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詠物詩第一節(jié)概述把唐詩按照題材劃分,除了有名的邊塞詩和田園詩之外,還有一個大的題材類型:“詠物詩”。詠物詩以客觀存在的具體的事物形象為吟詠的對象?!霸佄镌姟钡摹霸仭弊质侵父柙?,即以詩的語言對客觀對象進行描寫、抒情;“物”作為被詩人描寫、抒情的對象,一般是指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比如,日月星辰、山川丘壑、風霜雨露、蟲鳥草木、器物玩好等等。但是詩人對這些事物形象進行吟詠時,又不是在進行純客觀的照相翻版,物在詩中是按照詩人的主觀感受再現(xiàn)出來的,因此詠物詩仍舊帶有抒情意味。好的詠物詩,詩人以抒情的心理詠物,在對事物形象進行描寫時,還托物興寄,詠物中寄寓了作者的情感和意蘊。一、 詠物詩的特征和歷史發(fā)展脈絡1、詠物詩的特征詠物詩在內(nèi)容上與其他題材的詩歌有明顯的不同,敘事詩以事件為主線展開情節(jié),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邊塞詩有特定的地域特征和事件線索,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愛情詩、送別詩以人物的情感為主旋律,如杜甫的《月夜”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詠物詩則抓住所詠之物本身,或從各種角度,或從事物特征對所詠之物進行吟詠。從表達情趣上看,有單純詠物,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或者某一功能進行吟詠的;有注重刻畫所詠之物的內(nèi)在神韻的;在一些高手筆下和一些佳作之中更有借物興寄,把詩人的情懷寄寓在物之中的。但總而言之,所有的詠物詩都以某一特定的物作為吟詠的對象和構(gòu)建意境的外在形式。沒有特定的物這一客觀對象在詩中,則不構(gòu)成詠物詩。從詩題上看,詠物詩常常以所詠之物為詩名,例如:駱賓王《詠蟬》、《詠鵝》,賀知章《詠柳》,羅隱《蜂》等。也有一些詠物詩不是以所詠之物為詩名,我們從詩名本身難以看出它的詠物特征,例如: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杜牧《山行》,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等。詠物詩一般一詩詠一物。在形式上,唐代詠物詩以短詩、小詩為主,但是韓愈的《南山詩》長達204句,1020言,長度可以說是唐代詠物詩之最。2、詠物詩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在中國詩歌的兩個源頭《詩經(jīng)》和“楚辭”中都可以找到對物的吟詠,甚至孔子也認為學習《詩經(jīng)》可以認識很多鳥獸草木的名字(小子何莫學夫《詩》,……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詩經(jīng)》中很多起興的詩句,詩人往往都是以詠物開頭,例如: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詩經(jīng).風.鹿鳴》但是這些“物”不是詩人要吟詠的重點,它們只是詩中的局部或者片斷,大多詩篇中的“物”只是詩人用來導入吟詠內(nèi)容的一個引子。從這一點上說,《詩經(jīng)》中許多詩只是有詠物的內(nèi)容,不能算是真正的詠物詩。“楚辭”中涉及大量的植物,“楚辭”的主要作者屈原喜歡在作品中用各類香草來作隱喻。雖然作者也在詩中對所涉及的植物作了一定的歌詠,但是實際上,它們都已經(jīng)被作者人格化了,作品中的“物”是為刻畫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品格和人格服務的。先秦時期真正可以算詠物詩的也許是《詩經(jīng)?鴟梟①》和“楚辭”的《橘頌*這兩首詩可以算作是中國古代詠物詩的濫觴②。漢魏兩晉時期,隨著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詠物詩的創(chuàng)作也進入到發(fā)展階段。用物來作詩的題目的單純詠物詩已經(jīng)成規(guī)模地出現(xiàn)。例如漢代有《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漢魏時曹植有《野田黃雀行》,魏晉時期陸機的《園葵》、《春詠》、《秋詠》等。這一時期的詠物詩已經(jīng)比較深刻地顯示出客觀自然對象在詩人心中的審美價值,雖然詠物的題材相對狹窄,但是詩人借詠物來抒發(fā)作者心中的情,胸中的志的特征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很多作品都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六朝時期,詠物詩大量產(chǎn)生,“成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品種”。③謝眺、沈約、鮑照等人都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詠物詩。這些詠物詩以刻畫事物本身自然特征見長。詠物詩發(fā)展到唐代,與其他題材的詩歌一樣,進入到一個全盛的時代。據(jù)統(tǒng)計,在《全唐詩》48000余首詩中,詠物之作有6000多首,約占全唐詩的八分之一。這6000余首詠物詩之中,初唐時期的大約僅存有500多首;盛唐時期的詠物詩則有750多首;到了中唐時期,詠物詩創(chuàng)作陡增,現(xiàn)存約1450余首;晚唐更是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高潮時期,現(xiàn)存晚唐詠物詩約3350余首。唐代詠物詩不僅數(shù)量上大大超過前代,創(chuàng)作詠物詩的詩人人數(shù)也遠非前代可比,唐代詩人大多數(shù)都或多或少地創(chuàng)作過詠物詩。初唐時期的李嶠留有近140首詠物詩。盛唐時期的李白留下有百余首詠物詩,杜甫更是創(chuàng)作了多達310余首詠物詩,成為唐代詠物詩創(chuàng)作的高手。中唐的韓愈也創(chuàng)作了詠物詩一百多首;白居易更是以340余首詠物詩名列唐代詠物詩創(chuàng)作之最。晚唐的李商隱、皮日休、溫庭筠、羅隱、杜牧等詩人也留下了大量的詠物詩佳作。此外,唐代還有一些詩人僅以一首優(yōu)秀的詠物詩成其詩名,后人于是用詩人的這首詠物詩詩名作他們的雅號。比如:“崔鴛鴦”、“鄭鷓鴣”、“鮑孤雁”、“劉仙掌”等。二、唐代各歷史時期從事詠物詩創(chuàng)作主要作家初唐時期的詠物詩,承襲六朝傳統(tǒng),對所詠之物的外在形象較為注重,形似勝過神似。但到四杰和陳子昂時,詠物之作中寄寓成分漸濃,借詠物以抒發(fā)個人情感的作品多了起來。初唐時期詠物詩代表作家有李嶠、虞世南、唐太宗李世民、沈詮期和宋之問、王楊盧駱“四杰”以及陳子昂等人。李嶠(644—713),字巨山,河北趙州人,20歲舉進士,歷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與蘇味道齊名,后人合稱“蘇李”。他“是唐代第一位有意識有計劃創(chuàng)作詠物詩的詩人”①。現(xiàn)存詠物詩約140首,《全唐詩》卷五十九至六十共收錄李嶠“詠物詩”120首。因詩題均取單字為題,因此又稱“單題詩”。李嶠的“詠物詩”內(nèi)容非常雜,日月星辰、山水湖澤、市井樓臺、章服器用、花鳥蟲魚等等,無所不包。因此《唐才子傳?卷二?李嶠傳》中也把他的“詠物詩”稱作“雜詠詩”。李嶠的“詠物詩”,雖然寫作技巧高超,裁剪整齊,但是詩作缺乏個性,缺乏感情,并沒有什么興寄在其中,因此詩作沒有什么生趣和意味,傳世佳作不多。然而,由于李嶠系統(tǒng)地、內(nèi)容廣泛地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詠物詩,因此他對后世詠物詩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李世民(599—649),唐太宗,他也是一位很有才氣的詩人。他流傳下來的詩作約有一半是詠物詩,共達50余首,其中大多數(shù)受六朝風氣影響,題材狹窄,意境平庸,但是也有部分詠物詩有所興寄,如《詠風》:鴟梟:chixid0,鳥名,俗稱貓頭鷹。濫觴:Idnshdng,本義是“浮起酒杯”,現(xiàn)在比喻事物的開始或者起源。胡大浚、蘭甲元《唐代詠物詩發(fā)展之輪廓與軌跡》,《煙臺大學學報》1995年2期,P22。蕭條起關(guān)塞,搖飏下蓬瀛。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披云羅影散,泛水織文生。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詩的最后用劉邦《大風歌》典故,顯然已經(jīng)不是在詠自然界的風了,詩中顯示出一代帝王的磅礴氣勢和有為君主的風發(fā)意氣。詠物詩到了“四杰”手中,開始接觸到更廣泛的內(nèi)容,尤其是駱賓王(約640—約684)的詠物詩,在吟詠物象時力圖描寫處所詠之物的個性和內(nèi)在神情,有些詠物詩中還蘊含了作者對人的身世、遭遇的感慨。他們使詠物詩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駱賓王的詠物詩《在獄詠蟬》是初唐時期詠物名作。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這首詩是作者在擔任侍御史時因罪被捕入獄在獄中所作。詩中作者借蟬以自喻,用隱喻的手法寄托自己遭受誣陷的悲憤心情。全詩托蟬寄情,感情沉郁,“在寫物上能抓住秋蟬哀吟的魂魄,在抒情上,又道出了詩人高潔凄涼的情懷,詠物與抒情不離不即,不偏不倚,達到天衣無縫的境界?!雹谠娮骶哂休^高的藝術(shù)性。其他三人的詠物詩,如盧照鄰的《紫騮馬》、《臨階竹》,王勃的《詠風》,楊炯的《紫騮馬》也都在詩中寄寓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自己的理想抱負。陳子昂(661—702),四川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進士。他主張作詩要有興寄,留有詠物詩10首。其《感遇三十八首》之二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詠物詩。藤若生春夏,芋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嫻嫻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全詩寫的兩種植物“藤”和“若”都是香草。作者運用“楚辭”中常見的傳統(tǒng)隱喻手法以香草比擬自己高潔的情懷。詩中描寫“藤”和“若”春夏的欣欣向榮和秋風起后的搖落無成,藉以暗襯作者自己的官場失意,不為上所用的苦悶心情。進入盛唐,詠物詩發(fā)展到了成熟期。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王維、王昌齡等都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詠物詩。其中以杜甫成就最大,創(chuàng)作了300余首詠物詩,堪稱盛唐詩人詠物詩創(chuàng)作之最。盛唐詠物詩在表現(xiàn)技巧上高度成熟,詩人對客觀對象的描寫和自我感情的抒發(fā)的分寸把握準確,詠物既不離物,又不粘物;在描摹物體時抓住物的特征和神韻并加入詩人自己的主觀興寄,佳作連篇。李白創(chuàng)作了100余首詠物詩,他的詠物詩“追求興象玲瓏,自然之美和高情遠韻?!雹墼佄锖喢仓厣?,善抓事物典型特征,有時寥寥幾筆,區(qū)區(qū)數(shù)字,所詠之物神情畢現(xiàn)。李白詠物詩所詠之物一是動植物,如:天馬、鳴雁、鸚鵡、白鷺鷥以及海石榴、芍藥、黃葛、紫藤等。二是天象節(jié)令,如:月、風、云、雪以及春、夏、秋等;似乎李白特別對“月”和“秋”情有獨鐘,創(chuàng)作了涉及“月”和“秋”題材的詠物詩各7首。三是藝術(shù)對象,如:音樂、繪畫、書法等。四是山川、地貌,如:巫山峽、泰山、長江、洞庭湖等。他的詠瀑布詩《望廬山瀑布》抓住廬山瀑布的典型特征“高和長”,一句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使廬山瀑布的神韻立體地凸現(xiàn)在人們眼前。杜甫的詠物詩大致可分三類:一是詠天象節(jié)令的;其中詠雨雪風霜的占了很大比重,僅詠雨詩杜甫就創(chuàng)作了約35首。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同注釋③。蘭翠:《唐人律詩選評》,石油大學出版社1996。胡大浚、蘭甲元:《唐代詠物詩發(fā)展之輪廓與軌跡》,《煙臺大學學報》1995年2期,P22。此詩從春夜的聽雨、看雨到第二天早晨的看花,都表達了杜甫對春雨的喜愛。詩既寫出了春雨的外在特點,又道出了春雨無私奉獻、不欲人知的內(nèi)在品質(zhì)。①二是詠花卉鳥獸、寺院樓臺、江河峰巒的;這類作品數(shù)量也較多,其中又一大部分吟詠弱小、病態(tài)的動植物,詩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同情心,詠物中寄寓了杜甫對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普通人的憐憫和哀傷。如:《孤雁》孤雁不隱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這首詩中孤雁的形象寄托了杜甫的身世感慨。雁的離群,如作者的遠離親屬,雁的哀鳴羈旅,如作者的飄泊無依。②第三類是吟詠文化藝術(shù)的,如詠繪畫、音樂、舞蹈、書法等題材,也許杜甫非常喜愛繪畫藝術(shù),他創(chuàng)作的各類詠畫詩就多達約30首?!岸鸥Φ脑佄镌姴粌H在內(nèi)容上具有開拓意義,而且既重興寄,又重體物。其刻畫之精細入微毫無欲動,狀物之周備詳密神采飛揚,真正做到了形神兼?zhèn)洌@是杜甫以前的詠物之作難以企及的?!雹鄞送?,王維、岑參、王昌齡、李欣等人的詠物詩也都有自己的藝術(shù)個性,富有氣象意味。中唐時期詠物詩的創(chuàng)作在安史之亂后的一段時期進入低潮,大歷詩人的詠物詩在數(shù)量上明顯的少于盛唐,題材范圍上也大大的縮小,韋應物、司空曙等人的詠物詩已經(jīng)把目光和著重點放在了講求藝術(shù)形式和技巧上了。中唐后期,隨著古文運動、新樂府詩崛起的韓愈、李賀、白居易、元稹等,把詠物詩的創(chuàng)作又推向新的高潮。中唐詠物詩有兩種創(chuàng)作傾向:以韓愈、李賀位代表的一批詩人的詠物詩追求題材的新和異,喜歡吟詠前人很少詠的事物,如韓愈的《落齒》,李賀的《李憑空篌引》、《金銅仙人辭漢歌》等。這在詠物題材的開拓上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義。此外韓李的部分詠物詩,遣詞造句有時出現(xiàn)奇字異句以求新穎,如韓愈《南山詩》全詩一口氣使用了51個“或”字句;狀物傳神偶爾使用荒誕比喻構(gòu)成奇詭的意象,如《李憑空篌引》“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敝械摹袄萧~”、“瘦蛟”。以白居易、元稹位代表的另一批詩人的詠物詩發(fā)揚了杜甫的詠物風格,注重興寄。通過詠物干預生活和社會,寫出了大批為時為事,規(guī)戒諷世,比興寄托,寓意深刻的作品。白居易創(chuàng)作了340余首詠物詩,數(shù)量上超過杜甫,為唐代詩人創(chuàng)作詠物詩之冠。內(nèi)容上白居易的詠物詩以草木蟲魚為多,詠松詠竹的各有12首,另外如器物,文化藝術(shù)品等內(nèi)容的也占有相當數(shù)量。白居易的詠物詩有幾個特點:一是組詩較多,二是寓言詠物詩較多,組詩有《有木八首》、《禽蟲十二章》等,《池鶴八絕句》既是組詩又是寓言詩。三是在一些諷刺時政的詠物詩中直接標明題旨,甚至在詩題中就作出詮釋,如《有木八首》的序言。晚唐詠物詩在作家人數(shù)和作品數(shù)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三個時期。以李商隱、溫庭筠為代表的一批詩人注重形式美的追求。李商隱現(xiàn)存詠物詩120余首,從所詠題材上看,以風花雪月、草木蟲魚等細小纖弱之物為主。他的詠物詩往往文辭華麗,感情纏綿。注重詩人主觀感受的抒發(fā),詠物言情中滲入家國身世之感慨,形成一種興寄遙遠的風格?!跺\瑟》、《牡丹》《喜雪》都體現(xiàn)了這種特色。他的《牡丹》八句用了六個典故,陳貽燃認為“這首詩把死典用活了,豐富了構(gòu)思和表現(xiàn)力?!娙诉\用大量富于生活氣息的典故來描寫、烘托因某一事物而引起的種種感受和情緒的作法,在以前的詩歌中是罕見的?!雹倨と招?、陸龜蒙、羅隱等人常常在詠物詩中冷嘲時事,感喟人生,表現(xiàn)出憤世嫉俗的情緒,如皮日休的《蚊子》、羅隱的《蜂》等,蜂》“雖平淡而有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同注釋①蘭翠:《唐人律詩選評》,石油大學出版社1996。胡大浚、蘭甲元:《唐代詠物詩發(fā)展之輪廓與軌跡》,《煙臺大學學報》1995年2期,P25。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雹谠诹_隱的筆下蜂與蝶成為風韻的象征。皮日休、陸龜蒙等人還在詠物詩中流露出漁樵隱逸的情趣,皮日休、陸龜蒙各寫了詠物組詩“漁具15詠”、“樵詩10詠”。但是陸龜蒙的詠物詩《白蓮》才是晚唐中詠物詩中真正的上品:素舄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全詩既沒有著墨于白蓮的色彩的描寫,也沒有關(guān)注于形象的刻畫,而是寫出了白蓮花的精神,詩的后兩句,把花寫得若隱若現(xiàn),花的神韻完全融在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之中。晚唐詩人鄭谷終老山林,他的詩多是寫景詠物之作,風格清新通俗。以《鷓鴣》詩得名,被譽為“鄭鷓鴣”。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詩人沒有從形似入手,而是緊緊抓住鷓鴣的神韻來構(gòu)思落墨,全詩把握住了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lián)系,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構(gòu)思精妙縝密,受到世人的高度稱道。杜牧在晚唐詠物詩壇獨樹一幟,“它的詠物詩意境清新,旨意玄遠,形神俱佳?!雹廴纭对缪恪?、《江南春》等。杜牧的《早雁》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詩: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哎。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全詩用比興手法,字面上句句寫雁,實際上句句寫事、寫人,以雁象征四散逃離、流離失所的邊疆地區(qū)的人民。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邊民的深切同情。三、唐代詠物詩的主要內(nèi)容和創(chuàng)作特色唐代詠物詩創(chuàng)作在題材的廣泛性和重點的集中性上做到了有機的結(jié)合。唐代詠物詩的題材范圍十分廣泛,日月星辰,風霜雨露,動物植物,地形地貌,物產(chǎn)建筑,無所不包,無所不詠。雖然詠物題材廣泛,但是有些題材受到了唐代各時期詩人的青睞,被同時代的詩人或者不同時代的詩人從各種不同角度反復吟詠,有的甚至成為詠物詩的代表性題材?!跋s”,從初唐到晚唐,共有37首詠蟬詩,涉及詩人共27人。初唐詩人駱賓王、虞世南、盧照鄰等,盛唐詩人張九齡,中唐詩人白居易、張籍,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等,都有詠蟬佳作。此外昆蟲類的“螢”和“蝶”;大型動物類的馬;飛禽類的“鶴、鶯、雁、燕、烏、杜鵑、鸚鵡”等;天象中的“月”;氣象中的“雨”和“雪”;四季中的“春”和“秋”一日中的“曉”和“夜”;地貌中的“山、河、湖、池”樂器中的“琴”等也都受到詩人的特別汪意。這些題材,歷來在詩人筆下都能形成美好的意象,孕育各種興寄,因此自然成為詩人經(jīng)常吟詠的對象。從創(chuàng)作特征上看,唐代詠物詩同時走了兩條路:一條是從單純詠物,到托物興寄的發(fā)展道路;另一條是從外到內(nèi),從形似到神似的發(fā)展道路。詠物詩內(nèi)容上大致分三類:一是僅對客觀事物本身,尤其是事物的外在形象進行客觀的描述,如初唐時期的李嶠的許多詠物詩;這類詠物詩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大多追求對事物本身的外在形象的逼真描述,其中也不乏對事物外貌特征觀察細致,刻畫入微的佳作。第二類是注重主觀感受的詠物詩。如李白、李欣以及岑參等人的詠物詩。這類詩作者追求對客觀對象的神韻的刻畫,有時詩中的只言片語就使所詠對象的神韻畢現(xiàn),個性凸顯。例如李白的《天馬歌》,作者刻畫天馬形象著重于傳神,全詩詠出了天馬的神韻和氣勢。這類詠物詩也往往具有較深遠的意境。第三類詠陳貽炫《唐詩論從》p258—259,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唐詩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溫州理工學院《居住建筑設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化工原理實驗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兒重發(fā)育保健護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質(zhì)量工程職業(yè)學院《數(shù)字媒體后期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現(xiàn)代學院《寶石合成與優(yōu)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應用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建筑風格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音樂學院《ED器件與應用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聊城大學《幼兒心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能源職業(yè)學院《有限元分析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江西省“三新”協(xié)同教研體高三上學期12月份聯(lián)考歷史試卷
- 安徽省歷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之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6篇(截至2024年)
- 《典型的光器件AWG》課件
- 出血熱知識培訓課件
-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測英語試卷(無答案)
- 2024年度工業(yè)自動化設備維護保養(yǎng)及上門維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總經(jīng)理年終總結(jié)工作報告
- 安徽省“江淮十?!?024屆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
- 圖書外借服務計劃
- 軟考系統(tǒng)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完整版
-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作業(yè)設計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和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