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路行運動系統(tǒng)_第1頁
醫(yī)路行運動系統(tǒng)_第2頁
醫(yī)路行運動系統(tǒng)_第3頁
醫(yī)路行運動系統(tǒng)_第4頁
醫(yī)路行運動系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路行

2015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資格考試運動系統(tǒng)

主講:劉老師醫(yī)考路上與您一路同行第一頁,共六十四頁。第二頁,共六十四頁。

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

一、成因與分類【助理不要求】1、成因暴力:直接暴力、間接暴力骨骼疾病:骨腫瘤、骨髓炎等病理性骨折積累勞損:行軍導致第2、3跖骨及腓骨下1/3骨折第三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2、分類(1)根據皮膚、粘膜完整性分類

1)閉合性骨折:皮膚、粘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

2)開放性骨折:皮膚、粘膜斷裂,與外界相通第四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2)根據骨折程度和形態(tài)分類

1)不完全骨折:裂縫骨折、青枝骨折

2)完全骨折:橫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壓縮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離。第五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第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3)根據骨折端穩(wěn)定程度分類穩(wěn)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復位后不易再發(fā)生移位的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橫形骨折、壓縮性骨折、嵌插骨折等不穩(wěn)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復位后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第七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二、臨床表現1、全身表現(1)休克:特別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發(fā)性骨折(2)發(fā)熱:血腫吸收產生低熱,不超過38度合并感染出現高熱。第八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2、局部表現(1)一般表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2)特有體征:畸形、反?;顒印⒐遣烈艋蚬遣粮械诰彭?,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3、影像學檢查主要靠X線檢查(正,側位,包括鄰近一個關節(jié))骨盆或脊柱骨折考慮CT或MRI

第十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三、骨折并發(fā)癥

1、早期并發(fā)癥(1)休克(2)重要臟器損傷(3)重要組織損傷(4)脂肪栓塞綜合征(5)骨筋膜室綜合征第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骨筋膜室綜合征骨筋膜室是一個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所構成。

出血、肌肉腫脹→腔內壓力增高→壓迫組織→缺血、壞死包扎過緊也可引起處理

早期切開減壓前臂、小腿第十二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2、晚期并發(fā)癥(1)墜積性肺炎(2)壓瘡(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4)感染(5)損傷性骨化(6)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7)關節(jié)僵硬(8)急性骨萎縮(9)缺血性骨壞死(10)缺血性肌痙攣第十三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四、骨折愈合的分期和愈合標準1、一期愈合復位或者內固定后,骨折斷端直接連接,X線上無明顯骨痂,骨折線消失。2、大多數骨折都是二期愈合,分三個階段(1)血腫炎癥機化期6-8小時,完成時間2周(2)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3)骨板形成塑形期8-12周急加速第十四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

骨折愈合過程第十五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3、愈合標準:不痛能動,無異常活動+X線(1)不痛: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2)能動: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平舉1kg持續(xù)1分鐘,下肢能步行30步,3分鐘。(3)無異?;顒樱?)X線顯示骨折處有連續(xù)性骨痂。第十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五、影響骨折愈合因素【助理不要求】1、全身因素:年齡、健康2、局部因素(1)類型和數量(2)血液供應(3)軟組織損傷(4)軟組織嵌入(5)感染第十七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六、骨折治療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煉

第十八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

復位解剖復位

指完全恢復正常解剖學位置功能復位

未達到解剖關系的對合,但功能無明顯影響第十九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功能復位標準(常考)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糾正縮短移位:成人<1cm,兒童<2cm成角移位:與關節(jié)活動方向垂直必須糾正、與關節(jié)活動方向一致可不處理對位:長骨骨干至少1/3,干骺端至少3/4前臂雙骨折要求對位對線都好第二十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固定方法外固定和內固定:①外固定:主要用于骨折經手法復位后的患者或青枝骨折患者。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持續(xù)牽引、外固定器和外展架。②內固定:主要用于切開復位后,采用金屬內固定物將骨折段于解剖復位的位置予以固定。包括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針、加壓鋼板、自體或異體植骨片等。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七、急救處理急救的目的:救命、保護、轉運搶救休克、包扎傷口、妥善固定、迅速轉運急救中固定的目的:保護重要組織、減輕疼痛、便于轉運。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八、開放性骨折的處理處理原則:(1)處理創(chuàng)口(2)防止感染(3)將開放性變?yōu)殚]合性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四頁。第一節(jié)骨折概論清創(chuàng)1、清創(chuàng)時間:傷后6-8小時2、清創(chuàng)要點(1)切除傷口邊緣皮膚1-2mm(2)切除失去活力皮膚和組織(3)保留骨外膜(4)游離的小骨片去除,有聯系的小骨片保留大塊骨片保留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一、鎖骨骨折1、臨床表現:患肩下沉,常用健側手托住患側肘部,頭向患側偏。2、檢查:X線3、治療:(1)兒童青枝骨折及成人無移位骨折不做特殊治療,三角巾懸吊患肢3~6周。(2)有移位骨折,8字繃帶、應密切觀察有無血管、神經壓迫癥狀,3~4周后即可拆除外固定。(3)內固定:怕痛、復位后移位、合并血管神經損傷、開放性骨折、陳舊骨折、合并喙鎖韌帶損傷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三角巾懸吊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8”字繃帶固定(常用)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二、肱骨外科頸骨折1、解剖【助理不要求】:肱骨外科頸是肱骨大、小結節(jié)移行為肱骨干的交界處,是松質骨和密質骨的交界處。2、分型【助理不要求】:由于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肢體位置及病人的骨質情況等因素可分為:(1)無移位骨折;(2)外展型骨折;(3)內收型骨折;(4)粉碎型骨折。3、臨床表現與診斷:受傷后肩部疼痛、腫脹、瘀斑,肩關節(jié)活動障礙,肱骨近端壓痛、移位,應懷疑骨折的存在。肩關節(jié)X線檢查可確診。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四頁。

骨折

肱骨外科頸解剖位置:松質骨與密質骨交接處是結構應力弱點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4、治療(1)無移位:三角巾3~4周(2)外展型:手法復位,外固定(3)內收型:手法復位,外固定,如失敗則內固定(4)粉碎型骨折:

1)嚴重者年齡過大,全身狀況差,可用三角巾懸吊;

2)手法復位難以成功,可采用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

3)對青壯年嚴重粉碎骨折可采用尺骨鷹嘴骨牽引,輔以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第三十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三、肱骨干骨折1、臨床表現及診斷:(1)外傷史:有上臂外傷史,手部或肘部著地史。(2)臨床表現:上臂疼痛、腫脹、畸形、皮下瘀斑,上肢活動障礙。檢查可發(fā)現假關節(jié)活動,骨摩擦感。(3)合并傷:肱骨干中下1/3骨折易損傷橈神經。(4)X線片:可確診骨折類型及移位方向。2、并發(fā)癥【助理不要求】:合并橈神經損傷時,有垂腕、各手指掌指關節(jié)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橈側皮膚有大小不等的感覺麻木區(qū)。3、治療:(1)手法復位外固定(2)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復位失敗、有軟組織嵌入、合并神經血管損傷、陳舊性骨折、多發(fā)骨折、8~12小時內污染不重。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四頁。肱骨干骨折

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四、肱骨髁上骨折(一)分類、臨床表現、診斷及并發(fā)癥1、伸直型:兒童手著地,肘部疼痛,腫脹、肘后三角關系正常。近端向前下移位容易合并血管、神經損傷,影響肢體循環(huán),致前臂骨筋膜室綜合癥。橈神經損傷:垂腕尺神經損傷:爪形手正中神經損傷:猿形手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2.屈曲型:局部疼痛、腫脹、肘部凸起,近端向后下移位,遠端向前移位不容易合并血管神經損傷。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二)治療1、手法復位外固定2、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失敗、污染不重、合并血管神經損傷3、康復治療4-6周后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肘關節(jié)屈曲呈直角時,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3點構成等腰三角形,稱肘后三角。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第四十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五、前臂雙骨折【助理不要求】(一)臨床表現及診斷受傷后,前臂出現疼痛,腫脹、畸形及功能障礙。檢查可發(fā)現骨擦音及假關節(jié)活動,骨傳導音減弱或消失,X線拍片檢查應包括肘關節(jié)或腕關節(jié),可發(fā)現骨折的準確部位,骨折類型及移位方向,以及是否合并有橈骨頭脫位或尺骨小頭脫位。尺骨上1/3合并橈骨小頭脫位——孟氏骨折;橈骨下1/3合并尺骨小頭脫位——蓋氏骨折。(二)治療1、手法復位外固定2、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失敗、污染不重、合并血管神經損傷3、康復治療4周后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六、橈骨下端骨折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側面餐叉畸形、正面槍刺畸形。骨折遠端向橈側、背側移位。近端向掌側移位。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骨折遠端向橈側、掌側移位。近端向背側移位。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治療1、手法復位外固定2、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失敗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下列疾病中,最容易并發(fā)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是A、肩關節(jié)后脫位B、橈骨遠端骨折C、股骨干骨折D、肱骨髁上骨折E、髖關節(jié)后脫位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骨折切開復位比閉合復位的最大優(yōu)點是A、達到解剖復位B、減低感染風險C、制動時間縮短D、縮短骨折愈合時間E、減少骨折部位創(chuàng)傷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最容易合并休克的骨折是

A、肱骨骨折

B、尺骨和橈骨骨折

C、股骨骨折

D、脛骨和腓骨骨折

E、第二跖骨骨折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女,58歲,摔倒左手掌部著地,左腕部腫脹,疼痛,X線顯示橈骨遠端向掌側、橈側移位,最可能的診斷是

A.

Chance骨折

B.

Jefferson骨折

C.Smith骨折

D.

Barton骨折

E.

Colles骨折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餐叉”畸形見于

A.尺骨上端骨折

B.橈骨上端骨折

C.橈骨下端骨折

D.尺骨下端骨折

E.肱骨髁上骨折第五十頁,共六十四頁。第二節(jié)上肢骨折反科雷(CollEs)骨折(Smith骨折)的典型移位,是

A.遠側端向掌側移位

B.遠側端向尺側移位

C.遠側端向橈側移位

D.近側端向掌側移位

E.近側端旋轉移位第五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一、股骨頸骨折(一)解剖【助理不要求】頸干角:110-140°,平均127°成人股骨頭的血供:(1)股骨頭圓韌帶內小凹動脈,提供股骨頭凹部血液循環(huán);(2)股骨干滋養(yǎng)動脈升支,沿股骨頸進入股骨頭;(3)旋股內、外側動脈,是股骨頭、頸的重要營養(yǎng)動脈。①旋股內側動脈:該動脈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主要原因。②旋股外側動脈:其分支供應股骨頭小部分血循環(huán)。第五十二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二)分類【助理不要求】股骨頸骨折多數發(fā)生在中、老年人,與骨質疏松導致的骨質量下降有關。(這一點與肱骨頸骨折相同)1、按骨折線部位分類(1)股骨頭下骨折:發(fā)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機會很大。骨折線位于股骨頭下,股骨頭僅有小凹動脈很少量的供血,致使股骨頭嚴重缺血。(2)經股骨頸骨折:骨折線位于股骨頸中部,股骨頭亦有明顯供血不足,易發(fā)生股骨頭缺血壞死,或骨折不愈合。(3)股骨頸基底骨折:骨折線位于股骨頸與大、小轉子間連線處。由于有旋股內、外側動脈分支吻合成的動脈環(huán)提供血循環(huán),對骨折部血液供應的干擾較小,骨折容易愈合第五十三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第五十四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2、按X線表現分類——不怕外展怕內收。(Pauwells角越大越麻煩!)(1)內收骨折:遠端骨折線與兩側髂嵴連線的夾角(Pauwells角)大于50°,為內收骨折。由于骨折面接觸較少,容易再移位,故屬于不穩(wěn)定性骨折。Pauwells角越大,骨折端所遭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穩(wěn)定。(2)外展骨折:遠端骨折線與兩側髂嵴連線的夾角小于30°,為外展骨折。由于骨折面接觸多,不容易再移位,故屬于穩(wěn)定性骨折。但若處理不當,如過度牽引,外旋,內收,或過早負重等,也可發(fā)生移位,成為不穩(wěn)定骨折。第五十五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第五十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三)臨床表現1、中、老年人,有摔倒受傷史,傷后感髖部疼痛,下肢活動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注意:有時傷后仍能行走,并不立即出現活動障礙,但數天后,髖部疼痛加重,逐漸出現活動后疼痛更加重,甚至完全不能行走,常說明受傷時可能為穩(wěn)定骨折,以后發(fā)展為不穩(wěn)定骨折而出現功能障礙。2、腫脹、壓痛、叩擊痛3、外旋短縮畸形4、股骨頸骨折Bryant三角底邊較健側縮短股骨大轉子上線到Nelaton線之上(四)診斷根據外傷史,患肢呈45°~60°的外旋畸形,患肢縮短,Bryant三角底邊短縮,股骨大轉子頂端在Nélaton線之上。X線片可明確診斷。

第五十七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自坐骨結節(jié)至髂前上棘的連線稱為Nelaton線,正常時該線恰通過股骨大轉子尖,當髖關節(jié)脫位或股骨頸折時,大轉子尖可移位于此線上方。第五十八頁,共六十四頁。第三節(jié)下肢骨折(五)治療(一)非手術療法適應證——無明顯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穩(wěn)定性骨折,年齡過大,全身情況差,或合并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