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第一章緒論_第1頁
道路工程第一章緒論_第2頁
道路工程第一章緒論_第3頁
道路工程第一章緒論_第4頁
道路工程第一章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路工程蔣建Q:125111670第一章緒論嚴作人,陳雨人,姚祖康主編.道路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8考試:閉卷圖片1圖片2圖片3圖片4圖片5圖片6圖片7圖片9圖片10現(xiàn)代交通運輸系統(tǒng)(運輸體系):

由鐵路、道路、水運、航空及管道五種運輸方式組成鐵路運輸

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shù)缆愤\輸各種運輸方式特性比較表

名稱可達性方便性安全性舒適性運輸能力運輸速度能耗貨物經(jīng)濟運距投資鐵路受地形限制好好有餐廳大160~300低集裝箱大宗散貨<500大道路門對門直達運輸方便略差差中≤120中集裝箱散裝貨物<200或不限中水路受可通航道和港口限制好好,有餐廳、游藝室大16~30低集裝箱散裝貨物—小航空受機場限制直捷性好好中小160~1000高貴重貨物500~1000大管道普及面差好—大1.6~30低油、天然氣—大第一節(jié)道路工程發(fā)展概況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活基本要素。一、封建社會二、解放前我國第一條公路(長沙至湘潭)始建于1913年,是一條只有50公里長的低等級公路。三、新中國成立后1988年10月,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xiàn)了中國高速公路建設零的突破。

衣食住行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1.數(shù)量少(1)公路通車總里程:2014年底通車里程約達445萬公里,(2013年底435萬公里),高速公路11.2萬公里,(2012年9.6萬公里)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然相差較大。如美國超過630萬公里。(2)公路密度: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國土面積擁有的公路里程數(shù)。從總體上講,我國公路基礎設施總量不足,密度偏低。美國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為67公里,英國為160公里,法國為147公里,日本為303公里,印度為61公里,而我國只有約46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長度,美國為242公里,英國為63公里,法國為140公里,日本為91.5公里,而我國約23公里。2.公路網(wǎng)等級低、高等級公路相對較少、路面質量差、標準低。3.發(fā)展不平衡。東西部差距較大,平原區(qū)與山區(qū)差別大。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4.通行能力低。通行能力大、運營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全部形成。5.服務水平低。公路運輸服務不滿足要求。發(fā)展規(guī)劃國家高速公路布局方案天作棋盤星作棋誰人敢下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7條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18條東西橫向線

2020規(guī)劃一、7條放射線二、9條南北縱向線三、18條東西橫向線

四、5條地區(qū)環(huán)線五、19條橫向聯(lián)絡線

六、17條縱向聯(lián)絡線道路運輸特點

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機動、靈活性強,而且對客運量、貨運量大小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由于汽車運輸靈活方便,可實現(xiàn)門到門的直達運輸,因而不需要中途倒裝,既加速了中短途運輸?shù)乃瓦_速度,又加速了貨物資金周轉,有利于保持貨物的質量和提高客貨的時間價值。公路運輸還可負擔鐵路、水路運輸達不到的區(qū)域內的運輸,它是補充和銜接其它運輸方式的運輸。在短距運輸時,汽車客運速度明顯高于鐵路。但在長途運輸業(yè)務方面,有著難以彌補的缺陷:第一是耗用燃料多,造成途中費用過高;第二是機器磨損大,因此折舊費和維修費用高;第三是公路運輸所耗用的人力多,如一列火車車組人員只需幾個人,若運送同樣重量的貨物,公路運輸則需配備幾百名司機。因此汽車運費率遠高于鐵路和水路;此外,公路運輸對環(huán)境污染較大。1.機動靈活性大。貨物裝卸可以實現(xiàn)直達運輸,特別是對小于100~200公里的短途運輸,可以做到經(jīng)濟可靠、迅速及時。2.覆蓋面廣,服務功能強。在鐵路、道路、航空、水運、管道這幾種運輸方式中,公路應該是最基本的服務方式。3.造價低,投資周轉快。道路造價比鐵路低,投資少,周轉快,效益高。建設廠礦、修建鐵路、機場、港口及所有基礎設施、生產(chǎn)生活設施,必須先修道路,我國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廣人稀和鐵路較少地區(qū),主要靠公路運輸。4.運量大。雖然單車載客載貨量較小,但車輛數(shù)量多,道路運輸客貨總運量和總周轉量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美國客運周轉量占各種運輸方式總運量的80%左右,我國達60%左右。第二節(jié)道路的分類及分級一、道路的分類二、公路的分類及分級三、城市道路的分類及分級

城市道路(城市各地區(qū)間)公路:(連接城鎮(zhèn)、鄉(xiāng)村和工礦間,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道路)分類:按公路位置、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地位和運輸特點及行政管理體制分:五種類型國家干線公路(國道)省級干線公路(省道)縣級干線公路(縣道)鄉(xiāng)級公路(鄉(xiāng)(鎮(zhèn))道)專用公路分級:為滿足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劃交通量、路網(wǎng)建設和功能等要求,公路分等級建設。《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交通部2004年頒布實施)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進行分級。等級高速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設計年限(年)2015 151010設計速度(km/h) 80,100,12060,80,10080,6040,3020AADT(輛/日)25000~100000 15000~550006000~150002000~6000400(2000)出入口控制完全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控制或不控制——注:AADT為標準車的年均日交通量(雙向),四級路括號內數(shù)字為雙向單車道交通量,標準車輛一律用小客車。①高速公路

a.專供汽車分向、分道行駛;

b.全部控制出入;

c.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道;

d.設有中央分隔7帶;

e.全部立體交叉;

f.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管理設施、服務設施;

g.四車道能適應Q=25000~55000輛;

h.六車道能適應Q=45000~80000輛;

i.八車道能適應Q=6000~100000輛。(Q為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②一級公路

a.供汽車分向、分道行駛;

b.部分控制出入;

c.設施與高速公路基本相同;

d.四車道能適應Q=15000~30000輛;③二級公路

a.是連接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線公路;

b.能適應Q′=3000~7500輛。

(Q′為各種車輛折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④三級公路

a.溝通縣、城鎮(zhèn)之間的集散公路;

b.能適應Q′=1000~4000輛。⑤四級公路

a.溝通鄉(xiāng)、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b.能適應Q′≤1500輛。公路等級的選用:公路等級應根據(jù)公路網(wǎng)的規(guī)劃,從全局出發(fā),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各級公路路基橫斷面圖三.城市道路的分類與分級分類:按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統(tǒng)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四種類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級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外,每類道路按照城市規(guī)模分為I、II、III級。

項目類別級別設計年限(年)設計車速(km/h)雙向機動車車道數(shù)(條)機動車車道寬度(m)分隔帶設置橫斷面形式快速路2080,604、6、83.75~4必須設雙、四幅主干路I2060,504、63.75應設雙、三、四II50,40≥43.75應設雙、三III40,3043.5~3.75宜設雙、三次干路I1550,4043.75應設雙、三II40,3043.5~3.75設單、雙III30,202~43.5設單、雙支路I1040,302~4 3.5~3.75不設單幅路II30,2023.5不設單幅路III2023.5不設單幅路城市道路分級分類

注:1.除快速路外,各類道路依城市規(guī)模分為I、II、III級,大城市采用I級,中等城市采用II級,小城市采用III級。2.在該設計年限內車行道的寬度應滿足道路交通增長的要求。

①快速路

a.為城市大量距離、快速交通服務;

b.有4個以上車道,中間設分車帶;

c.全部或部分控制出入。②主干路

a.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qū)、車站、港口;

b.以交通功能為主;

c.機非分行。③次干路

a.連接主干路的輔助性干道;

b.兼有交通、服務功能。④支路

a.連接次干路與街區(qū)路;

b.解決局部交通,以服務為主。第三節(jié)道路的組成

道路是主要供汽車行駛的,由、和三個基本部分組成。線形工程結構物路線結構物(構造物)沿線附屬設施一.路線道路路線是指道路在地面上的位置及其三維外貌特征(形狀和尺寸)。

1.橫斷面一一由車道、中間帶、路肩、人行道、自行車道、路側坡面、綠化帶、設施帶、路界(紅線)等部分組成。

高速公路橫斷面布置圖(尺寸單位:m)(括號內數(shù)字為低限值)1-行車道;2-左路緣帶;3-中間帶;4-硬路肩;5-土路肩;6-路基寬城市道路(四幅式)路橫斷面布置圖1-路寬;2-行車道(或主道);3-非機動車道(或輔導);4-人行道;5-中央分隔帶;6-兩側分隔帶;7-綠化及設施帶;8-路側帶土木工程概論

第4章道路工程2.平面一一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3、縱斷面一一升坡段和長度、降坡段和長度、豎曲線;4.交叉一一道路與其他道路及道路與鐵路的平面交叉和立體交叉

立體交叉(苜蓿形)布置圖1-跨橋線;2-右轉匝道;3-左轉匝道二.道路結構物1.路基——在地表按道路的線型(位置)和斷面(幾何尺寸)要求開挖或填筑而成的線形巖土結構物。路基寬度與公路橫向的路幅寬度相同。路基根據(jù)橫斷面的不同可分為路堤、路塹和半填、半挖三種基本形式。為了滿足車輛和行人的通行要求,公路路基必須堅固和穩(wěn)定。因此在公路選線時應考慮路基的堅固;合理地設計路基的形狀和尺寸;施工時應注意分層填筑、壓實;特別是要處理好路基排水問題。2.路面——在路基頂面的行車部分用各種混合料鋪筑而成的層狀結構物。公路路面是用堅硬材料鋪筑供汽車行使的層狀結構物,直接承受車輛的行駛作用力。其一般分為面層、基層、墊層。路面按面層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塊料路面和粒料路面。按技術條件及面層類型不同,又分為高級、次高級、中級和低級路面。路面的選用一般應根據(jù)公路性質、任務、交通量以及充分利用當?shù)夭牧虾徒Y合施工條件等因素確定。為了保證車輛一定的行駛速度和安全等,公路路面要具有一定的強度、平整度和必要的粗糙度。3.橋梁、隧道與涵洞:當公路跨越河流、溝谷,或與鐵路、其它公路立體交叉時,需要修建橋梁或涵洞;當線路翻越山嶺時,則需修筑隧道。按照有關技術規(guī)定,凡單孔跨徑小于5m或多孔跨徑之和小于8m的稱為涵洞,大于這一規(guī)定值則稱為橋梁。橋梁有梁式橋、拱橋、吊橋、剛構橋和斜拉橋之分。公路的隧道一般設置在公路線形的平坡和直線部分,也可設在不設超高的大半徑平曲線上。隧道內縱坡度應不小于0.3%,不大于3%,以利于隧道排水和行車安全。較長的公路隧道,還需照明、通風、消防設施及報警等其它應急設施。4.人行通道及人行天橋——供行人及非機動車下穿或上跨道路通行的結構物

5.排水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