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法之板塊結構_第1頁
作文技法之板塊結構_第2頁
作文技法之板塊結構_第3頁
作文技法之板塊結構_第4頁
作文技法之板塊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文技法之板塊結構第一頁,課件共32頁

所謂板塊結構,就是將文章的主要內容切分成幾個(一般是三個)板塊,使每一板塊的內容相對集中,或用電影剪輯的手法,或用主線貫穿的手法,或用因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手法等,從而將這些板塊的內容組合為一篇完整的文章?!菊Z意闡釋】第二頁,課件共32頁一篇文章的板塊結構絕大多數(shù)的文章都可以切分為三個大的部分。有人把一篇好文章的開頭部分叫鳳頭,主體部分叫豬肚,結尾部分叫豹尾。考場作文也最好由三個大板塊組成:鳳頭、豹尾板塊均為一個100字左右的自然段落,豬肚板塊最好由2—3個小板塊構成,便于多角度選材,每個小板塊字數(shù)100——300,依表達需要而定。這就很容易結構成一篇總—分—總式的文章。這樣,既安排好了結構,又便于控制字數(shù)。1、鳳頭100字2、豬肚600字3、豹尾100字第三頁,課件共32頁板塊組合的主要形式1、橫向組合。

即截取幾個生活片斷,圍繞一個話題,突出一個中心,組合成篇。如考場作文《流行風標》以三個鏡頭《校園“寒”流風勁吹》《小燕子一夜紅寰宇》《“老鼠愛大米”全新登場》結構成篇,層次分明,簡潔明快。第四頁,課件共32頁板塊組合的主要形式2、縱向組合。即將幾個板塊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結構成篇。如《史記》中人物名篇《廉頗藺相如列傳》按時間順序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歡”三個故事,三個板塊看似獨立,又都有內在聯(lián)系,結構嚴謹,人物鮮活。第五頁,課件共32頁板塊組合的常見標志

1、小標題若作文時間充足,又具有較強的擬題能力,每個板塊前加上精致的標題,可以收到畫龍點睛,醒人耳目,活潑新鮮的效果。擬小標題也很靈活,只要提挈板塊,緊扣話題,照應標題,人、事、景、物、時間、地點歌詞、詩句、書名、廣告詞等均可用作小標題。如考場作文《獨上高樓》分別以《李白》《蘇東坡》《辛棄疾》為小標題,以飽含激情的筆觸表達對三位古代作家的敬仰第六頁,課件共32頁板塊組合的常見標志

2、序數(shù)若來不及巧構小標題或不善于擬標題,也不妨直接用序數(shù)“一、二、三……”代替。3、首括句考場作文《芳香永存》主體部分設置了三個首括句:“媽,你走后我變乖了。”“媽,您走后我更關心妹妹了?!薄皨?,您走后我就把頭發(fā)留長了?!蓖ㄟ^對日常生活中三個片段的描述,突出了小作者在母親去世后的成長變化,催人淚下。第七頁,課件共32頁板塊組合的常見標志

4、首句反復如考場作文《留給明天》主體部分三次以“把微笑留給明天”領起,分別從“以微笑來直面人生”、“用微笑來營造和睦”、“用微笑來經營成功”三方面闡述了將微笑留給明天的意義。5、過渡句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敘述了松骨峰戰(zhàn)斗.、馬玉祥救朝鮮兒童、坑道對話三個故事,從三個側面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崇高品質,三個跳躍式板塊就依靠“我們的戰(zhàn)士對敵人這樣狠而對朝鮮人民卻是那樣地愛,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感情?!边@樣飽含深情的過渡句承上啟下,結構一體。第八頁,課件共32頁1.板塊標題要圍繞中心,體現(xiàn)行文思路。板塊標題是文中每個小部分的題目,所以在擬標題時應該抓住這一部分的重點、要點,每個標題都要圍繞中心,把中心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就會給閱卷老師一種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好印象,使他一看就知道行文思路。如,作文《打造藍天》分列了三個小標題把文章劃分為三個板塊,“起風了”、“下雨了”、“天晴了”,行文思路清晰可見。方法注意(一)第九頁,課件共32頁2.板塊標題要符合邏輯,體現(xiàn)內在聯(lián)系。文章是由幾個板塊組合而成的,幾個板塊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聯(lián)系,看似相互分離卻又是一個整體。標題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常見的有并列關系、遞進關系等等。如,作文《加油,為自己》作者就分列了三個板塊標題,“蟲·開端、蝶·羽化、繭·過程”,這樣圍繞中心,層層遞進。方法注意(二)第十頁,課件共32頁再如:作文《在知恥中奮起》,作者就用了三個人的名字“勾踐、司馬遷、阿拉法特、”來形成---并列式結構。再如作文《沉默的父愛》作者就用了4個小標題“6歲、16歲、昨天、今天”時間上層層推進,形成---遞進式結構?!痉椒ㄗ⒁狻康谑豁?,課件共32頁

3.板塊標題可格式一致,這樣更工整美觀。板塊標題的結構可大致相同,字數(shù)相等,一般一篇文章有三到五個小標題,這樣一來,幾個小標題就會給人一種工整的美感。比如《我的寫景作文》就用了4個小標題“春——紅豆生南國、夏——春來發(fā)幾枝、秋——愿君多采擷、冬——此物最相思?!边@樣就把文章劃分為結構工整的四個板塊,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的喜愛之情。方法注意(三)第十二頁,課件共32頁4、板塊標題,要注意語意簡潔、意思明確。一般為三個。板塊少了,這樣的板塊就沒有意義,不如不有;板塊太多了,讓人感覺紛亂、繁雜。方法注意(四)第十三頁,課件共32頁題目加油為自己成才之路,猶如春蠶食翠吐素,破繭化蝶。為了成才成功,請為自己加油。

——題注

蟲·開端陽春三月,草木萌發(fā),無數(shù)小蠶破殼而出——新生命開始了,雖然僅是一條條丑陋不堪的小毛毛蟲而已。

初一,剛踏進求學的第二個驛站,稚氣未脫的我,就要接受人生新的挑戰(zhàn):軍訓。既然是軍訓,就少不了立正稍息,跑步操練。烈日炎炎,汗流如注,不能擦拭;挺胸收腹,目視前方,不能旁鶩。面對教官冷峻的面孔,耳聽教官一次次的呵斥,我曾想放棄——找一個隨便什么理由,請假回家,軍訓完畢再返校。但是,當我看到大多數(shù)同學都堅持著,當我把躲避軍訓與戰(zhàn)士臨陣脫逃掛鉤的時候,我終于沒有放棄?!凹佑?,為自己?!毙撵`的吶喊使我最終走向了成功。美文賞析:第十四頁,課件共32頁

繭·過程

毛毛蟲啃著桑葉,不斷充實,一天天長大,到了吐絲結繭的時刻。

初二,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迎來了校運動會。運動場上,哨聲疊起,龍翔鳳舞。我選擇的是跳高。望著漸升漸高的標桿,我躍躍欲試。初跳,我撞落了標桿;再跳,標桿撞落了我。同學們“加油”的聲音洶涌澎湃,撞擊著我的耳鼓膜。不,是心靈。我吐口唾沫在手心,加油,鼓勁,一躍而過。我為初二結出的厚實蠶繭欣慰。第十五頁,課件共32頁

蝶·羽化蝶破繭而出,開始飛翔。

初三,人生的下一個驛站已經遙遙在望。臨近中考,面對一座座文山一個個題海,我為自己加油:“水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比缃?,我身在考場,心在藍天,堅信我會贏——因為“我能行”是我不變的誓言。請記住,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一定要為自己加油。第十六頁,課件共32頁簡評

這篇文章,把人們的成功之路,和春蠶食翠吐素,破繭化蝶的過程進行對比,把全文劃分為3個遞進式的板塊,并用3個小標題結構全文,3個小標題配合三個時間詞“初一、初二、初三”,讓人一看,文章結構清晰,文思嚴密。第十七頁,課件共32頁沉默的父愛

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么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于,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第十八頁,課件共32頁16歲

禮堂里,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擁著走上了獎臺。又一次高舉獎杯,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著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人群中,唯獨沒有他,臺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仿佛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著。還是那么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著的獎杯,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后臺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第十九頁,課件共32頁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發(fā)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于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溫暖,一步、兩步、三步……

第二十頁,課件共32頁今天

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著沉默的父愛,心中充滿感激與驕傲。

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柔和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罷了。

沉默的父愛―――我很感激它。

第二十一頁,課件共32頁總結此文這篇文章中,作者把文章結構分為4個板塊,同樣用了4個小標題,“6歲——16歲——昨天——今天”從時間上步步推移,脈絡分明,并配合4個地點詞“操場上、禮堂里、校門口、考場上”相印成趣,展現(xiàn)了一個沉默的父親,以沉默的方式來表達了他對自己孩子的偉大的愛。第二十二頁,課件共32頁牛刀初試請同學們拿出紙筆,我們來試試把下面的題目劃分板塊,并且擬上合適的小標題。1、《我的校園生活》、

《老師,讓我小憩一會兒吧》

“緊張的晨操”、“嚴肅的課堂”、“安靜的午睡”、“零點的燭光”,通過清晨、上午、中午、晚上四個特定時間寫出緊張、有序而充實的學校生活。

“星期一,心驚膽寒”、“星期二,搏它一搏”、“星期三,哀怨聲聲”、“星期四,冬季里短暫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星期六,苦戰(zhàn)題?!薄ⅰ靶瞧谌?,再向虎山行”。通過對一周生活的描寫,將單調復雜、緊張苦悶的學生生活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

第二十三頁,課件共32頁2、《四季之美》、《尋找幸福的足跡》“蓬勃之春”“艷麗之夏”、“金色之秋”、“純潔之冬”抓住四季的特點加以描繪。鏡頭(一)爺爺?shù)男腋gR頭(二)媽媽的幸福鏡頭(三)表妹的幸福第二十四頁,課件共32頁打造藍天起風了

春天還沒有過去,不知怎么了,天氣忽地變冷了,風趕走了太陽,吹散了花香,吹謝了百花,又回到冬天了嗎?

風肆虐地狂刮?!澳阕鲥e了事,為什么不去道歉?”“我沒有錯,你不要亂講!”“你錯了……”“我沒有……”風吹亂了我的頭發(fā)……第二十五頁,課件共32頁下雨了咋夜難眠!冰涼而碩大的雨滴砸在馬路上、玻璃上、房頂上,升起一陣雨霧,“吧嗒吧嗒”作響,透骨的寒氣在雨中游蕩,侵襲著慌忙奔走的人們。那天我和他爭得面紅耳赤,最后不歡而散,各自回到寢室。不知道現(xiàn)在他怎么樣了,碰上這樣的天氣,瘦弱的他會不會感冒?有沒有人陪他去醫(yī)務室?他總喜歡在病中逞能,不知道這次怎么樣?想著以前的形影不離、不分彼此,吃飯,兩只碗總是并排在一起,現(xiàn)在已經兩頓飯不在一起吃了,搞得我自己吃的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想著以前在一起嬉鬧,從沒有紅過臉,而這次卻成了這種局面,可是明明是他做錯了事?。“?,我應該對他耐心點,為什么非要吵呢?悔意慢慢的沉重起來,我真害怕看到友誼的破裂后,狼狽的我們再次相遇的情景……第二十六頁,課件共32頁天晴了雨停了,云慢慢散開,太陽撒下一片溫暖,整個世界又都恢復了生機,樹葉花蕾上的雨水在晶瑩發(fā)光,風變得柔和了,空氣是那么清新。這才是春天!我揉著紅紅的眼睛,去了他班找他,他不在,病了?我便急忙跑去醫(yī)務室,卻和他撞了個滿懷,他兩手拎著一些禮物,呆在那里。我們的臉都紅了,我握住了他的手,對他微笑,“我不該和你吵?!蔽艺f?!安?,是我的錯?!彼残α恕KK于承認自己錯了,讓我陪他去道歉,我轉過身,按住表,要留住這最快樂的時刻,我悄悄試去眼淚。此時的陽光多么溫暖!友善,一個多么普通的詞,卻能撥開烏云,打造藍天!第二十七頁,課件共32頁總結此文本文分列了三個小標題把文章劃分為三個板塊,“起風了”、“下雨了”、“天晴了”,行文思路清晰可見。第二十八頁,課件共32頁那令我感動的目光

陽光掠過時間的長河,在記憶的貝殼上刻下道道印痕;波浪翻滾沖刷,真金慢慢沉下,陽光在長河里最終映照出一道道令人感動的目光。

第二十九頁,課件共32頁專注的目光

“劉翔……劉翔……”賽場上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站在起跑線上的劉翔似乎并沒有聽到,他邊凝神邊做著準備工作。一位政府要員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說了些什么,劉翔竟毫無反應,更沒有抬頭看別人一眼。見此,電視機前的我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難道劉翔今天的狀態(tài)不好?”發(fā)令槍響了,劉翔似離弦的箭一般沖出去,奮力跨越一道道欄桿,眼神似鷹一般專注。最終,“12秒88”,劉翔打破了世界紀錄!賽后,記者采訪了劉翔:“你跨欄時知不知道有人就快要趕超上你了?”劉翔微笑:“比賽時,我只看到終點?!辨i定目標,專注于此,只有全神貫注,才能擊敗敵人。飛人劉翔的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