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_第1頁
課件: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_第2頁
課件: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_第3頁
課件: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_第4頁
課件: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進行談判中國外交成就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2000年江澤民主席出席聯(lián)合國千年首腦會議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上圖片的內容都反映了國家的外交活動,請同學們思考:我國為什么會取得如此輝煌的外交成就?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科技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提高。1、外交政策的含義: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探究:為什么各國甚至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外交政策是不同的呢?它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呢?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實行了正確的外交政策。1867年,中國清朝政府派了一使臣出使美國、英國和俄國等歐美國家。這個使臣是誰呢?說起來著實令人可笑又可恨,他不是清政府的官員,而是美國人——蒲安臣。他去美國后,經同美國國務卿西華德一番策劃,代表清政府同美國政府簽訂了所謂的《中美續(xù)增條約》,規(guī)定中美兩國公民往來居住,悉聽尊便,不得阻禁。它使美國政府用合法的手段來掩蓋美國掠奪販賣華工的丑惡本質。這是中國外交史上極為恥辱的事件。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國百年來屈從于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我們決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結論: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回憶舊中國的外交:

材料一2004年5月11日,我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中方對美國國會通過所謂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議案表示強烈不滿,并就此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材料二2004年7月30日晚,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與美國總統(tǒng)布什通電話,胡錦濤強調,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我們絕不會容忍“臺灣獨立”,絕不允許任何人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胡錦濤重申了反對美國售臺先進武器的立場,中美雙方都應反對“臺獨”,堅決制止“臺獨”分裂勢力的冒險活動。討論:材料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⑴世界衛(wèi)生組織是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⑵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擁有獨立主權;⑶美國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實質是對我國主權的侵犯;⑷我國反對美國支持臺灣加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捍衛(wèi)了我國的獨立和主權,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分析:⑴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fā)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我們絕不會容忍“臺灣獨立”,絕不允許任何人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反對美國售臺先進武器的立場,體現了這一點。⑵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材料中反對任何人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體現了堅決捍衛(wèi)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分析:2005年9月15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lián)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發(fā)表的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首次提出了構建“和諧世界”的倡議。他提出四點意見:第一,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第二,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第三,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第四,堅持積極穩(wěn)妥方針,推進聯(lián)合國改革。討論:材料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哪個基本點呢?2003年10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第11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曼谷舉行。胡錦濤主席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要堅持相互尊重,增加互信,求同存異,以對話和協(xié)商的方式解習存在的問題,共同維護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我們應加強合作、標本兼治,堅決反對恐怖主義,為共同發(fā)展繁榮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環(huán)境。討論:上述講話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什么基本點?

吳邦國對貝納基議長一直關注并積極推動中希友好關系的發(fā)展表示贊賞。他說,中希建交34年來,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兩國政治關系不斷加強,經貿合作持續(xù)發(fā)展,人文交流日益活躍,中希關系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今年1月,卡拉曼利斯總理成功訪華,與胡錦濤主席等中國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坦誠友好會晤,雙方宣布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中方感謝希臘在臺灣、人權等問題上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贊賞希臘為推動中歐關系發(fā)展所做的努力。5月23日,正在希臘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議會大廈與希臘議長貝納基舉行會談。

討論:材料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哪個基本點?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我國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所作的貢獻1、我國外交政策的發(fā)展歷程開端:“另取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重大事件:活躍時期:點擊鏈接點擊鏈接

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lián)。圖為抵達莫斯科車站時的情景。這是新中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出訪。老相冊一1950年2月,中國和蘇聯(lián)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是新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條約。1954年,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旨在和平解決朝鮮問題與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首次作為五大國之一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圖為周總理一行步入會場。返回老相冊二1955年6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訪華,毛澤東主席到機場迎接。中國是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并與之建交的國家。1963年12月3日至1964年2月26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兼外長先后訪問了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今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加納、馬里、幾內亞、蘇丹、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等十個非洲國家和緬甸、巴基斯坦,后又和宋慶齡副主席一起訪問了錫蘭(今斯里蘭卡)。這次亞非十三國之行,是中國同亞非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的重要里程碑。

1955年10月,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會見日本恢復日中、日蘇邦交國民會議會長久原房之助。

1962年11月,在北京共同簽署中日長期綜合貿易備忘錄。該備忘錄在中日關系上是一個重要突破。1965年8月,中國領導人彭真、郭沫若和中日青年聯(lián)歡。老相冊三老相冊四1964年1月,中國與法國建交,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強烈反響。圖為當年6月中國首任駐法大使黃鎮(zhèn)向戴高樂總統(tǒng)遞交國書后合影。1971年4月,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會見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領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老相冊五1978年12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發(fā)表建交公報,宣布雙方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并建交外交關系。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屆聯(lián)合國大會討論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二十三國的提案,并通過了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返回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

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2、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說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本課小結:國家性質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家利益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輝煌的外交成就決定決定隨堂練習:1、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的外交政策,是由A.我國的國體決定的B.我國的政體決定的C.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D.我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C)2、中國已核準《<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我國政府核準《京都議定書》體現了A.促進世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出發(fā)點B.我國發(fā)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行使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對外職能C.我國的決定符合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D.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競爭(B)3.(不定項)中國所奉行的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損害鄰國的利益。這表明()A、我國與鄰國的國家利益總是一致的B、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我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練練看BCD(04年全國文綜浙江卷)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歷來屬于中國。鑒于南海周邊國家對該領域提出不同領土要求,中國政府在不放棄主權的前提下,從尊重現實出發(fā),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解決原則。03年11月11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