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D 化學氣相淀積實用_第1頁
CVD 化學氣相淀積實用_第2頁
CVD 化學氣相淀積實用_第3頁
CVD 化學氣相淀積實用_第4頁
CVD 化學氣相淀積實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會計學1CVD化學氣相淀積實用2023/1/172(1)CVD成膜溫度遠低于體材料的熔點或軟點。因此減輕了襯底片的熱形變,減少了玷污,抑制了缺陷生成;設(shè)備簡單,重復性好;

(2)薄膜的成分精確可控、配比范圍大;

(3)淀積速率一般高于PVD(物理氣相淀積,如蒸發(fā)、濺射等);厚度范圍廣,由幾百埃至數(shù)毫米。且能大量生產(chǎn);

(4)淀積膜結(jié)構(gòu)完整、致密,與襯底粘附性好。CVD工藝特點:第1頁/共54頁2023/1/1736.1CVD模型6.1.1CVD的基本過程圖6.1

1.主要步驟反應劑氣體→反應室內(nèi)(主氣流區(qū))→通過邊界層到達襯底表面(擴散方式)→成為吸附原子→在襯底表面發(fā)生化學反應,淀積成薄膜。2.滿足條件在淀積溫度下,反應劑必須具備足夠高蒸汽壓。除淀積物外,反應的其他產(chǎn)物必須是揮發(fā)性的。淀積物具有足夠低的蒸汽壓。薄膜淀積所用時間盡量短。淀積溫度足夠低化學反應的氣態(tài)副產(chǎn)物不能進入薄膜中。化學反應發(fā)生在被加熱的襯底表面。第2頁/共54頁2023/1/1743.CVD的激活能來源:熱能、光能、等離子體、激光等。

6.1.2

邊界層理論

第3頁/共54頁2023/1/175邊界層1.定義:指速度受到擾動并按拋物線型變化、同時還存在反應劑濃度梯度的薄層。也稱為附面層、滯流層等。2.厚度δ(x):從速度為零的硅片表面到氣流速度為0.99Um時的區(qū)域厚度。3.形成機制:圖6.3所示定義從氣流遇到平板邊界時為坐標原點,則有

δ(x)=(μx/ρU)1/2μ-氣體的黏滯系數(shù)。ρ-氣體的密度第4頁/共54頁2023/1/176邊界層的平均厚度Re—氣體的雷諾數(shù),表示流體運動中慣性效應與黏滯效應的比。無量綱數(shù)。Re﹤2000,氣流為平流型—反應室中沿各表面附近的氣體流速足夠慢。Re﹥2000,為湍流。第5頁/共54頁2023/1/1776.1.3Grove模型CVD過程主要受兩步工藝過程控制:①氣相輸運過程;②表面化學反應過程。Grove模型認為控制薄膜淀積速率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①反應劑在邊界層的輸運過程;②反應劑在襯底表面上的化學反應過程。Grove模型Grove模型的基本原理圖6.4第6頁/共54頁2023/1/178薄膜淀積過程存在兩種極限情況:①hg﹥﹥ks,Cs趨向于Cg,淀積速率受表面化學反應速率控制。反應劑數(shù)量:主氣流輸運到硅片表面的﹥表面化學反應所需要的②hg﹤﹤ks,Cs趨于0,淀積速率受質(zhì)量輸運速率控制。反應劑數(shù)量:表面化學反應所需要的﹥主氣流輸運到硅片表面的第7頁/共54頁2023/1/179結(jié)論:圖6.51.淀積速率與下面兩個量中的一個成正比:①反應劑的濃度Cg;(沒有使用稀釋氣體時適用)②在氣相反應中反應劑的摩爾百分比Y。(使用稀釋氣體)低濃度區(qū)域,薄膜生長速率隨Cg增加而加快。2.在Cg或Y為常數(shù)時,薄膜淀積速率由hg和ks中較小的一個決定。hg﹥﹥ksG=(CTksY)/N1hg﹤﹤ksG=(CThsgY)/N1第8頁/共54頁2023/1/1710淀積速率與幾個參數(shù)的關(guān)系:1.淀積速率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圖6.6①低溫情況下,表面化學反應速率控制

ks=k0e-EA/Kt

淀積速率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隨溫度的升高而成指數(shù)增加。②高溫情況下,質(zhì)量輸運控制

hg依賴于氣相參數(shù),如氣體流速和氣體成份等。其輸運過程通過氣相擴散完成。擴散速度正比于擴散系數(shù)Dg及邊界層內(nèi)濃度梯度,Dg∝T1.5~2.0

淀積速率Dg基本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第9頁/共54頁2023/1/17112.淀積速率與氣流速率的關(guān)系如圖6.7

條件:質(zhì)量輸運速率控制

根據(jù)菲克第一定律和式6.5推導,得到氣流速率﹤1.0L/min,淀積速率與主氣流速度Um的平方根成正比?!鼩饬魉俾剩梢浴矸e速率。

氣流速率持續(xù)↑,淀積速率達到一個極大值,與氣流速率無關(guān)。

氣流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淀積速率轉(zhuǎn)受表面化學反應速率控制,且與溫度遵循指數(shù)關(guān)系。第10頁/共54頁2023/1/1712總結(jié)Grove模型是一個簡化的模型:忽略了1.反應產(chǎn)物的流速;2.溫度梯度對氣相物質(zhì)輸運的影響;

認為3.反應速度線性依賴于表面濃度。但成功預測了:薄膜淀積過程中的兩個區(qū)域(物質(zhì)輸運速率限制區(qū)域和表面反應控制限制區(qū)域),同時也提供了從淀積速率數(shù)據(jù)中對hg和ks值的有效估計。第11頁/共54頁2023/1/17136.2化學氣相淀積系統(tǒng)①氣態(tài)源或液態(tài)源②氣體輸入管道③氣體流量控制④反應室⑤基座加熱及控制系統(tǒng)⑥溫度控制及測量系統(tǒng)第12頁/共54頁2023/1/17146.2.1CVD的氣體源1.氣態(tài)源:已被取代。2.液態(tài)源:更安全(但氯化物除外)輸送方式:冒泡法,加熱液態(tài)源,液態(tài)源直接注入法冒泡法:通過控制攜帶氣體的流速和源瓶的溫度,間接達到控制進入到反應室的反應劑濃度。存在問題:較難控制反應劑的濃度;低氣壓下反應劑容易凝聚。工藝改進:直接氣化系統(tǒng),液態(tài)源直接注入法第13頁/共54頁2023/1/17156.2.2質(zhì)量流量控制系統(tǒng)—直接控制氣流流量包括質(zhì)量流量計和閥門,位于氣體源和反應室之間每分鐘1cm3的氣體流量—溫度為273K、1個標準大氣壓下,每分鐘通過體積的1cm3氣體。6.2.3CVD反應室的熱源熱壁式CVD系統(tǒng):TW=TS冷壁式CVD系統(tǒng):TW﹤TS電阻加熱法:

①利用纏繞在反應管外側(cè)的電阻絲加熱,形成熱壁系統(tǒng)。由表面反應速度控制②對放置硅片的基座進行加熱,形成冷壁系統(tǒng)。電感加熱或高能輻射燈加熱均為直接加熱硅片和基座,形成冷壁系統(tǒng)不同:電感加熱,通過射頻電源在基座上產(chǎn)生渦流,導致硅片和基座的溫度升高。高能輻射燈加熱,通過輻射射線加熱淀積室側(cè)壁。第14頁/共54頁2023/1/17166.2.4CVD系統(tǒng)的分類3化學淀積方法:1.常壓化學氣相淀積APCVD2.低壓化學氣相淀積LPCVD3.等離子化學氣相淀積PCVD第15頁/共54頁2023/1/17171.常壓化學氣相淀積—適用于介質(zhì)薄膜的淀積4第16頁/共54頁2023/1/1718特點:用于SiO2的淀積,由質(zhì)量輸運控制淀積速率,因此必須精確控制在單位時間內(nèi)到達每個硅片表面及同一表面不同位置的反應劑數(shù)量。PWS-5000:SiH4+O2=SiO2+H2O100mm:10片,125mm:8片Time:15minTemp:380~450℃6℃厚度均勻:<5%第17頁/共54頁2023/1/17192.低壓化學氣相淀積5第18頁/共54頁2023/1/1720特點:氣壓較低(133.3Pa),淀積速率受表面反應控制,要精確控制溫度(±0.5°C),保證各個硅片表面上的反應劑濃度相同。

應用情況:

多晶硅:SiH4/Ar(He)620℃

Si3N4:SiH2Cl2+NH3750~800℃

PSG:SiH4+PH3+O2450℃

BSG:B2H6+O2450℃

SiO2:SiH2Cl2+NO2910℃

氣缺現(xiàn)象:當氣體反應劑被消耗而出現(xiàn)的反應劑濃度改變的現(xiàn)象。針對只有一端輸入的反應室。

避免方法:①水平方向上逐漸提高溫度來加快反應速度;②采用分布式的氣體入口;③增加反應室中氣流速度。

缺點:相對低的淀積速率和相對高的工作溫度。第19頁/共54頁2023/1/17213.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淀積敘述其他策略列出每項的優(yōu)勢和劣勢敘述每項所需的消耗6第20頁/共54頁2023/1/1722PECVD:Plasma-enhancedCVD

–利用非熱能源的RF等離子體來激活和維持化學反應。特點:溫度低200~350℃,表面反應速率控制。通常情況下:6.665~666.5Pa,頻率50k~13.6MHz適用于布線隔離Si3N4:SiH2Cl2+NH3PSG:SiH4+PH3+O2第21頁/共54頁2023/1/17236.3CVD多晶硅特性和淀積方法

硅的三種形態(tài):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第22頁/共54頁2023/1/1724①單晶硅(SCS):晶格規(guī)則排列。加工方法:1)通過高溫熔融/再結(jié)晶生長單晶硅圓片;2)外延生長硅薄膜;3)通過全部加熱或局部加熱,使多晶硅或非晶硅再結(jié)晶。②多晶硅(Polysi):有多種晶疇。每個晶疇里,晶格規(guī)則排列。但相鄰區(qū)域晶向不同。晶界(疇壁)對于決定電導率、機械剛度和化學刻蝕特性很重要。加工方法:1)通過LPCVD生長;2)通過全部加熱或局部加熱,使多晶硅或非晶硅再結(jié)晶。③非晶硅:晶格不規(guī)則排列。加工方法:1)通過CVD生長。第23頁/共54頁2023/1/17256.3.1多晶硅薄膜的性質(zhì)1.多晶硅的物理結(jié)構(gòu)以及力學特性多晶硅薄膜—由小單晶(100nm量級)的晶粒組成,存在大量的晶粒間界。晶粒間界:具有高密度缺陷和懸掛鍵多晶硅的兩個重要特性:擴散系數(shù)--晶粒間界處》晶粒內(nèi)部雜質(zhì)分布—高溫時存在于晶粒內(nèi)的雜質(zhì),低溫發(fā)生分凝作用,使雜質(zhì)從晶粒內(nèi)部運動到晶粒間界,在高溫下又會返回到晶粒內(nèi)。第24頁/共54頁2023/1/1726半導體性質(zhì)、結(jié)構(gòu)和摻雜有關(guān)。a)同樣的摻雜濃度(一般),電阻率:多晶硅》單晶硅原因如下:①熱處理過程中,跑到晶粒間界處的摻雜原子(As和P)不能有效地貢獻自由載流子,造成晶粒內(nèi)摻雜濃度降低。②晶粒間界處大量的懸掛鍵可俘獲自由載流子:↓自由載流子的濃度并使鄰近的晶粒耗盡;引起多晶硅內(nèi)部電勢的變化。(對遷移不利)2.多晶硅的電學特性第25頁/共54頁2023/1/1727b)多晶硅電阻的變化與摻雜濃度和晶粒尺寸間的關(guān)系①同樣摻雜濃度:晶粒尺寸大,電阻率較低;②晶粒尺寸的大小和摻雜濃度相互作用,決定著每一個晶粒耗盡的的程度。高阻區(qū):晶粒尺寸很小或摻雜很低→晶粒完全耗盡。低阻區(qū):晶粒尺寸很大或摻雜很高。6.3.2化學氣相淀積多晶硅采用LPCVD工藝,在580~650°C下熱分解硅烷。淀積過程:①硅烷被吸附在襯底表面上:

SiH4(吸附)=SiH2(吸附)+H2(氣)

SiH2(吸附)=Si(固)+H2(氣)②硅烷的熱分解,中間產(chǎn)物:SiH2和

H2,

SiH4(吸附)=Si(固)+2H2(氣)第26頁/共54頁2023/1/1728第27頁/共54頁2023/1/1729三族元素,如硼,摻雜使將增加空穴,它的表面吸附有助于表面呈現(xiàn)正電性,因而將促進多晶硅的淀積。五族元素,如磷、砷的摻雜,將有助于表面的電子積累,從而減少分子的吸附,減少濃度,因而將降低多晶硅的淀積率。第28頁/共54頁2023/1/17306.3.3淀積條件對多晶硅結(jié)構(gòu)及淀積速率的影響淀積溫度、壓力、摻雜類型、濃度及隨后的熱處理過程﹤580°C非晶態(tài)薄膜﹥580°C多晶薄膜晶向優(yōu)先方向:580-600°C,<311>晶向的晶粒占主導625°C左右,<110>晶向的晶粒占主導675°C左右,<100>晶向的晶粒占主導﹥675°C,<110>晶向的晶粒占主導低溫下淀積的非晶態(tài)薄膜:900-1000°C重新晶化時,更傾向于<111>晶向結(jié)構(gòu)第29頁/共54頁2023/1/1731溫度:600℃~650℃,625℃第30頁/共54頁2023/1/1732壓力第31頁/共54頁2023/1/1733第32頁/共54頁2023/1/1734硅烷濃度600度第33頁/共54頁2023/1/1735第34頁/共54頁2023/1/17366.3.4多晶硅的摻雜技術(shù)主要有三種工藝:擴散、離子注入、原位摻雜1.多晶硅的擴散摻雜實現(xiàn)溫度:900~1000°Cn型摻雜,摻雜劑:POCl3,PH3等含磷氣體2.多晶硅的離子注入摻雜可精確控制摻入雜質(zhì)的數(shù)量。3.多晶硅的原位摻雜雜質(zhì)原子在薄膜淀積的同時被結(jié)合到薄膜中,即一步完成薄膜淀積和對薄膜的摻雜。第35頁/共54頁2023/1/1737SiO2的用途6.4CVD二氧化硅的特性和淀積方法第36頁/共54頁2023/1/1738CVDSiO2薄膜的折射系數(shù)n與熱生長的折射系數(shù)1.46的偏差作為衡量其質(zhì)量的一個指標。

n﹥

1.46:該薄膜富硅;n﹤1.46:該薄膜低密度多孔6.4.1淀積SiO2的方法:

1.低溫CVD

:<500℃溫度、壓力、反應劑濃度、摻雜及反應腔形狀都影響淀積速度1)硅烷為源A)和氧反應:(鈍化層SiO2)SiH4(氣)+O2(氣)SiO2(固)+2H2(氣)第37頁/共54頁2023/1/1739B)和N2O反應:

SiH4(氣)+2N2O(氣)SiO2(固)+2N2(氣)+

2H2(氣)C)生長磷硅玻璃PSG(APCVD)4PH3(氣)

+5O2(氣)2P2O5

(固)+6H2(氣)加入磷烷PH3,生長磷硅玻璃PSG加入乙硼烷B2H6,生長硼硅玻璃BSG摻雜P含量:5~15%(或三氯氧磷)回流P含量:2~8%鈍化膜磷含量過高:腐蝕鋁,吸附水汽磷含量過低:太硬,臺階覆蓋不好400℃第38頁/共54頁2023/1/1740(2)以正硅酸四乙脂(TEOS)為源﹤450°C

Si(OC2H5)4+O2

SiO2+副產(chǎn)物優(yōu)點:薄膜具有更好的臺階覆蓋和間隙填充特性

淀積溫度可相對降低。缺點:隨著金屬線間距的減小,可能會形成空隙。應用:形成多層布線中金屬層間的絕緣層淀積。實現(xiàn)摻雜的方法:1〉SiO2淀積源中加入TMB實現(xiàn)B的摻雜。2〉SiO2淀積源中加入TMP實現(xiàn)P的摻雜。第39頁/共54頁2023/1/17412.中溫LPCVD

:以TEOS為反應劑Si(OC2H5)4SiO2+4C2H4+2H2O注意:要加入足夠的氧。Si(OC2H5)4含有C和H,與氧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CO和H2O,降低了氧的數(shù)量??勺鳛榻^緣層和隔離層。3.TEOS/O3混合源的二氧化硅淀積臭氧O3—可提高淀積速率。應用:淀積非摻雜二氧化硅(USG)薄膜或BPSG。問題:①淀積速率依賴于薄膜淀積的表面材料;②淀積的氧化層中含有Si-OH鍵,易吸收水汽。解決辦法:SiO2層+TEOS/O3氧化層+SiO2保護層。第40頁/共54頁2023/1/17423.SiO2薄膜性質(zhì)第41頁/共54頁2023/1/17436.4.2CVDSiO2薄膜的臺階覆蓋保形覆蓋:無論襯底表面有什么樣的傾斜圖形,在所有圖形的上面都能淀積有相同厚度的薄膜。臺階覆蓋模型

到達角

λ很小:薄膜的厚度正比于到達角的取值范圍。薄膜在臺階頂部處最厚,在拐角處最薄。

λ較長:薄膜厚度隨溝槽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第42頁/共54頁2023/1/1744襯底表面CVD反應氣體分子輸運機制三種機制:入射角:與λ相關(guān)

再發(fā)射:在黏滯系數(shù)<1時出現(xiàn)的傳輸過程。

表面遷移:反應物分子在被黏附之前在表面發(fā)生的遷移。

到達角越大,黏滯系數(shù)越小,表面遷移能力越強,保形覆蓋越好。第43頁/共54頁2023/1/17456.5CVD氮化硅的特性及淀積方法1.氮化硅薄膜在集成電路中的主要應用,有三個方面:(1)用作為硅選擇氧化和等平面氧化的氧化掩膜;(2)鈍化膜;(3)電容介質(zhì)。第44頁/共54頁2023/1/17462.低壓化學氣相淀積氮化硅薄膜A、氮化硅的低壓淀積方程式:氮化硅的低壓化學氣相淀積主要通過硅烷、二氯二氫硅、四氯化硅與氨在700-8500C溫度范圍內(nèi)反應生成。主要反應式如下:3SiO2+4NH3Si3N4+12H2(式一)3SiH2Cl2+4NH3Si3N4+6HCl+6H2(式二)3SiCl4+4NH3SiN4+12HCl(式三)其中以(式三)硅烷與氨反應最為常用。第45頁/共54頁2023/1/1747B、淀積過程的主要控制參量:

低壓化學氣相淀積過程主要控制參量:壓力、溫度和溫度梯度以及反應氣體濃度和比例。常用系統(tǒng)的典型淀積條件為:溫度T=8250C;壓力:p=0.9*102Pa;反應物SiH4:NH3=1:6以氫氣作為載氣第46頁/共54頁2023/1/17483.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淀積氮化硅薄膜A、等離子淀積優(yōu)點及方程式:優(yōu)點:淀積溫度低,最常用的溫度是300-3500C。方程式: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淀積氮化硅,常由SiH4與氨在氬等離子氣氛下或SiH4在氮等離子氣氛下反應生成,其反應式如下:

SiH4+NH3→SixNyHz+3H2(式四)2SiH4+N2→2SixNyHz+3H2 (式五)B、淀積過程的控制參量:淀積薄膜的性質(zhì)與具體淀積條件密切相關(guān),例如工作頻率、功率、壓力、樣品溫度、反應氣體分壓、反應器的幾何形狀、電極空間、電極材料和抽率。第47頁/共54頁2023/1/17491第48頁/共54頁2023/1/17506.6金屬的CVD6.6.1鎢的CVD用途:①作為填充(鎢插塞)(plug)②用作局部互連材料(電阻率較低)CVDW薄膜的工藝:選擇性淀積和覆蓋性淀積CVDW廣泛用于互聯(lián)的難熔金屬的原因:a.體電阻率小;b.較高的熱穩(wěn)定性;c.較低的應力、很好的保形臺階覆蓋能力,且熱擴散系數(shù)和硅相近;d.很強的電遷移能力和抗腐蝕性能。第49頁/共54頁2023/1/17511.CVDW

的化學反應設(shè)備:冷壁低壓系統(tǒng)反應源:WF6

WCl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