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_第1頁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_第2頁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_第3頁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_第4頁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在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中,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沃勒斯坦曾經說:“所有的大國都試圖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們總是為世界秩序出謀劃策。實際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國家想要打破這種秩序,因為他們試圖取代以前的大國,20世紀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一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導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巨大變動。依據材料的信息,20世紀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一次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導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巨大變動。分別回答:1、一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1919年——1921年,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召開,通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瓦解:(1)1935年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陸軍擴張到60萬人(2)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3)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zhàn),凡爾賽體系徹底崩潰;(4)1931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破壞了《九國公約》,沖破了華盛頓體系的束縛。(5)1941年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華盛頓體系徹底崩潰。2、二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建立:二戰(zhàn)后,世界大國開始按照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勢力范圍和國際版圖,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格局。實質和影響:它建立在美蘇勢力均衡的基礎上,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粯酥局^去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tǒng)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發(fā)展歷程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冷戰(zhàn)開始。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隨之終結。美蘇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多極化發(fā)展趨勢第15課1.冷戰(zhàn)的結束: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格局朝向多極化的方向發(fā)展,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美國為一超,多強指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局面,但在短時間里,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世界格局還不會出現。東歐劇變后,華沙條約組織解散,蘇聯(lián)解體,標志著冷戰(zhàn)的結束。一、當今世界的格局2.當今世界格局的特點:多極化趨勢的“極”兩極格局時期的“極”具體對象不同作用和影響不同(二)(一)歐盟政治軍事實力綜合國力兩極格局時期的“極”與多極化趨勢的“極”具體對象不同作用和影響不同【疑似點破譯】

兩極格局中的“極”實際上是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而構成多極化中的“極”既有國家,也有國家集團──如歐盟,在一定意義上還包括某些影響較大的世界性或地區(qū)性國際組織。兩極中的“極”是通過政治、軍事實力來控制、操縱其他國家;而多極化中堪稱一“極”的,主要是憑借綜合國力,即科技、經濟實力,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的協(xié)調作用,對其他國家、地區(qū)乃至全球產生影響力和作用力。當今世界格局的發(fā)展趨勢世界格局呈現出多極化趨勢(1)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結束;(2)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多極化的方向發(fā)展;(3)地區(qū)沖突和民族沖突此起彼伏;(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強的局面還會在較長時間內存在下去。

走向聯(lián)合的歐洲(歐共體的形成)

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中國的振興

俄羅斯軍事力量的強大◆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美國成為資本主義的霸主美國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1、二戰(zhàn)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傳統(tǒng)的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被美蘇以實力劃分勢力范圍的雅爾塔體系代替,英法等西方國家唯美國馬首是瞻。2、軍事上,美國擁有強大的常規(guī)軍事力量,還擁有先進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3、美國經濟勢力雄厚,一度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2003年3月20日,美國宣布開始了對伊拉克作戰(zhàn)。上述圖片材料說明了什么?(美國推行強權政治,破壞世界和平;英法等西方國家唯美國馬首是瞻。)一、走向聯(lián)合的歐洲(歐共體歐盟)1.原因:維護自身安全;提高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fā)展(根本原因)2、建立:1967年成立歐共體1993年成立歐盟

3、作用:經濟上: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加速了歐洲經濟的發(fā)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政治上:歐盟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步調一致,已成為世界多極化趨勢中重要一極。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表現: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70年代初,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實行“科技立國”的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也開始膨脹。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科技成就突出;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中國成為多極化趨勢中重要的一極沖擊兩極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三、中國的振興四、俄羅斯的強大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存在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問題,但軍事力量依然強大,足以毀滅美國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的因素及根源:(1).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企圖稱霸世界;

(2).冷戰(zhàn)結束后,俄羅斯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政治問題,但它繼續(xù)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擁有足以毀滅美國的軍事力量而存在;(3).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共體和日本經濟發(fā)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經濟領域趕上或超過美國,它們不愿意像過去一樣受美國的控制,西歐、日本和美國競爭激烈,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第三世界的興起,對多極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不斷增強,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一超多強”的局面將在今后較長時間內存在,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發(fā)展趨勢。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經濟實力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根源在于經濟結構的多極化。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冷戰(zhàn)后國際形勢的總趨勢:

兩極格局結束,世界走向緩和,但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和動蕩并存的局面。和平和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威脅當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你知道嗎?(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二戰(zhàn)后美國一直想稱霸世界,冷戰(zhàn)時期(遏制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防止共產主義擴張),冷戰(zhàn)后(保持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地位,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l)地區(qū)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如科索沃戰(zhàn)爭、巴以沖突;(3)恐怖主義。威助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國名:南斯拉夫聯(lián)盟共和國(TheFederalRepublicofYugoslavia)國慶日:4月27日(1992年)

科索沃位于南聯(lián)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西南部,面積10887平方千米,與阿爾巴尼亞、馬其頓相鄰,人口200余萬,其中90%以上是阿爾巴尼亞族。在南斯拉夫聯(lián)邦時期,科索沃是塞爾維亞共和國內的自治省,但這個地區(qū)始終存在著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阿族與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銳,沖突時有發(fā)生。1989年2月27日,當時擔任塞爾維亞共產黨領導人的米洛舍維奇為了壓制阿族的民族主義運動,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發(fā)了阿族的對抗情緒,阿族與塞族的沖突趨向激烈,塞爾維亞當局對阿族的鎮(zhèn)壓也隨之升級。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義運動進一步高漲,于1992年5月自行組成議會和行政機構,還選舉民主聯(lián)盟領導人魯戈瓦為“科索沃共和國”總統(tǒng),形成了與塞族政權并行的另一個政權。1996年,阿族激進分子成立武裝組織“科索沃解放軍”,開始了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面對阿族人的反抗,以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南聯(lián)盟和塞爾維亞當局采取強硬鎮(zhèn)壓措施,派遣大批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科索沃,試圖消滅“科索沃解放軍”。這樣,在波黑戰(zhàn)火逐漸熄滅的同時,科索沃的戰(zhàn)火卻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斷發(fā)生武裝沖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三十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二)、科索沃戰(zhàn)爭:

(1)概況:

①1999年3月24日開始,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主權國家南斯拉夫聯(lián)盟用兵,持續(xù)了78天的轟炸,南斯拉夫聯(lián)盟不得不全面讓步,接受和平協(xié)議,徹底喪失了對科索沃的控制權。②1999年5月8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侵犯中國主權熱衷于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國軍隊1999年3月24日開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道主義干涉”的幌子,憑借占絕對優(yōu)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主權國家南斯拉夫聯(lián)盟共和國(簡稱南聯(lián)盟)進行持續(xù)78天的轟炸.

在科索沃一片農田里發(fā)現的一枚北約投下的BLU-97A/B集束炸彈和集束炸彈的外殼。這種炸彈是國際上禁止使用的。星期四上午,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最大的軍營附近的居民區(qū)遭空襲后冒出濃煙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和館舍的毀壞,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見的重大事件,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化做廢墟的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你說我說有人認為北約是為了維護人權和正義才轟炸南聯(lián)盟的,你認為這種看法對嗎?這種看法不對。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捍衛(wèi)“人權”和維護“正義”的旗號,對主權國家南斯拉夫聯(lián)盟進行了轟炸,嚴重違背了國際法基本原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lián)盟的轟炸,不僅侵犯了南聯(lián)盟的主權,給南聯(lián)盟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災難,而且對歐洲與世界和平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威脅。因此,美國所謂的“人權”和“正義”,是美國圖利用它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地位加緊推行霸權主義,實施自己稱霸世界的野心,最終實現領導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目標。我們一定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科索沃戰(zhàn)爭說明了哪些問題?從中你能得到哪些認識?1、(1)科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zhàn),對世紀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2)科索沃戰(zhàn)爭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斗爭過程。(3)聯(lián)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2、認識:

科索沃戰(zhàn)爭是20世紀末世界格局轉型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標志。

①實質: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外交政策。②美國置聯(lián)合國憲章和國際關系準則于不顧,對主權國家動武,給世界和平帶來嚴重威脅。③所謂“人權高于主權”,就是以霸權代替人權,是為干涉別國內政,對主權國家動武制造借口。④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⑤和平與發(fā)展是世界潮流,霸權主義不得人心。放飛你的思緒:

陽光下的罪惡(漫畫)

美軍轟炸伊拉克(1)談談你對上面兩幅插圖反映的歷史事件的看法好嗎?(2)由上面兩幅插圖,你想到了什么?(1)對科索沃戰(zhàn)爭、美伊戰(zhàn)爭的看法:①它們發(fā)生的背景都由于世界格局的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東西方兩大集團之間的“冷戰(zhàn)”結束。舊的蘇美兩極格局已經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處于新舊格局交替的過程中。②它們都是由于世界格局變化而導致的新的不穩(wěn)定因素。兩極格局下長期被掩蓋著的政治矛盾、經濟摩擦以及民族、宗教和領土糾紛等突出起來,形成新的危機,甚至戰(zhàn)爭,而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這些矛盾,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反映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新舊格局交替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和安全。作為目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