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生問題行為的甄別與干預第二節(jié)品行問題的甄別與干預小學生問題行為的甄別與干預第二節(jié)品行問題的甄別與干預本節(jié)提要(重點★)一、偷竊★二、攻擊行為★三、外逃★四、撒謊★五、對立違抗★本節(jié)提要(重點★)一、偷竊★什么是品行問題?品行問題指的是六個月內(nèi)持續(xù)存在違背與其年齡相應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或者損害他人權益的行為。而品行障礙是見于18歲以下少年兒童的一種危險障礙。品行問題可以看作是小學生問題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嚴重的品行問題稱之為品行障礙。問題行為品行問題品行障礙什么是品行問題?品行問題指的是六個月內(nèi)持續(xù)存在違背與其年齡相一、偷竊引導案例:
阿明上小學二年級,家里經(jīng)濟狀況很好,父母給他添置各種學習用品,零花錢給得非常充足。最初,他的文具盒里經(jīng)常會多出橡皮、卷筆刀等文具,媽媽問他哪里來,他總是說:“路上撿的?!薄白约河昧慊ㄥX買的?!贝螖?shù)多了,父母也就沒有在意,覺得自家經(jīng)濟狀況這么好,孩子不可能因為缺錢而去偷文具。以后,阿明的文具袋或書包里多出一些玩具、本子或書籍什么,媽媽也懶得過問。直到有一天,阿明的父母被班主任“請到了”學校,一同處理大明到教師辦公室里偷手機的事情,這才引起了阿明家長的注意。但為了保全兒子的自尊,阿明的媽媽請求老師不要公開這件事,并退還了兒子所偷的手機。后來,阿明又出現(xiàn)了好幾次類似的事情,媽媽總是捂著、蓋著,總是不能采取有效的正面教育。直到最后,阿明到數(shù)碼市場玩耍,趁人不備,偷走了一個價值兩千多元的游戲機。最后,市場管理員調(diào)取了監(jiān)控錄像,報警抓到了阿明,面對此景,阿明的母親放聲痛哭,不明白這個孩子為什么賊心越來越大,拿摸行為越來越?jīng)]有控制?一、偷竊引導案例:(一)小學生偷竊行為分析在幼兒階段,由于兒童還沒形成較為完善的自我意識,缺乏物的所有權的概念,無法分清“我的”、“別人的”,經(jīng)常將別人的東西隨意取拿,這當然不能算偷。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加上自控能力的增強,學齡兒童能夠形成物權的自我意識,知道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占有他人的東西。(一)小學生偷竊行為分析在幼兒階段,由于兒童還沒形成較為完善有的小學生物質欲望強烈,父母無法滿足或難以抗拒外界誘惑時,容易突破道德底線,偷拿他人的錢、財、物。偶爾不當?shù)男袨?,如果沒有被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就會反復地實施這種行為。最初偷摸時,小學生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和焦慮,一方面知道這種行為不光彩,如果被發(fā)現(xiàn)就會遭到責罰,因而內(nèi)心極度緊張和不安;另一方面無力抗拒物質誘惑,不能自我約束。在得手后,感覺來得容易,多次強化后,形成了“不偷難受,偷了就輕松了”的慣偷心理。有的小學生物質欲望強烈,父母無法滿足或難以抗拒外界誘惑時,容(二)小學生偷竊行為的教育對策初次出現(xiàn)偷摸行為,教育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要態(tài)度嚴肅地向小學生講明這是一種性質惡劣的行為問題,有的家長出于面子觀念,不愿意公開地、正面教育小學生,反而以“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事了”借口來搪塞,錯失了教育良機,致使小學生積習難改,越偷越厲害。當然,教育者在教育有偷竊習慣的小學生時,也要注意保護兒童的自尊心,既要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可再犯;另一方面,要注意方法,不可挖苦諷刺,暴力相向,導致小學生自尊心受損而自暴自棄。此外,家長也要滿足孩子正當?shù)奈镔|需求,避免小學生因為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不得不求助于“偷竊”的下策。(二)小學生偷竊行為的教育對策初次出現(xiàn)偷摸行為,教育者一定要教育者還要識別一種特殊的偷竊行為——“偷竊癖”,癥狀是反復出現(xiàn)、不可克制的偷竊沖動,但偷竊不是為了占有物品的價值,而是將這些東西隨意丟棄、毀損或暗送回失主。這種偷竊,目的是體驗偷竊過程中,情緒由極端緊張到情緒完全放松的過程,間隔一段時間后,就會再度出現(xiàn)偷竊的欲望。對患有偷竊癖的個體來說,偷竊是一種無法克制的強迫沖動型障礙,他們經(jīng)常偷竊一些不值錢的物品,就是為了體驗情緒的極端變化。對有偷竊癖的小學生,教育者需要提高認識,將他們送到專業(yè)心理咨詢?nèi)藛T那里,接受厭惡治療和系統(tǒng)脫敏等方法。教育者還要識別一種特殊的偷竊行為——“偷竊癖”,癥狀是反復出二、攻擊行為引導案例:
六年級的小剛同學平時表現(xiàn)很好,愛學習,對老師和家長都非常有禮貌,勞動積極,也愛幫助他人,但就是有個難以克服的弱點——心胸狹窄,一發(fā)火就容易產(chǎn)生攻擊行為,經(jīng)常毀壞公物或與同學發(fā)生激烈的打斗。新班主任做過記錄,發(fā)現(xiàn)短短四個月內(nèi),小剛就踢破了兩張凳子,摔壞了一個水桶,還和同學發(fā)生了5次大的肢體沖突。起因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別人過路時碰撞了他的肩膀,或者是同桌不小心甩了幾滴墨水在他的作業(yè)本……每次,小剛都不依不饒,大打出手,有時他用彈弓射擊別人,有時用腳猛踢同學的腹部,有時亂抓亂撓,直到雙方都掛彩了也不肯松手。雖然多次受到學校處分,但小剛總是難以學會克制自己,一旦怒火中燒,他就失去理智,對別人大打出手,同學都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打架王”。二、攻擊行為引導案例:六年級的?。ㄒ唬┬W生攻擊行為的心理分析攻擊行為,又叫侵犯行為,在小學校園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是一種故意施加無正當理由的傷害行為,包括軀體傷害和口頭攻擊。男生卷入攻擊中的人數(shù)比例總體上高于女生,女生受欺負的人數(shù)要多于男生。攻擊行為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受攻擊的小學生因為受到身心的損害,產(chǎn)生焦慮、抑郁、失眠、食欲差、心神不寧、注意力渙散、曠課、逃學、成績下降等不良的后果。而攻擊者則發(fā)展了錯誤的社會規(guī)范和失范的行為模式,在他們看來,“只要敢打,任何事情都可以我說了算?!薄罢l厲害,誰就是大哥。”這就為日后的犯罪行為和反社會行為奠定了基礎。(一)小學生攻擊行為的心理分析攻擊行為,又叫侵犯行為,在小學
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導致攻擊的行為是多方面的。有學者認為,個體目標受到挫折,就容易引起攻擊行為,“挫折-侵犯”理論可以解釋小學生在遭遇負性事件后,容易將攻擊指向外部,經(jīng)常打砸公物和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同學來宣泄情緒。另有學者提出了“競爭假設”理論,認為兒童的欺負行為是對參與學校競爭而遭到挫折與失敗的一種反應。還有學者從受攻擊者身上尋找原因,提出了“外部特異性假設”,認為具有某些“外部異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鏡、講異地方言)的學生容易受到欺負。Smith&Boulton認為,欺負他人的小學生盡管對社會事件不缺乏信息加工技能,但他們對社會事件有著與人不同的價值觀和目標。例如,他們將操場看作是“粗暴的地方”,“為了避免被人欺負,就必須支配或奴役他人”。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導致攻擊的行為是多方面的。有學者認為,個
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從心理理論的角度看,欺負他人的小學生首領,在“心理能力”上得高分,對對方的心理有較好的把握,能較好地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卻喜歡給別人制造痛苦,缺乏移情能力。國內(nèi)有關研究表明,欺負、受欺負行為的發(fā)生,與小學生的消極自我概念、缺乏必要的人際沖突解決技能有關。特別是人際關系自我、身體自我、情緒自我等因子,對于學生欺負行為有較好的預測作用。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從心理理論的角度看,欺負他人的小學生首領(二)小學生攻擊行為的教育對策
干預小學生的攻擊行為,要重視學校管理和心理輔導。(1)學校要注意排查小學生的攻擊行為,特別是對女生的攻擊行為、團體攻擊行為;(2)要嚴格校園管理,明確校規(guī)、加強對操場、教室、宿舍、衛(wèi)生間等容易誘發(fā)攻擊行為的場地的管理,教師和管理者要隨時留意小學生的異常舉動;(3)要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著重進行小學生人際關系問題解決的策略訓練、自我管理訓練、提升自我概念訓練、情緒識別和管理訓練等;(4)加強文明的校園文化建設,呼吁消除同伴攻擊,建立起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5)對有攻擊性的小學生開展個別輔導,通過擊打橡皮人、跑長跑等活動宣泄過剩的負面情緒和精力,然后對其開展認知領悟、角色互換、移情訓練等咨詢技術,促使其改掉攻擊行為。(二)小學生攻擊行為的教育對策干預小學生的攻擊行為,三、外逃行為引導案例:
小薇,女,11歲,小學五年級學生。某天,她離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張紙條放在家里的飯桌上,“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我忍受不了了,我走了…小薇?!迸c小薇一起出走的,還有同班的另外4名五年年級學生。出走前,這些孩子用書包裝走了其中一人家里的1700元硬幣,重約20斤!這些孩子在外游蕩了兩天后,打算買票到北京去游長城。在汽車站,警察將他們截留住并送回了家。小薇的父母已經(jīng)兩天沒合眼了,神情疲憊的爸爸氣得想要揍她,被小薇的媽媽一把攔住了。事實上,小薇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離家出走了。第一次是因為上課違反紀律,老師給家長打了電話,小薇害怕被責罰,在學校的操場上獨自過了一夜。第二次是因為父母吵架,讓她覺得內(nèi)心很壓抑,于是跑到郊區(qū)去散心,幸好遇到了好心的農(nóng)家,收養(yǎng)她幾日。最近這次是因為數(shù)學考試只得了27分,害怕父母下班回家后自己挨打,小薇就聯(lián)合了4個學習成績差的同學,決定出去闖蕩江湖,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這群女孩臨走前寫下“出走計劃”,聲稱將賺錢炒股買房子,發(fā)財后衣錦還鄉(xiāng),以此向父母“示威”。三、外逃行為引導案例:小薇,(一)小學生外逃行為的心理分析外逃是一種因為小學生拒絕學校和家庭而造成的社會行為問題,由于逃學和離家出走,可能會導致被拐或誤入犯罪團伙等嚴重后果,致使此類問題處理起來非常棘手。多種因素可能導致小學生外逃:一是家庭破裂或缺少溫暖,小學生體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幸福,需要在家外尋找感情的寄托;二是遭遇嚴重的負性事件,教師或家長對小學生的錯誤不寬容,給予嚴厲的懲罰,如羞辱、打罵或是責罰,導致小學生情感受挫而心生逃避之意;三是缺少同伴友誼,受到一些不良團伙的誘惑,小學生沉溺于一些成癮的活動如上網(wǎng)、玩游戲機等,以至于無心回家或上學;四是小學生的個性缺陷,部分小學生由于受到嬌寵,形成了了任性、懶惰、敏感、責任心差等性格弱點,稍遇挫折,就想著放任自流,通過離家出走來逃避學習的責任。(一)小學生外逃行為的心理分析外逃是一種因為小學生拒絕學校和(二)小學生外逃行為的教育對策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
(1)要注意維護家庭的和諧,讓小學生能夠從家庭里得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能夠找到支持系統(tǒng);(2)要注意鍛煉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要過于嬌寵,讓小學生形成責任感和一定耐受挫折能力;(3)要科學教育小學生,要尊重和愛護兒童,既不姑息錯誤,又能合理地處理,避免使用體罰、辱罵的方式來刺激小學生的自尊。(二)小學生外逃行為的教育對策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對于外逃成性,難以歸家的小學生,家長和教師不要過于著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給予系統(tǒng)的幫助:
(1)對小學生的出走行為給予理解。教育者先向出走的小學生表明態(tài)度,每個人都有想去外面闖蕩的愿望,只要他們能夠順利返回,絕不給予任何懲罰,目的是化解小學生對教育者的敵意。如果小學生暫時不愿意回來,允許他們在可靠的親友中暫住一段時間,再尋找機會將他們接回;(2)與小學生敞開心扉,深度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尋找導致他們外逃的真正原因;(3)對小學生出走的危機和成因分析,讓他們了解出走的危害,避免下一次的出逃;(4)盡量消除環(huán)境中的不利因素,切斷引發(fā)小學生外逃的可能性。如果孩子游戲成癮,家長要帶他們?nèi)iT的機構戒除網(wǎng)癮。如果孩子學習困難,家長和老師則需要給予更多的學習幫助;(5)與開展多部門聯(lián)動,建立外逃流浪小學生的收留中心,在其中要設立心理輔導服務,防治外逃小學生卷入各種不良社會團伙或導致了身心傷害等惡性事件。對于外逃成性,難以歸家的小學生,家長和教師不要過于著急,可以四、撒謊行為引導案例:
小愛,女,四年級學生,喜歡音樂,尤其是舞蹈,是校舞蹈隊的主要成員,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演出,舞姿優(yōu)美。父母均為機關干部,文化程度較高。對小愛要求很嚴,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小愛雖然舞蹈跳得好,但她的智力只屬于中等水平,學習為中下水平,最近多次發(fā)現(xiàn)其有說謊行為??吹絼e的同學的風箏漂亮,就說自己家有一個更漂亮的風箏。做了錯事從來不肯承認的,不管是大錯還是小錯,不管是面對家長還是面對學校老師,他總要編各種各樣的謊言來掩飾過失,而且年齡漸長,她的謊話也越編越順溜,簡直是到了張口就來的地步,而且沒一句真的,讓人極為頭疼。家庭作業(yè)沒寫,卻說忘記放在家里了;身上帶錢明明是為了買零食,卻說為了買學習用品;讓她帶口信讓父母打電話給老師,卻說家里電話壞了……老師告狀說這孩子品德是否有問題,讓家長加強管教。四、撒謊行為引導案例:小愛,女,四年(一)小學生撒謊行為的心理分析過失撒謊
VS有意撒謊
撒謊是一種虛構或捏造事實的行為,有時候小學生表現(xiàn)為用不適當?shù)姆绞诫[瞞部分或全部事實。由于其行為具有欺騙的性質,所以常常被教師、同學或父母看做是一種不能容忍的品行問題而受到譴責。這種行為如果不及時給予矯正,很容易形成不誠實的性格。有時,教育者會簡單地認為是這是“跟壞孩子學的”,實際上,小學生撒謊,可以分為“過失撒謊”和“有意撒謊”兩種。(一)小學生撒謊行為的心理分析過失撒謊VS有意撒謊過失撒謊主要發(fā)生在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一、二年級同學身上。這種撒謊大多是無意的,非功利性的。有時是分不清想象和現(xiàn)實,有的是為了好玩,常??浯笫聦?,或虛構一些符合實際的話,由于缺少說謊的動機,故不應視為說謊。
e.g.,有個小學生非常羨慕英雄人物,所以就無形中神話做門衛(wèi)工作的父親,在和同學交談的時候說,“我爸爸是警察,可以像孫悟空一樣厲害,把壞蛋打得嗷嗷叫。”過失撒謊主要發(fā)生在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一、二年級同學身上。這種撒有意撒謊通常發(fā)生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身上。他們能夠分清現(xiàn)實與想象的差別,在遇到處境困難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如獲取表揚,逃避責任,使得說謊就變成有意為之,如果長期將此作為待人接物的方式,就構成了品行障礙。說謊不僅違背了做人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損害了個人形象,惡化了人際關系,長期說謊,則容易形成了自我欺騙,使自己生活在虛假世界中,因為經(jīng)常擔心被他人揭穿真相,內(nèi)心緊張不安,最終形成虛假自我。有意撒謊通常發(fā)生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身上。他們能夠分清現(xiàn)實與想小學生說謊產(chǎn)生的根源,可能出于兩方面的原因:(1)外在環(huán)境的不利導致內(nèi)心的壓力。小學生由于個體應對能力有限,在無力處置一些困難問題時,往往通過說謊來逃避責罰。一定程度上說,說謊是壓力的產(chǎn)物。如小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會通過涂改分數(shù)來謊報父母。當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正當?shù)囊螅W生就會編造“理由充分”的謊話去達到目的;(2)強化或榜樣示范。小學生偶爾撒謊沒有收到責罰,反而得到了表揚;或者身邊熟悉的人或大眾傳媒中發(fā)現(xiàn),撒謊不但不會受到指責,反而可以得到某些利益,就會激發(fā)起說謊的動機。因此,如果小學生說謊沒有被及時識破,而從欺騙中多次獲益,就會養(yǎng)成說謊的習慣,積習難改。小學生說謊產(chǎn)生的根源,可能出于兩方面的原因:(1)外在環(huán)境(二)小學生撒謊行為的教育對策查明他們說謊的目的和動機,應予以區(qū)別對待;對待故意說謊的小學生,家長和教師要注意矯正。一方面教育者要身正為范,給小學生樹立誠實待人的榜樣,不要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注意提升小學生的道德認識,加強誠信教育,糾正小學生說謊的壞習慣;家長要注意滿足小學生合理的要求,讓孩子能夠通過正當?shù)耐緩饺グl(fā)展自己,避免因為需求匱乏而不得不通過說謊和欺騙來滿足意愿;對于積習難改的小學生,要通過“角色扮演”等心理治療的手段來提高他們的認識,要讓他們真實地表達情感,內(nèi)化一些社會行為規(guī)范如“誠實做人是為人的基本之道”,通過外部反饋來逐漸消除他們的說謊行為。(二)小學生撒謊行為的教育對策查明他們說謊的目的和動機,應予五、對立違抗行為引導案例:
六年級的小云,男,12歲。幼兒時期偏于較弱,加上奶奶寵溺,從小沒有養(yǎng)成勞動習慣,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上小學以后,家長工作忙,對孩子具體的關心、教育、幫助均少。某天,他的媽媽找老師告狀,說小云在家里非常不聽話,常常蔑視媽媽的話,有時反著來,叫他上東他上西,不讓他干什么他偏要去嘗試,跟他說話從來都沒有任何反應,有時拔腳就走,壞起來還居然要頂嘴爭辯。自己學習不認真,卻怪家長沒能給他提供一個安靜和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很仇視父母,尤其厭惡父親,不準父親進他的房間,碰他的東西。一次在衛(wèi)生間里燒報紙取樂,家長予以制止,反而對父母破口大罵,揚言要遷出戶口,改名換姓,自己單過,但實際上根本不能外出獨立生活。半年多來,一直和父母鬧別扭,稍不順心就在家里撒潑,鬧得雞犬不寧。經(jīng)常不吃飯,整天看電視,無論家長怎么教育都沒有任何效果,不得已只好求助學校老師。五、對立違抗行為引導案例:(一)小學生對立違抗行為的心理分析當小學生的心里覺得有關的權威人士或法令規(guī)章不夠公平,受了不應有的或不適當?shù)拇觯ㄈ缗u與指責等),或感到不被理解和接納等,就會表現(xiàn)出對任何權威的敵視態(tài)度。家長和老師,家規(guī)和校規(guī),這是他們最早認定的權威,也是他們在遭受不能接受的待遇時所產(chǎn)生的不滿和敵意情緒最早指向的目標和盲目反抗的對象。(一)小學生對立違抗行為的心理分析當小學生的心里覺得有關的權兒童的幾個反抗期
對立違抗是兒童自主性發(fā)展過程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幾個反抗期。2-4歲為“第一反抗期”,兒童要獨立地學會控制自己的軀體,比如自己穿衣、吃飯、走路等;
在8-12歲,兒童開始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為“第二反抗期”;
到青春期為“第三反抗期”,兒童要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三個反抗期間,兒童就表現(xiàn)得特別“不聽父母和老師的話”,蔑視權威,自搞一套,對教育者的說教總是心生逆反;而教育者不知曉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質疑和批評增多,限制小學生的行為,對待成長中的小學生采取高壓政策,不但激化親子矛盾和師生矛盾,有時還誘發(fā)小學生頂嘴、摔打東西、離家出走等不良后果。兒童的幾個反抗期對立違抗是兒童自主性發(fā)展過程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在小學生看來,違拗常常是父母或師長未能滿足其某些要求而爆發(fā),他們在于教育者溝通無效時,不甘心放棄目標而孤注一擲地采用了強硬措施。當然,違拗的小學生中,也有一部分存在偏執(zhí)、敵意等人格缺陷,他們不善于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總是通過情感爆發(fā)來讓別人關注,這需要教育者特別注意。在小學生看來,違拗常常是父母或師長未能滿足其某些要求而爆發(fā),(二)小學生對立違抗行為的教育對策對小學生的對立違抗行為,可以采用暫時隔離法和消退法的行為干預。此外,家庭治療也是必要的。作為家長,也需要做好改進工作,改善家庭人際環(huán)境:一是要反省自己,是否家長的教養(yǎng)風格過于嚴厲,控制欲過強,嘮叨過多,抑制了小學生正常需要的表達;二是要修復家庭人際關系,注意溝通,查明原因。加強對小學生情感的呵護,讓他們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而不需要用頂嘴等方式來喚醒父母的關注。(二)小學生對立違抗行為的教育對策對小學生的對立違抗行為,可參考文獻①MichaelJ.Boulton,
PeterK.Smith.Bully/victimproblemsinmiddle-schoolchildren:
Stability,
self-perceivedcompetence,
peerperceptionsandpeeracceptance.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4,12(3),315-329.②呂勤,陳會昌,王莉.兒童問題行為及其相關父母教養(yǎng)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學報,2003,26(1)③
忻月娥.兒童行為問題概述[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3(6)④
樸永馨.特殊教育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參考文獻①MichaelJ.Boulton,Pete作業(yè)1.應如何有效地干預小學生的偷竊行為?2.過失撒謊和有意撒謊有何區(qū)別?作業(yè)1.應如何有效地干預小學生的偷竊行為?推薦閱讀①顧新佳.優(yōu)秀小學生成長的100個教育細節(jié).北京:中國紡織出版.2010年7月②雷靂.小學生家長及教師心理健康指導手冊/健康的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③趙小敏.漫說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④[韓]梁素英,梁希旭著,李菡譯.媽媽要懂的淘氣孩子心理學.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年11月推薦閱讀①顧新佳.優(yōu)秀小學生成長的100個教育細節(jié).北京小學生問題行為的甄別與干預第二節(jié)品行問題的甄別與干預小學生問題行為的甄別與干預第二節(jié)品行問題的甄別與干預本節(jié)提要(重點★)一、偷竊★二、攻擊行為★三、外逃★四、撒謊★五、對立違抗★本節(jié)提要(重點★)一、偷竊★什么是品行問題?品行問題指的是六個月內(nèi)持續(xù)存在違背與其年齡相應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或者損害他人權益的行為。而品行障礙是見于18歲以下少年兒童的一種危險障礙。品行問題可以看作是小學生問題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嚴重的品行問題稱之為品行障礙。問題行為品行問題品行障礙什么是品行問題?品行問題指的是六個月內(nèi)持續(xù)存在違背與其年齡相一、偷竊引導案例:
阿明上小學二年級,家里經(jīng)濟狀況很好,父母給他添置各種學習用品,零花錢給得非常充足。最初,他的文具盒里經(jīng)常會多出橡皮、卷筆刀等文具,媽媽問他哪里來,他總是說:“路上撿的?!薄白约河昧慊ㄥX買的?!贝螖?shù)多了,父母也就沒有在意,覺得自家經(jīng)濟狀況這么好,孩子不可能因為缺錢而去偷文具。以后,阿明的文具袋或書包里多出一些玩具、本子或書籍什么,媽媽也懶得過問。直到有一天,阿明的父母被班主任“請到了”學校,一同處理大明到教師辦公室里偷手機的事情,這才引起了阿明家長的注意。但為了保全兒子的自尊,阿明的媽媽請求老師不要公開這件事,并退還了兒子所偷的手機。后來,阿明又出現(xiàn)了好幾次類似的事情,媽媽總是捂著、蓋著,總是不能采取有效的正面教育。直到最后,阿明到數(shù)碼市場玩耍,趁人不備,偷走了一個價值兩千多元的游戲機。最后,市場管理員調(diào)取了監(jiān)控錄像,報警抓到了阿明,面對此景,阿明的母親放聲痛哭,不明白這個孩子為什么賊心越來越大,拿摸行為越來越?jīng)]有控制?一、偷竊引導案例:(一)小學生偷竊行為分析在幼兒階段,由于兒童還沒形成較為完善的自我意識,缺乏物的所有權的概念,無法分清“我的”、“別人的”,經(jīng)常將別人的東西隨意取拿,這當然不能算偷。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加上自控能力的增強,學齡兒童能夠形成物權的自我意識,知道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占有他人的東西。(一)小學生偷竊行為分析在幼兒階段,由于兒童還沒形成較為完善有的小學生物質欲望強烈,父母無法滿足或難以抗拒外界誘惑時,容易突破道德底線,偷拿他人的錢、財、物。偶爾不當?shù)男袨?,如果沒有被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就會反復地實施這種行為。最初偷摸時,小學生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和焦慮,一方面知道這種行為不光彩,如果被發(fā)現(xiàn)就會遭到責罰,因而內(nèi)心極度緊張和不安;另一方面無力抗拒物質誘惑,不能自我約束。在得手后,感覺來得容易,多次強化后,形成了“不偷難受,偷了就輕松了”的慣偷心理。有的小學生物質欲望強烈,父母無法滿足或難以抗拒外界誘惑時,容(二)小學生偷竊行為的教育對策初次出現(xiàn)偷摸行為,教育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要態(tài)度嚴肅地向小學生講明這是一種性質惡劣的行為問題,有的家長出于面子觀念,不愿意公開地、正面教育小學生,反而以“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事了”借口來搪塞,錯失了教育良機,致使小學生積習難改,越偷越厲害。當然,教育者在教育有偷竊習慣的小學生時,也要注意保護兒童的自尊心,既要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可再犯;另一方面,要注意方法,不可挖苦諷刺,暴力相向,導致小學生自尊心受損而自暴自棄。此外,家長也要滿足孩子正當?shù)奈镔|需求,避免小學生因為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不得不求助于“偷竊”的下策。(二)小學生偷竊行為的教育對策初次出現(xiàn)偷摸行為,教育者一定要教育者還要識別一種特殊的偷竊行為——“偷竊癖”,癥狀是反復出現(xiàn)、不可克制的偷竊沖動,但偷竊不是為了占有物品的價值,而是將這些東西隨意丟棄、毀損或暗送回失主。這種偷竊,目的是體驗偷竊過程中,情緒由極端緊張到情緒完全放松的過程,間隔一段時間后,就會再度出現(xiàn)偷竊的欲望。對患有偷竊癖的個體來說,偷竊是一種無法克制的強迫沖動型障礙,他們經(jīng)常偷竊一些不值錢的物品,就是為了體驗情緒的極端變化。對有偷竊癖的小學生,教育者需要提高認識,將他們送到專業(yè)心理咨詢?nèi)藛T那里,接受厭惡治療和系統(tǒng)脫敏等方法。教育者還要識別一種特殊的偷竊行為——“偷竊癖”,癥狀是反復出二、攻擊行為引導案例:
六年級的小剛同學平時表現(xiàn)很好,愛學習,對老師和家長都非常有禮貌,勞動積極,也愛幫助他人,但就是有個難以克服的弱點——心胸狹窄,一發(fā)火就容易產(chǎn)生攻擊行為,經(jīng)常毀壞公物或與同學發(fā)生激烈的打斗。新班主任做過記錄,發(fā)現(xiàn)短短四個月內(nèi),小剛就踢破了兩張凳子,摔壞了一個水桶,還和同學發(fā)生了5次大的肢體沖突。起因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別人過路時碰撞了他的肩膀,或者是同桌不小心甩了幾滴墨水在他的作業(yè)本……每次,小剛都不依不饒,大打出手,有時他用彈弓射擊別人,有時用腳猛踢同學的腹部,有時亂抓亂撓,直到雙方都掛彩了也不肯松手。雖然多次受到學校處分,但小剛總是難以學會克制自己,一旦怒火中燒,他就失去理智,對別人大打出手,同學都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打架王”。二、攻擊行為引導案例:六年級的?。ㄒ唬┬W生攻擊行為的心理分析攻擊行為,又叫侵犯行為,在小學校園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是一種故意施加無正當理由的傷害行為,包括軀體傷害和口頭攻擊。男生卷入攻擊中的人數(shù)比例總體上高于女生,女生受欺負的人數(shù)要多于男生。攻擊行為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受攻擊的小學生因為受到身心的損害,產(chǎn)生焦慮、抑郁、失眠、食欲差、心神不寧、注意力渙散、曠課、逃學、成績下降等不良的后果。而攻擊者則發(fā)展了錯誤的社會規(guī)范和失范的行為模式,在他們看來,“只要敢打,任何事情都可以我說了算。”“誰厲害,誰就是大哥。”這就為日后的犯罪行為和反社會行為奠定了基礎。(一)小學生攻擊行為的心理分析攻擊行為,又叫侵犯行為,在小學
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導致攻擊的行為是多方面的。有學者認為,個體目標受到挫折,就容易引起攻擊行為,“挫折-侵犯”理論可以解釋小學生在遭遇負性事件后,容易將攻擊指向外部,經(jīng)常打砸公物和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同學來宣泄情緒。另有學者提出了“競爭假設”理論,認為兒童的欺負行為是對參與學校競爭而遭到挫折與失敗的一種反應。還有學者從受攻擊者身上尋找原因,提出了“外部特異性假設”,認為具有某些“外部異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鏡、講異地方言)的學生容易受到欺負。Smith&Boulton認為,欺負他人的小學生盡管對社會事件不缺乏信息加工技能,但他們對社會事件有著與人不同的價值觀和目標。例如,他們將操場看作是“粗暴的地方”,“為了避免被人欺負,就必須支配或奴役他人”。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導致攻擊的行為是多方面的。有學者認為,個
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從心理理論的角度看,欺負他人的小學生首領,在“心理能力”上得高分,對對方的心理有較好的把握,能較好地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但卻喜歡給別人制造痛苦,缺乏移情能力。國內(nèi)有關研究表明,欺負、受欺負行為的發(fā)生,與小學生的消極自我概念、缺乏必要的人際沖突解決技能有關。特別是人際關系自我、身體自我、情緒自我等因子,對于學生欺負行為有較好的預測作用。有關攻擊行為的研究從心理理論的角度看,欺負他人的小學生首領(二)小學生攻擊行為的教育對策
干預小學生的攻擊行為,要重視學校管理和心理輔導。(1)學校要注意排查小學生的攻擊行為,特別是對女生的攻擊行為、團體攻擊行為;(2)要嚴格校園管理,明確校規(guī)、加強對操場、教室、宿舍、衛(wèi)生間等容易誘發(fā)攻擊行為的場地的管理,教師和管理者要隨時留意小學生的異常舉動;(3)要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著重進行小學生人際關系問題解決的策略訓練、自我管理訓練、提升自我概念訓練、情緒識別和管理訓練等;(4)加強文明的校園文化建設,呼吁消除同伴攻擊,建立起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5)對有攻擊性的小學生開展個別輔導,通過擊打橡皮人、跑長跑等活動宣泄過剩的負面情緒和精力,然后對其開展認知領悟、角色互換、移情訓練等咨詢技術,促使其改掉攻擊行為。(二)小學生攻擊行為的教育對策干預小學生的攻擊行為,三、外逃行為引導案例:
小薇,女,11歲,小學五年級學生。某天,她離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張紙條放在家里的飯桌上,“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我忍受不了了,我走了…小薇。”與小薇一起出走的,還有同班的另外4名五年年級學生。出走前,這些孩子用書包裝走了其中一人家里的1700元硬幣,重約20斤!這些孩子在外游蕩了兩天后,打算買票到北京去游長城。在汽車站,警察將他們截留住并送回了家。小薇的父母已經(jīng)兩天沒合眼了,神情疲憊的爸爸氣得想要揍她,被小薇的媽媽一把攔住了。事實上,小薇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離家出走了。第一次是因為上課違反紀律,老師給家長打了電話,小薇害怕被責罰,在學校的操場上獨自過了一夜。第二次是因為父母吵架,讓她覺得內(nèi)心很壓抑,于是跑到郊區(qū)去散心,幸好遇到了好心的農(nóng)家,收養(yǎng)她幾日。最近這次是因為數(shù)學考試只得了27分,害怕父母下班回家后自己挨打,小薇就聯(lián)合了4個學習成績差的同學,決定出去闖蕩江湖,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這群女孩臨走前寫下“出走計劃”,聲稱將賺錢炒股買房子,發(fā)財后衣錦還鄉(xiāng),以此向父母“示威”。三、外逃行為引導案例:小薇,(一)小學生外逃行為的心理分析外逃是一種因為小學生拒絕學校和家庭而造成的社會行為問題,由于逃學和離家出走,可能會導致被拐或誤入犯罪團伙等嚴重后果,致使此類問題處理起來非常棘手。多種因素可能導致小學生外逃:一是家庭破裂或缺少溫暖,小學生體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幸福,需要在家外尋找感情的寄托;二是遭遇嚴重的負性事件,教師或家長對小學生的錯誤不寬容,給予嚴厲的懲罰,如羞辱、打罵或是責罰,導致小學生情感受挫而心生逃避之意;三是缺少同伴友誼,受到一些不良團伙的誘惑,小學生沉溺于一些成癮的活動如上網(wǎng)、玩游戲機等,以至于無心回家或上學;四是小學生的個性缺陷,部分小學生由于受到嬌寵,形成了了任性、懶惰、敏感、責任心差等性格弱點,稍遇挫折,就想著放任自流,通過離家出走來逃避學習的責任。(一)小學生外逃行為的心理分析外逃是一種因為小學生拒絕學校和(二)小學生外逃行為的教育對策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
(1)要注意維護家庭的和諧,讓小學生能夠從家庭里得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能夠找到支持系統(tǒng);(2)要注意鍛煉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要過于嬌寵,讓小學生形成責任感和一定耐受挫折能力;(3)要科學教育小學生,要尊重和愛護兒童,既不姑息錯誤,又能合理地處理,避免使用體罰、辱罵的方式來刺激小學生的自尊。(二)小學生外逃行為的教育對策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對于外逃成性,難以歸家的小學生,家長和教師不要過于著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給予系統(tǒng)的幫助:
(1)對小學生的出走行為給予理解。教育者先向出走的小學生表明態(tài)度,每個人都有想去外面闖蕩的愿望,只要他們能夠順利返回,絕不給予任何懲罰,目的是化解小學生對教育者的敵意。如果小學生暫時不愿意回來,允許他們在可靠的親友中暫住一段時間,再尋找機會將他們接回;(2)與小學生敞開心扉,深度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尋找導致他們外逃的真正原因;(3)對小學生出走的危機和成因分析,讓他們了解出走的危害,避免下一次的出逃;(4)盡量消除環(huán)境中的不利因素,切斷引發(fā)小學生外逃的可能性。如果孩子游戲成癮,家長要帶他們?nèi)iT的機構戒除網(wǎng)癮。如果孩子學習困難,家長和老師則需要給予更多的學習幫助;(5)與開展多部門聯(lián)動,建立外逃流浪小學生的收留中心,在其中要設立心理輔導服務,防治外逃小學生卷入各種不良社會團伙或導致了身心傷害等惡性事件。對于外逃成性,難以歸家的小學生,家長和教師不要過于著急,可以四、撒謊行為引導案例:
小愛,女,四年級學生,喜歡音樂,尤其是舞蹈,是校舞蹈隊的主要成員,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演出,舞姿優(yōu)美。父母均為機關干部,文化程度較高。對小愛要求很嚴,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小愛雖然舞蹈跳得好,但她的智力只屬于中等水平,學習為中下水平,最近多次發(fā)現(xiàn)其有說謊行為。看到別的同學的風箏漂亮,就說自己家有一個更漂亮的風箏。做了錯事從來不肯承認的,不管是大錯還是小錯,不管是面對家長還是面對學校老師,他總要編各種各樣的謊言來掩飾過失,而且年齡漸長,她的謊話也越編越順溜,簡直是到了張口就來的地步,而且沒一句真的,讓人極為頭疼。家庭作業(yè)沒寫,卻說忘記放在家里了;身上帶錢明明是為了買零食,卻說為了買學習用品;讓她帶口信讓父母打電話給老師,卻說家里電話壞了……老師告狀說這孩子品德是否有問題,讓家長加強管教。四、撒謊行為引導案例:小愛,女,四年(一)小學生撒謊行為的心理分析過失撒謊
VS有意撒謊
撒謊是一種虛構或捏造事實的行為,有時候小學生表現(xiàn)為用不適當?shù)姆绞诫[瞞部分或全部事實。由于其行為具有欺騙的性質,所以常常被教師、同學或父母看做是一種不能容忍的品行問題而受到譴責。這種行為如果不及時給予矯正,很容易形成不誠實的性格。有時,教育者會簡單地認為是這是“跟壞孩子學的”,實際上,小學生撒謊,可以分為“過失撒謊”和“有意撒謊”兩種。(一)小學生撒謊行為的心理分析過失撒謊VS有意撒謊過失撒謊主要發(fā)生在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一、二年級同學身上。這種撒謊大多是無意的,非功利性的。有時是分不清想象和現(xiàn)實,有的是為了好玩,常??浯笫聦?,或虛構一些符合實際的話,由于缺少說謊的動機,故不應視為說謊。
e.g.,有個小學生非常羨慕英雄人物,所以就無形中神話做門衛(wèi)工作的父親,在和同學交談的時候說,“我爸爸是警察,可以像孫悟空一樣厲害,把壞蛋打得嗷嗷叫?!边^失撒謊主要發(fā)生在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一、二年級同學身上。這種撒有意撒謊通常發(fā)生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身上。他們能夠分清現(xiàn)實與想象的差別,在遇到處境困難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如獲取表揚,逃避責任,使得說謊就變成有意為之,如果長期將此作為待人接物的方式,就構成了品行障礙。說謊不僅違背了做人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損害了個人形象,惡化了人際關系,長期說謊,則容易形成了自我欺騙,使自己生活在虛假世界中,因為經(jīng)常擔心被他人揭穿真相,內(nèi)心緊張不安,最終形成虛假自我。有意撒謊通常發(fā)生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身上。他們能夠分清現(xiàn)實與想小學生說謊產(chǎn)生的根源,可能出于兩方面的原因:(1)外在環(huán)境的不利導致內(nèi)心的壓力。小學生由于個體應對能力有限,在無力處置一些困難問題時,往往通過說謊來逃避責罰。一定程度上說,說謊是壓力的產(chǎn)物。如小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會通過涂改分數(shù)來謊報父母。當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正當?shù)囊螅W生就會編造“理由充分”的謊話去達到目的;(2)強化或榜樣示范。小學生偶爾撒謊沒有收到責罰,反而得到了表揚;或者身邊熟悉的人或大眾傳媒中發(fā)現(xiàn),撒謊不但不會受到指責,反而可以得到某些利益,就會激發(fā)起說謊的動機。因此,如果小學生說謊沒有被及時識破,而從欺騙中多次獲益,就會養(yǎng)成說謊的習慣,積習難改。小學生說謊產(chǎn)生的根源,可能出于兩方面的原因:(1)外在環(huán)境(二)小學生撒謊行為的教育對策查明他們說謊的目的和動機,應予以區(qū)別對待;對待故意說謊的小學生,家長和教師要注意矯正。一方面教育者要身正為范,給小學生樹立誠實待人的榜樣,不要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注意提升小學生的道德認識,加強誠信教育,糾正小學生說謊的壞習慣;家長要注意滿足小學生合理的要求,讓孩子能夠通過正當?shù)耐緩饺グl(fā)展自己,避免因為需求匱乏而不得不通過說謊和欺騙來滿足意愿;對于積習難改的小學生,要通過“角色扮演”等心理治療的手段來提高他們的認識,要讓他們真實地表達情感,內(nèi)化一些社會行為規(guī)范如“誠實做人是為人的基本之道”,通過外部反饋來逐漸消除他們的說謊行為。(二)小學生撒謊行為的教育對策查明他們說謊的目的和動機,應予五、對立違抗行為引導案例:
六年級的小云,男,12歲。幼兒時期偏于較弱,加上奶奶寵溺,從小沒有養(yǎng)成勞動習慣,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上小學以后,家長工作忙,對孩子具體的關心、教育、幫助均少。某天,他的媽媽找老師告狀,說小云在家里非常不聽話,常常蔑視媽媽的話,有時反著來,叫他上東他上西,不讓他干什么他偏要去嘗試,跟他說話從來都沒有任何反應,有時拔腳就走,壞起來還居然要頂嘴爭辯。自己學習不認真,卻怪家長沒能給他提供一個安靜和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很仇視父母,尤其厭惡父親,不準父親進他的房間,碰他的東西。一次在衛(wèi)生間里燒報紙取樂,家長予以制止,反而對父母破口大罵,揚言要遷出戶口,改名換姓,自己單過,但實際上根本不能外出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低軌互聯(lián)網(wǎng)星座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碳封存解決方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木屑制粒機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家用吊扇燈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非動力重力滾筒輸送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超聲波封訂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PTC熱敏電阻燒結爐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纖維蛋白密封劑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全向堆高AGV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天花板安裝防護罩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完整版)牧場物語精靈驛站詳細攻略
- 鉗工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醫(yī)藥高等數(shù)學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第4章操作臂的雅可比
- 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 單詞默寫表 漢譯英
- 學校網(wǎng)絡信息安全管理辦法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下)21第九編晚清文學 緒論
- 2023年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外科學-第三章-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課件
- 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課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裝訂(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