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竹與詠物詩_第1頁
語文-竹與詠物詩_第2頁
語文-竹與詠物詩_第3頁
語文-竹與詠物詩_第4頁
語文-竹與詠物詩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詠竹劉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①淚,羞入上宮琴②。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注】①湘妃:傳說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淚灑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②上宮琴:宮廷一流琴師彈奏的琴。(1)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也賦予了竹不圖安逸、不慕奢華的品性。

B.“梢云”句運用夸張手法,描繪了竹梢高聳入云的情狀,為下文寫“高節(jié)”做鋪墊。

C.“恥染”句表明竹子自感無法與湘妃相比,為不能像湘妃那樣癡情而感到羞愧。

D.結(jié)尾兩句抒寫竹子希望能制成長笛高聲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獨特情懷。C解析:“恥”是“以……為恥辱”之意。(3分)(2)下列詩句與“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一句情感態(tài)度最接近的兩項是(4分)

A.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晉·謝朓《詠竹》)

B.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唐·劉禹錫《瀟湘神》)

C.解籜初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宋·陸游《東湖新竹》)

D.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明·朱元璋《雪竹》)

E.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清·鄭板橋《竹》)(3)這首詠竹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寫法在于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虞世南《蟬》(“垂緌飲清露”)、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等詩中也有體現(xiàn),請以本詩或任選上述詩歌中的一首(也可另選其他詩作)作為例子,談談你對這種手法的理解。(12分)【評分標準】“托物言志”手法概述4分,結(jié)合事例說明6分,語言表達2分。

托物言志是通過對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寫,將物人格化,賦予事物人的品性,來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表現(xiàn)手法往往能達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藝術效果《詠竹》通過描寫竹子身居荒野、高聳向上、外直中空等特點,賦予竹子不慕奢華、不媚俗、高潔、堅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達自己要像竹子一樣堅貞高潔,追求夢想,愿為國家效力的高尚志趣。這種手法在其他詩人的詩中也常有運用。如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借石灰經(jīng)過“千錘萬鑿、烈火焚燒”“清白”“粉末”等特點,將石灰人格化,賦予石灰歷經(jīng)錘煉、不懼焚燒、不惜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人的品性,寄寓作者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石灰吟》運用托物言志,把石灰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動人,極富藝術感染力。對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聯(lián)系文本解析托物言志的手法。聯(lián)系其他詩作,再次解析。詠物言志詩鑒賞詠物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一枝奇葩,解讀和賞析詠物詩應作到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

一、詠物詩的類型

1.“托物言志”型。這類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如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痹娭械摹跋s”即是作者的自況。前兩聯(lián)點明因蟬聲而觸發(fā)的滿腹憂思。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屢遭困厄,今又陷于冤獄,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這寒蟬的哀鳴!頸聯(lián)即切合秋蟬的處境,又是詩人不幸遭遇的真實寫照。尾聯(lián)“高潔”二字,是“居高食潔”的蟬性的濃縮。這兩句將所詠之蟬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憤之情。2.“借物抒情”型。在這類詠物詩中,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情趣。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痹娭型ㄟ^描寫柳樹的風姿,歌頌春風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詩人對春光的熱愛之情。1、讀標題詠物詩以動植物名稱作為標題,如《蟬》(李商隱)、林逋《山園小梅》、《鷓鴣》(鄭谷)、《金錢花》(羅隱)、《石灰吟》(于謙)、《小松》(杜荀鶴)。從標題中我們明確了作者所描述的對象,理解作者所選取的事物的特性和寓意。2、讀作者“知人論世”最早是孟子提出來的,他認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這才能與古人為友。對此,后世歷代詩文論者多為推崇?!爸恕本褪且私庾髡咂淙艘约白髡吲c作品的關系?!罢撌馈本褪且私庾髡咚幍臅r代環(huán)境,了解他在什么情況下針對什么東西寫作,也就是把詩作與寫作的時代背景聯(lián)系起來考察。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出身寒門,因才高位卑,憤激之情,時見紙上?!对讵z詠蟬》就是作者在上疏論事遭誣下獄期間寫的憤激之作?!爸苏撌馈边€應充分了解作者的風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經(jīng)歷、感情氣質(zhì)、藝術素養(yǎng)等各自獨特的格調(diào)、氣派、趣味,這就形成不同的風格;而思想觀點、藝術見解、藝術風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覺或不自覺的結(jié)合體就是流派。3、讀注釋注釋是鑒賞中最值得注意的內(nèi)容,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給你的暗示。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一定要仔細研讀注釋!如注解②就介紹了《詠蟬》的寫作背景,從而了解詩人寫這首詩時的處境、心境和思想狀態(tài);注解①③④⑤解釋這兩首詩的相關詞語,從而更好的理解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有助于我們解答下面的題目。三、熟悉詠物詩常用的修辭方法詠物詩在寫作上常用象征、擬人、比喻、襯托、對比、側(cè)面描寫等手法。如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首句從人的感覺寫夜雪,一個“冷”字,寫雪大,寫空氣中的嚴寒。一個”訝”字,于“寒”之外寫出夜雪無聲無息的又一特點。次句,夜深卻見窗戶明,從視覺角度寫雪下得很大,積得很深。后兩句從聽覺角度寫不時傳來的“折竹聲”,表現(xiàn)雪勢的有增無減。全詩運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句句寫人,卻處處寫雪,詩境平易自然,渾成熨貼,卻又韻味悠長。四、賞析詠物詩,還要善于將不同作者的作品進行比較,感悟他們在描摹同一事物中所寄托的不同感情。由于作者的經(jīng)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觀察的角度、深淺的不同,即便寫同一事物,他們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來。唐代有三位詩人都寫過詠蟬的詩,被人誣陷入獄的駱賓王,發(fā)出的是"霧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患難人"的感慨;而身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學寵臣虞世南,表達的卻是"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的志得意滿,他們都抓住了蟬鳴高遠的特點,都糅進了自己的不同感受,堪稱詠物的上乘之作。詠物詩通過所詠之物抒發(fā)作者的感受,寄寓自己一定的情感,解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大家長期積累,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一定會不斷地進步。

一、閱讀下面詠物言志詩,完成以下題目。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擬人手法。把春雨寫得富有知覺,富有靈性,給人們深刻的印象。1、這首詩從整體看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繪春雨?說說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

二、三聯(lián)是實寫,末聯(lián)是虛寫。

賦予了春雨無私地滋潤萬物,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美好品格,表達了詩人樂民之樂,喜民之喜,與廣大勞動者息息相關的思想感情。3.這首詩賦予了春雨怎樣的品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這首詩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請具體指出哪里是真實描寫,哪里是想象之詞?4.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這首詩運用擬人手法去描繪春雨形象,把春雨寫得富有知覺,富有靈性,給人們深刻的印象。B.“喜”字是全詩的詩眼。先從聽覺上描繪,后從視覺上刻畫,在寫景中飽含著詩人的贊頌之情。C.全詩在層層寫實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潤萬物生長,給農(nóng)夫漁父帶來豐收希望,給全城帶來萬紫千紅的美景。D.全詩透過描繪和聯(lián)想,表達了詩人樂民之樂,喜民之喜,與廣大勞動者息息相關的思想感情。

C(并非層層寫實,末聯(lián)是虛擬。)

小松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山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這首詩刻畫“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時也批評“時人”的______。不甘埋沒目光短淺3.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__,后者指________。2.對“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_字顯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__字寫出其銳不可擋的發(fā)展勢頭。刺出未長成的小松長成后的松樹B(應是藝術地表現(xiàn)了社會上的一些人目光短淺,缺乏遠見,在新事物剛剛開始的時候,往往不去關注,待到長成氣候,才去重視。)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椬鉇.第一二句生動地刻畫山小松由小而大,發(fā)展變化的情景。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俺觥笔恰按獭钡谋厝唤Y(jié)果,也是它未來“凌云”的先兆。B.第三句由描寫轉(zhuǎn)入議論,諷刺社會上的一些小人見風使舵,前倨后恭,趨炎附勢,溜須拍馬的時弊。C.詩人自身微寒,才華山眾,卻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D.由于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練傳神,描寫和議論,抒情和哲理,達到了有機統(tǒng)一。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碧玉:出自樂府《碧玉歌》,這首詩是歌詠-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的。1.兩首詩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比喻擬人2.兩首詩對柳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現(xiàn)了______的態(tài)度,后者表現(xiàn)了____的態(tài)度。喜悅、贊賞貶斥、嘲諷

前者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姻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后者由柳枝的隨風搖擺、披拂不定聯(lián)想到?jīng)]有節(jié)操、反復無常的小人。3.兩首詩雖然寫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點展開聯(lián)想,請分析兩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而由此聯(lián)想到什么?

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霜天曉角梅范成大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株雪。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僻字難典]驛:驛站,古時候供遞送官府公文的公差和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1.同是寫梅,但兩位作者運用的修辭方法是不同的,陸詞運用的是_____,范詞運用的是________方法。2.同是運用環(huán)境烘托的寫法,兩首詞也是各有差異的,陸詞突出環(huán)境的_____,塑造了梅花的______形象:范詞突出環(huán)境的______,塑造了梅花的_______形象。3.同是借物抒懷,但兩首詞寄托的深淺有別。陸詞抒寫梅花的______品格,范詞抒寫梅花的____________品格。擬人比喻偏僻、凄苦寂寞清冷、蕭疏脈脈高潔剛強孤寂幽獨B(“無意”的意思是不著意追求。)4.對兩首詞中字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陸詞中“著”字不是助詞,而是動詞?!案币馑际恰霸偌由稀?,在上句的基礎上遞進一步。

B.陸詞中“無意”一詞的意思是說“沒有條件”、“沒有資格”,與“苦”字一起寫出梅花凄苦的生存環(huán)境。

C·陸詞中“一任”的“一”字和范詞中“一夜”的“一”字意義稍有不同,前者是“一概”之意,后者是“全”、“整”之意。

D.范詞中“勝絕,愁亦絕”兩個“絕”字的意思都是“到了極點”,都融進了詩人的情感。5、對兩首詞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兩首詞都是詠梅,都不著重于正面刻畫梅花的具體形態(tài),而著重于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表現(xiàn)梅花的神韻。B.陸詞為梅花創(chuàng)造了一個風雨黃昏的環(huán)境,范詞為梅花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雪后月夜的環(huán)境。C.兩首詞都表現(xiàn)了梅花的幽獨氣質(zhì),同時都借助梅花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高潔不污的堅定信念。D.陸詞最后兩句從假設的角度,寫出梅花慘烈的悲劇命運,也寫出梅花孤芳不變的品格。C(范詩沒有表現(xiàn)出“高潔不污的信念”。)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僻字難典]陂(bēi):池。這里指池邊或池中小洲。一說“北陂”是地名,在江寧。1.這首詩所寫的___是一個很關鍵的字眼,正因為環(huán)境如此,它才可以即使____也能夠逃過____的厄運。2.“身影妖嬈各占春”中的“妖嬈”的意思是指杏花的______。詩歌的三、四句運用了對比的寫法,在詩中是通過__、__這一組詞語來體現(xiàn)的。3.這首詩通過對贊美杏花__________的優(yōu)秀品格,表現(xiàn)了作者身處污濁官場,始終堅持改革的政治理想。陂吹作雪碾作塵婀娜多姿縱被絕勝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