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_第1頁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_第2頁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_第3頁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_第4頁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蘇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偉群Email:weiqun00@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蘇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Email:we1學生的學習方式接受式個體性封閉性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接受式探究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2教師角色的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教給學生知識到教會學生學習由課堂的管理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變?yōu)槠降戎械摹笆紫薄獦嫵蓪W習共同體(人人參與,平等對話)教師角色的轉變:3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如何設計科學探究活動?如何使學生實現(xiàn)合作學習?如何保證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如何運用教材?(欄目的取舍、知識的銜接、知識難易程度的把握)傳統(tǒng)的教學經驗在新課程教學中有用武之地嗎?(正面?負面?)如何組織課堂教學?4一、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一)科學探究的模式科學家個體的心理-----無固定模式

全部的科學活動------有統(tǒng)一思想活動的基本過程一、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一)科學探究的模式51、歸納-理論模式培根(16世紀英國哲學家)科學研究從觀察事實開始,通過人具有的感覺知覺能力獲取自然過程的基本事實,經理性作用就能從大量的豐富的觀察材料中形成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理論.普遍性概括性1、歸納-理論模式普遍性概括性6例如五行說燃素說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當量定律氣體簡比定律模式:1)觀察與記錄一切事實;2)分析這些事實并加以分類;3)進一步歸納得出一般結論;4)對一般結論加以驗證例如五行說定比定律模式:72、假說-演繹模型約翰·赫歇爾(19世紀科學哲學家)推崇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途徑,一是歸納法,二是假說-演繹,它與歸納法不同的是這是一種猜測的方法,需要科學家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萃柾卣箽w納不是一種邏輯,而是用理論對事實作出假設的綜合過程。2、假說-演繹模型8模式:1)從實驗中獲取事實,2)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提出假說;3)再以假說作為解釋性原理,推演出某種理論推斷;4)再通過實驗檢驗這種推斷的正確性。例:拉瓦錫的氧化學說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模式:93、猜測與反駁模型兩種模式都認為科學始于觀察,科學理性方法體現(xiàn)為普遍性原理與科學事實之間的邏輯推理規(guī)則。波普爾(20世紀英國科學哲學家)“觀察并記錄一切事實”是永遠無法完成的觀察者在觀察中不作任何猜測和假設,避免先入之見影響觀察的客觀性,是無法辦到的??茖W探索不始于觀測,而是始于問題“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愈來愈深化的問題,愈來愈能啟發(fā)新問題的問題”。3、猜測與反駁模型10反駁:(柯貝爾)苯的鄰位二溴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問題2:苯中的六個碳相同嗎?猜測:苯分子是一個能動的分子模式:P1(Problem)--C(Conjecture)--R(Refutation)--P2(New-Problem)問題1---------猜測------------反駁(證偽)--------問題2例:凱庫勒苯環(huán)結構的發(fā)現(xiàn)1825年法拉第從煤焦油中收集得到苯,日拉爾分析分子量為78,化學式為C6H6問題1:根據(jù)化學式,應該有高不飽和度,但沒有典型的不飽和性。猜測:夢境中蛇頭咬蛇尾,碳原子成環(huán)反駁:(柯貝爾)苯的鄰位二溴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模式:例:11任何科學理論,不管經受過多么嚴格的檢驗,取得過多大的成功,都是可以被推翻即被證偽的??茖W理論是大膽的猜測,科學理論是一種假設??茖W理論不是真理,但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科學理論越來越逼近真理。任何科學理論,不管經受過多么嚴格的檢驗,取得過多大的成功,都12存在的問題:觀察與理論截然分開科學活動是一個更復雜的過程(1)理論先于觀察(2)觀察本身不能獲得具有中立性、獨立性和客觀性的事實(3)科學活動受到一個更大的概念框架的調節(jié)作用存在的問題:觀察與理論截然分開134、問題---解題模型科學研究不能簡化為一個從事實到理論,再從理論到事實的過程,科學活動是一個知識擴展的過程。

科學的發(fā)展--------范式的轉變(庫恩)前科學(形成規(guī)范)-------常規(guī)科學---------反常-------危機-------科學革命------新的規(guī)范形式--------新的常規(guī)科學---------新反常與危機-------新的科學革命范式:一種科學共同體所共有或公認的東西(特定的信念、預想、儀器、理論、形而上學的規(guī)定)4、問題---解題模型科學的發(fā)展--------范式的轉變(14模式:1)提出問題:依據(jù)于背景知識(已有的理論、已觀察的事實、還包括一些方法論上的假設和形而上學的信念),發(fā)現(xiàn)在這些背景知識中不一致的地方2)解答問題:提出理論(理性與非理性方法的結合)3)理論的檢驗:對已發(fā)現(xiàn)的事實作出解釋,對未知的事實作出預言。證實,則得到科學家共同體的接受,納入公認的科學知識體系;或證偽,提出新的問題,形成新的理論。例:原電池伽伐尼生物電伏特伏特電池戴維電解獲得鈉、鉀等法拉第電解定律模式:例:原電池伽伐尼伏特戴維法拉第15結論:1、不同知識背景的科學家在不同的知識體系下從事研究,結果大大擴展著這個知識體系,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背景知識下進行創(chuàng)新。2、科學知識體系永遠處于開放的狀態(tài)(新的觀察不斷帶來新的信息,科學知識體系不可能形成自洽的邏輯一致性)。知識不斷被創(chuàng)新,且永無止境。3、科學知識的學習不是科學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才是科學永恒的追求。4、科學探究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方式。結論:16(二)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1、問題設計的教學策略對比生疑以謬生疑推理生疑實驗創(chuàng)疑以趣創(chuàng)疑以景創(chuàng)疑生活拾疑-------------設計合理的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充疑的大腦敏銳的眼睛勤勞的雙手(二)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對比生疑-------------設172、探究方式的教學策略假說模型實驗歸納分類比較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從描述到推理從原理到應用化學必修1-認識化學科學2、探究方式的教學策略假說模型實驗從宏觀到微觀化183、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查閱資料調查咨詢合作交流參觀討論實驗探究反思評價3、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查閱資料194、自我效能激發(fā)策略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任務,是個體自信心在某種活動中的表現(xiàn)。影響對探究任務的選擇影響在探究中付出的努力導致在探究中產生緊張和焦慮對學生探究學習的影響探究學習動機下降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1)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成功的機會;2)為學生樹立合適的學習榜樣;3)積極的心理輔導,進行言語說服;4)對學生的學習進步進行適當?shù)臍w因反饋。4、自我效能激發(fā)策略影響對探究任務的選擇對學生探究學習的影響20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一)合作學習的價值內涵合作不只是教學方式,合作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合作精神、合作態(tài)度合作不只是學習方法,合作還是一種學習內容--------學會接納別人、悅納別人、欣賞別人;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與人溝通合作不只是師生交往,合作還是一種資源共享-------同伴不是競爭對手,同伴是豐富的學習資源。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21(二)走向合作的關鍵因素積極互賴直面互動人際與小組技能小組自治人人盡責目標依賴資源依賴獎勵依賴角色認可都有機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人人對小組學習有貢獻人人能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建立信任關系交流溝通解決沖突有一定的自主權實施自我管理(二)走向合作的關鍵因素積極互賴直面互動人際與小組技能小組自22(三)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1、做好教學前的決策1)明確而具體的學習目標和交往目標2)確定小組規(guī)模(4人左右)3)確定編制的方法(盡可能體現(xiàn)異質性)4)指派角色或任務5)合理安排空間6)安排學習材料(三)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232、講解任務與合作關系

1)講解學習的任務:學習目標、原理、概念,合作時應該遵守的程序;2)解釋成功的目標:評價的方式,評價的標準3)責任到人,確保人人有責4)明確預期的行為2、講解任務與合作關系1)講解學習的任務:243、督促和干預1)安排直面積極互動2)觀察、指導學生3)督促做好小結4、評估和小組自治1)針對性地評估2)分析小組效能,提出改進目標3)共同決定展現(xiàn)的方式3、督促和干預4、評估和小組自治25三、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而進行的個別化學習和選擇性學習。

(一)自主學習的心理學基礎皮亞杰認知建構主義: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內部心理特征的過程,他們以已有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構建新知識。布魯納認知結構心理理論: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發(fā)展的過程。(發(fā)現(xiàn)學習法就是以此為基礎的)。信息加工心理學:重視自主意識(元認知)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枴ち_杰斯人本主義心理理論:學生只有通過自由選擇才能成長起來,別人的選擇和過分的控制只會削弱他的能力。三、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一)自主學習的心理學基礎26(二)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自主學習的內容: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調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1、自主學習目標的確定2、自主學習興趣的激發(fā)3、自主學習方法的引導4、自主學習意志的培養(yǎng)(二)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27注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不是同一維度的三種學習方式,它們反映的是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它們對人的發(fā)展相互并行又互為補充,缺一不可。而它們的交融性使得它們在教學中可以結合使用。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人的發(fā)展注意: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人的發(fā)展28案例1: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案例1:原電池的工作原理29基于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模式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活動及過程的設計實施教學評價及反饋提高科學素養(yǎng)啟示影響體現(xiàn)體現(xiàn)體現(xiàn)決定決定啟示教學內容的確定和教學情境的設置靜態(tài)動態(tài)基于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模式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30課標要求

體驗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過程,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摘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化學反應與能量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轉換關系及其應用——摘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化學2化學反應與能量課標要求體驗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過程,了31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32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33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課件34情境素材線索核心內容線索問題線索學生活動線索基于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構成圖情境1……情境3情境2核心內容1問題2核心內容2核心內容3問題1……學生活動1學生活動2學生活動3……情境素材線索核心內容線索學生活動線索基于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構成35教學設計問題線索知識脈絡認知脈絡解決問題的證據(jù)問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設計教學設計問題線索知識脈絡認知脈絡解決問題的證據(jù)問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36原電池工作原理(電極反應)原電池裝置中,電流是怎樣產生的?(產生電勢差→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形成持續(xù)電流)原電池裝置知識脈絡原電池工作原理(電極反應)原電池裝置中,電流是怎樣產生的?(37電解質溶液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才可能形成原電池;電極材料要參與電極反應;形成原電池后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電極材料不一定參加電極反應電流是怎樣產生的?宏觀微觀宏觀微觀電池(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認知脈絡電解質溶液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才可能形成原電池;形成原電池后38如何設計并實施實驗將化學反應中釋放的熱能轉化為電能?原電池中,正、負極是什么?在銅片和鋅片表面發(fā)生了哪些反應?下列裝置能構成原電池嗎?你認為構成原電池需要哪些條件?你對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有哪些新的認識?電流是怎樣產生的?問題線索學生探究教師講述學生實驗探究、討論活動線索實驗實驗現(xiàn)象微觀圖示實驗資料信息情境線索微觀圖示欄目活動·探究討論交流·討論追根尋源如何設計并實施實驗將化學反應中釋放的熱能轉化為電能?原電池中39反思:1.化學反應原理概念教學中,最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學生對于概念的學習存在哪些錯誤認識?如何探查和轉變學生的個人概念?2.化學反應原理概念教學中,讓學生獲得什么最有價值?對概念的認識方式、對問題的分析方法反思:1.化學反應原理概念教學中,最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問題40反思:3、以探究代替習題,給學生的收獲相同嗎?一維的收獲到三維的收獲4、這樣的教學能應對高考嗎?關注高考內容的改革反思:3、以探究代替習題,給學生的收獲相同嗎?一維的收獲到三41謝謝!謝謝!42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蘇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偉群Email:weiqun00@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策略蘇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Email:we43學生的學習方式接受式個體性封閉性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接受式探究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44教師角色的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教給學生知識到教會學生學習由課堂的管理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變?yōu)槠降戎械摹笆紫薄獦嫵蓪W習共同體(人人參與,平等對話)教師角色的轉變:45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如何設計科學探究活動?如何使學生實現(xiàn)合作學習?如何保證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如何運用教材?(欄目的取舍、知識的銜接、知識難易程度的把握)傳統(tǒng)的教學經驗在新課程教學中有用武之地嗎?(正面?負面?)如何組織課堂教學?46一、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一)科學探究的模式科學家個體的心理-----無固定模式

全部的科學活動------有統(tǒng)一思想活動的基本過程一、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一)科學探究的模式471、歸納-理論模式培根(16世紀英國哲學家)科學研究從觀察事實開始,通過人具有的感覺知覺能力獲取自然過程的基本事實,經理性作用就能從大量的豐富的觀察材料中形成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理論.普遍性概括性1、歸納-理論模式普遍性概括性48例如五行說燃素說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當量定律氣體簡比定律模式:1)觀察與記錄一切事實;2)分析這些事實并加以分類;3)進一步歸納得出一般結論;4)對一般結論加以驗證例如五行說定比定律模式:492、假說-演繹模型約翰·赫歇爾(19世紀科學哲學家)推崇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途徑,一是歸納法,二是假說-演繹,它與歸納法不同的是這是一種猜測的方法,需要科學家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萃柾卣箽w納不是一種邏輯,而是用理論對事實作出假設的綜合過程。2、假說-演繹模型50模式:1)從實驗中獲取事實,2)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提出假說;3)再以假說作為解釋性原理,推演出某種理論推斷;4)再通過實驗檢驗這種推斷的正確性。例:拉瓦錫的氧化學說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模式:513、猜測與反駁模型兩種模式都認為科學始于觀察,科學理性方法體現(xiàn)為普遍性原理與科學事實之間的邏輯推理規(guī)則。波普爾(20世紀英國科學哲學家)“觀察并記錄一切事實”是永遠無法完成的觀察者在觀察中不作任何猜測和假設,避免先入之見影響觀察的客觀性,是無法辦到的??茖W探索不始于觀測,而是始于問題“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愈來愈深化的問題,愈來愈能啟發(fā)新問題的問題”。3、猜測與反駁模型52反駁:(柯貝爾)苯的鄰位二溴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問題2:苯中的六個碳相同嗎?猜測:苯分子是一個能動的分子模式:P1(Problem)--C(Conjecture)--R(Refutation)--P2(New-Problem)問題1---------猜測------------反駁(證偽)--------問題2例:凱庫勒苯環(huán)結構的發(fā)現(xiàn)1825年法拉第從煤焦油中收集得到苯,日拉爾分析分子量為78,化學式為C6H6問題1:根據(jù)化學式,應該有高不飽和度,但沒有典型的不飽和性。猜測:夢境中蛇頭咬蛇尾,碳原子成環(huán)反駁:(柯貝爾)苯的鄰位二溴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模式:例:53任何科學理論,不管經受過多么嚴格的檢驗,取得過多大的成功,都是可以被推翻即被證偽的??茖W理論是大膽的猜測,科學理論是一種假設??茖W理論不是真理,但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科學理論越來越逼近真理。任何科學理論,不管經受過多么嚴格的檢驗,取得過多大的成功,都54存在的問題:觀察與理論截然分開科學活動是一個更復雜的過程(1)理論先于觀察(2)觀察本身不能獲得具有中立性、獨立性和客觀性的事實(3)科學活動受到一個更大的概念框架的調節(jié)作用存在的問題:觀察與理論截然分開554、問題---解題模型科學研究不能簡化為一個從事實到理論,再從理論到事實的過程,科學活動是一個知識擴展的過程。

科學的發(fā)展--------范式的轉變(庫恩)前科學(形成規(guī)范)-------常規(guī)科學---------反常-------危機-------科學革命------新的規(guī)范形式--------新的常規(guī)科學---------新反常與危機-------新的科學革命范式:一種科學共同體所共有或公認的東西(特定的信念、預想、儀器、理論、形而上學的規(guī)定)4、問題---解題模型科學的發(fā)展--------范式的轉變(56模式:1)提出問題:依據(jù)于背景知識(已有的理論、已觀察的事實、還包括一些方法論上的假設和形而上學的信念),發(fā)現(xiàn)在這些背景知識中不一致的地方2)解答問題:提出理論(理性與非理性方法的結合)3)理論的檢驗:對已發(fā)現(xiàn)的事實作出解釋,對未知的事實作出預言。證實,則得到科學家共同體的接受,納入公認的科學知識體系;或證偽,提出新的問題,形成新的理論。例:原電池伽伐尼生物電伏特伏特電池戴維電解獲得鈉、鉀等法拉第電解定律模式:例:原電池伽伐尼伏特戴維法拉第57結論:1、不同知識背景的科學家在不同的知識體系下從事研究,結果大大擴展著這個知識體系,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背景知識下進行創(chuàng)新。2、科學知識體系永遠處于開放的狀態(tài)(新的觀察不斷帶來新的信息,科學知識體系不可能形成自洽的邏輯一致性)。知識不斷被創(chuàng)新,且永無止境。3、科學知識的學習不是科學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才是科學永恒的追求。4、科學探究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方式。結論:58(二)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1、問題設計的教學策略對比生疑以謬生疑推理生疑實驗創(chuàng)疑以趣創(chuàng)疑以景創(chuàng)疑生活拾疑-------------設計合理的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充疑的大腦敏銳的眼睛勤勞的雙手(二)科學探究的教學策略對比生疑-------------設592、探究方式的教學策略假說模型實驗歸納分類比較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從描述到推理從原理到應用化學必修1-認識化學科學2、探究方式的教學策略假說模型實驗從宏觀到微觀化603、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查閱資料調查咨詢合作交流參觀討論實驗探究反思評價3、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查閱資料614、自我效能激發(fā)策略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任務,是個體自信心在某種活動中的表現(xiàn)。影響對探究任務的選擇影響在探究中付出的努力導致在探究中產生緊張和焦慮對學生探究學習的影響探究學習動機下降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1)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成功的機會;2)為學生樹立合適的學習榜樣;3)積極的心理輔導,進行言語說服;4)對學生的學習進步進行適當?shù)臍w因反饋。4、自我效能激發(fā)策略影響對探究任務的選擇對學生探究學習的影響62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一)合作學習的價值內涵合作不只是教學方式,合作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合作精神、合作態(tài)度合作不只是學習方法,合作還是一種學習內容--------學會接納別人、悅納別人、欣賞別人;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與人溝通合作不只是師生交往,合作還是一種資源共享-------同伴不是競爭對手,同伴是豐富的學習資源。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63(二)走向合作的關鍵因素積極互賴直面互動人際與小組技能小組自治人人盡責目標依賴資源依賴獎勵依賴角色認可都有機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人人對小組學習有貢獻人人能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建立信任關系交流溝通解決沖突有一定的自主權實施自我管理(二)走向合作的關鍵因素積極互賴直面互動人際與小組技能小組自64(三)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1、做好教學前的決策1)明確而具體的學習目標和交往目標2)確定小組規(guī)模(4人左右)3)確定編制的方法(盡可能體現(xiàn)異質性)4)指派角色或任務5)合理安排空間6)安排學習材料(三)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652、講解任務與合作關系

1)講解學習的任務:學習目標、原理、概念,合作時應該遵守的程序;2)解釋成功的目標:評價的方式,評價的標準3)責任到人,確保人人有責4)明確預期的行為2、講解任務與合作關系1)講解學習的任務:663、督促和干預1)安排直面積極互動2)觀察、指導學生3)督促做好小結4、評估和小組自治1)針對性地評估2)分析小組效能,提出改進目標3)共同決定展現(xiàn)的方式3、督促和干預4、評估和小組自治67三、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而進行的個別化學習和選擇性學習。

(一)自主學習的心理學基礎皮亞杰認知建構主義: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內部心理特征的過程,他們以已有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構建新知識。布魯納認知結構心理理論: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發(fā)展的過程。(發(fā)現(xiàn)學習法就是以此為基礎的)。信息加工心理學:重視自主意識(元認知)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卡爾·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理論:學生只有通過自由選擇才能成長起來,別人的選擇和過分的控制只會削弱他的能力。三、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一)自主學習的心理學基礎68(二)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自主學習的內容: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調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1、自主學習目標的確定2、自主學習興趣的激發(fā)3、自主學習方法的引導4、自主學習意志的培養(yǎng)(二)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69注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不是同一維度的三種學習方式,它們反映的是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它們對人的發(fā)展相互并行又互為補充,缺一不可。而它們的交融性使得它們在教學中可以結合使用。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人的發(fā)展注意: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人的發(fā)展70案例1: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案例1:原電池的工作原理71基于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模式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活動及過程的設計實施教學評價及反饋提高科學素養(yǎng)啟示影響體現(xiàn)體現(xiàn)體現(xiàn)決定決定啟示教學內容的確定和教學情境的設置靜態(tài)動態(tài)基于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模式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的制定教72課標要求

體驗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過程,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摘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化學反應與能量舉例說明化學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