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肇慶市百花中學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_第1頁
第一學期肇慶市百花中學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_第2頁
第一學期肇慶市百花中學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_第3頁
第一學期肇慶市百花中學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_第4頁
第一學期肇慶市百花中學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頁肇慶市百花中學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元檢測一、選擇題〔每題2.5分,共50分〕讀我國西北地區(qū)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圖,答復第1—3題。1.我國近幾年來土地荒漠化嚴重最主要的原因是〔〕A.降水量減少,蒸發(fā)旺盛B.人類生產活動與生活活動不當C.字母a處沙漠屬原生沙漠D.全球氣溫升高,蒸發(fā)加劇,使地面植被死亡2.對不同程度荒漠化的治理思路,正確的選項是〔〕A.在半干旱農牧過渡帶和旱農區(qū)應當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體系B.對正在開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設法扭轉C.對已經發(fā)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還是放棄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問題是植樹造林3.我國內蒙古一些草原地區(q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昔日風光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卻是“老鼠跑過露脊梁〞的景觀,這一變化深刻地反映了〔〕A.過度放牧,草場退化B.鼠害猖獗C.草場的季節(jié)變化D.草場載畜量將可繼續(xù)增加伴隨著亞馬孫雨林的大面積被毀,全球環(huán)境在惡化,氣候在變暖,與此不同的是我國西雙版納地區(qū)的雨林地區(qū)卻在開展生態(tài)農業(yè)。人們運用光在林中垂直衰減的原理,模擬雨林結構,建立起多層次的人工經濟林,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充分利用光照,到達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經濟效果。比擬亞馬孫雨林與我國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開展現(xiàn)狀,完成4-5題。4.我國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區(qū)開展的是生態(tài)農業(yè),對此描述正確的選項是A.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和土地資源B.模擬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C.片面強調經濟效益D.環(huán)保卻不經濟5.以下熱帶雨林開發(fā)方式中,不利于熱帶雨林保護的是A.雨林觀光B.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C.生態(tài)旅游D.興旺國家保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2023年9月5日,記者采訪了解到,作為保障首都生態(tài)平安重要屏障的河北省張家口壩上地區(qū)130多萬畝楊樹防護林,由于嚴重老化、連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積枯槁死亡,威脅當地及京津生態(tài)平安,需要及時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6-7題。6.從生態(tài)的角度分析,目前針對張家口壩上地區(qū)的楊樹出現(xiàn)大面積死亡情況應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發(fā)動群眾,迅速補種新的楊樹苗B.全部采伐后,更換新的森林樹種C.改良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D.實行喬灌草結合或種植耐旱樹種7.該防護林大量老化、死亡,對京津地區(qū)造成的直接危害是A.加重酸雨危害B.加劇風沙危害C.加速地面沉降D.加大洪水威脅讀“河西走廊自然景觀示意圖〞,答復8-9題。8.該地綠洲開展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有利條件是〔〕①氣象災害少②水源較豐富③熱量充足,一年兩熟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③9.該地開展農業(yè)生產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有〔〕a.水土流失b.土地沙漠化c.土壤鹽堿化d.酸雨危害A.abB.acC.cdD.bc讀我國西部各省區(qū)土地及草地退化狀況比擬圖,答復10-11問題。10.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甘肅省沙漠化占土地總面積比例最大B.內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積與寧夏一樣多C.西北各省區(qū)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貴州兩省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過度放牧11.保護和恢復西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態(tài)建設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鎮(zhèn)的天然氣使用率,減少對林草的開發(fā)③生態(tài)重點地區(qū)實行嚴格退耕還林還草④從根本上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甘肅省定西市屬于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地區(qū),多年來定西人總結了“山頂植樹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還草披褂子,山腰興修梯田系帶子,山下覆膜建棚掙票子,溝底筑壩蓄水穿靴子〞的治理開發(fā)模式〔如以下圖〕,讀圖,答復12-13問題。12.以下關于定西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①土質致密②地表溝壑縱橫③植被覆蓋率低④氣候比擬干旱⑤冬季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13.該治理開發(fā)模式的優(yōu)勢是①延長了生產鏈②增加了農民收入③保持水土④改善局部氣候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閱讀以下文字,完成14~15題。①全家老少齊上陣\更招呼左鄰右舍\雪亮的尖鋤粗暴挺進\而青草被蹂躪\土地在呻吟\風干后\卷起飄飄沙粒\那一雙雙眼卻毫不在意。②但水源缺乏,是這地方唯一令人望而生畏的缺陷。地下水位相當的深,因此井就成了無價之寶?!敗そ稹ち_琳斯?一歲的小鹿?③山下良田苦不多,耕來山頂做旋螺?!?山行雜詩?14.文字________描述的人類行為,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5.文字③描述的人類行為可能造成: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地鹽堿化 D.地面塌陷亞馬孫流域分布著面積很廣的雨林,答復。16.亞馬孫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夠吸納和滯蓄大量降水B.促進全球水循環(huán),調節(jié)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響著地球大氣中的碳氧平衡D.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的生物資源17.亞馬孫雨林破壞嚴重,關于破壞原因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A.過度的遷移農業(yè)B.商業(yè)性伐木C.采礦修路、城鎮(zhèn)建設D.建立自然保護區(qū)18.對于雨林的未來,應堅持的觀點是〔〕A.一邊開發(fā),一邊保護B.首先開發(fā),再作保護C.保護第一并進行保護性開發(fā)D.不能開發(fā),禁止人類在林區(qū)任何活動讀我國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積變化示意圖。完成19-20題。19.洞庭湖面積萎縮的主要人為原因是()①植被破壞,導致泥沙淤積②圍湖造田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積④人口激增,對土地需求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0.洞庭湖面積萎縮對當地環(huán)境的影響有()A.生物多樣性增加 B.沙漠化面積擴大C.農作物單產上升D.旱澇災害頻率增加二、綜合題21.閱讀圖文材料,答復以下問題。〔16分〕黃河全長5400多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它是沿黃地區(qū)經濟開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國21世紀內陸經濟開展的軸線。近年來,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遭到破壞。以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黃河上游有大面積的荒漠化地區(qū),請簡述荒漠化的防治應采取的措施。請說出黃河中游地區(qū)能源開發(fā)利用的主要方式。請說出黃河下游河床的主要特征,并簡述該特征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主要治理措施。22.在20世紀60年代,巴西政府為了解決農村的失業(yè)問題,鼓勵農民向亞馬孫河流域進軍。破產的農民們,拖家?guī)Э谧呦蛏郑麄兊哪康牡刂饕抢识嗄醽喌貐^(qū),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區(qū)。在頂峰時期,每月有57000多名移民來到這里。讀亞馬孫流域朗多尼亞地區(qū)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和亞馬孫流域開發(fā)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6分〕簡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亞地區(qū)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朗多尼亞地區(qū)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間,人口從10萬增加到100萬,雨林砍伐的面積從缺乏10萬平方千米增長至________平方千米,簡述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之間的關系。簡述亞馬孫橫貫公路的建設對雨林的影響?!?〕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巴西政府開始實施亞馬孫開發(fā)方案,造成亞馬孫雨林的大面積破壞,簡述造成亞馬孫雨林破壞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3.以下圖是非洲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及C地氣候資料圖,陰影局部為薩赫勒地區(qū)。讀圖,完成以下問題?!?8分〕〔1〕寫出圖中自然帶名稱: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結合C地氣候資料圖,分析該地區(qū)的植被具有的特點?!?〕薩赫勒地區(qū)的畜牧業(yè)由過去的游牧業(yè)為主向現(xiàn)在的商品性定居牧業(yè)轉化;近六七十年來,該地區(qū)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對糧食需求迅速加大,致使薩赫勒以南地區(qū)旱作農業(yè)不斷向北推進。請分析這兩種人類生產活動的變化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4〕人口和貧困是非洲薩赫勒地區(qū)最為突出的社會問題,請按因果聯(lián)系將①人口增長過快、②過墾過牧、③貧困饑荒、④土地生產力下降四項填入以下圖中的方框內〔只填數碼代號〕。請結合所學知識,請?zhí)岢鲆种圃摰貐^(qū)荒漠化加劇的可行措施。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單元檢測答案選擇題1—5BBAAD6—10DBADC11—15ABDAB16-20CDCBD綜合題21.〔1〕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調整農林牧的比例;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qū)能源問題;控制人口增長?!?〕煤炭外運;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開展煉焦業(yè),向外輸出焦炭;適度開發(fā)水能等?!?〕主要特征:形成了河床高于兩岸地面的“地上河〞。危害:當雨季來臨時,易潰堤造成河水泛濫,對兩岸的耕地和生命財產平安帶來巨大威脅。治理措施:提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減小泥沙的輸入量;加高和加固堤防;加強監(jiān)測與防汛工作等。22.〔1〕朗多尼亞地區(qū)開發(fā)晚,地廣人稀;巴西東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貧困;受“無人之地給予無地之人〞的政策驅動?!?〕180萬人口增長與雨林被毀面積呈正相關;人口數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積越大。〔3〕公路建設直接破壞雨林;公路建設促進大量移民進入雨林區(qū),不合理人類活動破壞雨林;公路建設利于木材輸出,促進商業(yè)性采伐,加大雨林破壞等。〔4〕根本原因: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的開展需求。直接原因:過度的遷移農業(yè);商業(yè)性伐木;采礦、修路、城鎮(zhèn)建設;開辟大型農牧場等。23.〔1〕熱帶荒漠帶〔荒漠帶〕熱帶草原帶〔2〕具有過渡性〔從草原向荒漠過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