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 學案-高考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第26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 學案-高考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第26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 學案-高考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重難知識記憶】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特點和意義(1)特點①包容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既適用于社會制度相同的國家,也適用于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既適用于發(fā)展中國家,也適用于發(fā)達國家;既適用于國家間的政治關系,也適用于國家間的經濟關系。②開放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不斷發(fā)展的,在不同歷史時期它能容納不同的時代內容,其內涵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得到充實和豐富。③創(chuàng)新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符合現代國際關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礎,它的提出與運用,是國際關系中的一大創(chuàng)舉。(2)意義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參與國際事務所遵循的一項基本準則,為開創(chuàng)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促進國際關系的健康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拔高練】1.某學者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基礎薄弱。用于經濟建設的資金,人均只有三分錢。如果把三分錢分到每個人手中,什么事也干不成,而把全國5~6億人的三分錢集中起來就能干一些事。該學者意在說明,新中國初期(

)A.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時機成熟 B.統(tǒng)一全國財政經濟已初步提上日程C.開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是當務之急 D.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具有必要性2.新中國成立之時,國家財政困難,投機商人趁機搶購物資囤積居奇,拒用人民幣,倒賣銀元,加劇物價上漲,黨和政府采取有力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機資本打了一場“經濟領域的‘淮海戰(zhàn)役'”一“銀元之戰(zhàn)”“米棉之戰(zhàn)”,并取得了徹底的勝利。這一勝利(

)A.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 B.打破了國際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C.建立了集中統(tǒng)一的財經管理體制 D.提高人民對中共執(zhí)政能力的信心3.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在長津湖地區(qū)對敵實施分割圍殲。他奉命堅守1071.1高地,負責切斷美軍南逃路線。在連續(xù)打退了美軍八次進攻后,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楊根思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該行為(

)A.體現了抗美援朝時期的犧牲精神 B.表現了追殲殘敵戰(zhàn)場上英勇斗志C.證明中國現代民族主義基本形成 D.反映出中國軍民團結一致的情誼4.如圖為1954年某畫家創(chuàng)作的年畫《開掉田埂,生產合作是一家》,這一作品(

)A.體現了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 B.注重表現作者的藝術想象C.反映出工業(yè)建設的巨大成就 D.表明國民經濟在逐步恢復5.1955年,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在柳州表示和平共處原則“完全適用于鞏固和發(fā)展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三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同年4月,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有16個國家參加的亞洲國家會議通過的決議聲明,“完全支持中印兩國總理宣布并得到其他國家支持的五項原則”。這說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 B.使外交政策擺脫了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C.成為亞洲各國的外交準則 D.為國家建設營造了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強調只有把當時全國非常有限的資金和資源,集中起來進行經濟建設,才能改變經濟基礎薄弱的現實,說明新中國初期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具有必要性,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時機已成熟,排除A項;統(tǒng)一全國財政經濟與“把全同5~6億人的三分錢集中起來就能干一些事”不符,排除B項;開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排除C項。2.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之時,黨和政府采取有力手段穩(wěn)定經濟,維護人民生活和社會安定,這一勝利提高人民對中共執(zhí)政能力的信心,D項正確;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排除A項;材料內容與打破了國際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無關,排除B項;材料中的勝利提高人民對中共執(zhí)政能力的信心,C項不符合材料,排除C項。3.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在連續(xù)打退了美軍八次進攻后,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楊根思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可知,楊根思及其隊伍不怕犧牲,保家衛(wèi)國,體現了抗美援朝時期的犧牲精神,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追殲殘敵,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民族主義的形成,排除C項;材料中只有軍隊的英勇作戰(zhàn),無法提現軍民團結,排除D項。4.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954年某畫家創(chuàng)作的年畫《開掉田埂,生產合作是一家》”,可知這一作品主要是體現當時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組織生產合作社,這是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體現,A項正確;年畫內容是體現了當時的現實,而不是藝術想象,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農村社會主義改造,不是工業(yè)化建設,排除C項;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是1949年-1952年,這一時期是“一化三改”時期,排除D項。5.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當時正值“一五”計劃大規(guī)模建設開展時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較多鄰近國家的積極回應,這為我國當時的經濟建設營造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D項正確;材料只述及亞洲部分國家,不可謂整個“國際社會”,排除A項;和平共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