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講縱斷面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_第1頁
第14講縱斷面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_第2頁
第14講縱斷面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_第3頁
第14講縱斷面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_第4頁
第14講縱斷面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第14講縱斷面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二)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

凸形豎曲線最小長度應以滿足視距要求為主。按豎曲線長度L和停車視距ST的關系分為兩種情況。

1.當L<ST時:

AB第1頁/共23頁視距長度:令最小半徑:第2頁/共23頁2.當L>ST:

因為:所以:第3頁/共23頁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

:豎曲線最小長度:3秒行程控制。第4頁/共23頁設置凹豎曲線的主要目的:緩和行車的離心力,確定R時,應以離心加速度為控制指標。

(三)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除滿足緩和離心力要求外,還應考慮兩種視距的要求:一是保證夜間行車安全,前燈照明應有足夠的距離;二是保證跨線橋下行車有足夠的視距。《標準》規(guī)定豎曲線的最小長度應滿足3s行程要求。第5頁/共23頁(1)當L<ST:

視距:

則:

得:

h-車前燈高度,

h=0.75mδ-車前燈光束擴散角,

δ=1.5代入得:1.車燈照射距離要求第6頁/共23頁(2)當L≧ST:

比較:將h=0.75m,δ=1.5代入得:>后者大于前者,后者起控制作用第7頁/共23頁2.跨線橋下行車視距要求

L<ST時

由:

由于:osi1i2(L+t2)2/2Rh第8頁/共23頁由,解出l,代入上式并整理得:由,解出t1,代入上式并整理得:式中:hmax——橋下設計凈空,hmax=4.5mh1——司機視線高,h1=1.5m(載重車)h2——障礙物高度,h2=0.75m代入上式得:第9頁/共23頁si1i2h0第10頁/共23頁②L≥ST時 由:s

第11頁/共23頁由,解出l,代入上式并整理得hmax: 式中:hmax——橋下設計凈空,hmax=4.5mh1——司機視線高,h1=1.5m(載重車)h2——障礙物高度,h2=0.75m代入上式得:比較:〉后者大于前者,后者起控制作用第12頁/共23頁(四)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凹形豎曲線最小長度:以緩和沖擊為控制。第13頁/共23頁三、逐樁設計高程計算

變坡點樁號BPD變坡點設計高程H豎曲線半徑R1.縱斷面設計成果:HR第14頁/共23頁2.豎曲線要素的計算公式:變坡角ω=i2-i1

曲線長:L=Rω

切線長:T=L/2=Rω/2

外距:x

豎曲線起點樁號:QD=BPD-T

豎曲線終點樁號:ZD=BPD+Tyx三、逐樁設計高程計算

縱距:第15頁/共23頁HTHSyHnBPDnBPDn-1Hn-1inin-1in+1Lcz1Lcz-BPDn-13.逐樁設計高程計算

切線高程:Lcz2HT第16頁/共23頁

直坡段上,y=0。

x——豎曲線上任一點離開起(終)點距離;其中:y——豎曲線上任一點豎距;設計高程:HS

=HT

±y

(凸豎曲線取“-”,凹豎曲線取“+”)3.逐樁設計高程計算

切線高程:以變坡點為分界計算:上半支曲線x=Lcz-QD

下半支曲線x=ZD-Lcz第17頁/共23頁[例4-3]:某山嶺區(qū)一般二級公路,變坡點樁號為k5+030.00,高程H1=427.68m,i1=+5%,i2=-4%,豎曲線半徑R=2000m。試計算豎曲線諸要素以及樁號為k5+000.00和k5+100.00處的設計高程。解:1.計算豎曲線要素

ω=i2-i1=-0.04-0.05=-0.09<0,為凸形。曲線長L=Rω=2000×0.09=180m

切線長

豎曲線起點QD=(K5+030.00)-90=K4+940.00

豎曲線終點ZD=(K5+030.00)+90=K5+120.00第18頁/共23頁2.計算設計高程

K5+000.00:位于上半支

橫距x1=Lcz–QD=5000.00–4940.00=60m

豎距切線高程HT

=H1

+i1(Lcz

-

BPD)

=427.68+

0.05×(5000.00-5030.00)

=426.18m

設計高程HS

=HT

-

y1=426.18-0.90=425.18m

(凸豎曲線應減去改正值)

第19頁/共23頁K5+100.00:位于下半支①按豎曲線終點分界計算:橫距x2=Lcz–QD=5100.00–4940.00=160m

豎距

切線高程HT

=H1

+i1(

Lcz-

BPD)

=427.68+

0.05×(5100.00-5030.00)

=431.18m

設計高程HS

=HT

y2=431.18–6.40=424.78m第20頁/共23頁K5+100.00:位于下半支②按變坡點分界計算:橫距x2=ZD–Lcz=5120.00–5100.00=20m

豎距

切線高程HT=H1

+i2(Lcz-BPD)

=427.68-0.04×(5100.00-5030.00)

=424.88m

設計高程HS=HT–y2=424.88–0.10=424.78m第21頁/共23頁作業(yè):某二級公路一路段有三個變坡點,詳細資料如下:變坡點樁號設計高程豎曲線半徑

K12+450172.5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