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大學生活的適應與轉變_第1頁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大學生活的適應與轉變_第2頁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大學生活的適應與轉變_第3頁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大學生活的適應與轉變_第4頁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大學生活的適應與轉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

大學生活的適應與轉變

大學與大學精神1

大學生活的適應2問題

什么是大學?大學的精神是什么?一、大學與大學精神(一)什么是大學泛指各種性質、各種類型的高等學校,是高等學校的總稱,包括公立大學和民辦大學、及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茖W校、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等成人學校等。廣義的大學專指綜合性大學,也就是具有較強教學、科研力量,較高教學水平和相應規(guī)模,能夠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必須設立三個以上國家規(guī)定的學科門類為主要的學科的大學,即綜合性、多學科、高水平的全日制大學或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全日制大學。狹義的大學指那些能夠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或學位教育的由多門學科、多種專業(yè)組合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包括綜合性大學、獨立設置的各類學院。中義的大學4(二)大學的發(fā)展中世紀的大學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學Your

Text

Here十九世紀的大學現(xiàn)代社會的大學5中世紀的大學

“黑暗年代”的“絢麗之花”。將一些具有共同興趣與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以便他們共同研究。同時,增進知識并保護他們管理大學生活的權利。

中世紀的大學確立了大學獨立、學術自治、民主管理、社會文化批判的傳統(tǒng)。6獨立自治民主批判7

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學

教育以造就“新人”為目的,即培養(yǎng)個性自由而和諧發(fā)展的人。用古典學術與文化來造就新人,即文雅教育。大學成為與社會生活有一定距離的“象牙塔”。典型代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以“養(yǎng)成人格”為特點。象牙塔牛津、劍橋十九世紀的大學9

科學教育要以培養(yǎng)人的心智為主旨,而不是追求實用性大學要堅持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大學要堅持“學術自由”原則,學術中立、學習自由、教學自由大學要得以生存,其條件就是“孤寂與自由”

典型代表:德國柏林大學,以“專重學問”為特征

科學孤寂自由柏林大學現(xiàn)代社會的大學

美式的綜合大學教育觀成為大學教育的主流。源起:大學開始與工業(yè)社會緊密相聯(lián);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全面干預。

現(xiàn)代大學的教育理念:傳授實用知識、培養(yǎng)實用人才;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廣泛服務于社會。服務社會11美國名校

哈佛12美國名校

霍普金斯大學康乃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13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14中國名校北京大學15清華大學16復旦大學南開大學17武漢大學18珞珈山水櫻花樹下的家半個月亮珞珈那面爬上來又是一年三月櫻花開這一別將是三年還五載明年花開你還來不來我真想這一輩子坐在櫻花樹下彈著我的破吉它雪白的花瓣貼著臉頰飄下來美麗櫻園我的家19

自強弘毅求是拓新

“自強”語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為自尊自重,不斷自力圖強,奮發(fā)向上。自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成就事業(yè)當以此為訓。我校最早前身為“自強學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一語。意謂抱負遠大,堅強剛毅。我校30年代校訓“明誠弘毅”就含此一詞。用“自強”、“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義,又體現(xiàn)了我校的歷史縱深與校風延續(xù)。

“求是”為博學求知,努力探索規(guī)律,追求真理。語出《漢書》“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拓新”為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

武漢大學校訓20大學是什么?

大學是學者的社團大學是探索和傳播普遍學問的場所大學是探索和傳播高深學問的機構大學是社會服務站大學是獨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

……21(三)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大學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積淀、凝練而成的、為大學人所普遍認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對穩(wěn)定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它既表現(xiàn)為大學所具有的與其他社會組織迥然相異的精神風貌,又表現(xiàn)為高校為培養(yǎng)出的大學生所具有的與他人迥然相異的精神特質。22大學精神自由精神獨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批判精神23二認識與適應大學生活認識大學生活特點

提高獨立生活能力Your

Text

Here樹立新的學習理念培養(yǎng)優(yōu)良學風確立成才目標塑造嶄新形象25社會活動的變化學習要求的變化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一)認識大學生活特點

大學生活的新特點學習上的自主性人際交往的廣泛性

管理上的制度性和自律性生活上的獨立性

26

大學新生常見的不適應現(xiàn)象27環(huán)境地位的改變導致自我評價失調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異導致失望迷惘學習動力不足導致成績不佳自理能力不強導致想家厭學人際適應不良導致孤獨壓抑提高獨立生活能力,適應大學生活確立獨立生活意識

虛心求教細心體察

大膽實踐積累經驗

尊敬的老師:您好!聽到你講到大學以及大學生活的一些特點以及大學生活的矛盾性,談到在大學生活中會有一段心理最灰暗、最低潮的時期,我深有同感,我覺得自己就處于這段最灰暗、最低潮的時期。29案例討論

我的家在西北的一個城市,從未有離開過父母獨自生活過,來到武漢,首先不適應的就是這里潮濕的氣候,酷熱的夏天以及即將到來的沒有暖氣的寒冬。宿舍是七人一間的,很擠,與想象中的四人一間的學生公寓有著很大的差距。開課以后又遇到了學習中的困難……

總之,有很多的不適應,心情也變得很低落,很郁悶,也覺得這樣的日子很沒有意義,也沒有什么希望,整個生活似乎很黯淡。我該如何渡過這個最灰暗、最低潮的時期。30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31課堂小作業(yè):20個“我是誰”

目的:要適應社會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前提是必須先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認識別人,接納別人。本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并接納自我,認識并接納獨特的他人。32要求:邊思考邊回答“我是誰”,至少寫出

20個,要求盡量選擇一些能反映個人風格的語句。認識自我時需要注意的幾點環(huán)境不同,比較的對象也不同。正確對待自己與他人的差距??陀^評價自己,揚長避短。不過分追求完美,避免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差距過大。33

青年時期最主要的任務是尋找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形成穩(wěn)定的自我形象的時期。尋找自我同一性,尋求良好的自我意識,是大學期間發(fā)展的主要心理任務。前段話十分形象地說明了大學四年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34

大學一年級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二年級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三年級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學四年級才知道自己知道。35自我意識大一大四大二大三高中時間

大學生自我意識乃至整個心理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種余弦式的發(fā)展曲線。36對大學生活的適應

適應與轉變盡管在人的一生中非常普遍,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下面是美國暢銷書作者斯賓塞·約翰遜寫的《誰動了我的奶酪》的節(jié)選,書中提供了一種適應轉變的策略。

智慧的本質就是適應——皮亞杰3738兩只老鼠和兩個小人的故事39

《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一個關于“變化”的故事,故事里的“奶酪”是對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系,可以是金錢,還可以是自由、健康、社會的認可和老板的賞識。它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寧靜,甚至還可以只是一項運動等等。40

故事里的“迷宮”代表著你花時間尋求著的東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效力的機構,你生活的社區(qū),亦或是你生活中的某種人際關系。41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們追尋它,想要得到它,因為我們相信,它會帶給我們幸福和快樂。而一旦我們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會對它產生依賴心理,甚至成為它的附庸;這時如果我們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們將會因此而受到極大的傷害。42當事物發(fā)生變化時,需要在迷宮中找到我們自己的道路,幫助我們在變化的時代獲得成功。各位同學,從中學來到大學,你意識到你周圍你身上發(fā)生的變化了么?你是如何應對這種變化的呢?三、更新學習理念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樹立全面學習的理念。樹立創(chuàng)新學習的理念。樹立合作學習的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學習特點專業(yè)性階段性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開放性大學學習特點44

專業(yè)性

指其教學過程是以傳授、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為主要任務,教學過程的全部活動,包括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制訂,課程設置和學時安排,教學組織形式、方法與手段的選擇和運用等等,都緊緊圍繞著具體專業(yè)要求而進行。大學的教學過程為學生適應某個具體專業(yè)要求構建了一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基本框架。45

階段性

根據其教學計劃所構建的課程體系,大學學習過程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1)基礎知識學習階段(一般自第一學期到第三學期)(2)專業(yè)基礎知識學習階段(一般在第四、第五學期)(3)專業(yè)知識學習階段(大致在第六、第七學期)(4)畢業(yè)設計(論文)階段(第八學期)46

創(chuàng)造性

大學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造性特點,要求大學生不僅要繼承前人積累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進一步從事探索,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獲得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方法。

47

開放性

不拘于傳統(tǒng)的、固定的或單一封閉的模式。教學過程面向實踐、面向經濟建設,社會參與教學過程,實行產、學、研三結合共同培養(yǎng)人才。在學校內部大學教學過程沖破了學科、課堂和書本的局限,呈現(xiàn)高度的靈活性、多樣性。

48

自主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上,學生具有更大的能動作用:(1)在教學過程的每個階段都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2)大學生要適應這些變化并能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和個性特長,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3)大學生正處于個性形成和各種心理品質逐步成熟時期、自信心和自我調控能力有了較高的發(fā)展水平,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獨立個性的學習風格,在學習過程中樂于獨立自主地對待和處理問題。49學會學習學會科學運籌時間學習學會閱讀讀書的基本要求學會做筆記充分利用圖書館學會積累、整理、分析資料50學會閱讀

Survey,瀏覽

Question,提問

Read,閱讀

Recite,復述

Review,復習

Relate,把新知識與已有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

SQ4R六步學習法51讀書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目的地讀書②要有選擇地讀書:選擇書籍一靠教師指點;二靠自己篩選。自己篩選應注意選:(1)名人名家的經典之作;(2)反映時代特點的最新之作;(3)內容符合學習目標,程度適合于自己的優(yōu)秀著作;(4)內容覆蓋面廣,信息密度高,具有獨特見解的書籍;等等。讀書5253學會做筆記LISAN法

Lead,主動記

Idea,重點記

SignalWord,抓信號詞

ActivelyListen,積極聽

Note-taking,選擇記

圖書館是收藏圖書資料,供人們閱覽、學習的地方。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充分利用圖書館掌握知識,那么將來他走向工作崗位時,也一定能得心應手;反之,如果不了解圖書情報的基本知識,不能高速度地、準確地獲得科學情報,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后,就會走彎路造成大量的重復勞動。54充分利用圖書館55學會積累、整理、分析資料

積累資料:成才之道,善于積累是重要的一條。

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當資料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就需要進行整理、分析。這樣做,一能增大知識存量——記得多;二可延長時間——記得牢;三是便于知識的提取——容易找。

四、確立成材目標明確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

塑造當代大學生的嶄新形象確立成才目標人才素質體是人才素質的條件智是人才素質的基礎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美是人才素質的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