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糧害蟲及防治實驗_第1頁
儲糧害蟲及防治實驗_第2頁
儲糧害蟲及防治實驗_第3頁
儲糧害蟲及防治實驗_第4頁
儲糧害蟲及防治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儲糧害蟲及防治實驗種名:玉米象體長:3.0-4.0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圓筒形,赤褐色或黑色。頭部額區(qū)延伸成喙。觸角膝狀。翅上有4個黃褐斑點,后翅發(fā)達能飛。雄蟲喙粗短,稍彎曲,雌蟲的喙較細長,向下彎曲。米象前胸背板背面中央有1條長而光滑無刻點縱區(qū)。

谷象鞘翅上無斑紋,后翅退化不能飛。種名:谷蠹體長:2-3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圓筒形,紅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澤。頭部隱于前胸背板下。前胸背板前半部有鈍齒排成同心圓狀弧。鞘翅長,上有很深的刻點行。豆象類蠶豆象豌豆象綠豆象體長4.5-5.0mm5.0mm4.0mm體型長橢圓長橢圓近卵圓形前翅斑紋末端1/3處有排成“八”字形白毛斑1列末端1/3處有排成斜直線形白毛斑1列后半部具2行橫列白斑蠶豆象豌豆象蠶豆象綠豆象蠶豆被害狀種名:咖啡豆象體長:3-4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橢圓形,暗褐色。鞘翅上有成行細而密的刻點,表面密生黃褐色細毛,并形成有規(guī)則的圓形花斑。種名:赤擬谷盜體長:3-3.7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扁平,長橢圓形,赤褐至褐色,有光澤。復眼較大,在頭部腹面兩復眼間距離等于或稍大于復眼的橫徑;觸角棒3節(jié),呈錘形。雜擬谷盜:3.1-3.8mm。紅褐色。復眼較小,在頭部腹面兩復眼間距離為復眼橫徑的3倍;觸角棒5節(jié),呈棍棒形。銹赤扁谷盜長角扁谷盜種名:銹赤扁谷盜體長:2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雌雄觸角短而細,念珠狀,長度極少超過體長的1/2。前胸背板倒梯形。鞘翅長為寬的2倍。長角扁谷盜:體長1.5mm。雄蟲觸角絲狀,較長;雌蟲粗短,念珠狀。前胸背板顯著橫形。鞘翅長為寬的1.5倍。種名:鋸谷盜體長:2.0-3.5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扁平,棕褐色。觸角11節(jié),棍棒狀,棒頭3節(jié)。前胸背板兩側(cè)各有6個鋸齒,又叫鋸胸谷盜。種名:煙草甲體長:2.5-3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寬橢圓形,赤褐色,有光澤,密被黃褐色茸毛。頭隱于前胸背板下方。觸角11節(jié),鋸齒狀。前胸背板半圓形,后緣與鞘翅基部等寬而密接。鞘翅面上沒有刻點行。種名:藥材甲體長:2.0-3.0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長橢圓形,黃褐色,稍有光澤。觸角11節(jié),末端3節(jié)扁平膨大呈葉片狀。前胸背板近似三角形,后緣略比鞘翅基部寬。鞘翅上有明顯刻點行。種名:花斑皮蠹體長:2.4-3.3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橢圓形,背面略隆起,有光澤。觸角11節(jié),棍棒狀,前胸背板黑色,鞘翅有赤褐色至暗褐赤色花斑3條。種名:鉤紋皮蠹體長:7-9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長橢圓形,密被黃褐色至灰黃色細毛,有光澤,頭部圓形,觸角11節(jié),末3節(jié)膨大,腹板側(cè)緣的前角處各有1個鉤形暗褐色毛斑。種名:白腹皮蠹體長:5.5-10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長橢圓形,表皮發(fā)亮,體密被倒伏狀黑褐色至灰色毛,觸角11節(jié),末3節(jié)明顯膨大。頭兩側(cè)有白色毛,前胸背板兩側(cè)緣與前緣密生淡白色毛。第5腹節(jié)腹板中央有1個呈“凸”字形的黑色毛斑。擬白腹皮蠹:第5腹節(jié)腹板中央有1個呈“凹”字形的黑色毛斑。種名:紅帶皮蠹體長:7-9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橢圓形,黑色,有光澤。觸角11節(jié),末3節(jié)明顯膨大。兩鞘翅基部2/5-1/2處著生赭紅色毛帶,帶間有近橢圓形黑斑3個。

小圓皮蠹(AnthrenusverbasciL.)別名:標本鰹甲蟲。

百怪皮蠹(Thylodriascontractus

)種名:日本蛛甲體長:4.5-5mm主要形態(tài)特征:細長形。頭小,為前胸背板掩蓋。觸角絲狀,11節(jié)。前胸背板中央有1對黃褐色毛塊。兩鞘翅的基部及端部各有1白色毛斑。種名:濕薪甲體長:1.2-2.4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倒卵形,背面隆起。頭部有1寬淺中縱溝。觸角11節(jié),末3節(jié)明顯膨大。前胸背板倒梯形,兩前緣角向前突出。鞘翅卵形,每鞘翅上有縱刻點紋7-8條。種名:毛蕈甲體長:2.2-3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長橢圓形,密被淡褐色至金黃色絨毛。觸角11節(jié),末端3節(jié)膨大,末節(jié)端部較尖。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前緣角平滑。種名:米扁蟲體長:1.5-2mm主要形態(tài)特征:赤褐至暗褐色,觸角11節(jié),棒頭3節(jié)。前胸背板橫長方形,前、后緣和兩側(cè)有明顯的邊脊。種名:大谷盜體長:6.5-10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體扁平,橢圓形,亮黑色。觸角棒球棒狀,11節(jié)。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前緣呈凹形,兩前緣角突出。前胸于中胸連接處呈細頸狀。每一鞘翅上有縱刻點7列。種名:二帶黑菌蟲體長:2.5-3mm主要形態(tài)特征:長卵形。觸角11節(jié),自第5節(jié)至第11節(jié)為串珠狀。鞘翅未端尖,在鞘翅的基部、中部各有一赤黃褐色橫紋。種名:倉潛體長:7-8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扁平橢圓形,黑褐色,無光澤。觸角11節(jié),從第7節(jié)開始逐漸膨大呈鋸齒狀。前胸背板兩側(cè)呈均勻弧形。鞘翅有縱紋9條。種名:倉儲閻蟲體長:3-4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寬卵形,背面隆起,密布圓形小刻點。復眼凹陷,黑褐色。觸角膝狀,末3節(jié)膨大呈錘狀,黃褐色。鞘翅寬大于長,上有明顯而均勻的刻點行7條。1.成蟲2.雄成蟲觸角

3.卵4.幼蟲5.繭6.蛹

7.麻繩被害狀種名:大理竊蠹體長:2.2-2.5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橢圓形,背部凹,栗褐色,密被細白毛。頭部球形。觸角黃色,9節(jié),棒狀。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前緣兩側(cè)向下卷。鞘翅基部與前胸背板等寬,鞘翅有10列刻點。檔案竊蠹

1.成蟲

2.成蟲觸角

3.雄成蟲第9、10腹節(jié)

4.陽莖正面觀

5.陽莖側(cè)面觀

6.第1圍陽莖節(jié)

7.卵

8.幼蟲

9.蛹種名:麥蛾體長:4-7mm,翅展8-16mm主要形態(tài)特征:翅面黃褐色,前翅柳葉狀,后翅菜刀形,緣毛等長于翅面寬度。前翅中部和近端部通常有兩個小點。雌蛾腹部較雄蛾粗。種名:印度谷螟體長:5-9mm,翅展13-18mm

主要形態(tài)特征:復眼黑色。前翅三角形,翅面近基部約2/5為黃白色,近端部約3/5為亮紅棕色。后翅灰白色。種名:紫斑谷螟(粉縞螟)體長:8-11mm,翅展17-25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前翅三角形,翅面在近內(nèi)橫線及外橫線處各有一白色波狀紋,兩橫線間為污黃色。后翅淡黑色,有白色波狀紋2條。種名:一點谷蛾體長:♀10-12mm,翅展24-30mm;♂8-9mm,翅展20-24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前翅長三角形,灰黃褐色,在中央近外緣處有一明顯的大黑斑。種名:四點谷蛾體長:3.1-4.5mm主要形態(tài)特征:淡灰褐色,前翅有4-5個大黑斑。種名:嗜卷書虱體長:1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半透明,背面淡褐色,無光澤。頭、胸部背腹面散生紅色顆粒,體背面密布微小突起。頭部均勻散生5根細小剛毛。前胸每側(cè)有肩毛1根。種名:毛衣魚體長:10mm主要形態(tài)特征:寬扁,略呈紡錘形,雌蟲大于雄蟲,密被銀灰色鱗毛。復眼小,無單眼。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胸部寬闊,較長。跗節(jié)3~4節(jié)。腹部11節(jié),末端尖細,并具有較長的1根中尾絲和1對尾須。腹部第7~9節(jié)有32對腹刺。65.毛衣魚

66.東方蜚蠊(♂、♀)

67.德國蜚蠊美洲大蠊種名:腐食酪螨體長:0.28-0.35mm主要形態(tài)特征:表皮光滑。附肢的顏色隨食物而異,在面粉中,它們是無色的;在干酪中,有明顯的顏色。1.玉米象

2.綠豆象

3.鋸谷盜

4.咖啡豆象

5.谷蠹

6.赤擬谷盜

7.豌豆象

8.長角扁谷盜9.大谷盜

10.蠶豆象

11.麥蛾

12.印度谷蛾175610911124328作業(yè)(一)1、區(qū)別下列各組害蟲成蟲的形態(tài)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