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黃鶴樓》課件(24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3課《黃鶴樓》課件(24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3課《黃鶴樓》課件(24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3課《黃鶴樓》課件(24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3課《黃鶴樓》課件(24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鶴樓作者:崔顥知識鏈接——黃鶴樓黃鶴樓中國歷史上三大名樓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毀,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于長江之濱。據史料記載,黃鶴樓始建于三國,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挺拔獨秀,輝煌瑰麗,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留下不少千古佳作。學習目標1.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準確流暢地背誦詩歌。(重點)2.體會詩歌傳達出的詩人吊古傷今、懷念故鄉(xiāng)之情。(重難點)

崔顥,汴州(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少年為詩,意浮艷,多陷輕薄;后來的邊塞生活使他詩風大變,風骨凜然,雄渾奔放。其中最讓人稱道的詩作就是《黃鶴樓》,據說李白曾為之擱筆,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走近作者

黃鶴樓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詩人登臨此樓,萌生一種吊古傷今、人去樓空的寂寞之感,蓄積在胸中的詩情便噴涌而出,面對無限的時空唱出了一曲渾然天成的浩歌。這首詩也是黃鶴樓題詩的絕唱。創(chuàng)作背景自主學習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節(jié)奏。2.結合課下注釋,翻譯詩句,并賞析詩句意境和感情。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崔顥

首聯(lián):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賞析:從眼前的黃鶴樓闡發(fā)聯(lián)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黃鶴過此,如今人去樓空,令人惆悵。借傳說落筆,感嘆物是人非,為黃鶴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苦悶。

仙人已經乘著黃鶴離去,只徒然留下一棟黃鶴樓在此地。

仙人乘鶴一去不復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頷聯(lián):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賞析: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樣能騎上黃鶴,騰云駕霧,即刻回故鄉(xiāng)。承上聯(lián)進一步寫歲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襯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在黃鶴樓上放眼望去,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對岸漢陽鎮(zhèn)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鸚鵡洲綠油油的草兒長得極其茂盛。頸聯(lián):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賞析:描繪了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看到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眼前的風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覺得“人是家鄉(xiāng)好,月是故鄉(xiāng)明?!弊约杭亦l(xiāng)此時比這更美,為下文的抒情做了鋪墊。

太陽快下山了,在黃鶴樓上哪里能望到故鄉(xiāng)?只覺得眼前的漢水滾滾,煙波浩渺,使人更生思鄉(xiāng)之愁。尾聯(lián):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賞析:本句借景抒情,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愁思,抒發(fā)漂泊思鄉(xiāng)之情。合作探究2.哪兩句是寫作者登上黃鶴樓所看到的景致?這兩句詩描寫的景致有什么作用?1.“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和作用有何不同。3.本詩最能概括詩人感情的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lián)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4.《黃鶴樓》一詩是怎樣將神話傳說與眼前景物融為一體的?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1.“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和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個“空”是“只有”的意思,表明昔人已經離去,只剩下黃鶴樓和詩人自己,重在寫景。

第二個“空”有空蕩蕩的意思,表達了一種蒼茫之感及漂泊異鄉(xiāng)的惆悵。2.哪兩句是寫作者登上黃鶴樓所看到的景致?這兩句詩描寫的景致有什么作用?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以繁茂之景反襯凄清之情,以樂景襯哀情,更加烘托出詩人的孤寂之情。3.本詩最能概括詩人感情的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lián)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

尾聯(lián)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4.《黃鶴樓》一詩是怎樣將神話傳說與眼前景物融為一體的?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詩歌前兩聯(lián),均是先寫神話傳說,再寫眼前景物,虛中有實,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預料的感慨;以神話傳說起筆,則增添了黃鶴樓的神異色彩,大大豐富了詩歌的內容。首聯(lián)從神話傳說落筆,起筆高遠,回到現(xiàn)實情境,又感慨歲月不再。頷聯(lián)先寫黃鶴杳然不見,在遠望天際,尋覓黃鶴蹤影之時,順勢轉換為對天際白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