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_第1頁
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_第2頁
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_第3頁
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_第4頁
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39試說泰山別稱“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說戲曲之讀誤杜貴晨內(nèi)容提要我國唐宋金元明諸代,由于泰山崇拜等原因,一定范圍內(nèi)與程度上有泰山別稱“太行”或“太行山”之俗。其影響在官書與正統(tǒng)詩文中較少,通俗文學(xué)中時見。其始偶見于唐人小說《浮梁張令》,后在宋元人關(guān)于黃巢故事的《殘?zhí)莆宕费萘x傳》、《雁門關(guān)存孝打虎雜劇》與關(guān)于宋江故事的《宋江三十六贊》、《宣和遺事》等小說戲劇中較多出現(xiàn),明中葉后個別小說與寶卷中尚不絕如縷。這些作品中的“太行”、“太行山”等不是太行山,而是東岳泰山。以往學(xué)者以“太行山梁山泊”之“太行山”為太行山,實屬讀誤。其所謂“太行好漢”的“山林故事”與《水滸傳》“太行山系統(tǒng)本”之推想,也基本上是錯誤的。關(guān)鍵詞泰山太行山《水滸傳》泰山之稱始見于《詩經(jīng)·魯頌》,同時及其以后,又多別稱?!渡袝吩弧搬贰?《禹貢》)、“岱宗”(《舜典》),《周禮》稱“岱山”(《職方》),《爾雅》稱“東岳”(《釋山》)、“岱岳”(《釋地》),《漢書·地理志》:“海、岱惟青州?!鳖亷煿抛⒃唬骸搬罚刺揭??!惫视址Q“太山”等等。各有所據(jù),為學(xué)者所熟知。但自唐代至明末千余年中,由于種種原因,泰山又別稱“太行”或“太行山”等,雖然流行未廣,影響不大,但時有見于各類雜著與小說戲曲等文本,至今似不為人指出,造成百余年來對相關(guān)作品的閱讀上的錯誤,應(yīng)予辨證與澄清。一、泰山別稱“太行山”眾所周知,我國泰山與太行山隔華北平原千里相望,絕無聯(lián)屬。但太行山縱貫?zāi)媳?,古人號為“天下之脊”[1],進而與黃河一起成為我國北方分區(qū)的兩大界標。以太行山為界,北方自古及今都有“山左”、“山右”與“山東”、“山西”之稱。而從來界劃,泰山都在山東,距太行山遠甚;又無論如何界劃,泰山卻又在太行山的界標系內(nèi)。所以,古人言地理者,《上黨記》仍有曰:“太行坂東頭,即泰山也?!盵2]“太行坂”即著名的太行坂道:一壺關(guān)、二陽曲、三晉城,均東西向。按今天的理解,此言應(yīng)是說自太行坂出山東向,就可以到達東岳泰山,絕無說泰山與太行山相連或為后者之余脈的意思。但這句話畢竟把相隔千里的兩座名山并在一起說了。是否因此導(dǎo)致后世詩歌有“太山”、“太行”似相混淆的做法[3],還很難斷定。但在小說中,自唐代即有徑稱“太山”為“太行”者,如《浮梁張令》寫卸任貪官張令遇巧勾魂吏云:乃勤懇問姓氏,對曰:“某非人也,蓋直送關(guān)中死籍之吏耳。”令驚問其由。曰:“太山召人魂,將死之籍付諸岳,俾某部送耳。”令曰:“可得一觀呼?”曰:“便窺亦無患。”于是解革囊,出一軸,其首云:“太行主者牒金天府?!逼涞诙性疲骸柏澵敽脷ⅲ娎x人,前浮梁縣令張某?!奔磸埦?。[4]“太山召人魂”本晉張華《博物志》卷一:“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孫也。主召人魂魄?!笨芍渲谐蛛汗硎乖弧疤秸偃嘶辍敝疤健?,確指泰山。而牒之首云“太行主者牒金天府”之“金天府”,指西岳華山神金天王府第[3],而“太行主者”無疑即“太山”主者。由此可知,本篇所稱“太行”即“太山”,為東岳泰山之別稱?!陡×簭埩睢烦觥蹲氘愑洝罚评蠲底?。此篇別稱泰山為“太行”,雖無旁證,但也不會是李玫個人杜撰,而應(yīng)有先例可循,或與詩歌中“太山”與“太行”混淆之例為同一傳統(tǒng),也未可知。但無論如何,由此可知唐宋有以“太行”即“太行山”為“太山”即泰山之別稱者,是一個事實。但從唐代文獻中除此以外別無考見看,當時此稱行之未廣,知者不多。遂使后世學(xué)人,或為了從眾,或由于少見多怪等原因,易“太行”為“太山”,以致有關(guān)作品版本出現(xiàn)作“太行”或“太山”的異文現(xiàn)象,也是一個事實。由此兩方面事實的啟發(fā)可知,唐宋及其以后文獻中以“太行”為“太山”即泰山之別稱的現(xiàn)象固然不會是大量的,但也不應(yīng)僅此一二例,當仍有待揭蔽者。元人文獻中以泰山為“太行山”須揭示才見者,如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卷二二載元世祖與人問答云:帝問相士山水。士奏云:“善惡由山水所主?!钡蹎枺骸疤猩饺绾??”相士奏云:“出奸盜。”帝云:“何以夫子在彼生?”帝召僧圓證問云:“此人山水說得是么?”證回奏云:“善政治天下,天下人皆善。山水之說,臣僧未曉。”帝大悅。[4]以上引文中“夫子”無疑指孔子。孔子為泰山之陽魯都曲阜人。《詩經(jīng)·魯頌》云:“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朱熹注:“賦也。泰山,魯之望也?!惫省墩摵狻贩Q引:“傳書或言:顏淵與孔子俱上魯太山。”[7]而明查志隆《岱巔修建孔廟議》云:“圣哲中之有孔子,猶山阜中之有泰岳也。豈惟誕育降自岳神,乃其里居尤為密邇?!盵6]這就是說,孔子誕生是“(東)岳神”降瑞人間,并且使之“里居”也離泰山不遠。從上引帝問“何以夫子在彼生”可知,帝問“太行山如何”之“太行山”,和相士答以“多奸盜”之“太行山”所指為一山,但肯定不會是晉、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而應(yīng)當是指與孔子“里居尤為密邇”之泰山,只是用了它的別稱“太行山”而已。明代泰山別稱“太行山”見于佚名《清源妙道顯圣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以下簡稱《二郎寶卷》)。《二郎寶卷》上、下卷,卷末各署“大明嘉靖歲次壬戍(戌)三十四年九月朔旦吉日敬造”[7]。卷中敘確州楊天佑與云花夫妻本是天上金童玉女,生子二郎后雙雙參禪,《圣水浸潤品第五》云:參禪不受明人點,都作朦朧走心猿。猿猴頓斷無情鎖,見害當來主人公。念佛若不拴意馬,走了心猿鬧天宮。行者碓州來赴會,壓了云花在山中。斗牛宮里西王母,來取二郎上天宮。二郎到了天宮景,蟠桃會上看群仙。走了行者見元人,壓在太山根。行者回到花果山中,今朝壓住幾時翻身?母子相會,還行整五春。[10]如上引文中“元人”即“主人公”是二郎的母親云花,而正如卷中別處所敘,“心猿就是孫悟空”[11]。引文說孫悟空把云花“壓在太山根”之后,就回花果山去了。而接下敘二郎劈山救母,又把孫悟空壓在了“太山”之下:移山倒海拿行者,翻江攪海捉悟空……撒下天羅合地網(wǎng)……拿住孫行者,壓在太山根??俒縱]然神通大,還得老唐僧。[12]又曰:“因為二郎來救母,太山壓住孫悟空?!盵13]直到唐僧取經(jīng)路過,悟空求救,“唐僧一見忙念咒,太山崩裂在兩邊”[14],悟空才從太山底下出來??傊@個二郎救母與孫悟空斗法的故事,始終圍繞“太山”和以“太山”為背景。還值得注意的是《二郎寶卷》中寫泰山除多作“太山”之外,還一稱“崑山”[15],又稱“太行山”。后者出西王母教告二郎:“開言叫二郎,你娘壓在太行山。子母若得重相見,山要不崩難見娘。”[16]從卷二中稱泰山多作“太山”而偶作“崑山”看,這里的“太行山”應(yīng)即“太山”,是說唱中隨緣發(fā)生之泰山的別稱。但這偶然一見是否造卷人“字演差錯多”[17]的一例呢?這個疑問從《二郎寶卷》稍后成書的《靈應(yīng)泰山娘娘寶卷》(以下簡稱《泰山寶卷》)和應(yīng)是明末清初人西周生所作的《醒世姻緣傳》中似可以得到解釋?!短┥綄毦怼肥且徊啃麚P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靈應(yīng)的說唱本子。車錫倫先生在其即將出版的《中國寶卷研究》中專節(jié)介紹此卷說:“這部寶卷是明萬歷末年黃天教教徒悟空所編。卷中泰山女神被稱作‘圣母娘娘’或‘泰山娘娘’,它反復(fù)說唱泰山娘娘的神威和靈應(yīng),卻沒有統(tǒng)一的故事?!盵18]因為“反復(fù)說唱泰山娘娘”之故,卷中“泰山”之稱名絡(luò)繹不絕。卻與《二郎寶卷》不同,此卷中“泰山”除直寫之外,均不作“太山”,而多作“泰行山”。如“泰山娘娘,道號天仙,鎮(zhèn)守泰行山……眼觀十萬里,獨鎮(zhèn)泰行山”[19];“娘娘接旨仔細觀,敕封永鎮(zhèn)泰行山”[20];“泰行山,天仙母,神通廣大”[21];“處心發(fā)的正,感動泰行山”[22];“施財虔心有感應(yīng),虔心感動泰行山”[23];“造卷的福無邊,感動了泰行山頂上娘娘可憐見”[24]等。凡此七例,足證《泰山寶卷》中泰山又稱“泰行山”,決非筆誤。這種情況又必然是在與受眾約定俗成時才可以發(fā)生,所以也不會是寫卷人隨意杜撰,而應(yīng)該是明萬歷前后至少在寶卷之類民間說唱文學(xué)中較為通行的做法。由此上溯,可知明嘉靖年間《二郎寶卷》的泰山一作“太行山”也非寫卷人之誤,而是與此“泰行山”一致是泰山的別稱,乃民間說唱隨緣改稱的產(chǎn)物。《二郎寶卷》中“太山”即泰山別稱“太行山”,還可以從《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寫青梅說自己“真如孫行者壓在太行山底下一般”[25]的話中得到證明。雖然“孫行者壓在太行山底下”與上引《二郎寶卷》中說“你娘壓在太行山”和“太山壓住孫悟空”不一,但是參以卷中既稱悟空把二郎的母親云花“壓在太山根”,卻在西王母口中是“你娘壓在太行山”,便可以知道《醒世姻緣傳》所引“孫行者壓在太行山底下”,其實也就是壓在了“太山”即泰山底下,而《醒世姻緣傳》的引述很可能是從《二郎寶卷》之類唱本來的;只是那個唱本“拿住孫行者”以下,不作“壓在太山根”,而是作“壓在太行山”,并衍為《醒世姻緣傳》中的比喻罷了。由此可知,明朝中晚期流行的如寶卷一類說唱本子中“太山”即泰山與“太行山”時或混用的現(xiàn)象確曾存在,并且已經(jīng)影響到如《醒世姻緣傳》之類文人創(chuàng)作的小說,使“太行山”在文人所撰寫的通俗小說中,有時是泰山的一個別稱,乃隱指泰山。二、泰山別稱“太行山”的原因唐宋金元明諸代泰山別稱“太行”或“太行山”可能的原因,除上所論及“太行坂東頭,即泰山也”等等之外,還有以下兩點值得注意:首先,太行山之“太行”很早就被訓(xùn)讀為“泰行”,從而太行山時或稱“泰行山”,易致與“泰山”之稱混淆。按楊伯峻先生撰《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太形、王屋二山”句下集釋云:“(注)形當作行……○王重民曰:《御覽》四十引‘形’作‘行’,當為引者所改?!稹夺屛摹贰巍鳌笮巍?,云:‘音泰行?!盵26]《御覽》即《太平御覽》為宋籍;《釋文》為唐殷敬順纂,宋陳景元補,亦唐宋間成書。因此可知唐宋間即已以“太形”為“太行山”之“太行”并訓(xùn)讀為“泰行”。這顯然有可能導(dǎo)致社會與文學(xué)中“太行山”被稱為“泰行山”,乃至因此有笑話出來。宋李之彥《東谷所見·太行山》載:有一主一仆久行役,忽登一山,遇豐碑大書“太行山”三字。主欣然曰:“今日得見太行山。”仆隨后揶揄官人不識字:“只是‘太行(如字)’山,安得太行山?!敝鬟持?,仆笑不已。主有怒色。仆反謂官人:“試問此間土人,若是太行山,某罰錢一貫與官人。若是太行(如字)山,主人當賞某錢一貫?!敝餍Χ现P兄燎?,聞市學(xué)讀書聲,主曰:“只就讀書家問。”遂登其門,老儒出接。主具述其事。老儒笑曰:“公當賞仆矣。此只是太行(如字)山?!逼驮唬骸坝謪s某之言是?!敝饕纠先逋恕F驼堝X,即往沽飲。主俟之稍久,大不能平。復(fù)求見老儒詰之:“將謂公是土居,又讀書可證是否,何亦如仆之言‘太行(如字)’耶?”老儒大笑曰:“公可謂不曉事。一貫錢,瑣末耳。教此等輩永不識太行山?!崩先逯灶H有味。今之有真是非,遇無識者,正不必與之辯。[27]上所引例雖為笑話,但事或有本,顯示宋代人于“太行山”讀音進而認知上確實存在歧異。這一則笑話到了明朝為趙南星《笑贊》所改編,仍題為《太行山》云:一儒生以“太行山”作“代形山”。一儒生曰:“乃‘泰杭’耳?!逼淙嗽唬骸拔矣H到山下見其碑也?!毕酄幉粵Q,曰:“我二人賭一東道,某學(xué)究識字多,試往問之?!奔耙妼W(xué)究問之,學(xué)究曰:“是‘代形’也。”輸東道者怨之。學(xué)究曰:“你雖輸一東道,卻教他念一生別字。”贊曰:學(xué)究之存心忍矣哉,使人終身不知“太行山”,又謂天下人皆不識字。雖然,與之言必不信也,蓋彼已見其碑矣。[28]這里趙南星根據(jù)于《列子》“太形、王屋二山”句的舊注,把李之彥《太行山》之“太行”的正讀音訓(xùn)為“泰行”,訛音“如字”著明為“代形”,不僅意思更顯豁了,而且其故事被改編本身,表明了趙南星認可“太行山”自宋至明有讀音與認知上的歧異。若不然,則前后都不成其為笑話。所以《太行山》雖然相承實為同一則笑話,但仍由此可知,自唐宋至明代普通民眾和一般讀書人中,有以太行山為“代形山”者,也有以為“泰杭”山者?!昂肌币簟靶校╤áng)”,從而“太行山”很容易就成為了“泰行山”,與民間也稱“泰行山”的泰山發(fā)生混淆。這一現(xiàn)象在元代所可考見者,如無名氏(越調(diào))柳營曲《風月?lián)芳从芯湓疲骸翱蓱z蘇卿,不識雙生,把泰行山錯認做豫章城?!盵29]其所稱“泰行山”當即太行山,但也不免使人想到別稱“太行”或“泰行山”的泰山??傊?,如上自唐至明,因泰山別稱“太行”與太行山之“太行”音讀為“泰杭”,使在實際生活進而文藝中有發(fā)生太山——泰山——泰行山——太行山諸稱一定范圍與程度的混淆,并主要是以別稱“太行山”隱指泰山的可能。其次,是自晚唐五代以降講唱文學(xué)中泰山往往被隨緣改稱之傳統(tǒng)的影響。泰山不僅自上古多異名,更在晚唐五代出現(xiàn)在講唱文學(xué)中時又往往隨緣改稱。如今存末署寫卷年代為后梁“貞明七年辛巳歲”(921)的《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以下簡稱《目連變文》),敘目連之母青提夫人生前造孽,死被“太山定罪”,在“太山都尉”管下“阿鼻地獄受苦”,目連救母,恨不“舉身自撲太山崩,七孔之中皆灑血”,后來“遂乃舉身自撲,猶如五太山崩”[30]。句中顯然是為了講唱的節(jié)律湊字數(shù),把“太山”改稱為“五太山”了。而《二郎寶卷》中有云:“二郎救母,訪(仿)目連尊者……游獄救母。”[31]說明《二郎寶卷》寫二郎救母擬定與“太山”的關(guān)系非作者自創(chuàng),而是追摹《目連變文》救母故事以“太山”為背景的描寫而來。那么既然《目連變文》中“太山”可隨緣改稱“五太山”,后世如《二郎寶卷》、《泰山寶卷》等因說唱節(jié)律的需要,而有“太山”即泰山為“太行山”或“泰行山”的改稱,就是有例可循順理成章了。綜上所述論,自唐宋以迄金元明諸代,中國社會與文學(xué)特別是通俗文藝作品中長時期存在“太山”即泰山別稱“太行”即“太行山”,和太行山別稱“泰行山”的習俗。其成因除兩山稱名本身即易于混淆之外,還有寶卷之類民間說唱隨緣改稱的創(chuàng)作特點。二者的結(jié)合導(dǎo)致一定范圍與程度上泰山別稱“太行山”之俗,而時過境遷,其在傳世文本中的表現(xiàn)遂致后人的讀誤,試分說之。三、黃巢題材小說戲曲中的“太行山”舊、新《唐書》等舊史載黃巢為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僖宗乾符二年(875)從王仙芝起義,并于仙芝死后自稱帝。其事歷經(jīng)十年,蹤跡涉于大江南北,但有關(guān)文獻未曾一稱太行山,反而一致記載黃巢于僖宗中和四年(884)兵敗“走保泰山”,并最后戰(zhàn)死于泰山之狼虎谷[32]。另據(jù)周郢先生考證,黃巢除最后戰(zhàn)死泰山并留下多處遺跡之外[33],還早曾一度占有并經(jīng)營泰山以西地區(qū),“從中足窺黃巢在泰山一帶深收黎庶之心(后黃巢失利率殘部“退保泰山”,欲借斯地以再起,當與此有關(guān))”[34]。今存宋元或至晚明初成書寫及黃巢起義的小說,一是佚名《五代史平話》,二是署名羅貫中的《殘?zhí)莆宕费萘x傳》(以下簡稱《殘?zhí)啤?;另有陳以仁《雁門關(guān)存孝打虎雜劇》(以下簡稱《存孝打虎》)。這三種作品均據(jù)史演義,傳統(tǒng)的寫法應(yīng)是大關(guān)節(jié)處不悖史實,但諸書不然?!段宕菲皆挕分猩婕包S巢的為《梁史平話》、《唐史平話》,均未直接寫到太行山;其寫黃巢甚至不及其兵敗自殺,而結(jié)于“黃巢收千余人奔兗州,克用追至冤句,不及”云云,也完全未及于泰山;《殘?zhí)啤妨兀瑢扅S巢起義始末在第三回至第二十回。其中第五回寫黃巢殺人起事,“就反上金頂太行山,殺到宋州”;第二十回除虛構(gòu)了黃巢兵敗途中自刎于“滅巢山鴉兒谷”之外,還寫他死前曾遇到“金頂太行山大將韓忠”,死后又有周德威追述前情說“巢即作了反詞,反上金頂太行山”[35]。這兩回書中共三次提及“金頂太行山”,而未及泰山。《存孝打虎》第三折寫有黃巢上云“某在太行山落草為寇”[36],除不同于《殘?zhí)啤返姆Q“金頂”而僅及“太行山”之外,還與《五代史平話》同樣地都沒有寫及黃巢結(jié)局是戰(zhàn)死于泰山。筆者以為,舊、新《唐書》等史著關(guān)于黃巢始末的記載,特別是黃巢起事與太行山無關(guān)和最后戰(zhàn)死于泰山等重大歷史關(guān)目,是包括出于“長攻歷代史書”[37]之手的《五代史平話》在內(nèi)的三種黃巢題材小說戲曲作者絕不會不知道的。但在三書之中,泰山除被用作比喻之外,完全不曾被實際寫到,而是或如《五代史平話》與《存孝打虎》的寧肯不寫黃巢之死,也絕不如實寫他自殺于泰山;或如《殘?zhí)啤诽摌?gòu)黃巢事始于“反上金頂太行山”,終于“滅巢山鴉兒谷”,而避不言泰山。這兩種情況不可能有其他的解釋,而只能認為是作者有意避寫泰山與黃巢起義的關(guān)系。唯是《殘?zhí)啤放c《存孝打虎》的作者不甘或覺得不便于完全抹殺歷史的痕跡,于是用了“金頂太行山”或“太行山”以隱指泰山。關(guān)于《殘?zhí)啤返戎敖痦斕猩健被颉疤猩健彪[指泰山,除從其敘事與史實的明顯不合可以推知之外,還可以舉出以下理由:一是從《殘?zhí)啤窋⑹碌拿芸梢酝浦!稓執(zhí)啤穼扅S巢“就反上金頂太行山,殺到宋州”,但唐之宋州即今之河南商丘,在河南開封以東,與開封西北的太行山相去甚遠。倘“金頂太行山”指太行山,則完全不合于地理的常識。這在古代小說雖是能夠允許或可以被諒解的,但在作者明知歷史上黃巢死于泰山而無關(guān)太行山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理解為其心目中的“太行山”實非太行山,而是另有所指,即距宋州為近之當時別稱“太行山”的泰山。二是泰山有“金頂”之稱,“金頂太行山”即指泰山。筆者檢索文獻未見太行山有“金頂”之稱,而清唐仲冕輯《岱覽》收有末署“萬歷甲寅年七月吉日造”的《御制泰山金頂御香寶殿銅鐘贊文》,除題目中已稱“泰山金頂”之外,文中也有“差官修理泰山工程金頂大工:玉皇寶殿、天仙寶殿……”[38]云云。因知明代泰山之巔一稱“金頂”,有“泰山金頂”之說。參以唐以降泰山有別稱“太行山”之俗,則可信“金頂太行山”實指泰山。雖然這里似不便以萬歷年間的資料論前此成書之《殘?zhí)啤分械摹敖痦斕猩健?,但可信上引贊文作為“御制”之作,稱泰山之巔為“金頂”必于古有據(jù),可以上作《殘?zhí)啤分小敖痦斕猩健睘閷嵵柑┥街⒛_。總之,在太行山并無“金頂”之說,而泰山有“太行山”之別稱又有“金頂”之稱的情況下,《殘?zhí)啤分兄敖痦斕猩健本筒粫翘猩?,而?yīng)是別稱“太行山”的“金頂”泰山。還應(yīng)該說到的是,三種小說戲曲寫黃巢事避不及泰山乃至別稱“金頂太行山”或“太行山”的現(xiàn)象強烈顯示了一個歷史的信息,即當是由于泰山自上古即為神山與帝王之山,又在宋朝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禪之后,泰山更加神圣[39],遂多忌諱,使包括宋元說話人在內(nèi)的相關(guān)作者們覺得不便把諸如“盜賊”等負面的形象與泰山聯(lián)系在一起,于是除書寫中簡單地完全規(guī)避之外,還與上論泰山別稱“太行山”之俗相應(yīng),小說戲曲中早就有為避諱泰山而別稱“太行山”的筆法被發(fā)明出來了。這一認識對于理解同時同類作品類似情況有啟發(fā)和指導(dǎo)意義。四、《宋江三十六贊》中的“太行”南宋末周密《癸辛雜識續(xù)集》所錄龔圣與《宋江三十六贊》(以下簡稱《贊》)[40],是今存最早記載宋江三十六人姓名、綽號及主要特征的文獻?!顿潯分猩婕八谓热嘶顒訁^(qū)域的地名不多,除贊阮小二有“灌口少年……清源廟食”和贊雷橫有“生入玉關(guān)”等語,提及“灌口”、“清源”、“玉關(guān)”三處其實無關(guān)大體的地名之外,其他稱“大行”即“太行”亦即“太行山”者,共有五處,分別是:贊盧俊義云:“白玉麒麟,見之可愛,風塵大行,皮毛終壞?!辟澭嗲嘣疲骸捌娇迪锬?,豈知汝名,大行春色,有一丈青?!辟潖垯M云:“大行好漢,三十有六,無此伙兒,其數(shù)不足?!辟澊髯谠疲骸安患捕伲噬駸o方,汝行何之,敢離大行?!辟澞聶M云:“出沒太行,茫無涯岸,雖沒遮攔,難離火伴?!敝T贊中五稱“太行”,除嚴敦易先生認為“這里面當是龔氏有意的用太行來影射,隱寓寄希望于中原俊杰草莽英雄的說法”,而非實指太行山[41],與本文將要得出的認識有一定契合之外,其他論者無不以為就是指太行山,唯是進一步的推論有所不同。如何心先生還止于說:“可見當時認為宋江等三十六人聚集在太行山。”[42]孫述宇先生就不僅以“這卅六人的活動范圍與大本營所在地都是太行山”,還把《贊》中“太行好漢”故事作為“水滸”故事的一個“分枝”,“標作‘山林故事’,以別于講梁山泊的‘水滸故事”[43];王利器先生則更明確說《水滸傳》成書的基礎(chǔ)之一是講宋江等人故事的“太行山系統(tǒng)本”[44]?,F(xiàn)在看來,這很可能都是錯誤的,溯源即在對《贊》中“太行”為太行山的誤判。筆者這樣認為的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綜觀史載宋江等活動的大范圍,實際是以京東梁山泊為中心包括泰山在內(nèi)的廣大地域,倘以《贊》文五稱之“太行”為太行山,則于史不合,所以當有別解。按宋人記宋江事,或稱“淮南盜”(《宋史·徽宗本紀》),或稱“陷淮陽軍,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宋江寇京東,[侯]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東都事略》。“河朔”,《宋史·侯蒙傳》作“齊、魏”),或稱“河北劇賊宋江……轉(zhuǎn)掠京東,徑趨沭陽”(汪應(yīng)辰《文定集》卷二三《顯謨閣學(xué)士王公墓志銘》),或稱“宋江……剽掠山東一路”(張守《毗陵集》卷一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閣修撰蔣公墓志銘》),或說“京東賊宋江等出入青、齊、單、濮間”、“宋江擾京東”(方勺《泊宅編》),或曰“盜宋江犯淮陽及京西、河北,至是入海州界”(李燾《續(xù)宋編年資治通鑒》卷一八),或曰“宋江起河朔,轉(zhuǎn)略十郡”(《宋史·張叔夜傳》),或曰“山東盜宋江”、“犯淮陽軍,又犯京東、河北路,入楚州界”(李埴《皇宋十朝綱要》卷一八)等等[45],今見除《贊》之外所有宋人關(guān)于宋江活動區(qū)域的記載,涉及不過“淮南”即“淮陽”、“京西”、“京東”即“山東”、“河北”即“河朔”、“齊、魏”、“青、齊、單、濮”、海州等地。這些稱說中雖然都不直接涉及泰山或太行山,但綜合其所構(gòu)成之宋江活動的大范圍,明顯是汴京(今河南開封)周圍偏重京東的廣大區(qū)域。這一區(qū)域?qū)嶋H的中心是京東的梁山泊,正是遠不及太行山,而與泰山為緊鄰。這尤其可以從《東都事略》與《宋史》同是記“(侯)蒙上書言”稱宋江等,一作“橫行河朔、京東”,一作“橫行齊、魏”的不同而相通處看得出來。其中“河朔”與“京東”并列,可以認為是指河北路?!褒R”即齊州,今山東濟南,宋屬京東路;“魏”即“安史之亂”前的魏州,后改置為“河朔三鎮(zhèn)”之一的魏博,入宋稱大名府,后改北京,即今河北大名,宋屬河北路。由此可知,“橫行河朔、京東”,一作“橫行齊、魏”的不同,實是前者以路一級范圍稱,后者以府一級范圍稱,其相通處在其所指具體都為宋河北路毗連京東路之今河北大名與濟南東西相望間梁山泊與泰山毗連一帶地區(qū)。這一地區(qū)的重鎮(zhèn)為鄆州(治須城即今東平),而鄆州于宣和元年(1119)升為東平府,所以才會有《宋史·侯蒙傳》載蒙因上書言“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而被“命知東平府”之事[46]。否則,若以宋江“橫行河朔”為在河北近太行山一帶活動的話,朝廷還會命侯蒙“知東平府”嗎?徽宗雖昏,亦不至如此。第二,史載宋江事雖涉及“京西”與“河北”即“河朔”兩路,因此不排除宋江等偶爾一至太行山的可能,但并不能得出宋江“這卅六人的活動范圍與大本營所在地都是太行山”的結(jié)論。按宋之“京西”、“河北”兩路各地域甚廣,不便一說到“京西”、“河北”就一定是到了太行山。按《宋史·地理志》載:“京西南、北路,本京西路,蓋《禹貢》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為多……東暨汝、潁,西被陜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庇州d:“河北路,蓋《禹貢》兗、冀、青三州之域,而冀、兗為多……南濱大河,北際幽、朔,東瀕海岱,西壓上黨?!边@兩路屬今河南、河北、山西的部分地方如上黨(今山西長治)近太行山或在太行山,但這些地方分別為宋京西之北界、河北之西界,而上引“宋江犯淮陽及京西、河北,至是人海州界”等涉及京西、河北的記載中,其征戰(zhàn)運動的路向,一致是京東、沭陽、楚海州界等偏于汴京東南之京東東路、淮南東路一帶去處。這一路向,倘非有意作大寬轉(zhuǎn)至京西路北界和河北路西界的太行山,然后折回以去京東等地,那么其繞行京西、河北兩路的取道,一般說應(yīng)是京西、河北兩路近汴京之地,便于去京東以至沭陽、楚海州的地方。這條以汴京為向心點繞行的路線,在京西、河北境內(nèi),總體上為背太行山而趨向于京東梁山泊,而后歸于淮南東路的海州。這一條路線,如果說其上半段自淮陽繞京西以至河北的部分言,尚不排除偶爾一至太行山的可能,但也絕不會到可以稱“太行好漢,三十有六”的地步,那么其下半段自河北走京東入淮南的部分,不僅與太行山為漸行漸遠,而且中經(jīng)八百里梁山泊,主要是水道,即如余嘉錫先生所說:“江所以能馳騁十郡,縱橫于京東、河北、淮南之間者,以梁山泊水路可通故也?!盵47]更是完全沒有一至太行山的可能。從而《贊》中五稱之“太行”,必非太行山。又自古舉事者,勝則攻城入據(jù),敗則退保山林,宋江這支隊伍的流動性與戰(zhàn)斗力極強,其且戰(zhàn)且行,既“轉(zhuǎn)掠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所向無敵,也就沒有在京西、河北遁入無可“掠”之太行山的必要,從而以《贊》之“太行”為太行山,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第三,《贊》中所透露地理特色亦與太行山不合,而更合于別稱“太行山”的泰山。按《贊》中既稱“太行好漢,三十有六”,則諸贊中涉及地域的用語,除如上引“清源”、“玉關(guān)”等僅關(guān)乎個別人物來歷始末者之外,其他都應(yīng)該與“太行”有關(guān)。倘以“太行”為太行山,而太行山雖臨黃河,卻在河之中上游并無水域廣大的湖泊,那么《贊》中如“出沒太行,茫無涯岸”所憑之湖山相倚之態(tài),和相應(yīng)寫有“伙兒”、“火伴”等水上英雄的內(nèi)容便無所著落。而京東“八百里梁山泊”東與泰山毗連一帶,卻正是這樣一個可以水陸兩棲作戰(zhàn)的大舞臺。孫述宇先生因于余嘉錫等人的考證,僅執(zhí)于“靖康”之后“太行忠義”活動的史實對水滸故事的影響,而不顧《贊》辭隱寫有水上英雄與廣大水域的事實,所做《贊》中所說是一個“活動范圍與大本營所在地都是太行山”的“山林故事”[48]的結(jié)論,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第四,從元陸友仁《題〈宋江三十六人畫贊〉》對《贊》辭的理解看,此“太行”也不會是太行山,而是泰山。陸詩一面誠如余嘉錫先生所論云:“友仁詩作于有元中葉,去宋亡未遠,典籍具在,故老猶存,故所言與史傳正合?!盵49]確有詩史的價值;另一面陸詩就《贊》而作,也是理解《贊》之內(nèi)容的可靠參考。而正是這首詩稱“京東宋江”,而無一言及于《贊》中五出之“太行”,反而若為《贊》中寫有水域和“出沒太行,茫無涯岸”之說作注似的,明確寫出了“宋江三十六”活動過的地域有“梁山泊”、“石碣村”[50]。這使我們一面不能不認為,陸友仁是以《贊》所五稱之“太行”并非太行山,宋江等活動的中心是“京東”毗鄰泰山的梁山泊;另一面推測他也許還知道此“太行”為泰山避諱之不甚流行的別稱,不便承《贊》之五稱以“太行”言宋江事,遂舍“太行”而僅言“梁山泊”、“石碣村”。第五,從《水滸傳》的描寫看,其作者或?qū)懚ㄕ咭惨浴顿潯分疤小睘殡[指泰山?!端疂G傳》雖作年頗有爭議,但其寫宋江三十六人與《贊》中所記多相一致,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對后者的承衍。從而《水滸傳》對宋江三十六人形象的處理,可以看作對《贊》辭記敘的理解。以此而論,《贊》稱戴宗云:“不疾而速,故神無方,汝行何之,敢離太行?!钡端疂G傳》寫戴宗并未著明為山東人進而泰安人,卻最后到泰山歸神。倘若《水滸傳》的作者以為《贊》之“太行”為太行山,則不難寫他去彼終老,卻一定把《贊》中戴宗所不“敢離”之“太行”寫作泰山,這在泰山有別稱“太行山”之俗的情況之下,應(yīng)是表明《水滸傳》作者知道而且認可此“太行”實為泰山之別稱,從而在寫及戴宗歸神這一不同于《贊》之寫“群盜之靡”的褒揚性情節(jié)時,能斷然不用《贊》中容易引起誤會的別稱“太行”,而直書揭明為泰山了。綜上所論,我們寧肯相信《宋史》、《東都事略》等書完全不及“太行山”的記載,相信陸友仁詩與《水滸傳》以不同形式所表達對《贊》之內(nèi)容的詮釋,而決不應(yīng)該只據(jù)詩體的《贊》辭字面所顯示內(nèi)容上亦不無自相矛盾的說法,相信其所謂“太行”是太行山并進而想入非非;反而是從亂中有序的歷史記載和泰山別稱“太行山”之俗,以及《贊》之并寫山水的特點中深窺其所寫“太行”,絕不會是“天下之脊”的太行山,而應(yīng)當是毗鄰梁山泊之別稱“太行山”的東岳泰山。對《贊》中“太行”稱名的這一揭蔽,將有利于澄清宋元如《宣和遺事》等小說戲曲中稱“太行山梁山泊”等的讀誤。五、《宣和遺事》等小說戲曲中的“太行山”除上引陸友仁詩之外,宋元明文獻中把宋江三十六人與梁山泊聯(lián)系起來的小說戲曲,有宋或元佚名《宣和遺事》(以下簡稱《遺事》)寫晁蓋、宋江等“同往太行山落草為寇去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為寇”[51];元末明初楊景賢《馬丹陽度脫劉行首》雜劇中有云:“你怎不察知就里?這總是你家門賊。怎將蓼兒洼強猜做藍橋驛?梁山泊權(quán)當做武陵溪?太行山錯認做桃源內(nèi)?”[52]把蓼兒洼、梁山泊與太行山并舉;又晚明馮夢龍編著《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中有“明日是濟寧府界,過了府去便是太行山梁山泊”,與“前途太行梁山等處”[53]等語。此外,《水滸傳》中雖無“太行山梁山泊”的稱說,但百回本第十六回寫黃泥岡的賦贊中仍有“休道西川蜀道險,須知此是太行山”[54]的句子,明確提及“太行山”。以往有關(guān)如上表述的研究中,學(xué)者對“太行”、“太行山”與“梁山”、“梁山泊”之關(guān)系,或避而不談,如余嘉錫《宋江三十六人考實》、馬幼垣《〈宣和遺事〉中水滸故事考釋》[55];或以為“太行”為虛擬,如嚴敦易先生認為:“我們不必要去想象明萬歷以后,太行梁山連在一處,還有其特殊的解釋,或濟寧一帶,真有另外一個太行的山名。太行和梁山并稱,是傳說故事中對于草莽英雄,特別是抗金義軍的一種概括,太行梁山混用,是傳說故事在民間流傳弄不清空間與地理上的距離間隔的藝術(shù)現(xiàn)實,太行梁山,都是一種象征?!盵56]或認為是敘事中的地理錯誤,如何心說:“太行山在東京之西,梁山泊在東京之東,把兩處地方牽扯在一起,這是《宣和遺事》編者的粗疏”[57];或以為雖非地理錯誤,但當別解,如王利器把“太行山梁山泊”斷句作“太行山、梁山泊”,進而認為《遺事》中“同往”、“前往”云云的兩句話,表明“《水滸》故事有太行山、梁山泊兩個系統(tǒng)的本子”,這兩個本子“一經(jīng)傳開,后人便以太行山、梁山泊相提并論”[58]。如上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太行山梁山泊”之稱,其“太行山”、“梁山泊”在宋一屬京西,一屬京東,絕不可能連屬稱同一區(qū)域。對此,除余嘉錫先生等持闕疑的態(tài)度可以不論之外,嚴敦易先生的解釋雖在小說美學(xué)上是說得通的,但出發(fā)點卻是“眼前無路想回頭”(《紅樓夢》第二回)。至于王利器先生由此生出“太行山系統(tǒng)本”的推想,當是由于不敢相信“太行山梁山泊”間為連屬關(guān)系而不可以點斷,又在點斷作兩處地方以后,還忽略小說中“明日是濟寧府界上,過了府去”,不當先到“太行山”而后到“梁山泊”,從而失去了發(fā)現(xiàn)自己讀誤的可能。又何心先生以為“編者的粗疏”,雖常識常情,但也應(yīng)該知道《遺事》雖為野史,其有關(guān)晁蓋、宋江故事一節(jié)敘事,卻并無多明顯地理錯誤。所以,這個問題并不能至諸先生之說而了斷,還有必要尋求“特殊的解釋”。于是上論泰山別稱“太行”即“太行山”成為釋此百年疑惑的關(guān)鍵。因為除了常識可知的比較太行山,別稱“太行山”之泰山才真正與八百里梁山水泊為山水相連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上實已論及,宋人文獻載宋江活動區(qū)域中,已包括了泰山一帶。余嘉錫論《泊宅編》言“京東盜宋江出青、齊、單、濮間”說:青、齊、單、濮皆京東路濱梁山泊之地也。元陸友仁詩云:“京東宋江三十六,懸賞招之使擒賊?!辈辉缓颖保辉换茨?,并不曰鄆城(小說言江為鄆州鄆城縣人),而曰京東者,因梁山泊彌漫京東諸州郡,故舉其根據(jù)地之所在以稱之也。[59]雖然余說也未及于泰山,但北宋泰山為齊州(后稱濟南府)南界,而地連梁山水泊,宋江等當年活動區(qū)域包括泰山,實可以意會得之。進而以泰山之別名稱“太行山梁山泊”,實在于無可無不可之間,恰是小說家敘事可取之境。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我們不愿意相信《遺事》作者等必是犯了東拉西扯的低級的地理知識錯誤,就應(yīng)該相信“太行山梁山泊”之稱“太行山”,實是用了泰山的一個不夠廣為人知的別名,所指乃泰山與梁山泊相連一大片地域。至于《遺事》作者別稱泰山為“太行山”而不直稱泰山之故,除上論泰山避諱的原因之外,一方面還當由于其既寫宋江等“落草為寇”,就不能不說他們有山寨憑依,就只好用了泰山的別稱“太行山”并時或簡稱“太行”;另一方面太行山不僅與泰山一樣自古“多盜”[60],還如泰山與梁山泊相連地域一樣,是靖康之后抗金忠義軍活動的兩大主要區(qū)域之一,使二者確有嚴敦易先生所說“很悠久的精神聯(lián)絡(luò)”[61],實也有便于作者作此以“太行山”隱指泰山的安排。關(guān)于《遺事》之“太行山”不是太行山,而是隱指泰山,從其敘事中也可窺見一斑。按《遺事》寫“太行山”或與“梁山泊”綴為一體,故應(yīng)與后者聯(lián)系起來一并考察。而相關(guān)文字,除寫楊志賣刀殺人被捕發(fā)配衛(wèi)州的途中,李進義等“兄弟十一人往黃河岸上,等待楊志過來,將防送軍人殺了,同往太行山落草為寇去也”,和“且說那晁蓋八個,劫了蔡太師生日禮物……不免邀約楊志等十二人……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為寇”之外,其他有四處都作“梁山泊”。由此可見者有三:一是楊志等十二人“同往太行山落草為寇去”的“太行山”,也就是“不免邀約楊志等十二人”前往落草的“太行山梁山泊”的“太行山”,同是與“梁山泊”山水相倚的一座山。而由于“梁山泊”只在山東,所以此“太行山”不會是太行山;二是《遺事》寫得清楚:楊志賣刀殺人是在潁州(今安徽阜陽),獲罪刺配衛(wèi)州(今河南汲縣),途經(jīng)汴京(今河南開封)。衛(wèi)州雖近太行山,但楊志尚未至衛(wèi)州,到了“黃河岸上”,就被孫立等殺公差救了。當時黃河流經(jīng)汴京城北,這救了楊志的“黃河岸上”在汴京的郊區(qū),北距衛(wèi)州尚有約三百里。所以,孫述宇先生說“他的義兄弟孫立等在衛(wèi)州黃河邊上,把防送公差殺了……從衛(wèi)州上太行山”[62],又注說“楊志等人上太行,是從太行山區(qū)邊上的衛(wèi)州去的”[63]云云是錯誤的。楊志等人是從流經(jīng)汴京城北的黃河舟行而下,去了京東梁山泊毗鄰的“太行山”,所以才有下文“不免邀約楊志等十二人……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為寇”之說。由此也可見上列“太行山落草”與“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的一致性,在于其所謂“太行山”都不是太行山,而是近“梁山泊”的同一座山,為別稱“太行山”的泰山;三是進一步聯(lián)系《遺事》此節(jié)寫晁蓋、宋江諸事,凡涉及地理,除鄆州等之外,如晁蓋八個“劫了蔡太師生日禮物”的地方是“南洛縣”“五花營”也實有其地,即今河南濮陽南樂縣五花村,南距鄆城、梁山都在二百華里以內(nèi)。倘以“太行山”為太行山,那么一位敘事在“五花營”這種小地名都準確(合理)無誤的作者,會同時發(fā)生“太行山梁山泊”的所謂“粗疏”嗎?此外,還如嚴敦易先生所論:“《宣和遺事》記宋江攻奪的州縣,作‘淮揚、京西、河北三路’,獨無京東,當因梁山泊本在京東之故;否則既在太行山,又何必再特提河北呢?”[64]種種跡象,可見其“太行山”必非太行山;而且從《遺事》中極少虛擬地名看,這“太行山”也不便遽以為僅是“一個象征”,而與八百里水泊相倚的泰山別稱“太行山”,正可以備為“特殊的解釋”?!哆z事》寫晁、宋故事以“太行山”隱指泰山的秘密,從其寫“太行山”、“太行山梁山泊”等同時寫及泰山也可見端倪。按《遺事》寫及泰山的文字,除九天玄女實為泰山神之外,還寫了吳加亮向宋江說及晁蓋“政和年間,朝東岳燒香”,又寫宋江與吳加亮商量“休要忘了東岳保護之恩,須索去燒香賽還心愿則個”,并“擇日起行……往朝東岳,賽取金爐心愿”[65]。如此等等,“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為寇”的“宋江三十六”受到的是“東岳保護之恩”,晁、宋曾先后率眾朝拜的是泰山。倘以此“太行山梁山泊”之“太行山”為太行山,那么太行有北岳恒山,“東岳保護”豈非越俎代庖了嗎?而且晁、宋等既在此“太行山梁山泊”,則太行山才是其最大保障,怎么可以不感恩太行山或北岳的保護,而“往朝東岳”呢?這些矛盾的唯一解釋,就是以其“太行山”只是東岳泰山的一個別稱,從而感恩“東岳”也就是感恩“太行山”。唯是《遺事》作者在他視為是正面描寫涉及泰山時直寫稱“東岳”,視為是負面描寫時則曲筆作“太行山”。后世劉景賢、馮夢龍等當因深悉此義,故能以不同方式襲用之。而今人一切有關(guān)“太行山梁山泊”為“編者的粗疏”或奇特解會,皆是因不明此“太行山”為泰山別稱之故,而誤入了歧途。至于《水滸傳》中只說梁山泊,僅一見“太行山”,當是由于《水滸傳》的作者或編訂者雖知泰山有別稱“太行山”之俗,但也知其流行未廣,故從眾之常識而有意避免牽合太行山以言梁山泊,并不見得就是為補《遺事》“粗疏”。否則,盡管其筆下要略加斟酌,但并不難“只說梁山泊,絕不提太行山”[66]的。綜上所考論,可以得出如下認識:一、歷史上由于種種原因,一方面自古就有“泰山”別稱“太山”之說,而唐宋元明諸代又有“太行山”、“泰行山”之俗;另一方面“太行山”之“太行”又自古音訓(xùn)“泰行”或“泰杭”,后世或稱“泰行山”。兩山各稱名多歧與交叉共名的現(xiàn)象,導(dǎo)致唐宋金元明長時期中主要是泰山別稱“太行山”的混淆,并時或進入某些文獻的應(yīng)用。二、泰山別稱“太行山”在官書與正統(tǒng)詩文中較少,各類通俗文學(xué)特別是小說戲曲中時見。一般說來,泰山被作為褒揚的對象或與這類對象相聯(lián)系時,往往直寫為“泰山”、“東岳”或“太山”等,而在說唱有修辭上的需要如《二郎寶卷》、《泰山寶卷》及《水滸傳》之例中,和涉及“盜賊”等負面因素時如在《贊》、《遺事》、《殘?zhí)啤返扔嘘P(guān)黃巢、宋江故事的作品中,往往因諱言泰山而代之以別稱“太行”、“太行山”等。這時的“太行”、“太行山”等,不是太行山,而是東岳泰山。明乎此,則知以往學(xué)者于“太行”、“太行山梁山泊”等的判讀及其推測中的所謂“太行好漢”的“山林故事”與“太行山系統(tǒng)本”,基本上都是錯誤的。三、泰山別稱“太行山”只是一定范圍的小傳統(tǒng)。其始偶見于唐代小說,宋代及其以后文獻中迤邐有較突出的表現(xiàn),并形成一個演變的過程,即宋人史籍涉“盜”記載的諱言泰山——宋元雜著及小說戲曲涉“盜”描寫的泰山別稱“太行山”——元明《水滸傳》的有意避言“太行山”。這同時是“梁山泊”在水滸故事中從無到有被突出為中心的過程。但至明代,泰山別稱“太行山”之俗及其對說唱文學(xué)與小說的影響,仍不絕如縷。本文以上就泰山別稱“太行山”與若干小說戲曲之讀誤進行的討論,雖已盡力搜羅辨析,但由于涉及面廣,資料浩瀚,識淺力薄,誠不免管窺錐指,是非有所不公,誠盼專家學(xué)者賜教匡正。注釋:[1]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雖無出甲,席卷常山之險,必折天下之脊?!薄端麟[》曰:“常山于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常山即恒山,為太行山支脈。莊綽撰《雞肋編》卷中錄李邦直《韓太保墓表》云:“夫河北方二千里,太行橫亙中國,號為天下脊?!盵2]《太平御覽》卷三九《地部四·泰山》引《上黨記》?!渡宵h記》久佚,但裴骃《史記集解》等屢引此書,可知此書至晚出劉宋以前,而以泰山為“太行坂東頭”說出更早。[3]王琦注《李太白集》卷五《白馬篇》詩“手接太行猱”句,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六三《雜曲歌辭三》錄作“手接太山猱”;蘇轍《欒城后集》卷三《潁川城東野老姓劉氏名正》詩“東朝太行款真君”句,蜀藩刻本作“東朝太山款真君”。兩例異文均為“太行”與“太山”,疑似改易者認為“太行”即“太山”,所指均為泰山。[4]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七冊,第2774頁。[5]《舊唐書》卷二三《禮儀志》:“玄宗……先天二年七月正位,八月癸丑,封華岳神為金天王。”[6]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本卷二二,清宣統(tǒng)元年江北刻經(jīng)處本卷三六。[7]王充《論衡》卷四《書虛篇》,《四部備要》本。[8]查志隆《岱巔修建孔廟議》,見查志隆著,馬銘初、嚴澄非《岱史校注》,青島海洋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版,第168頁。[9]佚名撰《清源妙道顯圣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張希舜、濮文起、高可、宋軍主編《寶卷》初集(以下注簡稱《寶卷》初集)(13),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第588頁。又,嘉靖壬戌為四十一年(1562),三十四年(1555)為乙卯,未知孰是。[10][12][15][16][17]《寶卷》初集[13],第507—509頁;第567—568頁;第529頁;第515頁;第535頁。[11][13][14]佚名撰《清源妙道顯圣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寶卷》初集(14),第37頁;第30頁;第33頁。[18]據(jù)車錫倫先生賜寄電子文本,謹此致謝。[19][20][21][22][23][24]佚名撰《靈應(yīng)泰山娘娘寶卷》,《寶卷》初集(13),第22頁;第28頁;第89頁;第140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