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學考試復習題_第1頁
食品毒理學考試復習題_第2頁
食品毒理學考試復習題_第3頁
食品毒理學考試復習題_第4頁
食品毒理學考試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品毒理學考試復習題第一章緒論1、食品毒理學是研究(D)的一門科學A.食品中微生物毒素的產(chǎn)生機制,并確定這些物質的安全限量和評定食品安全性B.食品中功能性成分作用機制從而保護人類健康C.食品中多環(huán)芳烴毒作用機制及其防護措施D.食品中的外源化學物的不良作用及機制,并確定其安全限量和評定食品安全性2、機制毒理學關注的是(D)A.相關法規(guī)條例和管理措施B.分子病理學C.毒性鑒定D.化學物對生物體產(chǎn)生毒作用的細胞、生化和分子機制3、管理毒理學主要任務是根據(jù)描述和機制毒理學的研究資料進行科學決策,協(xié)助政府部門制定(B)并付諸實施,以確?;瘜W物、藥品、食品等進入市場足夠安全,達到保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目的。A.遺傳毒理學試驗B.相關法規(guī)條例和管理措施C.流行病學調查D.人體觀察4、公元前2650年所著的(A)成為大多數(shù)中醫(yī)藥著作的基礎。A.《黃帝內經(jīng)》B.《皇帝內經(jīng)》C.《炎帝外經(jīng)》D.《皇帝外經(jīng)》5、食品毒理學原是(D)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現(xiàn)代食品毒理學的先驅和倡導者。A.WTO、FAO和FDAB.物理學和食品衛(wèi)生學C.藥理學和食品工藝學D.毒理學和食品衛(wèi)生學6、神農(nóng)被譽為(B),公元前2735年,編輯完成了40卷“本草”典籍,其中包括(D)365種以及藥物265種。A.金屬毒物、植物毒物、礦物毒物B.中醫(yī)、草藥和農(nóng)業(yè)之父C.現(xiàn)代毒理學之父D.有毒植物目錄、有藥用價值的植物7、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他強調了(A)的重要性,并認為過多過少的飲食同樣有害,健康是體液平衡的結果,(C)均能影響健康。A.營養(yǎng)/飲食B.天氣、四季、動物、植物等環(huán)境因素C.空氣、水、土壤、氣候等環(huán)境因素D.運動飲食8、Mithridates米塔拉達梯六世(公元前131?前63)可能是系統(tǒng)研究(C)的第一人,因而被認為是(D)創(chuàng)始人A.人體試驗B.法醫(yī)毒理學C.人體毒物D.臨床毒理學9、醫(yī)學教授Pertus(1250?1316)——(B)書中將毒物分為(D)三大類,并列出了所有已知毒物的中毒癥狀和治療方法。A.金屬源性、動物源性和植物源性B.植物源性、礦物源性和動物源性C.《關于毒物》D.《關于中毒》10、20世紀60年代,震驚世界的“(B)”(1961)和RachelCarson的著作(C)的出版(1962),極大地推動了毒理學科學的發(fā)展。A.多氯聯(lián)苯事件B.反應停事件C.《寂靜的春天》D.《海風下面》11、毒理學toxicology一詞是由希臘文toxikon與logos兩個詞演變而來,原文的意思是(C)A %主A.刖母B.毒品C.描述毒物的科學D.烏頭12、外源性化學物是一類(A)的物質。A.在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中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的一些化學物質,非機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非機體內源產(chǎn)生,參與體內代謝,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條件下對機體可能產(chǎn)生毒性作用B.在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的些化學物質,有時候是機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機體內源產(chǎn)生,參與體內代謝,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條件下對機體可能產(chǎn)生毒性作用C.在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的些化學物質,是機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非機體內源產(chǎn)生,參與體內代謝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條件下對機體可能產(chǎn)生毒性作用D.在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并進入機體的些化學物質,有時候是機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機體內源產(chǎn)生,參與體內代謝,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條件下對機體可能產(chǎn)生毒性作用13、管理毒理學主要任務是根據(jù)描述和機制毒理學的研究資料進行科學決策,協(xié)助政府部門制定(D)并付諸實施,以確?;瘜W物、藥品、食品等進入市場足夠安全,達到保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目的。A.描述和機制毒理學的研究資料B.遺傳毒理學試驗C.動物試驗D.相關法規(guī)條例和管理措施14、國外有關毒物和解毒劑的第一本著作出自古埃及人,完稿于公元前1553?1500年間,后被(B)發(fā)現(xiàn)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為(C)。A.《埃伯斯草紙稿》B.《埃伯斯紙草文稿》C.德國古埃及學家EbersD.《羅伯斯紙草文稿》15、Orfila(1787?1853)是第一位利用(A)的毒理學家,為法醫(yī)學和法醫(yī)毒理學作出了偉大貢獻。是應用化學方法研究毒物的先驅,長期以來被認為是(D)的奠基人。A.尸檢材料和系統(tǒng)化學分析作為中毒法律依據(jù)B.近代法醫(yī)毒理學C.化學材料和系統(tǒng)化學分析作為中毒法律依據(jù)D.現(xiàn)代毒理學16、通常認為(A)是現(xiàn)代毒理學發(fā)展的標志20世紀初葉1900年20世紀中葉20世紀末葉17、1994、2003、2014年我國分別正式頒布、實施、修訂了(C)A.《食品安全性物理學評價程序》B.《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規(guī)范》C.《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D.《保健食品功能性毒理學評價規(guī)范》18、食品毒理學原是(B)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現(xiàn)代食品毒理學的先驅和倡導者。WTO、FAO和FDAWHO、FAO和FDAC.物理學和食品衛(wèi)生學D.WHO、FAO和CFDA19、巴拉塞爾士(Paracelsus1493-1541)弗洛伊德學說的(A)的教父。他提出“9)”A.先驅化學家、解剖學家、藥物化學創(chuàng)始人和現(xiàn)代化學療法B.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種不是毒物。只要劑量正確,就可以把毒物變成仙丹。C.所有物質都不是毒物,沒有一種不是解毒劑。只要劑量正確,就可以把疾病治愈。D.先驅物理學家、外科學家、藥物創(chuàng)始人和化學療法20、2005年和2017年,法國拉克塔利斯集團旗下克朗工廠發(fā)生的奶粉污染事件是屬于(C)污染病毒一聚氰胺C.沙門氏菌D.大腸桿菌21、“所有的物質都是有毒的,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質,劑量決定了一種物質是否為毒物”的著名格言是由(B)提出的RamazziniParacelsusFontanaPott22、意大利的內科醫(yī)生(D)首先描述了巖石工矽肺病、陶瓷工坐骨神經(jīng)痛、鍍金工眼炎和鉛中毒,被視為職業(yè)醫(yī)學的創(chuàng)始人。PottFontanaParacelsusRamazzini23、Ames試驗屬于食品毒理學中(D)研究方法A.體內試驗B.動物試驗C.流行病學調查D.體外試驗24(多選)、三聚氰胺事件中,大量長期攝入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嬰兒出現(xiàn)的主要毒性作用包括(AB)A.腎結石B.膀胱結石C.肝臟損傷D.營養(yǎng)不良25(多選)、被視為現(xiàn)代食品毒理學先驅的三個國際組織有(ABC)WHOFAOFDA5CDC26(多選)、下列屬于食品毒理學研究對象的包括(ABCD)A.新資源食品B.保健食品C.食品中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質D.轉基因食品27(多選)、下列屬于食品毒理學研究對象的是(ABC)A.食品抗氧化劑B.食品包材中的增塑劑或塑化劑C.黃曲霉毒素D.流感病毒第二章食品毒理學基礎1、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體受到毒物作用引起(A)改變后出現(xiàn)的疾病狀態(tài)。A.功能性或器質性B.機體生理過程C.體質和免疫力D.機體病理過程2、毒物按其來源可分為(A)。A.內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B.氣體毒物和固體毒物C.金屬毒物和非金屬毒物D.化學性毒物和物理性毒物3、化學物引起機體損害的能力是(B)。A.毒作用B.毒性C.毒物D.毒效應4、毒物對生物機體的有害作用是指(A)毒效應毒藥C.毒物D.毒性5、按照毒作用發(fā)生的快慢分為(D)。A.肝臟毒作用和腎臟毒作用B.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C.般毒作用和特殊毒作用D.速發(fā)作用和遲發(fā)作用6、劑量-量反應關系和劑量-質反應關系統(tǒng)稱為劑量-反應關系,是毒理學的重要概念?;瘜W物質的劑量越大,所致的(A)應該越大,或出現(xiàn)的(D)應該越高。A.量反應強度B.量反應力度C.質反應強度D.質反應發(fā)生率7、劑量-反應關系可以用曲線表示,即以表示(A)為縱坐標、以(D)為橫坐標繪制散點圖,可得到一條曲線。A.劑量B.半數(shù)劑量C.質反應強度的計量單位或表示量反應的百分率D.量反應強度的計量單位或表示質反應的百分率8、急性毒作用帶(22。為(C)的比值,表示為:(D) Zac值小,說明化學物質從產(chǎn)生輕微損害到導致急性死亡的劑量范圍窄,引起死亡的危險性大。Zac=LD100/LimacZac=LD50/LimchC.半數(shù)致死劑量與急性閾劑量D.Zac=LD50/Limac9、(C)指化學物質引起一半受試對象出現(xiàn)死亡所需要的劑量,又稱致死中量。化學物質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數(shù)值(D)。A.差別不大B.最大致死劑量(LD100)C.半數(shù)致死劑量(LD50)D.越小10(多選)、損害作用的特點(ABCD)A.機體功能容量降低B.壽命可能縮短C.機體對不利影響易感性增高D.機體對外界應激的代償能力降低11、毒作用又稱為毒效應,是化學物質對機體所致的(D),故又稱不良效應、損傷作用或損害作用。A.良好或有害的生物學改變B.不良或無害的生物學改變C.可接受生物學改變D.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學改變12、按照毒作用損傷恢復情況分為(B)A.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B.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C.肝臟毒作用和腎臟毒作用D.血液毒作用和靶器官毒作用13、(A)指化學物質引起受試對象中的少數(shù)個體出現(xiàn)某種最輕微的異常改變所需要的最低劑量,又稱為(C)。A.最小有作用劑量ML)B.最小致死量或濃度LD01或LC01)C.閾劑量D.觀察到損害作用劑量(LOAEL)14、慢性閾劑量(Limch)則為(A)接觸所得。在毒理學試驗中獲得的類似參數(shù)是(D)。A.長期反復多次B.未見有害作用劑量(NOAEL)C.最多三次D.觀察到損害作用的最低劑量LOAEL)15、某小學共300人,某次課間使用了含有榛子原料的零食后出現(xiàn)了皮膚瘙癢、紅腫和皮疹癥狀,并伴有輕微的喉頭水腫癥狀,可能出現(xiàn)的是(A)毒性反應A.變態(tài)反應B.特異體質反應C.局部毒性反應D.遲發(fā)型毒性反應16、某兒童誤食了某包裝食品袋中的袋裝干燥劑,造成了食道大面積灼傷,這屬于(D)毒性作用特異體質反應變態(tài)反應C.遲發(fā)型毒性反應D.局部毒性反應17、下列哪個指標不容易受到個體耐受性的影響,利于進行毒理學比較(C)LDOLDO1LD50LD10018、下面哪個劑量水平是通過統(tǒng)計計算而不是實驗觀察直接得到的(A)LD50NOAELLOAELLOEL19、(C)是由美國環(huán)保局首先提出,用于非致癌物的危險度評價的指標,通常指人群(包括敏感亞群)在終生接觸該劑量水平化學物的條件下,預期一生中發(fā)生非致癌或非致突有害效應的危險度可低至不能檢出的程度。A.I1限值(TLV)B.安全限值C.參考劑量(RfD)D.每日容許攝入量依口|)20、下列屬于食品中的外源物質的是(ACD)A.河豚毒素B.乙酰膽堿C.二呢英D.多氯聯(lián)苯21、外源物質的毒性作用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ABCD)A.暴露劑量B.暴露途徑C.暴露對象D.暴露時間22、某建筑工地發(fā)生一起飲用假白酒中毒事件,造成多人出現(xiàn)頭昏、頭痛癥狀,個別人出現(xiàn)雙眼疼痛、視物模糊癥狀,請問該中毒反應屬于(AC)A.全身毒性反應B.變態(tài)反應C.速發(fā)型毒性反應D.特異體質反應23、某餐館夜間未將未售出的食品按規(guī)定操作流程進行處置,店員第二天繼續(xù)出售,造成多位消費者出現(xiàn)了腹痛、腹瀉癥狀,請問該中毒反應屬于(CD)A.特異體質反應B.變態(tài)反應C.可逆毒性反應D.速發(fā)型毒性反應24、生物學標志包括(ABC)A.效應生物學標志B.暴露生物學標志C.易感生物學標志D.中毒生物學標志第三章食品中外源化學物生物轉運和生物轉運1、皮膚吸收是外源化學物(A)的過程。A.透過完整皮膚進入血液B.透過汗腺進入血液C.透過汗腺進入皮下組織D.透過真皮層進入乳頭層102、分布指外源化學物吸收進入血液或淋巴液后,隨體循環(huán)(D)的過程。A.分布到肝臟B.分散到機體重要器官C.分散到內分泌系統(tǒng)D.分散到全身組織器官3、(D)是指外源化學物在機體內經(jīng)酶催化發(fā)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一些分解產(chǎn)物或衍生物的過程。A.生物運輸B.生物流轉C.生物轉動D.生物轉化4、1相反應主要包括(D)。A.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結合反應B.鹵代反應、還原反應、結合反應C.氧化反應、脫硫反應、結合反應D.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水解反應5、11相反應也稱為(B)。鹵代反應結合反應氧化反應D.降解反應6(多選)、生物轉化的目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AB)。A.易于經(jīng)腎臟隨尿液、經(jīng)膽汁隨糞便排出體外B.降低對機體的毒性作用C.將損傷盡可能恢復D.將毒物全部排出體外(多選)、常見的毒物貯存庫有(AC)。A.骨骼組織.皮膚C.血漿白蛋白D.胃腸道8、毒物動力學中外源化學物質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過程稱為(B),是外源化學物質在體內量變的過程。外源化學物經(jīng)酶催化后化學結構發(fā)生改變的代謝過程則稱為(D),是外源化學物在體內質變的過程。A.代謝解毒.生物轉化C.被動轉運D.生物轉運(多選)、影響消化道對毒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ABC)。A.毒物性質B.消化道運動C.消化道內物質D.妊娠情況10、吸收是指外源化學物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從(B)通過生物膜屏障進入(C)的過程。A.消化道B.血液循環(huán)C.接觸部位D.皮膚11、化學物質主要通過(A)3條途徑吸收。A.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B.肝臟、腎臟、肺臟C.皮膚附屬器、呼吸道、消化道D.胃、腸、肝12、(C)是指進入機體內的外源化學物常出現(xiàn)在特定器官逐漸增多的現(xiàn)象。A.累計作用B.增強作用C.蓄積作用D.協(xié)同作用14、排泄指外源化學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C)的過程。12A.從肺泡離開B.從汗腺以汗液形式排出C.被排出體外D.從乳腺以乳汁形式泌出15、一般說來,毒物通過生物轉化,其毒性的減弱或消失稱為解毒或(B),但有些毒物經(jīng)過生物轉化,在體內生成新的毒性更強的化合物稱為致死性合成或(D)。A.毒性下降B.生物失活C.毒性消失D.生物活化16(多選)、常見的毒物貯存庫有(ABCD)。A.脂肪組織B.骨骼組織C.肝、腎D.血漿白蛋白17(多選)、毒物動力學常被寫成ADME過程,是四個詞的字頭,包括(ABD)。A.代謝(metabolism)B.吸收(absorption)C.轉運(BiologicaltrtransportD.排泄(excretion)18、吸收是指外源化學物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從(A)通過生物膜屏障進入(C)的過程。A.接觸部位B.靶器官C.血液循環(huán)D.消化道19、膜孔濾過是化學物通過生物膜上(C)的過程。A.吞噬作用B.膜動運動C.親水性孔道D.胞吐作用20、(B)是指進入機體內的外源化學物常出現(xiàn)在特定器官逐漸增多的現(xiàn)象。A.相加作用B.蓄積作用C.遞增作用D.增強作用21(多選)、外源性化學物在體內的分布受如下因素影響(ABCD)。A.與器官親和力B.血流量和速度C.血漿蛋白結合D.血器官屏障22、幼兒胃腸道對含有鉛、鎘、汞等重金屬的顆粒型污染物比成人具有更好的吸收效率,這是由于通過(C)轉運途徑A.簡單擴散B.易化擴散C.膜動轉運D.主動擴散24、如果外源物質入血后能迅速而均勻地分布于全身并呈一致的消除過程,那該體內過程比較符合(B)模型的特點A.二室模型B.室模型C.二室模型D.多室模型25、下列哪些物質更容易在胃內以簡單擴散的形式吸收()pKa=7.5pKa=9.5pKa=3.5pKa=5.526、下列最可能存在肝臟首關消除效應的外源物質暴露途徑為(D)A.呼吸道暴露B.皮膚暴露C.舌下暴露D.消化道暴露27、下列哪些物質可以通過腎小球的濾過,進入原尿(C)A.與血漿蛋白結合的脂溶性小分子B.血細胞C.水溶性小分子D.蛋白質28(多選)、下列哪些屬于易化擴散轉運方式的特點(ABCD)A.胃腸道內容物B.腸內菌群組成C.外源物質的結構D.胃腸道蠕動情況29(多選)、下列影響外源物質經(jīng)皮膚吸收的因素有(ABCD)A.外源物質的分子量B.皮膚通透性C.外源物質的脂溶性D.皮膚血流量30(多選)、下列哪些器官或組織存在屏障系統(tǒng),會影響外源物質的分布(BCD)A.卵巢B.大腦C.睪丸D.眼睛31(多選)、下列哪些可參與外源物質的排泄過程(ABCD)A.肝膽B(tài).月市C.乳汁D.腎臟32、細胞色素P450參與了(C)反應A.水解15B.還原C.氧化D.結合33(多選)、下列參與I相反應的酶系統(tǒng)有(BCD)A.葡萄糖醛酸轉移酶B.乙醇脫氫酶C.磷酸酯D.酯酶34(多選)、下列參與氧化反應的酶有(BC)A.磷酸酯B.單胺氧化酶C.乙醛脫氫酶D.葡萄糖醛酸轉移酶35(多選)、黃曲霉毒素在體內被代謝為2,3-環(huán)氧黃曲霉素毒素后,其毒性增強,該代謝過程屬于(BD)I相反應B.氧化反應C.還原反應D.II相反應36、I相反應和II相反應是根據(jù)外源物質在體內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進行區(qū)分的,即先發(fā)生I相反應,然后才能發(fā)生II相反應。(X)37、外源物質在體內可能先后發(fā)生多個I相反應而不發(fā)生II相反應(J)38、食品中外源物質經(jīng)生物轉化后,可能出現(xiàn)毒性增強的現(xiàn)象,這稱為代謝活化;如果經(jīng)轉化后毒性降低或消失,稱為代謝解毒39、食品中外源物質在體內的生物轉化過程包括I相反應和II相反應,其中I相反應包括氧憶、還原和水解反應,II相反應主要是結合反應。40、食品中外源物質經(jīng)過I相和II相反應后,可以使得水溶性_^_,利于排出。第四章食品中外源化學物毒作用機制及其影響因素1、化學物質對細胞鈣穩(wěn)態(tài)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A)。A.細胞內鈣穩(wěn)態(tài)失調16B.細胞內鉀離子濃度迅速上升C.細胞內鈉離子濃度迅速下降D.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迅速下降2、一般認為,同種動物接觸化學物質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順序是:(C)。A.靜脈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經(jīng)呼吸道吸入>肌肉注射〉經(jīng)口〉經(jīng)皮B.靜脈注射〉經(jīng)呼吸道吸入>肌肉注射〉經(jīng)口〉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經(jīng)皮C.靜脈注射〉經(jīng)呼吸道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經(jīng)口〉經(jīng)皮D.靜脈注射〉經(jīng)呼吸道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經(jīng)口〉經(jīng)皮3、高溫時尿量減少(A)。A.延長了化學物或其代謝產(chǎn)物在體內存留的時間B.減少了毒物毒性存留的時間C.延長了毒物毒性存留的時間D.促進了毒物發(fā)生生物轉運的時間4、幾種化學物質之間由于對機體作用的部位不同、靶器官不同、受體不同、酶等都不同,而且化學物質的靶位點之間的生理學沒有密切關系,此時各化學物質所致的生物學效應表現(xiàn)為各個化學物本身的毒性效應,稱之為(B)。A.拮抗作用B.獨立作用C.相加作用D.增強作用5、在細胞靜息狀態(tài)下,細胞內游離Ca2+濃度比較低,僅為10-8?10-7mol/L,而細胞外游離Ca2+濃度則達10-3mol/L。當細胞處于興奮狀態(tài),第一信使轉遞信息,則細胞內游離Ca2+濃度迅速增多,可達到10-5mol/L,此后再降低至10—7巾。1兒,完成信息轉遞循環(huán)。因此將Ca2+稱為體內第二信使,Ca2+濃度的這種穩(wěn)態(tài)變化過程稱為(B)。A.第一信使B.細胞內鈣穩(wěn)態(tài)C.第二信使D.第三信使6、相加作用指兩種和兩種以上化學物質的聯(lián)合作用(B)每一種化學物單獨作用的總和。一般對于(C)的化學物質同時存在時,常發(fā)生相加作用。A.小于B.化學結構接近的、同系物、毒作用靶器官相同、作用機理類似C.等于D.化學結構相似的、同系物、毒作用靶器官不一樣、作用機理不一致7、協(xié)同作用指幾種化學物質的聯(lián)合作用(A)各種化學物質的單獨作用之和。如果一種無毒性化學物質與另一種有毒化學物質同時存在時可使該化學物質的毒性增加,這種作用稱為(C)。A.大于等于C.增強作用D.相加作用8、拮抗作用指幾種化學物質的聯(lián)合作用(A)每種化學物質單獨作用的總和。凡是能使另一種化學物質的生物學作用減弱的物質稱為(B)。A.拮抗物.小于C.協(xié)同物D.等于(多選)、常見的機體非酶促防御系統(tǒng)主要有(AC)。VEVAC.谷胱甘肽D.VB10(多選)、常見的機體酶促防御系統(tǒng)主要有(ABCD)。A.過氧化氫酶(CAT)B.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C.谷胱甘肽還原酶(GR)D.過氧化物酶(POD)11(多選)、在細胞功能的調節(jié)中,Ca2+作為第二信使起著信號傳導的關鍵作用,如(ABCD)等都離不開Ca2+。A.細胞分泌18B.細胞衰老C.細胞分化D.肌肉收縮12(多選)、細胞內鈣穩(wěn)態(tài)失調機制主要是(ABC)。A.線粒體功能障礙B.Na+—Ca2+交換異常C.細胞膜通透性增加D.微粒體功能受限13(多選)、自由基對生物大分子的損害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ABC)。A.脂質過氧化作用及其損害B.蛋白質的氧化損害C.DNA的氧化損害D.鹵代反應(多選)、下列哪些自由基可能產(chǎn)生氧化損傷作用(ABCD)A.烷過氧自由基B.烷氧自由基C.羥自由基D.氫過氧自由基(多選)、下列屬于非酶促氧化損傷防御系統(tǒng)的是(ACD)維生素CESODC.谷胱甘肽GSHD.金屬硫蛋白16(多選)、下列屬于酶促氧化損傷防御系統(tǒng)的是(ABD)A.過氧化物酶PODB.過氧化氫酶CATC.谷胱甘肽GSHD.谷胱甘肽還原酶GR17(多選)、關于蛋白質氧化損傷的描述,正確的是(BD)19A.蛋白質的氧化損傷會造成其結構變化但是不會影響其功能B.會導致蛋白質側鏈的羰基化C.可能會導致蛋白質內二硫鍵的還原D.氧化損傷會造成蛋白質的凝集、交聯(lián)和降解等18(多選)、關于外源物質對DNA損傷的描述,正確的是(ABD)A.自由基可以同堿基發(fā)生加成、去氫和電子轉移等作用B.氧化損傷可能會造成DNA單鏈或雙鏈的斷裂C.外源物質會與蛋白質、膜質等進行結合,形成加合物,但是不會與DNA形成加合物D.8-羥基脫氧尿嘧啶是DNA氧化損傷常見的生物學標志第五章食品毒理學實驗基礎1、以科學研究為目的而進行科學飼養(yǎng)繁殖的動物稱為(A)。A.實驗動物B.小白鼠C.觀賞動物D.野生動物2、實驗動物福利是指實驗動物在飼養(yǎng)和實驗過程中(B)的狀態(tài)。A.心理上不必考慮B.生理和心理上處于健康和舒適C.吃飽喝足睡大覺D.應照顧動物生理舒適3(多選)、動物的處死方法主要有(ABCD)A.急性放血法B.藥物麻醉法C.空氣栓塞法D.化學藥物致死法4(多選)、實驗動物在試驗前,一般應先隔離觀察一周,目的是(CD)。A.實驗人員適應一下實驗動物B.減少實驗動物恐懼C.使實驗動物適應實驗室生活條件D.發(fā)現(xiàn)、剔除不健康或可疑不健康的動物5(多選)、大鼠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ABCD)A.感染性疾病研究B.藥理學和毒理學研究C.遺傳學及遺傳疾病研究D.腫瘤研究6(多選)、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ABCD)。A.易獲性原則B.近似性原則和差異性原則C.均一性原則D.易化原則(多選)、食品毒理學試驗的局限性(ABCD)。A.實驗動物和人對外源化學物的反應敏感性不同.實驗動物一般反應較單C.毒理學實驗所用動物數(shù)量有限D.選用較大的染毒劑量,通常要比人實際接觸的劑量大得多8(多選)、食品毒理學試驗設計原則(ACD)。A.隨機.簡單C.重復D.對照(多選)、受試物的處理原則(BC)。A.快速處理原則B.安全系數(shù)原則C.高劑量暴露原則D.10倍原則10(多選)、實驗動物編號方法常見的有(BCD)。A.剪尾法B.染色標記法C.號牌法D.剪耳標記法2L11、以科學研究為目的而進行科學飼養(yǎng)繁殖的動物稱為(B)。A.靈長類動物B.實驗動物C.經(jīng)濟動物D.小白鼠12、毒理學試驗中染毒途徑的選擇,應盡可能(A)。A.模擬人在接觸該受試物的方式B.采用實驗人員會的染毒方法C.按照動物愿意采用的染毒方法D.按照實驗人員熟悉的染毒方法13(多選)、實驗動物編號方法常見的有(AD)。A.染色標記法B.直接標記C.剪趾法D.號牌法14、不適用于小鼠的取血方法為(C)A.尾尖取血B.眼眶后靜脈叢取血C.耳緣靜脈取血D.眼球摘除取血15(多選)、下列選擇試驗動物的原則,正確的是(CD)A.經(jīng)費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選擇猴、猿等與人類機能、代謝高度相似的靈長類動物B.應選擇體重、品系、年齡、性別不同的動物從而充分考慮到個體和種屬的差異C.盡可能選擇與人機能、代謝、結構和疾病特點相似的動物D.應選用經(jīng)遺傳學、微生物學、環(huán)境及營養(yǎng)控制的標準動物16(多選)、常用的試驗動物的處死方法包括(BD)A.機械打擊致死B.二氧化碳安樂死C.真空致死D.頸椎脫臼2217、下列哪些級別的試驗動物不含有所規(guī)定的人獸共患病原及對動物危害大且對科學研究干擾大的病原(BCD)A.普通級CVB.無菌動物GFC.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FD.清潔級CL18(多選)、在毒理學試驗中常用的試驗動物有(ABD)A.大鼠B.犬C.豬D.小鼠第六章食品中外源性化學物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評價1、急性毒性試驗結果判定(C)。LD50或7天喂養(yǎng)試驗最小有作用量如大于10倍,可進入下階段試驗,為慎重起見,試驗應進行重復試驗,或用另一種方法進行驗證。LD50或7天喂養(yǎng)試驗最小有作用量小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10倍者,則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不再繼續(xù)其他毒理學試驗。LD50小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100倍者,則一般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不再繼續(xù)其他毒理學試驗。LD50小于人的可能攝入量的50倍者,則一般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不再繼續(xù)其他毒理學試驗。2、某一外源化學物反復作用于機體后,本來在一定劑量下可以引起的某種毒效應卻沒有出現(xiàn),必須加大劑量才能使機體呈現(xiàn)預期的效應,此現(xiàn)象稱為(B)。A.機體適應性B.機體耐受性C.體順應性D.體變應性3、(D)是指一次或在24h內多次經(jīng)口給予實驗動物受試物后,動物在短期內出現(xiàn)的毒性效應。A.28天經(jīng)□毒性試驗23B.亞慢性毒性試驗C.慢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D.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4(多選)、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目的是(ABCD)。A.確定急性毒性評價參數(shù)LD50B.研究急性中毒的預防和急救治療措施C.初步估測毒作用靶器官和可能的毒作用機制D.確定外源化學物的生物轉運、轉化過程5(多選)、受試物的配制原則(CD)。A.提前配制好,方便臨時使用B.水溶性受試物可直接灌胃C.現(xiàn)用現(xiàn)配D.溶媒首選水,植物油、竣甲基纖維素、淀粉6(多選)、常用的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有(ABCD)。A.急性聯(lián)合毒性試驗B.霍恩氏C.寇氏法D.上下法7(多選)、蓄積毒性試驗方法主要有(ABD)。A.生物半衰期法B.著積率法C.28天蓄積試驗法D.著積系數(shù)法8(多選)、亞慢性毒性試驗結果評價(ACD)。NOAEL大于或等于人的推薦(可能)攝入量的300倍者,則不必進行慢性毒性試驗,可進行安全性評價。LOAEL小于或等于人的推薦(可能)攝入量的100倍,表示毒性較強,應該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NOAEL小于或等于人的推薦(可能)攝入量的100倍,表示毒性較強,應該放棄該受試物用于食品。NOAEL大于人的推薦(可能)攝入量的100倍而小于300倍者,應進行慢性毒性試驗。9、(D)是指實驗動物在不超過其壽命期限10%的時間內(大鼠通常為90d),重復經(jīng)口接觸受試物后引起的健康損害效應。A.致畸試驗B.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28天經(jīng)口毒性試驗D.亞慢性毒性試驗10、對于急性毒性非常小的外源化合物,常用的急性毒性試驗設計方法為(A)A.限量法28天實驗法C.寇氏法(Korbor)霍恩法(Homn)11、下列符合限量法試驗設計的是(A)A.一般一次灌胃給予較大劑量外源物質,如10g/kg,觀察是否出現(xiàn)死亡B.比寇氏法需要消耗更多的試驗動物C.需要按照等比或等差序列給予試驗動物不同劑量的受試物,觀察各組出現(xiàn)的死亡個體數(shù)量D.適用于毒性較大,可出現(xiàn)明顯死亡個體的受試物12、某外源化合物在大鼠實驗中口服LD50約為0.3mg/kg,按照我國急性毒性分級,應該屬于(C)A.低毒B.中等毒性C.極毒D.實際無毒13、下列關于蓄積系數(shù)描述,正確的有(C)A.蓄積系數(shù)法的試驗設計方案包括固定劑量法、劑量遞增法和90天試驗法B.蓄積系數(shù)是指多次染毒時使半數(shù)動物體內外源物質的水平達到與一次染毒時半數(shù)動物體內劑量水平相同時,其累積暴露劑量與一次暴露劑量的比值。C.外源物質的生物半減期越大,對應的蓄積系數(shù)可能越小D.蓄積系數(shù)越大,意味著其蓄積毒性越大2514(多選)、下列哪些是急性毒性作用的觀察指標(ACD)A.死亡后尸體病理檢查B.雄性精子或雌性卵子形態(tài)C.死亡時間D.叫聲怪異、驚厥15(多選)、下列關于寇氏法急性毒性試驗設計中,正確的是(ABC)A.按照劑量對數(shù)與死亡率呈S形曲線而設計B.每個劑量組試驗動物要求數(shù)量相同C.按照等比序列設計受試物的劑量D.適用于急性毒性小或未有明顯毒性的外源化合物16(多選)、下列關于蓄積毒性的描述,正確的有(ACD)A.功能蓄積是機體多次接觸外源物質后引起的損傷效應累積的結果B.功能蓄積的前提是物質蓄積,即出現(xiàn)功能積必然會出現(xiàn)物質蓄積C.動物反復多次接觸外源物質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體內測出物質的原型或其代謝稱為物質蓄積D.當試驗動物反復多次接觸外源物質后,機體內雖不能檢測出原型或代謝產(chǎn)物,卻出現(xiàn)了慢性毒性,稱之為功能蓄積。17(多選)、下面有關亞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試驗的表述中,正確的有(ACD)A.亞慢性毒性與幔性毒性相比,試驗周期要短B.亞慢性毒性往往在慢性毒性試驗完成后棋據(jù)性毒性的結果開展試驗C.慢性毒性是一般毒性試驗的最終階段D.對于同一受試物,亞幔性毒性的暴露劑量高于幔性毒性18(多選)下面有關亞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試驗的表述中,正確的有(BC)A.亞慢性毒性試驗采用的試驗動物數(shù)量應該多于幔性毒性B.慢性毒性比亞慢性毒性選用的試驗動物年齡更小C.亞慢性毒性試驗的染毒周期應該比幔性毒性短D.亞慢性毒性和性毒性最常用的試驗動物是猴和貓第七章外源化學物的特殊毒性作用及其評價1、外來化合物對(A)的損害作用,即生殖毒性。A.生殖過程B.交配過程C.分娩過程D.授乳過程2、(A)是目前公認的確證動物致癌物的經(jīng)典方法,較可靠。A.哺乳動物長期致癌試驗(終生試驗)B.無脊椎動物長期致癌試驗(三年試驗)C.哺乳動物長期致癢試驗(長期試驗)D.嚙齒動物長期致癌試驗(一年試驗)3、(B)又稱Ames試驗,檢測受試物誘發(fā)(C)回復突變成野生型的能力。試驗菌株都有組氨酸突變(his-),不能自行合成組氨酸,在不含組氨酸的最低營養(yǎng)平皿上不能生長,回復突變成野生型后能自行合成組氨酸,可在最低營養(yǎng)平皿上生長成可見菌落。A.鼠傷寒志賀氏菌回復突變試驗B.鼠傷寒沙門氏菌組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C.鼠傷寒沙門氏菌回復突變試驗D.鼠傷寒志賀氏菌組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his)4(多選)、生殖細胞突變的后果(BD)。A.衰老B.遺傳性疾病C.生長遲緩D.流產(chǎn)與死胎5(多選)、體細胞突變的后果(ABCD)。A.癌變B.衰老C.畸形D.動脈粥樣硬化6、動物致畸試驗陰性對照組為(A),陽性對照物可用(BC)A.受試物的溶劑B.五氯酚鈉C.乙酰水楊酸D.水27(多選)、致畸作用的毒理學特點(ACD)。A.器官發(fā)生期的胚胎對致崎物最為敏感.同一致畸物對多數(shù)動物可導致類似的畸形C.物種、個體差異在致畸作用中較為明顯D.劑量反應關系較為復雜8(多選)、食品中外源物質誘導的體細胞突變可能導致的后果(BD)A.子代顯性致死.突變被修復,沒有任何后果C.子代隱性致死D.誘發(fā)癌癥(多選)、下列關于Ames試驗的表述,正確的有(AB)Ames試驗不能檢測外源物質引起的染色體畸變Ames試驗在不添加體外代謝系統(tǒng)的情況下,只能用來檢測直接致突變物Ames試驗設計中,應該設立陰性對照組,這是為了驗證方法的可行性即確證直接致突變物質可以使得回復突變率升高Ames試驗設除了陰性對照還需要設立陽性對照組,這是為了檢測自發(fā)突變率10(多選)、下列關于tk基因試驗的表述,錯誤的是(AD)A.tk基因突變試驗采用鼠傷寒沙門氏菌作為指示微生物B.我國遺傳毒理學試驗標準程序的一個組合實驗中推薦了tk基因突變試驗。C.美國EPA農(nóng)藥規(guī)劃署和ICH都把L5178/tk試驗作為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的優(yōu)先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