或控股股東在公司終止之前私自處分公司財產或不公平地分配公司的財產,從而損害公司股東的利益,就需要以法定的程序對公司財產進行公平的清算,以保護所有股東的利益。此外,公司股東人數較多,如果每個公司終止前都需要股東對財產分配方式和程序形成決議,則不僅難以達成一致意見而且容易引發(fā)爭議,所以僅從經濟和效率的角度出發(fā),也需要法律相對統一地規(guī)定一套普遍適用的清算制度。
其次,公司的股東對公司承擔的是有限責任,以其投資為限,股東不再對公司承擔任何責任。公司的債務是由公司的財產進行清償因而公司財產是公司債權人利益的保障。如果公司未經清算清償而終止,從而消滅主體資格,則債權人的債權將無法實現。因此,必須在公司終止前依法定的清算程序以公司的財產對債權人進行清償,從而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和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為公司企業(yè)的終止而進行的清償就是清算。
最后,公司的終止不僅影響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還會影響許多利益相關人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公司的職工,為了保障職工的利益,也必須通過法定程序分配公司財產。
在進入清算程序后,公司便進入終止前的特殊階段,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均出現重大變化。清算的法律意義為:
①清算期間,公司仍具有法人資格。公司解散或被宣告破產后,公司法人資格和主體資格并未立即消滅,在清算期間,公司仍為法人,只是業(yè)務活動范圍有所限制。
②清算期間,公司的代表機構為清算組織。公司的董事會不再依其職責代表公司,公司的財產、印章、財務文件等均由清算組織接管。清算組織負責處理公司未了結的事務,并代表公司對外進行訴訟。
③清算期間,公司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有所限制。雖然公司仍具有法人資格,但清算前和清算期間的公司的主體能力有很大差異,有些國家將處于清算階段的公司稱為“清算法人”或“清算公司”。在清算期間,公司不得再進行新的經營活動,公司的全部活動應局限于清理公司已經發(fā)生但尚未了結的事務,包括清償債務、實現債權以及處理公司內部事務。
④清算期間,公司財產在未按法定程序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公司財產必須先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這之后如果還有剩余財產,才能對股東進行分配。
⑤公司清算的最終結果是導致公司法人資格消滅,公司終止。清算結束后,公司所有事務均已了結,債務清償完畢,公司財產已全部被分配,這時,清算組織即可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公司注銷,最終消滅公司全部權利義務關系,公司終止。
(2)清算的分類
清算因清算對象、清算原因及清算的復雜程度不同而在立法上有不同的分類。一般而言,清算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①任意清算與法定清算。任意清算是指不須依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程序,而僅依全體股東的意見或章程規(guī)定進行的清算,它只適用于無限公司、兩合公司這類結構簡單且股東對公司債務負無限責任的公司。但是對于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社會影響面相對廣泛,相關利害關系人較多,并且其股東僅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因此,為了保護債權人和相關利害關系人的利益,以使公司財產公平分配,也為了提高公司清算的效率,各國均規(guī)定了法定清算制度,即必須按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的清算。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必須進行法定清算。本章所提公司清算均指法定清算。
②破產清算與非破產清算。破產清算,是指公司被宣告破產,依破產程序進行的清算。我國《公司法》第189條規(guī)定,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yè)人員組成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③普通清算和特別清算。普通清算是指公司在解散后自行組織清算機構進行清算;特別清算是指公司因某些特殊事由解散后,或者被宣告破產后,或者在普通清算發(fā)生顯著障礙無法繼續(xù)時,由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法院介入而進行的清算。它們都屬于法定清算。
我國《公司法》第189條規(guī)定: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yè)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第192條規(guī)定: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被依法責令關閉的,應當解散,由有關主管機關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yè)人員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第191條規(guī)定:公司解散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此外,在我國唯一專門規(guī)范清算制度的行政法規(guī)《外商投資企業(yè)清算辦法》中,明確區(qū)分了普通清算與特別清算,該辦法第3條規(guī)定:“企業(yè)能夠自行組織清算委員會進行清算的,依照本辦法關于普通清算的規(guī)定辦理。企業(yè)不能自行組織清算委員會進行清算或者依照普通清算的規(guī)定進行清算出現嚴重障礙的,企業(yè)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委員會等權力機構(以下簡稱企業(yè)權力機構)、投資者或者債權人可以向企業(yè)審批機關申請進行特別清算。企業(yè)審批機關批準進行特別清算的,依照本辦法關于特別清算的規(guī)定辦理。企業(yè)被依法責令關閉而解散,進行清算的,依照本辦法關于特別清算的規(guī)定辦理?!?/p>
(3)清算組織
清算組織也稱清算機構,是清算事務的執(zhí)行人。公司解散、宣告破產后,在清算終結前,公司的法人資格仍然存在,其股東會和監(jiān)事會作為公司機構仍然存在,只是作為公司決策機構和對外代表的董事會以及作為公司執(zhí)行機構的經理不再履行其職責,而由清算組織替代,負責公司清算期間事務的處理。
各國公司法對清算組織的稱謂有所不同,《美國標準公司法》稱之為財產管理人及保管人;德國公司法稱之為清算人,并且規(guī)定法人可以是清算人;我國香港稱之為清盤官。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清算機構為清算組,其中,破產時稱為破產清算組,外商投資公司則稱為清算委員會。
①清算組織的成立和組成。在公司被宣告破產、決定或被決定解散之日起,公司即進入清算階段,首先就需要及時選任公司的清算組織,以行使清算職權。清算組織的人員一般由公司股東、董事等公司原組織機構人員及會計、法律等方面的專業(yè)人員組成。關于具體人員的選任,各國規(guī)定并不相同,有的規(guī)定由公司執(zhí)行業(yè)務的股東或者執(zhí)行業(yè)務的董事擔任,有的規(guī)定由股東會選任,等等。如果為特殊清算,則還會有法院或有關政府機關的人員參加,其人員由法院或有關機關指定。
在我國公司法中,公司自行解散的,應當自決定解散之日起15日內成立清算組,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大會確定其人選。特別清算中,在宣告破產或決定撤銷、關閉之日起15日內,應由法院(破產時)或有關主管機關(強制解散時)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yè)人員成立清算組。
在外商投資公司中,在企業(yè)經營期限屆滿之日或企業(yè)審批機關批準企業(yè)解散之日,或人民法院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終止企業(yè)合同之日起15日內,成立至少3人組成的清算委員會,普通清算的清算委員會成員由企業(yè)權力機構在企業(yè)權力機構成員中選任或者聘請有關專業(yè)人員擔任,特殊清算的清算委員會由企業(yè)審批機關或其委托的部門組織中外投資者、有關機關的代表和有關專業(yè)人員組成。
②清算組織的職權職責。公司進入清算程序后,即進入特殊狀態(tài),由清算組織負責執(zhí)行公司與清算有關的必要事務并對外代表公司,因此,法律需要明確規(guī)定清算組織的職權職責。
清算組織的職權主要包括: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通知和公告?zhèn)鶛嗳?;處理與清算公司未了結的事務;繳納公司所欠稅款;提出財產評估和作價依據;清理債權、債務;處理企業(yè)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代表企業(yè)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為了約束清算組成員的行為,各國法律均對清算組織的成員設定了忠實義務,譬如清算人員應當忠于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財產等,如果清算人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4)清算程序
清算組織正式成立后,公司即開始進入實質性清算程序。具體包括:
①清理公司財產。清算組織要全面清理公司的全部財產,不僅包括固定資產,還要包括流動資產;不僅包括有形資產,還包括商標、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不僅包括債權,還要包括債務。在清理后,清算組織需要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以作為下一步工作的基礎。
②通知、公告?zhèn)鶛嗳瞬⑦M行債權登記。清算組織成立后應立即在法定期限內直接通知已知的債權人并公告通知未知的債權人,以便債權人在法定期限內向清算組申報債權。債權人申報并提供相應證明后,清算組織應進行登記,以此作為財產分配的依據。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債權人申報其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并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應當對債權進行登記。
③提出財產估價和清算方案。清算組織要提出合理的財產估價方案,計算出公司可分配財產的數額,并提出分配方案。以供股東、債權人、有關機關的審查和質疑,在解散程序中須將清算方案報股東會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確認,在破產程序中則須經債權人會議決議通過并報法院審查裁定。
④分配財產。清算的核心是分配財產。財產法定分配順序依次為:第一,支付清算費用;第二,支付職工工資及勞動保險費用;第三,清繳所欠稅款;第四,清償企業(yè)債務;第五,清償完畢前述四項款項后的公司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同時,清算組如果發(fā)現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在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后,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公司的基本類型
(一)法學理論上的分類
1、人合公司和資合公司
人合公司、資合公司是按照公司信用標準不同,在法理上對公司所作的分類。公司如同自然人一樣,從事經營活動必須要講信用。以股東的信用作為公司信用基礎的,是人合公司;以公司的資產數額為基礎的,是資合公司。
人合公司對外的信用實際上是以股東的人格對公司信用的擔保具有人的擔保的性質。人合公司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股東以其個人全部財產對公司承擔責任,因此,人合公司不強調公司資產,而強調股東的資產和實力,股東的信用程度決定公司的信用程度;第二,股東相互之間承擔連帶責任,因此股東之間的信用極為重要;第三,股東之間的結合、信用是公司存續(xù)的基礎,因此,股東的意思表示對公司的組建、運作以及公司行為是至關重要的。無限責任公司是典型的人合公司。
資合公司對外的信用實際上是以公司的財產對公司信用的擔保具有物的擔保的性質。資合公司具有如下特點:第一,以公司的全部資產對公司承擔責任,因此,公司資產的多少直接影響公司的信用公司資產的數量與公司的信用成正比,股東個人的資產對公司信用不具有決定意義:第二,股東相互之間不承擔連帶責任,彼此之間無須建立信用關系;第三,股東的出資是公司存續(xù)的基礎,股份是股東與公司的紐帶,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對公司的存續(xù)、運作至關重要。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資合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也屬于資合公司。
2、母公司與子公司
母公司是指擁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以上股份,或通過協議方式能夠對另一公司經營實行實際控制的公司。與其相對應,其一定比例以上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擁有或通過協議受另一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即為子公司。二者之間法律關系的特點是:
第一,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實際控制,即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重大事項有決定權,尤其能夠決定子公司董事會的組成。
第二,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控制關系主要是基于股權的占有,而不是直接依靠行政權力控制。
第三,母公司、子公司都是獨立的法人。
3、總公司與分公司
許多大型公司的業(yè)務分布于各地,甚至不同國家。直接從事這些業(yè)務的大多數都是公司內部所設置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它們就是所謂的分公司,而公司本身則成為本公司或總公司。
①分公司沒有獨立的法人地位或資格,其名稱應反映其與總公司的隸屬關系。
②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業(yè)務、資金、人事均受總公司的統一管轄與安排。
③分公司的設立無須經過一般公司設立的法律程序,只需在當地履行簡單登記和管理手續(xù)。分公司實際上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公司,只是總公司的組成部分或業(yè)務活動機構。
4、本國公司與外國公司
按公司國籍不同可將公司分為本國公司、外國公司。對公司國籍的確定標準,各國立法并不統一。有的采用準據法國籍主義,以公司登記注冊地以及適用的法律為公司的國籍;有的采用設立行為地國籍主義,以發(fā)起設立行為地為公司的國籍;有的采用股東國籍主義,以多數股東的國籍或占多數股份股東的國籍為公司的國籍;有的采用住所地主義,以公司的住所地為公司的國籍。由于公司住所認定的標準不同,公司國籍的確定標準又因此而分為以公司管理機構所在地為公司的國籍,或以公司營業(yè)中心地為公司的國籍。我國公司法采用設立準據法國籍主義和設立行為地國籍主義的雙重標準?!豆痉ā返?99條第2款規(guī)定,外國公司是指依照外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登記成立的公司。本國公司是指一國按照其所確定的公司國籍標準,具有該國國籍的公司。本國公司受該國法律的保護,并受該國法律管轄。
5、封閉式公司和開放式公司
根據公司的開放程度不同,可將公司分為封閉式公司和開放式公司。決定公司開放程度的要素包括公司股東有無最高人數限制、公司能否以發(fā)生股票的方式籌集資本、公司的出資或者股份能否自由轉讓、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是否公開。如果股東沒有最高人數的限制,通俗點說,也就是任何人出了錢都可以成為公司的股東,而且股份可以自由轉讓,使股東處于不斷的變動狀態(tài),就是開放式公司,對任何人都開放。作為有限責任公司,法律規(guī)定股東是50人以下,就是說最高不能超過50人,所以它就是封閉式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不能通過向社會發(fā)行股票來籌集資本,不是誰想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都可以,在公司成立以后,股東轉讓自己的出資還有一定的限制,即法律規(guī)定必須由公司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也就是說股東的身份不能隨便變化,并且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不需要公開。所有有限責任公司是封閉式公司,與之相反,股份有限公司是開放式公司。
(二)我國公司法中公司基本類型
1、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指符合法定人數的股東出資設立的,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依公司法設立的企業(yè)法人。
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有:
第一,股東人數有限制。《合同法》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由50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方可設立。由此可見,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股東人數沒有最低限制,股東人數的最高限制為50人。
第二,股東承擔有限責任,即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當公司債務超過其全部資產時,有限責任公司對超過其全部資產的那部分債務不予清償,即不承擔責任。這是有限責任公司與無限責任公司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第三,具有非公開性。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有限,股東對外轉讓出資受到嚴格限制,其經營狀況基本不涉及社會上其他公眾的利益,故無需公開。
第四,設立簡便。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程序比股份有限公司簡單。
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了兩種特殊形式的有限責任公司:
①國有獨資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是我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產物和法律形式。由于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在國有企業(yè)中普遍推行尚需一定條件和過程,因此,作為一種特殊的公司形式,公司法創(chuàng)制了國有獨資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特別適用于國家壟斷經營的領域和行業(yè)。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guī)定,國務院確定的生產特殊產品的公司或者屬于特定行業(yè)的公司,應當采取國家獨資公司的形式。
②一人有限公司
一人有限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出資額。公司法允許成立一人公司,將其納入了公司法的監(jiān)管范圍,從而增加了老百姓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
由于一人有限公司存在股東利用有限責任逃避債務的風險,我國公司法設立了5項風險防范制度
A.對一人公司實行嚴格的資本確定原則,一人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萬元,而且必須一次繳足;
B.一人公司必須在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中載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予以公示;
C.一個自然人只能設立一個一人公司,該一人公司不能再設立新的一人公司;
D.一人公司應當每年度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依法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E.在發(fā)生債務糾紛時,一人公司的股東有責任證明公司的財產與股東自己的財產是相互獨立的,如果股東不能證明公司的財產獨立于股東個人的財產,股東即喪失只以其對公司的出資承擔有限責任的權利,而必須對公司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并依公司法設立的企業(yè)法人。其特征表現為:
第一,股東人數具有廣泛性。根據《公司法》第79條規(guī)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兩人以上兩百人以下為發(fā)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fā)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對股東沒有最高人數的限制。
第二,股東的出資具有股份性。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金額相等的股份,股份是構成公司資本的最小單位。
第三,股東責任具有有限性。股東對公司債務僅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承擔責任,債權人不得直接向公司股東提出清償債務的要求。
第四,公司經營狀況的公開性。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僅要向股東公開,而且還要向社會公開,以最大限度保護股東、債權人及社會公眾的利益。
第五,股份發(fā)行和轉讓的公開性、自由性。股份有限公司通常以發(fā)行股票的方式公開募集資金,且股票具有較高程度的流通性,能自由轉讓和交易,此外還可申請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第六,公司信用基礎的資合性。股份有限公司的信用基礎在于公司的資本和資產。股東只能以貨幣、實物出資,而不能以信用或勞務出資。
上市公司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上市公司,是指發(fā)行的股票經批準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具有以下特征: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集中體現在其很強的公開性上;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并經有關機關批準;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開交易不等于上市,公開交易有不同的市場范圍和交易方式,如證券市場有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3、外國公司分支機構
外國公司是指依外國法律在中國境外設立的公司,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是公司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
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必須向中國有關機關提出申請,提交其公司章程、所屬國籍的公司登記證書等有關文件,領取中國公司登記機關發(fā)給的營業(yè)執(zhí)照。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機構,外國公司必須指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管理其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同時要撥付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其經營資金所屬的最低限額由國務院另行規(guī)定。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的名稱應當標明其所屬公司的國籍及責任形式,同時要將其公司章程置備于外國公司分支機構。
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是依中國法律設立的,其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但是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是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公司,它不同于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獨資文化宮。外國分支機構不具有中國法人資格、而外商獨資企業(yè)肯定是中國的法人,因此,外國公司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為它沒有自己獨立支配的財產,其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民事責任由其所屬的公司承擔。
外國公司分支機構解散后未清償全部債務之前,不得將財產轉移至中國境外。
公司的概念與特征
(一)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而依法設立的,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自有資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yè)法人。這一定義有四層含義:
(1)公司是法人,即公司是以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民事組織。
(2)公司是社團法人,即公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法人組織。
(3)公司是營利性的社團法人,即公司股東出資辦公司的目的
在于以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
(4)公司應依法成立,即公司成立應依據專門的法律,并且應符合公司法規(guī)定的實質要件。此外公司的成立須遵循公司法規(guī)定的程序,履行規(guī)定的申請和審批登記手續(xù)。
(二)公司的特征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公司應具有以下三個重要的法律特征:
(1)合法性
公司必須依照公司法規(guī)定的條件并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設立;在公司成立以后,公司也必須嚴格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管理、從事經營活動。設立公司,需要符合法定條件。沒有這些條件,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就不能開展。從法律上分析,其中有些條件是任何公司都必不可少的,我們稱之為公司構成的基本要素。這些基本要素是資本、章程和機關。
(2)營利性
公司作為一種企業(yè)法人,應當通過自己的生產、經營、服務等活動取得實際的經濟利益,并將這種利益依法分配給公司的投資者。這一點是公司區(qū)別于國家機關和科研、教育、衛(wèi)生、慈善機構等公益法人的關鍵特征。
(3)獨立性
公司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yè)。也就是說,法律賦予公司(企業(yè))完全獨立的人格,公司就像自然人一樣,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和責任。公司不僅獨立于其他社會經濟組織,而且還獨立于自己的投資者一股東,具體表現為:公司擁有獨立的財產、公司設有獨立的組織機構、公司獨立承擔財產責任。
詹森的貢獻
在公司治理不斷向縱深發(fā)展的過程中,詹森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1976年,詹森和麥克林合作發(fā)表《企業(yè)理論:經理行為、代理成本和所有權結構》,這是一篇經濟和社會科學文獻中被引述得最多的論文之一,有的學者甚至認為這篇文章是公司治理理論研究的真正發(fā)端。此后,詹森就公司控制權市場、代理成本與自由現金流、績效報酬與經理激勵、控制和決策機制等公司治理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另外,詹森還為公司治理理論的發(fā)展做了其他一些方面的努力,如他創(chuàng)辦的《金融經濟學雜志》已經成為公司治理理論研究的重要陣地。受這本雜志錄用稿件風格的影響,實證分析已經成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詹森公司治理理論的核心是代理關系和代理成本。詹森將代理關系定義為一種契約,這與威廉姆森無疑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前者強調降低代理成本,后者則強調降低交易成本。而實際上,代理成本是交易成本的一個方面。
詹森認為,在現代公司中,資本所有者將日常經營的控制權委托給了作為其代理人的執(zhí)行經理,從而產生代理成本,公司治理就是為了降低代理成本。詹森把代理成本分為三類:一是委托人的監(jiān)督成本,是指委托人對代理人進行的適當激勵,以及所承擔的用來約束代理人越軌行為的費用;二是代理人的保證成本,是指代理人為保證不采取某種危及委托人的行為而向委托人作出的補償承諾或支付的保證金;三是剩余損失,是指因代理人的決策與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決策之間存在某種偏差而造成的委托人的福利損失。
代理成本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處于不同的地位而產生的,這些不同包括他們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信息不對稱的作用效果、對剩余收益的索取權等。在代理關系中,代理人有可能出于私利而機會主義地行事,忽略委托人的利益。在股份公司的委托一代理關系中,股東并不直接參與公司的運作,執(zhí)行經理往往掌握著更充分的信息,也更密切地參與經營活動,這樣他們可以按自己的利益行事,而不利于掌握信息較少的委托人。例如,經理們可以設法將業(yè)務活動安排得讓人難以批評,或者使自己享受到很高的在職消費;他們可能容忍有違委托人利益的低利潤。因此,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離有可能造成很高的信息成本和組織成本。這一問題還包括這樣的一個事實,即了解經理們是否在合理地按股東利益行事需要投入很高的信息成本。由此,伯利和米恩斯將委托一代理問題視為資本主義系統的阿喀琉斯之踵。另一方面,當公司受到股東嚴格管制時,經理人在冒險和創(chuàng)新的判斷力就會受到損害,從而產生管制失效。
然而,在多數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由經理操縱的公司的績效在整體上并不比業(yè)主經營的企業(yè)差,所以,公司治理方面的委托一代理問題沒有想象中那么嚴重。詹森在1976年、1983年的幾篇論文中證明,對公司經理的代理人機會主義,存在著若干有力的遏制機制這就是公司治理機制。例如公司內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包括定期的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強制性預算控制、股東大會和為股東服務的審計委員會、激勵性報酬體系、按業(yè)績定職位等;公司外部的競爭性市場,包括經理市場、信息市場、公司控制權市場(又稱公司接管市場)和產品市場等。
詹森強調,競爭和確保信息透明的規(guī)則對具有機會主義傾向的經理直接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和懲戒,從而增強了股東的控制。換言之,市場競爭的無情壓力有助于強化公司所有者的權利,減少代理成本,提高股價以衡量公司價值。以公司控制權市場與公司價值的關系為例,詹姆和魯貝克在1983年發(fā)表的《公司控制權市場:科學證據》中證明,盡管公司接管(即控制權轉移)會產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對經理、律師、經濟學家和財務顧問的支付等)但相對于利益來說,這些交易成本仍舊是小數,公司接管能夠消除無效的管理,進而能增加社會凈財富。詹姆和魯貝克的這篇論文引發(fā)了一大批類似的研究,一個共同的結論是:對目標公司投標,可以提高目標公司的股價,盡管并非所有的收購都會增加凈財富。
詹森和墨菲在1990年發(fā)表的《績效報酬與對高層管理的激勵》則分析了總經理的工作績效(以股東財富或公司價值衡量)與報酬激勵(包括薪金、期權、股票持有量和解雇威脅等)之間的相關性。對二者關系的估算表明,股東財富每變化1000美元,總經理的財富會有3.25美元的變動。雖然股票所有權產生的激勵作用相對大于薪金和解雇引起的激勵作用,但大多數總經理僅持有他們公司股票的很小一部分,并且在過去的50年間所有權水平不斷下降。這說明,總經理報酬與其工作績效之間的敏感性不強。這進一步證實了詹森的基本觀點,即外部市場的競爭比內部報酬激勵更有效。
公司治理理論的創(chuàng)建
公司治理理論的基礎源于新制度經濟學。所謂新制度經濟學,是以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研究制度,因此成為能被當代主流經濟學派所接納的新領域。正如科斯所說,就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經濟學。迄今為止,新制度經濟學的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已形成交易費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委托一代理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經濟史學等幾個支流。新制度經濟學包括四個基本理論:交易費用理論、產權理論、企業(yè)理論、制度變遷理論。
1、交易費用理論
交易費用是新制度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費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論文《企業(yè)的性質》一文中提出的??扑拐J為,交易費用應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產權的費用,發(fā)現交易對象和交易價格的費用,討價還價、訂立合同的費用,督促契約條款嚴格履行的費用,等等。
交易費用的提出,對于新制度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配置的,交易費用理論表明交易活動是稀缺的,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交易也是冒風險的,因而交易也有代價,從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問題。資源配置問題就是經濟效率問題。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須提高經濟效率,否則舊的制度將會被新的制度所取代。這樣制度分析才被真正納入了經濟學分析之中。
2、產權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家一般都認為,產權是一種權利,是一種社會關系,是規(guī)定人們相互行為關系的一種規(guī)則,并且是社會的基礎性規(guī)則。產權經濟學大師阿爾欽認為:“產權是一個社會所強制實施的選擇一種經濟物品的使用的權利?!边@揭示了產權的本質是社會關系。在魯賓遜一個人的世界里,產權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類社會中,人們才必須相互尊重產權。
產權是一個權利束,是一個復數概念,包括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等。當一種交易在市場中發(fā)生時,就發(fā)生了兩束權利的交換。交易中的產權束所包含的內容影響物品的交換價值,這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基本觀點之一。
產權實質上是一套激勵與約束機制。影響和激勵行為,是產權的一個基本功能。新制度經濟學認為,產權安排直接影響資源配置效率,一個社會的經濟績效如何,最終取決于產權安排對個人行為所提供的激勵。
3、企業(yè)理論
科斯運用其首創(chuàng)的交易費用分析工具,對企業(yè)的性質以及企業(yè)與市場并存于現實經濟世界這一事實做出了先驅性的解釋,將新古典經濟學的單一生產制度體系——市場機制,拓展為彼此之間存在替代關系的、包括企業(yè)與市場的二重生產制度體系。
科斯認為,市場機制是一種配置資源的手段,企業(yè)也是一種配置資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來,市場機制的運行是有成本的,通過形成一個組織,并允許某個權威(企業(yè)家)來支配資源,就能節(jié)約某些市場運行成本。交易費用的節(jié)省是企業(yè)產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場機制的唯一動力。
而企業(yè)與市場的邊界在哪里呢?科斯認為,由于企業(yè)管理也是有費用的,企業(yè)規(guī)模不可能無限擴大,其限度在于:利用企業(yè)方式組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過市場交易的成本。
4、制度變遷理論
制度變遷理論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代表人物是諾斯,他強調,技術的革新固然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但人們如果沒有制度創(chuàng)新和制度變遷的沖動,并通過一系列制度(包括產權制度、法律制度等)構建把技術創(chuàng)新的成果鞏固下來,那么人類社會長期經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是不可設想的。所以,諾斯認為,在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方面,制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制度變遷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對節(jié)約交易費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變遷可以理解為一種收益更高的制度對另一種收益較低的制度的替代過程。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tài)理論構成制度變遷理論的三塊基石。制度變遷理論涉及制度變遷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問題、制度變遷的動力、制度變遷的過程、制度變遷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徑依賴等。
科斯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使經濟學從零交易費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費用的現實世界,從而獲得了對現實世界較強的解釋力。經過威廉姆森等人的發(fā)揮和傳播,交易費用理論已經成為新制度經濟學中極富擴張力的理論框架。引入交易費用進行各種經濟學的分析是新制度經濟學對經濟學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目前,正交易費用及其相關假定已經構成了可能替代新古典環(huán)境的新制度環(huán)境,正在影響許多經濟學家的思維和信念。
內部人控制問題的成因
內部人控制問題的形成,實際上是公司治理中“所有者缺位”和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不相配的問題。在兩權分離的條件下,不掌握企業(yè)經營權的分散的股東成為企業(yè)的外部成員,由于監(jiān)督不力,企業(yè)實際上由不擁有股權或只擁有很小份額股權的經理階層所控制,經理人員事實上掌握了企業(yè)的控制權。以我國國企改革為例,造成內部人控制問題的主要成因為:
(一)國有產權虛置,所有者缺位
國有資產的最終所有者是全體人民,全民的所有權只能通過國家來行使,而國家的職能由政府來履行。長期以來,政府各部門都代表國家管理企業(yè)。由于每個部門都履行一定的國家職能,多部門行使所有權的結果是使國有企業(yè)所有權缺乏一種人格化的主體,即產權虛置問題。它使國有企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30年中國嬰兒紙尿褲市場供需渠道分析及發(fā)展競爭力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可再分散乳膠粉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巴顿Y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衛(wèi)生消毒市場競爭格局展望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2024年幼兒園管理權轉移協議3篇
- 梅河口康美職業(yè)技術學院《精細化學品化學及工藝》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眉山藥科職業(yè)學院《電工電子基礎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度生產車間承包與綠色生產技術研發(fā)合同3篇
- 滿洲里俄語職業(yè)學院《涉老企業(yè)品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茅臺學院《品牌敘事和聲譽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漯河食品職業(yè)學院《設計室內》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基于風險的軟件測試策略
- 大鎖孫天宇小品《時間都去哪了》臺詞劇本完整版-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 雙重血漿置換
- 2023北京海淀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及答案
- 從分數到分式教學設計-
- 酒店長期租房合同模板(16篇)
- 場域與對話-公共空間里的雕塑 課件-2023-2024學年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
- 關于違規(guī)收受禮品禮金警示教育心得體會范文
- 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商法》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 顱腦損傷課件
- 滬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知識點歸納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