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思考管理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上海思考管理經(jīng)歷這一輪的洗禮,賦予生命以新的意義,這意義要超越人類自我的狹隘,要賦予技術以人性的光輝,讓我們在質樸與平實生活之中,回歸常識,回歸科學,回歸責任,遇見更美的心靈、更好的生活、更溫暖的世界。此時的上海,這座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安靜得令人心痛。作為組織管理研究者,我能深切理解特大型城市的管理、再疊加疫情、國情、國際關系諸多要素,其復雜程度和難度難以想象。不過,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思考難題背后的管理問題。城市作為有機整體而存在的,各組成部分的相關性與組織性,使得這個巨型系統(tǒng)必須實現(xiàn)“整體大過部分之和”,系統(tǒng)的整體利益才能夠貢獻于組織目標。哲學早就指出“主體發(fā)展到了一定階段,分裂出自己的對立面,變?yōu)榱送庠诘漠惣旱牧α?,這就是異化”。管理者迫切需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時刻牢記以系統(tǒng)整體利益出發(fā),無論何時都應該明確組織真正的目標是什么,小心避免局部異化,就是避免讓局部利益異化走到組織整體目標的對立面。管理決策的困難之處在于既要面對人,也要面對事。決策效果的關鍵在于兩方面:其一是決策方案是否合理;其二是組織成員接受與支持程度。高層管理者還需要正視另一個重要問題:中層和基層管理者的局限性。一旦涉及到更多的人與事發(fā)生沖突時,基層管理者就無法應對復雜性,執(zhí)行系統(tǒng)會失去其有效性,次生災難就會此起彼伏。人類邁進了數(shù)字化時代,今天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處理信息的能力。當決策前提條件變化時,需要高層管理者有勇氣做出調整,改變既有模式、做出新抉擇,如果還固守過去的決策模式或者成功經(jīng)驗,就會為了證明過去的成功而錯失未來。對于高層管理者來說,是否有勇氣動態(tài)調整和應對的決策是巨大挑戰(zhàn),也是智慧體現(xiàn)。組織行為學研究告訴我們:個體為什么愿意對組織目標做出貢獻?主要源于組織與個體都獲得了自己的滿足感。組織讓個體有滿足感,個體才愿意去主動協(xié)同、實現(xiàn)組織目標。在充滿不確定的當下,個人英雄已經(jīng)不足夠,比以往更需要集合智慧、眾志成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直是我黨堅持的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數(shù)字化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個體價值訴求多元,管理對象越來越是復雜系統(tǒng)。對于管理者而言,必須竭力超越二元對立論,讓自己忠誠于組織的根本目標,化繁就簡、求大同存小異、同時推進多個重要任務,協(xié)同多個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不是黑白對立、非此即彼。從工業(yè)革命開啟至今一兩百年間,人類借助于技術,努力構建一個更繁榮,更好的生活;所獲得的飛速發(fā)展怎么描述都不為過。這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日新月異并充滿自信,憧憬勝利的欲望填滿每一個角落。也正是這自信與欲望,讓生活進入到前所未有的快節(jié)奏,導致我們限定在一個狹窄的視角。在當下的時空窘迫中,我們內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新技術將要導致的是從未有過的不平等,還是真正實現(xiàn)共同福祉?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同時也讓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到脅迫、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散發(fā)而出的未知,世界不再是所熟悉的樣子。我們似乎開始由自信轉入迷茫。2022被防疫又一次摁下的暫停鍵,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注定以其特殊性被載入史冊。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時間點嗎?不完全是,回答的內容寫在2021年新年寄語里,我繼續(xù)保留這些思考。無論是個體還是人類整體,經(jīng)由疫情考驗之后,終將獲得自我與外物的全新認知領悟,我們以此延展生命的維度、重新喚醒身心。1、相信生活而非憧憬勝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只是熱衷于成功與增長。技術公司高歌猛進,萬億美元市值涌現(xiàn);新獨角獸公司,從幾十億到千億的迅速崛起;科技產(chǎn)品和服務幫助到數(shù)十億人的生活,它們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同時也窺見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醫(yī)學與健康領域的不斷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幫助了人們延長壽命超過20年,也帶了倫理底線挑戰(zhàn)。這些顯見的成功讓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追求成功,并渴望獲得一切的成功。但是,當繁華被按下暫停鍵,成功要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時,人生的意義在何處?幾千年前,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泰勒士已經(jīng)在論證等邊三角形的兩角相等,這些早慧的哲人,在希臘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為生活而思想,為思想而創(chuàng)造科學。先哲的智慧早已告訴我們,真正的信念并不是憧憬勝利,而是相信生活。所有重大的挑戰(zhàn),往往最能凸顯生活的價值,真實生活的質樸純粹,因其“普遍性”貫穿在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程之中而生生不息。2、敬畏責任而非崇拜力量在新冠病毒之下,再讀威爾·杜蘭特和阿里爾·杜蘭特,“人類歷史只是宇宙的一瞬間,而歷史的第一個教訓就是要學會謙遜。人類的所有記錄和成就都會謙卑地復歸于千萬生靈的歷史和視野”。再讀時,已經(jīng)不是共鳴而是忐忑。隨著技術讓生活更加便捷、空間更加廣闊、社會更加繁榮,一個又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讓人應接不暇時,我們已然對大自然失去敬畏。今天的技術比以往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大,如果不能真正基于責任而去運用,后果將不堪設想。我們不能高估人類自己,反而需要更加謹慎和小心。此時,責任,是一個人身份的基點,是一個組織的基點,是人類共同的基點。信息技術的普及,讓大眾在更大范圍內獲得知識、因知識而獲得更多的力量、甚至是權力,也必須由此產(chǎn)生更普遍的責任。真正推動人類進步的,從來不是野心家,而是那些值得信任的一代又一代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因責任而明白自己的渺小,他們因責任而深具同理心;他們因責任而去關注美好的事物,并讓創(chuàng)造源源不斷。是責任使人類代代相傳,而不是其他,就如愛因斯坦所言:“外在的強制在某種意義上,只能減輕但不能消除個人的責任。……任何為喚醒和支持個體的道德責任感所做的努力,都是對全人類的重要貢獻。”3、共生成為基本生存方式新冠讓我們透徹感知“競爭”與“合作”的內涵。在科學層面,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與醫(yī)生進行著令人驚嘆的合作。他們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同研究病毒協(xié)同作戰(zhàn)、帶來全球的曙光。在政治層面,我們看到的剛好相反,爭奪資源、各種甩鍋、故意散布錯誤信息、陰謀論滿天飛,甚至想科技壟斷來獲得經(jīng)濟與政治優(yōu)勢愛因斯坦曾說:“用當初產(chǎn)生問題的同樣意識水平,是不能解決該問題的”。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意識,新的世界觀來重塑技術的價值,來理解生存方式。正如我們看到的事實那樣,人類所有非凡的進步,并非來自競爭,而是出自于合作。人類得以在萬千物種中存在,并非來自人類自身的強大,而是出自于人類與萬千物種的關聯(lián)與共生??萍家呀?jīng)讓人類擁有了巨大的能量,我們需要擁有與這巨大能量所匹配的智慧。4、自我約束并持續(xù)學習未知與沖擊讓人措手不及,也激發(fā)了內在的精神力量,認知自我、不斷探索、跟隨智慧、從心向善。我們采用全新工作方式、我們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我們拓展新的生活社交方式,頑強的自我超越,就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開始約束自己,我們開始審視過去,我們來叩問內心,尋求回歸之路。在測核酸面前,深感自己的渺小和無知;但是,我們也深知,一切問題的產(chǎn)生并非在技術本身,而在于我們如何明智地使用它們,其核心基石,就是我們是否擁有正直的信仰,自我約束的力量。真正的敵人或許就是人類自己。幾千年前,蘇格拉底和孔子都勸誡人要更了解自己,并認知自己的無知。如果不能了解自己,就不能持續(x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