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獻筆記_第1頁
古典文獻筆記_第2頁
古典文獻筆記_第3頁
古典文獻筆記_第4頁
古典文獻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周文獻與文獻學視頻:1-7.重點:“文獻”一詞的起源:出自哪?誰提出的?含義是?“禮”指什么?“征”的意思?“文獻”一詞出自《論語?八僧》,由孔子提出,含義是,“禮”指國家的典章制度,“征”的意思是,驗證,征驗之意。.擴展:杞國和夏朝、宋國和商朝,分別的關系是怎樣的?杞國在夏朝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是夏禹后裔。宋,為商湯后代。商朝主要分封同姓子弟,異性功臣,前朝后裔.擴展:三易指什么?三易:夏日《連山》,商日《歸藏》,周日《周易》.重點:綜合鄭玄和朱熹的說法,早期的“文獻”分別指什么?“文”指典籍,“獻”指賢才.難點:既然杞宋無征,孔子又如何能言夏商之禮?《論語?八僧》中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笨鬃幽苎韵?、殷之禮,是從周禮推測出來的,因為周禮是據(jù)夏、殷二代之禮損益而定的。.難點:韓宣子說“周禮盡在魯”說明了什么?到孔子的時候,周天子的地位已經(jīng)沒有西周時期那么高了,所以韓宣子說周禮盡在魯矣,是有深義的,魯國作為周公之子伯禽建立的諸侯國,再加上孔子對周公的尊崇,所以魯國沿用了周禮,對周禮繼承得很好,保存了西周文獻,與杞、宋不同,所以魯國可以征驗周禮。所以才說周禮盡在魯矣!.擴展:十翼。十翼:《周易》包括《易和《易傅》雨他部分?!兑仔蘧砹呢?,羥生於殷周之除;《易傅》又叫《易大傅》,共有《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繁同I》上、下,卦》,《序卦》,《雄卦》,共II?十篇,均羥生於戟閾之除,是垣存最古的封《易的解釋,漠人稠之懸"十翼"。.擴展: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今文和古文:漠人整理和傅授儒家修監(jiān)典文獻主要是通遇雨槿文本方式。一槿是口耳相傅,靠背^和12^來流傅的文本,言己^所用的文字是常畤通用的糠害,耦懸今文,如由秦博士伏生口授、晁金昔言己$滎的《尚善》,又稠懸《今文尚善》。另一槿是徙精壁夾眉或地下彝掘出來的文本,是用先秦六閾的文字善嘉的,耦卷古文,如曾恭王攏孔子營宅睛壁夾唇凄褻掘出來的《尚善》,又耦卷《古文尚善》o.擴展:“獻”作“人物”講在后代的應用。明代焦助;《國朝獻征錄》,獻指當代重要人物,與歷史關系重大的人物:清代李桓《國朝耆獻類征》,獻指人物。11.重點:首先用“文獻”命名的書指哪一部?元馬端臨《文獻通考》首先用“文獻”一詞為書名,取義于《論語》。.擴展:舉例說明從文獻學角度研究《史記》應該研究什么?優(yōu)文獻擘研究史者己:首先要研究史吾已怎麼成善的,嘉作謾程是怎棣的,有沒有人篡改,有沒有彳菱人攙濰迤什麼內容,哪些人做謾注,it些注好不好,今天看到的史BE文本最早的是南宋的,優(yōu)司禹遭的畤代到南宋,漫房的畤中有沒有走棣,琪有宋本有哪些版本,造些版本好不好,值不值如何饕定,如何知道是宋版善,遢是清代的善,襟黑占本什麼畤候有的,怎檬才能襟罷占津碓等等。.擴展:杜先生提到的稱謂問題。古人有名有字,對人稱字,自稱稱名,是舊的禮儀規(guī)范之一。先生是尊稱,比自己小的也要稱先生。如以兄弟稱,則比自己小的也要稱“兄”,自稱“弟”。對好友的兒子要稱“世兄”。足下,與殿下、閣下、左右、知識、侍者皆是自謙之辭,表示自己不能與對方平起平坐,只能與對方的侍從講話。.擴展:科舉考試。明清時期,舉人進京,在禮部參加會試,考上的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然后參加殿試,取中后成為進士。進士分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余再參加朝考,選優(yōu)者為翰林院庶吉士,其余授各部主事、知縣等。庶吉士在翰林院教習館學習三年,然后舉行散館考試(御試),成績優(yōu)良者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其余分發(fā)各部主事、知縣等。.重點:文獻學的研究范圍。文獻學主要研究文獻的、形態(tài)、文獻的整理方法、文獻的鑒別、文獻的分類與編目、文獻的收藏、文獻形成發(fā)展的歷史、各種文獻的特點與用途、文獻的檢索等等。具鶻靶圉:目金錄、版本和校勘,辨俱、^佚、襟罷占、翻群、注釋、檢索、出土文獻、戴醴等。.難點:文獻學的研究目的。全面認識文獻,學會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用較少的時間,找到盡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同時,還要有能力對這些資料的不同版本進行鑒別,確定較早的、較全的、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對原始文獻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還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一句話,文獻學是通向文獻寶庫的門徑,是打開文獻寶庫的鑰匙。.擴展:歸納為什么要學習文獻學。.宋代文獻和清代文獻,鄭玄改稱鄭元或者直接稱字鄭康成,采用的是避諱的辦法,古書避諱很常見,經(jīng)常使用的辦法有四種:改字、空字、缺筆和改音,以上改稱鄭元屬于哪一種??補充:關于偽古文尚書偽古文尚書,一個是張霸的《百兩尚書》,另一個是東晉太守梅頤向東晉元帝獻出一本自稱是孔安國作傳《古文尚書》,這部尚書包括的篇目出除了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之外,還包括多出的25篇,后世稱為梅本《古文尚書》或者孔傳《古文尚書》,曾一度得到東晉朝廷、南朝及隋唐朝廷的認可,唐太宗時命孔穎達等破《五經(jīng)正義》,其中《尚書》采用的本子就是孔傳《古文尚書》。到了宋代被懷疑為偽書,首先提出的人就是吳械和朱熹,他們認為孔傳《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的相同部分難讀,而多出來的部分卻文從字順容易理解。到了清代懷疑其為偽書的人更多,代表性人物就是明代的梅篇和清代閻若域,梅.籬寫了《尚書考異》和《尚書譜》,閻若玻寫了《尚書古文疏證》,論定其書為偽書。當然也不乏相反意見的學者,代表性人物就是毛奇齡,他寫了《古文尚書冤詞》,力證該書不偽,兩派之間的爭論曾轟動一時。第二周文獻的載體視頻:8-14.重點:文獻的載體有哪些?1、甲骨2、金3、石4、竹木5、帛6、莎草紙7、羊皮紙8、貝葉9、紙杜先生的教材上有甲骨、金、石、帛、紙。張三夕教材的^是:甲骨、金石、竹木、^帛、紙張和霜子。.重點:幾個術語:甲骨、甲骨文。甲骨:指的是罪甲和躍骨,罪甲主要指的是罪的腹甲,敕平整。猷骨即主要指的是牛的肩胛骨,或刻有言己事文字的牛^骨、鹿^骨、人^骨、虎骨等。甲骨文是殷商畤期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人稱甲骨文,是到琨在卷止人優(yōu)可以見到的最早的有系統(tǒng)的文字。甲骨文的內容為殷商時代王室占卜的記錄以及與占卜有關的記事文字,故又稱“卜辭”。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陽縣西北小屯村),故又稱“殷墟書契”、“殷墟卜辭”。.重點:甲骨文發(fā)現(xiàn)的時間、地點、重要人物。時間:清代光緒末年發(fā)現(xiàn)甲骨文地點:今河南省安陽縣西北五里小屯村重要人物: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人王懿榮.重點:甲骨的整治過程。甲骨從取材到整治到占卜到刻寫的過程:第一步是龜骨的取材,龜?shù)膩碓匆话闶怯煞絿M貢。龜?shù)娜〔耐ㄟ^殺龜解決。殺龜之前要進行祭祀,然后殺龜。殺死之后去除內臟,龜殼貯存,以備加工整治。第二步是龜甲的整治、鋸削和刮磨。龜甲的整治首先是將其背甲和腹甲切割開來,甲橋連接在腹甲上,背甲從中間自首至尾分開,經(jīng)過整治以備占卜。腹甲的甲橋要去除邊緣突出的地方,使之成為弧形。腹甲的正反兩面都要刮磨,高低不平的地方還要錯磨,使龜板面平光澤。對其他骨料的整治也要達到這種程度。第三步就是骨板的鉆鑿,鉆和鑿本來是是鉆鑿時使用的工具,后來用這兩種工具在骨板背面所制成的槽洞和圓洞也簡稱鉆鑿了。用圖形表示的話,橢圓形的是鑿,圓形的是鉆。鉆鑿一般是先鑿后鉆,鉆鑿都不能從背面穿透骨面,也就是要在正面留有均勻的薄層。這樣就克服了骨版堅硬薄厚不均的缺點,后面灼燒時便會使骨板受熱均勻,才會在正面準確呈現(xiàn)兆紋。第四步是灼龜,鑿鉆完成后,根據(jù)需要進行占卜。占卜要進行灼龜,也就是灼兆。灼兆是占卜時施于鉆內鑿旁的燒灼痕跡。用火或者積碳燒灼,使燒灼之處爆裂兆紋,通過兆紋來判斷吉兇。在灼兆點發(fā)出的爆裂之聲就是“卜”字。第五步就是判斷吉兇。第六步就是刻辭,卜官卜問吉兇之后,下一步就是刻辭,將其卜問之事及其內容刻記于卜骨之上以作記載。占卜過程到此基本結束。有些卜辭所問之事,要等過一段時間才會得到驗證,把所驗證的結果再補充刻到卜骨上之后,全部過程就已經(jīng)完成了??逃涍^的甲骨,都有專門人處理,或者進入“檔案庫”?!吨芏Y春官》中就有“龜人”,掌管藏龜以備卜之用。發(fā)(百£發(fā)(百£,)G2EIII5VEtl'¥.重點:術語,金、金文。金,先秦畤期耦窗同卷金。金文又耦青銅器金名文、鼎文、it鼎款是ig或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鼎是青銅橙器中貴族常用的重器,因此以舞鼎作卷青銅器的代穗。^鼎款款是凹字,指刻上去的字;凸字,益上去的字。.重點:青銅禮器的種類。(一)禮也。統(tǒng)稱尊彝.或鼻器。包括鼎(煮肉用)、鬲(n.煮飯用)、餐(yfln.蒸器)、篁(guL銘文作毀,盛飯)、德(M,盛飯食)、數(shù)(du】.喳梁)、尊(酒器)、方彝(酒器)、?(⑷.酒3s.亦盛水)、望(xU,盛梁)、青(酒器,亦盛水)、囪(you.酒器.較主要者八%航(sigQig,盛酒或飲酒器)、蠶(h6.盛酒器,或調趨用)、鼎(飲酒器)、m(ga.飲酒器)、蟬(rfo.飲酒器)、角(飲酒界)、鄴(汕.溫酒需)、包(取酒器人豆(盛Ml醯之脯照即下酒看差.肉藥一類)、盤(盛水或承接水2S)、咫(yl.船洗之器)、孟(盛水或飯)、缶盛水或酒)、甑(bo.盛水或內)、簽(盛冰或水》等。青銅器的種類禮器,樂器,兵器,農器,度量衡,錢幣,符璽,日用器.擴展:青銅禮器的用途。禮器主要用于宗廟祭祀及隨葬。其次為諸侯旅行奠告之用,其次則為其次為陪嫁之物。用于宴饗.重點:舉例說明石刻文字的種類。石刻文獻的^.碣,就是高石柱子,上小下大,形在方B1之垣存敕早的是石鼓文,共十鼓,各刻有四言爵一首,^秦閾君避貓事,故又穗貓碣,字醴是秦統(tǒng)一文字之前的大篆,腐於秦統(tǒng)一之前的刻石,具鶻年代有事垣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摩崖,刻於崖壁,天然之石。著名的有澳代的《石f整a〉,全稱為《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王升撰,唐代的《紀太山金名》,唐玄宗撰文,貌以猱善耆之;再有就是泰山冬至石峪的《金制煉監(jiān)》,富盛名,善法猱楷加聚。.碑,碑上所刻內容包含以下黑偃?方面,一是用於喪葬方面先是有了神道碑,束漠畤又羥生了墓志2名。二是用來紀工會己事,表彰功德。三是用央刻爵文善法、名人手跳。四是唐代^始的暹土題名碑。五是把重要的^典刻在石碑上,耦卷石幺鴛儒家^典的刊刻重要的七次,佛^最著名的是房山石留鴛道^自唐代也有刻石,數(shù)量少於佛畿。.難點:竹木載體的相關術語(竹簡、木簡、冊、牘、尺牘、封、封泥、檢、殺青、汗青、梁-板-牘、刀筆、刀筆吏)。

竹簡:竹,主要是劈成長而窄的竹片木簡:用木劈成長而窄的木片冊:把竹木簡編連成冊的象形文字牘:木制的寬長條尺牘:寫信用的一尺長的板牘封:這種加蓋、系繩、施泥、()印的工作叫封。封泥:封泥亦耦“泥封”。古人曾膻、善函封彝畤用^捆,穗,在^端或交叉慮用泥粘上封住,上黔印章,作卷信瞬,以防私拆。K槿金令有印章的土墟稠“封泥”,主要流行於秦漠。魏晉彳登抵帛盛行,封泥之制沸f屣。。檢:信寫好之后用另一塊板蓋上,這塊蓋信的板叫“檢”殺青:竹曾破成竹脩彳登,把曾面刮平(竹黃的一面),再用火烤韓,“毅青”,故又叫“毅青曾”“汗曾”“汗青”。文章嘉好了也耦“毅青”。汗青:**。(太平御城》卷六百六:“(風俗通>曰:劉向《劇親》‘殺青'看.直治竹作筒節(jié)之耳。新竹有計,善折叁,凡作筒者,皆于火上炎干之。陳竺間謂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吳越日殺.亦治也。?■所以竹傳又叫■?殺才簡\又叫"汗1ST(宋代郭忠恕有《汗倚》一書)、“汗青”汗青:桀-板-牘:根據(jù)《論衡》,桀只是截斷的木頭,破成片才叫“板”,刮削以后才叫“牘”刀筆:書寫會出錯,就用刀刮去再寫,所以“刀”和“筆”要配合使用,就有了“刀筆”這個詞。刀筆吏:.擴展:戰(zhàn)國秦漢簡牘出土情況。.重點:馬王堆漢墓帛書。禹王堆漠墓帛耆1973年12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又出土了一批古代帛書,共有20多種12萬多字。第一、這批帛書中有些典籍失傳了一兩千年,其中與《老子》相關的文獻保存最多,包括《老子》甲本、乙本以及《老子》甲本卷后元篇名的四篇佚書,《老子》乙本卷前的《經(jīng)法》、《十大經(jīng)》、《稱》、《道原》等四種文獻。這些文獻過去都沒有傳本。第二、另外還有一些占星、相馬、醫(yī)經(jīng)方面的古書以及地圖、導引圖、帛畫等珍貴的圖書。這批帛書的出土,為研究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哲學、歷史、天文、地理、軍事、語言、醫(yī)學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異常難得的文獻資料。第三、比如帛書本《老子》與傳世的今本《老子》在文字篇次上有較大的出人,今本《老子》是《道經(jīng)》在前,《德經(jīng)》在后,帛書本正好相反。不少學者利用帛書本對傳世文獻做了很有意義的??焙捅容^工作。.擴展:國外早期三種重要的書寫材料。莎草紙,羊皮紙,貝葉.擴展: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造紙術發(fā)明于西漢,說明各次發(fā)現(xiàn)的時間及地點等情況。1933年考古學家黃文朗在薪?羅布泊漢烽建亭遺址掘出一塊麻紙,年代為西漢宣帝黃龍元年(前49),早于蔡倫154年。1957年陜西西安東郊源橋借瓦廠工地古墓遺址出土一批文物.內有青銅鏡.饒F有麻布,布下有紙,?大一片為8x12厘米e考古學家斷定不晚于西漢武帝時代(前HO-前S7)。經(jīng)整定屬麻紙,成分為大麻。1973年甘肅考古隊于薇濟納河流域漢代居延地區(qū)的肩水金關駐軍遺址作科學發(fā)掘.清理出木簡?毛修等物,有古紙兩片,一片白色.質地勻細,19x21蜃米,年代妁為西漢昭帝、宣帝時期另一片暗黃色,質地較松.9x11.5”米,年代均為友帝建半年間。1978年陜西扶風縣中部i村漢代建筑遺址清理出窖藏網(wǎng)?,內有錢等30余件.其中漆器裝飾件銅泡(銅釘)空隙中間填塞有紙,紙呈白色.質地細,6.8x7.2座米,為西漢宣帝至平帝時遺物。1979年10月甘肅長城嵌合■查團在敦煌馬朋灣西漢屯戌遺址發(fā)掘出實物337件,木筒1217枚,內有麻紙五件8片,其中一件淺黃.較厚,20x32厘米,邊緣清嘶,是迄今出土西漢紙?大的一張,時代為宣帝時期(前3—前50).1986年甘南考古學家在天水市郊放馬彳西漢墓中發(fā)現(xiàn)古紙,黃色,5.6x2.6彳米.紙上便有地圖。被考古工作者定為西漢文、景時物。經(jīng)化驗為麻抵1990年冬甘肅號古學家何雙全在敦煌甜水井西漢懸泉置遺址主持發(fā)掘,發(fā)現(xiàn)三十多片古紙.有三片有字跡,均西漢物。經(jīng)化臉,紙面有明顯簾紋.說明是抄紙模具抄出。(參潘吉星《中國選紙史話》第10—17頁,又潘吉星《中國科學技術史?造抵與印*卷》第蛤一57頁).重點:紙質文獻的裝潢形制。卷子(卷軸裝)一經(jīng)折裝一蝴蝶裝一包背裝一線裝一?第三要注意這幾種裝潢形制,從卷軸裝到經(jīng)折裝到蝴蝶裝到包背裝再到線裝,所有這些形制,其書頁都是單面書寫或者印刷,只不過卷軸裝和經(jīng)折裝就是把抄了書的紙粘連起來,形成長卷,卷軸收藏時用軸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而經(jīng)折裝按照一定的寬度一正一反折疊成一個長方形的折頁:后面那三種裝潢形制是對一張印好的單頁進行不同的折疊裝訂而成。15.重點:紙質文獻裝潢形制相關術語(軸、卷、襟、帶、牙簽、帙、卷帙、卷軸、黃卷、鄴架、觸手如新、信口雌黃、蕓窗)。1、牙簽,藏書者系于軸端或書函上作為標志、以便翻檢的牙制簽牌。2、卷子不便攜帶,還有裝書的袋子,叫“帙”。鐵就是書衣,“書衣”一詞一直沿用到近代,不過已變成書冊外封皮的稱呼了。3、黃卷:卷子通常染黃以驅蟲,引申詩句:黃卷青燈空苦心4、鄴架:他人的藏書處5、觸手如新:形容圖書保存完好6、信口雌黃: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原作口中雌黃。雌黃:黃色礦物,可做顏料。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抹后重寫。7、蕓窗,書齋。蕓者,香草也,置書頁內可以辟蠹?!笆|香馥蘭,綠字摘章?!惫糯娜顺R苑疾萦骶用赖?,取此字,只是表示自己的某種追求。蕓窗,亦作“蕓腮”,書齋名也。唐人蕭項《贈翁承贊漆林書堂詩》:“卻對蕓窗勤苦處,舉頭全是錦為衣?!彼稳藙獣r詩云:“芹泮三益友,蕓窗一炷香。?補充:史記三家注史記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驅《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的合稱。原各單行?!端膸焯嵋氛J為散列正文下并合為一編,始于北宋?,F(xiàn)存最早的有南宋黃善夫刻本(商務印書館收入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清乾隆時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較為通行。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刊行張文虎考訂的《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合刻本》一百三十卷,是清朝后期較好的刊本。中華書局1959年以金陵書局本為底本出版《史記》,分段標點,將原散列正文下的三家注移于每段之后,原序文亦移置全書后,并以年代次序重排。第三周文獻的形成與流布視頻:杜澤遜老師視頻15到21討論問題:.文獻的形成方式有哪四種。著,述,編,譯.名山指什么?還有哪些類似的名稱?傳說中的藏書之處。大酉山,小酉山。.通過學習總結什么是“作”。1,作,也稱“著”“造”“著作”。2、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認為“作”為著作,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3、張舜徽先生認為將一切從感性認識所取得的經(jīng)驗教訓,提高到理性認識以后,抽出最基本最精要的結論,而成為一種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這才是著作。4,杜澤遜先生認為,著作,關鍵是結論是不是新的,是不是前已有之,是不是僅就舊說稍加變通或稍加損益,而且所謂全新的結論,是不是科學的,是不是證據(jù)確鑿而可以立于不敗之地。.通過學習總結什么是“述”。不止于簡單的繼承,對于前人的創(chuàng)造,要有個消化過程、理解領會過程,在領會過程中,可能還會有所增益,使之更完整?;蛴兴鶆h訂,使之更正確。對那些漸趨隱晦的道理,還要作一番探微索隱工作,古人所作的大量注釋,實際上就屬于索隱工作。.有哪些價值極高的注釋之作?(掌握)《詩》之毛傳、鄭箋、孔疏,《三禮》之鄭玄注,《春秋左傳》之杜注,《水經(jīng)》之酈注,《漢書》顏師古注,《史記》之三家注,《后漢書》之李賢注,《三國志》之裴注。.通過學習總結什么是“編”。編又叫纂、輯。是根據(jù)一定體例綴輯舊文,其重要特點是原始條紋都是其它文獻的原文,不加改竄。一般要求注明出處,當然也有不注明出處的?,F(xiàn)存最早的一部文學總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tǒng)編的《文選》O.最常見的編纂成果有哪些?各舉出一兩種代表性成果。1、總集:《詩經(jīng)》《楚辭》《昭明文選》《玉臺新詠》《樂府詩集》2、總集是匯集兩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個朝代(斷代)和多個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種體裁和多種體裁的作品。一般說來,古代的總集多為詩、文的合集?!对娊?jīng)》,在今天看來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F(xiàn)存最早的一部文學總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tǒng)編的《文選》.3、別集:別集是相對總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個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個人作品集?!独钐孜募?、類書:類書,是我國古代分類式的資料匯編性的工具書。類書采輯古典文獻中有關典故史實、名物制度、詩文詞語等方面的各種資料,分門別類編排,每一門類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讀者瀆書或寫作時查閱、征引。歷代著名的類書有:唐代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白氏六帖》;宋代的《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玉海》;明代的《永樂大典》、《經(jīng)濟類編》;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淵鑒類涵》等。5、叢書:《漢魏叢書》《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叢書,是指搜集兩種以上的文獻,按照一定的理念和體例編校,冠以一個總的書名,用統(tǒng)一的版式和裝幀印行的文獻類型。叢書又名"叢刊"、"叢編"、"叢刻"、"類編"、"合刻"、"匯刻"、"匯抄"、"全書"等?!端膸烊珪罚▍矔悤鴧^(qū)別:叢書在編纂上基本都抄,類書只摘取需要的部分)6、檔案類編:《曲阜孔府檔案選集》《四庫全書檔案》《清代文字獄檔案》7、資料摘抄《清稗類鈔》其中《太平御覽》等類書有出處,而《冊府元龜》及(清稗米針竿就不注出外我國封建社會的幾部十書都縣靠編篡而成。

.輯佚學成就最大的學者是?代表作?馬國瀚《玉函山房輯佚書》?補充(1>輯佚學和文獻的亡佚直接關聯(lián),文獻的亡佚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原文獻亡佚,另外有人偽造同名文獻,這屬于偽書的范疇;二是原文獻亡佚或散佚,但其中有部分內容散存于其他文獻,(如類書、典籍注文中)這種文獻就叫做佚文獻2、文獻學之輯佚,是指將散見于現(xiàn)存圖書文獻中的散佚、亡佚文獻的殘篇散句等各種佚存之文字逐一摘錄,按一定的方法原則加工后編輯成冊(篇),使之集中復現(xiàn)流傳的文獻整理活動,或以此為手段的研究方法。).影響較大的翻譯文獻有幾種?佛典翻譯,學術翻譯,文學翻譯.可信的漢譯佛經(jīng)始于什么時候?這一時期影響較大的譯經(jīng)大師有哪兩位?起于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時期(公元2世紀)?影響較大的有安世高,支婁加讖。.支謙的重要貢獻是什么?支謙在翻譯方法上有重要貢獻:①曾將所譯《無量門微密持經(jīng)〉和兩種舊譯(《阿難陀目彳云尼呵離陀鄰尼經(jīng)》、《為端底總持經(jīng)》,均已不存)對勘,區(qū)別本(母)、末(子),分章斷句,上下排列,首創(chuàng)會譯體裁。后來支敏度合《維摩》、《首楞嚴》二種竺法護譯本舊譯,編成“合本”,道安合《放光》、《光贊》新舊譯本,編成合本,都取法于此。②自譯經(jīng)自加注,如《大明度無極經(jīng)》首卷,足濟翻譯之窮。③反對譯文尚質,主張尚文、尚約調和,開由質趨文先河,很適合佛傳文學翻譯(參呂激《支謙》,收入《中國佛教》).漢人西行求法第一人是哪一位?朱士行.竺法護翻譯佛經(jīng)的特點是什么?言準天竺,事不加飾.東晉前期,重要的佛教文獻學家和譯師是誰?其高足中最著名的是誰?釋道安,最著名的是凈士宗創(chuàng)始人慧遠。其文風忠實原本不厭其詳,所以其譯本成為后來對照異本的最好材料。.東晉后期姚秦的哪一位大師是漢魏六朝時期最杰出的譯經(jīng)大師?他譯經(jīng)和之前的大師主要的區(qū)別在于?被評價為并嫻華梵,游刃有余的典型例子是?(1)鳩摩羅什,(2)在文體上一變樸拙文風,開始運用達意譯法,使中土易于接受,在翻譯有文學趣味的《法華》、《維摩》、《大智度論》等經(jīng)論時,力求不失原意的同時,注重保持原本的語趣。他既博覽印度古典,對梵文極有根柢,又因留華日久,對漢文有很高素養(yǎng),對于文學有高度欣賞力。(3)人天交接,兩得相見.出家人姓“釋”從誰開始?并且是我國第一個訂立僧伽制度的建立者。釋道安.玄奘法師的主要貢獻是?(從著作和翻譯著作方面說就可以)著作:《大唐西域記》翻譯:《大般若經(jīng)》全部六百卷,《瑜伽師地論》,將《老子》譯成梵文.在學術翻譯方面,明清時期著名的譯者有哪些?利瑪竇,徐光啟,李之藻.中國三大史詩指的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世界之最)蒙古族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較著名的外國史詩有哪些?巴比倫《吉爾伽美什》印度《摩柯婆羅多》《羅摩衍那》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有了文字之后的還產生了一些敘事詩,主要有哪些?蒙古族《嘎達梅林》苗族《張秀梅之歌》彝族支系撒尼人《阿詩瑪》傣族《召樹屯》.文獻流布的方式有哪幾種講唱、鐫刻、抄寫、蠅、攝影、微機輸入、激光掃描

第四周學習內容:文獻的收藏和散佚視頻:杜澤遜老師視頻22到29討論問題:.傳說中的較早的古書有哪些?《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墳典:三墳、五典的并稱,后轉為古代典籍的通稱。?書籍的代稱:方策,卷帙,墳卷,墳籍2.現(xiàn)存最早的古書是哪幾部?其中的《禮》指的是?唐代孔穎達等的《五經(jīng)正義》其中的《禮》指的是?五經(jīng)指儒家的五圣經(jīng)。即《周易》《尚書》《詩經(jīng)》《儀禮》《春秋》孔穎達的禮指《禮記》?《儀禮》的名稱有哪兩個簡稱《禮》,亦名《禮經(jīng)》或《士禮》。儒家注本有: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清胡培翠《儀禮正義》等。.十三經(jīng)包括哪些書?杜老師說的14經(jīng)又加上了什么書?《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jīng)》、《左傳》、《公羊傳》、《轂梁傳》、《論語》、《爾雅》、《孝經(jīng)》、《孟子》后又加上《大戴禮記》?《十三經(jīng)注疏》哪些人給這些經(jīng)書做的注成為十三經(jīng)注疏,作為一個必會知識點,查閱⑴《十三經(jīng)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經(jīng)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書注疏》、《毛詩注疏》、《周禮注疏》、《儀禮注疏》、《禮記注疏》、《春秋左傳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春秋谷梁傳注疏》、《孝經(jīng)注疏》、《論語注疏》、《爾雅注疏》、《孟子注疏》。⑵注疏者《周易注疏》(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唐)孔穎達疏《周禮注疏》(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唐)賈公彥疏《禮記注疏》(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唐)孔穎達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唐)徐彥疏《谷梁傳注疏》(唐)楊士勛疏《孝經(jīng)注疏》(宋)邢疏《論語注疏》(宋)邢疏《孟子注疏》(宋)孫爽疏⑶注疏:注和疏的并稱。注,對經(jīng)書字句的注解,又稱傳、箋、解、章句等;疏,對注的注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周禮》記載的當時掌管圖書的職官有哪幾種?小史掌邦國之志,外史學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內史,掌書王命,遂二之柱下史征藏史.漢以前中國歷史朝代有哪幾個?夏商周秦.秦代藏書的地方有哪些?管理圖籍的職官是?地方:明堂,石室,金匱職官:御史大夫.漢代蕭何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稱的圖書館叫什么?石渠閣,天祿閣.西漢劉向和劉歆父子整理圖書的貢獻有哪些(根據(jù)杜先生的講解可以分幾個方面來說)?第一、廣羅異本、仔細勘對;第二、彼此互參,除去重復:第三、校出脫簡,訂正訛文;第四、整齊篇章,定著目次;第五、屏棄異號,確定書名:第六每書校畢,寫成敘錄。從上面所列舉的情況看,劉向校書,除了勘對文字異同、訂正訛誤之外,還大有事在,實包括版本、???、目錄三方面內容。特別是每書校畢,寫成《敘錄》一篇,更寓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巨大作用,這便是后世目錄解題的開端。最初是每書一篇《敘錄》,寫在本書上面,后來將群書《敘錄》抄集在一起,成為一部總的敘錄匯編,以便別行于世,所以又稱為《別錄》。他的兒子劉歆,后來在《別錄》的基礎上刪繁就簡,編為《七略》。班固作《漢書》,又在《七略》的基礎上,寫成《藝文志》。歷代史志,多沿其體。給后來學術界的影響,極其深遠。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來源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意思為(依靠目錄學以達到)對歷代學術進行考辯,對其源頭進行考察甄別(的作用)?,F(xiàn)本詞泛指對事物的源頭與發(fā)展過程進行仔細考證的過程或宗旨。出自清代學者章學誠的《校雕通義》章",有條別闡明的意思,"辨章學術",就是將千頭萬緒的各科學術條分縷析,辨別清楚:"鏡",即鑒照比較廣考鏡源流”,就是撮取古今學術發(fā)展的史料,通過比較鑒別.溯其源流正變?!镀呗浴返念惸苛嚶裕阂?、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jīng)、小學九種。諸子略: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種。詩賦略:屈原賦之屬、陸賈賦之屬、孫卿賦之屬、雜賦、歌詩五種。兵書略: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四種。數(shù)術略: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種。方技略:醫(yī)經(jīng)、經(jīng)方、房中、神仙四種。.西漢劉向??闭頃?,后世流傳下來的由劉向編訂的書籍有哪些?《戰(zhàn)國策》、《說苑》、《新序》、《列女傳》、《楚辭》、《晏子春秋》、《管子》、《山海經(jīng)》.清代目錄學巔峰之作是《四庫全書總目》這是這本書的正式名稱,關于該書的名稱還應該注意什么。四庫全書每部書前都有一篇提要,叫做《庫本提要》又叫《書前提要》另外又編了一部《四庫全書總目》這是紀的根據(jù)《庫本提要》潤色過的。并且《四庫全書》三分之二的書只寫了提要,沒要內容叫做存目提要。存目七千多篇,總目三千多篇?!端膸烊珪偰俊酚纸小端膸烊珪偰刻嵋泛喎Q《四庫總目》或《四庫提要》存目:只編輯了書目名,沒有實目的存在。.東漢藏書之處有哪些?管理圖書的官有哪些?藏書之處:石室,蘭臺,東觀,仁壽閣,辟雍,宣明,鴻都管理圖書的官:校書郎,蘭臺令史.對于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目錄學著作,本課程課程提到了哪些(誰的什么著作)?三國魏秘書郎鄭默《中經(jīng)》、西晉秘書監(jiān)荀勖《中經(jīng)新薄》、東晉著作郎李充《晉元帝四部書目》、南朝劉宋秘書監(jiān)謝靈運《四部目錄》、劉宋王儉《宋元徽元年四部書目錄》、南齊永明中秘書丞王亮謝冊《四部書目》。.隋唐北宋重要的藏書機構有哪些?(1)隋在東都觀文殿東西屋保存。西安還有嘉則殿。(2)唐:嘉則殿(3)北宋:崇文院(原為三館,昭文館,集賢館,史館)+秘閣=館閣龍圖閣,太清樓,宜和殿崇文總目《崇文總目》,是宋代的官修書目,著錄經(jīng)籍共3445部,30669卷,是北宋最大的目錄書?!冻缥目偰俊妨?按四部分四十五類。由翰林學士承旨王堯臣領銜上奏,仁宗賜名《崇文總目》經(jīng)籍《隨書?經(jīng)籍志》經(jīng)部: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jīng)、論語、緯書、小學十類。史部: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注、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十三類。子部: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歷數(shù)、五行、醫(yī)方十四類。集部:楚辭、別集、總集三類。經(jīng)史子集四大類40小類附道經(jīng)、佛經(jīng)15類共55類.明代在藏書方面重要貢獻的表現(xiàn)有哪些?1.北伐元大都,收秘書監(jiān)圖書;2.編成我國古代最大規(guī)模類書《永樂大典》;3.正統(tǒng)間楊士奇編《文淵閣書目》,著錄圖書7000余部,43200冊?!段臏Y閣書目》是現(xiàn)存不多的官修書目,在目錄學史上有著不可低估的地位。屬于明初國家藏書的第一部書目。.清代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的相關情況是怎么樣的?《四庫全書》是由清高宗乾隆皇帝主持,由總編纂紀的等360多位官員、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費時十三年編撰而成。叢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約3500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涵蓋了清代中期以前中國文化的基本典籍,因此稱為“全書”?!端膸烊珪肥諘刑貏e有價值的是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385種書,世無傳本,獨賴《四庫全書》以傳?!端膸烊珪窂那∪拍?1744年)開始編纂,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庫全書》終于抄寫完畢并裝潢進呈。其后又陸續(xù)繕寫六部。.《四庫全書》抄成7部,分別存放,所謂的北四閣和南三閣都在哪?叫什么名字?北四閣:皇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奉天故宮文溯閣,熱河避暑山莊文津閣,南三閣:揚州大觀堂文匯閣,鎮(zhèn)江金山寺文宗閣,杭州西湖圣因寺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命運:北四閣:.文源閣本與圓明園一起毀于英法聯(lián)軍之手。.文溯閣本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1966年10月,當時正處于中蘇關系緊張時,為保護《四庫全書》安全,林彪下令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秘密從沈陽運至蘭州,藏于戈壁沙漠中。現(xiàn)藏甘肅省圖書館。目前,遼寧有關人士要求歸還,以書閣合璧。甘肅方面也修建藏書樓,加強保護。文溯閣《四庫全書》其最終歸屬仍處爭議中。.文淵閣本20世紀40年代被國民黨帶到臺灣,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文津閣本從承德移藏北京圖書館?,F(xiàn)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南三閣:.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文瀾閣本由于太平天國運動僅有殘本,今藏浙江省圖書館。七部中保存完好的是文淵閣本和文津閣本,前者已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后者也由大陸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17.名詞:天祿琳瑯(可以聯(lián)系漢代天祿閣來說明此名詞)。天祿琳瑯,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藏書精華,也是仍存世的清代皇室藏書。清乾隆九年(1744)開始在乾清宮昭仁殿收藏內府藏書,題室名為“天祿琳瑯”?!疤斓摗眮碓从谖鳚h的一座閣樓:天祿閣。I■天祿」一詞取漢朝天祿閣藏書,「琳瑯」為美玉之稱,意謂內府臧書琳瑯滿目。此后,昭仁殿成為清廷收臧善本珍籍的專門書庫。18.寫出杜先生列舉的17次重大文獻損失(或者叫書厄)。(1)秦始皇焚書(2)西漢末年戰(zhàn)亂(3)東漢末年戰(zhàn)亂(4)西晉末年惠懷之亂(5)侯景之亂與梁元帝焚書(6)隋末唐初(7)安史之亂(8)黃巢起義(9)靖康之難(10)李自成起義(11)乾隆禁毀(12)嘉慶宮火(13)太平天國起義(14)英法聯(lián)軍縱火圓明園(15)庚子事變(16)日本侵華戰(zhàn)爭(17)文化大革命第五周學習內容:文獻的收藏和散佚視頻:杜澤遜老師視頻30到34教材:見微信檔討論問題:春秋時期學術下移的相關情況是怎樣的?春秋以前學在官府,隨著周王室的衰敗,到了春秋時期,學在官府的情況發(fā)生很大變化。教育、學術、及典籍都漸漸從中央轉移到地方或民間來。私人藏書是隨著學術從官府到地方的轉變而出現(xiàn)的。所以這一時期興起了諸子百家,諸子本來都是周王朝的官,后來周王朝衰微,諸侯強大,王官就失其官守了,只好走向民間。這些人大都一面授徒為生,一面到處找諸侯游說,希望得到諸侯任用。學術由此走向民間,這對那些王官似為不幸,對文化學術發(fā)展卻大有好處,帶來了我國學術史上的第一個繁榮期一一百家爭鳴?!稘h志》分析諸子的來歷,說儒家來源于司徒之官,道家來源于史官,陰陽家來源于掌天地四時之官,法家來源于治獄之官,名家來源于禮官,墨家來源于掌管宗廟之官,縱橫家來源于外交官,雜家來源于諫官言官,小說家來源于稗官。一些走向民間的學者手頭不僅有先王之書,另一方面又自己著書立說,又要研究別家學說,私人藏書應運而生,文獻記載有哪些?舉例說明。1)《墨子》: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子墨子南游使衛(wèi),關中載書甚多。2)《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3)《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游說失敗,回家后“乃夜發(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4)《韓非子?顯學》:藏書策,習談論,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說,世主必從而禮之。5)《史記?六國年表》:秦即得意,燒天下《詩》、《書》o……《詩》、《書》之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6)西漢劉向,劉歆等校理皇家藏書,異本很多,其中有“中書”“外書,都是官臧,又有“臣向書”“臣參書”“射聲校尉立書”則屬于私人藏本。漢代私家臧書的典型代表是蔡邕,有哪些材料顯示蔡邕家藏書籍較為豐富?蔡邕之贈是怎么回事?材料:1)《三國志?魏書》: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2)《后漢書?列女傳》:操因問日:“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日:“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3)《三國志》裴松之注:“《博物記》日:……蔡邕有書近萬卷,末年載數(shù)車與粲,粲亡后,相國掾魏諷謀反,粲字與焉,既被誅,邕所與書悉入業(yè)”蔡邕之贈蔡邕將書贈送給王粲書籍的行為,叫做蔡邕之贈。后指將自己的書籍贈送給有作為的青年后代張華、范蔚、崔慰祖、任昉在藏書方面各有什么特點?1)晉初,張華富藏書,“嘗徙居,載書三十乘”,“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華所”,“秘書監(jiān)摯虞撰定官書,皆資華之本以取正焉”(《晉書?張華傳》)。2)晉人范蔚“家世好學,有書七千余卷,遠近來讀者恒有百余人,蔚為辦衣食”(《晉書?范平傳》)。范蔚樂于借書與人的品格,也是值得后人學習的。南齊崔慰祖、宋代宋敏求、近人瞿良士都具有這種風范。3)南齊崔慰祖聚書萬卷,“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shù)十帙,慰祖親自取與,未嘗為辭”(《南史?崔慰祖?zhèn)鳌罚?)梁任昉“聚書至萬卷,常多異本(強調),及卒后,武帝使學士賀縱共沈約勘其書目,官無者就其家取之”(《南史》本傳)。張華:物色罕見的書,追求新鮮的書,藏稀有之書范蔚:樂于借書于人,并置辦衣食崔慰祖:樂于借書于人任昉:藏書數(shù)量大,稀見書目多“好事者”的古今詞義差別。古;做與自己利益無關的好事,褒義今:好管閑事;喜歡多事”。有愛看熱鬧,搬弄是非的意思。

唐代私人藏書家代表性人物李泌、李繁,蘇弁,韋述等各自藏書特點是什么?整體上唐代藏書注重什么?李泌,李繁:家富藏書,整齊干凈/“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整體上唐代藏書注重干凈,整齊蘇弁“聚書二萬卷,手自觸定,當時稱與秘府埒"(《新唐書》本傳)。韋述“蓄書二萬卷,皆手校定,黃墨精謹,內秘書不逮也。古草隸帖,秘書、古器圖譜無不備”(《新唐書》本傳)。整體上唐代藏書也體現(xiàn)了體面這一特點,注重書種類的齊全,數(shù)量多,注重書的整潔。宋敏求(次道)藏書有什么特點?宋人眼中的善本主要特點是什么?特點:宋次道藏書皆校三五遍,世之蓄書,以宋為善本。居春明坊時,士大夫喜讀書者多居其側,以便于借置故也?!敝饕攸c是錯誤少,且罕見。宋人眼中善本:錯誤少(講求學術的精華,細化以及文本的精善)宋代著名三家私人藏書目錄是哪三家?晁公武家藏書籍的來源有哪些?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尤袤《遂初堂書目》、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來源:井度贈書,自己家藏?《群齋讀書志》私家目錄起源很早,但保存至今的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是第一部。尤袤的“四當”指的是哪四個方面?誰取義于此而給自己的書齋取名字為“四當齋”?饑讀之可以當肉,寒讀之可以當裘,孤寂而讀之可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可以當金石琴瑟也。清末民國間長洲章鉉給自己的書齋取名字為“四當齋”南宋四大詩人指的是?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11.《眉山七史》或者叫《南北朝七史》誰刻印的?指的是哪七史?研究南北朝所需的“十史”又是指哪“十史”?七史:《宋書》《魏書》《梁書》《南齊書》《北齊書》《周書》和《陳書》十史:《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北周書》《南史》《北史》《隋書》研究藏書史的書哪一部稱得上是空前絕后?《藏書紀事詩》葉昌熾趙孟^最顯赫的藏書是什么?劉體仁贊頌“宋板書未有逾《前漢書》者”的原因是什么?宋板兩漢書前有趙文敏小象,元美小像于次帙,標簽文衡山八分書陳繼儒在《讀書十六觀》記載趙孟^說過的藏書讀書應該注意哪些方面?聚書藏書,良非易事。善觀書者,澄神端慮。靜幾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夾刺。隨損隨修,隨開隨掩。關防公章李開先的藏書特點。品類齊全,數(shù)量豐富,質量很高,用朱砂校對,最大特色,詞山曲海詞山曲海詞曲多.明代天一閣收藏的書籍的主要是哪種類型?天一閣的偉大在于什么?明代史料,偉大在能保存朱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天一閣)至今保存完好,為我國最古的藏書樓。.藏書樓的命名.借典故佳義清錢曾的“述古堂”:清代錢曾的“述古堂”,典出《論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彭祖?zhèn)髡f為殷商賢大夫,好述古事。)(轉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創(chuàng)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彭祖。這是孔子的一種治學方式,即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只將古代好的東西做陳陳相因,而不創(chuàng)立自己的思想。)錢謙益作《述古堂記》認為老彭即彭祖,姓簌,是他們錢氏的祖宗,于是錢曾以“述古”號書樓,標榜他遵先祖之故行。清鮑廷博的“知不足齋”:篤好書籍,取《戴記》“學然后知不足”之義名其書室。清張金吾的“愛日精廬”:取《大戴禮記》“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之句。清錢大昕的“潛研堂”:清錢大昕室名。著有《潛研堂全集》。潛研,專心鉆研?!逗鬂h書?班固傳上》:“固

以彪所續(xù)前史未詳,乃潛精研思,欲就其業(yè)?!鼻逶鴩短拼_慎公墓志銘》:“公潛研性道,宗尚洛、閩諸賢?!鼻?金菱大昕的十^^:錢大昕有一齋名“十駕齋”。典出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駕,功在不舍?!瘪R早晨駕車,晚上卸駕,固稱一天的路程為一駕,“十駕”即為馬駕車走十天的路程?!榜{馬十駕”,病弱之馬,不畏長途,其意比喻鍥而不舍。錢大昕取齋名“十駕”,既為自謙,也為自勉,意在勉勵自己鉆研學問。清章鈕的“四當齋”:饑讀之可以當肉,寒讀之可以當裘,孤寂而讀之可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可以當金石琴瑟也。.表藏書志向清徐乾學有“傳是樓”:當傳是樓落成后,徐乾學把五個兒子召至樓中,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久矣。蓋嘗慨夫為人之父祖者,每欲傳其土田貨財,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欲傳其金玉珍玩、鼎彝尊理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寶也;欲傳其園池臺榭、舞歌輿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娛樂也。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然后指書而欣然笑曰:“所傳者惟是矣!”遂名其樓為“傳是”。清黃丕烈有“讀未見書齋”: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出自清朝金纓所著《格言聯(lián)璧》清朱昌燕的“朝經(jīng)暮史晝子夜集樓”:清朱昌燕的“朝經(jīng)暮史晝子夜集樓”一一出自宋?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開場》:"真?zhèn)€此人朝經(jīng)暮史,晝覽夜習,口不絕吟,手不停披。釋義為形容勤奮讀書。清吳騫的“拜經(jīng)樓":吳氏建樓藏書,之所以取“拜經(jīng)”為樓名,是用臧庸之例。臧庸,字在東,號拜經(jīng),初名鐳堂,字西成。武林(今杭州)人。系清乾、嘉間學者。其家有拜經(jīng)家塾,藏書非常豐富?!鞍萁?jīng)”者,尊崇經(jīng)籍者也。吳騫深感自己志趣與臧氏同,因而也名其藏書樓曰“拜經(jīng)樓"。吳氏取“拜經(jīng)”名其樓,既表示他對于經(jīng)籍之尊崇以至于拜,又表示了自己的謙虛,于經(jīng)只能尊“拜”,而達不到“窮”究。其寓義是很深的。.夸收藏之富清翁方綱的“三萬卷樓”清陸心源的“十萬卷樓”清莫伯驥的“五十萬卷樓”清黃丕烈的“百宋一廛”清吳騫的“千元十駕”清陸心源“麗宋樓”千元百宋競相夸,引得吳人道是娃。我為嗜奇荒產業(yè),君因勤學耗年華。良朋隔世亡雙壁,異地同心有幾家。真?zhèn)€蘇杭聞見廣,藝林佳話遍天涯.念先世遺澤、追念皇恩及所敬之人清陳夢雷的“松鶴山房”:陳夢雷因感念康熙皇帝的知遇之恩,以皇帝賜聯(lián)“松高枝葉茂,鶴老羽毛新”的前兩字,命名自己的書房曰“松鶴山房”明袁宗道的“白蘇齋”:袁宗道欽袁宗道墓慕白居易、蘇軾,書齋取名為“白蘇齋”。清程大年的“立雪齋”:宋代著名學者楊時與游酢、呂大臨、謝良佐并稱程門四大弟子,”一日見(程)頤,頤偶瞑坐,(楊)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楊時傳》)?!俺涕T立雪”的故事即源于此。清人程大年一意尊師,遂名其室“立雪齋”5、取字號地居及難忘之事北宋歐陽修的“六一堂”: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朝廷宰相虛位以待歐陽修,朝廷內外都這么風傳,宋神宗也確實對他眷顧有加,但歐陽修''心志已衰,精神并耗,雖未伏枕,實一行尸”,健康狀態(tài)一塌糊涂,多次遞交辭職報告。這樣,宋神宗也就未再勉強這位衰病的老臣,就讓他去蔡州當太守了。歐陽修寫了一篇《六一居士傳》,文曰:有客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傲鶄€一”:一萬卷書,一千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故號六一居士。元末明初宋濂的“青蘿山房”: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等人并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元末明初,宋濂避戰(zhàn)亂于浦江青蘿山中,于山中藏書讀書,即名書樓為“青蘿山房”。曹寅的“楝亭”:曹寅(曹雪芹之祖父)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時,嘗於署內手植楝樹數(shù)株,清綠可愛,因結亭其間,名日:"楝亭”。宋衛(wèi)涇的“后樂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彼稳诵l(wèi)涇因取此句之意,名其室日“后樂堂”明戴金的“三難軒”:明人戴金以力行、責己、克終為三件難事,因名其室日“三難軒”,寄托征服三難之心。清黃遵憲的“入境廬”:清黃遵憲喜歡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币蛎涫胰铡叭刖硰]”,寓意志在高遠。宋趙明誠、李清照的“歸來堂”:宋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受到趙挺之罷相的株連,從汴京遣返青州故里,歸隱田園,因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之意,名其室日”歸來堂清陸隴其的“三魚堂”:清陸隴其原名龍其,字稼書,浙江平湖人??滴醭闹骞?。他四十一歲考取進士,四十六歲才做了江南嘉定縣知縣。乾隆元年,特贈予清獻的謚號,加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陸隴其曾祖陸溥督運錢糧,乘船路過采石磯時,船艙突然裂縫,漏水如注,后有三條魚偶然游入裂縫,夾在其中,竟將裂縫堵住,陸溥從而幸免于難。陸隴其不忘救命之恩,因名其室日“三魚堂”。清鄭燮的“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之齋”:鄭板橋別號清勝保的“十五入泮宮二十八詞林三十為大將”:清代,還有一位江蘇常州人洪亮吉。嘉慶年間,因批評朝政,被遣戍新強伊犁。赦還后,他改號“更生居士”。其室名也怪,叫“上下三千年縱橫二萬里之軒”。泮宮古代的國家高等學校。詞林翰林院的別稱。6.標珍本寶物清黃丕烈的“土禮居”:黃丕烈有“土禮居”,是因購得宋本《儀禮》兩種,《儀禮》又稱《土禮》,故名書樓為土禮居。清瞿鋪的“鐵琴銅劍樓”:鐵琴銅劍樓主人瞿紹基不僅喜藏書,且好金石文物,因收得古鐵琴、古銅劍各一,因以冠書樓之稱。清潘仕成的“周敦商彝秦鏡漢劍唐琴宋元明書畫墨跡長物之樓”:清潘仕成的“周敦商彝秦鏡漢劍唐琴宋元明書畫墨跡長物之樓”,長物,佛家常用詞匯,原指多余的東西,后來也指像樣的東西。清阮元的“積古齋”:清阮元收鐘鼎彝器數(shù)百件,因名其室日“積古齋”。第六周學習內容:文獻的收藏和散佚視頻:看杜澤遜先生視頻35-40.名詞:司業(yè)、祭酒。司業(yè):副校長祭酒:校長.吳門是蘇州的代稱,類似的代稱還有哪些?閶門,金閶.特殊詞語:捐館。教材和視頻里提到朱大韶捐館的原因是什么?去世,看到美婢的題詩不管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藏書家嗜書,用美女、山莊包括錢財換取喜歡的宋本或者元本的書是非常多的現(xiàn)象。.典故:武康山中,白晝鬼哭。清常歿,其書盡歸牧翁。就聽聞武康山中,白晝鬼哭。"趙清常歿,子孫鬻其遺書,武康山中,白晝鬼哭"。趙清常是明代著名的藏書家,死后為鬼,看到自己的書被子孫賣掉了,傷心得大哭,也顧不得鬼不在白天出沒的禁忌,可見其傷心之痛。.總結本課視頻中和教材上提到的諸位藏書家的藏書樓名稱(趙琦美、祁承饃、錢謙益、錢曾、王士稹、徐乾學、朱彝尊、翁方綱、周永年)趙琦美:脈望館祁承澹生堂(亦作淡生堂)錢謙益:脈望館、絳云樓錢曾:述古堂、也是園王土祖:池北書庫徐乾學:傳是樓朱彝尊:曝書亭翁方綱:寶蘇室周永年:借書園.《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的流傳經(jīng)過(結合視頻和教材看都經(jīng)過誰的手)趙琦美、錢謙益、錢曾、季振宜、何煌、黃丕烈士禮居、汪士鐘藝蕓書社、趙宗建舊山樓、丁祖蔭、孫博淵、陳乃乾、鄭振鐸.《龍龕手鏡》是遼本,《龍龕手鑒》是宋本的原因是什么?傳到宋國,趙匡胤的祖父叫趙敬,為了避諱而改為《龍龕手鑒》.名詞:校雕。犍,兩只鳥對著叫,雙向行為,校齷要兩人共同完成。校觸:兩個人校對仇W雕校域(ch6u),??睂W術語。一稱"跳校"。作為一項獨立的學問,始于西漢。根據(jù)《文選?魏都賦》李善注引《風俗通義》:"按劉向《別錄》:'觸校,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專指校對文字訛誤。宋代鄭樵《通志校懶略》用此名稱來指以尋求、考辨、評介分類為手段,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為目的的治書工作。.毛晉汲古閣藏書印、毛抄本。毛抄本:好影宋元抄(影抄:類似于臨?。┧^毛抄本,即明末清初常熟毛氏汲古閣抄本。汲古閣主人毛晉,一生酷愛買書、刻書、抄書。包括毛晉本人在列,其子侄僮仆均擅長抄寫書籍,且字體俊秀,端正嚴謹,尤其是其影抄本,更是酷似原書。加之其抄寫的書籍多為宋元難得的本子,故為世人所珍視。毛抄本的特點是,大部分抄本的版心下方有"汲古閣"三字,書欄外往往有"毛氏正本汲古閣藏”八字。.講王懿榮“對臨一過”戚繼光《止止堂集》的目的是什么?一過:一遍,對臨一過:臨摹一遍引出毛晉的抄本的珍貴性,刻書多,影響大證明影抄本不是去臨摹的,而是對臨.名詞:世家。世代相傳這才叫世家,有家學淵源,底蘊才會更加深厚毛晉和他兒子孫子都藏書刻書以某種專業(yè)世代相承的家族.典故:不食周粟。.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穩(wěn)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列朝詩集小傳》的來歷。來于《列朝詩集》把小傳摘出來.朱彝尊盜抄《讀書敏求記》的軼事。請他喝酒,賄賂書童,得到書,使抄書人埋伏在那,每人抄幾頁。.錢曾名和字的由來。字遵王:宋朝王曾的父親,敬惜字紙,取自王曾.王愛好、朱貪多。朱彝尊東西多,王士稹寫的謹慎.“曾在某人處”的臧書印,表達的臧書思想是什么?要通達一定要豁達,作過眼煙云觀.周永年三方面貢獻。①周永年見收藏家易散,有感于曹石倉及釋道藏,作《儒藏說》。②入四庫館,輯集《永樂大典》佚書,不避艱辛,不辭辛勞,在館臣中無第二人。③藏書處:借書園。有圖書館思想。?背誦作業(yè)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shù)家之傳。戰(zhàn)國從衡,真?zhèn)畏譅?,諸子之言紛然淆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圣上喟然而稱日:“朕甚閔焉!”于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jīng)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shù)術,侍醫(y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yè)。歆于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shù)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輯。第七周學習內容:文獻的收藏和散佚視頻:杜澤遜先生視頻41到45教材:《文獻學概要》電子版討論問題:.清代藏書家第一名毫無爭議的是黃丕烈,是最最典型的藏書家。號稱老眼,看不錯。懂書愛書,大大豐富了中國藏書文化。他的藏書樓名稱有哪些?士禮居,百宋一廛,陶陶居,讀未見書齋?"佞宋主人"黃丕烈對宋版書的癡迷,都超越了對美食之欲和男女情欲,有王芭孫《黃莞圃陶陶室記》的記載為證。"今天下好宋版書未有如莞圃者也。莞圃非惟好之,實能讀之。于其板本之后先,篇第之多寡,音訓之異同,字畫之增損,及其授受源流、^摹本末,下至行幅之疏密廣狹、裝綴之精粗敝好,莫不心營目識,條分縷析;積晦明風雨之勤,奪飲食男女之欲,以沉冥其中"。.晚清四大藏書家(臧書家名字及其藏書樓)。瞿紹基:鐵琴銅劍樓(地主)楊以增:海源閣(官僚)丁申、丁丙:八千卷樓(銀行家)陸心源:百百宋樓.瞿氏藏書五代相傳,涉及到哪些人物,后來其家藏書的主要下落。瞿紹基一瞿鋪一秉淵、秉清(太平天國)一啟甲(民國)一鳳起(抗戰(zhàn))、濟蒼、旭初,抗戰(zhàn)時,少量善本出讓,大部分保存無恙;建國后,部分捐贈,部分出讓,現(xiàn)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文革中被抄沒,存于上海博物館。文革后返還,悉數(shù)捐于常熟圖書館。.楊氏藏書四代相傳,涉及到哪些人物,書籍主要下落。以增一紹和一保彝一承訓及同治間紹和官京師,怡親王府書散出,楊紹和,翁同酥,潘祖蔭,朱學勤得之為多??梢?,聊城楊氏藏書實為父子兩代經(jīng)心所聚。楊氏書寶藏四代,于民國間散出,精品多輾轉歸北京圖書館普通本則多歸山東省圖書館。四經(jīng)四史雙南華館后來大量的好書都流到周書強家,兩部宋板《莊子》,都到了周家,周書強因此取書齋名為“雙南華館"。一為南宋高宗間刻本《南華真經(jīng)》,一為宋刻本《分章標題南華真經(jīng)注》,《南華真經(jīng)》即《莊子》.談談陸氏藏書的主要下落。歸于日本靜嘉堂文庫.丁氏藏書提及的主要人物有哪幾位,其藏書后來的下落和主要特點是什么。丁申,丁丙特點:主要是與四庫全書有關:四庫全書已收的,四庫全書未收但在存目之中的,四庫全書未收在四庫之后的。品類齊全,數(shù)量大。、兩廣總督端方和張之洞做主由公家買下來,成立了江南圖書館(現(xiàn)在的南京圖書館).版本的最初含義。指雕刻木板刷印的書本,所以前人常寫作“板本”.版本含義虛化之后的概念演變(或者叫做版本的現(xiàn)代概念)。包括所有形式的文本,變成了以雕版印本為主體而包括寫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在內的一個大概念。.寫本的種類有哪些?手稿本,清稿本,抄稿本,影抄本,抄本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發(fā)明以后,還有大規(guī)模的抄本出現(xiàn),典型的代表有哪些古籍?《永樂大典》《四庫全書》11.手稿本和清稿本及抄稿本如何區(qū)分(借助概念進行分析).手稿本:作者親筆所寫,往往多勾改涂乙.清稿本:有作者親手誓寫的,但大都是請人眷清,往往經(jīng)作者校過,有少量添改,添改為作者手跡。這種清稿本往往有作者印鑒。.抄稿本:從稿本直接過錄,僅次于稿本,一般根據(jù)抄者跋語來定。.影抄本的相關例子,錢曾所藏哪本書被季滄葦借去未還(之前杜先生介紹過,這次課里也有介紹),后來的情況怎樣?讀書敏求記,滄葦歿,常熟桂枝徐健庵,予復從健庵借來,躬自摹寫。.在提到抄本時,像杜先生那樣一口氣說出著名的十個藏書家及其藏書樓。明代祁承燥淡生堂、毛晉汲古閣、清代錢曾述古堂、趙昱小山堂、鮑廷博知不足齋、彭元瑞知圣道齋、黃丕烈士禮居、劉喜海味經(jīng)書屋、近代劉承干嘉業(yè)堂等的抄本.杜先生提到不可等閑視之兩家的鈔本,世上還有流傳,如果你遇上了一定要重視,是哪兩家?王獻唐雙行精舍,王守訓海西閣知識補充一是收書藏書刻書的癡狂者毛晉:(微信4.16日語音)有以宋桀本至者,門內主人It直抽籟,每真出二百,有以^^本至者,每真出四十。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三百六十行,不如鬻書于毛氏。)二是大藏書家黃丕烈的癡書故事;(微信4.16語音)三是宋版書特別珍貴的幾點原因(掌握)宋版書的為什么宋版書這么珍貴,這其中有幾方面原因的,其一是時代,宋代自由的文化空間,自上而下的鼓勵文化的政策,使雕版印刷術在宋代得到極大的發(fā)展:其二是匠心,宋人獨有的匠心,使宋版書在???、刻板、紙張、字體、版式和裝幀等方面,都體現(xiàn)出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造和講究。清代藏書家顧千里甚至說宋版書無字的地方都是美的;其三是稀缺,明清以來,私家藏書成風,藏書家輩出,宋版書日漸稀少,成為了藏書家們"眾里尋他千百度”的珍品。?雙南華館后來大量的好書都流到周書強家,兩部宋板《莊子》,都到了周家,周書強因此取書齋名為“雙南華館”。一為南宋高宗間刻本《南華真經(jīng)》,一為宋刻本《分章標題南華真經(jīng)注》,《南華真經(jīng)》即《莊子》三余指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出自董遇"三余"讀書。董遇,字季直,性格質樸,不善言辭但又好學,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1、冬者歲之余:講的是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時間,因為古人都是應季耕作,冬天沒有農事活動,相對比較空余;2、夜者日之余:因為白天忙于耕作或者其它事情,晚上就有時間了;3、陰雨者時之余:意思是陰雨天空余時間一大把;這個也是相對于古代的農事活動而言,一般下了雨很多農活干不了,所以有時間讀書。第八周本周預習視頻46-51.普通抄本出現(xiàn)的原因,普通抄本的流傳量大嗎書店為保留書種子,會將一些流傳量不大的書,找人抄寫之后賣抄本,保留原本,流傳量小.地方獻志的修訂怎么判斷早晚?(1)看是否有序言(2)看記載的最后一位上任的知縣(3)看是否記載了科舉(三年一屆),看最后一科是誰.順治的《祥符縣志》的流傳情況由民國時期進行抄寫,中國大陸沒有,由日本流入.本草和藥方的區(qū)別本草:一書,一味一味藥來講,至于和什么藥材搭配,不必記載藥方:需要驗方.版本的種類寫本、刻本、石印、珂羅版、套印本,活字本、短版與拱花、批校本、題跋本.刻本的概念,影印和刷印的區(qū)別概念:即雕版印刷的本子區(qū)別:1、字體不同2、墨色不同:影印為洋墨,化學墨(黑度濃):刷印為中國水墨,沒有油(顏色淡,淡而清晰).石印的特點以及方法石?。河檬闹瓢嬗∷⒌臅荆▽儆谄桨逵∷ⅲ┳中∏颐?,墨色濃,紙張有油性,邊框十分完整,規(guī)范,線很直。方法:印刷前,先用水拂拭石面。其字畫因系油質,不沾水,余處則沾水。趁水未干,滾上油墨。凡石板沾水處均不沾油墨,其字畫則均沾油墨,然后鋪紙刷印,即成一頁。.家譜用什么印刷方法,原因是什么活字印刷,因為家譜量大,再版時因為變化大不能再用老版,雕版成本大,活字成本小。?補充:鑒別活字本和雕版的方法:首先看看四周的板框有無縫隙,因為活字辦板框是拼接起來的;再看看擺字有無歪斜;第三再看看墨色是否有濃有淡;第四看看上下子之間是否有交叉。.??敝?,字排倒后用什么??狈??見書136.版本的鑒別就是封特定版本(包括嘉本和刻本)的出版畤IW、出版地黠、出版人、版次以及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版本在同善的各槿版本中虞於什麼地位等暹行饕別,優(yōu)而硅定其版本值。.杜先生提出的中國的“看家書”都有哪些?(同13題).學術意義上的善本歸納為?精注精校,不缺不訛什么是文物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補充:張之洞曾說:善本非紙白、板新之需,需其卷前輩通人用古刻數(shù)本,精校細勘付刊,不部;不缺之本也。《書目答問》善本之羲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o三、營本(一營刻、一if抄)。.四部要籍的精校精注本就四部要籍的注本來說,稱得上善本而又通行易得的有:《周易集解纂疏》十卷,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卷,清孫星衍撰《尚書孔傳參證》三十卷,清王先謙撰《詩毛氏傳疏》三十卷,清陳奐撰《詩三家義集疏》二十八卷,清王先謙撰《周禮正義》八十六卷,清孫詒讓撰《儀禮正義》四十卷,清胡培翠撰《禮記訓纂》四十九卷,清朱彬撰《禮記集解》六十一卷,清孫希旦撰《春秋左傳注》,楊伯峻撰《公羊義疏》七十六卷,清陳立撰《轂梁補注》二十四卷,清鐘文烝撰《論語正義》二十卷,清劉寶楠撰《論語集釋》四十卷,程樹德撰《論語譯注》,楊伯峻撰《孟子正義》三十卷,清焦循撰《孟子譯注》,楊伯峻撰《孝經(jīng)鄭注疏》二卷,清皮錫瑞撰《爾雅正義》二十卷,清邵晉涵撰《爾雅義疏》二十卷,清郝懿行撰《四書章句集注》十九卷,宋朱熹撰《說文解字注》三十卷,清段玉裁損《說文解字義證》五十卷,清桂馥撰《說文解字句讀》三十卷,清王筠撰《廣雅疏證》十卷,清王念孫撰《史記會注考證》一百三十卷(附《校補》),南朝宋裴駟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jié)正義、日本沈川資言考證。日本水澤利忠校補?!稘h書補注》--百卷,清王先謙撰《后漢書集解》一百二十卷,清王先謙撰《三國志集解》六十五卷,盧弼撰《晉書斛注》一百三十卷,吳士鑒撰《水經(jīng)注疏》,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資治通鑒音注》二百九十四卷,元胡三省撰《史通通釋》二十卷,清浦起龍撰《荀子集解〉二十卷,清王先謙撰《墨子^詁》十五卷,清孫詒讓撰《帛書老子校注》,高明撰《莊子集釋》十卷,清郭慶藩撰《莊子集解》八,卷,清王先謙撰《列子集釋》八,卷,楊伯峻撰《管子集?!?,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通撰《晏子春秋集釋》,吳則虞撰《商君書錐指》五卷,蔣禮鴻撰《韓非子集解》二十卷,清王先慎撰《呂氏春秋校釋》,陳奇猷撰《淮南鴻烈集解》二十一卷,劉文典撰《韓詩外傳集釋》,許維通撰《鹽鐵論校注》十卷,王利器撰《春秋繁瞑義證》十七卷,蘇輿撰《說苑校證》二十卷,向宗魯撰《法言義疏》二十卷,汪榮寶撰《白虎通疏證》十二卷,清陳立撰《論衡校釋》三十卷,黃暉撰《論衡集解》三十卷,劉盼遂撰《世說新語箋疏》六卷,梁劉孝標注,近人余嘉錫箋疏《顏氏家訓集解》七卷,王利器撰《抱樸子內篇校釋》二十卷,王明撰《抱樸子外篇校釋》五十卷,楊明照撰《楚辭補注》十七卷,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文選注》六十卷,唐李善撰《文心雕龍注》十卷,范文瀾撰.版本鑒定的目的版本鑒定的目的主要是確認一個本子(或抄寫、排?。┯谑裁磿r間,什么地點,誰刻的,是否稀見,是否完整,在現(xiàn)存各本中處于何等地位。時代較近的本子,一般有明確的出版年代及出版者,無需鑒定。這里講鑒定,主要針對舊本而言。.版本鑒定的基本方法?明確撰寫年代、細讀前后序跋、驗牌記、查避諱、考刻工、校核閱人時代、看字體、看版式、看紙張、看裝潢、查藏印、類比法、查著錄、求旁證、對書影.避諱的常見方法?缺筆、改字、空字、改音.宋刻本《龍龕手鑒》的三個傳世本?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四卷清朝宮廷天祿琳瑯藏本傅增湘雙鑒樓藏宋本還有清初錢曾述古堂藏宋刻本,系錢謙益故物,現(xiàn)不知飄落何處.宋體字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什么好處?宋體字產生于明中葉以后,這是明中葉仿宋浙本的結果。宋體字橫比較細,豎比較粗,所有的筆畫都是直的,好刻,筆畫多的字也可以交代得清楚。.鑒定宋板書最重要的是什么?字體.什么叫著錄?在編制文獻目錄時,對文獻內容和形式特征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講版權歷史的人都要提到哪本書?為什么?《東都事略》這本書有維護版權的牌記。十三經(jīng)成書過程春秋時期孔子所說的六經(jīng)(易詩書禮樂春秋)一一西漢代的五經(jīng)(樂亡佚)一一東漢的七經(jīng)(五經(jīng)加論語孝經(jīng))-一唐代九經(jīng)(禮分三禮,春秋三傳,加上易詩書)一一唐代十二經(jīng)(九經(jīng)加上論語孝經(jīng)爾雅)——宋代的十三經(jīng)(十二經(jīng)加上孟子)五岳四瀆,四瀆指的是江淮河濟?!抖氖贰菲叽蟀姹鞠到y(tǒng):《二十四史》七大版本系統(tǒng):明南京國子監(jiān)刻《二H^一史》;明萬歷北京國子監(jiān)刻《二H^一史》: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十七史》(至《新唐書》、《新五代史》止);清乾隆武英殿刻《二十四史》(在《二十一史》基礎上加上《舊唐書》、《舊五代史》、《明史》);清同治光緒年間五省官書局合刻《二十四史》;民國間商務印書館張元濟輯《百衲本二十四史》;建國后中華書局排印點校本《二十四史》。百衲本一一用同一擂耆的不同版片或用同一樟耆的不同版本拼配起來的善本。百衲本善始出於清初的宋輦,他用2槿宋本、3槿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言3》80卷,稠卷《百衲本史言己》.傅增湘用黑槿宋本拼配了一部《資治通饕》,mA《百衲本資治通饕》。商矜印善tg麋集不同版本的史善,拼配了一部《二十四史》,《百衲本二十四史》。關于百納:亦作“百納”。指僧衣。衲謂補綴,百言其多。補充:另外,漢唐人舊注,如《十三經(jīng)注疏》所收諸家注、疏,《史記》三家注,《漢書》顏師古注,《三國志》裴松之注,《后漢書》李賢注等亦應購置。補充:周易正羲魏?王弼、晉?斡康伯注,唐?孔穎逢等正羲尚善正羲n題漠?孔安閾傅、唐?孔等正羲毛爵正羲漠?毛亨傅、哪玄筆、唐?孔^逵等正羲編著周橙注疏漠?哪玄注、唐?公彥疏倭橙注疏m?奠e玄注、唐?賈公彥疏正羲漠?鄴玄注、唐?孔穎逢等正羲春秋左氏傅正羲音?杜頸注、唐?孔穎逢等正羲春秋公羊停注疏澳?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轂梁傅注疏晉?范事注、唐?榻士助疏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曷疏孝^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曷疏豳雅注疏#?郭璞注、宋?邢曷疏孟子注疏m?超岐注、宋?孑系爽疏紀傳體一一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體例。開創(chuàng)于司馬遷的《史記》。編年體一一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始于《春秋》,記事詳盡的始于《左傳》.紀事本末體一一以歷史事件為目,獨立成篇,按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編排的史書體例。創(chuàng)始于南宋的袁樞,代表作:《通鑒紀事本末》借助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原文,將294卷1362年的史料,歸并為239件事,自為標題,每事各詳起訖,依時為序,始“三家分晉”,終周世宗征淮南。脈絡清楚,首尾分明??朔司幠牦w以年為經(jīng)不詳人事原委和紀傳體以人為主難明人事因果之不足。15種古籍版本鑒別步驟和方法1、明確撰寫年代(上限:最早,下限:最晚)2、看序跋,記載了這本書的始末,怎么編的,怎么出版的,誰修訂的,誰注解的3、看牌記,牌記的概念,從宋刻本就有,是刻書的專門識語。一種是用長方形(或別的形狀、如克字形,碑形等)圍起來。一種是不圍,直接在空白處(卷尾或目錄等處)刻上一行字,說明刻書時間、地點或者刻書人、刻書鋪號等。大概相當于今天的版權頁。4、第五看刻工??坦な强套止そ趁?,宋版書中浙江系統(tǒng)多有之,元明清及近代刻本一直相沿??坦ご蠖嗫痰栋嫘南路?,最初為了支付工錢,同時也為了表示負責??坦っ灿锌淘诰砦驳?,多見于明清刻本。到了近代,出現(xiàn)陶子麟這樣的高手,把自己名字刻在書名頁背面這種顯赫的位置上。5、第六核校閱人時代。一般來講校閱人就是刻書的人。一種情況刻書的人為了讓世人和后人記住他,在刻書同時請人寫序,來說明刻書的人和校書的人是誰,包括刻書人如何的好。另一種是刻書人自己親自寫序,交代刻書過程。還有一種是明確寫上作者名字和刻書人校書人的名字。6、第七看字體。需要經(jīng)驗多一些。首先宋版書浙江地區(qū)是歐體,四川和福建是顏體。其次,我們現(xiàn)在最眼熟的宋體字是明朝中葉以后才有的??吹竭@種字體的書不可能是宋元明前期的。第三寫刻本的書假如字很小的話是清代的,清以前沒有這種端端正正的端楷。7,鑒定古書最要命的就是字體??坦ず苤匾?,有刻工姓名的也就占十分之二。字體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難的。8、第八是看版式。具體就是半頁多少行每行多少字,黑口還是白口,雙魚尾還是單魚尾,黑魚尾還是白魚尾。9、看紙張10、第十看裝潢。蝴蝶裝的大致是宋版書或者元前期的;包背裝則是明中葉之前;先裝就是明中葉以后;如果是折子的佛經(jīng)經(jīng)常用;卷子的有可能是唐代的。11,第-1■?一看印章。能定出書籍的下限。12、第十三查著錄。就是看記載。一本書弄不清楚刊刻年代的,可以查一下這本書以前到底有過哪些刻本,那些刻本各有什么特征,諸如行款、版式、刻工、諱字、牌記、序跋、校閱人等,看看這本書的本子與哪個本子相近,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排除許多可能,找到較接近的答案,從而進一步參考其他證據(jù)確定刊刻年代。13、求旁證說文四大家:清時的說文四大家即指治《說文解字》最有成就者,目前通常認為這四個人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駿聲,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說文解字注》、《說文解字義證》、《說文解字句讀》及《說文釋例》、《說文通訓定聲》。最重要的也要知道,那就是第一位。段玉裁以及他的說文解字注第十五對書影。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應相互對比,不能對比原書則應對比書影?!皶啊彼傅牟粌H是書的封面圖案,還可以包括內頁和封底。一般來說,書影所起的作用是向讀者展示和介紹一本書的樣式,尤其多用于古籍的珍本展示。出版書影的目的主要是為版本目錄學研究之用。古籍的形態(tài),如行款、字體、邊欄、墨色以及藏印、題跋等,如用文字記述,說得再詳細也是紙上談兵,總不如親眼看一看。第九周學習內容:文獻的??币曨l:杜澤遜先生視頻52到54教材:《文獻學概要》電子版討論問題:.??焙托Φ年P系。??焙托π问揭粯?,但內容有別,校對是出版行業(yè)的一項工作,目標是向定稿看齊;??睂W是一項學問,在沒有原版的情況下,??睂W要在不同的文本發(fā)生異文的情況下,辯證是非并爭取復原原本.文獻發(fā)生錯誤的類型。訛,脫,衍,倒,錯亂。.關于訛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