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航天知識_第1頁
主題班會航天知識_第2頁
主題班會航天知識_第3頁
主題班會航天知識_第4頁
主題班會航天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班會航天知識第一篇章:認識航天員2005-10-072005-10-07民族:漢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籍貫:遼寧省綏中縣政治面貌:中共黨員身高:168厘米體重:65公斤簡歷:1983年6月入伍,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飛行學院,歷任空軍某師飛行員、中隊長,曾飛過強擊機、殲擊機等機型,安全飛行1350小時,被評為“一級飛行員”,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1996年,參加航天員初選,入圍。1998年1月,從800多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準備階段,經(jīng)專家組無記名投票,入選“3人首飛梯隊”,并被確定為首席人選。楊利偉檔案2005-10-07景海鵬陳東2005-10-07

景海鵬,男,1966年10月24日出生,山西運城人。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黨,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工程博士生[1]

。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2008年9月,執(zhí)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獲得“英雄航天員”稱號。

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2012年6月,圓滿完成神舟九號任務。

2016年10月17日執(zhí)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任指令長景海鵬檔案2005-10-07陳東民族:漢族籍貫:河南鄭州出生年月:1978年12月出生職位:上校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

陳東檔案:2005-10-07航天英雄費俊龍、聶海勝2005-10-07第二篇章:航天生活我知道2005-10-07航天員是這樣煉成的飛船遨游太空,航天員—楊利偉始終要在封閉狹小的環(huán)境里經(jīng)受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折磨,要承受噪聲、振動、低壓、缺氧等許多飛行動力學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同時還要完成飛船上各種操作任務和大量科學試驗任務。

2005-10-07要克服飛行中的障礙,楊利偉要進行基礎理論、體質(zhì)、航天環(huán)境適應等多種訓練。中國航天員訓練有8大類58個專業(yè),教練把它稱為“58個階梯”,航天員們每登上一個階梯,就等于向太空走近了一步。2005-10-07這些被稱為魔鬼式的訓練,被曾在飛行員訓練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楊利偉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紀錄。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楊利偉要做到8倍于自己體重的加速度,持續(xù)時間達40秒。低壓缺氧訓練,要以相當于每秒15米的速度,經(jīng)受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瞬間帶來的缺氧和減壓的考驗。血液重新分布適應性訓練,要持續(xù)多天保持負15度臥姿,再轉到正70度的立姿。轉椅試驗,要坐在轉椅上,變換各種角度進行飛速旋轉。……2005-10-0710月16日上午,楊利偉首飛成功回到航天城的時候,航天員大隊全體航天員排著整齊的隊列在公寓前迎接凱旋的戰(zhàn)友。楊利偉一走下車,立即被周圍的人包圍了,本來航天員們想通過擁抱來表達對戰(zhàn)友的祝賀,但最后連握手的機會也沒有。

楊利偉歸來,人們問他:一個人在太空飛行怕不怕,孤獨不孤獨?楊利偉說:“環(huán)繞地球每一圈需要90分鐘,其中只有十幾分鐘可以與地面聯(lián)系,但是我并不感到孤獨,因為我知道,在地面上有我的戰(zhàn)友支持著我?!?/p>

2005-10-07令人窒息的五分鐘

5分鐘,令人窒息的5分鐘。此時,楊利偉正乘坐“神舟”五號返航。飛船距離地面80公里時,進入了黑障區(qū)。一瞬間,所有的通訊中斷,飛船與地面失去了聯(lián)系。此刻———2003年10月16日6時13分,大家都為楊利偉捏一把汗,因為他們都清楚,這個階段是整個飛行過程中最難受、最嚴峻的時候,楊利偉不僅要承受超過自己體重近10倍的負荷,還要抵抗160分貝噪聲的沖擊,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還必須沉著冷靜地進行處置。

2005-10-075分鐘后,飛船沖出黑障,很快安全落地。當聽到楊利偉“感覺良好”的報告后,大家,全從椅子上跳起來,振臂歡呼。楊利偉勝利了,也是航天員大隊每一個成員的驕傲。5年多來,他們攜手一次次向生理極限和知識高峰發(fā)起的挑戰(zhàn),終于在這一刻得到了回報,他們的心血和汗水沒有白流。最近,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授予楊利偉“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2005-10-07我個人的一小步,全人類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2005-10-07第三篇章:認識衛(wèi)星火箭2005-10-07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2005-10-07研制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2005-10-07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2005-10-07東風航天城也稱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2005-10-07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2005-10-07神舟一號飛船2005-10-072005-10-07神舟三號發(fā)射2005-10-07神舟四號飛船2005-10-07神舟五號發(fā)射2005-10-07神舟六號發(fā)射情景2005-10-072005-10-072005-10-07天宮一號飛船2005-10-072005-10-07第四篇章:航天生活2005-10-07

首先,要分航天員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還是二班制。在國際空間站和大多數(shù)航天飛機上,所有的航天員都是同時睡覺,他們將睡袋掛在自己喜歡睡的地方,如墻上、墻角、天花板上等等。然而,當你打算睡覺的時候,你需要習慣你的背部和側面沒有感覺,事實上你是在睡袋中漂浮著,只是用繩子將你倒掛著,因而那種使得你昏昏欲睡的重力感覺是不存在的,也有些航天員對此還不太適應。他們毫無睡意,緊張得必須吃安眠藥才能睡著。另一些人即使是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需要補充的是:如果睡覺的時候你的頭部處在不通風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聚集在你的鼻子附近,當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腦后部的一個報警系統(tǒng)就會發(fā)出警告,使你驚醒,會感覺呼吸急促。這時,你走幾步或換個地方,又可以沉睡了。

在失重情況下航天員是否很難進入睡眠狀態(tài)?2005-10-07

航天員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適性和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們在地球上穿的沒什么差別。例如,衣服必須由防火材料制作。當在失重情況下穿航天服的時候,航天員實際上就是在衣服內(nèi)漂浮,只有當衣服碰觸到肌膚的時候,才會感到是穿著衣服。

航天員在太空中穿衣服時會有什么特殊的感覺嗎?2005-10-07

一般可以穿5-7小時。當然也要視航天服的中的可消耗材料的情況,例如氧、電量、冷卻水等。航天服簡直就是小型太空船,穿航天服工作是很辛苦的。穿著的時間也與穿著者對舒適性和耐磨性要求有關。

你可以穿多長時間的航天服?2005-10-07

航天中使用的是普通的餐具,像刀、叉、勺,與地球上使用的相同。航天員吃的大部分食物和飲料可以放在容器里。不同的是,當要吃這些食物時,它們會漂浮出來。一些食物,像在制備豌豆、豆等時要加入沙司,這樣它們就會粘在餐具上。食物有熱菜、涼菜或冷凍的。飲料是裝在一些可壓擠的瓶子中,像運動飲料瓶。但是有些事情航天員很難適應,他們常抱怨在長時間的執(zhí)行任務中,無法得到新鮮的蔬菜和口味清新的咖啡。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有一家軟飲料公司已經(jīng)開始開發(fā)一種在失重狀態(tài)下使用的容器。此外,在航天中由于體液的轉移,使航天員的味覺和嗅覺發(fā)生改變,在軌航天員經(jīng)常挑選味重的食物。航天員在太空中使用什么樣的餐具吃飯?它們有什么不同嗎?2005-10-07

航天飛機上或空間站上,都設有專門的廁所。這當然和地面上的不一樣,它要用特別的設施,一般它設在廢物管理艙的房間里,廁所內(nèi)有一個呈漏斗狀的收尿器,收尿器內(nèi)通氣流,可把排出的尿吸收進內(nèi)部的收集袋里。收集袋每天要換一次。收集時要將空氣排出,這樣小便就不會飄來飄去。艙壁上還鑲嵌一個滲透力強的濾水袋,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