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基礎知識正式_第1頁
品質管理基礎知識正式_第2頁
品質管理基礎知識正式_第3頁
品質管理基礎知識正式_第4頁
品質管理基礎知識正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質量管理的起源與開展品管術語品管的組成品管工具品質檢驗質量管理的九個要點課程大綱:一、質量管理的的起源與開展傳統(tǒng)質量管理階段質量檢驗管理階段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現代質量管理階段人類歷史自從有了商品以來,就開場了以商品的成品檢驗為主的質量管理方法。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我國早在2400多年以前就已經有了青銅制刀槍武器的質量檢驗制度傳統(tǒng)質量管理階段此階段從開場出現質量管理一直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工廠逐步取代手工作坊為止。這個時期的質量主要靠操作者的感覺、經歷和一此簡單的測量工具(操作者的質量管理)。經歷即為“標準〞,質量標準的實施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中授進展的。<<考工記>>中記載: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辯民器。

審曲面勢:就是對產品作類型與規(guī)

格的設計

以飭五材:是確定所用的材料

以辯民器:對產品進展檢驗先秦時期的“禮記〞中“月令〞篇,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當時政府部門專門設置了考察質量的“大工尹〞到了北宋日期,為了加強對兵器的質量管理,專設了軍器監(jiān)雖然當時的質量標準是靠實踐經歷的總結,靠手摸、眼看和一些簡單的測量工具來進展檢測,可是質量管理卻是十分嚴厲的歷代封建王朝,對產品都規(guī)定了一些成品驗收標準和處分措施。

秦、漢、唐、宋、明、清朝都以法律形式公布對產品質量不好的處分措施,如笞(杖打30、40次)、沒收、罰款、和對官吏撤職、降職等處分措施。質量檢驗管理階段機器生產代替手工作坊生產后,勞動者聚集在一起批量生產,于是產生了企業(yè)管理和質量檢驗管理。百分百檢驗工長的質量管理(監(jiān)工、領班)檢驗員的質量管理專職檢驗專職檢驗的特點是“三權分立〞有人專職制定標準(立法)有人負責生產制造(執(zhí)法)有人專職按照標準檢驗產品質量(司法)從產品中挑出廢品,保證出廠產品質量通過檢驗反響質量信息,從而預防今后出現同類廢品專職檢驗的弱點出現質量問題容易扯皮、推諉、缺乏系統(tǒng)優(yōu)化的觀念它屬于“事后檢驗〞,無法在生產過程中起到預防、控制的作用對產品進展百分百檢驗,此種做法在經濟上并不合理(增加檢驗費用、延誤交貨期)抽樣比值保持一個即定值,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小批寬、大批嚴,兩者受到不同待遇統(tǒng)計質量管理我國直到80年代初才逐步跨入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此種階段是將專職檢驗人員轉移給專業(yè)的質量控制工程師承擔這標志著將事后檢驗的觀念改變?yōu)轭A防為先的觀念但這個階段過分強調質量控制的統(tǒng)計方法,無視組織管理工作,使人們誤認為“質量管理就是統(tǒng)計方法〞現代質量管理60年代,社會生產力迅速開展,質量管理也出現了很多新情詋實施全面質量管理(TQM)質量管理開展過程操作者工長檢驗員統(tǒng)計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控制組織和全面質量管理ISO9000190019181937196019801980以后1900-1920年代作業(yè)員的品質管制領班的品質管制檢驗員的品質管制品質是“檢查〞出來的抽樣方案〔如MIL/JIS/〕2.檢測方法〔如ASTM美國材料與試驗協(xié)會/UL)3.檢測儀器,工具〔如SQC運用)40年代統(tǒng)計的品質管制品質是“制造〞來的

SOP〔標準作業(yè)程序〕/制程參數界定2.QC手法,SPC〔統(tǒng)計制程管制〕中運用管制圖3.首件檢查,自主檢查與管理50年代統(tǒng)計的品質管制品質是“設計〞出來的1.FMEA〔潛在的失效模式與效果分析〕運用2.DOE〔實驗設計〕運用4.IE手法,QCC,CWQC60年代全面品質管制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全面品管〔TQC/全面的、全員參與的、全過程的〕

強調自高階層到所有相關單位員工均參與品質活動。2.重視“品質〞符合客戶要求3.標準化作業(yè)與合理化制度4.TPM/TQM5.內部網絡;MRP〔物料需求方案〕,MRPII〔制造資源方案〕80年代以后全面品質保證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全面品保〔TQA〕2000年代創(chuàng)新,價值,速度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全面品?!睺QA〕

2.績效管理,鼓勵制度。3.資訊化,ERP〔企業(yè)資源方案〕,國際網絡化。4、ISO二、品管術語QC即英文QUALITYCONTROL的簡稱,中文意義是質量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義是“為到達質量要求所采取的作業(yè)技術和活動〞。

量:產品過程或效勞所具備的滿足明示或隱含需要的?!卜弦蟮漠a品〕

質量控制:為到達質量要求而采取的作業(yè)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使人們確信某產品或效勞能滿足特定質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方案、有系統(tǒng)的活動。

質量方針: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頒存布的總質量宗旨和目標。

質量管理:制定和實施質量方針的管理職能,是公司全而管理職能的一個方面。

質量體系:為實施質量管理責任所需的組織構造、職責、程序、過程和資源。產品:有下述四種通用的產品類別—效勞〔如運輸〕;—軟件〔如計算機程序〕;—硬件〔如發(fā)動機機械零件〕;—流程性材料〔特點是工序間連貫,程均勻性,如潤滑油〕。許多產品由不同類別的產品構成,這種產品稱為效勞、軟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取決于其主導成分。例如:外供產品“汽車〞是由硬件〔如輪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卻液〕、軟件〔如:發(fā)動機控制軟件、駕駛員手冊〕和效勞〔如:銷售人員所做的操作說明〕所組成。注2:效勞是在供方〔3.3.6〕和顧客〔3.3.5〕接觸面上需要完成的至少一項活動的結果,并且通常是無形的。效勞的提供可涉及,例如:—在顧客提供的有形產品〔如維修的汽車〕上所完成的活動;—在顧客提供的無形產品〔如退稅準備所需的收入說明〕上所完成的活動;—無形產品的交付〔如知識的傳授〕;—為顧客創(chuàng)造氣氛〔如在賓館和飯店〕。軟件由信息組成,通常是無形產品并可以方法、記錄或程序。硬件通常是有形產品,其量具有計數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產品,其量具有連續(xù)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經常被稱之為貨物。產品質量包含的過程:1、設計2、開發(fā)3、生產4、安裝5、服務三、品管的組成品管A、品質稽核QA1、供給商質量保證VQA2、來料質量保證IQACQA\PQA……B、品質工程QE品檢A、來料檢驗IQCB、制程檢驗IPQCC、線上檢驗〔定點檢驗〕FQCD、出貨檢驗OQCE、供給商品管VQCF、統(tǒng)計品管SQC品管A、品質稽核QA①出廠前之產品查驗。②公司〔或品管〕運作系統(tǒng)、標準之查核。③對客戶〔消費者〕產品品質的統(tǒng)計和調查。1、供給商質量保證VQA(對供給單位和人員而言)①供給商輔導。②供給商監(jiān)視。③供給商考核。2、來料質量保證IQA(對供給單位和人員所供物料而言)①制作、修定、發(fā)布來料檢驗標準。②對來料品質狀況進展跟蹤。③來料品質分析。B、品質工程QE①制定品質方案。②制定檢驗標準。③設計檢驗量具。④制程解析,改善實驗。⑤處理品質事故。品檢A、來料檢驗IQC①依據標準對來料進展驗收。②來料品質跟蹤。③供給商溝通〔或內部溝通〕。B、制程檢驗IPQC①制程品質巡查。②制程品質異常的反響與跟蹤。③生產制程品質溝通。C、線上檢驗〔定點檢驗〕FQC①定點〔工位〕制品全檢。②異常反響與報表的填寫。D、出貨檢驗OQC①依據標準對成品進展檢驗〔出貨或倉存〕。②品質異常的反響與跟蹤。E、供給商品管VQC①供給商輔導與監(jiān)視〔落實品質標準〕。②駐供給商進展出貨前的檢查。③本公司與供給商之間的溝通。F、統(tǒng)計品管SQC①品質狀況的定期統(tǒng)計。②依據品質狀況的統(tǒng)計提出品質改善意見。四、品管工具A、層別法B、查核表C、要因圖D、柏拉圖E、散布圖F、直方圖G、控制圖A、層別法定義:區(qū)分原料、機械或人員等,分別收集數據,找出各層間差異,針對差異加以改善的方法為層別法。作用:透過各種分類〔分層〕,以各類收集數據以尋找不良所在或最正確條件以改善品質。序號不良項目不良數(件)占不良數的比率(%)累計比率(%)1破損19547.147.12變形9021.768.83刮傷6515.884.64尺寸不良4510.995.56其他194.5100合計414100B、查核表定義:查檢表就是為了所收集的數據容易記錄與整理而預先設計好的一種表格。如以下圖是一不良項目調查用查檢表。作用:簡便、直觀地反映數據的分布情況。種類劃記統(tǒng)計表面?zhèn)壅?0裂痕正正正正正正30加工不良正正正正20形狀不良正正10其他正正正15合計95C、要因圖〔魚骨圖〕定義:特性要因圖就是將結果與原因、目的與手段等關系整理關聯起來,使其成為易了解的圖形。作用:將影響品質的諸多原因一一找出,形成因果對應關系,使人一目了然,對于確定正確的對策方案有幫助。因此可以用來:(1)分析工程上的問題點,找出我們應該下對策的真正原因。(2)從達成目的的手段當中,找出效率最好而最適當的手段。(3)用來做工程管理。(4)用來教育、訓練。工作錯誤人料機法環(huán)境生手方法不熟材質用量多壓力磨損轉速快陳舊特性要因圖〔魚骨圖〕D、柏拉圖定義:將問題的原因或是狀況進展分類,然后把所得的數據由大到小排列后,所繪出的累計柱狀圖。作用:在現場眾多的不良問題中,找出關鍵的前幾名,以便決定今后管理工作的重點。E、散布圖(收集資料,至少30組以上,盡可能的多〕定義:以點的形式在坐標系上畫出兩個對應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的圖。作用:用于確認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關系,有助于判明原因真假。在我們的生活及工作中,許多現象和原因,有些呈規(guī)那么形的關連,有些呈不規(guī)那么形的關連。例如:物價的上下或消費支出水平有關連;油的粘度與溫度的上下有關系;汽車的運轉數與出力有關系;等等。我們要了解它,必須藉助統(tǒng)計方法來判斷它們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列出了5種散布圖,分別是:⑴正相關〔回轉數與出力〕⑵負相關〔有的粘度與溫度〕⑶不相關〔氣壓與溫度〕⑷弱正相關〔身高與體重〕⑸弱負相關〔溫度與步伐〕回轉數與出力有的粘度與溫度氣壓與溫度身高與體重溫度與步伐F、直方圖定義:對同一類型的數據進展分組、統(tǒng)計,并根據每一組所分析的數據量畫出柱子狀的圖為要容易的看出如長度、重量、硬度、時間等計量值的數據分配情形,所用來表示的圖形。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特性值或結果值,分為幾個相等的區(qū)間作為橫軸,并將各區(qū)間內所測定值依所出現的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因此,也叫柱狀圖。作用:弄清眾多數據的分布狀態(tài),了解總體數據的中心和變異,并能以此推測事物總體的開展趨勢?!?〕研究制程能力或測知制程能力。〔2〕工程解析與管制?!?〕測知數據之真?zhèn)?。?〕方案產品之不良率?!?〕求分配之平均值與標準差?!?〕借以訂定規(guī)格界限?!?〕與規(guī)格或標準值比較?!?〕調查是否混入兩個以上的不同群體。〔9〕了解設計管制是否符合制程管制。直方圖a.常態(tài)型(正常)d.離島型(異常)e.凹凸型(取樣、分組、測定)b.雙峰型(群體混合)c.單斜型(限制)G、控制圖定義:用統(tǒng)計方法分析品質數據的特性,并設置合理的控制界限,對引起品質變化的原因進展判定和管理,使生產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一種時間序列表。作用:1、可以判定品質是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還是處于異常狀態(tài)。2、可以確認不良對策是否有效。3、直接由操作人員繪制管制圖,迅速管理制程4、使制程穩(wěn)定,且可以預測而掌握品質與本錢幫助制程,使到達:①更好的品質②降低單位本錢③使產量有效應用5、作為討論解決支撐問題的工具6、可使工業(yè)生產「設計」、「制造」、「檢驗」三個階段連為一體,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①設計階段:作為新產品設計的參考②制造階段:控制制程中的品質數據以分析制程能力③檢驗階段:作為成品驗收的參考控制圖控制圖計量值控制圖:X—R控制圖(均值-極差)X—S控制圖(均值-標準差)X—MR控制圖(單值-移動極差)計數值控制圖:P控制圖〔不良率〕Pn控制圖(不良數)C控制圖(缺陷數)U控制圖(單位缺陷數)1234567891018171615141312111098765

點落在該區(qū)間的概率為99.7%UCLCLLCL控制圖控制圖五、品質檢驗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產品〔樣本〕進展檢驗,以判斷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統(tǒng)計方法和理論。又稱抽樣檢查。它與全面檢驗的不同之處,在于全面檢驗需對整批產品逐個進展檢驗,而抽樣檢驗那么根據樣本中的產品的檢驗結果來推斷整批產品的質量。如果推斷結果認為該批產品符合預先規(guī)定的合格標準,就予以接收;否那么就拒收。采用抽樣檢驗可以顯著地節(jié)省工作量。在破壞性試驗〔如檢驗燈泡的使用壽命〕以及散裝產品〔如礦產品、糧食〕和連續(xù)產品〔如棉布、電線〕等檢驗中,也都只能采用抽樣檢驗。抽樣檢驗是統(tǒng)計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抽樣檢驗方案〔簡稱抽樣方案〕是一套規(guī)那么,依據它去決定如何抽樣〔一次抽或分幾次抽,抽多少〕,并根據抽出產品檢驗的結果斷定接收或拒絕該批產品。AQL:可以接收的質量水平AQL〔AcceptableQualityLevel〕就是生產方和接收方共同認為滿意的不合格品率〔或每百單位的缺陷數〕的上限,它是控制最大過程平均不合格品率的界限,是ISO2859抽樣標準的設計根底。Ac——Accept〔合格判定數〕;Re——Rcject〔不合格判定數〕。D——總體或批中的不合格品數d——樣本中的不合格品數N——總體量或批量P——不合格品率CR——CRITICALDEFECT〔嚴重缺點〕MA——MAJORDEFECT〔主要缺點〕MI——MINORDEFECT〔次要缺點〕樣本代字表六、質量管理的九個要點一個保證兩個方法三個過程四個階段五個方面六個要素七種工具八D原那么九個要點A、一個保證質量管理體系8.0測量、分析和改進B、兩個方法抽樣檢驗法AQLMIL-STD-105E2、QCC法組成品管圈〔5-15人為適宜〕,選圈長。命圈名搜集部門的問題點確定改善主題訂立目標訂立達成目標的工作方案掌握改善主題的重點集體討論原因提出對策對策實施效果確認效果維持總結與發(fā)表C、三個過程1、產前〔首檢、籌劃、方案〕2、產中〔巡檢、監(jiān)視、檢查〕3、產后〔末檢、檢討、總結〕D、四個階段P-D-C-A管理循環(huán)(Plan-Do-Check-Action)1、P〔方案〕2、D〔執(zhí)行〕3、C〔檢查〕4、A〔處理〕PDCAPDCAPDCA品質管理產品體系過程E、五個方面1、質量培訓2、質量職責3、標準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