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1頁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2頁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3頁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4頁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針。.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掌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背景和過程。4.掌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及在其指導下新中國外交取得的成就。5.掌握“萬隆精神”的確切含義。二、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比較能力。三、德育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建國初期的外交方針與舊中國的屈辱外交截然不同。解放了的中國人民在外交舞臺上真正站起來了。2.新中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外交孤立政策,在建國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稍后又積極同鄰國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以堅實的步伐開拓了我國外交的新局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這五項原則被認為是處理國家間相互關系的基本準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我國參加了萬隆國際會議,并且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是我國外交工作的新勝利。?教學重點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教學難點.正確分析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國初的外交方針所涉及到的國內外復雜形勢。.對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的正確理解。?教學方法.講解法。本課內容難度較大,故需教師在講解方面做的多一點。.比較法。引導學生和舊中國的屈辱外交作一比較。從而正確地理解新中國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影視輔助法。可以通過放《周恩來外交風云》等紀錄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情況。.故事穿插法。?教具準備.投影儀.錄像帶及相關設備?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語示例一]同學們請看下面的投影。[投影顯示]一九五四年四月,朝鮮停戰(zhàn)不久,經中、蘇、英、美、法五大國同意,謀求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于四月二十六日召開,美國代表團團長杜勒斯下令,不準同中國代表團任何人握手,以傲慢頑固態(tài)度對待出席日內瓦會議的中國人員,成為外交史上的笑料。美國代表團副團長史密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艾森豪威爾麾下的一名將軍,會議開始一個星期后杜勒斯回國,史密斯便擔任代理團長。會議期間,蘇聯代表團團長莫洛托夫面告周總理,史密斯曾經流露出對美國外交政策不滿,認為美國對中國實行敵對政策是不現實的。周總理對這條信息非常重視。在某一次會議的休息時間,各國代表都在休息大廳喝咖啡聊天,史密斯主動走到周總理翻譯浦壽昌(后任外交部副部長)跟前聊天,夸他英語講得好,是地道的美國音。問他在哪兒學的,還說了一些友好的話。浦壽昌將上述情況匯報給總理??偫韺@一不尋常的舉動很重視,認為不應該拒絕同美國接觸,即使是美國代表團也不是鐵板一塊。我們不應放棄任何可以做工作的機會??偫碚f:“好啊,既然是史密斯愿意同我們接觸,那明天休息時,我找他談談?!钡诙欤访芩挂娍偫碜呱锨皶r,他急中生智,連忙把咖啡杯捧在右手,當周總理向他伸出右手時,他很尷尬地用左手握住周總理的右胳臂晃了幾下,避免違反杜勒斯不準與中國人握手的禁令。周總理對此毫不介意,同他友好地交談。日內瓦會議結束時,他主動地在休息廳與周總理交談,微笑著說,會議即將結束,能夠在這里與你相識,感到非常榮幸,中國在這次會議上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希望朝鮮能夠得到和平。說后招手而去,又一次避開握手。對此外電紛紛作了報道。本課所敘述的內容,都離不開這位偉大的外交家。[導入語示例二]請同學們看一幅照片。[投影顯示]同學們,照片顯示的是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時步入會場的情景。那么日內瓦會議是一次什么會議?它的召開對當時的世界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周恩來在這次會議上起到什么樣的作用?這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將要學習到的。[板書]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確定[教師講解]新中國成立前夕,為制定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毛澤東主席提出了一些政策思想。194年9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和同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會議對新中國的外交方針政策分別作出了重要的規(guī)定,為建國后的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194年9春、夏之間,毛澤東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三條方針,這是根據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以及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作出的重大決策。其含義是: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一律不予承認,將駐在舊中國的各國使節(jié)只當作普通僑民而不當作外交代表看待,對舊中國同外國簽訂的一切條約和協(xié)定要重新審查處理,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xù)存在,有步驟地徹底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和特權,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耙贿叺埂闭?,就是宣布新中國將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在中國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國際上正在出現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尖銳對立的局面。美國站在中國人民的對立面,支持國民黨打內戰(zhàn)。而且,新中國誕生后,帝國主義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有可能對中國進行武裝干涉,而蘇聯對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長期給予同情和支持。上述情況決定了中國同社會主義國家聯合的必要性。194年99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惫餐V領不但規(guī)定了新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而且規(guī)定了新中國外交的一些具體政策,包括把“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三大決策法律化。這些基本原則和具體政策,指導了新中國外交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年就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下面我們以蘇聯為例來看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板書]2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投影顯示][教師講解]194年910月2日,中國和蘇聯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圖為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署、周恩來總理兼外長副署的中國首任駐蘇聯大使王稼祥的國書。這是新中國的第一份國書。194年912月16日中午12時,毛澤東抵達莫斯科。6個小時之后,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他,并與他舉行正式會談。會談開始不久,斯大林就問:“你這次遠道而來,不能空手回去,咱們要不要搞個什么東西?”毛澤東爽快地回答:“恐怕是要經過雙方協(xié)商搞個什么東西,這個東西應該是既好看,又好吃?!薄斑@個東西”其實指的就是兩國之間應該簽訂一個新的條約。毛澤東急于到蘇聯來的目的,也正為了“這個東西”。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195年02月14日,中蘇兩國政府正式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xié)定》以及《關于蘇聯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xié)定》等文件。根據這些協(xié)定,蘇聯同意放棄在中國的特權,將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和財產無償移交中國政府,蘇聯軍隊從旅順口撤走,大連的行政由中國管轄。毛澤東在蘇聯參加了一系列活動,受到了熱烈歡迎。12月21號,為慶賀斯大林七十歲生日,在蘇聯大劇院舉行了隆重的會議。出席會議的有許多外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在會上致了祝詞。毛澤東的這次訪蘇之行,使中蘇兩國關系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吨刑K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締結,對于保障中國的國家安全,推動和加速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發(fā)展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根據課本上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觀點來理解《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的意義。[學生回答]在新中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的同時,以大洋對岸的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卻對新中國采取了敵視的態(tài)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并對中國沿海實行封鎖。因此,《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締結,對于保障中國的國家安全,推動和加速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發(fā)展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過渡]獨立自主,是新中國外交政策的一大特征,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的確立,有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剛開始主要以“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為主要方針,后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新中國發(fā)展與其他國家友好關系的準則。那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如何提出來的呢?它的提出,對于新中國的外交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板書]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過程。[學生看書]??[教師講解]新中國成立伊始,由于歐美等國對我國實行封鎖,使我們不得不采取“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與世界大部分國家隔絕。然而當我國于195年4首次步入國際舞臺,就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周恩來總理的外交魅力,征服了世界,為中國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已經40周年,萬隆會議也過去了39年,但五項原則和萬隆精神的生命力是永存的。在國際關系史上是偉大的創(chuàng)舉,在新中國外交史上則是輝煌的一頁,對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指導各國關系起到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并且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50年代初期,毛主席還多次強調,中國愿意同一切國家包括美國和平共處。從新中國成立到195年3,我國同19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其中7個是鄰國。周恩來總理是新中國外交的參與決策者和直接領導者,遵循毛澤東的上述思想和決策,總結建國后的外交實踐和國際關系史經驗,195年3底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年39、10月間,中印兩國總理通過外交途徑商定,雙方政府代表就解決中國藏地方同印度的關系問題月在北京開始談判。12月31日下午1時,周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接見以駐華大使賴嘉文為團長的印度政府代表團。周總理在友好的氣氛中懇切地說:“我們相信,中印兩國的關系會一天一天好起來。某些成熟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一定會順利地解決的。新中國成立后就確定了處理中印兩國關系的原則,那就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處的原則?!辟嚰挝拇碛》疆敿幢硎就耆庵芸偫硖岢龅奈屙椩瓌t。[教師強調]中國和印度是亞洲的兩個大國,又是近鄰。兩國都遭受過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長期侵略和壓迫,印中兩國人民通過堅持不懈的斗爭都取得了獨立。新中國成立后,印度是第一個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印兩國取得獨立的方式不同。建國后采取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也不同。特別是西方殖民主義造成的中印之間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阻礙了兩國關系的發(fā)展。中國曾多次表示兩國間的問題可以在和平共處原則上通過談判解決。這一次印度代表團到北京,經過4個月的充分協(xié)商,雙方于195年44月29日達成并簽訂了《中印關于中國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xié)定》。周總理提出的五項原則寫進了該協(xié)定的序言,成為指導兩國關系的準則。這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次寫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簽署的正式文件。同年6月,周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休會期間訪問了印度、緬甸。10月19日至26日,毛主席3次會見來訪的尼赫魯,12月,毛主席兩次會見來訪的吳努,都闡述了五項原則的宗旨,即互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毛主席反復說明,大小國家應一律平等,自己國家的事,別國不得干涉,等等??傊推焦蔡幬屙椩瓌t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提出后,經中印緬三國的倡導,逐步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40年來的實踐表明,五項原則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成為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教師過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如果說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鋒芒初試的話,那么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求同存異”的提出,及時扭轉會議的方向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威力的大展示。下面我們來看萬隆會議的具體內容。[板書]二、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1.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從課本中找出相關的對萬隆會議背景的描述。[學生看書]??[學生回答]195年5,眾多亞非獨立國家的首腦,聚集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討論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亞非國家發(fā)展問題。[教師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帝國主義勢力遭到嚴重削弱,世界被壓迫民族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亞非地區(qū)的政治形勢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亞洲首先沖破了殖民體系的枷鎖,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相繼獨立,朝鮮和越南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194年9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印度支那3國人民取得了抗法戰(zhàn)爭的勝利。亞洲的崛起鼓舞了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舉行反帝武裝斗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爆發(fā)了爭取民族獨立的大規(guī)模群眾運動“,沉睡的非洲”已經覺醒。到萬隆會議召開的前夕,亞非地區(qū)出現了近30個民族獨立國家。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不甘心自己在亞非地區(qū)的失敗,特別是戰(zhàn)后登上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國,感到亞非形勢的變化對其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是一種威脅。為此,它在朝鮮戰(zhàn)爭后繼續(xù)奉行實力政策,加緊在遠東和東南亞制造新的緊張局勢,并公開插手印度支那事務。195年44月初,艾森豪威爾以多米諾骨牌一個倒、倒一片來比喻印度支那的形勢,鼓吹美國必須介入印度支那以頂住所謂共產主義的攻勢。杜勒斯更認為,印度支那的丟失很可能會造成美國全球戰(zhàn)略中整個遠東陣地的崩潰。195年49月,在美國一手策劃下,以西方國家為主體的軍事同盟——東南亞條約組織成立,嚴重破壞了日內瓦協(xié)議給東南亞地區(qū)帶來的緩和形勢。美國利用這個組織把冷戰(zhàn)正式引進了東南亞地區(qū)。在此期間,美國不僅通過它的軍事集團來“遏制”新中國,還同臺灣當局簽訂所謂“共同防御條約”,公開在我國臺灣地區(qū)進行戰(zhàn)爭挑釁。一年以后,在美國的策劃與支持下,旨在鎮(zhèn)壓中東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巴格達條約組織”成立。美國通過“巴格達條約組織”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亞太地區(qū)的軍事同盟體系連結起來,形成了一個以美國為首的,包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月形軍事同盟條約網。此外,美國還積極推行“第四點計劃”,加緊向亞非國家進行滲透。美國的所作所為,嚴重威脅亞洲新興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將導致殖民主義的東山再起。在這種形勢下,新興國家進一步認識到相互支持,團結一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必要性。為了本地區(qū)的和平與安全,他們希望通過共同的努力排除外來勢力,緩和亞洲的緊張局勢。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從本國的實際利益出發(fā),認為避免卷入冷戰(zhàn)的漩渦對己更為有利,決定采取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印度總理尼赫魯說了一句形象的話:“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正是在這些思想指導下,亞洲國家之間的橫向聯系加強了,一些國家開始同中國建立和發(fā)展友好關系。195年412月底,南亞5國總理在印尼茂物舉行會議,研究召開亞非會議問題。在亞非國家和平中立傾向進一步發(fā)展的情況下,經過亞非國家的共同努力,亞非會議排除了帝國主義的干擾和破壞,如期舉行。[板書]2“.求同存異”的提出和“萬隆精神”[投影顯示]當時會場上座無虛席,包括蘇聯大使、美國大使、荷蘭高級專員等許多國家外交官都來列席旁聽。數以百計的記者也涌進會議廳,有的人甚至站在椅子上,等待著中國代表團的發(fā)言。周總理首先向與會各國表明:“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他深刻地論述了亞非國家間存在著廣泛的求同基礎,他說:“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薄皬慕獬趁裰髁x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周總理還就關于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問題、關于有無宗教信仰自由問題、關于所謂顛覆活動問題,以確鑿的事實和令人信服的論述回答兩天來少數代表對中國的誤解和指責,闡明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政策。周總理真摯地表示歡迎所有到會的各國代表來中國參觀。他最后熱忱地呼吁:“讓我們亞非國家團結起來,為亞非會議的成功努力吧!”與會代表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周總理的發(fā)言。大會主席沙斯特羅阿米佐約等人指出這個發(fā)言是使會議走向成功的一個轉折點。周總理的發(fā)言不僅驅散了兩天來在會議上空一度凝聚起來的陰云,而且及時地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為下一階段會議找到了一條繞開對立和爭吵而繼續(xù)進行的道路,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專項議程討論中,由各國代表團團長及其顧問組成的政治委員會和由各代表團代表組成的經濟、文化委員會分頭舉行秘密會談。政治委員會討論其余的全部議程,它是3個委員會中最重要權限最大,也是爭論最多的一個。爭論主要集中在下面兩個問題上:反對殖民主義問題與和平共處問題。在關鍵的時刻,周總理在4月23日上午會議上作了長篇發(fā)言。他提出亞非國家討論世界和平和合作問題,應該撇開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和國家制度,以要求和平合作為共同基礎,這樣我們就能夠達成協(xié)議,組成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周總理的發(fā)言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極大注意。大家感到就和平共處問題達成協(xié)議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促進亞非團結、推動會議成功的種種努力,不只發(fā)生在會議廳內,許多代表團為著增進友誼和了解,積極進行接觸,展開廣泛的會外外交活動。尋求亞非團結和求同存異的精神,終于使會議克服了分歧。4月24日晚上,萬隆會議舉行最后一次全體會議。在熱烈的掌聲中,與會國家一致通過會議決議,即《亞非會議最后公報》。會議充滿著亞非世界團結勝利的喜悅。包括中國在內的19個國家的代表先后在閉幕式上發(fā)言,他們盛贊會議取得的重大成就,盛贊會議對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所作的重大貢獻。大會主席沙斯特羅阿米佐約在閉幕詞中集中表達了亞非國家的心聲:“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需要實行容忍,彼此像友好的鄰居一樣在和平中一起生活。而這是人類賴以昌盛的唯一可靠的、真實的基礎。愿我們在我們已經共同采取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并愿萬隆會議成為指引亞洲和非洲進步前途的燈塔”。[教師小結]萬隆會議為與會國提供了難得的相互接觸的機會,使亞非國家能夠自由地互相接觸。這種面對面的接觸促進了各國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加強了亞非國家的團結,是和平共處的生動體現。尼泊爾代表團團長說:“最重要的事實是到處洋溢著亞非團結感。這種團結感是這樣強烈,連那些反對公理并且跟著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為他們不想違背潮流”。甚至連美國輿論也被迫承認,某些代表的親美發(fā)言“沒有對會議的結果產生任何影響”,“幾個信仰美國哲學的亞洲朋友的聲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萬隆會議的成就是亞非人民團結合作、求同存異、協(xié)商一致精神的結晶,是與會各國共同努力的結果。萬隆會議的勝利也是與周恩來總理和他率領的中國代表團的不懈努力分不開的。周總理為推動會議成功、為促進亞非團結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并通過與各國代表進行廣泛接觸,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相互了解,為后來許多國家與我國建交創(chuàng)造了條件。周總理和他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在萬隆的活動,是新中國外交史上的豐碑。萬隆會議作為亞非團結反帝事業(yè)中的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事件載入史冊。它所體現出的亞非各國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wèi)世界和平,要求亞非國家之間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稱為“萬隆精神”。萬隆精神集中反映了當代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鮮明特點,對后來世界形勢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萬隆精神鼓舞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的斗爭,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它促進了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和睦鄰友好,加強了亞非新興國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覺;它推動了日益眾多的亞非國家走上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道路,此后,這些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的政治力量,在世界事務中所處地位日臻重要,促使國際政治力量向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從一定意義上說,萬隆會議是戰(zhàn)后兩極世界向多極世界演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布置作業(yè)]“萬隆精神”的含義是什么?它對以后的歷史發(fā)展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參考答案:萬隆會議作為亞非團結反帝事業(yè)中的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事件載入史冊。它所體現出的亞非各國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wèi)世界和平,要求亞非國家之間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稱為“萬隆精神”?!叭f隆精神”集中反映了當代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鮮明特點,對后來世界形勢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萬隆精神”鼓舞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的斗爭,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它促進了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和睦鄰友好,加強了亞非新興國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覺;它推動了日益眾多的亞非國家走上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道路,此后,這些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的政治力量,在世界事務中所處地位日臻重要,促使國際政治力量向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板書設計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確定.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二、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求同存異”的提出和“萬隆精神”?活動與探究1.看電影《周恩來外交風云錄》,一睹周恩來的外交風采和體會周恩來的外交技巧。2.收集有關周恩來外交業(yè)績的故事,召開小型故事會,進行交流。?備課資料《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194年912月至195年02月,毛澤東訪問蘇聯。毛澤東向斯大林建議:中蘇應簽訂一項新的條約,以代替舊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表示同意。接著,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到蘇聯進行談判。2月14日,雙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xié)定》以及《關于蘇聯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xié)定》等文件。兩國外長互換三個照會,聲明194年58月14日蘇聯政府同中國國民黨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各項協(xié)定失效,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已經獨立的現實?!吨刑K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包括前言和六個條款,有效期30年。它的主要內容是:“締約國雙方保證共同盡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間接在侵略行為上與日本相勾結的任何國家之重新侵略與破壞和平。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略,因而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締約國雙方均不締結反對對方的任何同盟條約,并不參加反對對方的任何集團及任何行動或措施”;“雙方根據鞏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對有關中蘇兩國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國際問題,均將進行彼此磋商”;“雙方保證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及不干涉對方內政的原則,發(fā)展和鞏固中蘇兩國之間的經濟與文化聯系,彼此給予一切可能的經濟援助,并進行必要的經濟合作”?!吨刑K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自195年04月11日生效。在締約后的一段時間內,兩國都履行條約規(guī)定,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過密切合作。但自60年代以后,由于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的重大變化,這個條約逐漸失去繼續(xù)存在的實際意義。據此,197年94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作出該條約期滿后不再延長的決定。日內瓦會議195年42月28日,由蘇聯倡議,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xié)議,定于同年4月舉行日內瓦會議,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除蘇聯、美國、法國、英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會議的全過程外,同這兩個問題有關的其他國家也派代表分別參加各有關問題的討論。4月19日,中國政府任命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為出席日內瓦會議代表團首席代表,張聞天、王稼祥、李克農為代表。日內瓦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195年44月26日,日內瓦會議開幕,首先討論朝鮮問題。會議一開始,朝鮮外務相南日就提出了關于恢復朝鮮統(tǒng)一和組織全朝鮮自由選舉的方案。周恩來外長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務相提出的方案。南朝鮮代表卻先后提出:由聯合國監(jiān)督,按大韓民國的憲法在全朝鮮舉行選舉;在選舉前一個月,中國軍隊全部撤出朝鮮,但聯合國軍隊要在選舉和完成統(tǒng)一后再撤退等建議。很顯然,南朝鮮的方案實質上就是要把大韓民國的法統(tǒng)強加給全朝鮮人民,由南朝鮮并吞北朝鮮。美國代表馬上支持這些建議。周恩來外長在會上指出: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是朝鮮人民在全國選舉中能自由表示意志而不受外力干涉的先決條件;聯合國是朝鮮戰(zhàn)爭中的交戰(zhàn)一方,不能由交戰(zhàn)一方來監(jiān)督朝鮮的選舉,但中國同意對選舉進行國際監(jiān)督。并建議:為了協(xié)助全朝鮮委員會根據全朝鮮選舉法在排除外國干涉的自由條件下舉行全朝鮮選舉,成立中立國監(jiān)督委員會,對全朝鮮選舉進行監(jiān)督。由于與會各方對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存在著原則分歧,到6月15日仍難達成協(xié)議,朝鮮、中國、蘇聯再次提出一些有利于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以打破僵局,但美國帶頭反對。參加聯合國軍的那些國家的代表提出了使會議面臨決裂的《十六國宣言》。在此情況下,周恩來外長仍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指出美國要阻撓日內瓦會議就解決朝鮮和平問題達成任何協(xié)議。情況雖然如此,與會國仍有義務對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達成某種協(xié)議。周恩來外長對協(xié)議案提出如下建議:日內瓦與會國家達成協(xié)議,它們將繼續(xù)努力,以期在建立統(tǒng)一、獨立和民主的朝鮮國家的基礎上達成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協(xié)議。關于恢復談判的時間和地點問題,將由有關國家另行商定。盡管這個聲明為絕大多數與會者所接受,但由于美國代表不表示同意,而未能獲得通過。這樣,日內瓦會議關于朝鮮問題的討論以未通過任何協(xié)議而結束。但正如周恩來外長所指出:它使大家了解到美國代表如何阻撓日內瓦會議,并阻止達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議。日內瓦會議的后期,即從5月8日開始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參加者有中、蘇、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共和國(即原南越)、老撾王國和柬埔寨王國。會議主要討論了停戰(zhàn)后一段時期內為越南交戰(zhàn)雙方的武裝力量劃分集結區(qū),老撾和柬埔寨問題如何同越南問題區(qū)別對待,停戰(zhàn)的監(jiān)督和保證,印度支那三國的政治前途等問題。美國企圖延長乃至擴大印度支那戰(zhàn)爭,雖然被迫同意參加會議,但始終沒有放棄其直接插手印度支那戰(zhàn)爭的打算。面對上述情況,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問題的過程中,采取了盡可能爭取法國等多數國家、著重反對美國破壞、大力把會議推向前進的做法。6月中旬,會議因各方分歧停滯不前。中國及時地折衷了有關國家的意見,提出了解決老撾和柬埔寨問題的議案,得到了廣泛的贊同。與會國就如何解決老撾和柬埔寨的停戰(zhàn)問題達成了一些協(xié)議,使會議大大前進了一步。中國代表團在解決如何劃分越南交戰(zhàn)雙方的集結問題上,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周恩來總理會晤法國新總理孟戴斯R弗2朗6斯;,在廣西柳州與胡志明主席交換意見,在莫斯科與蘇聯領導人會談,進一步協(xié)調了越、中、蘇的看法,打破了在劃分集結問題上的僵局,掃除了會議達成協(xié)議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個障礙。7月21日,會議通過《日內瓦會議最后宣言》,實現了印度支那的停戰(zhàn),結束了法國在這個地區(qū)進行多年的殖民戰(zhàn)爭,確認了印支三國的民族權利,是印支三國人民爭取獨立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時,通過日內瓦會議,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國人民為祖國安全、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的事業(yè),為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代表沒有在會議最后宣言上簽字,預示它另有圖謀,這為美國加緊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筆。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的補充發(fā)言(節(jié)選)主席、各位代表:我的主要發(fā)言現在印發(fā)給大家了。在聽到了許多代表團團長的一些發(fā)言之后,我愿補充說幾句話。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同意五國總理茂物會議所宣布的關于亞非會議的四項目的,而不另提建議。本來,對于美國一手造成的臺灣地區(qū)的緊張局勢,我們很可以在這里提出如同蘇聯所提出的召開國際會議謀求解決的方案,請求會議加以討論。中國人民解放自己領土臺灣和沿海島嶼的要求是正義的,這完全是內政和行使自己的主權,并得到許多國家的支持。我們也很可以提議會議討論承認和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問題。去年,科倫坡五國總理會議,還有亞非其他國家,都曾經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地位。而且,中國在聯合國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也可以在這里提出批評。但是,我們并沒有這樣做。因為這樣一來,就很容易使我們的會議陷入對這些問題的爭論而得不到解決。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同時,會議應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因為這是實際存在的反映。但是不應該使它妨礙我們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同的協(xié)議。我們還應在共同的基礎上來互相了解和重視彼此的不同見解。現在,我首先談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問題。我們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第二次大戰(zhàn)后,亞非兩洲興起了許多獨立國家,一類是共產黨領導的國家,一類是民族主義者領導的國家。前一類國家并不多。但是某些人所不喜歡的,就是6萬萬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屬于社會主義體系的政治制度,而不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