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正常人體_第1頁
第三章正常人體_第2頁
第三章正常人體_第3頁
第三章正常人體_第4頁
第三章正常人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正常人體

第一節(jié)運動系統(tǒng)第二節(jié)循環(huán)系統(tǒng)第三節(jié)消化系統(tǒng)第四節(jié)呼吸系統(tǒng)第五節(jié)泌尿系統(tǒng)與生殖系統(tǒng)第六節(jié)神經系統(tǒng)第七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正常人體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從簡單的機械運動到高級的思維活動,都通過人體由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配合成為統(tǒng)一的整體,以適應外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

正常人體

構成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由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了組織又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了器官再由共同完成某種功能的多個器官組成系統(tǒng)(如消化系統(tǒng)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等),有運動、消化、呼吸、循環(huán)、泌尿、生殖、內分泌、神經等系統(tǒng).人體由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配合成為統(tǒng)一的整體,以適應外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正常人體解剖學姿勢身體直立,面向前,兩眼向前方平視,兩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軀干兩側,手掌向前;描述任何結構時均應以此為標準。第一節(jié)運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組成:由骨、關節(jié)和肌肉構成,運動系統(tǒng)的功能:起著連接、支持、保護和運動等作用。在運動過程中,骨起杠桿作用,骨連結是運動的樞紐,肌是運動的動力、、膈位置作用三個裂孔

1、主動脈裂孔2、食管裂孔3、腔靜脈孔

運動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軀體壁和四肢的結構由淺入深依次是皮膚、淺筋膜、深筋膜、骨骼肌、骨和骨連結。皮膚是人體的被覆結構,具有保護機體、感受刺激和排泄等功能。淺筋膜、深筋膜和肌間穿行有相應的神經、血管和淋巴管等。骨的形態(tài)和化學成份成人骨共有206塊,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為中軸骨和附肢骨二部分。骨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骨的化學成份有機質由膠原纖維(主要化學成分是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纖維的一種。)和粘多糖蛋白(以粘多糖作為側鏈的蛋白質之總稱,生物體中存在的粘多糖幾乎都以這種形式存在。)組成,它使骨具有韌性和彈性。無機質主要是鈣鹽,使骨具有硬度。一生中骨的無機物與有機物不斷變化,年齡愈大,無機物的比例愈高。因此,年幼者骨易變形,年長者易發(fā)生骨折。骨的可塑性骨折后,骨質能愈合和再生。體力勞動和鍛煉使骨變得粗壯。癱瘓和長期臥床的病人,骨質變得疏松。兒童時期不正確的坐姿會引起脊柱和胸廓畸形。老人無機質含量相對較少,容易發(fā)生骨折。因此,老年人平常加強體育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骨連結

骨連結借助結締組織(骨顱之間)、骨軟(椎骨之間)、關節(jié)(大多數(shù)骨連結)、韌帶(踝關節(jié))連結。關節(jié)是骨連結的最高級形式,其相對骨面間互相分離,具有充以滑液的腔隙,緊借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相連結,因而一般具有較大的活動性。骨或肌的標志:骨或肌的某些部分,常形成能在體表觀察或觸摸到的隆起或凹陷,臨床常利用這些作為說明深部器官的位置、血管和神經的走向,以及手術切口和穿刺部位的標志。脊柱的整體觀組成:頸(7),胸(12),腰、骶(各5),尾(4~5)。功能:屈、伸、側屈、旋轉、環(huán)轉、彈撥運動頸曲胸曲腰曲骶曲、頸曲胸曲腰曲骶曲骨骼肌骨骼肌的功能:附著于骨骼的表面,它們共同完成支持人體、保護體內器官和運動等功能。骨骼肌的分布:運動是骨骼肌收縮牽引骨骼而產生的。全身的骨骼肌按所在的部位可分為頭肌、頸肌、軀干肌、上肢肌和下肢肌,全身有600塊。若骨骼肌的血液供應阻斷,或支配骨骼肌的神經遭受損傷,可分別引起骨骼肌的壞死和癱瘓。第二節(jié)循環(huán)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淋巴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由心臟和血管組成淋巴系統(tǒng)(組成的密閉的管道系統(tǒng)):由淋巴器官、淋巴組織和淋巴管道組成

心血管系統(tǒng)1、心臟位置:位于胸腔的中縱隔內,第2-6肋軟骨或第5-8胸椎之間。2/3偏在身體正中線的左側,1/3在右。心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個腔心血管系統(tǒng)由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臟壓塞等原因引起心源性暈厥(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驟減、中斷或嚴重低血壓而引起一時性缺血、缺氧,表現(xiàn)為突然的意識喪失。)臨床上稱為阿斯綜合癥,時間甚短,反復發(fā)作的暈厥系病情危重和危險的征兆。腦血流中斷:

2~4"產生黑朦

4~10"可意識喪失

>10"除意識喪失外,尚可出現(xiàn)抽搐

>4ˊ出現(xiàn)死亡

心血管系統(tǒng)心臟的功能心臟是一種泵,它的主要機能是泵血。通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流動。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心率快時,心動周期縮短;心率慢時,心動周期延長。成人心率通常為60~100次/分,心血管系統(tǒng)

2、血管血管是運送血液的管道,包括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動脈是將血液運送到毛細血管中去的血管。靜脈是將血液導送回心的血管。一、心血管系統(tǒng)3、血液循環(huán):血液沿著心臟、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往返不止、周而復始的流動,稱為血液循環(huán)。根據(jù)血液循環(huán)途徑的不同,可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一、心血管系統(tǒng)體循環(huán)又稱大循環(huán)。當心室收縮時,含有豐富的氧和營養(yǎng)物質的動脈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動脈,經其各級分支流向毛細血管,血液中的氧和營養(yǎng)物質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同時組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并流經各級靜脈向心回流,最后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一、心血管系統(tǒng)肺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又稱小循環(huán)。當心室收縮時,血液由右心室射入肺動脈,經其各級分支到達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經氣體交換后,原來的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最后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由肺循環(huán)返回左心房的動脈血,再經左房室口進入左心室,又接續(xù)體循環(huán)。一、心血管系統(tǒng)人體內的液體總稱為體液,在成人大約占體重的60%。其中2/3位于細胞內,稱細胞內液;1/3位于細胞外,稱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包括血漿、淋巴液、腦脊液和組織液。細胞外液成為細胞生存的直接環(huán)境,稱機體的內環(huán)境。組織液是指存在于組織細胞周圍,組織間隙中的液體。正常人的總血量血液:是由55~60%的血漿和40~45%的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的。血細胞:主要是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組成。紅細胞:它的機能是運送氧氣到身體各部,并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隨呼氣而排出體外;白細胞:它能幫助人體抵御細菌、病毒和其他異物的侵襲,是保護人體健康的衛(wèi)士;血小板:當人體出血時,它可以發(fā)揮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漿:中的90%是水,其余為蛋白質、鈉、鉀、激素、酶等人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物質,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正常人的總血量正常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左右,即每公斤體重約有70-80毫升血液,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約有血液4000毫升,而真正參與循環(huán)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則貯存在肝、脾等“人體血庫”內,當人體出現(xiàn)少量失血時,貯存在“人體血庫”中的血液,便會立即釋放出來予以補充。血液中的紅細胞生命期約120天,白細胞約7~14天,血小板約7~9天,即使不獻血,人體內的血細胞每時每刻也會衰老死亡。獻血200毫升,僅占全身血量的5%,而且獻血后能刺激人體造血功能,使之旺盛地造血,故適量獻血是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獻血知識獻血前之準備:

如果您健康檢查合格參加獻血,獻血前請做以下準備:

1、學習獻血知識,消除緊張心理。

2、獻血前不要服藥。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內會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獻血前三天不要服藥。

3、食物應少脂肪。獻血前一天和當天可按往常的習慣進餐,但以低脂肪為宜,因輸用含有大量油脂的血液容易造成患者的輸血反應。

4、不飲酒,尤其是不飲烈性酒。

5、充足睡眠,不宜做劇烈運動。獻血知識獻血后應注意1、要保護好靜脈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時內不要被水浸潤,也不要被不潔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2、個人活動要適度:獻血后當天請不要從事高空作業(yè)、高溫作業(yè)、駕駛車輛、體育比賽、通宵娛樂等活動。3、補充營養(yǎng)不要過量:可以進食新鮮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鮮魚蝦肉蛋等。請不要進食過量。獻血后的營養(yǎng)補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為宜。獻血知識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等。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有:奶類、瘦肉、蛋類、豆制品等。含有鐵較多的食物有:肝臟、海蜇、蝦、芝麻、海帶、香菇、大棗、桂園等。含有葉酸較多的食物有:豬肝、腎、牛肉等。含有維生素B12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豬或羊腎、腐乳等。總之,獻血后不必特別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學合理、有營養(yǎng)價值、可口、舒服、適量,就能在短時間里,恢復失去的那部分血液。獻血知識暫不能獻血的幾種情況:(1)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2)婦女月經前后三天,妊娠期、流產后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愈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滿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滿三個月者。(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滿半年者,傷寒病愈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愈未滿二年者,瘧疾病愈未滿三(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6)較大手術后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月者。(7)皮膚局限性炎癥愈合后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癥愈合后未滿兩周者。4、血壓動脈血壓的定義和正常值:血壓是指血液在動脈血管內流動時對管壁的側壓力。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肱動脈測得的血壓。在每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心室收縮時,動脈血壓升高所達到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動脈血壓下降所降到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搏壓或脈壓(30~40mmHg)。如果安靜時:收縮壓高于140mmHg,舒張壓持續(xù)高于(90mmHg)稱為高血壓;舒張壓持續(xù)低于

60mmHg(6.7kPa),收縮壓低于90mmHg(12..0kPa),則稱為低血壓。1999年WTO國際高血壓聯(lián)盟制定的“高血壓治療指南”標準:正常血壓:≤130/85mmHg

理想血壓:≤120/80mmHg

高血壓:≧140/90mmHg4、血壓:動脈血壓的生理變化:正常人的動脈血壓隨年齡、性別的不同而略有差異。男性略高于女性;兒童低于成年人;新生兒的血壓最低。健康成人血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升高,收縮壓比舒張壓升高顯著。安靜時血壓相對穩(wěn)定,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血壓可暫時升高。血壓的測量方法:、、、

高血壓知識高血壓發(fā)病原因:(1)遺傳因素(2)攝鹽過多

(3)飲食失調(4)吸煙酗酒(5)精神緊張(6)某些疾病

誘因:

能夠引起血壓波動的因素一般都是高血壓病加重的誘因,如勞累過度、精神刺激、過度興奮、吸煙酗酒、缺乏運動、氣候變化、過食肥膩食品、濫用藥物等。治療:、、、預防血管是人的生命之河,血管在人體中長達9萬公里,涉及到人體的每一個部位。由于作為生命河流的血管每時每刻受到血液的“沖刷”和“摩擦”,因此很容易受到損傷,導致血管壁變厚、變硬、失去彈性、官腔變窄、血管栓塞、血管破裂出血,最后形成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塞、腦溢血等多種致命的疾病,甚至死亡。人的血管栓塞,就意味著人的生命之河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血管栓塞需要疏通,能在“血栓前狀態(tài)”出現(xiàn)之前,抓住機會對血管進行疏通和預防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節(jié)消化系統(tǒng)人體的生命活動過程,需要不斷地從外界攝取營養(yǎng)物質,同時必須將體內的代謝產物排出體外,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營養(yǎng)物質的攝取,依賴于消化系統(tǒng)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將食物的殘渣排出體外。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消化管: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等。消化腺: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有三對包括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

)肝、胰以及消化管壁上的小腺體等。(臨床常把十二指腸以上的消化管稱為上消化道;空腸以下的部分稱為下消化道。)二、消化系統(tǒng)功能

消化

:是指消化管對食物進行加工、分解的過程。它包括兩個方面:機械性消化:是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對食物進行磨碎、攪拌并向遠端推進的過程。食物通過機械消化可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接觸,為化學性消化提供條件;化學性消化:是通過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對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物質等進行化學分解的過程。二、消化系統(tǒng)功能吸收:消化管內物質進入血液和淋巴管的過程,稱為吸收。例如葡萄糖等吸收后進入毛細血管,而脂肪類物質則主要進入淋巴管,然后進入血液運輸。胃胃能容納、貯存、移動和消化食物。成人的胃容量一般為1~2L。胃液是胃腺分泌的一種無色、酸性液體。胃液中含有鹽酸、胃蛋白酶、粘液、內因子和無機鹽等。蠕動波到達幽門,而且壓力足夠大時,可使部分食糜進入十二指腸。胃的排空約4個小時。胃急性胃炎:引起原因:⑴藥物,⑵急性應激(嚴重創(chuàng)傷、大手術、大面積燙傷、休克),⑶急性感染(幽門螺桿菌),⑷膽汁和胰液的反流,⑸物理因素,包括過冷、過熱、刺激性食物,⑹酒精引起的胃炎,⑺中毒,如強堿、強酸、農藥等引起。臨床表現(xiàn):輕者大多無癥狀,僅少數(shù)有消化不良表現(xiàn)。少數(shù)有少量出血和大出血表現(xiàn)。進食被污染的食物,發(fā)病急,消化道癥狀明顯,伴有腹痛、腹瀉癥狀。治療:⑴去除病因,⑵進食清淡半流或流質食物,必要時禁食,⑶停用致病藥物,保護胃粘膜用制酸劑,如腹痛可使用解痙劑,⑷如細菌感染引起的可用黃連素、諾氟沙星等藥物,⑸脫水明顯可補充液體和電解質等。胃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自身免疫(胃酸分泌減少乃至缺失,還可影響維生素B12吸收,導致惡性貧血。)物理及化學因素等。免疫功能的改變在慢性胃炎的發(fā)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視,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粘膜內可找到壁細胞抗體;胃萎縮伴惡性貧血患者血液中發(fā)現(xiàn)有內因子抗體,說明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的有關病因。惡性貧血是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所致,因此治療時需先找出導致維生素B12、葉酸缺乏的原因;若是飲食失調所引起,那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就會恢復。消化性潰瘍:引起原因:⑴侵入因素,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藥物、胃排空延緩和膽汁反流、吸煙;⑵粘膜修復的影響因素,胃酸、乙醇、藥物、粘膜血運障礙,前列腺素缺乏,局部炎癥,⑶遺傳因素和長期精神緊張。臨床表現(xiàn):⑴慢性過程反復發(fā)作,病史可達幾年或幾十年;⑵周期性發(fā)作,緩解期與發(fā)作期相互交替;⑶發(fā)作有季節(jié)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發(fā)病;⑷發(fā)作時上腹部疼痛呈節(jié)律性。治療:⑴包括休息和對因治療;⑵藥物治療如胃粘膜保護劑和制酸劑,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用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洛賽克、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或一種膠體鉍劑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種抗菌藥物中的2種,組成三聯(lián)療法。療程7天;⑶手術治療小腸小腸的功能:具有運動和吸收的功能。小腸的運動實為一種機械性消化過程,主要包括分節(jié)運動和蠕動兩種運動方式。小腸是消化與吸收食物的主要場所。小腸內的消化是整個消化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小腸小腸具備吸收的有利條件:其一,有較大的吸收面積。小腸長5~7m,小腸粘膜上有許多環(huán)形皺裝和大量絨毛,絨毛表面的上皮細胞頂端有許多微絨毛,這些結構使小腸吸收面積增大。其二,有充分的吸收時間,食物在其中停留的時間為3~8小時,從而使食物被充分消化和吸收。小腸其三,有良好的吸收途徑。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絨毛的擺動可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提高了其吸收效率。其四,消化液全面,膽汁、胰液等消化液已進入小腸,食糜在小腸內受到胰液、腸液和膽汁的化學性消化以及小腸運動的機械性消化后,即轉變?yōu)榭晌瘴镔|,基本完成了消化過程。大腸大腸由盲腸、結腸和直腸構成。大腸的功能為吸收水分、鹽類、分泌粘液、形成和排泄廢物和運送糞便的功能。闌尾闌尾是開口于盲腸下端后內側壁的一條盲管,其末端游離,一般長6~8cm,闌尾多位于右髂窩內,末端位置的個體差異較大,但根部的位置較固定。其體表投影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的交點處,稱麥(MeBurney)氏點。急性闌尾炎時,此處常有明顯的壓痛。肝肝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呈紅褐色,質軟而脆。功能:肝臟具有代謝、解毒、分泌和防御功能。肝臟分泌的膽汁與消化吸收有關的成分主要是膽鹽,膽汁是一種有苦味的濃稠液體,顏色從金黃色到深綠色不等,它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肝外膽道系統(tǒng)包括膽囊和輸膽管道,膽囊位于肝下面的膽囊窩內,呈梨形。容量40~70毫升,有貯存、濃縮和輸出膽汁及調節(jié)膽道壓力的作用。胰胰的表面包有結締組織被膜,實質由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組成。外分泌部占胰的絕大部分,分泌胰液,導管由小到大,逐級會合,最后合成胰管,胰管貫穿胰實質的全長。胰管與膽總管會合開口于十二指腸。胰液內含有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等物質,這些酶可促使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分解。內分泌部又稱胰島,其功能是分泌胰島素調節(jié)機體內糖的代謝。

二、淋巴系統(tǒng)1、淋巴系統(tǒng)構成:淋巴系統(tǒng)(組成的密閉的管道系統(tǒng))由淋巴器官、淋巴組織和淋巴管道組成。由淋巴器官(①中樞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有人認為在哺乳動物是骨髓)。它們無須抗原刺激即可不斷增殖淋巴細胞,成熟后將其轉送至周圍淋巴器官。②周圍淋巴器官包括脾、淋巴結等。)。淋巴組織(淋巴細胞分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等多種殺傷細胞胞。)淋巴管道(淋巴管道包括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導管)。胸腺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緊靠心臟,呈灰赤色,扁平橢圓形,分左、右兩葉,由淋巴組織構成。初生嬰兒的胸腺重10~15克,至青春期時可重達30~40克。胸腺衰退期一般自26歲以后開始,至40歲上下。胸腺素作用:可使由骨髓產生的干細胞轉變成T細胞,因而有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對體液免疫的影響甚微。在體液免疫中,免疫應答的效應產物為抗體。因為活化的B淋巴細胞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故稱體液免疫或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二、淋巴系統(tǒng)2、淋巴液的生成及循環(huán):當血液流經毛細血管的動脈端時,水及營養(yǎng)物質經過毛細血管壁濾出,進入組織間隙成為組織液。組織液與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后,大部分經毛細血管靜脈端滲入靜脈,小部分則滲入毛細淋巴管成為淋巴。淋巴沿毛細淋巴管向心流動。毛細淋巴管逐次匯合成淋巴管、淋巴干,最后經淋巴導管匯入靜脈。因此,可將淋巴循環(huán)作協(xié)助靜脈導引體液回心的側支循環(huán)。組織液—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導管—靜脈二、淋巴系統(tǒng)淋巴流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意義:①回收蛋白質。組織間液中的蛋白質分子不能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但比較容易透過毛細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組成部分。每天約有75~200克蛋白質由淋巴帶回血液,使組織間液中蛋白質濃度保持在較低水平。②運輸脂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由腸道吸收的脂肪

80%~90%是由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吸收。③調節(jié)血漿和組織間液的液體平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約2~4升回到血漿,大致相當于全身的血漿量。④淋巴流動還可以清除因受傷出血而進入組織的紅細胞和侵入機體的細菌,對動物機體起著防御作用。二、淋巴系統(tǒng)3、淋巴系統(tǒng)的功能淋巴系統(tǒng)對機體有防御和屏障作用,是人體的重要免疫系統(tǒng)組成部分。而免疫系統(tǒng)是生命的衛(wèi)士,它的主要功能是:1.運搬人體代謝的廢物,細胞通過攝取營養(yǎng)及氧氣來制造能量時,將代謝的廢物與水一起排出。這些物質雖然最初會被吸納到靜脈中去,但是并不完全。因此,淋巴便會吸納那些額外的代謝廢物,代替靜脈將其運走。在凈化的同時,再一次回流至靜脈。淋巴管好像是交通堵塞時的岔道。2、免疫功能:是去除細菌、病毒等預防疾病。淋巴節(jié)具有過濾作用,濾取代謝的廢物,殺死在全身活動的細菌,防止感冒,預防疾病。淋巴結與淋巴管相連通,是淋巴回流的重要濾器,也是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重要場所。淋巴結主要具有濾過淋巴液和參與免疫反應的功能。、第四節(jié)呼吸系統(tǒng)1、呼吸系統(tǒng)組成。呼吸道是傳遞氣體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臨床將鼻、咽和喉稱為上呼吸道;氣管、主支氣管及其分支稱為下呼吸道。氣管在平對第四、五胸椎之間處分成左、右支氣管,左支氣管較細長,較為傾斜;右支氣管粗短且較直,故誤吸入異物時,多墜入右支氣管。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肺

肺位于胸腔內,借肺根和肺韌帶固定于縱隔兩側

左肺由斜裂分為上、下葉。

右肺又為水平裂分為上、中、下三葉,

上葉中葉下葉上葉下葉2、呼吸功能呼吸的定義: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呼吸系統(tǒng)通過呼吸運動,使機體得到充足的氧氣,供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代謝的需要并將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2、呼吸功能呼吸過程的三個組成環(huán)節(jié):外呼吸:指外界環(huán)境與肺泡之間(稱為肺通氣)和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肺換氣)。兩者合稱外呼吸;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內呼吸:主要是指血液通過組織液與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又稱為組織換氣。完成外呼吸的一系列器官,構成呼吸系統(tǒng)2、呼吸功能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維持人體內環(huán)境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保證肺換氣的順利進行,參與血液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因此,呼吸是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生理過程之一,呼吸一旦停止,生命即將終結。3、呼吸的生理變化呼吸頻率:是指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正常成人安靜時的呼吸頻率為12--18次/分,女性較男性頻率高2--3次/分,小兒的頻率高于成人。老年人的呼吸頻率低于成年。當人體從事體力勞動、情緒激動或氣溫升高時,呼吸頻率明顯增快。

第五節(jié)泌尿系統(tǒng)與生殖系統(tǒng)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對人體無用的和有害的物質,由血液運送到皮膚和腎等器官,分別以汗液和尿的形式排出體外,其中腎及其連屬器官組成的泌尿系統(tǒng),是代謝產物排出的主要途徑。泌尿系統(tǒng)組成

和功能泌尿系統(tǒng)組:腎

輸尿管

膀胱

尿道功能:排出機體溶于水的代謝產物。泌尿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腎不斷地生成尿液,經輸尿管的蠕動輸送入膀胱,膀胱可貯存尿液和間歇性排放尿液。正常成人每晝夜排尿量為1~2L,平均1.5L。若長期保持每晝夜尿量2.5L以上,稱為多尿。每晝夜尿量持續(xù)在0.1-0.4L,稱為少尿。不足0.1L為無尿。機體出現(xiàn)少尿或無尿時,代謝產物不能全部排出,而積存在體內,可導致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嚴重影響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泌尿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正常新鮮尿液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尿液的黃顏色主要來自膽紅素代謝產物,也受食物或色素藥物的影響,攝入大量胡蘿卜素或應用黃連素、維生素B2等尿呈深黃色。正常尿液久置后,由于磷酸鹽或硫酸鹽等難溶物質發(fā)生沉淀,尿液混濁。病理情況下,尿的顏色可有明顯改變,尿中有較多紅細胞時,呈洗肉水的紅色,稱為血尿。若有較大量血紅蛋白,尿液可呈深褐色。尿中有淋巴液時呈乳白色。乳糜尿發(fā)病年齡以30~60歲為最高。乳糜尿的發(fā)病原因,目前認為是胸導管阻塞,局部淋巴管炎癥損害,致淋巴動力學的改變,淋巴液進入尿路,發(fā)生乳糜尿。泌尿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正常尿液一般呈弱酸性,pH值變動范圍介于5.0~7.0之間。尿的酸堿度變化主要受食物性質的影響。多食蛋白質(肉類)時,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根(硫酸、磷酸)較多,尿液偏酸性;素食或多吃水果時,因其所含的蘋果酸或檸檬酸等有機酸鹽在體內氧化成碳酸氫鹽而排出,尿液偏堿性。生殖系統(tǒng)生殖系男性生殖系

女性生殖系生殖系生殖系統(tǒng)的功能

生殖系統(tǒng)包括男性生殖系統(tǒng)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具有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和分泌性激素等功能。男、女性生殖器官的所屬器官,按部位可分為內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兩部分。第六節(jié)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在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皮質,在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隨著生產勞動、語言機能和社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獲得了高度發(fā)展。大腦皮質不僅是各種感覺和運動的最高中樞,而且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構基礎。1、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神經系統(tǒng)主要由神經組織構成。神經系統(tǒng)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將其分為中樞部又稱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周圍部又稱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兩大部分。Up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