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張九齡詩歌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張九齡詩歌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張九齡詩歌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張九齡詩歌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張九齡詩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專題訓練----張九齡詩歌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①張九齡離別念同嬉,芬榮欲共持。獨攀南國樹,遙寄北風時。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遲。還聞折梅處,更有棣華詩②。【注】①開元四年(716年)秋,張九齡去官歸養(yǎng)。居家期間,還一心為家鄉(xiāng)辦實事;與韶州王司馬來往密切,詩酒唱酬,結(jié)為知己。②棣華詩,指三國東吳丞相陸凱折梅寄好友并賦贈的《寄梅》一詩。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離別后常想起過去和兄弟一同嬉戲的情景;一“念”字可見兄弟情深。B.“獨攀”,與前文的“同嬉”“共持”形成鮮明的對比,更能突出思念之深。C.頸聯(lián)感嘆梅林因春天即將來臨而惜時盛開,梅花因日子過得太緩慢而憂愁。D.全詩構(gòu)思精巧,把抽象的感情與形象的梅花融為一體,含蓄而又意味深長。2.古人離別時“折柳”相送,離別后“折梅”相寄。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折梅”相寄的原因。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趙都護赴安西張九齡將相有更踐,簡心①良獨難。遠圖嘗畫地,超拜乃登壇。戎即昆山序②,車同渤海單③。義無中國費,情必遠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寬。自然來月窟④,何用刺樓蘭。南至三冬晚,西馳萬里寒。封侯自有處,征馬去啴啴⑤。[注]①簡心:語出《論語》“簡在帝心”,表示被皇帝知曉、賞識。②昆山:昆侖山。此泛指西北邊。序:排序,羅列。③渤海單:漢代龔遂為渤海太守,單車獨行到府,治理有方,郡中安定。④月窟:泛指邊遠之地。⑤啴啴,牲口喘息的樣子。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簡心”一詞,寫趙都護熟悉邊疆事務,才能出眾,得到皇帝賞識并被破格提拔。B.詩中借用龔遂單車赴邊之典,表達對趙都護能力的信任,相信此次赴任一定能夠?qū)⑤牭刂卫淼冒捕ㄓ行颉.詩中“三冬”點明送別時令,“萬里”寫行程遙遠,“寒”既寫出邊疆天氣之寒,也寫出詩人送別時內(nèi)心凄涼。D.末尾兩句祝愿趙都護在安西建功封侯,以“征馬啴啴”作結(jié),暗含征途漫漫、任重道遠之意,頗有韻味。4.唐詩常運用“傅介子斬樓蘭”之典,表達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本詩反其意而用之,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何用刺樓蘭”中蘊含的深意。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旅宿淮陽亭口號張九齡日暮風亭上,悠悠旅思多。故鄉(xiāng)臨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華發(fā),空亭雁影過。興來誰與語,勞者自為歌。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從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人手,點出題目。后三聯(lián)即寫“旅思”的內(nèi)容。B.“故鄉(xiāng)臨桂水,今夜渺星河”隨感情而吟出,極為自然,卻又句式工整。C.詩歌的頸聯(lián)借景抒情,“空”和“影”兩個詞寫出了荒亭的凄冷和蒼涼。D.整首詩先敘事寫景,后感懷抒情。尾聯(lián)將旅途情思表達得含蓄蘊藉。6.“口號”即“口占)表示隨口號吟,即興抒懷。分析這首詩中詩人所抒之懷。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登城樓望西山作(節(jié)選)張九齡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宛宛鸞鶴處①,高高煙霧間。仙井今猶在,洪崖②久不還。金編③莫我授,羽駕亦難攀。檐際千峰出,云中一鳥閑。勿復塵埃事④,歸來且閉關(guān)。[注]①鸞鶴處:洪崖先生乘鸞休憩之處,下有煉丹井,被稱為“洪井”②洪崖:上古仙人。③金編:傳說中道教的寶書。④塵埃事:指世間的工作,這里指做官。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全詩以景物描寫開篇,中間以神話故事為主干內(nèi)容,詩末表露出詩人心志。B.一、二句開篇照應題目,并形象地交待出了城樓與西山的大體位置關(guān)系。C.三、四句中,“宛宛”“高高”兩個疊詞來描摹景物,富有環(huán)復的音律之美。D.九、十句中,“千峰”“云中”等意象營造出了一幅縹緲冷寂的西山晚景圖。8.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并分析。五、閱讀下面作品,完成第下面小題。溪行寄王震唐張九齡山氣朝來爽,溪流日向清。遠心何處愜,閑棹此中行。叢桂林間待,群鷗水上迎。徒然適我愿,幽獨為誰情。9.下面對本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詩題的“寄”與“夜雨寄北”的“寄”字意相同B.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本詩描寫的是早春景色C.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由景而情,情景交融D.作者寫山溪中劃船所見的景物,描繪得有聲有色10.從本詩來看,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了變化,試結(jié)合具體詞語加以分析。六、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小題。賦得自君之出塞張九齡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處處減清輝。注:“機”,指織布機。1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12.詩歌的后兩句,詩人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案】C“梅花因日子過得太緩慢而憂愁”錯誤,這理解不合情理。頸聯(lián)的意思是,梅林因春天即將來臨而惜時盛開,梅花因過去的日子太多(日子過得太快)而憂愁凋落。作者寄梅,表達的不只是思念與問候,亦有對韶光易逝、美景無常的感嘆,以及應珍惜時間,讓生命像梅花一樣適時開放的愿望。2.①折梅共賞是過去兄弟間共有的經(jīng)歷,離別后卻只能獨自攀折;折梅相寄是為表達孤獨與思念之情。②梅林惜春盛開,梅花為過去的日子太多(或:日子過得太快)而憂愁凋落;折梅相寄是要向兄弟表達美景無常(韶光易逝),珍惜時光的愿望。③古人有折梅相寄的先例(或:三國東吳丞相陸凱折梅寄好友并賦贈的《寄梅》一詩),折梅相寄更能體現(xiàn)真摯情誼與高雅之趣。3.C“也寫出詩人送別時內(nèi)心凄涼”錯,結(jié)合上文“車同渤海單”,詩人借用典故,表達對趙都護能力的信任,相信他一定能夠?qū)⑤牭刂卫淼冒捕ㄓ行?;結(jié)合下文“封侯自有處”,詩人在末尾祝愿趙都護在安西建功封侯;全文基調(diào)昂揚向上,惡劣的環(huán)境完全不能阻擋朋友赴邊的腳步,所以“寒”字恰恰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4.①“何用刺樓蘭”,一反“斬樓蘭”之意,表示不運用武力征服西域;②詩人相信趙都護依靠文韜武略之才、寬嚴相濟之德,自然可以不勞師動眾,使遠人前來歸順,使邊境安定;③“何用刺樓蘭”,不再僅著眼于個人的建功立業(yè),更能表現(xiàn)詩人的寬廣胸襟和盛唐的大國風范。5.D“尾聯(lián)將旅途情思表達得含蓄蘊藉”錯誤?!芭d來誰與語,勞者自為歌”,后方的好友已經(jīng)遠離,前方的親朋還不能相見,即使有些高興的事,也沒有人能夠分享。一路走來,艱難與困苦無數(shù),空虛與寂寞交襲,也只能獨自一人默默承擔,姑且哼幾聲小調(diào)來調(diào)節(jié)一下自己的心緒吧。尾聯(lián)直抒胸臆。6.(1)思鄉(xiāng)之情?!肮枢l(xiāng)臨桂水,今夜渺星河”,遙望瀕臨桂水的故鄉(xiāng),渺若星河,遙不可及,空間的遙隔也表明歸期的遙遠,思鄉(xiāng)不可遏制。(2)孤獨之感。暗草結(jié)霜,正如詩人如霜的鬢發(fā),年歲已大,卻仍在異鄉(xiāng)漂泊,只有空亭陪伴,倍感夜色之寒,孤獨之深。7.D“營造出了一幅縹緲冷寂的西山晚景圖”說法錯誤,“冷”并未在詩句中體現(xiàn)。8.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倦于仕宦、質(zhì)疑求仙的抑郁苦惱之情;同時也抒發(fā)對歸隱的向往之情。詩中,面對開闊縹緲的西山晚景,詩人聯(lián)想到洪崖先生的求仙之事,并提出了對“求仙”一事的疑惑,進而產(chǎn)生了郁悶苦惱的情感;另外,末兩句中,“勿復”“且閉關(guān)”等語又流露出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9.A

B項,“本詩描寫的是早春景色”不正確,“山氣朝來爽,溪流日向清”寫的是早上來到山上,空氣清新爽人,向著太陽流淌的溪水也是清澈無比,可知本詩寫的應是秋天的景色。C項,“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不正確,詩歌首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景,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抒情。D項,“描繪得有聲有色”不正確,詩中既沒有寫聲音也沒有寫顏色。10.全詩前六句所寫山氣、溪流、叢桂、群鷗等景清新、恬靜,表現(xiàn)出一種閑適、愜意之情,后兩句情感直轉(zhuǎn),這美好的景雖是“我”喜歡的,但是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