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_第1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_第2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_第3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_第4頁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題目: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

指導教師:楊世芳

班級:05化工

姓名:鄒美娟薛元德

黃積釗段建建

設計日期:2021年5月31日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題目: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1第一章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書一、設計名稱

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二、設計條件操作壓力:P=1atm(絕壓);進料中含甲醇:xF=40%〔質量分數(shù)〕,進料狀態(tài):飽和液體進料q=1;塔頂產(chǎn)品含甲醇:xD=99%〔質量分數(shù)〕;產(chǎn)量:F=17500噸/年〔每年實際生產(chǎn)時間:7200h〕;塔頂易揮發(fā)組分回收率:η=99%;塔頂采用全凝器;塔釜為直接蒸汽加熱;塔板采用F1型浮閥板〔重型〕;適用地點:武漢第一章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書一、設計名稱

2三、設計任務1.完成精餾塔的工藝設計,有關附屬設備的設計和選型,2.繪制精餾塔系統(tǒng)式藝流程圖和精餾塔裝配圖,編寫設計說明書。四、設計說明書內(nèi)容

1課程名稱、封面、目錄

2概述〔精餾根本原理〕

3工藝計算〔熱量衡算及初步估算換熱面積〕;4工藝流程圖

4構造計算

5附屬裝置評價

6參考文獻

7對設計自我評價.三、設計任務3附汽液平衡數(shù)據(jù)

甲醇-水溶液汽液相平衡數(shù)據(jù)〔表中液相組成x與汽相組成y均為摩爾分數(shù)〕

附汽液平衡數(shù)據(jù)

甲醇-水溶液汽液相平衡數(shù)據(jù)〔4第二章概述精餾是別離液體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種操作,它是利用氣液平衡關系和各組分沸點關系,進展多級別離過程,即同時進展屢次局部汽化和局部冷凝的過程。通過屢次局部汽化和屢次局部冷凝,最終可以獲得幾乎純態(tài)的易揮發(fā)組分和難揮發(fā)組份,但得到的氣相量和液相量卻越來越少。連續(xù)精餾裝置主要包括精餾塔,蒸餾釜〔或稱再沸器〕等。精餾塔常采用板式塔,也可采用填料塔。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稱為精餾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稱為提餾段。連續(xù)精餾裝置在操作過程中連續(xù)加料,塔頂塔底連續(xù)出料,所以是一穩(wěn)定操作過程。第二章概述精餾是別離液體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種操51.精餾原理原料液經(jīng)預熱器在指定溫度下送入精餾塔進料板,在進料板上與自塔上部下降的液體集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再沸器中。塔底再沸器連續(xù)將液體局部汽化,產(chǎn)生上升的蒸汽,送回塔內(nèi)亦稱汽相回流;所產(chǎn)生的液體作為塔底產(chǎn)品,亦稱釜殘液。塔頂蒸汽進入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并將局部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頂作為回流液體,其余局部作為塔頂產(chǎn)品,亦稱為餾出液。另外塔頂沒有分凝器,塔頂蒸汽的一局部被冷凝作為回流,而剩余局部經(jīng)組分再全部冷凝后作為餾出液。1.精餾原理原料液經(jīng)預熱器在指定溫度下送入精餾塔進料板,在進6〔1〕、液體混合物經(jīng)過屢次部份汽化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碾y揮發(fā)組分

〔1〕、液體混合物經(jīng)過屢次部份汽化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碾y揮發(fā)組分7〔2〕、汽體混和物經(jīng)過屢次局部冷凝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囊讚]發(fā)組分〔2〕、汽體混和物經(jīng)過屢次局部冷凝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囊讚]發(fā)組分8〔3〕.精餾流程

n層塔板附近〔上層n-1;下層n+1〕:tn+1>tn-1;xn<xn-1;yn>yn+1。即離開第n板的液相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濃度較參加該板時的減低,而離開的氣相中易揮發(fā)組分濃度又較進入的增高。假設離開該板的氣液兩相到達平衡狀態(tài),那么將這種塔板稱為理論塔板。原料液進入的那層板稱為加料板,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稱為精餾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稱為提餾段。

除了精餾塔外,還必須同時有塔底再沸器和塔頂冷凝器,有時還要配有原料預熱器、回流液泵等附屬設備,才能實際現(xiàn)整個操作。〔3〕.精餾流程

92.精餾塔

精餾塔是一圓形筒體,塔內(nèi)裝有多層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適宜位置設有進料板。兩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觸時,液相被加熱,液相中易揮發(fā)組分向氣相中轉移;氣相被局部冷凝,氣相中難揮發(fā)組分向液相中轉移,從而使混合物中的組分得到高程度的別離。簡單精餾中,只有一股進料,進料位置將塔分為精餾段和提餾段,而在塔頂和塔底分別引出一股產(chǎn)品。精餾塔內(nèi),氣、液兩相的溫度和壓力自上而下逐漸增加,塔頂最低,塔底最高。2.精餾塔

103.冷凝器〔設計從略〕

用以將塔頂蒸氣冷凝成液體,局部冷凝液作塔頂產(chǎn)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頂,使塔內(nèi)氣液兩相間的接觸傳質得以進展,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殼式換熱3.冷凝器〔設計從略〕

用以將塔頂蒸氣冷凝成液體,局11第三章精餾塔工藝計算

一.確定物性參數(shù)由甲醇-水溶液汽相平衡數(shù)據(jù)可得t-x(y)圖:第三章精餾塔工藝計算一.確定物性參數(shù)121.溫度指標:

精餾塔塔頂溫度

64.8℃

精餾塔進料溫度

79.08℃

常壓塔塔底溫度

99.8℃

2.壓力指標:

精餾塔塔頂壓力控制

101.33kPa

常壓塔塔頂壓力

101.33kPa

1.溫度指標:

精餾塔塔頂溫度

13二.物料衡算1.全塔總物料衡算總物料 F=D+W 〔1〕其中F=+=111.40kmol/h質量流量為mF==易揮發(fā)組分 FχF=DχD+WχW 〔2〕其中xF==0.2727xD==0.9824二.物料衡算14假設以塔頂易揮發(fā)組分為主要產(chǎn)品,那么回收率η為 η==99%(3)式中F、D、W——分別為原料液、餾出液和釜殘液流量,kmol/h;χF、χD、χW——分別為原料液、餾出液和釜殘液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摩爾分率。由〔1〕,〔2〕和〔3〕式得: =30.62kmol/h

即mD=0.2701kg/s=80.78kmol/h即 mW= 0.4051kg/s

xW==0.00376假設以塔頂易揮發(fā)組分為主要產(chǎn)品,那么回收率η為 152.回流比取回流比R=2Rmin塔頂64.8℃時甲醇和水的飽和蒸汽壓pAO=102.38kPapBO=42.56kPa塔底99.8℃時甲醇和水的飽和蒸汽壓pAO=758.91kPapBO=100.62kPa得αD=2.4055αW=7.54αm=(αD*αW)1/2=4.26泡點進料q=1xq=xF=0.2727yq=αmxq/[1+(αm-1)xq]=0.6150Rmin=那么

R=2Rmin=2.1462.回流比163.操作線方程〔ⅰ〕精餾段上升蒸汽量: 即V=(2.146+1)*30.62=96.34kmol/h即mV=0.8498kg/s下降液體量: 即L=2.146*30.62=65.72kmol/h即mL=0.5797kg/s操作線方程: 或: 式中R——回流比;χn——精餾段內(nèi)第n層板下降液體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摩爾分率;Уn+1——精餾段內(nèi)第n+1層板上升蒸汽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摩爾分率。代入數(shù)據(jù)得yn+1=0.6822xn+0.31223.操作線方程17〔ⅱ〕提餾段

上升蒸汽量: V'=(R+1)D 即V'=(2.146+1)*30.62=96.34kmol/h即mV'=0.8498kg/s下降液體量: L'=L+qF 即L'=65.72+111.40=177.12kmol/h即mL'=1.2549kg/sW=L'=177.12kmol/h即m

L'=1.2549kg/s操作線方程:ym+1'= VO=V'=96.34kmol/h式中:χ’m——提餾段內(nèi)第m層板下降液體中易揮發(fā)組分摩爾率;У’m+1——提餾段內(nèi)第m+1層板上升蒸汽中易揮發(fā)組分摩爾分率。代入數(shù)據(jù)得ym+1'=1.801xm'-0.00677〔ⅱ〕提餾段

上升蒸汽量: V'=(R+1)D 184.塔板數(shù)目的計算

理論塔板的計算由芬斯克方程得:0.34107=0.3522Nmin=/lgαm-1=

=6.6613=0.3522由此得由此得即理論塔板數(shù)為12塊4.塔板數(shù)目的計算

理論塔板的計算19取總塔板效率為0.45那么實際塔板數(shù)為塊進料位置Nmin=/lgαm-1==2.4883=0.34107得進料位置為第12塊板取總塔板效率為0.4520第四章精餾塔構造計算一.塔板工藝尺寸計算:1.塔徑:塔的橫截面應滿足汽液接觸局部的面積、溢流局部的面積和塔板支承、固定等構造處理所需面積的要求。在塔板設計中起主導作用,往往是氣液接觸局部的面積,應保證有適宜的氣體速度。計算塔徑的方法有兩類:一類是根據(jù)適宜的空塔氣速,求出塔截面積,即可求出塔徑。另一類計算方法那么是先確定適宜的孔流氣速,算出一個孔〔閥孔或篩孔〕允許通過的氣量,定出每塊塔板所需孔數(shù),再根據(jù)孔的排列及塔板各區(qū)域的相互比例,最后算出塔的橫截面積和塔徑。本設計采用方案一。第四章精餾塔構造計算一.塔板工藝尺寸計算:21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22泡點溫度下的液相氣相密度分別為:ρL=730kg/m3ρV=1.122kg/m3氣相流量LS=mL'/ρL=0.001719m3/s液相流量VS=mV'/ρV=0.7574m3/s空塔氣速uu=(平安系數(shù))*umax

C可查史密斯關聯(lián)圖,橫坐標值為:

*(ρL/ρV)0.5=*=0.05856取板間距HT=0.45m,取板上液層高度hL=0.08m,由此查史密斯關聯(lián)圖泡點溫度下的液相氣相密度分別為:23史密斯關聯(lián)圖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24圖中HT——塔板間距,m;hL——板上液層高度,m;V,L——分別為塔內(nèi)氣、液兩相體積流量,m3/s;ρV,ρL——分別為塔內(nèi)氣、液相的密度,kg/m3得C20=0.077物系外表張力σ=17.2mN/m,得:=0.0747那么:umax=0.0747*=1.904m/s取平安系數(shù)為0.6,那么空塔氣速為:u=0.6umax=0.6*1.904=1.142m/s塔徑=[4*0.7574/(π*1.142)]0.5=0.9192m按標準圓整為:D=1.0m塔截面積:AT=π/4*D2=π/4*(1.0)2=0.7854m2實際空塔氣速:u==0.9643m/s圖中HT——塔板間距,m;hL——板上液層高度,m;V252.塔高估算:實際塔板數(shù)NP=27有效高度Z=HT*(NP-1)=0.45*(27-1)=11.7m進料處兩板間距增大為0.7m設置2個人孔,每個人孔0.045m裙座取3m,塔頂空間高度1.5m,塔底空間高度1.5m塔總高h=Z+0.7+1.5+3=11.7+0.7+1.5+1.5+3=18.4m3.溢流裝置:選用單溢流弓形降液管,不設進口堰⑴堰長lW:取堰長lW=0.714D,即:lW=0.714*1.0=0.714m⑵出口堰高hW:hW=hL-hOW采用平直堰,堰上液層高度:hOW=0.0115m那么:hW=0.08-0.0115=0.0685m⑶弓形降液管寬度Wd和面積Af:查?化工原理〔下冊〕?164頁圖3-102.塔高估算:26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27得=0.098,=0.151,那么:Af=0.098*0.7574=0.0770m2Wd=0.151*1.0=0.151m驗算液體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即:θ==0.0770*=20.16s停留時間θ>5s,故降液管尺寸可用⑷降液管底隙高度ho:ho=Ls/(lW*uo')取降液管底隙處液體流速uo‘=0.07m/s,那么:ho==0.03508m取ho=0.04m得284.塔板布置及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取閥孔動能因子FO=10uo=Fo/(ρV)0.5==9.44m/s求每層塔板上的浮閥數(shù),即:N=VS/(π/4*do2*uo)=0.7574/(π/4*0.0392*9.44)=68取邊緣區(qū)寬度WC=0.05m,破沫區(qū)寬度WS=0.065m,計算塔板上的鼓泡區(qū)面積,即:Aa=2[+π/180*R2arcsin()]R=-WC=-0.05=0.45mx=-(Wd-WS)=-(0.151+0.065)=0.284m故Aa=2(+π/180*0.452arcsin)=0.4747m2浮閥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橫排的孔心距t=75mm=0.075m并采用整塊式塔板,排間距t'=75mm=0.075m4.塔板布置及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取閥孔動能因子FO=1029二.塔板流體力學驗算:

1.氣相通過浮閥塔板的壓強降:hP=hc+hl+hσ⑴干板阻力:uoc=(73.1/ρv)1/1.825=(73.1/1.122)1/1.825=9.86m/s因uo<uoc,故:hc=19.9*uo0.175/ρL=19.9*9.860.175/730=0.04m液柱⑵板上充氣液層阻力:液相為水,可取充氣系數(shù)εo=0.5hl=εo*hL=0.5*0.08=0.04m液柱⑶液體外表張力所造成的阻力:此阻力很小。忽略不計所以hp=0.04+0.04=0.08m液柱那么單板壓降:△pp=hpρLg=0.08*730*9.81=572.9Pa二.塔板流體力學驗算:

1.氣相通過浮閥塔板的壓強降:302.淹塔:為了防止淹塔的發(fā)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層高度,Hd<=φ(HT+hw)Hd=hp+hL+hd⑴與氣體通過塔板的壓強降所相當?shù)母叨萮p=0.08m液柱⑵液體通過降液管的壓頭損失:因不設進口堰,故:hd=0.153=0.153=0.00055液柱⑶板上液層高度hL=0.08m那么Hd=0.08+0.08+0.00055=0.16055m取φ=0.5,已選定HT=0.45,hW=0.0685m那么:φ(HT+hw)=0.5*(0.45+0.0685)=0.25925m可見Hd<φ(HT+hw),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2.淹塔:為了防止淹塔的發(fā)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層高度,H313.霧沫夾帶:泛點率泛點率={VS*[ρV/(ρL-ρV)]0.5+1.36LS*ZL}/(K*CF*Ab)*100%及泛點率=VS*[ρV/(ρL-ρV)]0.5/(0.78K*CF*AT)*100%板上液體流徑長度:ZL=D-2Wd=1.0-2*0.151=0.698m板上液體流面積:Ab=AT-2Af=0.7854-2*0.151=0.7546m水和甲醇屬于正常體系,取物性系數(shù)K=1.0,又由?化工原理〔下冊〕?170頁圖3-13查得泛點負荷系數(shù)CF=0.115,得:泛點率=*100%=36.13%同樣泛點率=*100%=43.68%計算得兩個泛點率都小于80%,故可知霧沫夾帶量能夠滿足eV<0.1kg(液)/kg(氣)的要求3.霧沫夾帶:泛點率32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33

三.塔板負荷性能圖:

1.霧沫夾帶線泛點率={VS*[ρV/(ρL-ρV)]0.5+1.36LS*ZL}/(K*CF*Ab)*100%按泛點率為80%計算如下:[VS*+1.36*LS*0.698]/(0.115*0.7546)*100%=80%整理得:VS=1.77-24.2LS可知霧沫夾帶線為直線,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兩個LS值,算出相應的VS值LS(m3/s)0.00050.007VS(m3/s)1.75791.6006由此可得霧沫夾帶線①

三.塔板負荷性能圖:

1.霧沫夾帶線342.液泛線φ(HT+hw)=hp+hL+hd=hc+hl+ho+hL+hd由上式確定液泛線φ(HT+hw)=5.34*ρV*uo2/(ρL*2g)+0.153*()2+(1+εo)[hW+E()2/3]因物系一定,塔板構造尺寸一定,HT,hW,ho,lW,ρV,ρL,εo及φ等均為定值,而uo與VS有如下關系:uo=VS/(π/4*do2*N)由此得到VS與LS的如下關系式:VS2=2.466-2955.8LS2-19.74LS2/3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假設干個LS值,計算VS值,如下:LS(m3/s)0.00050.0010.0030.005VS(m3/s)2.3422.2622.0321.812由此可得液泛線②2.液泛線353.液相負荷上限線液體的最大流量應保證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不低于3—5s,停留時間

θ==3—5s以θ=5s作為液體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的下限,那么(LS)max===0.00693m3/s由此可得液相負荷上限線③4.漏液線對于F1型重型閥,依FO=uoρV1/2=5計算,那么uo=5/ρV1/2,又有VS=π/4do2N*uo那么得VS=π/4do2N*5/ρV1/2以FO=5作為規(guī)定氣體最小負荷的標準,那么VS=π/4do2N*uo=π/4do2N*FO/ρV1/2=π/4*(0.039)2*68*=0.363m3/s由此可得水平漏液線④3.液相負荷上限線365.液相負荷下限線取堰上液層高度hOW=0.006m作為液相負荷下限條件,依hOW的計算式算出LS的下限值=0.006取E=1,那么m3/s由此做出液相負荷下限線⑤由①②③④⑤可以得到塔板的液相負荷性能圖,由圖可見:5.液相負荷下限線37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38⑴任務規(guī)定的氣,液負荷下的操作點P〔設計點〕處在適宜操作區(qū)的適中位置⑵塔板的氣相負荷上限由霧沫夾帶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⑶按照固定的液氣比,由負荷圖查出塔板的氣相負荷上限(VS)max=1.602m3/s,氣相負荷下限(VS)min=0.383m3/s,故

操作彈性=⑴任務規(guī)定的氣,液負荷下的操作點P〔設計點〕處在適宜操作區(qū)的39第五章附屬設備和主要附件的選型計算一,輔助容器的設計容器填充系數(shù)取k=0.7進料罐〔常溫貯料〕20℃時甲醇ρL1=791kg/m3水ρL2=998kg/m3壓力取一個標準大氣壓由前面的計算有WF=27.3%那么ρL=kg/m3進料質量流量mF=2430.56kg/h取停留時間x為2天,即x=48h進料罐體積V=mFx/ρLk=178.93m3圓整為V=180m3第五章附屬設備和主要附件的選型計算一,輔助容器的設計402.回流罐〔64.8℃〕質量流量mL=2086.685kg/h設冷凝液在回流罐中的停留時間為0.5h,填充系數(shù)φ=0.7那么回流罐的容積V=mLx/ρL1k=m3圓整取V=2.0m33.塔頂產(chǎn)品罐質量流量mD=972.2kg/h產(chǎn)品在產(chǎn)品罐中的停留時間為48h,填充系數(shù)φ=0.7那么產(chǎn)品罐的容積V=mDx/ρL1k=m3圓整取V=85m34.釜液罐取停留時間為3天,即72h質量流量mW=1458.3kg/h那么釜液罐的容積V=mWx/ρL2k=189.6m3圓整取V=200m32.回流罐〔64.8℃〕41二.傳熱設備1.進料預熱器用90℃水為熱源,出口70℃走殼程料液由20℃加熱至79.1℃,走管程傳熱溫差:℃管程液體流率mF=2430.56kg/h管程液體焓變△H=210.8kJ/kg傳熱速率Q=F*△H=2430.56*210.8/3600=142.32kW殼程水焓變△H'=Cp水*△t=4.178*20=83.56kJ/kg殼程水流率q=6131.6kg/h假設傳熱系數(shù)K=650W/(m2*k)那么傳熱面積A=m2圓整為A=31m2二.傳熱設備422.塔頂冷凝器擬用10℃水為冷卻劑,出口溫度為30℃,走殼程管程溫度為64.8℃℃管程流率V=0.85kg/s取潛熱r=302.54kJ/kg傳熱速率Qc=(R+1)D(IVD-ILD)=264.86kW殼程取焓變△H=83.56kJ/kg假設傳熱系數(shù)K=650W/(m2*k)那么傳熱面積A=m2圓整取A=34m2.3.塔頂產(chǎn)品冷卻器擬用10℃水為冷卻水,出口溫度為20℃,走殼程管程溫度由64.8℃降至25℃

管程流率mD=972.22kg/h取潛熱r=314kJ/kg傳熱速率QC=84.8kW殼程取焓變△H=84.0kJ/kg假設傳熱系數(shù)K=650W/(m2*k)那么傳熱面積A=22.6m2圓整取A=23m22.塔頂冷凝器434.釜液冷卻器擬用10℃水為冷卻水,出口溫度為20℃,走殼程管程溫度由99.8℃降至25℃℃管程流率mW=1458.34kg/h甲醇液體焓變△H=311.75kJ/kg傳熱速率QC=126.284kW殼程取焓變△H=83.56kJ/kg那么殼程流率q殼=5440.7kg/h假設傳熱系數(shù)K=650W/(m2*k)那么傳熱面積A=m2圓整取A=24m24.釜液冷卻器44三.泵的設計

進料泵〔兩臺,一開一用〕取液體流速u=2m/s液體密度ρL=730kg/m3

VS=

d=

液體黏度μ=0.54mPa.s取ε=0.1,那么相對粗糙度ε/d=0.004Re=duρ/μ=6.8*104取90度彎管4個,截止閥1個,文氏管流量1個(λε)+/(ρg)=15m取m那么He=/(ρg)+=35.24mqVLh=π/4*d2*u*3600=3.53m3/h選取泵的型號SL65-40.315揚程:23-150m流量:2.5-60m3/s三.泵的設計

進料泵〔兩臺,一開一用〕45圖5-1板式塔總體構造簡圖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465.2.3塔底空間HB塔底空間指塔內(nèi)最下層塔板到塔底間距。其值視具體情況而定:當進料有15分鐘緩沖時間的容量時,塔底產(chǎn)品的停留時間可取3~5分鐘,否那么需有10~15分鐘的儲量,以保證塔底料液不致流空。塔底產(chǎn)品量大時,塔底容量可取小些,停留時間可取3~5分鐘;對易結焦的物料,停留時間應短些,一般取1~1.5分鐘。5.2.3塔底空間HB47

圖5-2板式塔的塔高

485.3塔板構造塔板類型按構造特點可分為整塊式或分塊式兩種。一般,塔徑從300~900mm時采用整塊式塔板;當塔徑在800mm以上時,人已能在塔內(nèi)進展拆裝操作,無須將塔板整塊裝入。并且,整塊式塔板在大塔中剛性也不好,構造顯得復雜,故采用分塊式塔板;塔徑在800~900mm之間,設計時可按便于制造、安裝的具體情況選定。5.3塔板構造495.3.1整塊式塔板構造小塔的塔板均做成整塊式的,相應地,塔體那么分成假設干段塔節(jié),塔節(jié)與塔節(jié)之間用法蘭連接。每個塔節(jié)中安裝假設干塊疊置起來的塔板。塔板與塔板之間用一段管子支承,并保持所需要的板間距。圖5-3為整塊式塔板中的定距管式塔板構造。塔節(jié)內(nèi)的板數(shù)與塔徑和板間距有關。如以塔徑Dg=600~700mm的塔節(jié)為例,對應于不同的板間距,圖5-2板式塔的塔高塔節(jié)內(nèi)安裝的塔板數(shù)NˊF塔板與下法蘭端面的距離h1以及塔節(jié)高度L如表5-1所示。表5-1塔板的有關尺寸HT,mmN’L,mmhl,mm3006180020035051750250450418003505.3.1整塊式塔板構造50第六章管路設計

進料管線取液體流速u=2m/s那么d=(4LS/πu)1/2=0.064m取管子規(guī)格φ68*5.其它各處管線類似求得如下:第六章管路設計

進料管線取液體流速u=2m/s51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52第七章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王靜康.化工過程設計.(化工設計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原理教研室編.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侯麗新.板式精餾塔.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夏清,陳常貴主編.化工原理.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賈紹義等.化工傳遞與單元操作課程設計.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譚天恩等.化工原理(上、下冊).北京:化工出版社,1998化學工程手冊編委會.化學工程手冊.北京:化工出版社,1989鄭曉梅.化工制圖,化工出版社.北京:2002匡國柱等.化工單元過程及設備課程設計.北京:化工出版社,2002第七章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53

第八章設計總結

終于勉強完成了設計任務,如釋重負。在這次設計過程中,我們組四名成員通力合作,集思廣益;分工細致合理,高效有序。分工如下:鄒美娟,流程圖的設計及繪制;精餾塔構造的繪制。黃積釗,電子演示文稿的制作;電子文檔的輸入。段建建,精餾塔輔助設備的設計;管路設計。薛元德,精餾塔工藝計算;精餾塔構造計算及設計。

經(jīng)過此次的困難的課程設計的過程,我們獲得的,不只是任務完成的喜悅,更是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和獨立自主能力的提高。在脫離了教師的具體指導和條條框框的束縛之后,自由變成了包袱;面對問題我們茫然無措。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感覺到自己平時的所學此時如此捉襟見肘。在壓力下,我們不得不重新面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無奈地承受了現(xiàn)實之后,有很多沮喪,但更多的是改善現(xiàn)狀的決心。第八章設計總結終于勉強完成了54翻閱了浩如煙海的資料和瀏覽了數(shù)以百計的相關網(wǎng)頁之后,我們的設計思路逐漸清晰;然而具體實施時卻又舉步維艱,不得不重新?lián)炱鹪缫褦R置的書本。然而時間容不得我們望洋興嘆,工作依然是一步一步的進展。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就在設計任務書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向前摸索。好幾次遇到一些數(shù)據(jù)是課本上沒有的,于是又鉆進書堆里,半天爬不出來。而我們查閱文獻的技巧也有了提高。設計過程中也復習了EXCEL和AUTO-CAD,另外也學習了新的軟件MathType,收獲頗豐。向在設計過程中不辭辛勞地給我們以悉心指導的楊世芳教師致敬!學生:鄒美娟黃積釗段建建薛元德翻閱了浩如煙海的資料和瀏覽了數(shù)以百計的55思考題1.什么情況下可以采用直接蒸汽加熱?2直接蒸汽加熱時,理論板層數(shù)的求法有何不同?3.簡述F1型浮閥塔板的優(yōu)點。思考題1.什么情況下可以采用直接蒸汽加熱?561.什么情況下可以采用直接蒸汽加熱?答:假設待別離的混合液為水溶液,而且水是難揮發(fā)組分,即溜出液主要為非水組分,釜液幾乎為純水,這時可采用直接蒸汽加熱,以省掉再沸器。1.什么情況下可以采用直接蒸汽加熱?572直接蒸汽加熱時,理論板層數(shù)的求法有何不同?答:直接蒸汽加熱時理論板層數(shù)的求法,原那么上與一般情況下的方法一樣。精餾段的操作情況與常規(guī)塔沒有區(qū)別,故其操作線不變。q線的作法也與常規(guī)塔的一樣。但由于塔底中多了一層蒸汽,故提餾段操作線方程應予以修正。2直接蒸汽加熱時,理論板層數(shù)的求法有何不同?583.簡述F1型浮閥塔板的優(yōu)點。答:生產(chǎn)能力大操作彈性大塔板效率高氣體壓強降及液面落差小塔的造價低3.簡述F1型浮閥塔板的優(yōu)點。59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題目: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

指導教師:楊世芳

班級:05化工

姓名:鄒美娟薛元德

黃積釗段建建

設計日期:2021年5月31日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題目: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60第一章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書一、設計名稱

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二、設計條件操作壓力:P=1atm(絕壓);進料中含甲醇:xF=40%〔質量分數(shù)〕,進料狀態(tài):飽和液體進料q=1;塔頂產(chǎn)品含甲醇:xD=99%〔質量分數(shù)〕;產(chǎn)量:F=17500噸/年〔每年實際生產(chǎn)時間:7200h〕;塔頂易揮發(fā)組分回收率:η=99%;塔頂采用全凝器;塔釜為直接蒸汽加熱;塔板采用F1型浮閥板〔重型〕;適用地點:武漢第一章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書一、設計名稱

61三、設計任務1.完成精餾塔的工藝設計,有關附屬設備的設計和選型,2.繪制精餾塔系統(tǒng)式藝流程圖和精餾塔裝配圖,編寫設計說明書。四、設計說明書內(nèi)容

1課程名稱、封面、目錄

2概述〔精餾根本原理〕

3工藝計算〔熱量衡算及初步估算換熱面積〕;4工藝流程圖

4構造計算

5附屬裝置評價

6參考文獻

7對設計自我評價.三、設計任務62附汽液平衡數(shù)據(jù)

甲醇-水溶液汽液相平衡數(shù)據(jù)〔表中液相組成x與汽相組成y均為摩爾分數(shù)〕

附汽液平衡數(shù)據(jù)

甲醇-水溶液汽液相平衡數(shù)據(jù)〔63第二章概述精餾是別離液體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種操作,它是利用氣液平衡關系和各組分沸點關系,進展多級別離過程,即同時進展屢次局部汽化和局部冷凝的過程。通過屢次局部汽化和屢次局部冷凝,最終可以獲得幾乎純態(tài)的易揮發(fā)組分和難揮發(fā)組份,但得到的氣相量和液相量卻越來越少。連續(xù)精餾裝置主要包括精餾塔,蒸餾釜〔或稱再沸器〕等。精餾塔常采用板式塔,也可采用填料塔。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稱為精餾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稱為提餾段。連續(xù)精餾裝置在操作過程中連續(xù)加料,塔頂塔底連續(xù)出料,所以是一穩(wěn)定操作過程。第二章概述精餾是別離液體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種操641.精餾原理原料液經(jīng)預熱器在指定溫度下送入精餾塔進料板,在進料板上與自塔上部下降的液體集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再沸器中。塔底再沸器連續(xù)將液體局部汽化,產(chǎn)生上升的蒸汽,送回塔內(nèi)亦稱汽相回流;所產(chǎn)生的液體作為塔底產(chǎn)品,亦稱釜殘液。塔頂蒸汽進入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并將局部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頂作為回流液體,其余局部作為塔頂產(chǎn)品,亦稱為餾出液。另外塔頂沒有分凝器,塔頂蒸汽的一局部被冷凝作為回流,而剩余局部經(jīng)組分再全部冷凝后作為餾出液。1.精餾原理原料液經(jīng)預熱器在指定溫度下送入精餾塔進料板,在進65〔1〕、液體混合物經(jīng)過屢次部份汽化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碾y揮發(fā)組分

〔1〕、液體混合物經(jīng)過屢次部份汽化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碾y揮發(fā)組分66〔2〕、汽體混和物經(jīng)過屢次局部冷凝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囊讚]發(fā)組分〔2〕、汽體混和物經(jīng)過屢次局部冷凝后可變?yōu)楦呒兌鹊囊讚]發(fā)組分67〔3〕.精餾流程

n層塔板附近〔上層n-1;下層n+1〕:tn+1>tn-1;xn<xn-1;yn>yn+1。即離開第n板的液相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濃度較參加該板時的減低,而離開的氣相中易揮發(fā)組分濃度又較進入的增高。假設離開該板的氣液兩相到達平衡狀態(tài),那么將這種塔板稱為理論塔板。原料液進入的那層板稱為加料板,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稱為精餾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稱為提餾段。

除了精餾塔外,還必須同時有塔底再沸器和塔頂冷凝器,有時還要配有原料預熱器、回流液泵等附屬設備,才能實際現(xiàn)整個操作。〔3〕.精餾流程

682.精餾塔

精餾塔是一圓形筒體,塔內(nèi)裝有多層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適宜位置設有進料板。兩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觸時,液相被加熱,液相中易揮發(fā)組分向氣相中轉移;氣相被局部冷凝,氣相中難揮發(fā)組分向液相中轉移,從而使混合物中的組分得到高程度的別離。簡單精餾中,只有一股進料,進料位置將塔分為精餾段和提餾段,而在塔頂和塔底分別引出一股產(chǎn)品。精餾塔內(nèi),氣、液兩相的溫度和壓力自上而下逐漸增加,塔頂最低,塔底最高。2.精餾塔

693.冷凝器〔設計從略〕

用以將塔頂蒸氣冷凝成液體,局部冷凝液作塔頂產(chǎn)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頂,使塔內(nèi)氣液兩相間的接觸傳質得以進展,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殼式換熱3.冷凝器〔設計從略〕

用以將塔頂蒸氣冷凝成液體,局70第三章精餾塔工藝計算

一.確定物性參數(shù)由甲醇-水溶液汽相平衡數(shù)據(jù)可得t-x(y)圖:第三章精餾塔工藝計算一.確定物性參數(shù)711.溫度指標:

精餾塔塔頂溫度

64.8℃

精餾塔進料溫度

79.08℃

常壓塔塔底溫度

99.8℃

2.壓力指標:

精餾塔塔頂壓力控制

101.33kPa

常壓塔塔頂壓力

101.33kPa

1.溫度指標:

精餾塔塔頂溫度

72二.物料衡算1.全塔總物料衡算總物料 F=D+W 〔1〕其中F=+=111.40kmol/h質量流量為mF==易揮發(fā)組分 FχF=DχD+WχW 〔2〕其中xF==0.2727xD==0.9824二.物料衡算73假設以塔頂易揮發(fā)組分為主要產(chǎn)品,那么回收率η為 η==99%(3)式中F、D、W——分別為原料液、餾出液和釜殘液流量,kmol/h;χF、χD、χW——分別為原料液、餾出液和釜殘液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摩爾分率。由〔1〕,〔2〕和〔3〕式得: =30.62kmol/h

即mD=0.2701kg/s=80.78kmol/h即 mW= 0.4051kg/s

xW==0.00376假設以塔頂易揮發(fā)組分為主要產(chǎn)品,那么回收率η為 742.回流比取回流比R=2Rmin塔頂64.8℃時甲醇和水的飽和蒸汽壓pAO=102.38kPapBO=42.56kPa塔底99.8℃時甲醇和水的飽和蒸汽壓pAO=758.91kPapBO=100.62kPa得αD=2.4055αW=7.54αm=(αD*αW)1/2=4.26泡點進料q=1xq=xF=0.2727yq=αmxq/[1+(αm-1)xq]=0.6150Rmin=那么

R=2Rmin=2.1462.回流比753.操作線方程〔ⅰ〕精餾段上升蒸汽量: 即V=(2.146+1)*30.62=96.34kmol/h即mV=0.8498kg/s下降液體量: 即L=2.146*30.62=65.72kmol/h即mL=0.5797kg/s操作線方程: 或: 式中R——回流比;χn——精餾段內(nèi)第n層板下降液體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摩爾分率;Уn+1——精餾段內(nèi)第n+1層板上升蒸汽中易揮發(fā)組分的摩爾分率。代入數(shù)據(jù)得yn+1=0.6822xn+0.31223.操作線方程76〔ⅱ〕提餾段

上升蒸汽量: V'=(R+1)D 即V'=(2.146+1)*30.62=96.34kmol/h即mV'=0.8498kg/s下降液體量: L'=L+qF 即L'=65.72+111.40=177.12kmol/h即mL'=1.2549kg/sW=L'=177.12kmol/h即m

L'=1.2549kg/s操作線方程:ym+1'= VO=V'=96.34kmol/h式中:χ’m——提餾段內(nèi)第m層板下降液體中易揮發(fā)組分摩爾率;У’m+1——提餾段內(nèi)第m+1層板上升蒸汽中易揮發(fā)組分摩爾分率。代入數(shù)據(jù)得ym+1'=1.801xm'-0.00677〔ⅱ〕提餾段

上升蒸汽量: V'=(R+1)D 774.塔板數(shù)目的計算

理論塔板的計算由芬斯克方程得:0.34107=0.3522Nmin=/lgαm-1=

=6.6613=0.3522由此得由此得即理論塔板數(shù)為12塊4.塔板數(shù)目的計算

理論塔板的計算78取總塔板效率為0.45那么實際塔板數(shù)為塊進料位置Nmin=/lgαm-1==2.4883=0.34107得進料位置為第12塊板取總塔板效率為0.4579第四章精餾塔構造計算一.塔板工藝尺寸計算:1.塔徑:塔的橫截面應滿足汽液接觸局部的面積、溢流局部的面積和塔板支承、固定等構造處理所需面積的要求。在塔板設計中起主導作用,往往是氣液接觸局部的面積,應保證有適宜的氣體速度。計算塔徑的方法有兩類:一類是根據(jù)適宜的空塔氣速,求出塔截面積,即可求出塔徑。另一類計算方法那么是先確定適宜的孔流氣速,算出一個孔〔閥孔或篩孔〕允許通過的氣量,定出每塊塔板所需孔數(shù),再根據(jù)孔的排列及塔板各區(qū)域的相互比例,最后算出塔的橫截面積和塔徑。本設計采用方案一。第四章精餾塔構造計算一.塔板工藝尺寸計算:80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81泡點溫度下的液相氣相密度分別為:ρL=730kg/m3ρV=1.122kg/m3氣相流量LS=mL'/ρL=0.001719m3/s液相流量VS=mV'/ρV=0.7574m3/s空塔氣速uu=(平安系數(shù))*umax

C可查史密斯關聯(lián)圖,橫坐標值為:

*(ρL/ρV)0.5=*=0.05856取板間距HT=0.45m,取板上液層高度hL=0.08m,由此查史密斯關聯(lián)圖泡點溫度下的液相氣相密度分別為:82史密斯關聯(lián)圖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83圖中HT——塔板間距,m;hL——板上液層高度,m;V,L——分別為塔內(nèi)氣、液兩相體積流量,m3/s;ρV,ρL——分別為塔內(nèi)氣、液相的密度,kg/m3得C20=0.077物系外表張力σ=17.2mN/m,得:=0.0747那么:umax=0.0747*=1.904m/s取平安系數(shù)為0.6,那么空塔氣速為:u=0.6umax=0.6*1.904=1.142m/s塔徑=[4*0.7574/(π*1.142)]0.5=0.9192m按標準圓整為:D=1.0m塔截面積:AT=π/4*D2=π/4*(1.0)2=0.7854m2實際空塔氣速:u==0.9643m/s圖中HT——塔板間距,m;hL——板上液層高度,m;V842.塔高估算:實際塔板數(shù)NP=27有效高度Z=HT*(NP-1)=0.45*(27-1)=11.7m進料處兩板間距增大為0.7m設置2個人孔,每個人孔0.045m裙座取3m,塔頂空間高度1.5m,塔底空間高度1.5m塔總高h=Z+0.7+1.5+3=11.7+0.7+1.5+1.5+3=18.4m3.溢流裝置:選用單溢流弓形降液管,不設進口堰⑴堰長lW:取堰長lW=0.714D,即:lW=0.714*1.0=0.714m⑵出口堰高hW:hW=hL-hOW采用平直堰,堰上液層高度:hOW=0.0115m那么:hW=0.08-0.0115=0.0685m⑶弓形降液管寬度Wd和面積Af:查?化工原理〔下冊〕?164頁圖3-102.塔高估算:85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86得=0.098,=0.151,那么:Af=0.098*0.7574=0.0770m2Wd=0.151*1.0=0.151m驗算液體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即:θ==0.0770*=20.16s停留時間θ>5s,故降液管尺寸可用⑷降液管底隙高度ho:ho=Ls/(lW*uo')取降液管底隙處液體流速uo‘=0.07m/s,那么:ho==0.03508m取ho=0.04m得874.塔板布置及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取閥孔動能因子FO=10uo=Fo/(ρV)0.5==9.44m/s求每層塔板上的浮閥數(shù),即:N=VS/(π/4*do2*uo)=0.7574/(π/4*0.0392*9.44)=68取邊緣區(qū)寬度WC=0.05m,破沫區(qū)寬度WS=0.065m,計算塔板上的鼓泡區(qū)面積,即:Aa=2[+π/180*R2arcsin()]R=-WC=-0.05=0.45mx=-(Wd-WS)=-(0.151+0.065)=0.284m故Aa=2(+π/180*0.452arcsin)=0.4747m2浮閥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橫排的孔心距t=75mm=0.075m并采用整塊式塔板,排間距t'=75mm=0.075m4.塔板布置及浮閥數(shù)目與排列:取閥孔動能因子FO=1088二.塔板流體力學驗算:

1.氣相通過浮閥塔板的壓強降:hP=hc+hl+hσ⑴干板阻力:uoc=(73.1/ρv)1/1.825=(73.1/1.122)1/1.825=9.86m/s因uo<uoc,故:hc=19.9*uo0.175/ρL=19.9*9.860.175/730=0.04m液柱⑵板上充氣液層阻力:液相為水,可取充氣系數(shù)εo=0.5hl=εo*hL=0.5*0.08=0.04m液柱⑶液體外表張力所造成的阻力:此阻力很小。忽略不計所以hp=0.04+0.04=0.08m液柱那么單板壓降:△pp=hpρLg=0.08*730*9.81=572.9Pa二.塔板流體力學驗算:

1.氣相通過浮閥塔板的壓強降:892.淹塔:為了防止淹塔的發(fā)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層高度,Hd<=φ(HT+hw)Hd=hp+hL+hd⑴與氣體通過塔板的壓強降所相當?shù)母叨萮p=0.08m液柱⑵液體通過降液管的壓頭損失:因不設進口堰,故:hd=0.153=0.153=0.00055液柱⑶板上液層高度hL=0.08m那么Hd=0.08+0.08+0.00055=0.16055m取φ=0.5,已選定HT=0.45,hW=0.0685m那么:φ(HT+hw)=0.5*(0.45+0.0685)=0.25925m可見Hd<φ(HT+hw),符合防止淹塔的要求2.淹塔:為了防止淹塔的發(fā)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層高度,H903.霧沫夾帶:泛點率泛點率={VS*[ρV/(ρL-ρV)]0.5+1.36LS*ZL}/(K*CF*Ab)*100%及泛點率=VS*[ρV/(ρL-ρV)]0.5/(0.78K*CF*AT)*100%板上液體流徑長度:ZL=D-2Wd=1.0-2*0.151=0.698m板上液體流面積:Ab=AT-2Af=0.7854-2*0.151=0.7546m水和甲醇屬于正常體系,取物性系數(shù)K=1.0,又由?化工原理〔下冊〕?170頁圖3-13查得泛點負荷系數(shù)CF=0.115,得:泛點率=*100%=36.13%同樣泛點率=*100%=43.68%計算得兩個泛點率都小于80%,故可知霧沫夾帶量能夠滿足eV<0.1kg(液)/kg(氣)的要求3.霧沫夾帶:泛點率91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課件92

三.塔板負荷性能圖:

1.霧沫夾帶線泛點率={VS*[ρV/(ρL-ρV)]0.5+1.36LS*ZL}/(K*CF*Ab)*100%按泛點率為80%計算如下:[VS*+1.36*LS*0.698]/(0.115*0.7546)*100%=80%整理得:VS=1.77-24.2LS可知霧沫夾帶線為直線,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兩個LS值,算出相應的VS值LS(m3/s)0.00050.007VS(m3/s)1.75791.6006由此可得霧沫夾帶線①

三.塔板負荷性能圖:

1.霧沫夾帶線932.液泛線φ(HT+hw)=hp+hL+hd=hc+hl+ho+hL+hd由上式確定液泛線φ(HT+hw)=5.34*ρV*uo2/(ρL*2g)+0.153*()2+(1+εo)[hW+E()2/3]因物系一定,塔板構造尺寸一定,HT,hW,ho,lW,ρV,ρL,εo及φ等均為定值,而uo與VS有如下關系:uo=VS/(π/4*do2*N)由此得到VS與LS的如下關系式:VS2=2.466-2955.8LS2-19.74LS2/3在操作范圍內(nèi)任取假設干個LS值,計算VS值,如下:LS(m3/s)0.00050.0010.0030.005VS(m3/s)2.3422.2622.0321.812由此可得液泛線②2.液泛線943.液相負荷上限線液體的最大流量應保證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不低于3—5s,停留時間

θ==3—5s以θ=5s作為液體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的下限,那么(LS)max===0.00693m3/s由此可得液相負荷上限線③4.漏液線對于F1型重型閥,依FO=uoρV1/2=5計算,那么uo=5/ρV1/2,又有VS=π/4do2N*uo那么得VS=π/4do2N*5/ρV1/2以FO=5作為規(guī)定氣體最小負荷的標準,那么VS=π/4do2N*uo=π/4do2N*FO/ρV1/2=π/4*(0.039)2*68*=0.363m3/s由此可得水平漏液線④3.液相負荷上限線955.液相負荷下限線取堰上液層高度hOW=0.006m作為液相負荷下限條件,依hOW的計算式算出LS的下限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