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98收汗生陽湯_石室秘錄卷六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收汗生陽湯_石室秘錄卷六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401.1. 組成: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01.2. 功效:亡陽。 401.3. 來源:《石室秘錄》卷六。 40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402. 相似度75%:收汗丹 402.1.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麥冬1兩,熟地1兩,棗仁5錢,五味子3錢,當(dāng)歸5錢,甘草1錢。 402.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02.3. 加:棗仁、五味子 402.4. 減:北五味、炒棗仁 402.5. 功效:大汗亡陽,津脫。 402.6. 來源:《類證治裁》卷二。 403. 相似度62%:止啼湯 403.1.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麥冬1兩,橘紅5分,甘草1錢,天花粉1錢。 403.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03.3. 加:橘紅、天花粉 413.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13.5. 功效:婦人氣虛,懷妊至七八月,忽然兒啼腹中,腹亦隱隱作痛。 413.6. 來源:《辨證錄》卷十二。 414. 相似度62%:養(yǎng)榮雙和湯 414.1. 組成:人參、當(dāng)歸、熟地黃、黃耆、肉桂、白芍、麥冬、甘草。 414.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14.3. 加:熟地黃、肉桂、白芍 414.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14.5. 功效:疹退之后,飲食如常,動心如故,猝然心腹絞痛,遍身汗出如水;及中惡等。 414.6. 來源:《原瘄要論》。 415. 相似度62%:益母止啼湯 415.1. 組成:人參、黃耆、當(dāng)歸、麥冬、橘紅、甘草。 415.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15.3. 加:橘紅 415.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15.5. 功效:子鳴。妊娠7-8月,忽然兒啼腹中者。 425.6. 來源:《顧氏醫(yī)徑》卷四。 426. 相似度62%:延仁湯 426.1. 組成:人參1兩,當(dāng)歸1兩,白術(shù)1兩,熟地1兩,麥冬1兩,山茱萸5錢,甘草1錢,陳皮5分。 426.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26.3. 加:白術(shù)、山茱萸、陳皮 426.4. 減:北五味、黃耆、炒棗仁 426.5. 功效:乳癰乳巖。 426.6. 來源:《青囊秘訣》卷上。 427. 相似度62%:急救陰陽湯 427.1. 組成:人參2兩,黃耆3兩,當(dāng)歸1兩,熟地2兩,甘草3錢,白術(shù)2兩。 427.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27.3. 加:白術(shù) 427.4. 減:麥冬、北五味、炒棗仁 427.5. 功效:冬月傷寒,陰陽兩亡,大汗而熱未解,腹又痛不可按。 427.6. 來源:《辨證錄》卷一。 428. 相似度62%:新定拯陽理勞湯 438.1. 組成:黃耆2錢(酒炒),人參2錢(去蘆),肉桂7分(去皮),當(dāng)歸1錢半(酒炒),白術(shù)1錢(土炒),甘草5分(酒炒),陳皮(去白)1錢,北五味4分(打碎)。 438.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38.3. 加:肉桂、白術(shù)、陳皮 438.4. 減:麥冬、熟地、炒棗仁 438.5. 功效:勞傷氣耗,倦怠懶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偏身作痛。 438.6. 來源:《醫(yī)宗必讀》卷六。 439. 相似度62%:參耆湯 439.1. 組成:人參(去蘆)1錢,黃耆(蜜炒)1錢,白術(shù)(去蘆)1錢,茯苓(去皮)1錢,當(dāng)歸(酒洗)1錢,熟地1錢,甘草(炙)2分。 439.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39.3. 加:白術(shù)、茯苓 439.4. 減:麥冬、北五味、炒棗仁 439.5. 功效:自汗。 439.6. 來源:《回春》卷四。 4310. 相似度62%:調(diào)元湯 4310.1. 組成:人參、黃耆、麥冬、甘草、當(dāng)歸。 4410.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410.3.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410.4. 功效:痘疹表虛者。 4410.5. 來源:《痘疹仁端錄》卷七。 4411. 相似度62%:調(diào)元清神湯 4411.1. 組成:人參、黃耆、當(dāng)歸、麥冬、陳皮、甘草(炙)、酸棗仁、黃連(炒)。 4411.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411.3. 加:陳皮、酸棗仁、黃連 4411.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411.5. 功效:痘瘡收靨后,脾胃虛弱而不落痂,昏昏喜睡。 4411.6. 來源:《片玉痘疹》卷十一。 4412. 相似度62%:扶氣止啼湯 4412.1.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生用),麥冬1兩(去心),當(dāng)歸5錢(酒洗),橘紅5分,甘草1錢,花粉1錢。 4412.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412.3. 加:橘紅、花粉 4512.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512.5. 功效:妊娠氣虛子鳴,懷胎至7-8個月,忽然兒啼腹中,腰間隱隱作痛。 4512.6. 來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4513. 相似度62%:托里當(dāng)歸湯 4513.1. 組成:當(dāng)歸、黃耆、人參、熟地、川芎、芍藥、甘草(炙)、柴胡各等分。 4513.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513.3. 加:川芎、芍藥、柴胡 4513.4. 減:麥冬、北五味、炒棗仁 4513.5. 功效:癰疽、瘰疬、流注、乳癰、下疳,諸瘡氣血俱虛,毒氣入腹者;婦人諸瘡,經(jīng)候不調(diào);下疳注干,膿水交流,寒熱頭疼。 4513.6. 來源:《外科精義》卷下引何君五方。 4514. 相似度62%:加味保元湯 4514.1. 組成:人參、黃耆(炙)、甘草(炙)、當(dāng)歸(酒洗)、白芍藥(炒)、麥冬(去心)、棗仁(炒,研)。 4514.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514.3. 加:白芍藥、棗仁 4514.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614.5. 功效:痘癥氣虛,養(yǎng)漿時,頂平清稀而煩躁。 4614.6. 來源:《金鑒》卷五十八。 4615. 相似度62%:竹葉黃耆湯 4615.1. 組成:竹葉、黃耆、當(dāng)歸、麥冬、人參、甘草。 4615.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615.3. 加:竹葉 4615.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615.5. 功效:產(chǎn)后煩渴。 4615.6. 來源:《女科指掌》卷五。 4616. 相似度62%:天冬飲子 4616.1. 組成:五味子5個,甘草1錢,白芍1錢,黃耆1錢,人參1錢,當(dāng)歸8分,麥冬8分,紫菀1錢5分。 4616.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616.3. 加:五味子、白芍、紫菀 4616.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616.5. 功效: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4616.6. 來源:《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4717. 相似度62%:收汗丹 4717.1. 組成:人參2兩,當(dāng)歸2兩,黃耆2兩,桑葉30片,北五味1錢,麥冬5錢。 4717.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717.3. 加:桑葉 4717.4. 減:熟地、炒棗仁、甘草 4717.5. 功效:產(chǎn)婦產(chǎn)半月,忽然大汗如雨,口渴舌干,發(fā)熱而躁,口雖渴而不欲飲,舌雖干而苔又滑,甚心躁而不至發(fā)狂。 4717.6. 來源:《石室秘錄》卷六。 4718. 相似度62%:大圣散 4718.1. 組成:白茯苓(去皮)1兩,川芎1兩,麥冬(去心)1兩,黃耆(去蘆,蜜水炙)1兩,當(dāng)歸(去蘆,酒浸)1兩,木香(不見火)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 4718.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718.3. 加:白茯苓、川芎、木香 4718.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718.5. 功效:妊娠心神忪悸,睡里多驚,兩脅膨脹,腹?jié)M透臍,急痛,坐臥不寧,氣急迫逼,胎驚。 4718.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四二引《產(chǎn)經(jīng)》。 4819. 相似度62%:黃耆固真湯 4819.1. 組成:黃耆、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當(dāng)歸、麥冬。 4819.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819.3. 加:白術(shù) 4819.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4819.5. 功效:小兒大病后,氣血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fā)過之后,身涼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yōu)楣钦麴釀凇?4819.6. 來源:《片玉心書》卷五。 4820. 相似度62%:生陽湯 4820.1. 組成:黃耆1兩,人參1兩,熟地1兩,麥冬1兩,當(dāng)歸5錢,棗仁5錢,五味3錢,炙草1錢。 4820.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820.3. 加:棗仁、五味、炙草 4820.4. 減:北五味、炒棗仁、甘草 4820.5. 功效:大汗傷陽。 4820.6. 來源:《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4821. 相似度62%:生氣救脫湯 4821.1. 組成:人參3兩,附子1錢,黃耆3兩,熟地1兩,麥冬1兩,北五味1錢。 4921.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921.3. 加:附子 4921.4. 減:當(dāng)歸、炒棗仁、甘草 4921.5. 功效:陰陽脫癥。男女貪歡,盡情縱欲,以致精脫而氣亦甚微者。 4921.6. 來源:《石室秘錄》卷六。 4922. 相似度62%:攝陽湯 4922.1.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白芍5錢,麥冬5錢,北五味1錢,山茱萸3錢,熟地1兩。 4922.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4922.3. 加:白芍、山茱萸 4922.4. 減:當(dāng)歸、炒棗仁、甘草 4922.5. 功效:汗證。 4922.6. 來源:《辨證錄》卷七。 4923. 相似度60%:加減十全大補湯 4923.1. 組成:人參1兩,白術(shù)1兩,當(dāng)歸1兩,熟地1兩,麥冬1兩,甘草3錢,五味子3錢,錦地羅3錢,茯苓5錢,黃耆2兩。 4923.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023.3. 加:白術(shù)、五味子、錦地羅、茯苓 5023.4. 減:北五味、炒棗仁 5023.5. 功效:背生癰疽,潰爛之后,或發(fā)熱,或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流清水,自汗盜汗,膿成而不潰,口爛而不收,因五臟虧損,氣血太虛所致。 5023.6. 來源:《青囊秘訣》卷上。 5024. 相似度60%:通泉飲 5024.1. 組成:炒棗仁1兩,麥冬1兩,天門冬3錢,北五味1錢,人參3錢,丹參3錢,遠(yuǎn)志1錢,當(dāng)歸5錢,甘草1錢,柏子仁3錢。 5024.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024.3. 加:天門冬、丹參、遠(yuǎn)志、柏子仁 5024.4. 減:黃耆、熟地 5024.5. 功效:過于歡娛,大笑不止,陽旺火炎,心中無液,心氣損傷,遂致唾干津燥,口舌生瘡,渴欲思飲,久則形容枯槁,心頭出汗。 5024.6. 來源:《辨證錄》卷八。 5025. 相似度60%:靜心湯 5025.1. 組成:人參3錢,白術(shù)5錢,茯神5錢,炒棗仁、山藥1兩,芡實1兩,甘草5分,當(dāng)歸3錢,北五味10粒,麥冬5錢。 5025.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125.3. 加:白術(shù)、茯神、山藥、芡實 5125.4. 減:黃耆、熟地 5125.5. 功效:男子用心過度,心虛,心動不寧,心火上炎,水火相隔,腎關(guān)大開,以致夢遺。其癥口渴舌干,面紅顴赤,眼閉即遺,一夜有遺數(shù)次者,疲倦困頓。 5125.6. 來源:《辨證錄》卷八。 5126. 相似度60%:歸脾湯 5126.1. 組成:人參3錢,茯神3錢,炒棗仁5錢,遠(yuǎn)志1錢,麥冬3錢,山藥3錢,當(dāng)歸3錢,廣木香(末)3分,黃耆2錢,甘草3分。 5126.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126.3. 加:茯神、遠(yuǎn)志、山藥、廣木香 5126.4. 減:北五味、熟地 5126.5. 功效:心包膻中之火熾甚,口干舌燥,面紅目赤,易喜易笑者。 5126.6. 來源:《辨證錄》卷六。 5127. 相似度60%:人參歸脾湯 5127.1. 組成:人參3錢,茯神3錢,炒棗仁5錢,遠(yuǎn)志1錢,麥冬3錢,山藥3錢,當(dāng)歸3錢,廣木香(末)3分,黃耆2錢,甘草3分。 5127.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227.3. 加:茯神、遠(yuǎn)志、山藥、廣木香 5227.4. 減:北五味、熟地 5227.5. 功效:心包膻中之火熾甚,口干舌燥,面紅目赤,易喜易笑者。 5227.6. 來源:《辨證錄》卷六。 5228. 相似度56%:釋痛湯 5228.1. 組成:人參3錢,黃耆3錢,白術(shù)5錢,茯苓3錢,生地5錢,麥冬5錢,當(dāng)歸3錢,玄參1兩,甘草3分。 5228.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228.3. 加:白術(shù)、茯苓、生地、玄參 5228.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228.5. 功效:痿癥。人有好酒,久坐腰痛,漸次痛及右腹,又及右腳,又延及右手不能行動,已而齒痛者。 5228.6. 來源:《辨證錄》卷六。 5229. 相似度56%:遠(yuǎn)志飲子 5229.1. 組成:遠(yuǎn)志、棗仁、茯神、人參、黃耆、當(dāng)歸、麥冬、石斛、甘草。 5229.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229.3. 加:遠(yuǎn)志、棗仁、茯神、石斛 5329.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329.5. 功效:虛煩而無痰飲者。 5329.6. 來源:《己任編》卷七。 5330. 相似度56%:心腎兩交湯 5330.1. 組成:熟地1兩,山茱8錢,人參5錢,當(dāng)歸5錢,炒棗仁8錢,白芥子5錢,麥冬5錢,肉桂3分,黃連3分。 5330.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330.3. 加:山茱、白芥子、肉桂、黃連 5330.4. 減:北五味、黃耆、甘草 5330.5. 功效:怔忡,日輕夜重,熟睡不得。 5330.6. 來源:《辨證錄》卷四。 5331. 相似度56%:補真內(nèi)托散 5331.1. 組成:柴胡8分,干葛8分,人參5分,黃耆1錢,熟地1錢,當(dāng)歸8分,茯神8分,棗仁6分,麥冬7分。 5331.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331.3. 加:柴胡、干葛、茯神、棗仁 5331.4. 減:北五味、炒棗仁、甘草 5331.5. 功效:房勞過度,耗散真元,外挾客邪者。 5431.6. 來源:《不居集》上集卷十。 5432. 相似度56%:十全大補銀花湯 5432.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2錢,熟地2錢,黃耆2錢,當(dāng)歸2錢,銀花2錢,茯苓8分,川芎8分,甘草5分。 5432.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432.3. 加:白術(shù)、銀花、茯苓、川芎 5432.4. 減:麥冬、北五味、炒棗仁 5432.5. 功效:產(chǎn)后乳生癰,膿出后虛弱甚者。 5432.6. 來源:《女科秘要》卷七。 5433. 相似度56%:遠(yuǎn)志湯 5433.1. 組成:遠(yuǎn)志(去心)1錢2分,黃耆1錢2分,當(dāng)歸1錢2分,麥冬1錢2分,石斛1錢2分,酸棗仁(炒)1錢2分,人參7分,茯神7分,甘草5分。 5433.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433.3. 加:遠(yuǎn)志、石斛、酸棗仁、茯神 5433.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433.5. 功效:心虛煩熱,夜臥不寧,及病后虛煩。 5433.6. 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5434. 相似度56%:腸寧湯 5534.1. 組成:當(dāng)歸1兩(酒洗),熟地1兩(9蒸),人參3錢,麥冬3錢(去心),阿膠3錢(蛤粉炒),山藥3錢(炒),續(xù)斷2錢,甘草1錢,肉桂2分(去粗,研)。 5534.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534.3. 加:阿膠、山藥、續(xù)斷、肉桂 5534.4. 減:北五味、黃耆、炒棗仁 5534.5. 功效:婦人產(chǎn)后亡血過多,血虛少腹疼痛,按之即止。 5534.6. 來源:《傅青主女科》卷七。 5535. 相似度56%:人參清補湯 5535.1. 組成:人參、黃耆、當(dāng)歸、白術(shù)、茯神、棗仁、麥冬、陳皮、甘草。 5535.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535.3. 加:白術(shù)、茯神、棗仁、陳皮 5535.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535.5. 功效:痘痂不落,虛弱之甚,昏沉不省人事。 5535.6. 來源:《種痘新書》卷九。 5536. 相似度56%:麥冬養(yǎng)榮湯 5536.1. 組成:人參3錢,麥冬3錢,五味1錢,當(dāng)歸3錢,白芍3錢,知母2錢,陳皮3錢,黃耆3錢,甘草1錢。 5636.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636.3. 加:五味、白芍、知母、陳皮 5636.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636.5. 功效:唾血,脈細(xì)數(shù),證屬脾經(jīng)陰虛,津液枯,血不寧者。 5636.6. 來源:《血證論》卷八。 5637. 相似度56%:麥冬湯 5637.1. 組成:麥冬、甘草、竹葉、粳米、人參、黃耆、當(dāng)歸、柴胡、知母。 5637.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637.3. 加:竹葉、粳米、柴胡、知母 5637.4. 減: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637.5. 功效:傷寒愈后勞復(fù),虛熱不止。 5637.6.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四引《干金》。 5638. 相似度56%:黃耆煎散 5638.1. 組成:熟地5兩,人參1兩半,黃耆3兩(蜜炙),鱉甲3兩(醋炒),當(dāng)歸3兩,茯苓1兩半,白芍1兩半(酒炒),麥冬3兩(去心),桂心1兩半。 5638.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738.3. 加:鱉甲、茯苓、白芍、桂心 5738.4. 減:北五味、炒棗仁、甘草 5738.5. 功效:產(chǎn)后氣血兩虧,虛寒內(nèi)伏而清陽不振,營陰暗傷,寒熱倦怠,將成蓐勞,脈數(shù)虛弦軟澀者。 5738.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5739. 相似度50%:護(hù)心七厘散 5739.1. 組成:接骨蟲(不拘多少,放入壇內(nèi),又放酒醬在內(nèi),候蟲自吃飽,取出曬干為末)、鬧羊花子(不拘多少,燒酒拌透,曬干為度,研末)、黃耆、當(dāng)歸、棗仁、桔梗、甘草、人參各等分。 5739.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739.3. 加:接骨蟲、鬧羊花子、棗仁、桔梗 5739.4. 減:麥冬、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739.5. 功效:跌打損傷。 5739.6. 來源:《蕙怡堂經(jīng)驗方》卷三。 5740. 相似度50%:大如圣湯 5740.1. 組成:白茯苓1錢5分,黃耆1錢5分,川芎1錢,當(dāng)歸1錢,人參1錢,麥門冬1錢,木香5分,甘草5分。 5740.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840.3. 加:白茯苓、川芎、麥門冬、木香 5840.4. 減:麥冬、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840.5. 功效:妊娠忡悸,睡里多驚。 5840.6. 來源:《杏苑》卷八。 5841. 相似度50%:和氣養(yǎng)榮湯 5841.1. 組成:人參1錢,陳皮1錢,白術(shù)1錢,黃耆1錢,茯苓1錢,丹皮1錢,當(dāng)歸1錢,熟地1錢,沉香5分,甘草5分。 5841.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841.3. 加:陳皮、白術(shù)、茯苓、丹皮、沉香 5841.4. 減:麥冬、北五味、炒棗仁 5841.5. 功效:鸛口疽已成未潰,不得內(nèi)消者。 5841.6.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5842. 相似度50%:化乳丹 5842.1. 組成:當(dāng)歸1兩,熟地1兩,黃耆1兩,麥冬3錢,山茱萸4錢,川山甲1片,菟絲子5錢,枸杞子3錢。 5842.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842.3. 加:山茱萸、川山甲、菟絲子、枸杞子 5942.4. 減:人參、北五味、炒棗仁、甘草 5942.5. 功效:婦人產(chǎn)后氣血不足,數(shù)日絕無點滴之乳。 5942.6. 來源:《辨證錄》卷十二。 5943. 相似度50%:大建中湯 5943.1. 組成:黃耆3兩,遠(yuǎn)志(去心)3兩,當(dāng)歸3兩,澤瀉3兩,芍藥2兩,人參2兩,龍骨2兩,甘草(炙)2兩。 5943.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5943.3. 加:遠(yuǎn)志、澤瀉、芍藥、龍骨 5943.4. 減:麥冬、北五味、熟地、炒棗仁 5943.5. 功效:房事過度,氣血俱虧,精關(guān)不固,少腹急痛,尿頻尿精,虛熱,自汗或盜汗,形體羸瘦。蠱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思慮太過,心氣耗弱,陽氣流散,精神不收,陰無所使,熱自腹中,或從背膂,漸漸蒸熱,日間小劇,至夜?jié)u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或濁,甚則頻數(shù)尿精,夜夢鬼交,日漸羸瘦。虛熱盜汗,四肢倦怠,百節(jié)煩疼,口苦舌澀,心怔短氣。 5943.6. 來源:《宣明論》卷一。 5944. 相似度50%:大助氣血湯 5944.1. 組成:當(dāng)歸4兩,川芎1兩,人參1兩,熟地1兩,益母草1兩,甘草1錢,滑石2錢,茯苓5錢。 5944.2. 原方對照:人參1兩,麥冬1兩,北五味3錢,黃耆1兩,當(dāng)歸5錢,熟地1兩,炒棗仁5錢,甘草1錢。 6044.3. 加:川芎、益母草、滑石、茯苓 6044.4. 減:麥冬、北五味、黃耆、炒棗仁 60HYPER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魚塘承包與漁業(yè)生態(tài)旅游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LED節(jié)能燈具采購與安裝一體化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設(shè)備租賃合同樣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機(jī)行業(yè)人才引進(jìn)與培養(yǎng)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摩退出中金項目合同終止倒計時通知2篇
- 2025年度南京家庭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光伏發(fā)電貸款擔(dān)保合同3篇
- 2025版文化娛樂場所租賃及活動策劃服務(wù)合同模板4篇
- 2025版儲罐泄漏檢測與預(yù)防措施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農(nóng)民合作社農(nóng)村農(nóng)村電商扶貧項目融資合同3篇
- 《裝配式蒸壓加氣混凝土外墻板保溫系統(tǒng)構(gòu)造》中
- T-CSTM 01124-2024 油氣管道工程用工廠預(yù)制袖管三通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選擇性必修共7冊詞匯表匯總(帶音標(biāo))
- 新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全冊短語匯總
- 基于自適應(yīng)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模糊推理系統(tǒng)的游客規(guī)模預(yù)測研究
- 河道保潔服務(wù)投標(biāo)方案(完整技術(shù)標(biāo))
- 品管圈(QCC)案例-縮短接臺手術(shù)送手術(shù)時間
- 精神科病程記錄
- 閱讀理解特訓(xùn)卷-英語四年級上冊譯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華大學(xué)考博英語歷年真題詳解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口算題(全冊完整20份 )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