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廣西柳州市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公開招聘10名工作人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1.gif)
![2022年06月廣西柳州市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公開招聘10名工作人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2.gif)
![2022年06月廣西柳州市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公開招聘10名工作人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3.gif)
![2022年06月廣西柳州市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公開招聘10名工作人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4.gif)
![2022年06月廣西柳州市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公開招聘10名工作人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d999f007e56ff6398fb86568d2cac55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22年06月廣西柳州市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公開招聘10名工作人員名師點撥卷答案詳解版(3套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綜合模擬押題-全考點(共125題)1.根據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合同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二條,合同生效后,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因此,本題正確。
根據2021年版《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yè)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2.《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金瓶梅》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劇。(
)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
第二步,《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長生殿》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劇。其作者分別為王實甫,湯顯祖,孔尚任,洪昇。
因此,本題錯誤。
《金瓶梅》,中國古代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其成書時間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歷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書名是由書中三個女主人公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小說題材由《水滸傳》中武松殺嫂演化而來,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再現了當時社會民間生活的面貌,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幫閑所構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3.紙張∶印刷∶書籍
A.皮革∶加工∶鞋子
B.種子∶播種∶糧食
C.面粉∶油炸∶油條
D.藍圖∶施工∶建筑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紙張”經過“印刷”成為“書籍”,三者屬于原材料、方式、成品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皮革”經過“加工”成為“鞋子”,三者屬于原材料、方式、成品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糧食”不能簡單由“種子”經過“播種”得到,排除;
C項:“面粉”不能直接“油炸”得到“油條”,排除;
D項:“藍圖”不是原材料,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4.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聯(lián)網技術,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但要知道,技術的發(fā)展是在不斷演進的,一個社會總會不斷出現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數字化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未來也可能淪為“落伍者”,面臨今天部分老人所面臨的困境。因此,拋開技術不談,我們的公共服務,首先還是應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去設定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術上的“現代化”。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從資源和技術上能有效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根本性難題
B.老年人在網絡時代遭遇數字鴻溝的現象變得更加突出
C.在相關領域針對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
D.數字化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部分老年人群體帶來不便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主旨歸納。解答本題要抓住“因此”這一提示文段結論的關鍵詞,其后內容為文段主旨句,即我們的公共服務應在理念上有更多包容、普惠底色,而不是一味追求技術的“現代化”。
文段首先指出雖然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聯(lián)網技術,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但技術總是不斷發(fā)展的,總會有人成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結論——我們的公共服務應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去設定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術的“現代化”。C項與“因此”后的結論相符,是文段意在強調的重點。
A項,文段強調的是從公共服務的理念上解決“落伍者”面臨的困境,而不是從“資源和技術上”,排除。
B、D兩項僅著眼于老年人在數字時代面臨的問題,未涉及對策,排除。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話通過背景鋪墊先介紹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聯(lián)網技術,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緊接著第二句話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但”,指出即便是數字化社會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未來也可能面臨今天部分老人所面臨的困境,屬于問題表述。最后一句提出對策,即我們的公共服務應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去設定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文段為“分—總”結構,最后一句為文段重點。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為對策的概括歸納項,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介紹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會慢慢地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接著通過“但”進行轉折,指出技術的發(fā)展是不斷演進的,社會總會不斷出現“落伍者”,今天的年輕人未來也可能淪為“落伍者”。尾句通過“因此”總結前文,提出我們應該從理念層面體現包容性,依據不同群體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務。文段重在強調用包容的理念依據不同群體需求提供公共服務,對應C項。
A項,“從資源上解決老年人難題”文段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B項,“遭遇數字鴻溝的現象變得更加突出”為問題表述,文段重點在提出對策,問題表述非重點,排除。
D項,“給部分老年人群體帶來不便”為問題表述,文段重點在提出對策,問題表述非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讓老人在數字化時代少碰壁,別再把他們視為“少數群體”》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借用這首詞表達對誰的思念:
A.愛人
B.妹妹
C.兄弟
D.父親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出自于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這句詩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因此,選擇C選項。
6.未來人工智能將取代旅游行業(yè)內90%的服務類工作,帶來巨大變革。人工智能不是要模仿人類,而是要超越人類。未來的十年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解決旅游行業(yè)的很多問題。要促進人工智能在旅游行業(yè)的深入發(fā)展,技術變革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必不可少,而高薪和福利將成為招納人才的關鍵。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不實行技術變革,人工智能難以在旅游行業(yè)深入發(fā)展
B.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必會顛覆傳統(tǒng)旅游行業(yè)
C.若能招募到創(chuàng)新型人才,人工智能在旅游行業(yè)的變革將會成功實現
D.高薪和福利是當前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擇業(yè)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題干關聯(lián)詞“必不可少”、“關鍵”等,確定為翻譯推理。
第二步,翻譯題干。
①人工智能→技術變革且創(chuàng)新型人才
②招納人才→高薪且福利
第三步,進行推理。
A項:翻譯為“?技術變革→?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否定①中“技術變革且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一個條件,由且關系“一假則假”可知“?技術變革”是對①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人工智能”,可以推出;
B項:題干中僅說“未來人工智能將取代旅游業(yè)內90%的服務類工作”,不意味著會顛覆傳統(tǒng)旅游行業(yè),排除;
C項:翻譯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型人才”肯定①中“技術變革且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一個條件,但且關系的邏輯含義為“全真才真”,所以無法確定①后件的真假性,所以推不出確定結論,也就得不到“變革將會成功實現”,排除;
D項:題干說的是“高薪和福利將成為招納人才的關鍵”,這不代表高薪和福利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擇業(yè)時首先考慮的問題,偷換概念,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7.社會工作者應積極維護機構的形象和聲譽,在發(fā)表公開言論或進行公開活動時,應首先表明:
A.自己代表個人
B.自己既不代表個人也不代表機構
C.自己代表機構
D.自己代表的是個人還是機構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社工知識。
第二步,根據我國民政部發(fā)布的《社會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指引》第十六條,社會工作者應積極維護機構的形象和聲譽,在發(fā)表公開言論或進行公開活動時,應表明自己代表的是個人還是機構。D項說法正確。
因此,選擇D選項。
8.2006年,張某將自己的三間私房作價20萬轉讓給吳某,吳某略加修繕,居住一年后以25萬的價格轉讓給劉某,劉某居住一年后以30萬的價格轉讓給王某。以上幾次轉讓均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在王某居住期間,房屋所在地被該城市規(guī)劃為對外經濟開發(fā)區(qū),該房屋價格漲至120萬元,張某、吳某、劉某、王某就房屋所有權發(fā)生爭議。該房屋所有權應屬于:
A.張某
B.吳某
C.劉某
D.王某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權法》。
第二步,根據《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fā)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題干中張某、吳某、劉某、王某之間的幾次轉讓均未辦理過戶手續(xù),不動產物權未發(fā)生變更,張某仍擁有房屋的所有權。A項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A選項。
9.在行政效率的測定方法中,間接測定方法是指通過對行政效率的有形因素進行評估,并運用行政效率公式測量產出與投入的方法。(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管理知識。
第二步,行政效率的直接測定方法是通過對行政效率的有形因素進行評估,并直接運用行政效率公式測量產出與投入的方法。間接測定行政效率主要是通過對行政機關效能和效益的評定來估量行政效率的高低。所以,題干是行政效率的直接測定方法的定義,而不是間接測定方法。題干表述錯誤。
因此,本題錯誤。
10.(
)
對于
《天下太平》
相當于
路遙
對于
(
)
A.三毛;《白夜》
B.賈平凹;《浮躁》
C.金庸;《平凡的世界》
D.莫言;《平凡的世界》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三毛”與《天下太平》無明顯邏輯關系;《白夜》的作者是賈平凹,與“路遙”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賈平凹”與《天下太平》無明顯邏輯關系;《浮躁》的作者是賈平凹,與“路遙”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金庸”與《天下太平》無明顯邏輯關系;《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遙”,二者屬于作品與作者的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天下太平》的作者是“莫言”,二者屬于作品與作者的對應關系;《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遙”,二者屬于作品與作者的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11.10,21,14,34,72,(
)
A.64
B.75
C.92
D.106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觀察原數列無明顯特征,作差后也無規(guī)律,考慮機械劃分。位數上的數字都比較小,優(yōu)先考慮加和,第一個數字;第二個數字;第三個數字;第四個數字;第五個數字,即1,3,5,7,9,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則下一項數字各位之和。觀察選項,A項:,不符合,排除;B項:,不符合,排除;C項:,符合,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12.無論是抖音的口號“記錄美好生活”,還是快手的口號“記錄世界記錄你”,無不在強調短視頻的記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短視頻具有和紀錄片類似的功能。從微觀視角來看,短視頻記錄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內容,但是從宏觀視角來看,短視頻記錄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不同于紀錄片,短視頻的記錄是一種拼圖式記錄,它聚合與拼貼了普通個體對生活瞬間的碎片化記錄,以其豐富多樣的視角合力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短視頻與紀錄片的不同之處
B.短視頻和紀錄片都具有記錄功能
C.短視頻記錄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
D.短視頻記錄的是碎片化內容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本題應抓住“但是”這一轉折詞,轉折后的內容是文段的重點,正確答案應與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短視頻的記錄功能與紀錄片功能類似,然后說明從微觀視角看,短視頻記錄的是碎片化內容,接著由“但是”轉折強調從宏觀視角上看,短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最后進一步通過與紀錄片對比,說明短視頻是通過拼圖式記錄時代整體風貌的。故短視頻記錄時代整體風貌的特點是文段意在強調的,對應C。文段主體是短視頻,排除強調與紀錄片對比的A、B。D項是轉折前的內容,不是文段意在說明的重點,排除。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主要強調短視頻具有和紀錄片類似的記錄功能,第二句主要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介紹了短視頻記錄的內容,通過轉折詞“但……卻……”將文段重點推后,著重強調短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后文具體闡釋短視頻是如何記錄一個時代整體風貌的。通過分析文段可知,文段重點在轉折關聯(lián)詞之后,強調“短視頻記錄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引出“短視頻”這一話題,指出其和紀錄片均具有記錄功能。隨后通過轉折詞“但是”引出重點,強調“短視頻記錄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之后通過“不同于紀錄片,短視頻的記錄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解釋短視頻如何記錄一個時代整體風貌,加強論述轉折后的觀點。故文段重點強調“短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對應C項。
A項,文段通過轉折重點強調的是短視頻的特點與功能,并非兩者的區(qū)別,排除;B項,文段主題詞為“短視頻”,并非“短視頻和紀錄片”,且“都具有記錄功能”非重點,排除;D項,“碎片化內容”為轉折之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短視頻形成文化風尚》13.下面的題目都是短語,從結構上看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出師表
木蘭詩
憶江南
B.愚公移山
曹劌論戰(zhàn)
望天門山
C.七根火柴
蘇州園林
驛路梨花
D.從三到萬
想和做
紀念白求恩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找出短語結構相同的一項。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憶江南”屬于動賓短語,而“出師表”和“木蘭詩”屬于偏正短語,結構不同,排除A項。B項“愚公移山”和“曹劌論戰(zhàn)”屬于主謂短語,“望天門山”屬于動賓短語。結構不同,排除B項。C項均屬于并列短語,均是名詞+名詞結構,即名詞短語,結構相同,C項正確。D項“從三到萬”屬于介賓短語,“想和做”屬于并列短語中的動詞短語,“紀念白求恩”屬于動賓短語。結構不同,排除D項。
因此,選擇C選項。
14.(
)對于飛黃騰達相當于春風化雨對于(
)。
A.豐功偉績默默無聞
B.雞犬升天耐心細致
C.青云直上潤物無聲
D.功成名就不求回報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逐一代入選項。
A項:豐功偉績指偉大的功勞和業(yè)績,飛黃騰達比喻官職、地位升得很快,由于有了豐功偉績因此可以飛黃騰達,二者為因果對應關系;春風化雨指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默默無聞形容沒有名聲,不為人們所知道,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雞犬升天是指一個人做了大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與飛黃騰達無明顯邏輯關系,耐心細致與春風化雨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順遂,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與飛黃騰達為近義關系;潤物無聲比喻做了貢獻而不張揚,默默奉獻,與春風化雨為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功成名就指功業(yè)建立了,名聲也有了,與飛黃騰達無明顯邏輯關系;不求回報與春風化雨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15.長久以來,心理學家都支持“數學天賦論”;數學能力是人類自打娘胎里出來就有的能力,就連動物也有這種能力。他們認為存在一種天生的數學內核,通過自我慢慢發(fā)展,這種數學內核最后會“長”成我們所熟悉的一切數學能力。最近有反對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反對者的看法?
A.10~12個月的嬰兒已經知道3個黑點和4個黑點是不一樣的
B.數學是大腦的產物,而大腦的生長模式早已由基因“預設”
C.經過人為訓練的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動物能處理數學問題
D.絕大多數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數量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
論據:無。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增加反向論據?!?0~12個月的嬰兒已經知道3個黑點和4個黑點是不一樣的”,證明人類自出生以來就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具有削弱作用。
B項:削弱論點。該項指出大腦的生長模式早已由基因“預設”,說明數學能力是有天賦的,具有削弱作用。
C項:增加論據。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動物經過人為訓練后能處理數學問題,說明數學能力是文化的產物,具有加強作用。
D項:增加論據。因為絕大多數的原始部落文化落后,而缺少了文化教育使得人們的數學能力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數量,支持了反對者的論點,具有加強作用。
第四步,強度比較。
C項、D項都是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證明論點,但是C項是將動物與人類比,D項是直接舉出某部落的例子,故D項支持力度更強。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支持反對者看法的一項,需首先明確反對者的看法,即“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要支持該觀點,可以說明“數學天賦論”是錯誤的。反對者的看法: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
A項,10~12個月的嬰兒就已經具備數學能力了,說明數學能力是一種天賦,削弱了反對者的看法。
B項,指出數學是大腦的產物,大腦的生長模式早已由基因“預設”,也就是說數學能力是天生的,削弱了反對者的看法。
C項,經過人為訓練的大猩猩等動物能處理數學問題,說明數學能力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無法確定它們是不是剛出生就有數學能力,支持力度較弱。
D項,原始部落的居民是缺少文化教育的,他們的數學能力低下,說明數學能力確實是文化的產物,而非天賦,支持了反對者的看法。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
論據:無。
本題只有論點,沒有論據,所以優(yōu)先考慮補充論據的方式來加強。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說明嬰兒可以區(qū)分數量不同的黑點,舉例說明數學能力是有天賦的,否定論點,無法加強,排除;
B項:說明數學是大腦的產物,大腦已被基因預設,也就是說數學是有天賦的,否定論點,無法加強,排除;
C項:指出部分動物經過訓練能處理數學問題,但是并不知道其是否有數學能力的天賦,不明確選項,無法加強,排除;
D項:說明絕大多數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甚至以下的數字,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說明數學能力確實是文化的產物,補充論據,可以加強,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16.電影院有2500個座位,當每張票售價20元可以全部售完,若每張票增加5元,減少100張,如果某場售出2000張,問該影院最多可收入多少?
A.80000
B.90000
C.100000
D.110000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
第二步,售出了2000張,說明少買了2500-2000=500(張)票,每漲5元少賣100張,因此最多可賣出的價格為20+(500÷100)×5=45(元),則此時的收入為2000×45=90000(元)。
因此,選擇B項。
17.有6個人——G,H,I,J,K,L,每個人或者只下圍棋或者只下象棋。如果有多個人下同一種棋,則下該種棋的人按下棋水平從高到低排名。給出下列條件:
(1)J:
下象棋。
(2)K:下圍棋。
(3)在下圍棋的人中間,H排名最高。
(4)如果I下圍棋,則K和L下圍棋,K的排名低于I但高于L。
(5)如果I下象棋,則L下象棋,L的排名低于J但高于I。
(6)如果K下象棋,則G下象棋,J的排名低于G但高于K。
下面的哪一個選項能夠是真的:
A.I下象棋,L下圍棋
B.G下象棋,K下圍棋
C.K和J下象棋,K的排名高于J
D.I和L下象棋,I的排名高于L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題干信息沒有緊密的推導關系,不存在明顯的突破口,可以使用代入排除法來解題。
假設A項為真,I下象棋,L下圍棋,則與條件(5)中“如果I下象棋,則L下象棋”矛盾,故A項排除;
假設B項為真,G下象棋,K下圍棋,與條件(6)相符,為正確選項,保留;
假設C項為真,K和J下象棋,K的排名高于J,則與條件(6)中“如果K下象棋,則G下象棋,J的排名低于G但高于K”矛盾,故C項排除;
假設D項為真,I和L下象棋,I的排名高于L,則與條件(5)中“如果I下象棋,則L下象棋,L的排名低于J但高于I”矛盾,故D項排除。
A、C、D三項均有不符合題干條件的地方。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題干可以翻譯為:
①J下象棋
②H下圍棋
③圍棋:H排名最高
④I下圍棋→K和L下圍棋,排名:L<K<I
⑤I下象棋→L下象棋,排名:I<L<J
⑥K下象棋→G下象棋,排名:K<J<G
題干信息缺少緊密的推理關系,采用代入法:
A項:代入該項可知,與⑤矛盾,排除;
B項:代入該項可知,與題干條件均不矛盾,可以推出;
C項:代入該項可知,與⑥矛盾,排除;
D項:代入該項可知,與⑤矛盾,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18.和平:戰(zhàn)爭(
)。
A.小生:老生
B.油畫:素描
C.遺傳:變異
D.整齊:凌亂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本題考查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不是和平就是戰(zhàn)爭,沒有其他情況存在,兩者是矛盾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小生和老生都屬于京劇生(生指劇中男主角),小生扮演青年男性,老生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剛毅的正面人物,京劇生有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另有紅生一行,所以小生與老生是反對關系,與題干不符。
B項,油畫與素描都是繪畫形式,繪畫還包括水彩畫、水粉畫、白描、山水畫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以油畫和素描是反對關系,與題干不符。
C項,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繁衍、生命進程中的一部分,屬于反對關系,與題干不符。
D項,不是整齊就是凌亂,沒有其他情況存在,兩者是矛盾關系,符合題意。
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
故正確答案為D。19.某玩具店同時賣出一個拼裝玩具和一架遙控飛機,拼裝玩具88元,遙控飛機160元,拼裝玩具賺了10%,而遙控飛機虧本20%,則這個商店賣出這兩個玩具賺錢或是虧本多少?
A.賺了12元
B.賺了32元
C.虧了12元
D.虧了32元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成本=售價÷(1+利潤率),已知兩種玩具的售價和利潤率,可求得其各自的成本,計算總成本與總售價之間的關系,判斷盈虧情況。拼裝玩具和遙控飛機的成本分別為88÷(1+10%)=80元、160÷(1-20%)=200元,則成本合計為80+200=280元,所以虧了280-88-160=32元。故本題選D。20.知足∶不辱
A.甚愛∶大廢
B.多藏∶厚亡
C.知止∶不殆
D.知難∶不退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知足不辱”
意思是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爸恪迸c“不辱”屬于充分條件關系。且“知足不辱”出自《道德經》。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甚愛大廢”是指過分愛惜了,必然在另一個方面遭到大的損失。二者屬于必要條件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多藏厚亡”是指謂聚斂越多,則喪失越大?!岸嗖亍迸c“厚亡”二者是因果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知止不殆”
指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爸埂迸c“不殆”屬于充分條件關系,且“知止不殆”出自《道德經》,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知難”和“不退”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21.某天住在山腳下的商人王老板上山辦事,然后按原路返回,王老板整個行程的平均速度是15km/h,而下坡的時候王老板的速度是30km/h,則王老板上坡時的速度是(
)km/h。
A.5
B.7.5
C.10
D.12.5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
第二步,根據題意王老板上山和原路返回的路程相等,即可用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即有15=,解得=10(km/h)。
因此,選擇C選項。
22.某飼養(yǎng)場孵化出一批小雞,統(tǒng)計發(fā)現母雞數量比公雞4倍還多120只,而母雞數量與公雞數量的差比公雞數量的4倍少48只,則該批小雞總共有(
)只。
A.186
B.240
C.580
D.960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設公雞有x只,則母雞有(4x+120)只,根據題意列式:4x+120-x=4x-48,解得x=168,則該批小雞總共有168+4×168+120=960(只)。
因此,選擇D選項。
23.
A.A
B.B
C.C
D.D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字符間的邏輯規(guī)律。
題干中共有三種不同的字符,且第一、二、五、八個字符相同,第三、四個字符相同,第六、七個字符相同。
第二步:與題干字符間邏輯規(guī)律相同的即為答案。
綜上分析可知,答案為A。
故正確答案為A。24.英國氣象局警告說,以前的研究多關注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的情況,但如果還不能采取強有力的減排措施,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會上升超過4攝氏度。這會導致世界各地出現干旱、洪水等極端天氣。
最適合上述文字的小標題是:
A.英敦促采取強有力減排措施
B.英警告全球將出現極端天氣
C.英警示全球變暖超過4攝氏度的危害
D.英警示全球變暖超過2攝氏度的危害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頭指出了英國氣象局發(fā)出的警告,指出過去研究的關注點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的情況,如果不采取措施,情況會惡化,以致于全球氣溫會上升4攝氏度,進而導致極端天氣的出現??梢娢亩沃攸c就是,我們現在必須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才能避免這一切的發(fā)生。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重點句的同義替換。B項英國警告的不是全球將會出現極端天氣,而是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將會出現的惡化情況,不符合重點內容,排除;C項不是警告的主要內容和目的,警告的主要目的是要采取及時有力的措施了,非重點,排除;D項無中生有,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25.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巨變,各種各樣的思潮也________。這些社會思潮與社會的變遷有怎樣的糾結,其間是否有________可尋,各種思潮是否有共識可以分享?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層出不窮
蹤影
B.各有所長
來源
C.來勢洶洶
答案
D.此消彼長
脈絡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隨著社會的巨變,各種各樣的思潮也”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得體現“變”之意。A項“層出不窮”指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B項“各有所長”指各有各的長處、優(yōu)點;C項“來勢洶洶”指事物或動作到來的氣勢盛大,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和C項。D項“此消彼長”指這個減少,那個增加,符合語境,答案鎖定D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吧鐣汲迸c社會的變遷有怎樣的糾結,其間是否有脈絡可尋”,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D選項。
26.一項工作交給甲做要2小時完成,交給乙做要1.5小時完成,交給丙做要3小時完成?,F在三個人兩兩組隊,每隊都工作相同的時間,共需要(
)完成這項工作。
A.10分鐘
B.20分鐘
C.1小時
D.1.5小時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時間類。
第二步,設工作總量為6,則甲的效率為3,乙的效率為4,丙的效率為2,兩兩組隊后的效率分別為5,7,6,設相同的工作時間為t,可列方程:(5+7+6)t=6,解得t=1/3,所以總耗時為(1/3)×3=1(小時)。
因此,選擇C選項。
27.恩格爾系數,是指房租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宏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而不是房租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因此,本題錯誤。
恩格爾系數:對一個國家而言,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費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爾系數則由食物支出金額在總支出金額中所占的比重來最后決定。恩格爾系數達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于30%為最富裕。
28.肥沃:土地
A.保持:清醒
B.辦事:謹慎
C.開朗:心情
D.天氣:晴朗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肥沃的土地,二者為偏正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保持清醒,二者為動賓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謹慎地辦事,二者為偏正關系,但二者順序與題干相反,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開朗的心情,二者為偏正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晴朗的天氣,二者為偏正關系,但二者順序與題干相反,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29.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經證明這些帝國都是曇花一現
②這些民族在歷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這種壓力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地區(qū)歷史的發(fā)展
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歐亞大草原上
⑤他們的歷史重要性在于他們向東、向西流動時,對中國、波斯、印度和歐洲所產生的壓力
⑥他們的歷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們所建立的帝國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第一步,快速瀏覽6個句子并觀察選項,可根據首句特征排除錯誤選項。第二步,可通過抓關鍵詞、關鍵句、邏輯關系確定分句間順序。①中出現了指示詞“這些”,說明其前面應存在該詞所指向的內容,故①用作文段首句不合適,排除A、B;觀察題干,選項②、④都包含“民族”一詞,由“這些”可知,兩者具有順承關系,且②應緊接在④之后,排除D。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首句是①和④,①中出現了“這樣的帝國”,代詞在句內無指代對象,不適合做首句,排除A項和B項。
第二步,④主要講述的是“游牧民族”,①主要講述的是“這些帝國”,②主要講述的是“這些民族”,根據話題一致原則,④后應接②。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選項。⑥講述“所建立的帝國”,后接①“這樣的帝國都是曇花一現”,符合話題一致;⑤③均講述“壓力”,亦符合話題一致。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由選項入手,①、④句中,根據首尾句原則,①中出現代詞“這些”,不適合做首句,由此確定首句為④,排除A、B兩項。根據內容一致原則,④句中的主語是游牧民族,②句中的主語是這些民族,兩者銜接的更加自然。
故正確答案為C。30.兩年來,a藥品公司的甲類新藥銷量有了明顯提升,同時,該公司用于降低該藥品副作用的研發(fā)費用顯著增長,有關人士認為,a公司甲類新藥銷量的增長得益于其副作用的下降。
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A.兩年來,市面上很多品牌的甲類藥品銷量也有了較大提高
B.患者選擇a公司甲類藥品主要是因為價格適合
C.在同類藥品中,甲類藥品的所占份額只有8%
D.b公司的甲類藥品副作用比a公司的甲類藥品還要小,但銷量卻不如a公司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a公司甲類新藥銷量的增長得益于其副作用的下降。
論據:兩年來,a藥品公司的甲類新藥銷量有了明顯提升,同時,該公司用于降低該藥品副作用的研發(fā)費用顯著增長。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該項中“市面上的甲類藥品”的情況與論點中“a公司甲類新藥”的情況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增加反向論據。既然“患者選擇a公司甲類藥品主要是因為價格適合”,那么a公司甲類新藥銷量的增長就不一定得益于其副作用的下降,具有削弱作用。
C項:無關選項。該項中“甲類藥品所占份額”與論點所說的a公司甲類新藥銷量增長的原因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D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b公司的甲類藥品”不是“a公司的甲類藥品”,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31.韓國∶首爾
A.美國∶紐約
B.加拿大∶多倫多
C.伊斯蘭堡∶巴基斯坦
D.埃及∶開羅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二者屬于首都與國家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而非“紐約”,排除;
B項:“加拿大”的首都是渥太華,而非“多倫多”,排除;
C項:“伊斯蘭堡”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D項:“開羅”是“埃及”的首都,二者屬于首都與國家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32.實際上普通話和方言不是同一層次上的交際工具,普通話是全民共同語,是官方語言,而方言是區(qū)域性的,是民間語言。通過明確
,普通話和方言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甚至
,相得益彰。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規(guī)定齊頭并進
B.劃分互為表里
C.區(qū)分珠聯(lián)璧合
D.界定相輔相成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文意可知,普通話和方言通過明確劃定各自的使用范圍可以同時使用,并不沖突。A項“規(guī)定”意為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D項“界定”意為劃定界限,確定所屬范圍,置于此處均符合文意,保留;B項“劃分”指把整體分成若干部分,文段未體現普通話和方言存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排除;C項“區(qū)分”指辨別,分辨,文段并非強調普通話和方言相似,不好分辨,與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據“甚至”可知,表達遞進關系,橫線處所填詞語應比“并行不?!背潭雀?。D項“相輔相成”意為兩件事物相互補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可與“并行不?!睒嫵蛇f進關系,符合文意,當選;A項“齊頭并進”意為不分先后地一齊前進或同時進行,程度與“并行不?!币恢拢瑹o法構成遞進關系,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普通話與方言如何相得益彰》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普通話是全民共同語,是官方語言,而方言是區(qū)域性的,是民間語言”可知,對于普通話與方言已按照性質進行了明確的認定。A項“規(guī)定”指對某一事物作出關于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文段只是按照性質進行劃分,不涉及是否決定,語義不符,排除A項。B項“劃分”指把整體分成幾部分,可體現把我國的語言劃分為普通話與方言之意,符合題意。C項“區(qū)分”指分開來兩個不同的事物,可體現將我國語言分為普通話和方言之意,符合題意。D項“界定”指劃定界限;確定所屬范圍??审w現前文“普通話是全民共同語,是官方語言,而方言是區(qū)域性的,是民間語言”之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甚至”可知橫線處要體現出對“并行不?!钡倪f進,且與“相得益彰”構成并列?!安⑿胁汇!敝竿瑫r進行而互相不違背,側重互不影響。B項“互為表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與“并行不?!背潭纫恢?,未體現遞進,排除B項。C項“珠聯(lián)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樣子。普通話與方言為客觀存在,未體現“美好”,排除C項。D項“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缺一不可。側重配合與補充,可體現普通話與方言的互補性,對前文“并行不?!边M行了遞進,且“相輔相成”與“相得益彰”形式對應,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分析文意可知,本題從第二空入手可快速鎖定答案。第二空詞語與“相得益彰”意思相近,辨析備選詞語的語義,排除不符合文意的A、B、C。第三步,驗證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做到并行不悖,甚至……”可知,所填詞語應與“相得益彰”意思相近,比“并行不?!闭Z義程度更重?!跋嗟靡嬲谩敝富ハ鄮椭ハ嘌a充,更能顯出各自的好處?!褒R頭并進”指不分先后地一齊前進或同時進行,側重表達各方都不落后的意思。文段不是強調普通話和方言誰都不落后,而是說兩者互相助益,排除A?!盎楸砝铩敝竷韧庖惑w,互相配合,普通話和方言并不是內外一體的關系,排除B。“珠聯(lián)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湊在一起。文段并未說明普通話和方言結合在一起,排除C?!跋噍o相成”指互相協(xié)助進行或配合使用,與“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符合文意。
驗證第一空,“界定”指確定所屬范圍,一般適用于抽象事物,如“界定概念”。其用在文段中,指明確“普通話”和“方言”的使用范圍,恰當。
故本題選D。
33.注意分為內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內源性注意是指個體根據自己的目標或意圖來分配注意、支配行為,是主動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個體外部信息引起的個體注意,是被動注意。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外源性注意的是:
A.為了讓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劉老師特別關注有關教學方法的書籍
B.王靜為自駕游而看了大量的旅游攻略
C.劉玲因喜歡同事買的衣服而去了解該服裝品牌
D.這件衣服鮮艷的色彩一下吸引了陳曉的目光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題干給出內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兩個定義,但只考查外源性注意,可重點關注該定義,如果選不出答案,再對比兩個定義間的異同,據此分析選項。內源性注意定義的關鍵信息:根據自己的目標或意圖分配注意,是主動注意。
外源性注意定義的關鍵信息:外部信息引起個體注意,是被動注意。
A項,劉老師特別關注有關教學方法的書籍,體現了根據自己的目標分配注意,是主動注意,屬于內源性注意。
B項,王靜為自駕游而看了大量旅游攻略,體現了根據自己的目標分配注意,是主動注意,屬于內源性注意。
C項,劉玲因喜歡同事買的衣服而去了解該服裝品牌,體現了根據自己的目標分配注意,是主動注意,屬于內源性注意。
D項,衣服鮮艷的色彩吸引了陳曉的目光,體現了外部信息引起個體注意,是被動注意,屬于外源性注意。
故本題選D。34.在我國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5年,自核準之日起計算,期限屆滿可以續(xù)展,每次續(xù)展的有效期為5年。(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知識產權知識。
第二步,根據《商標法》第三十九條,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準注冊之日起計算。據《商標法》第四十條,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xù)使用的,商標注冊人應當在期滿前十二個月內按照規(guī)定辦理續(xù)展手續(xù);在此期間未能辦理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展期。每次續(xù)展注冊的有效期為十年,自該商標上一屆有效期滿次日起計算。期滿未辦理續(xù)展手續(xù)的,注銷其注冊商標。商標局應當對續(xù)展注冊的商標予以公告。所以,我國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而不是5年,續(xù)展的有效期為也是10年而不是5年。
因此,本題錯誤。
35.社會方言是由社會群體的不同性質而形成的語言變體,是在某一社會群體、社會階層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語言,它是由不同的職業(yè)、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這些因素構成的社區(qū)交際習慣所形成的語言差異。主要差別是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詞匯的使用。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社會方言的是(
)。
A.貴族語言
B.學生腔
C.法律術語
D.客家話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由不同的職業(yè)、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或這些因素構成的社區(qū)交際習慣形成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是因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符合定義;
B項,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符合定義;
C項,是因職業(yè)不同而形成的,符合定義;
D項,客家語是漢族客家民系的母語,沒有體現題干定義中的關鍵詞,不符合定義。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某一社會群體、社會階層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語言;
②由不同的職業(yè)、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這些因素構成的社會交際習慣所形成的。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貴族語言”由不同社會地位構成的社會交際習慣而形成的語言差異,屬于社會方言,符合定義;
B項:“學生腔”由不同受教育程度構成的社會交際習慣而形成的語言差異,屬于社會方言,符合定義;
C項:“法律術語”由不同職業(yè)構成的社會交際習慣而形成的語言差異,屬于社會方言,符合定義;
D項:“客家話”由不同地域構成的社會交際習慣而形成的語言差異,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社會方言的一項。題干定義社會方言是一種語言變體,分析其形成因素,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社會方言定義的關鍵信息:由不同的職業(yè)、社會地位、政治信仰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構成的社區(qū)交際習慣所形成的差異。
A項,貴族語言是受地位影響形成的,屬于社會方言。
B項,學生腔是受教育程度影響形成的,屬于社會方言。
C項,法律術語是受職業(yè)影響形成的,屬于社會方言。
D項,客家話是受地域影響形成的,不屬于社會方言。
故本題選D。36.訴諸無知是指以對某個命題的無知為根據,從而斷言該命題是真或者是假的一種謬誤。其公式是:因為尚未證明A假,所以A是真的;或者因為尚未證明A真,所以A是假的。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論證中犯了訴諸無知錯誤的是:
A.既然圣經上說上帝是存在的,那么你就不能說上帝是不存在的
B.既然現在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甲是有罪的,那么甲就可能是無罪的
C.既然當時的絕大多數人都相信托勒密的地心說,那么托勒密的地心說就是正確的
D.既然古代典籍未提到元明時期該地附近有寺院,那么就說明當時該地附近沒有寺院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尚未證明A假,所以A是真的”“尚未證明A真,所以A是假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圣經說上帝是存在的,說明有證據表明上帝是存在的,那么上帝存在,不符合“尚未證明A假,所以A是真的”,也不符合“尚未證明A真,所以A是假的”,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現在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甲有罪,符合“尚未證明A真”,那么甲就可能是無罪的,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不符合
“所以A是假的”,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絕大多數人相信托勒密的地心說,那么地心說正確,但是人們相信有地心說并不代表有證據證明地心說是存在的,不符合“尚未證明A假,所以A是真的”,也不符合“尚未證明A真,所以A是假的”,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古代典籍未提到元明時期該地附近有寺院,符合“尚未證明A真”,那么當時該地附近就沒有寺院,符合“所以A是假的”,符合定義,當選。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因為尚未證明A假,所以A是真的;或者因為尚未證明A真,所以A是假的,即可表示為未證明A,所以?A。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圣經上說上帝是存在的,所以上帝是存在的,其結構屬于“A存在,A”,不符合“未證明A,所以?A”,不符合定義;
B項: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甲是有罪的,所以甲可能無罪,其結構屬于“未證明A,可能?A”,不符合“未證明A,所以?A”,不符合定義;
C項:絕大多數人都相信托勒密的地心說,所以托勒密的地心說就是正確的,其結構屬于“相信A,A”,不符合“未證明A,所以?A”,不符合定義;
D項:古代典籍未提到元明時期該地附近有寺院,所以當時該地附近沒有寺院,其結構符合“未證明A,所以?A”,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為單定義題目,只涉及訴諸無知一個定義,分析題干可知訴諸無知定義的關鍵信息為對某個命題的無知為根據,斷言該命題是真或者是假的一種謬誤。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此關鍵信息分析選項。訴諸無知定義的關鍵信息:對某個命題的無知為根據,斷言該命題是真或者是假的一種謬誤。
A項,圣經上說上帝是存在的,說明有證據證明上帝是存在的,不符合關鍵信息“命題的無知”,不符合定義。
B項,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甲有罪,符合“尚未證明A真”,但“甲可能是無罪的”,說明甲可能有罪也可能無罪,無法斷定真假,不符合關鍵信息“斷言該命題是真或假”,不符合定義。
C項,大多數人都相信地心說,是一種肯定的狀態(tài),不符合關鍵信息“對某個命題的無知為根據”,不符合定義。
D項,“古代典籍未提到元明時期該地附近有寺院”符合“因為尚未證明A真”,“那么就說明當時該地附近沒有寺院”也符合“所以A是假的”,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37.(
)
之于
風油精
相當于
碳酸
之于
(
)
A.薄荷腦;可樂
B.清涼;陳醋
C.葉綠素;花露水
D.液體;二氧化碳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薄荷腦”是“風油精”的主要成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碳酸”是“可樂”的主要成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風油精”有“清涼”的作用,二者屬于功能對應關系,“碳酸”與“陳醋”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葉綠素”與“風油精”無明顯邏輯關系,“碳酸”與“花露水”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D項:“風油精”是一種“液體”,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二者屬于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38.生活中有一些人會反復檢查門窗確保安全,反復洗手以保持干凈等,他們明知道這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重復這類無意義的動作并為此耗費大量時間而感到痛苦不堪,這種病癥被稱為強迫癥。曉曉每天反復洗手的次數是一般人的30倍,可據此認為,曉曉患了強迫癥。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結論?
A.曉曉的工作決定她需要保持雙手清潔
B.曉曉家人的洗手次數多于普通人
C.曉曉洗手時并沒有感到痛苦煩惱
D.曉曉曾經忘記檢查門窗,結果家中被盜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質疑”,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曉曉患了強迫癥。
論據:曉曉每天反復洗手的次數是一般人的30倍。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切斷聯(lián)系。該項指出曉曉是因為工作需要保持雙手清潔,說明她不是因為得了強迫癥才一天洗很多次手,否定了不斷洗手和強迫癥之間的聯(lián)系,屬于拆橋,具有削弱作用。
B項:無關選項。題干討論的是曉曉個人,而曉曉家人的情況,和曉曉自身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不明確項。曉曉洗手時雖然不痛苦,但洗手這件事是不是無意義的動作并未說明,不具有削弱作用,排除。
D項:無關選項。題干主要討論曉曉是否患有強迫癥,該項則討論曉曉曾經因為忘記檢查門窗而導致被盜,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39.以下為4款銀行理財產品:
產品序號
承諾保本
投資期限(天)
起購金額(萬)
年化收益率
1
是
190
1
2.7%~3.5%
2
是
30
20
2.7%~3.7%
3
否
240
10
3.9%
4
是
180
10
2.7%~3.4%
注:年化收益率按365天計算。產品未到投資期限贖回,不享受收益。
如果希望在1年內投資10萬元資金,那么投資哪款產品能獲得最大收益?
A.1號
B.2號
C.3號
D.4號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投資意愿是1年內投資10萬元,那么起購金額應≤10萬元,投資期限之和應≤365天,此題需要注意的是,若182.5天=≤投資期限≤365天,則該款理財產品一年內只能購買1次,若122天≈≤投資期限≤=182.5天,則該款理財產品一年內可購買2次。年化收益率越大,收益越多。2號起購金額為20萬元,可排除2號。產品未到投資期贖回,不享受收益,一年365天,若投資1號、3號只能購買1次,若投資4號可重復購買=2.X次,取整為2次。而且各產品的收益率相差不大,所以購買2次的收益一定大于購買1次的收益。故本題選D。40.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組織所做的各項決策的出發(fā)點是:
A.如何改善生產條件
B.如何提高產量
C.如何滿足消費者的偏好
D.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微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買方市場,就是指市場上賣什么東西,主要是由買方(顧客)來決定,也就是顧客需要什么,企業(yè)就生產什么,也就是消費者導向的市場或顧客導向的市場。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組織所做的各項決策的出發(fā)點是市場需求情況,滿足消費者的偏好最接近市場需求問題。C項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C選項。
所謂賣方市場,就是指市場上賣什么東西主要是由賣方(生產企業(yè))來決定,也就是企業(yè)生產什么,市場上就賣什么,是生產者導向的市場。在賣方市場條件下,組織決策出發(fā)點是組織自身的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
41.天下為公是中國外交的胸懷。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建國70年來中國與世界同行的________證明,中國是世界之中國,中國發(fā)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和平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同世界是________的命運共同體。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的項是:
A.過程
一脈相連
B.歷程
休戚與共
C.腳步
息息相關
D.歷史
休戚相關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通過“中國發(fā)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和平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同世界是________的命運共同體”可知,該空應包含“命運共同體”這一含義,“命運共同體”指彼此之間利害關系一致,共同承擔幸福與災禍。A項“一脈相連”指由一個血統(tǒng)或一個派別傳下來,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B項“休戚與共”指彼此共同承受幸福與災禍,能夠體現出“命運共同體”這一含義,符合語境。C項“息息相關”指關系密切,不能體現出“利害關系一致”,排除C項。D項“休戚相關”指彼此間禍?;ハ嚓P聯(lián),能夠體現出“利害關系一致”,但是無法體現出“共同承擔幸福與災禍”,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皻v程”指經歷的過程,“建國70年來中國與世界同行的歷程證明”,能夠照應到文段的“同行”,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B選項。
42.沉管隧道就是將若干個預制段分別浮運到海面(河面)現場,并逐個沉放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內,以此修建的水下隧道。以下隧道采用了外海環(huán)境沉管隧道技術的是:
A.廣州珠江隧道
B.深圳地鐵隧道
C.貴廣高鐵隧道
D.港珠澳大橋隧道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采用排除法。根據題干關鍵詞“外?!?,排除A。根據題干關鍵詞“海面(河面)”,排除B、C。A項錯誤。珠江隧道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是廣州市第一條穿越珠江的隧道,也是中國大陸首次采用沉管法設計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
B項錯誤。結合題干表述和常識來看,深圳地鐵隧道顯然不會采用外海環(huán)境沉管隧道技術。
C項錯誤。貴廣高速鐵路,又稱貴廣高鐵,是一條雙線電氣化客運專線,是中國穿越喀斯特地貌的高鐵。
D項正確。中國的港珠澳大橋采用的沉管隧道,是我國建設的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我國外海沉管隧道時政知識。
第二步,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為了給珠江口這條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讓出通道,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6.7公里采用海底隧道。這是國內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埋深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我國主要隧道的施工方法。
A項錯誤,廣州珠江隧道全長1238.5米,其中全長475米的河中段隧道是我國大陸首次采用沉管法設計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但是并非題干所描述的外海環(huán)境。
B項錯誤,深圳地鐵在深圳市內及近郊,不穿越大的江河湖海,無須大型水下隧道,不具備沉管施工條件。
C項錯誤,貴廣高鐵地處西南復雜艱險山區(qū),峽高谷深,施工難度極高。這條全長856公里的鐵路,有二分之一穿行于地下,但無穿越漂河流湖泊的隧道,因此不具備沉管施工條件。
D項正確,港珠澳大橋全程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其中一條6.7公里的海底隧道,采用了沉管隧道技術,實現橋梁與隧道的轉換,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在外海環(huán)境下建沉管隧道。
故正確答案為D。43.A,B,C,D選項中哪個選項與X圖形互換位置后,新的六個圖形序列能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
)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元素組成不同,且無明顯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題干線條凌亂且有明顯多端點,優(yōu)先考慮筆畫數。圖一為一筆畫圖形,A項為三筆畫圖形,B項為三筆畫圖形,C項為三筆畫圖形,D項為一筆畫圖形,X為一筆畫圖形。則共有三個一筆畫圖形,和三個三筆畫圖形。觀察發(fā)現,將B項和X圖形互換位置之后,新的六個圖形將按照一筆畫圖形、三筆畫圖形依次間隔排列。
故正確答案為B。44.小推車管理法是指通過把服務對象納入服務系統(tǒng)中,并挖掘服務對象潛在資源,與服務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的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該模式對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接受者來說是一種雙贏策略。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屬于小推車管理法的是:
A.學生家長群安排家長輪流給班級免費做清潔,學校為此節(jié)省了開支
B.老張辭掉保姆,自己做起了家務,既鍛煉了身體又節(jié)約了一筆開銷
C.某書店鼓勵來購書和閱讀的顧客自帶小折疊凳,顧客感覺很貼心,書店的銷售業(yè)績有很大提升
D.超市為了樹立“環(huán)保、節(jié)能、負責”的企業(yè)形象,對自帶環(huán)保包裝袋的消費者發(fā)放電子紅包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題干定義小推車管理法是一種管理模式,分析其應用方法和目的,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小推車管理法的定義要點:①把服務對象納入服務系統(tǒng),挖掘服務對象的潛在資源;②對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接受者來說是一種雙贏策略。
A項,僅學校節(jié)省開支,未體現雙贏,不符合要點②。
B項,解聘保姆未涉及把服務對象納入服務系統(tǒng),挖掘服務對象的潛在資源,同時也不是雙贏,不符合要點①②。
C項,某書店鼓勵來購書和閱讀的顧客自帶小折疊凳,屬于把服務對象納入服務系統(tǒng),挖掘服務對象的潛在資源,顧客覺得貼心,書店銷售業(yè)績上升屬于雙贏,符合定義。
D項,超市對自帶環(huán)保袋的消費者發(fā)放電子紅包,增加了自己的成本,不符合要點②。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把服務對象納入到服務系統(tǒng)中,并挖掘服務對象潛在資源;
②與服務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的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
③對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接受者來說是一種雙贏策略。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學校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不是“家長”,且家長做清潔只是付出,未體現“雙贏”,不符合定義;
B項:顧客是書店的“服務對象”,顧客自帶小板凳,屬于“挖掘服務對象潛在資源”,顧客感覺貼心、書店業(yè)績增長,屬于“實現了雙贏”,符合定義;
C項:老張將保姆辭退,自己做家務得到鍛煉,不涉及“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接受者”,未體現“雙贏”,不符合定義;
D項:消費者是超市的服務對象,給自帶環(huán)保袋的消費者發(fā)電子紅包,屬于消費者單方獲益,并未明確說明超市是否成功樹立了形象,未明確體現“實現了雙贏”,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方式:“把服務對象納入到服務系統(tǒng)”、“挖掘服務對象潛在資源”。
目的:“與服務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對服務提供者和接受者雙贏”。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學校的服務對象應該是“學生”,而非學生家長,不符合關鍵詞“把服務對象納入到服務系統(tǒng)”,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書店的服務對象是“顧客”,鼓勵他們自帶小折疊凳,符合關鍵詞“把服務對象納入到服務系統(tǒng)”、“挖掘服務對象潛在資源”,顧客覺得貼心,書店銷售業(yè)績提高符合關鍵詞“對服務提供者和接受者雙贏”,符合定義,當選;
C項:只提到了老張一個人,只是他有雙重身份,既是服務提供者也是接受者,不滿足關鍵詞“把服務對象納入到服務系統(tǒng)”,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超市對自帶包裝袋的消費者發(fā)放電子紅包,消費者獲利了,但是超市的環(huán)保形象有沒有樹立成功,并不知道,沒有B項直接明確,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45.選出下面句子中沒有歧義的句子(
)。
A.自我介紹一下,我已經有女朋友了,在學校教書
B.一個負責的人總是令人信賴的
C.由于父子倆的相互支持,他完成了一項發(fā)明
D.我不記得有人借了我資料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A選項既可以理解為“我在學校教書”,也可以理解為“我女朋友在學校教書”,有歧義。
B選項句意明確,無歧義。
C選項中的“他”既可以指“父親”,也可以指“兒子”,有歧義。
D選項既可以理解為“我借給別人資料”,也可以理解為“別人借給我資料”,有歧義。
故正確答案為B。46.企業(yè)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企(廠)務公開。(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會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工會法》第三十五條,國有企業(yè)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yè)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依照法律規(guī)定行使職權。國有企業(yè)的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zhí)行。
因此,本題錯誤。
47.知覺恒常性,是指當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時,我們的知覺映象在相當程度上仍保持著的穩(wěn)定性。
下列選項中,屬于知覺恒常性的是(
)。
A.在山頂上看蜿蜒的公路就像蚯蚓,人就像螞蟻
B.平常一身運動裝的張老師,今天穿了一件黑色外套,但還是被同學一眼就認出來
C.王師傅坐火車的時候,覺得鐵道兩旁的樹也向后跑
D.一樣多的水,用大桶裝比用小桶裝,覺得水變少了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知覺……仍保持著的穩(wěn)定性。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普通狀態(tài)下的人,因為離得遠,看起來像螞蟻,表明,在山頂看人和在普通狀態(tài)下看人,知覺發(fā)生了改變,不符合定義。
B項,張老師換了衣服,體現出“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被同學一眼認出來,體現出“知覺……仍保持著的穩(wěn)定性”,符合定義。
C項,樹本來是不動的,因為觀察者所處位置的改變,導致樹好像在移動,體現出客觀條件的改變,使知覺也發(fā)生改變,不符合定義。
D項,水的總量沒有變,因為桶變了,使水看起來有變化。體現出客觀條件的改變,使知覺也發(fā)生改變,不符合定義。
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
故正確答案為B。
48.大氣圈中的臭氧層可以吸收和過濾掉太陽光中大量的(
),保護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紅外線
B.紫外線
C.可見光
D.熱量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魚腥臭味的淡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千米的平流層下部的臭氧層中,濃度約50ppm,靠近地球表面臭氧濃度為0.001~0.03ppm,是由大氣中氧氣吸收了太陽光中的波長小于185nm紫外線后生成的。臭氧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防止其到達地球,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
故正確答案為B。49.下列生活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A.濕衣服晾干表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葡萄釀成酒表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C.酒精溶于水表明分子間有空隙
D.充足氣的自行車內胎在烈日下爆裂,表明分子的體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胎容易爆裂,是因為夏天溫度高,分子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從而使胎內氣壓增大,導致車胎爆裂,所以D項的解釋不正確。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充足氣的自行車內胎在烈日下爆裂表明分子隨著溫度升高而加速運動,分子間距增大,導致輪胎內氣體的體積增大。分子的體積并不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因此,選擇D選項。50.推進農業(yè)供給鏈結構性改革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特別是農民承受力,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思,不搞強迫命令瞎指揮,不損害農民權益。下列關于推進農業(yè)供給鏈結構性改革,正確的有:
A.要通過政府的行政命令強制推行
B.不能損害農民利益
C.要做好頂層設計,協(xié)調好各方利益
D.要實事求是,避免一刀切
參考答案:BC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管理知識。
第二步,B項:不能損害農民利益,符合題干“不損害農民權益”。B項當選。
C項:要做好頂層設計,協(xié)調好各方利益,符合題干“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特別是農民承受力”。C項當選。
D項:要實事求是,避免一刀切,符合題干“充分尊重農民意思”,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因地制宜。D項當選。
因此,選擇BCD選項。
A項:通過政府的行政命令強制推行,不符合題干“不搞強迫命令瞎指揮”。A項排除。
51.當文學改進中視批評為自然,就會及時、充分、有效、真誠地汲取他人批評中的有益成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未雨綢繆、________,這樣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就是中國文學由苦難走向繁榮的過程。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因勢利導
B.深謀遠慮
C.防范未然
D.亡羊補牢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由橫線前的頓號可知,該空需與“未雨綢繆”形成并列關系,語義相近。“未雨綢繆”指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那么該空也應體現“事先做準備”之意。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因勢利導”指順著事情的發(fā)展趨勢加以引導。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深謀遠慮”指周密地計劃,往長遠里考慮。此“長遠考慮”未明確體現“事先做準備”之意,故排除。D項“亡羊補牢”比喻在受到損失之后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后再受類似的損失。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C項“防范未然”指在禍患發(fā)生前就加以預防。體現“事先做準備”之意,與“未雨綢繆”形成并列,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
52.窗戶∶玻璃
A.衣服∶紐扣
B.盆架∶臉盆
C.戒指∶寶石
D.照片∶相冊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玻璃”內嵌在“窗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粉狀殺蟲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鏤空磚隔斷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塑磁磁粉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怪異燈泡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對甲苯磺酰胺甲醛樹脂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復合軟包裝產品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制衣機械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二通鎖定球閥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營養(yǎng)補劑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劍杠織機開口凸輪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松材線蟲調查培訓
-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全文閱讀
- 2024年廣西區(qū)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地區(qū)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tǒng)應用功能規(guī)范》
- 框架借款協(xié)議書(2篇)
- 物業(yè)防恐防暴演練課件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guī)范
- 銷售人員崗位職責培訓
- 助理醫(yī)師醫(yī)院協(xié)議書(2篇)
-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檢測試卷(1-4單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