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ué)生必備文史知識語文初中教育教育專區(qū)_第1頁
中學(xué)生必備文史知識語文初中教育教育專區(qū)_第2頁
中學(xué)生必備文史知識語文初中教育教育專區(qū)_第3頁
中學(xué)生必備文史知識語文初中教育教育專區(qū)_第4頁
中學(xué)生必備文史知識語文初中教育教育專區(q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學(xué)生必備文史知識(一)文史文籍“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史記》、《尚書》、《禮記》、《易經(jīng)》、《論語》“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四庫”:經(jīng)、史、子、集《詩經(jīng)》六義:風(fēng)、雅、頌、賦、比、興一、名詞解釋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虞舜“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虞舜“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ZhuanX3、帝嚳[呵、(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歇息的山:蓬萊、方丈、瀛洲。“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赤縣:昔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國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國內(nèi)。四海:指天下、全國。“八荒”:都泛指天下。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三國:指東漢后的魏、蜀、吳。三秦: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山水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揚(yáng)州(廣陵、維揚(yáng))、杭州(臨安、武林)、蘇州(蘇州)、福州稱三山、成都(錦官城)(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8.歲冷三友:松、竹、梅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zhuǎn)注、假借10.連中“三元”: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響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12.四大官方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擔(dān)教化的鄉(xiāng)官。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yīng)考未中喊落第、下第。15.童生試:也喊“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獲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jìn)進(jìn)府、州、縣學(xué)習(xí),所以又喊進(jìn)學(xué)考試,應(yīng)考者不分巨細(xì)都喊童生。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正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稱呼解元。會試:正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正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務(wù)必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稱呼會元。殿試:由天子掌管,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jìn)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xué)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辭書。18.“風(fēng)”,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fēng)和《楚辭》里的《離》,常用作代指文學(xué)才華。19.《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質(zhì)分“鳳、雅、頌”三大類。20.稽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老小排行序次。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為五個時段,用脹擊柝報,也稱“五脹”或稱五夜。一更19—21點(diǎn),二更21—23點(diǎn),三更23—1點(diǎn),五更3點(diǎn)—5點(diǎn)。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29.“三教九流”:“三教”,指釋教、玄門、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舊指宗教或?qū)W術(shù)界的種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貶義。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義。“三寶”,指佛殿。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習(xí)把社稷作為國家的意味。32.謚號:是大臣逝世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呼,以示批駁善惡。如范仲淹謚號為文正雄。33.“岳陽樓”四盡:湖南岳陽岳陽樓“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彪泳┬拊狸枠?,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hao)竦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b諂n’旬)。滕樓、范記、蘇書、邵刻,成了岳陽樓的“四盡”。(五)古代別稱:1.桑梓:家鄉(xiāng)2.巾幗:婦女3.須眉:男子4.鴻雁:書信5.社稷:國家6.汗青:史冊7.軒轅:祖8.“三尺”:執(zhí)法.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③念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xué)④其它:正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敬稱:①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②稱天子:殿下③稱將軍:麾下④稱對方或?qū)Ψ街伲河辛?、尊、賢、仁。令,意義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支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畫(kU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爰(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相關(guān)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怙恃),尊雄、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的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見);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爰重,應(yīng)用范疇較廣。如稱用輩朋友中擅長自已的人為仁兄,稱職位地方高的人為仁雄等。⑤稱年老的為:丈、丈人(后來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泰水〃。⑥稱呼前加“先〃,表示已逝世。⑦對尊尊長和同于朋輩間的稱呼有:君、子、雄、足下、教師、大人等。.年齡稱呼:(代稱)①垂髻(tiao)指三四歲~十三四歲兒童。②總角指歲兩三歲~十三四歲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少年。④束發(fā):男子十五歲。⑤弱冠:男子20歲,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歲。⑧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歲。⑩古?。菏瞧呤畾q。(11)耄耋:指八十歲。(12)期頤:是一百歲。二、作家與作品1.魯迅:文學(xué)家、思想家、家。原名周樹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散文)《藤野教師》(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戲》(小說選自《魯迅全集》)《T牛小事》(小說選自《呼吁》)《故里》、《孔乙已》(小說《呼吁》)《論雷峰塔的倒失》(雜文)《墳》《“友邦驚愕”論》(雜文)《二心集》。魯迅念書軼事:塾師:壽鏡吾教師?!叭稌荨痹叭鄷荨??!叭唷奔炊邭q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睛之余,意義是勸勉學(xué)者利用“三余”之時刻苦勤學(xué)。“三味”意義是:讀經(jīng)味為稻梁,讀史味為肴饌[y臺ozhu粉豐富的飯菜],讀諸子百家味為醯醢(xlhai)o魯迅書簽上寫了念書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2.《論語》為“四書”之一,是記錄孔子和他的言行的書,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鬃邮悄挲g時代魯國人,古代巨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家。3.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人,是孔子賣前的儒家大家?!睹献印肥且徊坑涗浢献蛹捌湔薄⒔逃?、哲學(xué)、倫理等思想瞧點(diǎn)和動力的書。名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分孫丑》“崇高不克,貧賤不克移,嚴(yán)厲不克屈”出自《孟子?膝文雄下》。孟子說“大而化之謂圣”意義是說原理思想光大到可以隨機(jī)改變的境界,就喊做圣人了。4.《左傳》紀(jì)年體史書。傳說是年齡時魯國史官左丘明編著?!恫軇フ搼?zhàn)》選于此書。5.《列子?湯問》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寓言故事《愚雄移山》選于此書?!拌剑╭i)人憂天”出自《列子》。6.《水經(jīng)注》是我國南北朝北魏酈道元為《水經(jīng)》作的注,這是古代記述我國江河漫衍情況的書。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dá)3000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jì)、世家、列傳、表書”正在文學(xué)史上有很高的職位地方,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盡唱,無韻之《離》”?!蛾惿媸兰摇愤x自《史記》。8.唐代詩歌成績最高,涌現(xiàn)出大宗名家。初唐“四杰”: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中唐三大詩人:李白(詩仙,號青蓮居士);杜甫(詩史、詩圣,字子美,世稱杜少陵、杜工部,自號少陵野老);白居易(香山居士)。晚唐“小李杜”:李商隱、杜牧。李商隱:名句“春蠶到逝世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落山郭酒旗風(fēng)。《江南春盡句》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邊塞詩人:高適、岑參。杜甫的“三吏”“三別”:“三吏”,《潼關(guān)吏》、《新安吏》、《石壕吏》?!叭齽e”:《新婚別》、《老邁別》、《無家別》9.唐宋散文八大眾: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10.宋代文學(xué)成績最高的是詞。代表宋代詞壇兩大流派品德的人物是以蘇軾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約派。11.明清時代四大古典小說是:《三國演義》(羅貫中明)、《水滸》(施耐庵明)、《西游記》(吳承恩明)、《紅樓夢》(曹雪芹清)。12.陸游,南宋出色的愛國詩人,字務(wù)瞧,號放翁,終身創(chuàng)作詩歌頗豐,正在《劍南詩稿》中收集了九千三百余首,加上遺稿共有一萬余首。詩句:“山重水雙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出自其《游西山村落》。13.《儒林外史》長篇章回體譏刺小說,作者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芭R逝世的時分點(diǎn)兩根燈草就閉不上眼睛的人”就是這部小說中塑造的吝嗇鬼嚴(yán)監(jiān)生的抽象。14.“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誡子書》。15.“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序次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惠州一盡》。16.“古木陽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冷楊柳風(fēng)”——南宋志南和尚《盡句》。17.“魚戲蓮葉間”——《漢樂府江南》。18.“正在天愿作比翼鳥,正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19.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揚(yáng)州人,現(xiàn)代著名散文學(xué)家,詩人,戰(zhàn)士,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綠》。20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現(xiàn)代文學(xué)家。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展子》、散文《白楊禮贊》。21.《駱駝祥子》長篇小說,老舍教師曾說:“最使我自已滿足的作品”正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被稱之為“舊時代的葬歌”。課文(《正在烈日和狂風(fēng)雨下》)就選自其中。2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原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傳體小說。小說中的主人雄保爾柯察金23.《毀滅》前蘇聯(lián)作家法捷耶夫,魯迅譯。24.《鐵流》前蘇聯(lián)作家,綏拉菲摩維奇寫的長篇小說,曹清華譯。25.列夫托爾斯泰,著名文學(xué)家,作品《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拉》、《雙活》。26.莫泊桑,法國最負(fù)盛名的小說家,有短篇小說之王之稱。主要作品有《項(xiàng)鏈》、《羊脂球》、《俊友》(長篇)等。27.契訶夫,著名文學(xué)家,主要要作品有《套中人》、《變色龍》比及。28.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俄)、歐亨利(美)、莫泊桑(法)。

三、箴言來由1.亦樂乎、溫故知新、不恥下旬、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裆贫鴱摹墩撜Z》2.諱疾忌醫(yī)、防微杜漸。——《扁鵲見蔡恒雄》3.愚山移山?!队扌垡粕健?.落英繽紛、豁然開朗、置之不睬、世外桃源、雞犬相聞?!短一ㄔ从洝?.韋編三盡一《史記孔子世家》6.“天時不如地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